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合理用药PPT课件
合集下载
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ppt课件
2. 合理使用—给药方案 3.去除原发感染灶,如脓肿形成,必须切开引流, 支持治疗,包括营养支持, 4.原发病的治疗。
2019 10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 • • • • • • • 1.阻断细胞壁的合成 如β 内酰胺类、万古霉素、磷霉素 2. 损伤细胞浆膜影响通透性如多粘菌素
• • • • •
5.阻断RNA DNA的合成 喹诺酮类、利福平 氟胞嘧啶
抗菌药物是治疗细菌性感染最主要的手段。根据 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 果,初步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 药。
3
2019
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是指医务人员在预防、治疗疾病的过
程中,针对具体患者选用适宜的抗菌 药物,采取适当的剂量与疗程,在适 当的时间,通过适当的给药途径用于 人体,达到有效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 的,同时减少细菌耐药、保护患者不 受或少受用药有关的损害。
3.阻断蛋白合成 4.影响叶酸代谢 如氨基糖苷类、四环 如磺胺类、异烟肼、 素、红霉素和氯霉素
•
2019 11
抑制细胞壁粘肽合成的抗菌药物
N-乙酰胞壁酸前体 磷霉素 N-乙酰胞壁酸 消旋酶 环丝氨酸↗ ↘ 合成酶 N-乙酰胞壁酸五肽 N-乙酰葡萄糖胺 甘氨酸 -内酰胺类 万古霉素 杆菌肽 转肽酶 二糖复合物 粘肽 直链十肽
14
பைடு நூலகம்
时间依赖性弱持续效应
时间依赖性强持续效应
2019
浓度依赖性抗菌药具有良好的快速杀菌作用,浓 度是决定临床疗效的因素,其对致病菌的杀菌作 用取决于峰浓度,而与作用时间关系不密切。 关键指标Cmax/MIC和AUC24/MIC,氨基糖苷类、 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药物使用时应将全天剂量一 次给予。(老年患者喹诺酮药仍可分2次给予) 时间依赖性抗菌药是指药物的杀菌作用主要取决 于血药浓度高于细菌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 即细菌的暴露时间,而峰值浓度并不很重要。 关键指标T>MIC 。β -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 糖肽类、四环素类属于时间依赖性,应将一日量分 多次给予。
临床合理用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讲课课件
9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三)给药途径
对于轻、中度感染的大多数患者,应予口服治疗,选取口服吸收 良好的抗菌药物品种,不必采用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仅在下列情况 下可先予以注射给药:①不能口服或不能耐受口服给药的患者(如吞 咽困难者);②患者存在明显可能影响口服药物收的情况(如呕吐、 严重腹泻、胃肠道病变或肠道吸收功能障碍等);③所选药物有合适 抗菌谱,但无口服剂型;④需在感染组织或体液中迅速达到高药物浓 度以达杀菌作用者(如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⑤感染 严重、病情进展迅速,需给予紧急治疗的情况(如血流感染、重症肺 炎患者等);⑥患者对口服治疗的依从性差。肌内注射给药时难以使 用较大剂量,其吸收也受药动学等众多因素影响,因此只适用于不能 口服给药的轻、中度感染者,不宜用于重症感染者。
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 的基本原则
二、肝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表 1-3) 肝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选用及剂量调整需要考虑 肝功能减退对该类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程度,以及肝功能 减退时该类药物及其代谢物发生毒性反应的可能性。由于 药物在肝脏代谢过程复杂,不少药物的体内代谢过程尚未 完全阐明,根据现有资料,肝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应用 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药物主要经肝脏或有相当量经肝脏清除或代谢,肝 功能减退时清除减少,并可导致毒性反应的发生,肝功能 减退患者应避免使用此类药物,如氯霉素、利福平、红霉 素酯化物等。
6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四、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各种抗菌药物的药效学和人体药动学特点不同,因此 各有不同的临床适应证。临床医师应根据各种抗菌药物的 药学特点,按临床适应证(参见“各类抗菌药物适应证和 注意事项”)正确选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合理用药ppt课件
12
抗菌药合理应用
卫生部的控制要求
–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 –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 –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以下 – 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 – 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
分钟至2小时 – 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 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
5
抗菌药物的发展史及分类作用
1970-1980年 半合成青霉素问世,推出酰脲类青霉素,头孢 菌素迅速发展。硫霉素被发现,同时第一个β-内酰胺酶 抑制剂—克拉维酸问世
1980-1990年 第三代头孢菌素,新型ß-内酰胺类,喹诺酮 类抗菌药物迅速发展
1980-2000年 新型ß-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头孢烯类,碳青 霉烯类,ß-内酰胺酶抑制剂,口服高效头孢菌素等问世。 喹诺酮类新品种的开发,侧重扩大抗菌谱,改变药代动力 特点及降低不良反应。第四代头孢菌素出现
6
β-
天 窄谱青霉素:青霉素、青霉素V
青 霉
然 光谱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素
半 耐酶青霉素:苯唑西林、氯唑西林
内
类
合 成
均青为霉抑素制+酶细抑菌制细剂胞(舒壁巴合坦成、,他常唑见巴坦) 皮抗疹铜等绿过假单敏胞反菌应:,羧偶苄见西林过、敏哌性拉休西林
酰
克。第一、二、三代有不同程度
胺 头 一代:头的孢肾氨毒苄性、,头第孢拉四定代、未头见孢肾唑损林害、头报孢曲嗪
类 抗 生
孢 菌
二代:头孢呋辛、头孢尼道西、头孢孟多、头孢克洛
素 三代: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他啶 类
素
四代:头孢吡肟、头孢唑南
抗菌药合理应用
卫生部的控制要求
–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 –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 –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以下 – 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 – 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
分钟至2小时 – 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 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
5
抗菌药物的发展史及分类作用
1970-1980年 半合成青霉素问世,推出酰脲类青霉素,头孢 菌素迅速发展。硫霉素被发现,同时第一个β-内酰胺酶 抑制剂—克拉维酸问世
1980-1990年 第三代头孢菌素,新型ß-内酰胺类,喹诺酮 类抗菌药物迅速发展
1980-2000年 新型ß-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头孢烯类,碳青 霉烯类,ß-内酰胺酶抑制剂,口服高效头孢菌素等问世。 喹诺酮类新品种的开发,侧重扩大抗菌谱,改变药代动力 特点及降低不良反应。第四代头孢菌素出现
6
β-
天 窄谱青霉素:青霉素、青霉素V
青 霉
然 光谱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素
半 耐酶青霉素:苯唑西林、氯唑西林
内
类
合 成
均青为霉抑素制+酶细抑菌制细剂胞(舒壁巴合坦成、,他常唑见巴坦) 皮抗疹铜等绿过假单敏胞反菌应:,羧偶苄见西林过、敏哌性拉休西林
酰
克。第一、二、三代有不同程度
胺 头 一代:头的孢肾氨毒苄性、,头第孢拉四定代、未头见孢肾唑损林害、头报孢曲嗪
类 抗 生
孢 菌
二代:头孢呋辛、头孢尼道西、头孢孟多、头孢克洛
素 三代: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他啶 类
素
四代:头孢吡肟、头孢唑南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ppt课件
患者临床情况明显好转,体温一直属于正常范围, 偶有咳痰,痰稀色白,肺部也闻不及痰鸣音,自 我感觉呼吸通畅、咳痰减少。
临床遇到的一些问题
○ 药敏报告中“敏感”“中介”“耐药”的 意义?
○ 参照药敏报告选择药物时,是否要选抑 菌圈直径最大的?
○ 根据药敏报告,选用敏感的药物,临床治 疗效果不理想,是否微生物室出错了?
药敏报告与临床不符耐药的药物临床效果不错
• 报告耐药,但病人的临床情况明显好转。 分离到的细菌可能只是一个定植菌,而不
是致病菌,这种情况在呼吸系统感染更为 常见,因为痰培养往往能长出很多细菌, 但不一定是致病菌,
可以继续使用原方案。
提示:
标本的正确选择、采集和运送直接 影响病原学诊断的结果,不符合要 求的标本不仅仅是浪费资源、更重 要的是误导临床或产生安全问题
前晚T 37.4℃ 肺部闻及痰鸣音,咳嗽、咳痰, 呈淡黄色
急查 血常规:WBC 13.80×109,NE% 81 留取标本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经验 哌拉西林/舒巴坦 2.5g,bid,ivgtt 预防 吸入性肺炎
5.7 T 39℃ 【痰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
肺炎克雷伯杆菌(+)非产ESBL株 白色念珠菌(++) (未用药) X片示:肺部纹理粗大 吸入性肺炎确诊 调整:药敏试验中对金葡和肺克 都敏感的 头孢西丁 2.0g,q12h,ivgtt 5.8-5.9 T :37.4℃-39℃ 咳嗽、咳痰症状无明显缓解 继续留取标本
果选用。 (四)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暂停该类抗菌药
物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 应用。
卫办医政发[2009]38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临床遇到的一些问题
○ 药敏报告中“敏感”“中介”“耐药”的 意义?
○ 参照药敏报告选择药物时,是否要选抑 菌圈直径最大的?
○ 根据药敏报告,选用敏感的药物,临床治 疗效果不理想,是否微生物室出错了?
药敏报告与临床不符耐药的药物临床效果不错
• 报告耐药,但病人的临床情况明显好转。 分离到的细菌可能只是一个定植菌,而不
是致病菌,这种情况在呼吸系统感染更为 常见,因为痰培养往往能长出很多细菌, 但不一定是致病菌,
可以继续使用原方案。
提示:
标本的正确选择、采集和运送直接 影响病原学诊断的结果,不符合要 求的标本不仅仅是浪费资源、更重 要的是误导临床或产生安全问题
前晚T 37.4℃ 肺部闻及痰鸣音,咳嗽、咳痰, 呈淡黄色
急查 血常规:WBC 13.80×109,NE% 81 留取标本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经验 哌拉西林/舒巴坦 2.5g,bid,ivgtt 预防 吸入性肺炎
5.7 T 39℃ 【痰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
肺炎克雷伯杆菌(+)非产ESBL株 白色念珠菌(++) (未用药) X片示:肺部纹理粗大 吸入性肺炎确诊 调整:药敏试验中对金葡和肺克 都敏感的 头孢西丁 2.0g,q12h,ivgtt 5.8-5.9 T :37.4℃-39℃ 咳嗽、咳痰症状无明显缓解 继续留取标本
果选用。 (四)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暂停该类抗菌药
物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 应用。
卫办医政发[2009]38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解读抗菌药物管理办法PPT课件
患者认知度低
部分患者对抗菌药物的认知度 较低,存在不合理使用抗菌药
物的情况。
对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的展望与建议
加强培训宣传
持续开展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培训 宣传活动,提高医务人员的意识和能 力。
完善监测评估体系
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使用监测评估体系, 加强数据分析与利用,为医疗机构提 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医务人员
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培训,提高 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认识 和意识。
03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原则
01
02
03
安全性原则
确保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 时不会发生不良反应,如 过敏反应、肝肾损伤等。
有效性原则
确保抗菌药物对目标病原 体具有足够的疗效,能够 有效地控制感染。
解读抗菌药物管理办法ppt课件
目 录
• 抗菌药物概述 • 《抗菌药物管理办法》解读 •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 抗菌药物的监管与处罚 • 《抗菌药物管理办法》的实施与展望
01 抗菌药物概述
抗菌药物的种类与用途
抗生素
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如 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合成抗菌药
抗病毒药
抗结核药
用于治疗部分真菌、原 虫和螺旋体感染,如氟
经济性原则
在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的 前提下,选择价格适宜的 抗菌药物,降低医疗费用。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
根据抗菌药物的疗效、安全性、耐药 性等特点,将其分为不同级别,不同 级别的抗菌药物适应症和使用权限不 同。
抗菌药物处方审核制度
抗菌药物使用监测与评估
定期监测和评估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对抗菌药物的疗效、安全性、经济性 等方面进行评价。
部分患者对抗菌药物的认知度 较低,存在不合理使用抗菌药
物的情况。
对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的展望与建议
加强培训宣传
持续开展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培训 宣传活动,提高医务人员的意识和能 力。
完善监测评估体系
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使用监测评估体系, 加强数据分析与利用,为医疗机构提 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医务人员
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培训,提高 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认识 和意识。
03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原则
01
02
03
安全性原则
确保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 时不会发生不良反应,如 过敏反应、肝肾损伤等。
有效性原则
确保抗菌药物对目标病原 体具有足够的疗效,能够 有效地控制感染。
解读抗菌药物管理办法ppt课件
目 录
• 抗菌药物概述 • 《抗菌药物管理办法》解读 •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 抗菌药物的监管与处罚 • 《抗菌药物管理办法》的实施与展望
01 抗菌药物概述
抗菌药物的种类与用途
抗生素
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如 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合成抗菌药
抗病毒药
抗结核药
用于治疗部分真菌、原 虫和螺旋体感染,如氟
经济性原则
在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的 前提下,选择价格适宜的 抗菌药物,降低医疗费用。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
根据抗菌药物的疗效、安全性、耐药 性等特点,将其分为不同级别,不同 级别的抗菌药物适应症和使用权限不 同。
抗菌药物处方审核制度
抗菌药物使用监测与评估
定期监测和评估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对抗菌药物的疗效、安全性、经济性 等方面进行评价。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课件
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避免不必要或不合理的使用。
注意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特别是 在外科手术中预防术后切口和术后可 能出现的全身性感染。
抗菌药物的处方审核与点评制度
建立抗菌药物处方审核与点评制度,对抗菌药物的处方进行定期抽查和点评。
对存在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进行公示和干预,如限制、暂停或撤销医师抗菌 药物处方权等。
作用机制
抗菌药物通过干扰病原体的细胞 壁合成、蛋白质合成、DNA复制 等过程,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 。
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与耐药性
敏感性
指抗菌药物对于特定病原体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能力,通常用敏感(S)、中 介(I)和耐药(R)来表示。
耐药性
指病原体对某种抗菌药物产生抵抗力,使其无法发挥正常的抗菌作用。
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宣传 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和公众对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认识和意
识。
05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 训与教育
医务人员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
抗菌药物基础知识
01
医务人员应了解抗菌药物的种类、适应症、不良反应以及药代
动力学等基本知识。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原则
02
医务人员应掌握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原则,包括针对不同感染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肝肾 功能等因素,个体化给药方案 。
加强抗菌药物的宣传和教育, 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对不良反 应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04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与管理
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原则
针对感染性疾病,应首先明确病原学 诊断,根据感染部位、可能的病原体 等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根据患者的生理、病理特点及抗菌药 物的抗菌谱、药代动力学特点,合理 选择药物和给药方案。
左氧氟沙星的合理用药PPT课件
注重联合用药时的相互作用
01
02
03
药物相互作用
左氧氟沙星与其他药物合 用时,可能导致药效增强 或减弱,如与华法林合用 时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避免重复用药
左氧氟沙星与其他抗菌药 物合用时,应避免重复用 药,减少不必要的药物暴 露。
调整用药顺序
根据药物相互作用的特点 ,合理调整左氧氟沙星与 其他药物的用药顺序,以 提高疗效和安全性。
药物相互作用
老年患者常同时服用多种药物,需关 注左氧氟沙星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
05
药物相互作用与配伍禁忌
常见药物相互作用分析
抑制肝酶药物
如与红霉素、克拉霉素等合用时,可能增加左氧 氟沙星的血药浓度,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诱导肝酶药物
如与利福平、苯妥英等合用时,可能降低左氧氟 沙星的血药浓度,减弱疗效。
禁忌症
对左氧氟沙星过敏的患者禁用,孕妇 、哺乳期妇女及18岁以下患者也应避 免使用。
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剂量
肾功能减退患者
应根据肾功能减退程度调整剂量 ,避免药物在体内蓄积导致不良
反应。
肝功能不全患者
轻度肝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但中重度患者应慎用左氧氟沙星 。
老年患者
由于老年患者肾功能减退,应适当 减少剂量,并密切关注不良反应。
分子量
361.37
分子式
C18H20FN3O4
制剂形式
片剂、胶囊、注射液等
作用机制及抗菌谱
作用机制
通过抑制细菌DNA回旋酶和拓扑 异构酶Ⅳ的活性,阻碍细菌DNA 合成,导致细菌死亡。
抗菌谱
对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 、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均 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临床应用领域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PPT课件
• 是抗菌治疗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纲领性文件; • 帮助临床医师、药师等专业人员理解,抗感染治疗的
基本原则、思路,各类抗菌药物的定位; • 《指导原则3 》与各类指南的关系,好比宪法与各种下
作,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机制 • 依据(卫生部令第84号)《抗菌药物临
床应用管理办法》
10
10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
• 医疗机构制定本机构抗菌药物分级目录,明确各级医师使用 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对不同级别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 限定,杜绝违规越级处方现象,制定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 级抗菌药物应用程序,并建立会诊制度。
(感染未发生)
14
14
(三)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15
15
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的指征
------适应证
①治疗用药指征: 《指导原则》
#治疗用药有指征: 诊断为细菌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诊断依据: 患者的症状、体征 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尿常规等) 影像学检查
#治疗用药无指征: 缺乏细菌感染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
6
6
7
7
8
8
(二)抗菌药物合理用药评价标准确定的依据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38号文件 主要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 基本原则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各类细菌感染的治疗原则和注意事项
• 住院患者治疗使用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 • 使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
本送检率不低于50% • 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思路,各类抗菌药物的定位; • 《指导原则3 》与各类指南的关系,好比宪法与各种下
作,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机制 • 依据(卫生部令第84号)《抗菌药物临
床应用管理办法》
10
10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
• 医疗机构制定本机构抗菌药物分级目录,明确各级医师使用 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对不同级别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 限定,杜绝违规越级处方现象,制定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 级抗菌药物应用程序,并建立会诊制度。
(感染未发生)
14
14
(三)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15
15
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的指征
------适应证
①治疗用药指征: 《指导原则》
#治疗用药有指征: 诊断为细菌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诊断依据: 患者的症状、体征 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尿常规等) 影像学检查
#治疗用药无指征: 缺乏细菌感染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
6
6
7
7
8
8
(二)抗菌药物合理用药评价标准确定的依据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38号文件 主要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 基本原则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各类细菌感染的治疗原则和注意事项
• 住院患者治疗使用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 • 使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
本送检率不低于50% • 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每年约有三万名儿童因不恰当地使用耳毒性 药物而造成耳聋,其中95%以上为氨基糖甙类 药物。一项对药源性死亡病理的分析结果显示, 在225例药源性死亡中,由抗菌药物引起的死 亡为97例,占43.1%。 • 抗菌药物资源有限,研发费用昂贵。一个可以在 临床上使用的抗菌新药研发费用在10亿美元以上, 周期10年而一代耐药菌的产生只要两年。抗菌药 物的研制速度远低于耐药细菌的发展速度。
抗菌药物的管理
• 分级管理办法 临床医师可根据诊断和患者病情开具非限制使用 抗菌药物处方;
患者需要应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应经具 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同 意,并签名;
患者病情需要应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具有严 格临床用药指征或确凿依据,经抗感染或有关专 家会诊同意,处方需经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 职资格医师签名。 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 菌药物,但仅限于1天用量。
• 对病原菌有效 • 感染部位能达到有效浓度 • 兼顾病人生理、病理、免疫状况 • 药• 溶血链球菌 • 金葡菌 • 表葡菌 • 肠球菌
常见细菌
革兰阴性菌 • 流感嗜血杆菌 • 肺炎克雷白菌 • 大肠杆菌 • 绿脓杆菌 • 不动杆菌
非典型病原体 • 肺炎支原体 • 肺炎衣原体 • 军团菌
制定指南的背景
•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就对抗菌 药临床应用进行了规范,且每两年进行一 次修订。
• 美国1969年出版了第一版《热病》,至今 已34版
• 澳大利亚的《抗生素治疗指南》也已至第 10版。
抗菌药物本身存在的问题
• 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 抗菌药物毒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资料显示,
常用抗菌药物的分类
• 青霉素类 • 头孢菌素类 • 碳青霉烯类 • 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
剂 • 氨基苷类 • 大环内酯类 • 四环素类 • 氯霉素 • 林可霉素和氯林可霉素 • 糖肽类 • 磷霉素
• 甲硝唑和替硝唑抗菌药 • 磺胺类抗菌药 • 呋喃类抗菌药 • 喹诺酮类抗菌药 • 抗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
内科和儿科的预防用药
1. 用于预防一种或两种特定病原菌入侵体内引起的感染, 可能有效;
2. 预防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可能有效;长期预防用 药,常不能达到目的。
3. 患者原发疾病可以治愈或缓解者,预防用药可能有效。 原发疾病不能治愈或缓解者(如免疫缺陷者),预防用 药应尽量不用或少用。对免疫缺陷患者,宜严密观察 其病情,一旦出现感染征兆时,在送检有关标本作培 养同时,首先给予经验治疗。
4. 通常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普通感冒、 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 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
外科的预防用药
• 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基本原则:根据手术野有否污 染或污染可能,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
• 1. 清洁手术 :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 2. 清洁-污染手术和污染手术需要预防用抗菌药物
分枝杆菌药物 • 抗麻风分枝杆菌药物 • 抗真菌药物
制定指南的背景
• 目前,在我国使用量和销售量列在前15位 的药品中,有10种是抗菌药物。中国住院 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高达80%,远远高 于30%的国际平均水平。
•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增加了药品不良反 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造成了细菌耐药 性的不断增长。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药事管 理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学会药学专业委员 会负责起草编写,2004年8月由卫生部、国 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总后卫生部联合发布。
• 共分四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 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各类抗菌 药物的适应征和注意事项、各类细菌性感 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
基本原则
1. 诊断为病原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2. 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和药敏结果选
用药物:留取标本的重要性。 3. 按照药物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用药物。 4. 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种类和药物特点
制定:品种选择、给药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次 数、疗程、有无联合应用的指征等 • 关于局部用药:除少数情况(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的鞘内给药、包裹性厚壁脓肿及眼科用药等)外, 局部用药应尽量避免。
抗菌药物的管理
• 分级原则 1.非限制使用: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 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一线)
2.限制使用:与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相比较,这类药物 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某方面 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药物使用。(二线)
3.特殊使用: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要 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 物;新上市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临 床资料尚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者;药品价格昂贵。 • 常用特殊使用药物(三线):头孢他定、头孢哌酮/舒巴坦、 头孢四代、所有碳青霉烯类、糖肽类等。
• 3.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如腹腔脏器穿 孔腹膜炎、脓肿切除术、气性坏疽截肢术等,属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应用范畴。
• 给药方法和种类应根据手术种类、预防目的和手 术时间长短决定。
特殊病理生理状态下的用药
• 肾功能损害时 • 肝功能损害时 • 老年患者的用药 • 新生儿的用药 • 妊娠和哺乳期的用药
厌氧菌
临床常用抗素药物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 氨基糖苷类 • 大环内酯类 • 喹诺酮类药物 • 其它抗菌药物
青霉素类
-内酰胺类 头孢菌素
非典型 -内酰胺类
青霉素G 半合成 耐酶
广谱 复合青霉素 一代:头孢唑啉 二代:头孢呋辛 三代:头孢噻肟、曲松、他啶 四代:头孢吡肟 头霉素类:头孢西丁 碳氢霉烯类:亚胺培南、美平 单环类:氨曲能 氧头孢烯类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2010年6月
1928年Alexander Fleming发现青霉 素,1941年正式作 为药物应用于临床, 标志抗生素时代的 开始
1944年发现链霉素,1952年红霉素问世; 60~70年代后, β-内酰胺及喹诺酮类开发和应用, 抗生素“大爆发”。 目前投入市场超过200种
抗素药物合理应用原则
抗菌药物的管理
• 分级管理办法 临床医师可根据诊断和患者病情开具非限制使用 抗菌药物处方;
患者需要应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应经具 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同 意,并签名;
患者病情需要应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具有严 格临床用药指征或确凿依据,经抗感染或有关专 家会诊同意,处方需经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 职资格医师签名。 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 菌药物,但仅限于1天用量。
• 对病原菌有效 • 感染部位能达到有效浓度 • 兼顾病人生理、病理、免疫状况 • 药• 溶血链球菌 • 金葡菌 • 表葡菌 • 肠球菌
常见细菌
革兰阴性菌 • 流感嗜血杆菌 • 肺炎克雷白菌 • 大肠杆菌 • 绿脓杆菌 • 不动杆菌
非典型病原体 • 肺炎支原体 • 肺炎衣原体 • 军团菌
制定指南的背景
•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就对抗菌 药临床应用进行了规范,且每两年进行一 次修订。
• 美国1969年出版了第一版《热病》,至今 已34版
• 澳大利亚的《抗生素治疗指南》也已至第 10版。
抗菌药物本身存在的问题
• 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 抗菌药物毒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资料显示,
常用抗菌药物的分类
• 青霉素类 • 头孢菌素类 • 碳青霉烯类 • 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
剂 • 氨基苷类 • 大环内酯类 • 四环素类 • 氯霉素 • 林可霉素和氯林可霉素 • 糖肽类 • 磷霉素
• 甲硝唑和替硝唑抗菌药 • 磺胺类抗菌药 • 呋喃类抗菌药 • 喹诺酮类抗菌药 • 抗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
内科和儿科的预防用药
1. 用于预防一种或两种特定病原菌入侵体内引起的感染, 可能有效;
2. 预防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可能有效;长期预防用 药,常不能达到目的。
3. 患者原发疾病可以治愈或缓解者,预防用药可能有效。 原发疾病不能治愈或缓解者(如免疫缺陷者),预防用 药应尽量不用或少用。对免疫缺陷患者,宜严密观察 其病情,一旦出现感染征兆时,在送检有关标本作培 养同时,首先给予经验治疗。
4. 通常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普通感冒、 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 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
外科的预防用药
• 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基本原则:根据手术野有否污 染或污染可能,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
• 1. 清洁手术 :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 2. 清洁-污染手术和污染手术需要预防用抗菌药物
分枝杆菌药物 • 抗麻风分枝杆菌药物 • 抗真菌药物
制定指南的背景
• 目前,在我国使用量和销售量列在前15位 的药品中,有10种是抗菌药物。中国住院 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高达80%,远远高 于30%的国际平均水平。
•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增加了药品不良反 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造成了细菌耐药 性的不断增长。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药事管 理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学会药学专业委员 会负责起草编写,2004年8月由卫生部、国 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总后卫生部联合发布。
• 共分四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 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各类抗菌 药物的适应征和注意事项、各类细菌性感 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
基本原则
1. 诊断为病原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2. 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和药敏结果选
用药物:留取标本的重要性。 3. 按照药物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用药物。 4. 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种类和药物特点
制定:品种选择、给药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次 数、疗程、有无联合应用的指征等 • 关于局部用药:除少数情况(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的鞘内给药、包裹性厚壁脓肿及眼科用药等)外, 局部用药应尽量避免。
抗菌药物的管理
• 分级原则 1.非限制使用: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 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一线)
2.限制使用:与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相比较,这类药物 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某方面 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药物使用。(二线)
3.特殊使用: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要 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 物;新上市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临 床资料尚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者;药品价格昂贵。 • 常用特殊使用药物(三线):头孢他定、头孢哌酮/舒巴坦、 头孢四代、所有碳青霉烯类、糖肽类等。
• 3.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如腹腔脏器穿 孔腹膜炎、脓肿切除术、气性坏疽截肢术等,属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应用范畴。
• 给药方法和种类应根据手术种类、预防目的和手 术时间长短决定。
特殊病理生理状态下的用药
• 肾功能损害时 • 肝功能损害时 • 老年患者的用药 • 新生儿的用药 • 妊娠和哺乳期的用药
厌氧菌
临床常用抗素药物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 氨基糖苷类 • 大环内酯类 • 喹诺酮类药物 • 其它抗菌药物
青霉素类
-内酰胺类 头孢菌素
非典型 -内酰胺类
青霉素G 半合成 耐酶
广谱 复合青霉素 一代:头孢唑啉 二代:头孢呋辛 三代:头孢噻肟、曲松、他啶 四代:头孢吡肟 头霉素类:头孢西丁 碳氢霉烯类:亚胺培南、美平 单环类:氨曲能 氧头孢烯类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2010年6月
1928年Alexander Fleming发现青霉 素,1941年正式作 为药物应用于临床, 标志抗生素时代的 开始
1944年发现链霉素,1952年红霉素问世; 60~70年代后, β-内酰胺及喹诺酮类开发和应用, 抗生素“大爆发”。 目前投入市场超过200种
抗素药物合理应用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