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1

合集下载

10的认识及10的加减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0的认识及10的加减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标题:10的认识及10的加减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10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数,准确地读写数字10。

2. 培养学生对10的加减法的认识,能够正确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1. 10的认识:10的意义、数数、读写数字10。

2. 10的加减法:10以内的加法、10以内的减法。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0-10的数字卡片。

2. 教学用具:计数器、计算器、加减法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复习0-9的数字。

2. 教师提问:“我们已经学过了0-9的数字,那么10是什么意思呢?”二、10的认识(15分钟)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0”,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数字10的意义。

2.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数数练习,从1数到10,再从10数回1。

3.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地读写数字10,并强调“十”字的写法。

三、10的加减法(20分钟)1. 教师出示加减法练习题,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 教师示范计算10以内的加法,如:2 3=5,并解释计算过程。

3. 教师示范计算10以内的减法,如:5-2=3,并解释计算过程。

4.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练习,并鼓励学生互相交流。

四、动手操作(10分钟)1. 教师出示计数器和计算器,引导学生学习使用这些工具进行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互相配合使用计数器和计算器进行加减法计算。

五、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10的意义和10以内加减法的重要性。

2. 教师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上的10以内加减法题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数字卡片、计数器和计算器等多种教学用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10的意义及10的加减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辅导和鼓励,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熟练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年级数学10以内的加减法

一年级数学10以内的加减法

一年级数学10以内的加减法1. 认识10以内的数- 数的概念:像1、2、3、4、5、6、7、8、9、10这样的数就是10以内的数。

我们可以通过数小棒、数手指等方式来认识这些数。

比如伸出1根手指就表示1,伸出2根手指就表示2。

- 数的顺序:这些数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1是最小的,10是10以内最大的数。

它们的顺序是1、2、3、4、5、6、7、8、9、10。

2. 10以内的加法- 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要用加法计算。

例如,小明有1个苹果,妈妈又给他2个苹果,那么小明现在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呢?就是把1和2合并起来,用加法算式表示为1 + 2。

- 计算方法:- 数手指法:计算1+2时,先伸出1根手指,再伸出2根手指,然后数一数一共伸出了几根手指,1、2、3,所以1+2 = 3。

- 数小棒法:拿1根小棒代表1,再拿2根小棒代表2,把它们放在一起数,一共是3根小棒,所以1+2 = 3。

- 更多加法算式示例:- 2+3:用数手指的方法,先伸出2根手指,再伸出3根手指,数一下一共是5根手指,所以2+3 = 5。

- 3+4:用数小棒的方法,拿3根小棒和4根小棒放在一起数,一共是7根小棒,所以3+4 = 7。

3. 10以内的减法- 减法的意义: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是多少,要用减法计算。

例如,小红有5个气球,飞走了2个气球,还剩下几个气球呢?就是从5里面去掉2,用减法算式表示为5−2。

- 计算方法:- 数手指法:计算5 - 2时,先伸出5根手指,然后再弯下2根手指,数一数还剩下几根手指,1、2、3,所以5−2 = 3。

- 数小棒法:拿5根小棒代表5,然后拿走2根小棒,数一数剩下的小棒,有3根小棒,所以5−2 = 3。

- 更多减法算式示例:- 6 - 3:用数手指的方法,先伸出6根手指,再弯下3根手指,数一下还剩下3根手指,所以6−3 = 3。

- 8 - 5:用数小棒的方法,拿8根小棒,拿走5根小棒,数剩下的小棒有3根小棒,所以8−5 = 3。

一年级数学《1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点导览

一年级数学《1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点导览

一年级数学《1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点导览一、认识数字十以内的数字是我们学习加减法的基础,首先我们需要认识数字0到9。

这些数字代表了不同的数量,我们可以通过它们来表示物品的多少。

二、数的大小比较在进行加减法时,我们需要比较数字的大小。

比较数的大小可以通过数字的数值大小来判断,数值较大的数字代表较大的数量。

三、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法则加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字合并在一起,得到它们的总数。

在进行加法运算时,我们按照下面的法则进行计算:1. 将被加数和加数对齐,从个位数开始逐位相加。

2. 如果相加的结果大于9,就在个位数上保留个位数部分,并将十位数部分向前进位。

3.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所有位数都相加完毕。

四、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法则减法是指将一个较小的数字从一个较大的数字中减去,得到它们的差。

在进行减法运算时,我们按照下面的法则进行计算:1. 将被减数和减数对齐,从个位数开始逐位相减。

2. 如果被减数的某一位小于减数的对应位,就需要向前一位借位。

3. 当进行借位时,需要保证被减数的前一位数字大于等于借位数,并且向前的位数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4.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所有位数都相减完毕。

五、加减法的运算顺序在进行多个加减法运算时,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计算。

一般情况下,我们先计算加法,再计算减法。

如果有括号的话,需要先计算括号内的运算。

六、进位和退位在加法和减法运算中,我们常常遇到进位和退位的情况。

进位是指在相加时,个位数相加结果大于9,需要向前一位进位;退位是指在相减时,某一位的减数大于被减数,需要向前一位退位。

七、加减法的应用我们可以通过加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计算购物的总价、求解物品剩余数量等等。

加减法运算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总结:一年级的数学学习中,认识并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文的导览,我们了解了数字的基本概念、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法则以及运算顺序。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也需要注意进位和退位的情况。

《1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通用18篇)

《1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通用18篇)

《1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1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通用18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1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 1活动目标:1、幼儿能看图,编出相应的加减法应用题,并正确地摆出算式进行解答。

2、在活动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和收拾用具的习惯。

活动重点:幼儿能看图,编出相应的加减法应用题,并正确活动目标:1、幼儿能看图,编出相应的加减法应用题,并正确地摆出算式进行解答。

2、在活动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和收拾用具的习惯。

活动重点:幼儿能看图,编出相应的加减法应用题,并正确地列出算式进行解答。

活动难点:孩子能较好地看图编应用题,能正确地分辨加法与减法。

活动准备:大图。

数字、符号卡人手一份活动过程:一、报数游戏,复习10的组成。

1、我们来做报数游戏,我报的数和你们报的数合起来是10。

我报1,引导幼儿说出,我报9,1和9合起来是10。

依次复习10的组成。

2、合动作。

教师和老师的动作合起来的数量是10.3、开火车的游戏,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

二、复习10的加减法1、出示大图。

师:小朋友,我们来看看这幅图,图上有什么。

他们有什么不同的特征呢?(请幼儿看图找出图中事物的特点)2、尝试编应用题、师:你能根据这些不同的特征编应用题吗?他这样编的应用题是加法的还是减法的呢?(引导幼儿去区分减法和加法应用题的不同,帮助幼儿理解减法和加法的`含义)教师小结:加法应用题一般就是先告诉别人一部分数,再告诉别人另一部分数,最后要问别人总数。

而减法应用题一般是先告诉别人总数,然后告诉别人其中一部分数,最后要问别人另一个部分数。

3、分别请幼儿一一编出相应的应用题,其他幼儿根据幼儿编的应用题利用符号卡和数字卡摆出相应的算式。

4、表扬那些编的好小朋友。

三、幼儿和同伴合作完成任务。

要求:至少两个人一组,进行“你编应用题,我列算式”的活动。

一年级趣味数学课程

一年级趣味数学课程

小学一年级趣味数学课程一、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1——10的认识课题:到校园中发现数字学生在自己的校园中参观,以校园中的花草树木、房屋建筑、公共设施为目标,对所发现的物体的数量用数字来表示,发现一个向老师和同学汇报一个。

目标:比比看,谁发现的数字最多。

课题:游戏棋全班分为若干小组,每组4——6人,每组配游戏棋一副(游戏棋盘一张,棋子4——6颗,骰子一颗)通过掷骰子认数走棋,认识和熟悉10以内的数,增强数感。

2、1——10的加减法课题:击鼓传数做加减全班围坐,每人面前桌上放一数字(1——10),然后在花上扎一数字,击鼓传递,花落在谁处,谁就用面前的数字与花上的数字做加减,不会做的可以向别人请教(注意语言要有礼貌)。

教师适时更换数字,循环往复。

活动:玩学具1、数出学具盒中有每种学具各有多少个?2、按要求摆数:摆5个,摆的比多3 个;摆7个,摆的比少4 个;摆3个,摆的和9个;摆4个,摆的比多3个,摆的比少2 根。

3、摆学具说算式:先摆4根小棒,再摆3根;先摆2,再摆6;先摆5个,再摆4;先摆8个,再拿走5 个;先摆10根,再拿走7根;前面摆6,后面摆3个。

4、考考同桌:给同桌用学具摆出两个数,让同桌说出算式来。

课题:卡片拼贴算式用1——10的数字卡片及加、减、等号卡片在黑板上拼贴10以内的加、减、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题,学生分组上台展示拼贴,看哪组拼的算式既对又多。

综合实践:参观***同学的家组织学生到一位同学家中参观,发现同学家中的物品数量,每人口述两个数字,并用所发现的数字做10以内的加减。

例,我发现***家有2张床,8根凳子,2+8=10,8—2=6。

分类、认识物体:课题:帮帮学前班的小弟弟、小妹妹1、组织学生给学前班的玩具和活动用具进行分类。

分小组进行,每小组先确定方法,再动手分类。

其它学生观看,教师点评。

2、将学前班的玩具和活动用具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和其它类,由全班共同完成。

《1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

《1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

《1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教材《数学乐园》第一册第四章《10以内的加减法》。

详细内容包括:复习10以内的数的认识,引入加减法概念;讲解10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如逢十进一;10以内减法的计算方法,如借一当十;并通过实践情景,使学生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尤其是借位和进位的处理。

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并能应用于实际情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卡片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加减法计算器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个实践情景,如水果店购物的场景,引导学生用加减法计算购买水果的数量。

2. 复习:带领学生复习10以内的数的认识,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3. 新课讲解:(1)讲解10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逢十进一的原理。

(2)讲解10以内减法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借一当十的原理。

4.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引导学生用加减法计算,并讲解解题过程。

5.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

6.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等。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10以内数的认识2. 黑板右侧:(1)加法计算方法(2)减法计算方法(3)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练习本上的加减法计算题。

(2)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的总价和找零。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一些提高难度的加减法题目,让学生在课后挑战,提高计算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用所学知识解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10的认识及10的加减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0的认识及10的加减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0的认识及10的加减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在教学10的认识及10的加减法这一课时,我选择了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教材中的第6~8页,主要介绍了10的认识以及10的加减法运算。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10的认识,能够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难点与重点方面,我注意到学生需要理解10的概念,能够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教具和学具,包括挂图、卡片、小动物模型等。

我通过引入实践情景,让学生观察和描述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如动物园里的小动物,来帮助他们理解10的概念。

然后,我通过展示挂图和卡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0,并让他们尝试数一数小动物的数量,从而加深他们对10的理解。

接着,我通过讲解和示范,教授10的加减法运算。

我使用具体的例子,如小动物模型的拼组和拆分,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在讲解完后,我组织学生进行随堂练习,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对10的认识和10的加减法运算。

在板书设计方面,我设计了简洁明了的板书,将10的认识和10的加减法运算的关键点展示出来,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1. 数一数,写一写:请学生在纸上数一数,然后写下来。

答案:如5, 8, 12等。

2. 拼一拼,拆一拆:请学生用小动物模型拼出数字10,然后拆分成两个数字。

答案:如10=5+5,10=6+4等。

我将进行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我会思考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他们对10的认识和10的加减法运算的掌握程度。

如果有需要,我会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我也会寻找更多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解决,以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教学中,我认为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有三个:一是学生对10的概念的理解,二是10的加减法运算的讲解,三是作业题目的设计。

对于学生对10的概念的理解,这是一个非常基础但至关重要的环节。

《1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

《1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

《1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

该部分内容位于教材的第三章第一节,主要包括0到10的数的认识,以及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培养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能熟练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加减法运算过程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法的概念,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教学重点:运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计算器。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的加减法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演示解题过程。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小组讨论(5分钟)7. 课堂小结(5分钟)学生复述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六、板书设计1. 《10以内的加减法》2. 内容:加法的概念减法的概念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例题及解答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完成课后练习题110。

(2)思考题:找出生活中的加减法实例,并与同学分享。

2. 答案:(1)课后练习题答案见教材。

(2)生活中的加减法实例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探索2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的实施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教材,确保学生能系统学习10以内加减法。

幼儿园数学《10以内加减法》PPT课件

幼儿园数学《10以内加减法》PPT课件

04
加减法结合运算训练
加减混合运算规则讲解
01
02
03
加法运算规则
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得到 它们的和。
减法运算规则
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 得到差。
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按 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 算。
典型例题分析与解答
例题1
5+3-2=?
01
分析
02 先计算5 + 3 = 8,再计算8 -
02
10以内加法基础知识
加法概念引入
加法的定义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 算。
加法算式
加号前面的数叫做加数,加号后面的数叫 做另一个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做和。
加法意义
表示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合并起来。
10以内加法口算方法
凑十法
把两个加数中的一个拆分成两个 数的和,使得其中一个数与另一 个加数相加得到10,从而简化计
情感目标
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幼 儿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教材分析与选用
教材分析
本课程选用适合幼儿园阶 段的数学教材,内容涵盖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运算方法,注重知识的系
统性和趣味性。
教学内容
包括数的认识、数的比较 、数的合成与分解、加减
法运算等内容。
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等 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幼儿 的实践操作和游戏体验。
减法应用题解析
引导幼儿理解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明确已知量 和未知量。
鼓励幼儿自主思考并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 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画图、列式等方式帮助幼儿建立数学模型, 理解减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第一册一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5以内的减法-章节测试习题(6)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第一册一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5以内的减法-章节测试习题(6)

章节测试题1.【答题】算一算.______-______=______【答案】5 3 2【分析】观察图可知,一共有5只蜻蜓,划去3只,求还剩下几只,用减法计算.【解答】一共有5只蜻蜓,划去3只,还剩2只,列式为5-3=2.2.【答题】算一算.______-______=______【答案】5 4 1【分析】观察图可知,一共有5只青虫,划去4只,求还剩几只,用减法计算,据此画图并解答.【解答】一共有5只青虫,划去4只,还剩1只,列式为5-4=1.3.【题文】划一划,填一填.5-2=()【答案】【分析】减去几就表示划掉几只小鸟,小鸟的总数量-划掉小鸟的数量=剩余小鸟的数量,据此解答即可.【解答】5-2=3,表示原来有5只小鸟,划掉2只,还剩3只.如下图:4.【题文】划一划,填一填.4-2=()【答案】【分析】减去几就表示划掉几个玉米,玉米的总数量-划掉玉米的数量=剩余小鸟的数量,据此解答即可.【解答】4-2=2,表示原来有4个玉米,划掉2个,还剩2个.如下图:5.【答题】填一填.______-______=______【答案】5 1 4【分析】现在树上小鸟的只数=原来树上小鸟的只数-飞走的小鸟的只数.【解答】由图可知,树上原来有5只小鸟,飞走了1只,现在还有4只,可列减法算式为5-1=4.6.【答题】把得数相等的算式连起来.【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5以内数的加、减法.【解答】2+2=4,3+1=4,所以2+2=3+1;3-1=2,5-3=2,所以3-1=5-3;2-1=1,3-2=1,所以2-1=3-2;1+4=5,2+3=5,所以1+4=2+3;4-1=3,1+2=3,所以4-1=1+2.图见答案.7.【答题】能用算式5-1=4表示的是().A.B.C.【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5以内的减法.【解答】能用算式5-1=4表示;能用算式5-2=3表示;能用算式5-3=2表示.选A.8.【答题】看图填空.【答案】4 3【分析】此题考查的是5以内的减法.【解答】由图可知,小男孩一开始有4个气球,飞走1个以后,还剩下3个气球,由此可列减法算式为4-1=3.故此题的答案是4,3.9.【答题】将下列算式按得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3+2 2+2 2+1 5-3 4-3【分析】此题考查的是5以内数的加、减法.【解答】3+2=5,5-3=2,2+2=4,2+1=3,4-3=1,5>4>3>2>1,所以题中的算式按得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故此题的答案是3+2,2+2,2+1,5-3,4-3.10.【答题】与图片对应的算式为().A. 2+3B. 3+2C. 3-2D. 5-2【答案】D【分析】此题考查的是5以内的减法.【解答】由图可知,原来有5个苹果,划去了2个,要求还剩下多少个苹果,列式为5-2.选D.11.【答题】看图列式计算.______-______=______【答案】5 2 3【分析】此题考查的是5以内的减法.【解答】由图可知,原来有5根,大象带走了2根,还剩3根,用减法计算,列式计算为5-2=3.12.【答题】还有几个气球?列式为5-2=3.()【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5以内的减法.【解答】图中原来有5个气球,减少2个气球,还剩3个气球,列式计算为5-2=3.故此题是正确的.13.【答题】依据下图中西瓜数量的变化,填写下列减法算式:______=______【答案】3-1 2【分析】此题考查的是5以内的减法.【解答】由图可看出,原来有3块西瓜,吃了1块,剩余2块,用算式表示即:3-1=2.14.【答题】想一想,填一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 2 4 4 2 2【分析】此题考查的是5以内数的加、减法.【解答】由图可知,套在柱子上的圆环有2个,没有套在柱子上的圆环有2个,一共有4个圆环,由此可列加法算式为2+2=4;一共有4个圆环,套在柱子上的圆环有2个,没有套在柱子上的圆环有2个,由此可列减法算式为4-2=2.15.【答题】原来有______只,飞走了______只,还有______只.列式为______-______=______.【答案】4 1 3 4 1 3【分析】此题考查的是5以内的减法.原来有蝴蝶的只数-飞走的只数=还剩的只数.【解答】由图可知,原来有4只蝴蝶,飞走了1只,还有3只.由此可列减法算式为4-1=3.16.【答题】在横线里填入“>”“<”或“=”.2+1______4 4-2______35-1______4 2+3______4【答案】<< =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5以内的加、减法.先计算左边算式的得数,再比较大小.【解答】2+1=3,因为3<4,所以2+1<4;4-2=2,因为2<3,所以4-2<3;5-1=4;2+3=5,因为5>4,所以2+3>4.故此题的答案是<,<,=,>.17.【答题】在横线里填入“>”“<”或“=”.5-1______1+2 4-2______3+11+1______4-2【答案】><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5以内的加、减法.【解答】5-1=4,1+2=3,4>3,所以5-1>1+2;4-2=2,3+1=4,2<4,所以4-2<3+1;1+1=2,4-2=2,所以1+1=4-2.故此题的答案是>,<,=.18.【答题】看图列式计算.______-______=______【答案】5 1 4【分析】此题考查的是5以内数的减法.【解答】由图可知,一共有5个气球,飞走1个气球,还剩4个气球,列式表示为5-1=4.19.【答题】看图列式计算.______-______=______【答案】5 2 3【分析】此题考查的是5以内数的减法.【解答】由图可知,一共有5个气球,飞走2个气球,还剩3个气球,列式表示为5-2=3.20.【答题】看图列式计算.______-______=______【答案】5 4 1【分析】此题考查的是5以内数的减法.【解答】由图可知,一共有5个气球,飞走4个气球,还剩1个气球,列式表示为5-4=1.。

冀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0以内的加减》教案及反思

冀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0以内的加减》教案及反思

冀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0以内的加减》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10以内的加减》是冀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

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 10 以内的数,并学习 10 以内的加减法。

通过生动的情境和直观的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为后续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其目标是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为背景,如小动物、水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加号、减号和等号,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并能正确计算 10 以内的加减法。

2.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10 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3.能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物演示、游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正确计算 10 以内的加减法。

2.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以及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加减法。

四、学情评估: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对数学学习充满好奇和兴趣。

他们在幼儿园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数和运算,但对于加减法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系统地学习。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需要通过具体的实物、图片等进行教学,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1.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10加减法教案

1-10加减法教案

1-10加减法教案第一篇:1-10加减法教案(一)小学数学《1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教学设计思路: 培养学生对数学和数字概念的认识,激发计算的兴趣。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数一数,想一想,算一算等形式经历观察情境图、发现、交流图中的数学信息。

通过计算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通过比较和自主编题来培养学生初步的问题意识。

通过同学的相互评价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本课教学目标:认识“+、-”,会读加减法算式。

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学会把减法两部分合在一起抽象为加法运算。

能根据具体情境和问题写出加减法算式。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根据情境提出简单的问题。

在田字格里正确地书写算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口算能力。

教具准备:数字卡片、小鸟图片苹果图片、玉米图片、花图片,萝卜图片、彩色三角图片、花生1教学过程:一、开始上课 1min师生问候,提醒学生上课开始了,集中注意力。

二、复习数字 2mins展示1-10的数字卡片,让学生读,并把数字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

三、导入、讲解新课 10mins1、悬挂图片,同学们,我们来看一张图片,青青的草地,高大的绿树,草地上停着一群小鸟,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只小鸟?对了,5只小鸟。

你们喜欢这些小鸟吗?老师把2只鸟的图片放到树上去,问学生看到什么了。

对,这些淘气的小鸟喜欢飞来飞去,看,有小鸟飞到大树上去了。

同学们数一数草地上剩下了几只?对,3只,那么飞走了几只?等学生思考和回答(10秒)。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数学算式来表示:53= 2 5 –2 = 3 3+ 2 = 52+ 3 = 52从这些算式中大家能看出什么规律呢?老师总结:大家可以看到,虽然加法两边的数字顺序换了,但是结果不变。

减法右边的两个数字加起来就是减法左边的数字。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减法和加法。

2、我们再来看(把苹果图片粘贴在黑板上),同学们数数有多少苹果。

对了,10个苹果。

小明拿走了4个苹果,还剩6个苹果。

幼儿园课件10以内加减

幼儿园课件10以内加减
幼儿参与操作
邀请幼儿参与操作,让他们自己 摆放物品并拿走一部分,加深对 减法过程的理解。
减法练习题
看图列式计算
提供包含减法元素的图片,让幼 儿根据图片内容列出减法算式并
计算结果。
听题列式计算
教师口头描述减法问题,幼儿根据 描述列出减法算式并计算结果。
生活中的减法问题
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减法问题, 如“原来有5个苹果,吃掉了2个, 还剩几个?”等,并进行计算。
未来展望
拓展课程内容
创新教学方式
加强师资培训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课 程内容,引入更多与10以内加减法相 关的知识点和题型,提高课程的挑战 性和趣味性。同时,结合孩子们的实 际情况和需求,设计更加个性化的教 学方案。
探索更多元化、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和 手段,如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开发互 动教学软件等,为孩子们提供更加丰 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同时关注新兴教 育理念和技术的发展动态,及时将最 新的教育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提高思维逻辑能力
加减法的学习有助于培养 幼儿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 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适应生活需求
10以内加减法是生活中常 见的数学运算,掌握这项 技能有助于幼儿更好地适 应生活和学习环境。
课件内容概述
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基础
加法运算
通过图形、实物等直观方式,引导幼儿认 识10以内的数,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和基本 运算规则。
家庭辅导
鼓励家长在家庭中辅导孩子进行 1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巩固所学 知识。通过家庭作业的布置和检 查,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孩子在家 的学习情况,并给予针对性的指 导和建议。
家长反馈
定期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及 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以 满足不同家庭和孩子的需求。同 时,通过家长满意度调查等方式, 评估课程效果和家长满意度,为 课程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1-10的认识和加减法知识点

1-10的认识和加减法知识点

1--10的认识和加减法知识点
一、1—10的认识: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10各数来表示。

数数时,从前往后数也就是从小往大数。

2、10以内数的顺序:
(1)从前往后数:0、1、2、3、4、5、6、7、8、9、10。

(2)从后往前数:10、9、8、7、6、5、4、3、2、1、0。

3、比较大小:按照数的顺序,后面的数总是比前面的数大。

4、序数含义:用来表示物体的次序,即第几个。

5、数的组成:一个数(0、1除外)可以由两个比它小的数组成。

如:10由9和1组成。

记忆数的组成时,可由一组数想到调换位置的另一组。

二、1—10的加减法
1、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2、减法的含义: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3、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

4、一图四式:根据一副图的思考角度不同,可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5、解决问题“大括号”下面有问号是求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

“大括号”上面的一侧有问号是求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三、连加连减
1、连加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

2、连减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数减去第三个数。

四、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计算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减(或相加)。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同步练习题含完整答案(考点梳理)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同步练习题含完整答案(考点梳理)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面3个盒子里原来有几个果子不知道, 如果往盒里各放1个、2个、3个果子, 3个盒里的果子数就一样多了。

原来第()个盒里的果子最少。

A. B. C.2.下面物体哪个少?()A. B.3.与其他三行不同的那一行是()A...... B.......C...... D (2)4.苹苹要做5朵花, 已经做了2朵, 还要做()朵。

A.5B.4C.35.数一数, 下图中表示数字()。

A.2..B.3..C.4.D.5二.判断题1.比多2个。

()2.和一样多。

()3.被减数与减数都是5, 差也是5。

( )4.乒乓球、足球、篮球的形状都是球。

()5.0就表示没有。

()三.填空题1.在○里填上正确的数。

2.在○里填上“>”“<”或“=”。

5-3○2+0 3+1○5-4 1+3○2+3 4+0○2+25-0○3-3 2+1○1+2 5-1○3+1 4-2○2+13.小明左手拿了1个苹果, 右手拿了3个苹果, 他一共拿了()个苹果。

4.猜猜我是谁。

(1)3+=3 =()(2)5-=0 =()5.数一数。

________只孔雀6.填空题四.计算题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4+2=________ 3+2=________ 7+0=________ 8+0=________4+3=________ 3+3=________ 7+1=________ 8+1=________4+4=________ 3+4=________ 7+2=________ 8+2=________五.作图题1.圈一圈, 涂一涂.把上图中左边的5个圆圈起来, 从左边数起, 把第5个圆涂上红色.2.请你照样子圈数.六.解答题1.红红排队买包子, 这一队共5人, 从后往前数, 红红排第3, 红红前面有几个人?2.下图是8个队员正步向前走, 穿红裙子的组长排在第6, 教练员发令:“向后转!”这时穿红裙子的组长排在第几?3.兵兵和4个小朋友排成一排, 从前面数, 兵兵站在第2位, 兵兵的后面应该有多少个小朋友?4.体操队员正步向前走, 小明是组长排在最后1个, 教练员发令: “向后转走!”之后小明排在第几?5.4只小熊要去旅行, 有2辆车, 它们可以怎样乘坐?你能想到几种坐车的方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A3.D4.C5.A二.判断题1.√2.×3.×4.√5.×三.填空题1.3,5,4,22.=;>;<;=;>;=;=;<3.44.(1)0 (2)55.26.3,1四.计算题1.6;5;7;8;7;6;8;9;8;7;9;10五.作图题1.2.⑤六.解答题1.2个2.第3.3.4+1=5(个) 5-2=3(个)4.第一5.三种: 2+2=4;1+3=4;3+1=4。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 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读写0-10的数字。

2. 培养学生对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能力,能够熟练进行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1. 10以内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10以内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读写0-10的数字。

2. 10以内数的加减法:让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3. 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0以内数的概念和加减法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过程,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教学,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10以内数的概念。

2. 采用游戏教学,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 采用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唱数歌、数数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复习0-10的数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10以内数的概念:通过展示实物、图片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10以内数的概念,学会正确读写0-10的数字。

3. 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例,引导学生学习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计算技巧。

4. 巩固练习: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5. 解决实际问题: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发现自身不足,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六、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的10以内数的加减法题目。

一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一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1.能认、读、写5以内的数,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个数、顺序位置,并能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2.认识5以内数的大小,认识符号“>,<,=”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语言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体验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3.初步体会加法与减法的含义,能熟练地口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4.规范书写数字、符号、算式,培养学生认真看、算、写的良好习惯。

5.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分成两个单元安排。

第1单元是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第2单元是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本单元是学生学习认数与计算的开始,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最重要的基础,让学生切实打好这一基础并对数学产生兴趣,这对学生今后学好数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单元的知识是学生在学习了准备课“上学了”,对1~10各数有了初步感知之后学习的。

内容包括:1~5各数的数、读、写;0的认识;数序及数的大小比较;5以内数的加法;5以内数的减法。

在内容的编排上,1~5各数的认识相对集中编排;认数与加减计算穿插进行,适当结合;加强对数的认识的教学(数的基数、序数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和数的组成),适当渗透集合、对应思想,注意将数和图形适当联系(结合认数出现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等教具),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算法。

[单元教学重点]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

学生对数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外显性行动转化为内向性心智活动的过程。

教科书通过摆一摆、划一划、圈一圈、分一分等活动,注重让学生初步地、较为明确地认识5以内的数。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在长期的计数中,5的使用频率很高,计数最方便。

如一只手有5根手指,算盘上以1代5,人民币有以5作量词的币种等。

在1~5的认识中突出5,并以5为参照认识1~4及0。

在课堂活动和练习中,安排了一定数量各单元教科书说明和教学建议的实践活动,通过分小棒、圈图形等活动让学生感悟5的组成。

10以内加减法练习课件

10以内加减法练习课件

10以内加减法练习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数学》教材第一册第四章“10以内数的加减法”展开。

具体内容包括:复习10以内数的认识,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学习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掌握加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10以内数的加减法概念,能够熟练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对数学运算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10以内数的减法运算,特别是借位的概念。

重点:10以内数的加法运算,加减运算规则的熟练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计数器、加减法卡片。

学具:学生用计数器、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日常生活场景,如购物、分水果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复习(5分钟)利用计数器带领学生复习10以内数的认识,为学习加减法打下基础。

3. 新课(10分钟)(1)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

(2)利用加减法卡片,讲解10以内数的加法运算规则。

(3)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进行加法运算练习。

(4)引入减法概念,讲解减法运算规则。

(5)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进行减法运算练习。

4.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讲解解题思路,强调运算规则。

(3)学生独立完成例题,教师巡回指导。

5. 随堂练习(10分钟)(1)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答案进行讲解,强调易错点。

六、板书设计1. 课题:10以内数的加减法2. 加法运算规则3. 减法运算规则4. 例题及答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完成课后练习110题。

(2)应用题:根据所学知识,编写一道关于10以内加减法的应用题。

2. 答案:(1)课后练习110题答案。

(2)应用题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年级数学复习知识点:数与代数

一年级数学复习知识点:数与代数

一年级数学复习知识点:数与代数在一年级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怎样做好数学知识点的复习呢?在复习的过程中,又要掌握哪些重要的内容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准备的一年级数学《数与代数》的复习知识点,希望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复习知识点:数与代数(一)1—10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数数:一个一个地数,数出物体的个数用1—10各数来表示。

(1)有序观察点数:数数时按照事物的类别,数一数每种事物的多少,可以按照从小到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数数。

(2)做标记数数:数数时可用标记号、直接标数字的方法,标到几就有几个。

2.数的顺序:(1)从前往后数:0,1,2,3,4,5,6,7,8,9,10;(2)从后往前数:10,9,8,7,6,5,4,3,2,1,0。

3.比较大小:按照数的顺序比较,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

4.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第几个”表示物体的排列顺序、位置,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5.数的组成:一个数(0和1除外)都是由两个比它小的数组成的,如10是由9和1组成的。

6 .10以内加减法:根据数的组成和分解来计算。

7.一图四式:一幅图根据不同的观察角度,可以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8.用数学:先看图收集信息,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理解题意,再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解答。

9.连加、连减:计算连加时,先把前面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计算连减时,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减第三夼数。

10.加减混合:计算时,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减(或相加)。

(二)11~20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数数:一个一个地数或2个2个地数或5个5个地数,数出物体的个数用11~20各数来表示。

2.数的顺序:相邻两数相差1,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多1,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少1。

3.数的组成:十几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二十是由2个“十”组成的。

4.比较大小和多少:可以根据数的顺序比较,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或者用数的组成进行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__一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____单元分析:本单元的知识是学生在学习了准备课上学了,对1——10各数有了初步感知之后学习的。

内容包括:1——5各数的数、读、写,0的认识,数序及数的大小比较,5以内数的加法,5以内数的减法。

这一单元是学生学习认数与计算的开始,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最重要的基础,让学生切实打好这一基础并对数学产生兴趣。

教材在编排上,1——5各数的认识相对集中编排,认数与加减计算穿插进行,适当结合,加强对数的认识的教学(数的基数、序数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数的组成),适当渗透集合、对应思想,注意将数和图形适当联系,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算法。

教学内容:1——5各数的认识;0的认识;比较;5以内数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1.能认、读、写5以内的数,会用5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相应的物体个数,会用第几表示事物的顺序和位置,并进行同学之间的交流;2.能认识5以内的数的大小,认识符号>、<、=的含义,能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3.结合具体的事物与图形,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并会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4.注意数字、符号、算式的规范书写,培养认真看、认真算、认真写的良好习惯,初步体验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数的认识和5以内数的加减计算。

教学难点:1.理解“0”的含义以及加法、减法的含义;2.5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课时:9课时1—5的认识……………………………………2课时0的认识…………………………………………1课时比较………………………………………………2课时5以内的加法……………………………………2课时5以内的减法……………………………………2课时机动课时:2课时第1课时:1~5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P7~8页例1~4,P9页课堂活动1、2题;练习一1、2题。

课时目标:1.能认、读、写1~ 5各数,知道1~ 5的数序,能用5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相应的物体的个数;2.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读写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 5的写数;1~ 5的数序及表示意义。

教学难点:1~ 5的写数;1~ 5的数序及表示意义。

教学用具:圆片15个、挂图板书设计1~5的认识O OO OOO OOOO OOOOO1 2 3 4 5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1.小朋友们,知道我们每个星期一早上要干什么吗?2.我们每个星期一早上都要举行升旗仪式,知道升旗要干什么吗?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挂图出示例1)。

二、新课进行1.感知1~5各数(教学例1)(1)仔细看图,看看图上小朋友在干什么?(2)根据图,用数字说一句话。

有多少面国旗?国旗上有多少颗星星?有多少个小朋友?(3)仔细听老师这句话,看看里边有几个数,都是哪些数(升旗仪式开始了,两个小朋友向国旗行队礼,两个小朋友奏国歌,一个小朋友升国旗。

)(4)试一试像老师这样用数字说一句话。

(5)按数字的顺序说出图中有什么。

2.认识1~5各数(教学例2)(1)请小朋友把学具拿出来,我们一起来边摆边数。

(生拿出学具边摆边数1~ 5,教师板书数字1~5)(2)请小朋友到黑板上来,在数字1~5的上方摆出相应的圆片。

指名生上台摆(3)师指圆片,生说数。

提问:2个圆片用几表示,5个圆片呢?3用几个圆片表示,4呢?提问:5的前面一个数是几?3的前面一个数和后面一个数各是几?(4)像老师这样,提出问题考考你的同桌。

(同桌间互问互答)(5)让学生从1~5,再倒着数一遍。

进行学具的收放习惯渗透3.认识数所表达的数量的实际含义(教学例3)(1)刚才数字2用2个圆片表示,那么还可以表示什么呢?打开书P8例3。

提问:除了书上这些,2还可以表示其他东西吗?想一想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讨论交流)小结:2可以表示任何个数是2的东西。

(2)分组讨论:说一说3、4、5可以表示什么?看谁说得又多又好。

(3)小组交流汇报。

4.比、画、读、写(教学例4)(1)例4一共有四个要求,比划读写,大家想想,怎么才能让我们的小手和小嘴分工最好呢?(左手比,右手划,小嘴读,然后写)(2)现在把你们的左手拿出来,右手握笔,和老师一起来,根据手和嘴的分工共同完成1、2的比、画、读、写。

(3)剩余的独立完成在书上。

(画的时候把虚线连起来就可以了)(注意习惯培养:写字时的坐姿,握笔姿势、用眼卫生等。

)(4)小组内交流检查:比得对不对,涂得对不对,写得好不好。

(5)书上有四句话,1添上1是2,2添上1是3,3添上1是4,4添上1是5,你能用手指边比边说,进行演示它的意义吗?小结:今天学习了1~5的认识,学会了认、读、写1~5各数。

三、巩固练习1.课堂活动第1题: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1、2、3、4、5还可以表示什么。

(同桌互说,再交流汇报)2.课堂活动第2题:圈一圈,写一写。

(引导看懂图意:第一幅图圈了几个三角形?圈了一个就在格子里写1,第二幅图呢?我们应该在格子里填几?圈几个就在田字格里写几。

)3.练习一第1题:数一数,写一写。

4.练习一第2题:圈一圈。

注意个数唯一,圈法不是唯一的四、课堂小结今天你学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安全教育:上下学路上注意安全,课间不在过道、操场、楼梯间大声喧哗、疯打。

课后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都会按顺序数出1-5,也能用与数字相对应的圆片来表示数。

但是在2和5的书写上海有些欠缺,写得不是很规范。

重点要求学生要注意在田字格里上下左右碰线的位置,帮助学生写好数字。

第2课时:1~5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P9页例5,课堂活动第3题,P15页练习一3、4、5题。

课时目标:1.通过分数,对数字的意义理解更深刻,更生活化;2.初步感知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强化5的认识,以及5与1,2,3,4的关系。

教学用具:小棒板书设计5以内数的组成5 5 5 51 42 ()3 ()()()4 3 2教学流程:一、复习引入1.复习数字1~5(1)昨天老师叫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比赛1~5可以表示什么,谁赢了?(2)小朋友们真能干,有没有人想和老师比赛?我们要按照1~5的顺序来说,比如,老师说1头牛,你说2朵花,老师就该说3只猫``````,不能说我们说过的东西,明白了吗?(3)在小组里互相比赛说一说,看看谁最能干。

2.复习书写数字1~5: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1~5,展示,点评。

二、新课进行1.分数:5的组成(教学例5)(1)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拿5根小棒,我们把它分成两堆。

提问:看看应该怎样分?可以分成几和几?①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②小组交流汇报:分成1和4;分成2和3。

(2)引导有序地分小棒,将分法有序排列,引导有序认识。

再让学生在书上填写出5的组成。

(3)提问:观察上下两排有什么特点?他们合起来是几?小结:5可以分成1和4,1和4合起来是5;5可以分成2和3,2和3合起来是5。

可以让学生试着背一背数的组成2.课堂活动3刚才我们通过分小棒编出了5的组成,现在请大家在小组中试着编出4、3和2的组成。

(1)学生动手分一分,并将4的对子数有序地填入方格。

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汇报展示。

引导孩子观察,提问:上、下2个数合起来是几?横排从左到右依次是几?第一横排依次是1、2、3,第2横排是3、2、1三、巩固练习。

1.P15页练习一第3题,画小棒。

(1)引导理解题意:2根小棒可以分成1根和1根,第2幅图要分的是几根小棒?可以分成1根和几根?就在方框里画几根?(2)独立完成后两幅图的画图。

2.P15页练习一第4题:填数。

(1)引导理解题意:第一组方框里为什么填1?(1和2合起来是3)第二组方框里应填几?表示什么?(3和2组成5)(2)独立完成后两组填数。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先与同桌交流,再回家与父母交流。

安全教育:上下学路上注意安全,课间不在过道、操场、楼梯间大声喧哗、疯打。

课后反思:这节课学生都能用分一分的方法找出5、4、3的组成。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课堂活动也完成得比较好。

第3课时:0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P10~11页例1~3,课堂活动1~4.课时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直观形象地认识0,理解0的两种含义,能说出0可以表示什么;会读、写0;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0”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0”的含义教学用具:挂图、直尺实物。

板书设计0的认识揭示0的两种含义:1、揭示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

2、出示直尺,揭示第二种含义——起点。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1. 小朋友们知道十月一日是什么节日吗?2. 对了,是我们祖国母亲的生日,为了庆祝这个盛大的节日,人们总是会放飞许多美丽的气球进行庆祝,你们看到过吗?挂图出示:许多气球徐徐上升二、新课1:揭示0的两种含义:1、揭示第一种含义——0表示什么也没有。

(教学例1)活动1:你们看,东东也来凑热闹了,他也来放气球,请大家仔细观察,有没有发现什么?(东东原来有2个气球)提问:东东原来有2个气球,可以用什么数字表示?(用数字2表示)后来东东的2个气球全飞走了,用什么数字表示呢?有的孩子会说,用0表示,老师要根据课堂中学生的状况进行教学提问:小朋友手中没有气球了,还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5以内的数来表示吗?怎么办呢?小结:小朋友们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新符号来表示“没有”,但是为了便于交流,国际上公认用“0”来表示“没有”,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数字---“0”(板书:0)教读:0读作“零”。

活动2:老师手上拿着3本书,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再把3本书放进书包里,老师手里还有书吗?用一个什么数来表示?活动3:一学生手里拿2支铅笔,另一学生手上什么也不拿,各用一个数表示手中铅笔的支数。

活动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0可以表示什么?学生举例说明0的具体运用2、出示直尺,揭示第二种含义——起点。

(教学例2)(1)想想在哪里还看见过“0”?(2)把直尺拿出来,找找上面的“0”在哪里?“0”在最左端,我们测量的时候就从这里开始,也就是说“0”表示起点。

再数数、读读尺上的数字1~5。

,告诉孩子0也是一个数,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0~5这6个数,0是比1~5都小的数。

小结:刚才我们知道了“0”表示一个也没有,现在又知道了“0”还可以表示起点,看来“0”的用处还真不小呢。

三、新课2:教学书写0(例3)1.现在我们来看看“0”是怎么写的,老师先示范一次,大家注意观察。

2.哪位小朋友看清楚了,来示范给大家看看,其他的小朋友看他写对没有。

请一生上台,其他生观察3.师教笔顺: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现在我们一起把手拿出来,在空中写一次。

4.打开书P10,完成例3的书写。

小结:书写0时要注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笔顺,才能写得规范、美观。

四、巩固练习1.课堂活动1⑴课堂活动第一题,看图写数,我们来数数第一个盘子有几个桃?田字格里应该填几?⑵一只好吃的小猴把桃给全吃了,看看第二个盘子里还有没有桃,一个也没有用什么表示呢?为什么用0表示?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0的含义2.课堂活动2⑴谁来说说这三幅图什么意思?分别用哪个数字表示?⑵第三幅图鱼缸是空的,一条鱼也没有,我们用什么表示?⑶把答案填在书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