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存废之争(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存废之争(一)

2006年10月7日,张功耀发起了“促使中医中药退出国家医疗体制”的网络签名活动,引发了从医界、学术界延至社会舆论领域以及民众的有关中医存废的大争论和高度关注。

一、存废双方各执一辞

(一)废方观点

中医废除论由来已久。自清末有人发表《废医论》,一百多年来关于中医的争论几乎没有停止过。

1、历史上的中医废除论

日本明治维新中取消汉医的成功,直接促成了晚清惊世骇俗的《废医论》。洋务运动之后接踵而至的新文化运动,其中的多位代表人物,大多热衷于力倡“废止中医”,而且用语尖锐决绝。国学大师陈寅恪说:“宁愿让西医治死,也不愿让中医看病。”而严复认为中医缺乏实际观察和逻辑推理,将中医药归为风水、星相算命一类的方术;陈独秀则认为“中医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惟知附会五行生克寒热阴阳之说”;流传最广的,要算鲁迅的“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否定中医”论者攻击中医药时,往往拿严复、鲁迅等近代文化名人“批判中医药”的事情为例。他们的“常规武器”是:中医药不是科学,充其量是一种经验,而经验往往是靠不住的。而西医是“科学”,讲究证据支持,经得起推敲。一些激烈的反对者认为,中医的效果很可能来自“安慰剂效应”,并非真的能够治疗疑难杂症,“否定中医”论者认为西医完全可以取代中医,应当取消中医。

近代名人“否定中医”这一让许多人难以理解的现象,更多源于那个时代特殊的历史背景。”尤其1860年鸦片战争后,面对欧美资本主义的强势入侵,昔日的天朝大国迅速衰落。日本这一西方化的成功范例,更是通过甲午战争刺痛国人:中国要摆脱落后挨打,必须“脱胎换骨”,学习西方。于是,许多的中国知识分子走上“西化”之路,对中国传统文化抱着激烈批判与厌弃的态度。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在弘扬“民主”和“科学”的同时,掀起了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潮。因此,许多现在看来过激的言行,就在这

种“西化”思潮的背景下产生。

2、张功耀之中医废除论

这场中医存废之争的导火索是从2005年9月份开始点燃的。一名自称“中共党员”的上海交通大学博士, 在医学界较为开放的“丁香园医学论坛”上发表了《科技强国任重而道远——由张功耀教授访谈说起》,被评价为“打响了反对中医战争的第一枪”。自今年2月起,张功耀又连续抛出了《告别中医中药》、《中医科学化失败的原因》、《孔子不信巫医考》等五篇文章,指责中医在理论上没有可靠的逻辑或因果关系、在用药上中药成分不清、作用不明,甚至在文章中直接称呼中医为“巫医”。2006年10月7日,他又领衔发起《促使中医中药退出国家医疗体制签名的公告》,并发表医改建言,提出“修改宪法,删除宪法第21条有关中医的内容;采取适当措施让中医在5年内全面退出国家医疗体制,回归民间,使科学医学(西医)成为国家惟一的主流医学;立即停止缺乏科学原理、违背科学精神、没有安全保障的中医中药研究;善待已经取得相关执业和职称资格的中医师。”此言既出,立即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中医废存之争。

张功耀废除中医论的主要观点:(1)中医没有科学基础。衡量一种理论是否属于科学,最简单的判定方式就是看它是否建立了明晰而可靠的原理关系或因果关系。中医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2)安全性能难以控制。中医关于“药”的概念相当混乱,最不能忍受的是中医推行异物、污物、毒物入“药”。中药一次药方少者也要20多味药,安全性难保证。(3)办中医学院是错误。中医没有确定性,100个医生会开出100个不同的方子。学校教育的特点是具有普遍性,没达到普遍性高度的东西,不可以进行普遍性的学校教育。(4)退出国家医疗体制必须彻底告别中医中药,让它回归民间,允许民众将中医中药作为“应

急选择”和“最后选择”。

(二)存方观点

1、主流医界以及民众的反应

(1)世界卫生组织:提醒人们警惕对待传统医学的两种错误态度:“盲目的热情”和“无知的怀疑”。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在190多个会员国间广泛磋商的基础上,首次制定了全球《传统医学战略》,指出“传统医学是重要的卫生保健资源”,将“帮助会员国制定和实施国家传统医学(补充和替代医学)政策和规划,酌情将其纳入国家卫生保健体系”。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传统医学正得到广泛应用,并对卫生系统和经济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非洲、亚洲和拉美,由于传统医学的可负担性和可获得性,人们广泛使用。在许多发达国家,基于人们对对抗疗法及化学药品副作用的担心,以及在对付心脏病、癌症、糖尿病等慢性病方面,补充和替代医学比之对抗疗法的优势,前者越来越普及。世界卫生组织在大量调研中显然觉察到了对待传统医学的错误态度,在《传统医学战略》中专门强调,对传统医学“盲目的热情”和

“无知的怀疑”都不可取。

(2)卫生部公开表态“坚决反对”,并称“这样的签名行为,是对历史的无知,也是对现实生活中中医药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的无知和抹煞。”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表示,中医药既是我们的国粹,也是我国医药卫生领域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西医并重”是我国卫生工作的方针之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则称,“取消中医”是“对科学的肆意否定”,斥之为“一场不得人心的闹剧”。实际上,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为了保障中医药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2003年还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法律和政策保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期还发布了《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制定了中医药事业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3)取消中医论与我国的国情、民意不相容,与我国卫生工作方针相背离,自然受到绝大多数国人的反对。根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实施的一项调查(14677人参与),87.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相信中医”。另据新浪网近期一项20219人参与的调查显示,74.2%的受访者表示“支持中医”。由此看来,中医

得到了政府和大多数公众的“力挺”。

2、反对中医废除论的理由

(1)中医不同于西医的“还原论”,是复杂性科学

人类研究事物有“还原论”和“整体观”两种不同而互补的方法。科学在过去几百年的快速发展中,主要是用还原论方法。当科学转向研究世界的复杂系统本身,才发现许多复杂系统无法用统计的方法简单

处理,还原论方法面临局限,科学开始重视整体观。

相应地,西医研究人体是用还原论方法,找出并消除病源,使人体恢复正常,属对抗疗法;中医则是整体观方法,认为人各种功能必须协调和平衡,治病在于调整机体的平衡。西医注重实体,中医注重关系。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其实是用来描述人体复杂系统的基本形态以及相互之间如何转化的。从这一角度讲,对此进行研究就成为复杂性科学。西医的优势,在于工业革命后得到了现代科学的支持。中医的问题,在于没有与现代科学结合,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停留在古朴的经验状态。但是,这些经验是人类几千年文明反复实践证明了的,是复杂性系统内的科学。英国《自然》杂志主编坎贝尔博士曾表示,目前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局限在局部细节上,尚没有从整个生命系统角度去研究,未来应当上升到一个整体的、系统的高度,

因为生命是一个整体。

(2)不能用西医的理论验证中医的理论体系

从余云岫“废止中医案”、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医药走过“弯路”,到目前的“取消中医”签名,可以看出,当时形成的将西方“文化和科学”作为唯一准绳衡量一切的思维模式,不时在中医药的发展中投下它的阴影。比如牙痛,西医认为是细菌感染,实验室诊断可见病原微生物,用消炎药可以治好。中医讲则是“上火”,用中草药、针灸等也能治好。因为通过检查看到病原体,西医的“科学性”就容易得到认可。但是没有检测手段可证明牙痛是上火,于是中医的“科学性”就容易被怀疑。实际上,中医的科学性是复杂体系的范畴,不能用简单的西医方法去界定,而且科学的标准是多元的,并不能单纯以可复性、可检验性作为标准。由于现在科学水平发展的限制,不能解释的现象还有很多,但绝不能以此为借口,指责中医

不科学,更不能蛮横地要求废除。

(3)中医是中国的国粹

中国的传统医学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之一,也是至今世界上作为一个体系能够保留最完整的传统医学系统。中医是医学,更是文化,它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等特征。她是中国劳动人民五千多年的智慧结晶,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其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上,帮助中华民族战胜了难以计数的疾病和瘟疫。现在中医也逐渐受到世界的认可,国外也逐渐兴起了中医热,包括中医走出国门为国外领导人治病都是有目共睹的。中医理应得到尊重、传承,不但不能

“告别”,而应该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二、中医在国内外的发展

事实胜于雄辩。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医是一门有着独特理论体系的科学,她永远不可能也不会被废

除。

(一)我国中医的发展及现况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医药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中医医疗机构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重大疾病以及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法制化与标准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在2003年非典期间,据不完全统计,内地非典确诊病例中中医药参与治疗的占58.3%,取得了明显疗效,显示了中医药抗击重大疫病的能力,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认为“中医药治疗非典是安全的,具有潜在的效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制订了非典中医药治疗方案,推广到数十个国家。从2003年开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在11个省(区、市)运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截至2005年6月,接受中医药治疗病例总数达2700多人,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迄今为止,我国拥有各级各类中医医院3009所(包括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医院),床位数达31万张,90%的综合性医院设有中医科,70%的县设有中医医院,全国中医执业医师(含助理医师)达49万人,以中医医院为主体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基本形成。2005年,全国中医医院门诊急诊量达2.34亿人次。在城市社区,有89%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在农村,75%以上乡镇卫生院设立了中医科,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生人数比5年前提高了22.4%。可以说,中医药事业作为我国卫生事业独具特色和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保健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人

民群众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我国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1、从最初的民间合作提升到政府间的合作。截至目前,我国已与70多个国家签订了含有中医药条款的卫生合作协议,另外还签订了20个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与42个国家和地区及世界卫生组织开展了

274项中医药合作项目。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世卫组织(WHO)在传统医药方面的合作取得了良好成效。WHO在亚洲设立的15个“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中有13个与中医药有关,其中7个设在中国。2003年WHO在《全

球传统医学发展战略》中主要采纳了我国政府的建议,明确指出我国针灸、中药等传统医药正在全球获得

广泛重视,在人类保健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3、国际中医药教育快速发展。多年来,来华接受中医药教育和培训的留学生人数一直居自然科学类来华留学人数的首位。日本、韩国、英国、比利时、德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先后建立了正规中

医药高等教育。

(三)中医在国外的发展

总的来讲,中医药国际市场日益广阔。中医药已传播到世界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外中医医疗(针灸)机构达5万多所,针灸师超过10万人,注册中医师超过2万名,每年约有30%的当地人、超过70%的华人接受中医药保健治疗。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出口的主要产品,出口总额呈不断上升趋势,2005年达到8.2

亿美元。

1、英国

1995年,当欧盟各国开始执行《欧盟禁用草药工业制品》法令时,英国政府决定暂缓执行此令,其结果是使英国成为欧盟事实上的中医中药中心。英国康乐部甚至曾探讨以中医药治疗疯牛症的可能性,这表明英国官方部门也愿意向中医“取经”。此外,中医针灸近年正融入英国主流医疗体系,英国医学会曾建议卫生部将中医的针灸列入国民保健计划。2004年2月,英国国民保健署医院唯一的中医诊所Gateway获得威尔斯亲王基金综合医疗奖,再次证明中医已逐步获得英国人的认同。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英国发展至今,3000多家中医诊所和中药店遍布英伦三岛各大小城镇,仅伦敦地区就达400多家。中医已从英国近200种注册的补充医学中脱颖而出,成为西医之外最受英国人欢迎的辅助医疗手段。

但中医药行业目前在英国的准入门槛很低,英国政府没有针对中医从业资格方面的限制,连许可证都无须申请就可开业,由此一些人“浑水摸鱼”,在英国造成了数次医疗事故,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严重影响了中医药的声誉。在这种情形下,英国政府正在考虑通过《草药与针灸立法管理议案》来确立中医的合法地位,这在欧美地区还是第一次。据介绍,该议案提出建立“辅助与替代医学委员会”,一方面管理使用西方草药、中草药、印度草药等的草药师;另一方面管理从事西方针灸、中医针灸、日本针灸和韩国针灸等的针灸师。按计划,2008年很可能完成全部立法程序,并成立正式的管理委员会。对此,在英国中医专业人士看法并不一致。有人认为,立法报告对中医药发展不利之处有三:第一是中医药完整性被破坏。中医被分拆成两部分,将中医药固有的针灸与草药相结合的治疗手段被切分。第二是中医医生资格得不到承认,只能分别申请注册针灸师和草药师,而且门槛很高。对中国来的医生,最困难的是英语水平需达到雅思七分(相当于非英语母语学生报读英国大学文科专业研究生所需的英语水平)。第三是报告附录没有中医教学大纲,只有草药医教学大纲,这可能导致中医药治疗效果得不到完全发挥,从而降低中医药在业界中的地位。也有些人认为:立法将为中医“正名”。他们希望能经过这立法和规范化的管理来一次“大浪淘沙”,涤清中医药的从业环境。“无论如何,英国将中医纳入立法范围,等于肯定了中医在世界医学的合法地位。”英国中医药联合总会主席、英国皇家医学院院士马伯英教授称,由于英国拥有重要的国际地位,其立法后将影响到欧盟和世界其他地区;其次,这将使中医以合法的身份逐渐进入到英国国家医疗

体系成为可能。

2、加拿大

中医早已被加拿大政府所认可,但由于加拿大实行的是全民强制医保,看病不需要费用,而目前中医并未划入医保范畴,也就是说如果看中医,就需要自己掏腰包。即便如此,中医在加拿大还是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因为他们接触中成药的机会少,对中成药的敏感度很高,往往一服药就见效。尤其是中国针灸在国外的美誉度很高,虽然针灸不能够除根,但是减轻疼痛非常有效果。近年来,海外从事中医工作的医师们一直在为中医纳入医保范围而努力,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目前,加拿大有关“中医药规范”方

面的讨论进行得很多,成果也很显著,纳入医保应该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3、澳大利亚

在澳大利亚,已经有两个省把中医纳入了医保范围,当然,还未实现实报实销,只能报销1/3-2/3的费用,但这已经是中医被国外政府机构所认可的有力标志。(未完待续)

本文由北京同仁医院挂号服务网整理转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