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分离和鉴定学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一、实验目的

(1)熟悉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

(2)掌握PH梯度提取法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3)掌握蒽醌类化合物鉴定方法

(4)了解液液萃取法分离混合物的实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

大黄为蓼科植物,味苦,性寒,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等功效。其主要有效成分为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蒽醌类化合物 ,其中大部分为结合的蒽醌,少量为游离的蒽醌。结合的蒽醌类化合物由于其苷元具有酚羟基,故呈弱酸性,能溶于水、乙醇、碳酸氢钠溶液,但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很小。游离的蒽醌易溶于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其中,大黄酸具有羧基,酸性最强;大黄素具有β-酚羟基,酸性第二;芦荟大黄素连有羟甲基,酸性第三;大黄素甲醚和和大黄酚的酸性最弱。根据以上化合物的酸度差异,可用碱性强弱不同的溶液进行梯度萃取分离。【1】

本实验主要用薄层层析法分离纯化大黄素,其R f值由大到小分别为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2】

大黄酸:黄色针状结晶mp.321—322℃(升华),不溶于水,能溶于吡啶、碳酸氢钠水溶液,微溶于乙醇、苯、氯仿、乙醚和石油醚。

大黄素:橙黄色针状结晶,mp.256—257℃(乙醇或冰醋酸),能升华。其溶解度如下:四氯化碳0.01%、氯仿0.07%、二硫化碳0.009%、乙醚0.14%、苯0.041%。易溶于乙醇,可溶于稀氨水、碳酸钠水溶液,几乎不溶于水。【3】

大黄酸 R1=H R2=COOH

大黄素 R1=CH3 R2=OH

芦荟大黄素 R1=CH2OH R2=H

大黄素甲醚 R1=CH3 R2=OCH3

大黄酚 R1=CH3 R2=H

三、实验器材

试药:大黄粗粉、20%硫酸溶液、5%碳酸氢钠溶液、5%碳酸钠溶液、盐酸、丙酮、乙酸乙酯、硅胶CMC-Na板、石油醚、大黄素标准品等

仪器:回流装置一套、烧杯、层析槽、试管、梨形分液漏斗、水浴锅、电热套、旋转蒸发仪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抽滤瓶、铁架台等

四、实验内容

大黄素的提取、分离流程图

大黄粗粉30g【4】

20%H2SO4 150ml

加热1h,抽滤、干燥

滤饼

乙酸乙酯回流提取1h

乙酸乙酯层

5%NaHCO3萃取

水层(紫红色)乙酸乙酯层

水层(红色)乙酸乙酯层(弃掉)

HCl

黄色沉淀(粗品)

水洗至中性,丙酮溶解,分离纯化

大黄素结晶

具体操作步骤:

1.游离蒽醌的提取

称取大黄粗粉30g,加20%H2SO4水溶液150mL,加热1小时,放冷,抽滤,同时滤饼水洗至近中性(除去H2SO4),于70℃干燥后,置回流装置中,加入乙酸乙酯300 mL回流提取1小时,得到乙酸乙酯提取液。

2.PH梯度萃取分离

(1)将乙酸乙酯提取液加入分液漏斗中,用 5% NaHCO3水溶液萃取三次,经观察乙酸乙酯层颜色变浅及无气泡产生为止。

(2)经5% NaHCO3水溶液萃取后的乙酸乙酯层,继以5% Na2CO3水溶液萃取三次,乙酸乙酯层经薄层检查(标准大黄素作对照),得知已提尽大黄素后,合并三次Na2CO3萃取液,并用HCl酸化,得大黄素沉淀。(注意:加酸时应缓慢加入,以防酸液溢出)。

3.大黄素的精制

过滤大黄素沉淀,水洗沉淀物至洗出液呈中性,用适量丙酮溶解,用自备薄层色谱分离纯化大黄素。薄层层析板上橙色层为大黄素,将其刮下溶于丙酮中。【2】用旋转蒸发仪浓缩丙酮溶液,得到大黄素结晶。

4.大黄素的薄层色谱检识【5】

薄层板:硅胶CMC-Na板

样品液:自制大黄素溶液

对照品:标准大黄素溶液

展开剂:石油醚-乙酸乙酯(7:3)

显色:观察斑点颜色及计算R f值

五、注意事项:

(1)游离蒽醌的提取要控制温度,不宜太高

(2)PH梯度萃取分离时,要检查是否萃取完全

(3)注意碱液浓度及萃取时的静置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六、参考文献

【1】黄兆胜,王宗伟。大黄素基原及药理作用研究{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7,19,9

【2】康廷国主编,《中成药薄层色谱鉴别》.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徐选明,刘新大黄中大黄素提取工艺的优化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5

【4】李乃明,丁宙大黄素的分离和结构鉴定广州医学院学报 1985,13,3

【5】朱庆玲,李瑞和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工艺研究时珍国医国药 2006,1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