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血管病急诊措施与预后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脑血管病急诊措施与预后探讨
【摘要】目的:研讨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急诊治疗效果与预后情况的关系。
方法:现将我院84例患有急性脑血管病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急诊治疗方案。
观察组42例采用常规治疗加院前抢救治疗方案,比较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
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9.05%,观察组总有效率83.33%。
两组相比较具有临床效果差异明显
(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要点[1]
①患者发病时的一般情况,包括所处状态和发病形式;②病情的急缓及进展;③有无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颅内压增高表现;
④有无意识障碍、偏瘫、失语等;⑤有无血压升高到血压是≥
33.3/20,0kpa,并伴有头痛、呕吐、反应迟钝;⑥症状体征不典型的脑血管病,应及时送医院进一步确诊;⑦糖尿病低血糖或高渗昏迷、安眠药中毒等疾病其临床表现与脑血管病相似易导致误诊,检查应细致;⑧对于糖尿病患者,应在到场后第一时间检测患者血糖。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入院常规的急诊治疗方案,治疗方法为:⑴呼吸道通畅: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及时氧疗,必要患者可做气管切开或插管,以保证心、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氧供应。
急性脑血管病的患者最快死亡的原因是窒息和缺氧。
⑵控制颅内压:降低颅内压可维持
生命体征稳定,严重患者应进行颅内压监测,因颅内压增高是急性期死亡的主要因素。
抢救急性脑血管病的首要任务是降低颅内压,而关键措施是清除脑水肿。
任何脑血管病,都可使局部脑血流不畅,供血减少或受阻,出现脑水肿⑶补液:每天补液量应在1500ml左右,救治过程中避免过快补液,防止加重脑水肿及过度脱水,导致血容量不足,心功能下降和脑灌流减少。
补液的作用为调节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调。
⑷心电监护的保证:急性脑血管病的患者要做心电图检查,以防心肌梗死的漏诊,并持续进行心电血压氧饱度监测,以保证及早发现心律失常,及早治疗,当病情稳定后可撤除心电监护。
观察组:在常规院内急诊治疗前可加用院前抢救,具体方法:在医护人员急救未到医院前,对患者进行初步抢救,原则及方法同常规方法相同,在救护途中可适当的加入药物控制病情:当现场初步诊断为脑出血的患者,应先制动头部以免加重出血,建立静脉通道缓慢注射,静脉推注甘露醇;当现场抽搐患者,采用苯巴比妥或安定的静脉注射。
静脉滴注西咪替丁葡萄糖混合药剂,预防应激性溃疡发生。
1.4 疗效标准:
显效:根据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辅助检查数值恢复正常,预后未遗留后遗症;无效:急诊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无好转,辅助检查数值不变或加重,预后出现不同后遗症。
1.5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经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中显效29例,无效6例,死亡7例,总有效率69.05%,观察组中显效35例,无效4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83.33%。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临床意义。
3 讨论
急性脑血管病(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acd)俗称中风,临床上也叫脑血管意外,是一种起病急骤的脑部血管循环障碍的疾病,常见疾病有脑出血、脑血栓和脑栓塞。
该病具有四高特点,包括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复发率。
acd作为常见的威胁中老年人生命的疾病,治疗后的患者仍有65%左右的患者丧失工作能力或独立生活的能力。
所以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尽早改善呼吸功能,是降低该病伤残率、病死率的主要方法。
通过本次调研,推测急性脑血管病采用院前抢救加常规急诊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常
规急诊治疗方法,可有效降低病情恶化率和病死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到基层医院的使用。
参考文献:
[1] 倪燕青,急性脑血管病的院前急救与处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3,1(a):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