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征文【范文6篇】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12篇)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12篇)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12篇)篇一)改革开放带来农村生活巨变我国的改革开放让经济飞速发展,普通百姓的生活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回顾历程,我们不禁感慨万千。
在40年前,人们所行走的路大多是羊肠小道,路况艰难,出门办事就得花费一整天的时间。
而现在,随着国家农村路路通工程的实施,道路到处都硬化了,出门就更方便了。
家里的经济作物、特色水果等都可及时快捷送到远方。
而那一条条国道、省道将各个城镇相互联系在一起,有力地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
篇二)车的更替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出门办事主要靠徒步,辛苦可想而知。
那时,有一辆自行车是很多人的梦想。
而现在,随着经济的长足进步,很多农村家庭已经拥有了摩托车,有的还买了农用车跑起了运输,用机械做农活等。
相信再过时日,家家户户包括农村有轿车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事了。
篇三)房的变换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的房子多数是土坯房,条件非常简陋。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农村的房子也在不断变化。
现如今,农村的房子已经不是单纯的土坯房,而是采用了新型的材料,有了更加现代化的设计和装修。
这不仅让人们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提高,也让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我出生在内蒙古**,在草原上成长,因此我对草原有着深厚的感情。
然而,随着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我的心情也随之波动。
XXX位于祖国首都北京的正北方,是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北与蒙古国接壤,国境线长1098公里。
它东邻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西接乌兰察布盟,南与河北省承德、张家口相邻。
总面积为20.3万平方公里,是距离北京最近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这里有着18万平方公里的天然草原,自然资源丰富,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草原改革开放的大幕。
自改革开放以来,全盟的生产总值由改革开放初的2.16亿元增加到291.18亿元,增长了22倍。
工业增加值由0.35亿元增加到141亿元,增长了47.3倍。
固定资产投资由6503万元增加到331.3亿元,增长了509倍。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13篇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13篇【篇一】习近平总书记用“关键一招”这个富于中国文化传统而又生动鲜活的百姓话语,深刻表达出中国共产党人和亿万中国人民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和感悟,宣示了当代中国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信念和决心。
(人名日报,8月13日讯)历史证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让中国走向繁荣富强。
改革开放的浩荡浪潮,让华夏神州在“历史的一瞬”翻天覆地、沧海桑田,即便最大胆的预言家也不会想象到这个古老的国家“史诗般的进步”。
人民的生活一瞬间跃进了新天地,这一串串事例、一幕幕场景,印证着每一个中国人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现代化历程,实现了从落后时代到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的历史性跨越,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
改革开放40多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40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活动的40年;是波澜壮阔、激情澎湃、创意万千、日新月异的40年;是给中国带来历史性巨变、令世界为之惊叹的40年;是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民族复兴光明前景的40年。
改革开放顺应时势,要坚定不移地沿这条路走下去。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要发展必须走向世界.我国虽然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资金短缺,技术和管理落后.只有对外开放,才能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才能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紧跟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潮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所以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沿改革开放这条路走下去。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要有更加明确方向,有鲜明价值取向,有更加开阔的视野。
在历史的演讲和奋斗的积累中,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新征程已经开启。
今日中国之改革,以更宽广的视野博采众长,以更从容的姿态兼容并蓄;今日中国之开放,不只是与世界同行的自我发展,更是回击逆流、引领潮流的主动担当。
精选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6篇

精选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6篇1978年改革开放时,我4岁。
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世事变迁,就像一面镜子,映照了时代的风貌。
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让人振奋不已。
今年已四十四岁的我,真真切切地经历和感受着,是改革开放让房山人经济富裕、生活幸福。
从黑白电视到智能手机。
在我小时候,房山电影院是唯一的电影院,在我依稀的记忆中,会有电影队员扛着放电影的机器,拉起大银幕,播放电影。
在那个娱乐匮乏的时代,电影可真是稀罕物,偶尔跟随父亲看一场电影,那可是天大的娱乐享受。
邻里街坊带着板凳,成群结队的一起到广场去看电影,像过年一样热闹。
上世纪80年代初,电视还没普及,一般家庭很少拥有电视机,我们只得早早吃好晚饭,到家属院集中的地方一起看电视,抢占位置,有时去晚了,只好挤在最后几排。
虽然听不清声音,但也看得津津有味,乐此不疲。
过了几年,家庭条件改善,终于有了第一台电视机,虽然只是一台很普通的12寸黑白电视机,但已经让我们兴奋不已。
每天,全家总是开开心心地观看电视节目,那台电视机一看就是十余年,一直不舍得更换。
1988年,开韩国奥运会的时候,家里又换上了一台24寸的彩电,如今60寸的高清液晶电视也搬进了我们平常百姓家,让我们仿佛踏进了高清影院。
那台曾经伴随我们多年的12寸黑白电视机,至今仍十分想念,是飞跃牌的。
它就像一本历史书,记载着时代的变迁,镌刻着时代的印迹,想起它,就让我回忆起青春少年,感慨万千。
如今,每当坐在明亮的客厅里看着电视,想着四十年来的变迁,想到它们的昨天、今天、明天,这就是历史的见证、时代的缩影啊。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视机早已风光不再。
如今,亲戚、朋友、同学都建立了微信群,在虚拟的空间里打趣戏谑、谈古论今,畅所欲言,大家尽情地谈笑人生。
事实证明,我们虽然年近花甲,但我们还是与时俱进的,紧跟着时代的步伐,尽享人生的快乐。
多少年,多少人,为了“居” 这个梦想而努力,从最初的福利房、房改房,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房、产权房,人们不懈追求,改善了自己的居住条件。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精选征文16篇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精选征文16篇【一】40年前,一个伟大领袖,一个中国新时代的设计者—邓小平。
代表亿万人民,顺平历史潮流,打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中国从此走向世界,世界从此认识中国,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也从此开始。
改革开放成为中国发展新时代的最鲜明特点。
从农村到城市,从单个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的展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沈阳作为建国初期国家重点建设起来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全国老工业基地之一。
曾经中国第一台机床,中国第一炼钢等等荣誉是所有沈阳人的骄傲;巨大的机器的轰鸣声和高高耸立的烟囱是那个时代的象征。
八十年代初期,诸如冶炼,轧钢,电缆这样的大厂职工人数都在一万人以上,承担了东北地区大部分的工业生产和工业制造任务,发展势头相当良好。
然而,在大兴工业的同时并没有考虑到工业污染的问题,使得沈阳市的环境质量严重下降,天空中弥漫着颗粒状的灰尘。
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能一蹴而就,最需要的是中华民族思想上的真正解放和各方面的创新。
2002年开始,沈阳市开始了“东搬西建”的全面改造,把原来的工业企业搬到了沈阳经济开发区。
发展先进制造业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沈阳的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得益于完备的产业体系、坚实的制造基础。
近年来,沈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环境建设的到了进一步改善。
沈阳经济和社会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沈阳经济和社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四十年努力拼搏,四十年沧桑巨变。
改革开放,使中国经历蓬勃发展;改革开放,是人民胜过安居乐业。
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明天会更好,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富足!【二】40载物换星移,岁月如歌,201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
40年,中国在记忆更替中,阔步飞奔世界强国之林。
我们回顾历史,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创造出的美丽中国,我们惊异于世事殊异的同时,怎能忘却,正是40年前那展大旗,挥去了保守的闭关思想,挥去了踌躇的畏惧之风,让我们大胆迈步前行。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16篇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16篇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的纪念一年,这是一个伟大的纪念日,下面给大家带来的就是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16篇,有需要的一起来欣赏一下吧!(篇一)1978年,我们上路。
从那时起,中国踏上疾驰向前的高速列车。
从农村到城市,从农民到市民,从农田到工厂,大潮澎湃,风云激荡。
**年,尽管弹指一挥间,却已是旧貌换新颜。
**年,我们再回首。
改革开放的阳光照耀,神州大地一派春色。
**年的记忆,虽然像老照片那样正在泛黄,但它作为历史的见证,已深深地镌刻在每个人心里——没有人能够忘记,没有人可以忘记。
因为,这是沧海桑田的**年,它改变了山岗、河流、田野与城镇,改变了我们认识生活、认识世界的目光。
这一切,是从1978年冬天开始的,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的命运和走向由此改变。
其时,绝大多数中国人浑然不觉,他们并不知道,一个伟大的目标已经确定。
从那时起,我们摈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全党工作的重点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宏图徐徐展开。
**年前,中国的改革开放从农村开始,然后逐渐向其他领域推开。
**年来,到处充满崛起和复兴的期盼,它带给所有人梦想,很多人也实现了梦想。
**年来,我们失去了什么,又获得了什么?或许没有人能给出一个标准答案,但放眼所及,仍可窥斑见豹——地主贫农等阶级身份取消了,人们已完全平等地享有各项民主政治权利。
“知青”消失了,他们的后代更有文化和知识,走上了与父母完全不一样的人生大舞台。
粮票、肉票、菜票早已作废,“打牙祭”一词已让许多年轻人不知所云。
如今,钞票就可以买到一切副食品,人们每天餐桌上的食物,比昔日过年还要丰盛。
田间地头,人们依然忙碌,但已不再是挣工分,而是在耕耘和收获着自己的希望。
农民不再单纯地依赖土地了,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工挣下的不仅仅是油盐钱,而是幸福美好生活。
“臭老九”进入了历史的垃圾堆。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高校扩招等政策的实施,给了所有人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
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6篇

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6篇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1高铁从家门囗经过高速铁路对我来说,曾经是遥远而陌生的神话。
而铁路对家乡人来说,有的人一辈子不但没坐过火车,而且连火车、铁轨的模样也没见过。
谁也没想到,向莆高速铁路会从老家的戴云山麓梅楼村经过。
铁路动工时,白天,民工们开着大型挖土机、钻岩机在忙碌;夜晚,工地灯火明亮,机械的轰鸣声,一阵又一阵灌进我的耳鼓。
获知向莆铁路是福建省第一条连接中部和内陆的双线电气化高速铁路干线,我兴奋难眠。
我遐想乘坐子弹头快速列车,从家乡永泰站向西北方向出发,列车像条巨龙,飞越横空高架桥,钻入长长的隧道,一路风驰电掣。
高山惊愕地张望,森林齐刷刷地举手欢呼。
200多公里的时速,是什么样的速度呀,人像坐火箭,道路两旁的村庄、河流、田园,流星般呼啸而过。
车轮与铁轨的撞击声,敲打着大地的胸脯;高耸的桥墩,巨人般扛着桥梁,驮着狂奔的钢铁巨龙。
当我享受高速时,一种民族自豪感由然而生。
巨龙驰骋于闽中大地,穿越闽中屋脊戴云山脉,到了尤溪县,奔过沙县―将乐―泰宁―建宁,再穿越巍巍的武夷山脉腹部,直奔江西省南昌市的向塘,再奔向内陆大腹地。
从此,中西部到东南沿海再无高山江河阻隔,关山度若飞、天堑变通途。
天地山川万古不变,挡不住人类彼此抵达的步履。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光,向莆铁路于2019年11月23日,全线正式动工,老区群众喜笑颜开,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历史记住了这一天。
向莆高铁的建设,困扰人们几千年的行路难成为历史。
拉近了人与人,地域和地域之间的距离。
我的大哥在泰宁县挂来电话,话语中充满着欣喜,他说铁路通车后,回老家极方便,两个钟头就到家。
我说来时你挂个电话,我准备好酒菜,你就到家了。
大哥解放初被分配到泰宁,在泰宁成家立业,由于路途遥远劳累,三五年才回老家探亲一次,现在己是耄耋之年了,回老家更不方便了。
向莆高铁是老区人民心路。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火车载着闽西北人民的深情,载着老区的莲子、笋竹、食用菌、李果、梅子等山珍到东南沿海;沿海的鲍鱼、花蛤、海蛏等海味运到内地,山珍海味大交流。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6篇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6篇【篇一】2018年迎来了改革开放40周年。
“改革开放”这四个字,意义非凡。
一代人因它改变命运,城市因它焕然一新,国家因它而文明富强;波澜壮阔的建设成就见证了上海一路走来的不平凡历程。
上海自贸区作为改革的试验田,也是如此。
它承担着大量的创新探索事项: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从这里走向全国。
每一项制度创新都来之不易,有时一项改革要沟通十几次甚至几十次。
通过学习《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践行者——记原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陆方舟》,我从中体会到:改革要有大胆突破的胆识,以问题需求为导向,发挥一线的首创精神,打破框框束缚,勇于破冰创新;用科学求证,既要提改革诉求,争取改革自主权,又要有路径设计方法创设;并且还要主动搭台,积极沟通上下;同时还要力争使改革“放得开”又“管得住”。
通过制度优化、管理细化等等,让城市向精细化、有温度的管理迈出成功的一步。
四十年春华秋实,四十年披荆斩棘。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给人们提供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启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在新时代下,作为一名绿化工作者,作为城市发展的一份子,以十九大生态文明建设为己任,在改革的浪潮中勇担责任,不辱使命,奋勇前行,用实际行动感恩社会,续写改革新篇章。
【篇二】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
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我国在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国防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突破和提升。
先是通过包产到户,解决了十三亿人口的吃饭问题;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理论,让我国经济实现了腾飞,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其次在改革开放之后的近四十年间,我国的基础科学研究已经与世界前沿的水平接近或持平,而在材料学、计算机、通信、制造业等方面,已经领先于世界水平。
改革开放40年征文10篇

改革开放40年征文10篇【篇一】从小我就怕黑,黑暗总会令我心生莫名恐惧,所以,我对灯有着一种独特的记忆。
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40年,我也走过了人生40个春秋,正式进入不惑之年。
光阴荏苒,蓦然回首,过去40年间关于灯的记忆,如同幻灯片似的,在眼前一一掠过。
我出生在陕南一个比较偏远的小山村里,在我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我们村还没有通电,煤油灯是山里人最重要的照明工具。
煤油灯的灯身是用废弃的墨水瓶做的,在瓶里倒入煤油,瓶口垫上一个小铁盖,铁盖中间打个小洞,穿上一根用薄铁皮卷的空心铁管,空心铁管里穿上棉线做成的捻子,一个简单实用的照明工具就制成了。
捻子头是灯芯,灯芯可调节大小。
点燃捻子后灯芯就冒出火苗,灯捻滋滋地吸着煤油。
那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至少有一盏这种自制的煤油灯。
灯虽然简单易做,可煤油却是很贵的。
那时候家里穷,我们兄妹五个,哥哥、姐姐在镇上读书,弟弟、妹妹年幼,父亲常年在外,很少归家。
家里所有的活都落在了母亲一个人的身上。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母亲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白天干地里的活,晚上又要做各种家务直到深夜。
我胆子很小,特别怕黑,不敢一个人先去睡觉,就跟着母亲熬夜。
家里只有一盏煤油灯,为了省油,母亲总是把灯芯捻到最小,把煤油灯放在高一点的桌子上,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微弱的油灯之光照在空旷的房间里,整个房间都是寂静幽暗的。
我坐在桌子旁,看着那盏小小的煤油灯,看那红色的灯花在灯芯上聚集、跌落……有风吹过,那光就不停地跳跃闪烁着,似乎随时都有被吹灭的危险,我急忙伸手去拢住那灯。
我的一双小手,在挡住风的同时也把光给遮住了……在寂静的夜晚,那小小的煤油灯,那忽明忽暗的灯光,勾勒着母亲的辛劳和我的童年梦想。
时间过去了许多年,那一簇跳跃闪烁的煤油灯的灯光,总是不时闪现在我的脑海。
记忆中煤油灯的灯光,承载着回不去的时光。
80年代末,我们村通上了电,我家也安了电灯。
因为离集镇太远,电压严重不足,照明用电高峰(夜幕降临至晚上十点左右),几十瓦的白炽灯炮,只有中间那么一圈钨丝红着,母亲把它戏称为“挂在墙上的南瓜花”。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范文【共6篇】

专业的公文写作平台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范文【共6篇】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是每一过经历改革开放进程的人都要讴歌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一共6篇“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范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哦!
篇一
第一次听到“开发区”三个字
便觉得它好靓好靓
它有动感,且饱含着拓展
让我的眼前丛生出一片鲜亮
为什么开发
因为我们心中有美好的愿望
为什么开发
因为我们要让家乡的经济
和父老乡亲的好日子“噌噌”的增长
于是,在这个大前提下
在这样的一种蓬勃的积极向上
一个个的开拓者、一拨拨的逐梦人
向着开发区走来
向着开发区集结
向着开发区高歌引吭——“开发区大有希望”
一晃三十四年了,一晃三十四年了
岁月的脚步走的真是匆忙
然而,无论如何
滨海新区的开发区都不能遗忘。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6篇(我与企业共成长)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文章(我与企业共成长)老一辈的人总觉得对于我们青年一代来说,谈论改革开放似乎有些勉强,仿佛是小学生讲人生哲学一般。
然而我们生活在这个轰轰烈烈的时代,对身边飞速发展的变化,对于时代的变迁,只觉得与有荣焉,怎会觉得置身事外?40年,极其漫长;40年,又极为短暂,似乎只是弹指一挥间,这段岁月便被最为近代中国最辉煌的那个部分铭记在了历史中。
都说英雄造时势,而改革开放40年来的道路中,我们每一个普通民众、平凡员工在党的带领下拼搏奋进,创造了这段历史的筋脉和血肉。
作为一名银行柜员,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改革开放所带给我们的福音,改革开放对于我而言不仅是一件庄严肃穆的大事记,更帮助我获得了充满梦想与希望的人生。
我出生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每一年生活中的巨大变化都在向我展示改革开放的成果,从小时候到成年,我见证了身边发展的不可思议,尤其是在银行业这方面。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还是处于动荡的年代,银行事业的发展在那时也出现了停滞,而随着####年改革开放政策的施行,我国采取了多项举措使国内银行业呈现多元化发展。
但那个年代的人们对于银行的传统概念还停留在四大银行,对其信任性也相对更高。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开展,我国对于农业农村的关注日益密切,坚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每一次的重要性会议,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都被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因为这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三农”问题也是我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这种氛围下,农商银行也应运而生。
作为信用社服务对象的农民,虽然身份没有变化,但大都已不再从事以传统种养耕作为主的农业生产和劳动,对支农服务的要求较少,信用社实际也已经实行商业化经营。
也正是这种原因,各地的农村商业银行也得以成立,其中,****农村商业银行于**年正式成立。
改革开放四十年后的今天,中小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体系的有效补充,成为为农民服务的经济组织,是国家调节经济、管理经济的重要机构。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5篇可选)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5篇可选)第一篇: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篇一)改革开放带来农村生活巨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飞速发展,普通百姓的生活如芝麻开花,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今天,当我们站在时代前沿,回头看那奋斗历程,不禁感慨万千。
**年前,人们所行走的道路大多是羊肠小道,好一点的能铺上石子砂石就很不错了,记得小时候,家住**农村,那是一片山区,人们出行是很不方便的,出门办事或到镇上赶集,都要翻越一座座大山。
而所谓的路,也就是那一条条羊肠小道。
路蜿蜒曲折,盘旋而上,有的地方就靠近岩石边上,不小心就可能滑落,其难度可想而知。
而为了及时办好事就必须得赶时间,人们很早就得起床,趁得月色匆匆而行,再匆忙而回,一般来回都要花费一天时间。
如果是买卖东西,还必须得肩挑背扛才行。
因为不方便和不能远行,记得年幼时只能逢年过节才能和父亲去集市上热闹一回,大多时候只能呆在家里想着外面的天空。
到我上小学和中学时,已是改革开放初期了。
那时对于路,已经有了变化,人们也有了一些认识,知道要发展经济必须先修好路,路通才能发展,路好才能提高生产效率。
因此,在不是农忙的时节,村里会有组织地安排劳动力进行修路,将一些小路拓宽,将弯路拉直,有条件地铺上石子砂石等,这样在雨天出行也不用深一脚浅一脚的,出行就方便多了。
而直接的变化就是我们小孩子可以随时和家人去赶集,到集市上看看逛逛,不用掐指盼日到年关。
再后来,有些路慢慢铺上了沥青、三合土等,路也平整了不少。
现如今回到家乡,发现家乡的路有了更大的变化。
随着国家农村路路通工程,道路到处都硬化了,出门就更方便了,家里的经济作物、特色水果等都可及时快捷送到远方。
而那一条条国道、省道将各个城镇相互联系在一起,有力地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
(二)车的更替在以前,人们出门办事主要是靠徒步,跋山涉水,顶风烈日,辛苦可想而知。
记得开放最初几年,有一辆自行车是很多人的梦想。
那时,看到别人买回一辆自行车,都要好奇地看个够,摸个透,真是羡煞不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五一前夕,母亲打来电话,说我们家乡海拔1600多米的二姐家装上了LPTV,可以收看海量的电影电视,还可以玩微信、qq,与外地的亲人联系也可以直接视频面对面了。
十分边远山高交通不便的二姐家与外面世面融为一体,这在我心目中不可能的事终于可能了,而且还听母亲说二姐买电视买就要买台好的,我问是什么牌子的,母亲说不知道,说反正听二姐说是很有名的牌子,能直接接无线网的那种,起码十年二十年不会过时。
昔日穷得叮当响的山沟沟买得起名牌电视,这是件新鲜事,勾起了我回家的欲望。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不禁思绪翻滚。
我的二姐家在山里边的一个少数民族小山村。
那是个老、少、边、山、穷的地方,到现在,我的脑海中永远铭记那一幅画面:贫穷气息笼罩下的小山沟,东南北三面环山,仅村西有一条乡间土路,在一条小河陪伴下伸向我当时认为很远的县城和小河。
土黄色的路,土黄色的墙,土黄色的小民房,太阳下的农民,田地里的羔羊,一声牛叫,山谷振荡,这儿有80%的山民没去过县城,没坐过汽车。
变化真大,还通了车,公路都硬化成水泥路了。
一辆村级公交小客车中午将我拖到了二姐家门口。
我下了车,来到了二姐家稻场上,映入眼帘的景象让我惊呆了,生平第一次看到全村这么多的人聚集在一起,男女老少,地上,墙头上,鸡窝上,屋顶(侧房)上,树上……只要可以呆人的地方。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二姐家的门口,所有人的神态都那么欣喜若狂,那么多人竟没一点说话的声音。
头发已花白的二姐的婆婆已然全神贯注,和大家的目光一样朝往同一方向。
我好纳闷,挣脱了疲劳,神秘的好奇心驱使我小巧玲珑的身体钻到了最前面。
一个长方形的大小的家伙出现在我面前,这不是一台投影仪吗?所有人的目光集中于此。
这就是当天村里通了网络,二姐家在村里买的第一台能大到如电影屏幕般的投影,当时播放的是一部高清1080p的3D战斗故事片,画面十分清晰,加上环绕立体声的音响。
“哇!人怎么跑到里面了?就在我眼前?”村民中的老年人们大多一辈子没出过远门,对高清电视和3D电视画面很是惊奇。
虽然他们跟本看不懂这是一种新的播放模式,也不知道这个奇怪的东西是什么,怎么里面的子弹就像直飞到自己眼前,好打到了的样子,可它却让他们的心灵中产生了一种更为神秘的幻想,是党的富民政策使山民们朦胧地知道了这个山沟外面有很多他们还不知道的更好玩的东西,五十多岁的春生叔边看边咂嘴:“哈哈,我们坐在屋里头也能看世界了。
”他的话引起了众人的话题,大家七嘴八舌地向二姐的婆婆打听投影机价格,在那儿买得到,什么牌子的效果好等等。
二姐的公婆一一地向他们讲解着,但又说不出一个所以然。
当她头一扭对着我站的那方一说话时发现了我,连忙走过来拉我过去,向众人道:“泉伢子回来了,让这个山沟沟里出去的秀才跟大家说。
”大家一看到我,热情和亲切地问电视的各方面情况。
好在我在城镇上工作,对报纸、网络上介绍投影方面的内容知道一点,就装懂地向大家倾其所有了。
虽然我的解释不是很准确,但从我眼里完全可以看出来,他们是信服的。
即使是一知半解,上世纪七八二上年代看露天电影的感觉,现在只有这么大一点的机器,就能投影到墙上的电影和电视,真的是八辈子修来的福分了。
村民们听了我云山雾罩的一通乱吹,是懂非懂的但还是听得津津有味,从大家迫不及待的神情上,我知道国家近几年的农村政策让大家有钱了,富裕了,特别是2016年的广电网络光纤“户户通”“村村通”,使这个远离人群十几个农家燃上了这辈子做梦都没想到的。
听了我的解说,大家脸上的茫然不见了,而在眉开眼笑之余,心里好象都在盘算着什么,仿佛有很多好事在等着他们一样。
他们的目光已不再停留于彩色的屏幕,而是伸向了屏幕的背后。
其实,那伸向幕后的目光正是2012年11月29日。
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
“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是中国老百姓对新生活的希望和向往。
目光的坚定不移让我感到有一鼓不可阻挡的扭转乾坤地力量,这鼓力量会象潮水一样迅猛涌来。
时间已经到了夜晚十一点多了,我二姐和她婆家的父母还为大家端来了瓜子、花生,泡了茶叶。
大家还是兴犹未尽,议论着看高清大屏的感受和打算,还有几户村民计划马上就去买一台投影仪回来。
我认识的一个年龄跟我差不多的青年小伙王刚冷不丁说:“我们的小山沟和外面还有好大的差距,党和政府给我们送来了网络,创造了条件,这以后就要看我们自己的了。
”通网络后特意来到未通网络的“特区”祝贺的村支书一直没有说话,这下他开口了:“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结合这个目标,我们必须发展经济,用党和政府给我们的这个‘网络’台阶,用好,用活。
使我们这里的家家户户都能过上富裕的小康生活。
”看着乡亲们跃跃欲试的劲头,使我对这个昔日没有电,到通电后点上电灯,然后看上黑白电视、彩色电视、卫星电视,再到有线网络,从“交通基本靠走,信息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的贫困之地又有了新的感悟:感谢精准扶贫政策的出现,让山民们开拓了世界,更新了时代; 感谢您在山沟的出现,让我们的百姓切身享受了生活,给小康建设开辟了现代化的曙光。
感谢您在百姓生活中的出现,让每个炎黄子孙认识了祖国的万里边疆,感谢您在百姓生活中的普及,让每个华夏儿女学习知识和娱乐,让中华人民共和国繁荣昌盛,绚丽辉煌,让社会更加和谐!篇二十四岁的年龄,看云不是云;十四岁的时候,总是在山这边想着山那边的事情。
我不知道别人十四岁时在想些什么,而我十四岁时想得最多的,就是到老家以外的地方去走一走看一看——因为我自打娘胎里生出来以后,就没有离开过那个“一网鱼虾一网粮”的鄂南小小渔村。
我的老家——湖北省赤壁市神山镇西凉村6组,是一个距赤壁县城60多公里、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仍不通公路的湖野僻壤。
在这样一种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里生活了一年又一年,直到读初中一年级时,我还不知道火车是怎样跑的、城市是什么样的。
所以那个时候最让我们儿时伙伴艳羡的事情,就是到县城里去看火车,看高楼大厦……机会终于来了。
十四岁的那年冬天,我爸爸早年在原蒲圻县城郊(赤壁市原名蒲圻县,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赤壁市)修北渠时结拜的一个老庚突然造访我家,当时已被“十四岁梦想”折磨得灵魂出窍的我,就像捞到了救命稻草一样,可怜兮兮地央求他带我去县城看一看。
在我的软缠硬磨之下,爸爸的那个老庚在征得我父母的同意以后,决定带我去他家“玩”一回。
他用那满是硬茧的手掌抚摸着我的小光头说:“带你去可以,但你一定得自己走。
”我那时整个地沉湎在看县城的美美遐想之中,便雄心勃勃地表示——我决不要你背!十四岁的时候,尽管我已知道了一公里等于多少米,但真正知道一公里路有多长,还是在跟随爸爸的那个老庚出了趟远门后才明白的。
从老家到我们神山镇街区的20多公里路程,我和爸爸的那个老庚整整走了一上午。
当步履艰难地走到镇上那个公共汽车临时停靠点时,我几乎瘫在了地上。
可没想到,爸爸的老庚竟拿不出钱来买车票。
怎么办?去县城还有30多公里的路程……就在我两眼巴巴地瞅望着爸爸的老庚时,他却一脸无奈地问我还去不去看县城——要去就得继续走。
看他那因贫穷而显得窘迫的面容,我发誓为自己“十四岁的梦想”而彻底豁出去了……当我从地上重新站起来时,我的眼里没有一滴泪水。
尽管十四岁的我还没有长出真正的男人模样,但我在十四岁时很男人地坚强了一回。
走啊走,走啊走……从中午走到下午,从日落西山走到月挂梢头,终于在夜半时分,跌跌撞撞地走到了爸爸老庚的家中。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走进他的家门的,也不知道是怎样上床睡觉的。
翌日中午一觉醒来的时候,我看见他家居住的地方也没有火车,也没有高楼大厦……就在我发觉走了一天而到达的这个地方和我们的村子一样偏僻的时候,爸爸的老庚一字一句地告诉我——他家距县城还有好几公里,要去看县城还要坐一程的车。
这回没有骗我。
他带我坐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次公共汽车,并领我在蒲圻大桥上“饱饱”地领略了一回县城的风光,看到了呼啸而过的火车。
就在我为县城风光而忘情的时候,他用和善而慈祥的口吻对我说:“蒲圻城还不算什么真正的城市,要看真正的城市就要到武汉、到北京去——就要好好地读书!”多年以后,每每想起自己“十四岁的梦想”和爸爸的老庚在蒲圻大桥上对我说的话,心中就充满了一种无比感激的情愫。
尽管我没有考上什么大学,但我确实发愤读过书——就是在高考落榜回乡务农的那些年里,我也没有放下过书本,并最终凭藉手中的一支拙笔而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命运。
从1976年到2018年,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现在,无论是从外面回到老家,还是从老家再次走出来,再也无须用双脚去“亲自”丈量那环山绕水的漫漫长路了——坐机船,或是乘坐每两个小时一趟的通村公交班车,我就会像鱼儿一样在城镇和乡村之间自由遨游。
在经济快速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偶尔回想自己那个“十四岁的梦想”,真教人恍如隔世,感慨万千……篇三心怀梦想,是人类天性使然。
从远古到现代,从蒸汽机时代到电气化时代,再到信息化时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也是追寻梦想的历程。
40年前的今天,对于每个国人来说,电灯、电话、楼上楼下是梦的追求。
如今,大彩电、大冰箱、大住宅不再是人们神秘的话题。
电脑、小汽车、小别墅个人所有将越来越多, 生活水平每年都在提高,如今家电产品从无到有、从短缺到普及的不断升级、快速变迁的发展过程,见证了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改革开放这场波澜壮阔伟大实践的历史进程。
记得有句俗语: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所谓的梦想就是期望与现实的结合。
我们生活的年代就属于一个梦想成真的年代,也许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前的期望,用不着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就会慢慢的转化为现实,走进了千家万户,走进了我们的身边。
我们属于幸运的一代,我们这一代人是祖国巨大历史成就的见证者和受益者,因为我们有幸见证了祖国和个人双重梦想融合成真的时代步伐。
我们这一代人都经历了祖国改革的过程,都是祖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也是受益者。
可以说感受最真,情意最切,体会最深。
1978年,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经济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在我的脑海里还留存着计划经济的烙印,什么粮票、油票、肉票、布票、火柴票等具有浓郁计划经济特征的产物我有幸见识过。
那时候流行即使有钱也未必能保证买到商品,但是,老百姓手里也确实没有钱,一亩三分地,整天脸朝黄土背朝天,也没有别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