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关系史结课作业—

读《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孙洁琬著

政治与历史学院

吕振纲

12071003

在选择究竟读哪本书来作为结课作业之前,我曾犹豫,是像大多数人那样,选择比较微观的,具体详细地论述一国或几国国际关系史方面的书籍,还是选择一本,相对宏观的,但是却能从整体上介绍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大概情况的书籍。思来想去,我选择了后者。因为,我觉得国际关系史,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是一个专门的史学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也是一个专门的学科,所以,想要在这方面已经成型的著作中有真正意义上的收获,或者自己取得一些成果,必须如其他史学一样,首先要有着相关的国际关系史基本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基本研究方法作为手段。然而,如今的我们初涉这门学科,对于以上内容虽不是一概不知但也说得上是知之甚少,或许连入门都算不上。作为这样的初涉者,我还是认为读一本能够从宏观整体上介绍近现代国际关系概况的,能过充当教材的书较为适宜,而孙洁琬的这本《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正满足这一需要。这本书本是政治学专业的必修课教材,作为一本教材虽然有着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是某些方面有所欠缺,但是也有着其学界的权威性和知识的准确性。对于此书,我虽泛泛而读,却也略有所获。

我想,再说我读这本书的收获之前,有必要对这本书的内容做一个具体的介绍。本书主要讲授从17世纪中叶的三十年战争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一时期,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冲突与合作的演变历程,梳理期间发生的重大国际性事件,介绍、评价与之有关的政治家和外交家的活动,剖析主要大国争夺欧洲霸权乃至争夺世界霸权的外交政策,包括欧洲国家对中国的侵略扩张活动的历史,等等。具

体如下:17世纪上半叶至18世纪末期的国际关系,包括30年战争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英法普奥俄五强争雄及欧洲均势的形成,欧洲列强的领土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反抗;18世纪末期至19世纪后期的国际关系,包括拿破仑战争与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欧洲列强对美洲的争夺与美国的门罗主义,1848年的欧洲革命运动与神圣同盟的瓦解,沙皇俄国的扩张活动与东方问题,意大利统一与德意志统一时期的外交活动;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的国际关系,包括普法战争后的德法俄奥关系与欧洲局势,英国在19世纪的“光辉孤立”政策,列强瓜分世界的侵略活动和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战时国际关系,包括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战争危机的出现与外交控制,战争期间两大集团的外交斗争,战争的结束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苏联建国初期的对外关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20世纪20年代的国际关系,包括热亚那会议与拉巴诺条约,联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曲折发展,德国赔偿问题,欧洲安全保障问题,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与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的国际关系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包括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解体,德日意集团的侵略扩张活动与英法美苏的对策,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大战前夕的大国间关系;战时国际关系及二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包括德国进攻波兰、西线战争与法国沦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展开及大国间的外交活动,德意日集团的崩溃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以上便是整本书的大致脉络体系,通读此书之后,我最大的收获

就是对近现代关系是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虽说了解很少很简单也很肤浅,但是,这是一种从无到有的突破。下面就来说一下,通读此书后,我自己对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知识的理解: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是以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和外交为基础的,顾名思义近现代国际关系主要包括两个时间段的国际关系:近代国际关系和现代国际关系。国内国际关系史学界对近代和现代国际关系史的断代,一般沿用这样的标准:近代国际关系是以1648年结束“30年战争”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为开端的,其下限是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而现代国际关系史是以1919年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巴黎和会为起点,下限是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30年战争之后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标志着近代国际关系史的开端,欧洲因此进入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时代,缔约之后,欧洲普遍建立了常住外交使馆,进行专门的外事活动,正式的国际关系逐步建立,这个和约是各个交战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它勉强调和了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的国家体系,但也为以后欧洲列强发起的战争埋下了隐患,在战争中,以国家主义为特征的近代国家专制体系逐步形成。到18世纪下半叶,战争连绵不断,但它却使西方政治社会发生质的改变,它使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的形成,美国、法国就是其中的代表,它们经过努力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他们是资产阶级成长的结果。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主权在民,意味着君主专制时代已经过去,以国家为本位的时代已经到来。美国的独立是是殖民地人民意识的觉醒,民主诉求日益强烈的结果。殖民

地人民渴望在新大陆建立一个崭新的民主国家,因此在战争中,弱小的美国巧妙地利用英国与欧洲大陆国家之间的矛盾,取得了独立战争得胜利。但是美国国内心是鄙夷那些欧洲旧的君主,同时为了保护自己,因而一开始就有意识地实行孤立主义政策。法国大革命对当时的影响比美国要大的多,因为法国是当时欧洲的主要强国。法国凭借其在资产阶级民主中所激发出的巨大能量,横扫整个欧洲,对欧洲传统的力量均势产生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拿破仑帝国时期,法国把这一挑战转化成对其他历史上已经形成具有生命力的民族国家的奴役,这就不可避免他们要遭受失败。拿破仑战争结束了,法国失败了。战胜国按照自己的意愿,对欧洲进行一次重新安排,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也就是维也纳体系。对法国而言,这个体系大体上有两个内容:一是法国国内的秩序,即波旁王朝的复辟;二是防止法国的再度称霸,主要有针对法国的四国同盟条约,以及对法国周边国家领土的安排,如荷兰和比利时的合并,建立瑞士永久中立国等。把法国的情况放大,维也纳体系的总的轮廓就显露出来,包括各国国内的正统秩序,以及各国之间,特别是大国之间的均势秩序,尤其是领土均势秩序。所以维也纳体系的运转主要表现就是所谓的欧洲协调。可惜好景不长,维也纳会议所维持的“欧洲协调”并不能满足大帝国的胃口与野心,不久之后仍然因为纷争与矛盾形成了两大集团,一战一触即发。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世纪以来,大国争霸和国际均势结构演变的结果,是资本主义国家为重新分割世界而进行的非正义的、掠夺性的战争。战争是列强实力的较量,经过四年厮杀,大国争霸终见分晓,列强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