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卒中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卒中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卒中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傅昕1 ,指导李祎群 2

(1.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上海200;2.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上海200)

卒中是除心血管疾病(CVD)外全球第二大致死疾病,并在成年人致残因素中排名首位[1]。美国每18例死亡中,有1例由卒中造成,平均每40秒有1例卒中发作[2]。全球范围内,三分之一的卒中致死发生在发展中国家[3]。2005年我国卫生部官方数据显示,卒中是中国第二常见的致死疾病,每年城镇地区每100 000人中人死于卒中,乡村地区人[4]。若无有效措施,未来20年内,卒中致死可能由每年1500 000到2000 000万增加到4000 000[5]。美国心脏协会(AHA)公布的2009年数据更新[2]显示,每年约795 000人新发或再发卒中,其中约610 000例为新发作病例,约185 000例为再发卒中。

在所有脑卒中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占75-85%[6]。发达国家中卒中为缺血性卒中,为原发脑内出血型,约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型,无明确分类[7]。近期研究中显示,采用CT扫描患者,其中脑梗死型,脑出血型[8]。

卒中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全球各国针对其进行的相关研究近年来收获颇丰,本文将相关中西医文献做一综述。

1 卒中发病机制

血管、血液风险因素

血管风险因素作为引发卒中的根本性生理病理风险因素,也是其他因素实现诱发的基础,对卒中发病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此。

将近半数缺血性卒中由大血管闭塞(LVD)造成,Wade S Smith等[9]在研究中发现,大血管闭塞的出现可预示死亡率增长3倍,而无血管闭塞的病例则表现出6个月预后良好倍的增长率。已有研究证实,脑内血管病变发病部位为卒中诱发的显著相关因素。Bolanle M. Famakin等[10]研究显示,大多数由颅内动脉狭窄引发的卒中病灶位于相同区域,属非腔隙性,近半数病灶区内诱发卒中

致残,病灶区外卒中主要由先前无症状颅内闭塞引起,此外,穿透性动脉疾病为导致小部分卒中的原因。

血管壁形成生长及维持紊乱被认为是导致卒中的原因之一。Zhang W等[11] 认为,血管内膜生长因子受体-2基因变体可能成为新兴的卒中初发及复发遗传标志物。研究者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基因rs2305948 (Val297Ile)与脑内出血易感性增高有关,基因启动区变量rs2071559 (-604T>C)与降低动脉血栓致卒中易感性有关。在对初发卒中病例平均年的随访中,记录355例卒中复发,与野生型携带者相比,被试中297Ile携带者复发率更高,-604C携带者复发率更低。

以往认为主动脉近端斑块是形成血栓、引发卒中的危险因素,但Cesare Russo[12]等的研究显示,检测出主动脉弓与主动脉降支近端斑块与未来血管事件并无关联。研究中,209名年龄±岁的被试通过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观测主动脉弓及主动脉降支近端斑块,并详细记录被试心肌梗塞、缺血性卒中、血管坏死等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经校正危险因素,主动脉弓斑块与缺血性卒中无关(HR , 95% ,CI to ),大动脉降支斑块与缺血性卒中亦无独立关联(HR , 95% CI to 。

Turaj W[13-15]等认为血液成份改变是卒中发病的病理特征之一,并强调了卒中研究应根据其危险因素、病理机制等分类进行。研究者根据TOAST卒中分型标准,比较研究了大血管型(LVD)卒中与小血管(SVD)型卒中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显示,LVD型卒中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中值高于SVD型卒中者。高纤维蛋白原血(血浆纤维蛋白原>3.5 g/l)更易出现在LVD卒中患者中。Shao-Yuan Chuang等[16]进一步证实,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为可预测缺血性卒中发作的独立因素,并建议将其纳入缺血性卒中风险评估模型中。Anetta Undas等[17]通过实验证实了纤维蛋白在隐发性卒中患者中出现不良改变的假设,发现改变纤维蛋白凝块结构与抗纤溶性与隐发性卒中有关。Turaj W等还研究了TOAST分型大、小血管疾病型卒中患者高半胱氨酸水平与血管内皮损伤止血标记物的情况,得出结论:大血管疾病型卒中组患者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活性及(Beta-TG)

水平均高于小血管疾病组与控制组。实验结果证实了卒中研究需分型而论的必要性。

TOAST卒中分型近年来被越来越多地使用到研究中。韩国的Lee SC[18]等使用TOAST卒中分型,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在LVD(89名)与(SVD)(91名)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差异进行研究发现,监测血清VEGF水平可为卒中预诊提供有效信息。该实验结果显示,在卒中急性阶段(发作24小时内),血清VEGF水平与梗死体积相关,LVD组高于SVD组,同时,急性阶段血清VEGF水平与3个月后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量表得分上升成比例。

血液流变学检查作为缺血性卒中高危患者的一项临床参考指标,在卒中预防诊断中一直沿用至今。丹麦学者Christensen H和 Strandgaard S[19]分别从卒中的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对高血压导致卒中及相关用药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指出,高血压导致大脑抗阻力血管重建,减弱了它们对过低血压的耐受性。

免疫因素

免疫因素是诱发血管风险的常见原因。随着对免疫功能研究的深入,各国研究人员对免疫因素诱发卒中投以越来越多的关注。

作为卒中的主要诱因之一,脑缺血常与脑内局部血流、代谢下降及血脑屏障破坏有关,而卒中时形成的水肿及血脑屏障开启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的增强表达密切相关。Maddahi A[20]等在经过48小时再灌流的老鼠实验中发现,2小时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后,出现±2 %梗死体积与神经功能衰退。免疫细胞化学和共焦显微镜显示了MMP-9及TIMP-1的增强表达,以及缺血脑中动脉与相关脑内微动脉平滑肌细胞内磷酸化ERK1/2。缺血发生0至6小时腹腔给入特异性MEK1/2抑制剂U0126显著减小梗死体积,改善神经功能,正常化磷酸化ERK1/2表达,同时降低MMP-9和TIMP-1在血管壁内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显示血管壁中MMP-9/TIMP-1 表达与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不存在交迭。

来自俄罗斯的Sapin MR等[21]建立研究脑内出血(ICH)新模型研究导致ICH

的免疫机制,并得出结论:传统因素和自体免疫都与ICH的发生有关。Andrew M. Naidech等[22]进一步研究证实,血小板活动性降低与早期ICH血凝块生成及其不良后果有关。

来自西班牙的Urra X, Villamor N, Amaro S等[23]通过研究证实,血循环中单核细胞的增多引发卒中。研究发现,CD14(高)CD16-单核细胞比重中风后并无变化,而CD14(高)CD16+单核细胞增多,CD14(低)CD16+减少。监控单核细胞亚型数量变化可发展成为监护中风病人的有力工具。

遗传因素

从近年来对卒中致病原因研究的文献中可以发现,由遗传学出发探讨卒中的发病机制正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应用于临床实验中。

Martin Dichgans等[24]基于新近建成国际卒中遗传协会(ISGC)的资源,进行了至今规模最大的一次卒中基因联合研究。研究发现9p21区为造成大血管卒中发作高危区,并且,由其引发的卒中与CAD及其它传统因素诱发卒中并无关联。同时,Hu WL等[25]在中国汉族人群中进行了染色体9p21区基因研究发现,被试中持有rs2383206的GG/GA基因型者患缺血性卒中的危险与AA基因型持有者相比高出倍。rs2383206与rs3731245的GG/GA基因型与缺血性卒中大小血管性亚型显著相关。rs2383206的AG+GG基因型持有者在酒精、吸烟与高血压基因-环境交互分析中与对照低危组(GG基因型持有者,不喝酒、不吸烟,无高血压)相比表现出显著上升。Wu L等[26]也在中国人口中进行了基因-卒中相关研究。结果显示,PRKCH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1425G/A增加中国人卒中风险。欧洲范围,Sophie Domingues-Montanari等[27]发现,KCNK17变体rs与缺血性卒中风险增加有关,此关联在心脏栓塞组中具有特异性。

在以往的研究中,Β2肾上腺素受体(ADRΒ2)基因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存在争议。Schürks M等[28]尝试寻找基因变异体对心梗和缺血性卒中的影响。结果显示,高加索系女性中,Gly16-Gln27-Thr164单倍体型与易发性心梗相关,而与缺血性中风及心血管疾病并无关联。

E-选择素多态性被认为与动脉硬化的发病存在相关。Haidari M等[29]就等位

基因是否与缺血性卒中有关进行研究,发现E-选择素S128R次等位基因(R)与杂合基因型(RS)频率在卒中病人组中明显高于控制组,E-选择素 L554F次等位基因(F)与杂合基因型(LF)频率在卒中病人组中比控制组高出近4倍。校正年龄,性别等传统血管性危险因素后的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显示,等位基因S128R(R)和L554F(F)多态性为导致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2个E-选择素基因次等位基因的结合为引起缺血性卒中最易感因子。

随着人类对DNA序列解读的深入,从遗传学角度探究卒中发病机理在加深人们对卒中理解的同时,无疑能为卒中的相关研究及治疗打开新的思路。

其它

卒中的发生还与偏头痛、青光眼等疾病存在关联。Pezzini A等[30]的研究显示,有先兆偏头痛与缺血型卒中有关,可能直接导致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它能引发脑内微血管收缩(在皮层散播的抑郁相关性缺血),脑内大血管痉挛和血管内皮相关的凝血过快。另外,偏头痛还可能通过影响内皮功能,预判先于头痛病发造成可能导致卒中的脑缺血,它可能独自成因,或者与传统血管危险因素结合,甚至与已存在的卒中情景相互影响。研究者还表示,偏头痛和缺血性事件的发生可能与特定遗传路径有关。来自台湾的Ho JD等[31]进行了青光眼确诊患者卒中发作的统计性研究结果显示,青光眼确诊组比对应的对照控制组卒中发作的可能高出倍。

卒中的检出及预诊方法向来是该疾病相关研究重点之一。Wade S Smith等[9]对832名疑似卒中患者住院资料进行评估,其中621名患者由神经科专家诊断为卒中,CT血管造影术确诊283名患者(46%)。CT血管造影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提供了重要预诊信息。经颅多普勒亦可在预诊急性缺血性卒中中起到较为理想的作用。Alejandro M. Brunser等[32]研究显示,经颅多普勒与CT血管造影术在诊断大动脉闭塞,尤其是颅内动脉闭塞致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中同样有效。

针对隐发性卒中检出方法及卒中预治疗的相关研究近来也颇有收获。来自加州旧金山大学的Elijovich L等人[33]使用30日心脏事件监控(thirty-day cardiac event monitors, 30-DEM)对隐发性卒中与间歇性房颤的关系进行研

究并证实其相关性。Telman G等[34]通过阿司匹林预治疗模型(ASA)研究中青年初发卒中的病因学分类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除吸烟,慢性房扑和外周血管病以外的所有传统血管风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突发性房扑,缺血性心脏病等)出现频率在ASA预治疗患者中显著增高。研究者用TOAST卒中亚型分型进行卒中病因学分类,结果显示,小血管疾病相关卒中发病率,尤其是与高概率心脏栓塞致卒中相关的ASA预治疗模型显著降低。ASA预治疗对中青年初发卒中病因学分类有显著影响,对即时卒中功能结局并无影响。

2 卒中的中医研究进展

随着对卒中发病机制了解的步步深入,各种针对不同证型、不同病程的卒中治疗方法愈加多样,其中,中医施治正越来越受到认可。

血管风险因素致卒中的中医治疗

中药复方在增加脑血流量,保护脑缺血损伤中有很好的作用。杨世林[35]发现,使用含有盐酸川芎嗪、三七总皂苷、银杏提取物的药物复方能促进脑膜微循环,增加血流量,防治局部脑缺血,改善运动行为,增强抗应激及耐力。刘建勋[36]发现,人参、丹参、元胡三味中药饮片为原料提取的有效组分可明显增加脑血流量,对不完全性脑缺血、急性脑缺血、局灶性脑缺血均有保护作用。叶正良等[37]发现,由人参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与川芎挥发油或冰片组成复方银杏叶制剂亦对脑缺血损伤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另外,针灸疗法也在中医治疗卒中里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研究证实了头针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效果[38]。张天生[39]等研究了不同时程电针对大鼠急性脑缺血(MCAO)再灌注区形态学影响的差异,结果显示,达到一定的留针时间能更有效地减少梗塞面积及减轻神经元损伤。更早时期,石学敏院士基于脑卒中“窍闭神匿,神不导生”的病机,于1972年确立了“醒脑开窍”针刺法,其治则为醒脑开窍、滋补肝肾为主,疏通经络为辅,通过对临床9005例脑卒中患者治疗,急性期总有效率为%,后遗症期总有效率为%。研究表明针刺可降低脑血管的阻力和改善脑血管痉挛,增加局部血流量,改善脑功能[40]。除此之外,针灸“颞三针”为主配合补阳还五汤加减等针药结合疗法也已在临床上广泛应

用。

血液流变因素致卒中的中医治疗

范波[41]等研究证明,蒺藜总皂苷(GSTT)可显著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等。同时,高颖[42]等研究发现,银杏叶亦有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RP的功效,并可拮抗P-选择素诱导的白细胞黏附,降低TNF-α及IL-6含量,显著降低患者NIHSS评分,改善神经功能。

多种中药复方均能改善血液凝聚能力,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血黏度。如:用人参、丹参、元胡3种中药饮片为原料提取其有效组分后可花生四烯酸、二磷酸腺苷和胶原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率,抑制大鼠体外血栓的形成,降低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马耀茹[43]将丹参、海藻、银杏叶、胆南星、川芎、绞股蓝、三七、石菖蒲、肉苁蓉组成的复方进行了药效试验发现,可降低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高切黏度、中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还原黏度、聚集指数、电泳时间、血沉、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增加小鼠耳廓毛细血管开放数目及血流速度减轻脑缺血模型大鼠的脑水肿,降低脑指数及血管通透性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

除了上述提到的新复方剂型,补肾益脑通络胶囊[44]、活脑汤、活络通脉汤、安宫牛黄丸、四君子汤为代表的补气方和四物汤为代表的补血方等经典方对缺血性卒中也有很好的疗效。

出血性卒中的中医治疗

刺吸引流-调气和血法是一种微创且疗效理想的出血性脑卒中中医疗法,尤其适用与高血压性出血性脑卒中。姜汝明等[45]的研究表明该法治疗高血压性出血型脑卒中急性期近期疗效显示,治疗组明显减少高血压性出血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血浆TNF-α、IL-6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远期疗效比较,治疗组患者恢复良好率为%,死亡率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同时,方之勇[46]实验显示,活血醒神汤合微创清除术治疗出血性脑卒中致重症脑出血,较单用微创清除术,能明显提高有效率,提高病人存活率。

卒中恢复治疗的中医应用更为广泛,有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能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水平。李向荣等[47]于湖南某高校医院中风专院对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与西医卒中单元治疗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进行了为时两年的研究发现,中西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西医对照组(P< ),中西组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牛津残障量表(HRSD)出入院差值分别为±分与±分,对照组分别为±分与±分(P<;中西组脑卒中残损评定法(SIAS)与Barthe指数(BI)出入院差值分别为±分与±分,对照组分别为±分与±分(P<;中西组出院后2月随访牛津残障量表(OHS)评测,轻中度残障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可见相对于西医卒中单元,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更为有益。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卒中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同时,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明确中医治疗卒中机理的相关研究成果丰硕,两相结合之下,很大程度上帮助更加精确地细化中医施治方案,进一步提高疗效,中西医防治卒中的发展前景令人欣慰。

[参考文献]

1. Bonita R, Mendis S, Truelsen T, et al. The global stroke initiative. Lancet Neurol, 2004, 3: 391-393

2. Donald Lloyd-Jones, et al. Circulation. 2009, 119: e21-e181

3. Feigin VL. Stroke epidemiology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Lancet, 2005, 365: 2160-2161

4.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inistry of Health. Chinese Health Statistical Digest 2006. Ministry of Health,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06, 45: 1989-2005

5. Anonymous. China's battle with stroke. The Lancet Neurology, 2008, 7(12): 1073

6. Wang S S. Treatment of cerebral arterial thrombosis and clinical state of nerve protective agent[N]. China Medical Tribune, 2005, 29

7. Feigin VL, Lawes CM, Bennett DA, et al. Stroke epidemiology: a review of population-based studies of incidence, prevalence, and case-fatality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 Lancet Neurol, 2003, 2: 43-53

8. Jiang B, Wang WZ, Chen HL, et al. Incidence and trends of stroke and its subtypes in China: results from three large cities. Stroke, 2006, 37: 63-68

9. Wade S Smith, Karen L Furie, t al. Large Vessel Intracranial Occlusion Accounts for Half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and Triples Mortality. Stroke, 2009, 40(4): e152

10. Bolanle M Famakin, Marc I Chimowitz, et al. Causes and Severity of Ischemic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Arterial Stenosis. Stroke, 2009, 40: 1999

11. Zhang W, Sun K, Zhen Y, et al. VEGF Receptor-2 Variants Are Associated With Susceptibility to Stroke and Recurrence. Stroke, 2009, Jun 11

12. Cesare Russo, Zhezhen Ji, et al. Atherosclerotic Disease of the Proximal Aorta and the Risk of Vascular Events in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roke, 2009, 40: 2313

13. Turaj W, Iskra T, et al. Plasma homocysteine concentration in patients with ischaemic stroke caused by large or small vessel disease. Pol Merkur Lekarski, 2009, 26(152): 121-4

14. Turaj W, S?owik A, et al. Comparison of plasma concen trations of fibrinogen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due to large vessel disease and small vessel disease. Neurol Neurochir Pol, 2006, 40(4): 297-301

15. Iskra T, Turaj W, et al. Hemostatic markers of endothelial injury in ischaemic stroke caused by large or small vessel disease. Pol Merkur Lekarski, 2006, 21(125): 429-33

16. Shao-Yuan Chuang, Chyi-Huey Bai, et al. Fibrinogen Independently Predicts the Development of Ischemic Stroke in a Taiwanese Population CVDFACTS Study. Stroke, 2009, 40:1578

17. Anetta Undas, Piotr Podolec, et al. Altered Fibrin Clot Structure/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ryptogenic Ischemic Stroke. Stroke, 2009, 40(4):1499-501

18. Lee SC, Lee KY, et al. Serum VEGF levels in acute ischaemic strokes are correlated with long-term prognosis. Eur J Neurol, 2009, Jun 2

19. Christensen H, Strandgaard S. Hypertension and the brain. Ugeskr Laeger, 2009, 171(24): 2025-2028

20. Maddahi A, Chen Q, Edvinsson L. Enhanced cerebrovascular express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and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 via the MEK/ERK pathway during cerebral ischemia in the rat. BMC Neurosci, 2009, 10(1): 56

21. Sapin MR, Sergeeva SP, Erofeeva LM, et al. Immune mechanis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hemorrhagic stroke. Vestn Ross Akad Med Nauk, 2008, (11): 47-9

22. Andrew M Naidech, Borko Jovanovic, et al. Reduced Platelet Activity Is Associated With Early Clot Growth and Worse 3-Month Outcome Afte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Stroke, 2009, 40: 2398

23. Urra X, Villamor N, Amaro S, et al. Monocyte subtypes predict clinical course and prognosis in human stroke. J Cereb Blood Flow Metab, 2009, 29(5): 994-1002

24. Gschwendtner A, Bevan S, Cole JW, et al. Sequence variants on chromosome confer risk for atherosclerotic stroke. Ann Neurol, 2009, 65(5): 531-9

25. Hu WL, Li SJ, Liu DT, et al. Genetic variants on chromosome 9p21 and ischemic stroke in Chinese. Brain Res Bull, 2009, 79(6): 431-5

26. Wu L, Shen Y, Liu X, et al. The 1425G/A SNP in PRKCH Is Associated With Ischemic Stroke and Cerebral Hemorrhage in a Chinese Population. Stroke, 2009, Jun 11

27. Sophie Domingues-Montanari, Alberto del Rio-Espinola, et al.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Gene Polymorphisms And The Risk Of Recurrent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Stroke, 2009, 40(4): e109

28. Schürks M, Kurth T, Ridker PM,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polymorphisms in the beta2-adrenergic receptor gene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ischaemic stroke in women. Thromb Haemost, 2009, 101(2): 351-8

29. Haidari M, Hajilooi M, Rafiei AR, et al. E-Selectin Genetic Variation as a Susceptibility Factor for Ischemic Stroke. Cerebrovasc Dis, 2009, 28(1): 26-32

30. Pezzini A, Del Zotto E, Giossi A, et al. The migraine-ischemic stroke connection: potential pathogenic mechanisms. Curr Mol Med, 2009, 9(2): 215-26

31. Ho JD, Hu CC, Lin HC. Open-Angle Glaucoma and the Risk of Stroke Development. A 5-Year Population-Based Follow-Up Study. Stroke, 2009, May 21

32. Alejandro M Brunser, Pablo M. Lavados, et al. Accuracy of Transcranial Doppler Compared With CT Angiography in Diagnosing Arterial Obstructions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s. Stroke, 2009, 40: 2037

33. Elijovich L, Josephson SA, Fung GL, et al. Intermittent atrial fibrillation may account for a large proportion of otherwise cryptogenic stroke: a study of 30-day cardiac event monitors. J Stroke Cerebrovasc Dis, 2009, 18(3): 185-9

34. Telman G, Kouperberg E, Sprecher E, et al. Pretreatment with aspirin and etiology of first-ever ischemic stroke in young and middle-aged patients. J Neurol Sci, 2009, 281(1-2): 2-5 35. YANG S L. A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compound for the treatment of cercbrovascular disease: China, . 6[P]. 2000-08-09

36. LIU JX. A kind of drug for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angiocardiopathy and its manufactural method: China, [P]. 2003-04-30

37. YE Z L, ZHANG SN, SUNX, et al. Preparation andmanufactural method of Ginkgo bilobaleaf compound: China, 2003 . 2[P]. 2004-07-21

38. 杨富强. 头针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120例.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 12(11): 58-59

39. 张天生, 等. 不同时程电针对大鼠MCAO再灌注区梗塞面积及病理形态的影响.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 25(8): 1610-1612

40. 严文广, 黄政德. 缺血性脑卒中中西医治疗的现况及展望. 中国临床康复, 2004, 8(34): 7780-7781

41. 范波, 肖桂林, 张春虎. 蒺藜总皂苷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9, 9(6): 1119-1121

42. 高颖, 等. 银杏叶片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中国中药杂志, 2009, 34(1): 1447-1448

43. MA Y R. A persral drug for the treatment of dementia: China, 03134527. 1[P]. 2004-05-05

44. 刘光亭. 补肾益脑通络囊对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相关指标的影响.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9(25): 144-145

45. 姜汝明, 王德亮等. 刺吸引流-调气和血法治疗高血压性出血型脑卒中急性期临床研究.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30(6): 445-451

46. 方之勇. 活血醒神汤合微创术治疗出血性脑卒中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3, 1(11): 642-644

47. 李向荣, 谭涛, 等.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 7(5): 527-529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系统评价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系统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系统评价。方法选取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方法的基础上给予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分析讨论。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67%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的方法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治疗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效果临床 急性脑卒中,中医称之为中风。急性脑卒中严重危害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其不仅具有高发病率,在患者中还具有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并且治疗后的复发率较高,是一种多合并症和治愈率较低的疾病[1]。此疾病对于患者和其家庭以及社会来说,都是沉重的负担。本文研究中对急性脑卒中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方法,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6月26日~2013年6月26日收治的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治疗组中女28例,男32例,年龄38~82岁,平均年龄(61.11±9.42)岁,患者平均体重(56.82±9.56)kg。初中学历及以下20例,高中学历25例,大专及以上学历15例。既往高血压病史40例,糖尿病病史20例。对照组中女30例,男30例,年龄37~83岁,平均年龄(60.77±8.45)岁,患者平均体重(53.23±9.32)kg。初中学历及以下25例,高中学历25例,大专及以上学历10例。既往高血压病史33例,糖尿病病史27例。在本文研究实验进行之前,以上患者均对本次实验有足够了解,均属自愿参与,并签署自愿协议,患者可在研究过程中随时退出,贯彻伦理学理念。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包括进行核磁检查、药物溶栓和抗血小板的治疗以及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方法的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组的治疗。患者将由医生每星期进行一次查房,并对脑卒中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讨论,制定深入的治疗方法,评定治疗后的效果。具体治疗方法为中医药辨证施治和康复治疗以及针灸治疗,同时开通脑血管病绿色通道,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最后,在治疗期间,医生每天查房,2周时间后将治疗组和对照组急性脑卒中患者在不同方法治疗的每周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进行比较,并分析讨论。

浅谈我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

浅谈我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不是也不可能由某个人独立去建立,它的理论体系需要凝集所有中西医学家智慧的结晶才能够逐渐完善的。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现在,中西医结合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①20世纪50年代的临床实验性描述阶段。这个阶段可以说是朴素的中西医结合阶段,主要以西医诊断,中医治疗或联合用药。按西医指标观察疗效。②60~70年代开始的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阶段。在临床上主要采用辨证分型的方式分析疾病,并开展实验研究,已经出现一批如针刺麻醉、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和治疗急腹症等方面的研究成果。③80年代以后的机理探讨和理论创新阶段。初步运用动物模型和实验研究观察手段,把证和经络的研究推到一个更为深入的层次。 长期以来,人们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存在不同看法,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中西医结合学科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探索科学思路、研究方法和结合的切入点。中西医结合的内涵,应该是通过比较中西两种医学体系在医疗实践中所采用的思维方式、认识手段和应对措施的异同,吸收各自的长处,逐步做到在理论体系上融会贯通,在临床实践中优势互补。现代科学可以帮助理解和阐明深奥复杂的中医理论,而中医药学对人体生命现象的独特认识和对疾病独到的治疗手段又能丰富和充实现代生命科学的内涵。 目前,中西医结合学科基础和临床方面存在的问题均值得我们关注。 在基础研究中应该正确处理分析和综合的辩证关系。中西医结合不是中医西医

化,不能用简单的还原论的方法来研究中医。如果用还原论的方法,就算你观察得再仔细、指标再先进,哪怕应用的都是分子生物学手段,也不能准确地阐明中医学理论的真谛。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中西医结合研究曾出现过一波又一波的“指标”热。从cAMP、cGMP,各种免疫球蛋白和淋巴细胞亚群,一氧化氮、内皮素、一氧化氮合酶,到现在的基因等,虽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但是又有几项真正在理论上获得了重大进展?更不要说是突破!不是说不需要分析的方法和手段,问题是必须与整体研究相结合,进行综合的研究。中医学是一门经验医学,但更是一门朴素的整体医学;而西医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是一门实验医学。医学的发展趋势以及医学模式的改变,要求我们的研究不仅建立在生物学个体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强调个体差异,建立起立足于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上的新型整体医学,而中西医结合可以将现代科学微观化的优势和中医学整体化的理念有机地统一起来。一些有影响的中西医结合的重大成果,如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1],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奖“肾本质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研究[2]等,都是将两者结合得比较好的典范。这种结合要求研究者不但要有扎实的现代科学的基础,更要具备较高水平的中医理论的造诣。所以必须强调中西医结合工作者认真学习中医理论和努力提高中医素养。 在临床实践中应该合理开展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特别是中西药物的合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是体现中西医结合优势的重要方面,对于提高疗效,特别是对于提高一些难治性疾病的治疗效果以及保护人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实践中已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病证结合、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等等,但中西药的合用并不等同于中西医结合。泛泛的中西药物合用是否科学、是

中西医结合现状与发展的思考_王道成

参考文献 [1]林巾孝,张明雪.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证候要素、证候特 征、证候病机演变规律一线专家问卷的研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5):956-957. [2]王永炎,李明富,戴锡孟,等.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 修回日期:2009-08-19 作者简介:王道成(1964-),男,江苏兴化人,主任医师,博士,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及其内科疾病的临床研究。 术出版社,1997:109. [3]黄震华,杨菊贤.心理因素与心血管事件[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 病分册,1997,24(3):22. [4]胡冬梅,王力,陈文,等.应激与环核苷酸和心血管疾病[J].中国 行为医学科学,1997,6(2):158. [5]黄承才.情绪与冠心病[J].心血管病学进展,1992,13(3):148- 151. [6]张典丰,张聿新,张绍艳,等.社会心理因素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综 合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8,6(1):14. 中西医结合现状与发展的思考 王道成1,2 (1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21扬州市中医院,江苏扬州225000) 摘要:目前中西医结合现状是认识存在误区,缺少完善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体系,今后的发展要正确理解中西医结合内涵;建立完善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体系,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用现代科学理论来完善中医理论;注重病证结合,宏观与微观并进,丰富辨证论治内容;引入循证医学,提高中医科研、临床水平;培养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现状 中图分类号:R2-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19(2010)04-0625-02 Th e Th ink ing A bou t the Pres en t S it uation and D eve lo pm en t of I ntegration Traditi onal Ch i n ese and W estern M ed icine WAN G D ao-chen g1,2 (11N anjing Un i ver sit y of Chi nese M edicine,N anjing210029,J iangsu,China; 21Yangzhou H o sp ital of T rad itional Chi neseM edicine,Yangzhou225000,J iangsu,China) Abstrac t:The current status o f recogn izi ng i ntegration traditi onal Chinese and w este rn m ed i c i ne have som e e rrors,s uch as lack o f a perfect theo re tica l bas i s o f i ntegrati on trad iti onal ch i nese and w estern m edicine syste m s.T he dev elopmen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m eani ng o f i ntegrati on traditi ona l Ch i nese and western m ed ici ne correctl y in the f u t ure;to estab lish a sound f oun-dati on i n the t heoretica l syste m,to i m prove t he c li n ica l efficacy for the purpose,use m ode rn sc i entifi c t heories to develop t he tra-d itiona l Chinese m edicine t heory;focus on integ rati ng d i sease i dentifica ti on and syndro m e differentiati on and use m acro-and m-i c ro-me t hods,enr i ch the conten t o f T reat ment;i ntroducti ng ev i dence-based m ed ici ne to i m prove the traditiona l Ch i nese m ed-i c i ne research and deve lop t he c li n ica l leve;l tra i n i ng o f h i gh-l eve l talent in t he i ntegrati on traditi onal Ch i nese and western m ed-i c i ne. K ey word s:i n teg ra tion o f traditiona l Ch i nese and w estern m edicine;present s i tuati on 中西医结合在我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与实践已取得可喜的进展和成功经验,但由于缺乏完善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体系的指导,直至今日,中西医结合仍停留在简单的两种医学体系的组合,笔者针对现状,对今后的发展进行探讨。 1中西医结合的现状 对中西医结合内涵的理解还存在误区,迄今为止,人们一直没有为/中西医结合0找到一个内涵固定、外延清晰、符合逻辑规则的定义;对中西医结合的理解不外乎:把懂得一些中医又懂得一些西医的人称之为中西医结合;把中、西药并用,或把教学上中西医课程混合安排,或把/中医西医化0、/中药西药化0称之为中西结合。李今庸[1]指出现在临床上所谓/中西医结合0,实际上是中西医在医疗工作中的合作工作共事,或者是中西医两法治病,实际上就是用中医、西医两者的理论,各自诊断一次疾病,把两者的治疗合在一起。 缺少完善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体系,由于中、西医的基础理论体系均存在不足,中西医结合的基础理论体系的研究还仅仅处于胚胎期,还很不成熟,还没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的一套理论体系,因而不能机械地拿来指导中西医结合工作。 2中西医结合发展的思考 211正确理解中西医结合内涵 5中西医结合学会章程6中明确把/中西医结合0的含义表述为:/运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的知识和方法,继承和发展中国医药学,取中西医药之长,

脑卒中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脑卒中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心房纤颤、高脂血症、吸烟、酗酒、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是导致脑卒中危险度最高的因素,充分认识脑卒中的病因与危险因素,对于预防和控制脑卒中的发生、提高人们生命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中老年人加 强健康教育、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平衡膳食结构、减轻心理社会因素对血压的影响、有效降 压治疗等于行为干预措施的预防脑卒中、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基本要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 一、预防 平衡膳食机构 1低盐饮食,现代医学认为高血压的发病原因之一是体内电解质钠的含量过高,引起钠水潴留、血容量增高而导致血压升高。 2 低脂高纤维饮食,研究表明,每日摄入30~50克大豆蛋白能显著降低有害的血清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而不影响人体有益的高密度胆固醇水平;每天坚持吃大蒜,经4~5周后血压会下降10%,血清胆固醇会降低8~10%;各种蔬菜及水果中含有维生素C,可以调节胆固醇的代谢,控制动脉硬化的进展。 3少饮酒,大量饮酒或浓度高的酒可以引起神经中枢功能失调、大脑皮层高度兴奋、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发生脑卒中的机会明显增多,特别是老年人常在饮酒时或饮酒后突然发作脑 卒中的病例屡有发生。因此,中老年人应尽量减少饮酒量,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量应少于 20~30克,女性则少于10~15克,高血压患者应戒酒。 二、现代医学治疗原则 1、手术治疗 脑起搏器对过度兴奋的神经细胞有抑制作用,对紊乱的神经细胞有整合作用,对缺氧受损的 神经细胞有修复作用,对功能低下的神经细胞有激活唤醒作用。最近美国科学家研究还发现 磁场能够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防止老年性痴呆,延长人的寿命。起搏器是目前治疗脑卒中 较好的方法。 2、治疗药物 防治脑卒中西药中有:拜阿司匹林、氯比格雷、脑活素片、弥可保等,都是疗效比较可靠, 有治疗针对性的用药,其中阿司匹林是防治脑卒中的基础用药,对防止脑卒中复发有一定疗效,但临床应用阿司匹林显示有47%的患者存在用药抵抗,即使是阿司匹林肠溶片,也会对 胃肠造成负担和影响,有各种出血倾向的患者,更应禁止使用阿司匹林,服用阿司匹林,须 在医生指导下针对自身情况和病症特征选择用药。 三、中医辩证论治 (一)中经络 1.风痰入络证 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发生口眼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舌强语謇,甚则半身不遂, 或兼见手足拘挛,关节酸痛等症,舌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

卒中临床研究进展

卒中临床研究进展 脑卒中(Stroke)又称脑血管意外和中风,是一组以脑组织缺血或出血性损伤症状和体征为主要表现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6》,我国现有卒中后存活患者700 万人,每年新发卒中患者200 万人,同时有165 万人因卒中死亡,因卒中死亡人数占所有死因的22.45%。卒中后存活患者中有70% 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残。 1 吸烟与卒中 大量的研究证实,吸烟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与卒中呈现剂量反应关系,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将越高。长期大量吸烟可导致血管舒缩功能下降及动脉粥样硬化加快,从而增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有研究结果显示,人群中26%缺血性卒中由吸烟所致,对吸烟进行有效干预,人群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可以减少25%以上。 2 卒中后抑郁(PSD) 发生于卒中后,表现出卒中症状以外的一系列以情绪低落、兴趣缺失为主要特征的情感障碍综合征,常伴有躯体症状。最近一项针对脑卒中后情绪障碍的Meta 分析表明,各型脑卒中后抑郁的总患病率为33.5%,其中严重抑郁症占17.7%,轻度抑郁症占13.1%,心境恶劣占3.1%。 3 PSD药物治疗 3.1 选择性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 选择性抑制突触前5-HT能神经末梢对5-HT的再摄取而产生疗效,为目前一线抗抑郁药,临床代表性的药物包括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西酞普兰、氟西汀、氟伏沙明、帕罗西汀。 3.2 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具有5-HT和NE双重再摄取抑制作用,代表药物有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 3.3 NE及特异性5-HT能抗抑郁剂 通过增强NE、5-HT递质并特异阻滞5-HT2、5-HT3受体,拮抗中枢NE能神经元突触前膜α2受体及相关异质受体发挥作用,代表药物为米氮平。 3.4 三环类抗抑郁剂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的优越性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的优越性 发表时间:2010-02-01T11:16:46.18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32期供稿作者:杨秋汇 [导读] 脑卒中是指由于急性或慢性缺血缺氧引起的脑组织损害所产生的高级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症。 杨秋汇(天津市南开医院 300100) 【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32-0082-02 【摘要】卒中单元是目前国际上脑血管病临床治疗最为有效的方法,在我国,应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疗脑血管疾病方面的优势,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能有效地降低急性卒中患者的病死率,减少并发症,提高卒中后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中国特色概况 脑卒中是指由于急性或慢性缺血缺氧引起的脑组织损害所产生的高级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症。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病程长、合并症多及治愈率低的特点,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制定一种有效的脑血管疾病管理的新手段是当务之急。2000年初,英国医学杂志公布了应用循证医学的手段对脑血管病目前治疗手段的重新评价,按照这个评价结果,目前治疗卒中最有效的手段不是一种具体的药物而是一个管理系统,即卒中单元[1]。自此,起源于欧洲的卒中单元,作为一种新的脑血管病管理模式,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我国脑血管疾病临床究人员的关注。 狭义的卒中单元指在医院的一定区域内,如卒中病房中,组织神经专科医生及专职的物理治疗师、职业康复师、语言康复师、心理学家、专业护理人员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对卒中病人或发生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人进行全面的药物治疗、肢体康复、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以改善预后、提高疗效的卒中病人管理模式。广义的卒中单元把卒中病人的管理延续到出院之后的家庭医疗和社区医疗及社会收容机构医疗,形成卒中病人管理的社会系统工程[2]。2003年美国和欧洲的卒中指南都明确指出:卒中患者应该在卒中单元里接受治疗,卒中单元是今后卒中治疗的方向。 中医对中风偏瘫的认识很多,究其病因,虽历代各医家学说纷纭,不外虚实两类,虚、火、风、痰、气、瘀六种病因。其病位皆为脑和经络。其病机较复杂,《素问·调经论》篇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亦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在我国, 中医已经长久广泛地用于卒中的治疗中,并获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在中风的诊断、治疗和调护方面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医疗模式,至今与西医方法并存于临床。Stroke Unit突出以人为本,这与中医学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不是中医疗法和西医疗法的简单叠加,而是从理论上进行有机的结合;从管理上将中西医各自在治疗、护理和康复中的优势在临床上进行优化组合,将西医的紧急救治和中医在治疗康复中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更能体现卒中单元的效率和有效性。中医在治疗中风偏瘫方面疗效是我国的特色,将国际上通用的卒中单元模式与有效的传统中医治疗方法相结合,将中医治疗脑卒中的中药、推拿、针刺方法融入卒中单元之中,建立并完善规范的融西药、现代康复技术、中药、针灸、推拿为一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是我国目前脑血管病临床实践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石学敏院士推广以针灸为主的“石氏中风单元疗法”在国内的应用,揭开了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序幕。李向荣等[3]通过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卒中单元对住院卒中病人所带来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住院病死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组死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樊永平等[4]在卒中单元中运用中药制剂治疗脑卒中病人,结果能有效地降低中医症状积分,升高急性脑梗死病人Bathel 指数(BI)评分、减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进一步证明了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的优越性。张运克[5]自1996年以来,应用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治疗50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应用尼莫地平法评定疗效。结果好转率达到80%以上,临床治愈率达到50%以上,并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证明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的优越性。吴俊红等[6]自2002年12月开展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缺血性中风的管理模式以来,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NIHSS评分及临床疗效评分均高于普通病房管理。2006年广东中医院黄燕等“关于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的研究”(其主要研究方向为运用中医药防治脑血管病变)及2006年10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牵头启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疗效评价的示范研究”的启动进一步证明了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在中国具有的可行性、优越性。王万林等[7]将全部278例发病7日内的急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6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对照组116例应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2组14日内病死率、死亡原因、感染发生率和随访21日欧洲卒中积分(ESS)和90日Barthel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指数(MBI)。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比常规治疗模式具有优越性。宋冬梅等[8]观察中西医结合的卒中单元模式下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疗效,将120例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66例为治疗组,54例为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联合用药,早期功能康复训练,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功能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但治疗组改善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的卒中单元可以提高急性期的临床疗效,促进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吴俊红等[9]选择2002年12月—2005年11月收治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住院病人160例,随机进入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组(治疗组)和西医卒中单元组(对照组),每组80例,主要观察指标有日常生活能力评估(BI)、神经功能评估(NIHSS)。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病人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对照组病人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能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杨楠等[10]观察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急性期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将100例急性期缺血性中风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组(治疗组)与西医卒中单元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目前一般卒中单元模式进行综合治疗,治疗组另加规范的中医辨证治疗和针刺治疗;主要观察指标为神经功能评估(M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估(BI)。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病人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对照组病人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与一般的卒中单元比较,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更能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急性期缺血性中风患者可从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的医疗模式中更多获益。李丹丹等[11]将94例严重脑卒中(牛津残障量表评定均为5级)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中西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按卒中单元模式进行治疗,中西组加用规范化中医药辨证施治及针灸治疗,观察项目为住院病死率、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功能独立性量表(FIM)、牛津残障量表(OHS)评分等。结果中西组SSS、FIM评分治疗前后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中西组OHS恢复到3级~4级者较对照组多(P<0.05);两组病死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较一般卒中单元对患者更有益。 通过探讨一种中西医结合脑卒中治疗模式的特点和运作方式,为脑卒中治疗模式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是我国在

中西医结合的现状与展望

中西医结合的现状与展望 【摘要】中西医结合是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的一种途径。中西医结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政府长期实行的方针,是中、西医学的交叉领域。中西医结合发轫于临床实践,以后逐渐演进为有明确发展目标和独特方法论的学术体系。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疾病诊治社会效益前景展望 【正文内容】中西医结合自华佗和关云长刮骨疗伤时就开始了,华佗的手术做得很好,因此它并不是现在才有的医学技术,只不过近二十年才开始系统化的结合,因为这时候西医和中医中药的发展都非常快,结合的形式和深度就更加广泛了。尤其实在手术、肿瘤治疗等领域,中西医结合是有卓越贡献的。中西医结合就跟西医和营养的结合一样,是一种非常自然而然的事情,并不存在什么学术之争、领域之争,只是治疗、康复过程中的不同分工而已。 目前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和途径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在疾病的诊治中进行结合 包括在诊断上的病证结合,在治疗时的综合协调,在理论上的相互为用。病证结合就是运用西医诊断方法确定病名,同时进行中医辨证,作出分型和分期。这样就从两种不同的医学角度审视疾病,既重视病因和局部病理改变,又通盘考虑疾病过程中的整体反应及动态变化,并以此指导治疗。综合协调是指在治疗的不同环节按中西医各自的理论优选各自的疗法,不是简单的中药加西药,而是有机配合、互相补充,这样往往能获得更高的疗效。理论上相互为用是根据不同需要,或侧重以中医理论指导治疗,或侧重以西医理论指导治疗,或按中西医结合后形成的新理论指导治疗。 二、通过对中西医诊断方法的研究进行结合 主要是用西医学和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四诊,或创造新的诊法。开展最多的是经络诊法和脉诊、舌诊。经络诊法是把中医学关于经络检查所见和西医诊断联系起来,通过相关性研究,创立耳穴诊病法和经络检查法。通过各种脉象仪、舌象仪,把医生诊脉时的指下感觉用图像、曲线、数字等客观指标表示出来,把各种舌诊所见舌苔、舌质的变化通过病理形态学、细胞学、生物化学、血液流变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老年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老年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性脑卒中患者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6例脑卒中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与西医结合运动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灸和冰火疗法等中医治疗方法,于治疗前后进行比较分析,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康复时间明显缩短。结论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提高患肢运动能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标签:脑卒中;中西医结合;康复 近年来我国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急性脑血管疾病在人口死因中排序中居前位。我国的脑血管病发病率是全世界最高的国家之一[1]。随着社会进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脑卒中发病率有提高趋势,脑卒中后约有75%以上的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残疾,包括肢体、言语、吞咽功能等功能障碍,很多患者同时伴有焦虑、抑郁等精神问题,致残率居第1位。本文选择我院2009年~2013年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稳定后186例患者进行了综合康复治疗,现将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及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为2009年3月~2013年12月康复科及神经病房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纳入标准[2]:首次发生脑梗死和脑出血或复发者;有肢体运功功能、言语功能、吞咽功能障碍;经头部CT或MRI证实;年龄≥65岁;格拉斯哥(GCS)评分>8分;患者家属均同意康复治疗;无精神病史和交流障碍。共人选1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93例,其中男51例,女42例,年龄67~89岁,平均年龄69.3岁;脑出血37例,脑梗死56例;治疗组93例,其中男53例,女40例,年龄65~85岁,平均年龄68.1岁;脑出血33例,脑梗死60例。 1.2方法所有入选患者急性期均在神经内科病房内住院治疗,在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病情平稳后,开始行康复介入,早期主要以摆放良好肢体位及肢体被动训练为主,肢体训练由康复师完成,早期以保持关节活动度为主,采取温和的肢体关节被动运动及拮抗肌的主动收缩来降低痉挛肌的肌张力,避免加重痉挛的因素,患者采取对抗痉挛的体位,从简单的屈伸开始,活动充分,合理适度,避免损伤关节、肌肉,2次/d,30min/次,进行良姿位训练。从健侧到患侧,幅度从小到大,循序渐进。逐渐进展为坐位平衡训练、立位平衡训练及站立、行走等,在训练患者步行时,交替锻炼两腿的负重、独立步行,同时注重手功能训练,在训练手部活动时,指导家属帮助做按摩运动,用小器械训练手指的伸屈与分开等活动,消除手指的屈位痉挛。卧床期间,由护士给予临床护理指导,防止呼吸道及泌尿系统感染,保持局部皮肤清洁,防止压力性溃疡的发生;早期克服患者的心理障碍,与患者及时沟通,使其充分理解康复的目的及训练的目标,减轻焦虑抑郁,积极配合治疗。治疗组除了接受常规性康复治疗外,同时接受中

中西医结合对脑卒中康复治疗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对脑卒中康复治疗的影响 作者:韩旭东冯刚衣永尚殷立青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CVA)(cerebralvascularaccident),是一组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急性脑血管破裂或闭塞,导致局部或全脑神经功能障碍,持续时间大于24小时或死亡。脑卒中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及复发率高的特点。要解决患病后遗留下来的肢体残疾主要依靠康复治疗,现对我院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脑卒中康复中的作用研究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采用我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推荐应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MESSS)。选择我院2009年2月—2010年2月进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48例。就诊时间均在3小时—7天之内,均经CT或MRI证实,且在我院经正规系统治疗。下列病例予以排除:入院时昏迷,以及2周内死亡的病例。同时期按同样入选条件,随机选取40例为对照组,(年龄均在85岁以下)。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组和一般康复治疗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36—85岁,平均59.2岁。一般康复治疗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9—82岁,平均60.5岁。 1.2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正规系统药物治疗,无差异,一般康复治疗组:(1)运动疗法:以Bobath法为主,早期为良性肢位,关节被动活动,坐位平衡等,后期为站立,重心转移,步行及全身协调训练,

促进正常模式和运动控制能力的恢复。(2)语言训练:遵循由简单到复杂,反复强化,语言训练师与病人一对一的原则,通过不同形式的语言及动作刺激来进行训练。(3)心理治疗:由专业的心理辅导师进行,消除患者悲观、失望、焦虑或忧郁情绪,建立良好的康复环境,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康复治疗,必要时可给予药物治疗。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脑卒中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脑卒中临床观察 标签:脑卒中;卒中单元;中西医结合疗法 卒中单元是一种针对卒中患者的多学科密切合作、多元医疗模式的管理系统[1-2]。卒中单元在我国推广后,中医疗法引入其中,内容不断丰富。近年来,本院心脑中风科建立了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卒中单元,做到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有机结合,同时早期针灸干预,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为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心脑中风科收治的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按入院先后排序号0~119,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随机分为卒中单元组(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组(治疗组)。治疗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42~80岁,平均(62.0±16.4)岁;脑出血15例,脑梗死45例。对照组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45~81岁,平均(63.0±15.7)岁;脑出血13例,脑梗死47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病因和伴发疾病、并发症、治疗前病情严重程度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3],中医诊断符合“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4]。 1.2.2 纳入标准①首次脑梗死或脑出血;②年龄18~80岁;③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并经CT或MRI证实;④发病3 d以内;⑤签署知情同意书。 1.2.3 排除标准①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③并发严重的其他脏器疾病及合并有严重失语和认知功能障碍;④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系统疾病、淀粉样血管病、脑寄生虫等引起的脑卒中。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按照西医卒中单元模式进行管理[1]。①一般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使用降压药,合理抗感染治疗,纠正高血糖,对症支持治疗。②西药治疗:依照2007年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5],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给予相应药物治疗。 1.3.2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论治,给予中药煎剂口服、鼻饲或灌肠。①中经络:风痰阻络证口服化痰通络汤加减(制半夏9 g,白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瘘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瘘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7-02-20T15:41:30.577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3期作者:范艺丰 [导读] 肛瘘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生在肛门直肠周围,通常是由于脓肿溃破或者切开引流所导致的[1]。 (剑阁县中医院四川广元 628317) 【摘要】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肛瘘的研究进展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肛瘘患者8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为高位肛瘘,均使用挂线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在术后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术后使用中药超声雾化熏洗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观察和比较,另外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肛瘘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的恢复情况较好,能够很好的保持患者括约肌的完整性,且不容易复发,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研究。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肛瘘;挂线手术;中药超声雾化熏洗 【中图分类号】R657.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3-0036-02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combi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f anal fistula Fan Yifeng . Jiange County Hospital of Sichuan Guangyuan, 628317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view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combi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f anal fistul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Methods Between January 2015 and December 2015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anal fistula patients 86 cases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Two group patients were used to hang line surgery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methods for postoperative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surgery method of ultrasonic atomization fumigation treatment us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wo groups of efficient observation and comparison, in addition to observe the adverse reaction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patients with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efficient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and P < 0.05, 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By means of combi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f anal fistula, low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patients had good recovery, can very good to keep the integrity of the patients with sphincter, and not easy to relapse, deserve our further study and promotion in clinic. 【Key words】 Combine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Anal fistula. Hang line oper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ultrasonic atomization fumigation 肛瘘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生在肛门直肠周围,通常是由于脓肿溃破或者切开引流所导致的[1]。瘘管多弯曲复杂,而肛瘘患者的病变位置往往较高,这就增加了肛瘘患者的治疗难度。在以往的治疗过程当中,使用内服、外敷、洗浴等方法效果均不太明显,采用挂线手术进行治疗效果比较明显,但是该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术后容易产生并发症。本次研究通过对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肛瘘患者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肛瘘的研究进展予以分析和探讨。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肛瘘患者8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为高位肛瘘,均使用挂线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43例患者,男23例,女20例,年龄37~78岁,平均年龄为(53.7±3.8)岁,在术后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43例患者,男24例,女19例,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为(52.1±4.1)岁,在术后使用中药超声雾化熏洗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使用挂线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后使用清水对肛门周围进行常规的清洗。观察组患者在术后使用中药超声雾化熏洗法进行治疗,中药组方为紫草、醋艾叶、黄柏各20g、明矾30g、芒硝40g、苦参50g。 1.3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三种;(1)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而且创口完全愈合;(2)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出现了明显的改善,而且创口基本上愈合;(3)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明显的改变,创口没有愈合,甚至有恶化加重的现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讨论 肛瘘是一种并发症较多,复发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处理起来难度较大。手术分低位和高位肛瘘之分,低位直接切除瘘管,高位为切开配合挂线或切缝引流术。我国的传统中医认为由于湿毒余热的存在,而导致蕴结不散,血行不畅,是导致肛瘘发生的最主要原因[2]。肛瘘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生活质量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何有效的治疗肛瘘就显得尤为重要。肛瘘挂线手术是目前治疗肛瘘最为有效的一种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临床疗效。方法:以本院2012 年6月到2013年7月收治的126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 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3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西 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6%,显著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生活质量总满意率显著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 遗症,能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效果和生活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脑卒中;后遗症;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1752(2015)33-0197-02 随着社会不断老年化,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卒年增加;脑中风是由 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造成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临床上分为出血性脑中风(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脑梗塞、脑血栓形成)[1]。脑卒中具有发病急、高致死率、高致残率等替代,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每年40万~50万人发生脑卒中,已成为三大致死疾病之一;给人们健 康带来严重危害[2]。脑卒中患者发病后,由于于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了中枢神 经系统和脑组织不可逆性损害,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和感觉障碍等后 遗症;患者往往会有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智力障碍等,还会出现不同的心理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3]。本研究以2012年6月到2013年7月收治的126例脑 卒中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2年6月到2013年7月收治的126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其 中男性77例,女性49例,年龄51~81岁,平均年龄为:65±5.12岁;所有患者 均符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并经过头颅CT 及核磁检 查确诊。运用随机数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两组患者在 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基础疾病、病程、家庭经济等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性,具体可比性(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药物治疗,采用甘露醇降低采用颅压,阿司匹林进 行抗血小板聚集,依达拉奉进行清除自由基,肝素进行抗凝,单硝酸异山梨酯扩 张血管等等;同时控制好血压、血脂和血糖等;并且采用西医综合性康复治疗, 例如关节活动训练、肌力锻炼训练、肌肉按摩、学习疗法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个性化的中医治疗:(1)中药治疗,针对病情,辨证的进行药物治疗,例 如解语丹搜风化痰、行瘀通络,补阳还五汤益气养血、化瘀通络,左归丸合地黄 饮子滋养肝肾等;(2)中医理疗,定期进行针灸治疗和推拿按摩。 1.3评价指标 (1)治疗效果评价;有效:肢体功能显著恢复,能完成简单的日常活动,生活能够自理,肌力恢复大于2级;显效:肢体功能显著恢复,能在他人协助下完 成日常活动,肌力恢复1级以上;无效:肢体功能没有恢复,症状无好转,出现 不良反应;总有效率=(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患者总例数。(2)患者生活质量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