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数学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数学论文
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包括人的信仰、情感、道德、价值观、美感等。数学作为一种人类文化,自然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属性。从文化的高度理解数学,数学的学科价值和人文价值是共生的。所谓人文数学就是把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产生发展的文化背景、数学家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数学其它文化的联系等,融合到数学中去,充分发挥数学独特的文化教育功能。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以培养人的抽象思维和数理逻辑为主,教给人一种严肃的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课堂上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与运用知识的能力,更要教育他们学会做人,使知识恢复鲜活的状态,与人的生命、生活重新息息相关,呈现出生命态。数学知识从深层次内涵来说,也是一门人文科学。要想使数学变得更加亲切,数学教学过程不仅应该充满理性智慧,而且应该充满人文关怀,放射着人性情感的光芒。
从教育哲学的角度来看,数学教育是在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和科学主义教育思想交互影响下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世纪之交,当今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是提高公民素质,培养新型的科学文化人。因此,一种新型的教育观——素质教育应运而生。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观,这种教育观不是对传统观念的机械否定,而是历史的继承、沿革,是传统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以整合态势的新发展。一、
整合的内涵、特征整合,从字面意义上来说,是“统筹下的融合”,即有机结合、相互渗透,是科学学新近使用的一个概念,表述的是各门学科与知识经高度综合产生的学科(边缘学科、跨学科)的知识。这一术语现已被广泛借用到各门学科之中。数学教育中科学与人文的整合并不是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思想进行简单的调和、相加,生成一种“混合物”,而是具有特定的内涵和特征。数学是独立于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外的一门独特的科学。现代数学哲学的研究表明,数学不仅是科学的工具,更是一种文化;数学教育不仅具有科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文化价值,对人的全面发展、形成完善人格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数学教育的历史发展和数学教育哲学研究,为数学教育中实施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依据。数学教育中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首先考虑其本身的内在规律。数学教育中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是一个统一体,数学的知识是其思想、精神的载体,数学的应用是多层次的。从表层意义上来讲,是知识的应用,因此必须贯穿科学教育的思想,以知识的传授为最基本的要求,任何人都不可否认知识的力量。从深层意义上来讲,是思想、精神、方法的运用,反映出深蕴其中的文化价值,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智力发展、审美情趣、伦理道德。基础教育中的数学教育的任务不是一种职业培训,数学教育的文化价值应受到重视。数学教育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
整合还具有时代特征。自18世纪微积分诞生以来,数学在应用方面的成就层出不穷,数学本身固有的那种工具性品格日渐突出,以至于人们淡忘了另一种更为重要的文化品格。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倾向排斥了人文主义的教育功能。数学中的文化价值则变成了少数哲学家研究的内容,未能引起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数学教育的文化价值甚至不为人们所理解。在西方功利主义占据了统治地位,强调数学的一切为了应用的局限性已日见端倪,新人文主义思想已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进行整合,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反映时代特征。
一、着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积极的体验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浓厚风韵的兴趣和需要,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从学习中获得兴奋和快乐。而积极的体验是建立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之上,建立在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之上,建立在不断的成功与进步之上。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发展的需要放在首要的位置,为学生提供参与学习、展示自我的机会,在施教过程中,老师一定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动手操作、思考与交流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们把自己的思考与同伴交流,为孩子们着力营造出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比如,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询问学生能否用小棒拼摆出圆形。如果有同学说他能摆,教师就应该给予他鼓励,而不是立即打击他的直觉思维,可以让他到讲台前去尝试,耐心地等待他的
发现(让他自己说出不能用小棒摆出圆形)。又比如,当孩子们做游戏、开展讨论等活动时,教师没有必要过多地干预孩子们的纪律问题,而是让孩子自由地交流、动手操作,因为孩子们已沉浸在游戏中、沉浸在活动中,课堂看似散乱,但实际上焕发出的正是课堂的活力,一点也不影响学生的学习。在这样的数学学习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尊重,教师教得轻轻松松,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教学的质和量都得到了保证和提高。
二、创设“体验”过程,设计人文性的学习方式
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因此数学学习过程需要摒弃“他律”背景下的谆谆说教,彰显“自律”意味上的生命体征,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再是去复制别人的数学,而是凭借经验进行去建构自己的数学。
(一)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
“人人是创造之人”的心理研究理论告诉我们,创造力不是极少数天才所具有的特殊天赋,而是人人都具有的创造潜力。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就是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尊重他们在观察表现时的个性差异,启发学生敢想勤思,
努力追求新、奇、特的想法,使每个学生都能意识到自己的创造能力,并在创造活动中感受到创造的愉快和欢乐。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主体,公平、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珍视学生学习中的点滴发现与所思,善于捕捉学生思维中的亮点,不轻易对学生说“不”,更不打击学生的每一个想法,让创新的种子在孩子的心田生根、发芽,让勇敢的心理品质在尊重和鼓励的氛围中健康发展。
(二)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学生也必须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对于孩子来说:听过了就忘记了,看过了就记住了,做过了就理解了,因为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产生,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富有人文性的数学教学善于迎合学生好动的天性,巧妙利用儿童爱动的个性,解放学生的双手,合理提供学生可操作的学具,让学生在操作实践的学习过程中发现数学问题、理解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想、培养数学情感,使数学学习充溢着智慧与活力。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努力创设“做”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技能,学会对知识和能力的主动建构和“再创造”的策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群体参与的过程,闪烁着老师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