第11讲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和原材料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和操作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和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21876c1b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f0.png)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和操作存货的计价方法和操作主要包括:先进先出法(FIFO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标准成本法、全面成本法等。
先进先出法(FIFO法)是指在销售出去存货时,按照最早进入的存货先进行销售,所以最后留下的存货是最新进入的。
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能够将成本与实际发生的货物销售顺序相匹配,反应的是真实的经济现象。
操作上需要及时记录存货的进销存情况,明确每一笔存货的进价和销售日期,以便计算剩余存货的成本。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在销售出去存货时,根据存货进价和数量的加权平均数确定销售成本。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分摊进货成本,减少价格波动对成本的影响,适用于存货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
操作上需要定期对存货进行盘点,计算出平均单价,根据实际销售数量进行计算销售成本。
标准成本法是指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成本来计价存货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使企业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成本差异的原因,进行成本控制和效益分析,提高管理水平。
操作上需要设定合理的标准成本,并时刻监控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
全面成本法是指将实际发生的所有与存货直接相关的成本都计入存货的成本中,包括采购成本、运输成本、保管成本等。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存货成本的实际情况,方便计算和控制存货成本。
操作上需要准确记录和核算与存货相关的所有成本,并及时更新存货的成本。
在实际操作中,一般会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的存货计价方法。
同时,为了准确计算存货的成本,还需要进行有效的操作,包括:1.存货分类和编码:根据存货的类型、规格、品牌等特征进行分类和编码,方便存货管理和核算。
2.记录存货的进销存情况:及时记录存货的进货、销售、退货等情况,包括日期、数量、单价等信息,以便计算存货的成本。
3.盘点存货:定期对存货进行盘点,核实实际存货的数量和质量,更新存货的成本和价值,防止存货盗窃、损耗等情况。
4.控制存货的采购和销售:根据存货的需求和市场情况,合理控制存货的采购和销售,避免过量积压或缺货的情况发生。
《存货发出的计价》课件
![《存货发出的计价》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0cacf78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5d.png)
然而,先进先出法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它需要企业逐一确认每批购入的存货成本,这会增加企业的核算工作 量。其次,在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采用先进先出法可能会对企业的利润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当市场价格 下降时,采用先进先出法会导致发出存货的成本偏高,从而降低企业的利润水平。
03
后进先出法
后进先出法的概念
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之一,假定后购进的存货先发出,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发出存 货的价值。
在后进先出法下,后购进的存货成本先转出,先购进的存货成本后转出,期末存 货成本以最后购进的存货成本为基础进行计算。
后进先出法的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后进先出法适用于存货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 ,因为后购进的存货成本较高,先转出可以保证发出存货的 价值接近市场价格。
在采用先进先出法时,企业需要逐一 确认每批购入的存货成本,并在发出 存货时按照购入时间的先后顺序转出 成本。
先进先出法的优缺点
优点
先进先出法能够真实反映存货的流动情况,即最早购入的存货最先被消耗,因此能够及时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状况 和市场需求变化。此外,由于该方法按照购入时间顺序转出成本,所以能够避免后购入的高价存货成本影响发出 存货的成本,从而保持了成本的稳定性。
05
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的概念
个别计价法的概念
个别计价法,也称为个别认定法,是一种存货发出的计价 方法。它以每一项存货的实际成本为基础,逐一辨认出每 次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个别计价法的理论基础
该方法的理论基础是成本流转假设中的“先进先出”原则 ,即最先收到的存货最先发出,因此最早购入的存货最先 发出。
存货发出的计价应当遵循会计准 则和税法的要求,确保准确性和
合规性。
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
发出存货的4种计价方法
![发出存货的4种计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2ff15e5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ca.png)
发出存货的4种计价方法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发出存货的 4 种计价方法,这可相当重要呢!
咱先说先进先出法呀,这就好比排队买东西,先到的先被“处理”。
比如说咱仓库里有一批苹果,先放进去的那些苹果,等要发货的时候就先被发出去。
就像有个商店,先进的货肯定先卖出去嘛,多简单易懂啊!
再看看个别计价法,这就跟咱对每个人特殊对待似的。
比如说一批货物里,每个都有自己独特的标识,咱就能精准地知道每个的成本。
就好比一群孩子,每个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特点,能分得清清楚楚呢!
还有加权平均法,嘿,这就好像把所有的东西放在一起,平均一下它们的价值。
就像你把一堆糖果的总价格除以糖果的总数量,得到一个平均价。
这多实在啊!
最后是移动加权平均法,就像是随时在更新平均的“情报”。
每进一次货,或者发一次货,就重新算一次平均。
就好比你每次考试后都更新一下自己的平均分,多形象呀!
我觉得呀,这 4 种计价方法各有各的用处,都得好好掌握,根据不同情况去选择,这样才能让存货管理变得妥妥当当的呀!。
《初级会计实务》考点精读: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初级会计实务》考点精读: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92c28c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1b.png)
《初级会计实务》考点精读: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初级会计实务》考点精读: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实务中,企业发出的存货既可以采用实际成本核算,又可以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企业应当根据各类存货的实物流转方式、企业管理要求、存货性质等情况,合理地确定发出存货成本的计算方法。
如果企业选择实际成本法核算,则在存货发出时,要在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等方法中作出选择。
下面就实际成本核算说明存货发出的计价。
(一)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1.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是假定存货具体项目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
方法特点:采用个别计价法,存货的成本计算比较合理、准确,但在存货收发频繁的情况下,工作量繁重,适用范围很小,适用于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者制造的存货等,比如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
2.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指以购入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动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这种方法强调一种观念:排序。
就好像排队一样,谁在前,谁优先。
方法特点:先进先出法可以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成本,但比较繁琐,存货收发业务比较多、而且单价不稳定时,工作量比较大。
先购买的原材料,先发出去。
在物价持续上升的情况下,价格是不断往上升的,因为后面的价格一定高于先前购买的价格。
那么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发出的原材料价格偏低,所以发出的成本低,那么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当期利润就上升了;同时,后留下的存货由于价格是比较高的那部分,因此,企业存货成本高估了。
反之,亦然。
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出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PPT课件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36fbac5acfa1c7ab00cc49.png)
10 购入 300 12 3600
100 10 4 600
300
12
13 发出
100 10 1960 220 80 12
12 2 640
18 购入 200 13 2600
220 12 5 240 200 13
27 发出
220 12 3290 150 13 50 13
1950
31 合计 500
6200 450
第四章存货总成本总数量期初库存成本本期购入成本期初库存量本期购入量182011摘要收入发出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结存1001000010购入30012360013发出18018购入20013260027发出27031合计450125400150121800a材料平均单位成本月初结存金额本月入库金额月初结存数量本月入库数量10003600260010030020012发出材料成本
= ————————————————— 本批购入前结存量+本批购入量
同例
2011 摘要
收入
发出
结
存
月日
数 单 金额 数量 单价 量价
4 1 结存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100 10 1 000
10 购入 300 12 3600
400 11.5 4 600
13 发出
180 11.5 2070 220 11.5 2 530
法
未扣材料成本前利润总额
30 000
30 000
30 000
发出材料成本
5 250
5 400
5 367
利润总额
24 750
24 600
24 633
所得税
6187.5
6150
2022年考研重点之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2022年考研重点之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63d0fcd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45.png)
(考点 3)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一〕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治理企业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直接影响发出存货本钱、结存存货本钱和经营成果的计算结果,选择并采纳合理科学的计价方法是合理精确计算本钱和经营成果的根底。
企业应当依据各类存货的实物流转方法、存货的性质、企业治理的要求等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发出存货本钱的计算方法,以合理确定当期发出存货的本钱。
实务中,企业发出的存货可以按实际本钱核算,也可以按方案本钱核算。
如采纳方案本钱核算,会计期末应调整为实际本钱。
(提示)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可比性〕。
(例题·多项选择题)〔2022 年〕以下各项中,企业可以采纳的发出存货本钱计价方法有〔〕。
A.先进先出法B.移动加权平均法C.个别计价法D.本钱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答案)ABC(解析)选项 D,不是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而是存货期末计量的方法。
〔二〕个别计价法假设:实物流转与本钱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识别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确定的单位本钱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本钱。
(优点)计算精确,符合实际情况;(缺点)存货收发一再时,工作量较大。
(适用范围)不能替代使用的、为特定工程特意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如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
(教材例 3-33)2022 年 5 月,甲公司 D 商品的收入、发出及购进单位本钱如表所示。
D 商品购销明细账金额单位:元〔三〕先进先出法假设: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收入存货时,逐笔登记收入存货的数量、单价和金额;发出存货时,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逐笔登记存货的发出本钱和结存金额。
(提示)在物价延续上升时,期末存货本钱接近于市价,而发出本钱偏低,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教材例 3-34)承(例 3-33)假设甲公司 D 商品本期收入、发出和结存情况如表所示。
存货取得和发出的计价及核算.
![存货取得和发出的计价及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b97bb200e2bd960590c677c0.png)
第一节存货取得和发出的计价及核算一、存货的概念及确认条件(一)存货的概念,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或者为了出售仍然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或者将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
(二)存货的确认条件存货在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才能加以确认:1.该存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三)存货的范围关于存货的范围需要说明以下几点:第一,关于代销商品的归属;第二,关于在途商品等的处理;第三,对于约定未来购入的商品。
应注意的是,代销商品应作为委托方的存货处理;已对外销售暂时保管的存货,不作为销售方的存货;工程物资不属于存货;专项储备物资也不属于存货。
【例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存货的有()。
A.发出商品B.委托代销商品C.为在建工程购入的工程物资D.未来约定购入的商品E.包装物[答疑编号10030101:针对该题提问]【答案】ABE二、存货入账价值的基础及其构成(一)存货入账价值的基础存货应当以其成本入账。
(二)存货成本的构成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1.采购成本一般包括采购价格、进口关税和其他税金、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直接归属于存货采购的费用。
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应计入存货成本。
商品流通企业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采购价格、进口关税和其他税金等。
2.加工成本存货的加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以及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
3.其他成本其他成本是指除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支出,如为特定客户设计产品所发生的设计费用等。
(三)下列费用不应当包括在存货成本中,而应当在其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1.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2.仓储费用(不包括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仓储费用);3.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费用。
初级会计实务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初级会计实务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9e0209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9f.png)
初级会计实务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在初级会计实务中,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个别计价法:亦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实际法,采用这种方法是假设存货具体项目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相一致。
在这种方法下,是把每一种存货的实际成本作为计算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基础。
适用于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如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
2. 先进先出法:指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为前提的计价。
3.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
4.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材料平均单位成本。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您咨询专业会计师。
发存货的计价方法
![发存货的计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2150fb7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fa.png)
发存货的计价方法
存货的计价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先进先出法(FIFO):按照存货进入企业的时间顺序,先进入的存货被先出售或先使用,后进入的存货被后出售或后使用。
这种方法假定最先进入的存货也是最先销售的,计价时采用最早的购入成本。
2. 后进先出法(LIFO):按照存货进入企业的时间顺序,后进入的存货被先出售或先使用,先进入的存货被后出售或后使用。
这种方法假定最后进入的存货也是最先销售的,计价时采用最近的购入成本。
3. 加权平均法:按照存货进入企业的时间顺序,将每次购入的存货数量和成本加权平均,计算出平均成本,然后根据出售或使用的数量将存货的成本按比例分配给产品。
这种方法适用于存货价格波动频繁的情况。
4. 特定标识法:按照实际发生的情况,对每个存货进行特定标识,当出售或使用时,根据具体的存货成本进行计价。
这种方法适用于存货售价波动大或成本易于追踪的情况,如珠宝、汽车等。
选择不同的计价方法,会对企业的利润、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行业规定以及税务规定等
因素来选择合适的计价方法,并坚持使用一致的计价方法进行核算。
【初级会计实务课件】存货-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初级会计实务课件】存货-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22677da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52.png)
4、移动加权平均法
日期 月日 61
摘要 期初余额
10
购入
11
发出
18
购入
20
发出
23
购入
本期发生额 6 30 及期末余额
收入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发出 单价
800 500 100 1400
60 48000 70 35000 80 8000
600
58
800 64.67
91000 1400
金额
34800 51736 86536
已销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1 200 000x12.5% =150000 (元)
本期销售商品的实际成本=1 200 000-150 000=1 050 000 (元)
期末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1 000 000 +750 000 1 050 000=700 000 ( 元)
注意
1.对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 提供劳务的成本,通常应当采用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
本期销售商品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差价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6
案例实 操
售价法(商品流通企业)
北京**婴儿车有限公司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进行核算,2020年 3月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总额为1 000 000元,售价总额为 1100000 元;本月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总额为750000元,售价总 额为900000元,本月销售收入共计为1 200000元。 商品进销差价率 =(100000 + 150000) +(1 100 000 +900 000) x 100% = 12. 5%
存货发出计价ppt课件
![存货发出计价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daa6ebeefdc8d377ee32db.png)
缺点
仓储管理要求高,手续繁琐
计算工作量大,在物价持续上涨时不利 于资本保全,不符合谨慎性原则
适用范围
大型、贵重、数量少、收发不频繁的 物品或企业,如房产、船舶、珠宝等
存货种类少,收发不频繁的企业
13
五.布置作业.课后预习 作业:习题与实训P37七(二) 预习: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
14
15
;.
四.总结巩固,深化发展
两种方法,选对单价 定好结存,下次依据
方
项
法
目
应用要求
个别计价法
先进先出法
要求分别存放、分别发货、分别注明 要求按这种存货流转模式分别对每次发
发货批次
出的存货计价
优点
存货的实际流转与存货成本流转相一 致
每次发出存货都可以及时核算成本并能 随时反映库存存货成本,有利于存货成 本的日常控制,在物价持续下跌时,有 利于资本保全符合谨慎性原则
500 11 5500 700 11.2 7840
1000 10 10000 500 11 5500
法 数量单位:千克 金额单位:元
结余 数量 单价 金额
1000 10 10000
1000 10 10000 500 11 5500 1000 10 10000 500 11 5500 700 11.2 7840 700 11.2 7840
期末甲材料结存成本
=800×12 + 800×15
+ 400×11 =21600元
+ 400×12 =25600元
期初单价10元, 8日购入单价11元, 20日购入单价为12元 9 30日购入单价15元。
先
进
材料名称:甲种材料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和操作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和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7741592858fb770bf78a5519.png)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和操作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十四条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存货的计价方法一经选定,不得随意变更. 存货的计价方法,包括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后进先出法。
采用个别计价法,计算期末存货的成本比较合理、准确,但由于工作量繁重,适用范围很小,仅用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等。
其他四种方法,由于采用了存货成本流转的假设,会出现不同的发出、库存存货的价值,从而影响企业损益。
因此,选择合理的存货计价方法,可以减轻企业的所得税税负。
为方便起见,下面以一个简单例子进行分析。
某企业2003年度购销货情况如下:3月购进货物50万公斤,单价4元;4月购进货物60万公斤,单价4.5元;5月购进货物70万公斤,单价4.6元;6月销货160万公斤,单价5.5元;9月购进货物80万公斤,单价4.8元;11月购进货物40万公斤,单价5元;12月销货100万公斤,单价6元。
方案一:采用先进先出法。
除11月购进的货物作为库存外,其余已售出,因此库存存货成本200万元,发出存货成本1176万元,销售收入1480万元,应纳税所得额304万元,企业所得税100.32万元。
方案二:采用后进先出法。
库存存货成本176万元,发出存货成本1200万元,应纳税所得额280万元,企业所得税92.4万元。
方案三:采用加权平均法。
计算出的加权平均价为4.587元,则库存存货成本183.47万元,发出存货成本1192.53万元,应纳税所得额287.47万元,企业所得税94.87万元。
方案四:采用移动平均法。
库存存货成本192万元,发出存货成本1184万元,应纳税所得额296万元,企业所得税97.68万元。
可见,在进货价格呈上升趋势时,企业的所得税税负由轻到重依次是: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先进先出法。
企业存货计价方法的最佳方案是采用后进先出法,此时期末存货成本最低,当期成本最高,利润降低,起到延缓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效果,能减少物价上涨对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097812103d8ce2f00662347.png)
《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1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在下次进货前计算各次发出存货成本依据的一种方法。
但是,下列费用不应计入存货成本,而应在其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点击详情;2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x存货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x存货单位成本或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采用加权平均法只在月末一次计算加权平均单价,比较简单,有利于简化成本计算工作,但由于平时无法从账上提供发出和结存存货的单价及金额,因此不利于存货成本的日常管理与控制。
3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指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动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具体方法是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很关键呢哦!!4个别计价法亦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实际法,采用这一方法是假设存货具体项目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下,是把每一种存货的实际成本作为计算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基础。
个别计价法的成本计算准确,符合实际情况,但在存货收发频繁情况下,其发出成本分辨的工作量较大。
~~易错题~~1.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存货成本,期初库存硬盘数量为50件,单价1 000元;本月购入硬盘100件,单价1 050元;本月领用硬盘100件,其领用总成本为( )元。
A.102500B.100000C.105000D.1005002.甲公司2017年3月1日结存A材料30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10元;3月5日和3月20日分别购入该材料9000公斤和60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分别为11元和12元;3月10日和3月25日分别发出该材料10500公斤和6000公斤。
存货的发出计价方法
![存货的发出计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9c3dbea998fcc22bcd10de4.png)
补充资料一、存货的发出计价方法4、个别计价法,也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辩认法、分批实际法。
也就是说发出去的存货是什么购入的,就结转什么成本。
个别计价法适用于不可替代使用的存货或者价值较高的特种存货,如珠宝、名画。
如:A企业07年3月1号,现有B产品1000件,单位成本15元/件,3月8号购入B产品500件,单位成本20元/件,10日发出B 产品400元,其中发出的200件为8日购入的,要求计算10日发出的成本。
10日发出400件的成本=200*20+200*15=7000元。
2、先进先出法,是指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动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如:A企业07年3月1号,现有B产品1000件,单位成本15元/件,3月8号购入B产品500件,单位成本20元/件,10日发出B产品400件,采用先进先出法,要求计算10日发出的成本。
10日发出的成本=15*400=6000元3、月未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以此为基础计算本月了出存货的成本。
计算工式如下: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存货成本+本月全部进货成本)/(月初存货数量+本月全部进货数量)本月发出成本=存货单位成本*发出存货数量本月库存成本=存货单位成本*月末存货数量如:A企业07年3月1号,现有B产品1000件,单位成本15元/件,3月8号购入B产品500件,单位成本20元/件,10日发出B 产品600件,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要求计算10日发出的成本。
存货单位成本=(1000*15+500*20)/1500=16.67元/件10日发出的成本=16.67*600=10000元4、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的数量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下次进货前计算各次发出存货成本依据的一种方法。
原材料计划成本发出存货的计价
![原材料计划成本发出存货的计价](https://img.taocdn.com/s3/m/77f6fe4bbe1e650e53ea9905.png)
2000 5000
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10×2000+11×1000+11×1000+12×1000=54000
期末结存存货成本=12×2000+10×3000=54000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
数,去除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
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出本
例 4-3东方公司2010年6月份A材料的收、发、存数据如表4-1 所示。若该公司在6月15日发出的A材料中,属于期初结存的有 1000千克,属于6月5日购入的有2000千克。6月25日发出的A材 料中,属于期初结存的有1000千克,属于6月20日购入的有 1000千克。
发出A材料实际成本 =1000×10+2000×11+1000×10+1000×12=54000
企业应根据存货的特点、企业管理需要,合理地确定发 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对于性质和用途相似的存货,应当采用相同的存货计价 方法。存货计价方法一旦选定,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 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实际成本法下发出原材料的计价方法
先进先出法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个别计价法
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不允许采用后进先出法
发出存货成本=发出存货数量×该件(批)存货单价
优点: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比较合 理准确。 缺点:实际操作工作量繁重、困难较大。 适用于:品种数量不多、单位价值较高、容易识别 的存货或一般不能互换使用及为特定的项目专门购 入或制造,并单独存放的存货。 例如:房屋、船舶、飞机、珠宝名画等数量和品种 较少、容易识别、单位价值高的存货。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存货计价方法PPT课件
![存货计价方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f5096413968011ca30091d0.png)
6
1
上月 结余
3 购入
收入 数单金 量价额
20 11 220
发出
数单金 量价额
结余 数单金 量价额
10 10 100
30 10.67 320
5 领用
11 购入 21 领用 6 30 合计
15 10.6 160 15 10.6 160
7
7
5 12 60
12 11 13 2
20 11 22 0
8 11 88
5
个别计价法
特点及优缺点:
1、适用于数量少、单价高、成本易辨别且仓库存放批次和 地点十分清晰的存货
2、很难广泛应用 3、易于操纵利润指标 4、对于实地盘存制和永续盘存制都适用
6
例题:某企业6月份甲材料的收发记录如下:
×年 月日
摘要
本月入库 本月出
结存
数量 单价 库(数量) 数量 单价
第一次发出存货的成本=15 × 10.67=160 结余存货的成本=320-160=160 第二次购入存货后的单位成本=(160+60)
÷(15+5)=11 第二次发出存货的成本=12 × 11=132 期末存货成本=220-132=88
21
3、移动加权平均法下:
×年 摘要
月日
9 3
10 12 12 6
1 5 2
10 11 89 12
25
28 0
27
29 1
8
89 9
2.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亦称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是指以当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 数量作为权数,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 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 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 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 方法。
第11讲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和原材料
![第11讲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和原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8cb22dd4ccbff121dc368300.png)
第四节存货三、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主要考核客观题)日常工作中,企业发出的存货,可以按实际成本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核算。
如采用计划成本核算,会计期末应调整为实际成本。
在实际成本核算方式下,企业可以采用的发出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包括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等。
【提示1】掌握平衡公式: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本期发出(或销售)成本;【提示2】针对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等,是在实际成本法下适用;在计划成本法下不适用;【提示3】考生必须掌握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下,发出存货的成本和结存存货的成本的计算。
(一)先进先出法(重点掌握)先进先出法是指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动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
A.145 000B.150 000C.153 000D.155 000【答案】C【解析】9月份甲材料发出成本=200×300+300×310=153 000(元)。
2009年9月01日结存200千克单价300元2009年9月07日购入350千克单价310元2009年9月21日购入400千克单价290元2009年9月28日发出500千克成本200×300+300×310=153000(元)结存存货的成本50×310+400×290=15500+116000=131500(元)存甲材料2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100元;2月10日购入甲材料3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110元;2月15日发出甲材料400公斤。
2月末,库存甲材料的实际成本为()元。
(2008年)A.10 000B.10 500C.10 600D.11 000【答案】D【解析】库存甲材料的实际成本=100×110=11 000(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存货三、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主要考核客观题)日常工作中,企业发出的存货,可以按实际成本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核算。
如采用计划成本核算,会计期末应调整为实际成本。
在实际成本核算方式下,企业可以采用的发出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包括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等。
【提示1】掌握平衡公式: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本期发出(或销售)成本;【提示2】针对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等,是在实际成本法下适用;在计划成本法下不适用;【提示3】考生必须掌握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下,发出存货的成本和结存存货的成本的计算。
(一)先进先出法(重点掌握)先进先出法是指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动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
【例题·单选题】某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原材料的成本。
2009年9月1日,甲材料结存200千克,每千克实际成本为300元;9月7日购入甲材料350千克,每千克实际成本为310元;9月21日购入甲材料400千克,每千克实际成本为290元;9月28日发出甲材料500千克。
9月份甲材料发出成本为()元。
(2010年)A.145 000B.150 000C.153 000D.155 000【答案】C2009年9月01日结存200千克单价300元2009年9月07日购入350千克单价310元2009年9月21日购入400千克单价290元2009年9月28日发出500千克成本200×300+300×310=153000(元)结存存货的成本50×310+400×290=15500+116000=131500(元)【例题·单选题】某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甲材料的成本,2007年2月1日,结存甲材料2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100元;2月10日购入甲材料3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110元;2月15日发出甲材料400公斤。
2月末,库存甲材料的实际成本为()元。
(2008年)A.10 000B.10 500C.10 600D.11 000【答案】D2007年2月01日结存200千克单价100元2007年2月10日购入300千克单价110元2007年2月15日发出400千克200×100+200×110=42000(元)结存存货的成本100×110=11000(元)(二)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重点掌握)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存货的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成本+本月购入存货成本)÷(月初库存存货数量+本月购入存货数量)【例题·单选题】某企业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材料成本。
2010年3月1日结存甲材料200件,单位成本40元;3月15日购入甲材料400件,单位成本35元;3月20日购入甲材料400件,单位成本38元;当月共发出甲材料500件。
3月发出甲材料的成本为()元。
(2011年)A.18 500B.18 600C.19 000D.20 000【答案】B【解析】月末一次加权平均单价=(200×40+400×35+400×38)÷(200+400+400)=37.2(元/件);发出甲材料的成本=37.2×500=18 600(元)。
2010年3月01日结存200件单价40元2010年3月15日购入400件单价35元2010年3月20日购入400件单价38元2010年3月发出500件全月一次加权平均单价(200×40+400×35+400×38)÷(200+400+400)=37.2(元/件)发出存货的成本500×37.2=18600(元)结存存货的成本500×37.2=18600(元)【例题·单选题】某企业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计算发出原材料的成本。
20×7年2月1日,甲材料结存2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100元;2月10日购入甲材料3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110元;2月25日发出甲材料400公斤。
2月末,甲材料的库存余额为()元。
(2007年)A.10 000B.10 500C.10 600D.11 000【解析】全月一次加权平均单价=(200×100+300×110)÷(200+300)=106(元);月末库存材料的数量200+300-400=100(公斤);甲材料库存余额=100×106=10 600(元)。
2007年2月01日结存200千克单价100元2007年2月10日购入300千克单价110元2007年2月25日发出400千克全月一次加权平均单价(200×100+300×110)÷(200+300)=106(元/千克)发出存货的成本400×106=42400(元)结存存货的成本100×106=10600(元)(三)个别计价法采用这种方法是假设存货具体项目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进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
缺点:发出成本分辨的工作量大。
优点:成本计算准确。
适用于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劳务,如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企业可以采用的发出存货成本计价方法有()。
(2012年)A.先进先出法B.移动加权平均法C.个别计价法D.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答案】ABC【解析】选项D,不是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而是存货期末计量的方法。
四、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和计划成本法核算(主要考核客观题)(一)采用实际成本核算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使用的会计科目有“原材料”、“在途物资”、“应付账款”、“预付账款”。
【提示】在实际成本法下“原材料”和“在途物资”均按实际成本核算。
(二)采用计划成本核算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使用的会计科目有“原材料”、“材料采购”和“材料成本差异”。
1.“原材料”科目,在计划成本法下,原材料借方登记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关键点),贷方登记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关键点),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2.“材料采购”科目借方登记采购材料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
3.“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反映企业已入库(关键点,未入库的不算)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期末如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即超支差异);如为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即节约差异)。
交易或事项实际成本法计划成本法原材料核算实际成本核算计划成本材料尚未验收入库在途物资(实际成本)材料采购(实际成本)材料直接验收入库原材料(实际成本)材料采购(实际成本)材料成本差异无原材料与材料采购的差异在计划成本法下不管材料是否直接验收入库,均需要通过“材料采购”科目进行核算。
事项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借方)原材料最终目的(实际成本)购买材料1000元实际1000元200元(超支)计划800元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800+200=1000(元)领用材料400元分摊超支差异100元减少400元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400+100=500(元)结存材料400元结存超支差异100元结存400元结存材料实际成本=400+100=500(元)事项材料成本差异率材料成本差异(借方)原材料最终目的(实际成本)买材料1000元200元(超支)计划800元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800+200=1000(元)如果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200÷800=+25%①分摊超支差异400×25%=100元减少400元②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400+100=500(元)=400×(1+25%)=500(元)结存材料400元③结存超支差异100元400×25%=100元结存400元④结存材料实际成本=400+100=500(元)=400×(1+25%)=500(元)考试时要求计算四个数据:(1)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2)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3)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4)结存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超支差异(正号)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节约差异(负号)材料成本差异率(含义,每单位计划成本负担材料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节约差异用负号,超支差异用正号。
(四个公式记住即可)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1+材料成本差异率);结存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材料成本差异率)。
【提示1】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中(计划成本)仅仅是验收入库部分的材料(不包括在途材料的计划成本和暂估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
【提示2】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期初计划成本+本期入库计划成本-发出材料计划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