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砌石施工质量控制

浆砌石施工质量控制
浆砌石施工质量控制

浆砌石施工质量控制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浆砌石施工质量管理要点

一、原材料控制

1、浆砌片石应符合设计文件和验标的要求。选用品质优良的原材料是确保浆砌块石质量的基础。块石应选表面洁净,无污渍,无裂纹,卵形、薄片状者不得使用。

2、砌筑方法采用坐浆法分层、分段砌筑形式按设计施工图执行。

3、施工前应对所选择的块石进行核对确认并经试验鉴定,使其能够确保各相应部位片石的质量检测、强度标准等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检测不通过的坚决不予许进场使用

4、砂浆要求

5、砂浆强度等级为M10,勾缝砂浆强度大于M10

6、砂浆必须使用机械搅拌,不得人工拌合。搅拌时间必须保证砂浆搅拌均匀。必须严格按配合比施工,水、水泥、砂必须经过计量,各架子队必须配备标定过的台称等计量设备。

7、砂浆应随拌随用,搅拌好的砂

+浆应尽快使用,超过2小时的砂浆不得使用。已凝结的砂浆,不得使用。夏季施工时应注意保持砂浆水份。

8、砂浆运输时,不得使砂浆直接与木板接触,必须垫有铁皮等,以防水份损失。

9、水泥使用P.O 42.5袋装水泥。同生产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出厂日期且连续进场的水泥,400T为一批,送检测机构进行试验。

10、水泥储存必须上盖下垫,做好防水、防潮措施。现正值雨季,不得在低洼处存放水泥。结块的水泥不得使用,水泥出厂日期超过3个月的不得使用。

二、施工质量控制

1.基础砌体的砌筑,当基底为岩层或混凝土时,应先将基底表面清洗、湿润,再坐浆砌筑;当基底为土质时,应在基坑内铺填10CM厚砂浆后,再行砌筑。

2.砌体工程的石料应质地坚硬,不易风化,无裂纹。石料表面的污渍应予清除。

3、砌筑石块顺序自下而上进行,砌缝错开,石块缝隙间砂浆饱满,严禁用小石块填充。

4、两相邻段的砌筑高差不得大于120cm,分层水平砌缝应大致水平。各砌块的砌缝应互相错开,砌缝应饱满。

5、砌筑工作中断后恢复砌筑时,已砌筑的砌层表面应加以清扫和湿润。

6、砌体砌筑完毕应及时覆盖,并经常洒水保持湿润,常温下养护期不得少于7天。

铅丝石笼质量管理要点

一、原材料控制

1、设计要求石笼材质为镀锌铅丝,考虑浑江干流沿岸气候情况,以及在其他地区石笼使用情况,为保证整体工程质量、延长设计使用年限已要求使用覆膜镀锌铅丝石笼网格。

2、块石应选用坚实新鲜,无风化剥落层,无锈面粒径大于网眼尺寸的岩石。

3、土工布设计要求400g/㎡。

4、以上原材料必须经过检测合格方可进厂使用。

二、施工质量控制

1、设计要求石笼尺寸应为2mX3m厚0.3m的覆膜镀锌石笼网箱,网箱纵向每一米加设一道隔片尺寸2mX0.3m。每30cm设置一道绑扎点。

2、土工布铺设采取松铺的方式进行铺设,自然搭接宽度大于30CM或用织物缝合机进行缝合。

3、护坡垫层采用砂卵石为填筑料,铺填厚度15cm,填筑料中严禁有尖锐棱角的石块等物体刺破土工布。

4、石笼砌体应饱满密实,不得有掉笼、散笼、架空、平整度不足±8等现象。笼之间应绑扎牢固。

5、笼体网眼尺寸20cm、绑扎间距小于30cm。

混凝土质量管理要点

一、原材料控制

1、水泥:本项目混凝土浇筑使用的水泥为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袋装水泥以进场批次为检验批,大于400T的以400T为一个检验批次。水泥堆放超过三个月要重新进行检验。

2、粗骨料:粗骨料为0.5-2cm、2-4cm两种粒径,检测频率为2000T单次进厂数量小于2000T的按照进场批次进行检验。

3、外加剂:引起减水剂。必须选用正规厂家生产有合格证,并通过检测机构检测的外加剂产品。

4、细骨料:天然砂。检测频次为600t,单次进厂数量小于600T的按照进场批次进行检验。

二、施工质量控制

1、按照混凝土配合比,现场称量、拌合,对拌合物进行塌落度、出仓温度、制作试块等一系列检验实验工作。

2、针对施工地点,评估施工单位选取的拌合站位置是否合理,防止因运距过远造成离析、分层。

3、混凝土浇筑之前,严格检查模板、钢筋、保护层尺寸、规格、数量,偏差值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4、严格控制混凝土入仓高度,超过2m的必须采取缓降措施。

5、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保证连续供料,严禁间歇时间大于砼初凝时间,人为造成冷缝。

6、砼浇筑完成后12H进行养护,保证砼持续保持湿润状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