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小说国际性的文学现象--兼评美国的新新闻主义和中国的纪实小说[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实小说:目际性的文学现象

纪实小说:国际性的文学现象

——兼评美国的新新闻主义和中国的纪实小说

张素珍’

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新新闻主义或日“非虚构小说”浪潮以及接踵而来的全球性的纪实小说热,倡导了小说创作“非虚构”即“纪实”的潮流。它对传统小说的创作是一场严重的挑战。纪实小说从其崛起到发展至今充分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卓越的艺术魅力。

、纪实小说走向世界各国文坛

纪宴小说(FactualFiction)在西方被称之为“非虚构小说”(Non—fictionNovel),也有的国家叫做文献小说(Documentary)、“高级新闻报导”(High—Journalism)、“新闻小说”(News

Story)、“口述实录小说”(OralRecordNovel)等等。当代纪实小说的崛起是20世纪下半Itl。 

以来日益高涨的世界性的文学写实主义刨作精神和纪实文学热的感染反应。它是新新闻主义文学流派(NewJournalism)新颖、独特的文体。美国的新新闻主义文学流派的形成和发展是与杜鲁门・卡波特、诺曼・梅勒、汤姆・沃尔夫和盖伊・塔利斯这四位美国当代著名记者和优秀作家分不开的。他们是这个流派的开拓者和中坚力量。他们的创作思想和作品影响了一大批作家,造就了新新闻主义队伍。

新新闻主义以卡渡特的《冷血》在1965年的问世为标志正式宣告形成,《冷血》是奠定新新闻主义流派基础的力作。卡波特称他的《冷血》是非虚构小说。作品描写的是发生在美国堪萨斯州的一桩真实的凶杀案。它以美国中心地带的社会矛盾作为广阔的背景,探索了流浪者对社会的敌意,揭示了美国在20世纪中叶的一个社会问题——犯罪问题。在《冷血》的创作中,卡波特审视当代美国社会,提出重大的社会问题,并调动文学、新闻、影视等技巧丰富作品的表现力,创造出“不似小说,胜似小说”的新型艺术作品。

梅勒的《黑夜大军》(1968)和《刽子手之歌》(1979)的问世犹如两枚重磅炮弹炸响了美国文坛,波及世界。梅勒十分注重自己的“美学理论和笔下人物的深度和广度”,强调挖掘典型美国事件的巨=l;=意义,力求把自己的作品变成观察美国社会的“显微镜”和“望远镜”。不少评论家认为《刽于手之歌》可以和卡波特的《冷血》相媲美,认为这两部作品是新新闻主义的双壁。《刽子手之歌》记述犹太州杀人犯加里・吉尔摩被判死刑最终受刑的经过,揭露了西部地区下层社会极其贫困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汤姆・沃尔夫是新新闻丰义的积极宣传者和实践者。60年代,是他最早在《绅士》杂志上撰文为新新闻主义唱赞歌,他宣称“新新闻主义是美国20世纪以来唯一有重要意义的文

・张素珍,徐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研兜方向为英蔓文学。

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

学流派”;也是他最早收集20余位新新闻主义作家的作品结集出版,并写专论介绍给读者。他本人也是…位出色的新新闻主义作家。他的《电冷却器酸性测验2(1968)的书名来自于60年代初对大剂量毒品(T.SD)的效力测试。书中描述了一位沉醉于毒品“享受”的“鄙德派”小说家肯・凯西与一帮“快乐的诙谐汉”的摇滚乐团漫游德克萨斯以及南部各州后又回到纽约的经历。沃尔夫以一个亲身参加者的身份耳闻目睹了“嬉皮士运动”最初是怎样开始的。全书运用谈话记录、磁带录音、照片、信件和日记等文献资料制作成反映青少年中新的一代亚文化群的图像——吸毒、摇滚乐、新款式的时装。过是汤姆・沃尔夫对探索新新闻主义的一种新艺术形式所做出的大胆尝试。

盖伊・塔利斯的作品都是人民十分关心、极感兴趣的东西。除了《帝国与权力》(1969)和《令尊大人2(1971)外,他的最有影响力的作品是《你邻人的妻子2(1979)。这是他花了8年时间研究美国“中产阶级道德废墟”问题的结晶。作者的目的是要唤起人们注意“性革命”的灾难性后果,以及一切与此有关的社会伦理、文化问题。这部书无疑是给了“疯狂的美国社会一帖清醒剂”。卡波特、梅勒、沃尔夫和塔利斯这四位作家的小说艺术创作产生的社会效应颇强,艺术刨新独举一帜,对美国文学艺术及新流派的形成和推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美国的新新闻主义流派是现代高科技的信息社会中现实主义振兴的新形式.是对西方现代鞭腐朽思潮的否定,具有襟远的历史渊源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新新闻主义在新闻性和文学性的结合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艺术生命,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个性,以其真实性、急迫性和 

激情捕击读者的心灵。

19世纪末列夫・托尔斯泰曾经预言,随着时代的推移,一般将币再虚构文学作品。作家们,如果将来还有作家的话,他们将不是编造,而是转述他们在生活中碰巧遇到的那些有意义的、令^喜闻乐见的东西。半个卅纪后,托翁的预言成了现实。非虚构的文艺作品如潮涌来,新新闻主义已成为世界文学的一个新潮流,它冲击着欧可E各国文坛。纪实小说已呈现国际性的文学现象,许多优秀的作品纷纷登上各国文学殿堂。如英国作家格林的《我控诉》,波兰作家塔・戈鲁依的《个人》,匈牙利作家切莱什・蒂波尔的《寒冷的日子》,德国第一报告文学家君特-瓦尔拉夫的《在底层》,茅联作家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西耶维奇的《战争中没有女性》,还有日本山崎明子的《山打根八号妓院》(据小说改编拍摄成电影的中文译名为《望乡》),森村诚一的《饱食的恶魔》,石川达三的《金环蚀》,中国作家刘心武的《公共汔车咏叹调》,石楠的《张玉良》和老鬼的标名为“一部探索性的新新闻主义长篇小说”《血色黄昏》等等。

文学从虚构向非虚构转变,从世界范围来看已成为大趋势。新新闻主义的前景正如杜鲁门・卡波特所预言的那样:新新闻主义在有待开发的文学领域中是最终也是最伟大的一块文学园地。今天,新新闻主义应该是一股严谨的南有创造性的文学潮流。

二、纪实文学热中的中国纪实小说

中国当代纪实小说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诞生、90年代崛兴潮涌的。在20世纪末90年代前后勃兴的中国纪实小说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广大读者的要求的。80、90年代的中国,人们称之为“转型时期”或日“新时期”,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的工业社会转变,并力争与世界接轨。这种转变包含了多方面的变革,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脚到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无一不发生着变革。转型触动了与之相关的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