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产品虚拟装配通用技术要求》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产品虚拟装配通用技术要求》

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机械产品虚拟装配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的制订任务于2008年3月由全国技术产品文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2009年1月被正式列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8年第三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编号为:20081215-T-469,技术归口单位为SAC/TC146 全国技术产品文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标委会)。

二、工作过程

1)预研工作

从2007年初,标委会就通过召开相关标准研讨会,对本标准开展了需求调研和方案预研工作。

2)工作组的组成

任务下达以后,标委会根据本国家标准制定任务的具体要求,通过公开征集、择优选择等方式,于2009年2月成立了标准起草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工作组的专家

主要来自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北京数码大方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清软英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艾克斯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新纪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涉及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研究等单位。

3)标准的起草过程

工作组成立后,开展了大量的调查、分析与研讨工作,先后起草了标准草案(工作组1稿)、标准草案(工作组2稿)和标准草案(工作组3稿),并召开了2次专题研讨会,对上述标准草案的工作组的各稿进行了深入的研讨,研讨会的时间、地点及参加人数见下表:

经过上述起草和专题研讨工作,工作组于2009年10月22日形成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

三、标准编制原则

1)、侧重基础共性问题,兼顾高低端应用

本标准从机械产品虚拟装配的通用规则出发,面向不同制造企业、不同产品类型和不同产品开发模式,归纳出一般适用的总体要求和技术点,以求解决企业在实施虚拟装配中涉及的基础共性问题。在技术上一方面要考虑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应用水平较高的企业的需求与可实现的目标,另一方面也需兼顾应用起步阶段的企业需求与可实现的目标。

2)、亲技术,远操作

虚拟装配往往与软件的操作密切相关的,但是,目前不同的虚拟装配软件其特征体系和操作命令都不尽相同,因此,本标准不能基于某一特定的虚拟装配软件平台、也不宜采用软件操作手册的方式来编写,而是需要从不同软件的各种操作中总结和提炼出需要共同遵守的规则和技术点。

3)、立足现状,适度前瞻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正处于不断发展之中,标准仅定位于成熟技术的积淀,将难以满足技术发展的要求;但标准技术内容过度超前,则易与企业应用脱节,并将面临技术不成熟而带来的风险。因此,本标准需立足现状,适度前瞻。

四、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通过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为本标准技术内容的确定奠定了基础:

1)行业专家的意见咨询

向国内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领域的专家以及来自企业的一线设计工程师进行了大量的咨询,并深入研究、综合分析咨询意见。

2)国内、外技术资料的检索与分析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资料查询,了解国内外数字化设计和制造技术的最新动向和信息,综合分析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技术文献及统计资料。

3)企业应用情况的调研

对国内包括机械、航空、航天、汽车、兵器和电子等在内的制造业进行了调研,获得了宝贵的标准编写意见。

五、本标准的要点

本标准的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装配建模”与“虚拟装配”概念做了明确的界定,避免了概念混淆。目前对“虚拟装配”存在两种概念理解:a.在MCAD软件中利用软件的装配约束,将参与装配的零部件模型装配到最终位置,其关注点是使用什么样的装配约束关系来描述零部件到达最终的装配位置;b.利用立体投影系统(包括桌面型)、数据手套、位置跟踪器和立体眼镜等形成的虚拟现实(VR)环境,在专门的虚拟装配软件中,对MCAD系统中完成的装配模型进行装配路径和装配顺序的规划过程,其关注点在于在设计阶段对产品装配工艺性的仿真,使其得到DFA性能更佳的设计。我们认为,上述两种理解其实并不矛盾,只是描述同一事物的两个阶段。因此,通过起草工作组的多次讨论,在征求意见后对其概念做出如下界定:以术语“装配建模”来描述上述a的概念;术语“虚拟装配”仅用来描述概念b。

2)结合企业应用,统一了虚拟装配相关各类模型的描述和相互关系。

3)结合虚拟装配所涉及的数据问题、场景问题、装配仿真和装配规划等几个方面,给出了开展虚拟装配仿真的一般流程。

4)从装配顺序规划角度,给出了确定装配顺序的要求和其评价因素。

5)从装配路径规划侧面,给出了装配路径的生成和优化方法。

6)给出了虚拟装配结果的总体评定方法。

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情况

未见类似标准。

七、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无重大分歧意见。

八、标准性质(强制性、推荐性)的建议

建议作为推荐性标准发布。

九、其他应予以说明的事项

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