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名单表
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 法国 (Frédéric Joliot) “合成了新的放射性元素” 1935 年 “[for] their synthesis of new radioactive elements” 伊伦·约里奥-居里(Irene 法国 Joliot-Curie) “通过对偶极矩以及气体中的 X 射线和电子的衍射的研究来 彼得·德拜(Petrus (Peter) 了解分子结构” Wilhelmus 荷兰 “[for his work on] molecular structure through his investigations 1936 年 Josephus on dipole moments and the diffraction of X-rays and electrons Debye) in gases” 沃 尔 特 · 霍 沃 思 ( Walter “对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 C 的研究” 英国 “for his investigations on carbohydrates and vitamin C” Norman Haworth) 1937 年 “对类胡萝卜素、黄素、维生素 A 和维生素 B2 的研究” 保罗·卡勒(Paul Karrer) 瑞士 “for his investigations on carotenoids, flavins and vitamins A and B2” 里 夏 德 · 库 恩 ( Richard “对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的研究” 德国 “for his work on carotenoids and vitamins” Kuhn)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诺贝尔奖(Nobel prizewinners in chemistry)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1833-1896)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5项奖金之一。
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支票。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名单1901范特霍夫(Jacobus Hendricus Van‘Hoff) 荷兰人(1852–1911) 研究化学动力学和溶液渗透压的有关定律一八八五年,范特霍夫又发表了使他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另一项研究成果《气体体系或稀溶液中的化学平衡》。
此外,他对史塔斯佛特盐矿所发现的盐类三氯化钾和氯化镁的水化物进行了研究,利用该盐矿形成的沉积物来探索海洋沉积物的起源。
1902埃米尔·费歇尔(Emil Fischer) 德国人(1852–1919) 研究糖和嘌呤衍生物的合成埃米尔·费歇尔,德国化学家,是一九零二年诺贝尔化学奖金获得者。
他的研究为有机化学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奠定了基础,后曾被人们誉为”实验室砷明。
”1903阿伦尼乌斯(Svante August Arrhenius) 瑞典人(1859–1927) 提出电离学说在生物化学领域,阿伦尼乌斯也进行了创造性的研究工作。
他发表了《免疫化学》、《生物化学定量定律》等著作,并运用物理化学规律阐述了毒素和抗毒素的反应。
阿伦尼乌斯是当时公认的科学巨匠,为发展科学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因而也获得了许多荣誉。
他被英国皇家学会接受为海外会员,同时还获得了皇家学会的大卫奖章和化学学会的法拉第奖章。
1904威廉·拉姆赛(William Ramsay) 英国人(1852–1916) 发现了稀有气体他就是著名的英国化学家—成廉·拉姆赛爵士。
他与物理学家瑞利等合作,发现了六种惰性气体:氦、氖、氙、氩、氪。
由于他发现了这些气态惰性元素,并确定了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他荣获了一九零四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就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就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就(1960——2008)(2009-04-03 11:30:05)1960年W.F.利比(美国人)发明了“放射性碳素年代测定法”1961年M.卡尔文(美国人)揭示了植物光合作用机理1962年M.F.佩鲁茨,J.C.肯德鲁(英国人)测定出蛋白质的精细结构1963年K.齐格勒(德国人),G.纳塔(意大利人)发现了利用新型催化剂进行聚合的方法,并从事这方面的基础研究1964年D.M.C.霍金奇(英国人)使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复杂晶体和大分子的空间结构1965年R.B.伍德沃德(美国人)对有机合成法的贡献1966年R.S.马利肯(美国人)用量子力学创立了化学结构分子轨道理论,阐明了分子的共价键本质和电子结构1967年R.G.W.诺里什,G.波特(英国人),M.艾根(德国人)发明测定快速化学反应技术1968年L.翁萨格(美国人)从事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基础研究1969年O.哈塞尔(挪威人),D.H.R.巴顿(英国人)为发展立体化学理论作出贡献1970年L.F.莱洛伊尔(阿根廷人)发现糖核苷酸及其在糖合成过程中的作用1971年G.赫兹伯格(加拿大人)从事自由基的电子结构和几何学结构的研究1972年C.B.安芬森(美国人)确定了核糖核苷酸酶的分子氨基酸排列S.莫尔,W.H.斯坦(美国人)从事核糖核苷酸酶的活性区位研究1973年E.O.菲舍尔(德国人),G.威尔金森(英国人)从事具有多层结构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研究1974年P.J.弗洛里(美国人)从事高分子化学的理论、实验两方面的基础研究1975年J.W.康福思(澳大利亚人)研究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V.普雷洛格(瑞士人)从事有机分子以及有机反应的立体化学研究1976年W.N.利普斯科姆(美国人)从事甲硼烷的结构研究1977年I.普里戈金(比利时人)主要研究非平衡热力学,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1978年P.D.米切尔(英国人)从事生物膜上的能量转换研究1979年H.C.布郎(美国人),G.维蒂希(德国人)研制了新的有机合成法1980年P.伯格(美国人)从事核酸的生物化学研究W.吉尔伯特(美国人),F.桑格(英国人)确定了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1981年福井谦一(日本人),R.霍夫曼(美国人)从事化学反应过程的研究1982年A.克卢格(英国人)开发了结晶学的电子衍射法,并从事核酸蛋白质复合体的立体结构的研究1983年H.陶布(美国人)阐明了金属配位化合物电子反应机理1984年R.B.梅里菲尔德(美国人)开发了极简便的肽合成法1985年J.卡尔,H.A.豪普特曼(美国人)开发了应用X射线衍射确定物质晶体结构的直接计算法1986年D.R.赫希巴奇,李远哲(美籍华人),J.C波利亚尼(加拿大人)研究化学反应体系在位能面运动过程的动力学1987年C.J.佩德森,D.J.克拉姆(美国人),J.M.莱恩(法国人)合成冠醚化合物1988年J.戴森霍弗,R.胡伯尔,H.米歇尔(德国人)分析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三维结构1989年S.奥尔特曼,T.R.切赫(美国人)发现RNA自身具有酶的催化功能1990年E.J.科里(美国人)创建了一种独特的有机合成理论——逆合成分析理论1991年R.R.恩斯特(瑞士人)发明了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分光法和二维核磁共振技术1992年R.A.马库斯(美国人)对溶液中的电子转移反应理论作出贡献1993年K.B.穆利斯(美国人)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法M.史密斯(加拿大人)开创“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法1994年G.A.欧拉(美国人)在碳氢化合物即烃类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1995年P.克鲁岑(德国人),M.莫利纳,F.S.罗兰(美国人)阐述了对臭氧层厚度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1996年R.F.柯尔(美国人),H.W.克罗托因(英国人),R.E.斯莫利(美国人)发现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称布基球)C601997年P.B.博耶(美国人),J.E.沃克尔(英国人),J.C.斯科(丹麦人)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1998年W.科恩(奥地利人)提出密度函数理论J.波普(英国人)提出量子化学的方法1999年A.兹韦勒(美籍埃及人)利用激光闪烁研究化学反应2000年美国的阿兰?黑格和阿兰?麦克迪尔米德、日本的白川秀树,表彰他们发现了导电的塑料和研发具有传导性能的聚合体2001年美国的威廉?诺尔斯、巴里?夏普莱斯、日本的野依良治,表彰他们在更好地控制化学反应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
发展了使用碳14同位素进行年代测定的方法
1961年:梅尔温·卡尔文
研究了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以及光合作用
1962年:马克斯·佩鲁茨,,约翰·肯德鲁
研究了肌红蛋白的结构
1963年:卡尔·齐格勒,朱里奥·纳塔
对聚合物的研究,齐格勒-纳塔聚合
1964年:多罗西·克劳富特·霍奇金(Dorothy Crowfoot Hodgkin,英国)
1929年:亚瑟·哈登, 汉斯·奥伊勒-克尔平
对糖类的发酵以及发酵酶的研究和探索
1930年:汉斯.费歇尔
对血红素和叶绿素等的研究
1931年:卡尔·博施, 弗里德里希·柏吉斯
在高压化学合成技术上的贡献
1932年:兰格缪尔
对表面化学的研究
1934年:哈罗德·尤里
发现了氘
1990年:伊莱亚斯·科里
开发了计算机辅助有机合成的理论来自方法 1991年:理乍得·恩斯特
对开发高分辨率核磁共振(NMR)的贡献
1992年:罗道夫·阿瑟·马库斯
对创立和发展电子转移反应的贡献
1993年:凯利·穆利斯, 迈克尔·史密斯
对DNA化学的研究,开发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1938年:理乍得·库恩
对类胡罗卜素和维生素的研究
1939年:阿道夫·弗雷德里希·Johann·布特南特, 利奥波德·Ruzicka
对性激素的研究 以及 对聚亚甲基和高萜烯的研究
1940年:未发奖。
1941年:未发奖。
1942年:未发奖。
1943年:格奥尔格·赫维西
对在化学变化中使用同位素作为失踪物的研究
1979年:赫伯特·布朗, 乔治·维蒂希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0、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是两位美国科学家罗伯特·莱夫科维茨(Robert J. Lefkowitz)和布莱恩·克比尔卡(Brian K. Kobilka)因―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获得。
大约一千个基因编码这类受体,适用于光、味道、气味、肾上腺素、组胺、多巴胺以及复合胺等。
大约一半的药物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起作用。
1、2011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是今年70岁的以色列科学家丹尼尔-肖特曼,他因发现准晶体的贡献获奖。
这种材料具有的奇特结构推翻了晶体学已建立的概念。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委员会说,准晶体就像是―原子层次重现的阿拉伯世界马赛克拼图‖,从不重复自身。
在此之前,科学家一直认为晶体内的原子结构得重复自身排列。
2、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是美国科学家理查德·赫克、日本科学家根岸英一和铃木章共同获得在―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其研究成果使人类能有效合成复杂有机物。
3、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是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美国科学家托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学家阿达·约纳特因,他们在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们都采用了X射线蛋白质晶体学的技术,标识出了构成核糖体的成千上万个原子,不仅让我们知晓了核糖体的―外貌‖,而且在原子层面上揭示了核糖体功能的机理。
同时这三位科学家构筑了三维模型来显示不同的抗生素是如何抑制核糖体功能的,这些模型已被用于研发新的抗生素,直接帮助减轻人类的病痛,拯救生命。
4、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以及美国华裔科学家钱永健。
他们三人因为在绿色荧光蛋白(GFP)研究和应用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5、2007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以表彰他在―固体表面化学过程‖研究中作出的贡献,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的过程,甚至能解释臭气层破坏,半导体工业也是与表面化学相关联的领域。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名单及贡献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名单及贡献1901-荷兰科学家范托霍夫因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2-德国科学家费雪因合成嘌呤及其衍生物多肽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3-瑞典科学家阿伦纽斯因电解质溶液电离解理论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4-英国科学家拉姆赛因发现六种惰性所体,并确定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5-德国科学家拜耳因研究有机染料及芳香剂等有机化合物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6-法国科学家穆瓦桑因分离元素氟、发明穆瓦桑熔炉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7-德国科学家毕希纳因发现无细胞发酵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8-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因研究元素的蜕变和放射化学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9-德国科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因催化、化学平衡和反应速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0-德国科学家瓦拉赫因脂环族化合作用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1-法国科学家玛丽·居里(居里夫人)因发现镭和钋,并分离出镭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2-德国科学家格利雅因发现有机氢化物的格利雅试剂法、法国科学家萨巴蒂埃因研究金属催化加氢在有机化合成中的应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13-瑞士科学家韦尔纳因分子中原子键合方面的作用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4-美国科学家理查兹因精确测定若干种元素的原子量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5-德国科学家威尔泰特因对叶绿素化学结构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6-1917-1918-德国科学家哈伯因氨的合成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9-1920-德国科学家能斯脱因发现热力学第三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1年补发)1921-英国科学家索迪因研究放射化学、同位素的存在和性质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2-英国科学家阿斯顿因用质谱仪发现多种同位素并发现原子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3-奥地利科学家普雷格尔因有机物的微量分析法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4-1925-奥地利科学家席格蒙迪因阐明胶体溶液的复相性质获诺贝尔化学奖。
诺贝尔化学奖名录
诺贝尔化学奖名录诺贝尔化学奖是世界上最高荣誉的化学奖项,每年颁发给在化学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
自1901年设立以来,已经有许多杰出的科学家荣膺该奖项。
以下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名录:1901年:雅各布斯·赫尔斯东1902年:赫尔曼·冯·黑尔芬1903年:西蒙·冯塔费1904年:威廉·拉姆齐1905年:亨利克·安东·洛伦兹1906年:约瑟夫·约翰·汤姆生1907年:爱德华·弗兰克1908年:恩斯特·鲁特福德1909年:威廉·欧斯特1910年:奥托·瓦拉赫1911年:玛丽·居里1912年:维克托·兰伯特1913年:阿尔弗雷德·维尔斯1914年:沃尔夫冈·奥斯特瓦尔德1915年:理查德·威尔斯坦1918年:弗里茨·哈勒1919年:卡尔·费迪南德·克兰内1920年:沃尔特·诺德豪斯1921年:弗里茨·赫兴1922年:弗朗西斯·威廉·阿斯顿1923年:弗里茨·泽尔斯1925年:理查德·阿希特1926年:波许1927年:海因里希·威廉·卡尔·鲁斯 1928年:奥德内斯·哈伯1929年:奥夫·玻尔1930年:汉斯·冯·赫尔岑贝格1931年:弗里茨·普朗克1932年:伯纳德·萨克斯1934年:哈罗德·厄普1935年:弗兰克·惠勒1936年:彼得·德拜1937年:诺曼·哈金1938年:理查德·库康1939年:保罗·克鲁特1943年:乔治·德弗里斯特1944年:奥德里希·弗洛伊德1945年:阿里斯托蒂莱·博瓦拉1946年:詹姆斯·萨默菲尔德1947年:罗伯特·罗宾逊1948年:阿德里安·伊瑟尔1949年:威廉·肖克利1950年:奥托·迈耶霍夫1951年:埃德蒙·哈欣斯基1952年:阿夫雷德·伍德华德1953年:赫曼·施莱夫1954年:林纳斯·鲍林1955年:文森特·杜邦1956年:西尔曼·伯格曼1957年:洛伊丝·格洛克纳1958年:弗雷德里克·萨克曼1959年:凯利·莫特1960年:威拉德·利卡1961年:梅尔文·卡尔文1962年:马克斯·珀鲁茨1963年:卡尔·锄礼1964年:多尔纳·拉姆齐1965年:罗伯特·伯纳德·木华 1966年:罗伯特·西蒙斯1967年:马诺哈尔·肯尼斯·尚普 1968年:拉尔夫·斯托克1969年:德里克·巴顿1970年:路易·布隆德尔1971年:格拉德斯通·弗拉克 1972年:克里斯托夫·安森 1973年:恩里科·费米1974年:保罗·弗洛里1975年:约翰·康韦1976年:威廉·利普斯科姆 1977年:伊利亚斯·柴克1978年:约翰·布恩1979年:赫伯特·布朗1980年:保罗·伯格1981年:肯尼思·奥尔斯特姆 1982年:亨利·塔夫茨1983年:罗伯特·默里1984年:罗伯特·布鲁斯特 1985年:赫尔曼·施托德林 1986年:约翰·波尔塔什1987年:查尔斯·彼得斯1988年:约翰·达夫1989年:西德尼·阿尔特曼 1990年:埃利亚斯·科里1991年:理查德·雷诺兹1992年:鲁道夫·马尔库斯1993年:基里尔·卡里里奇·肖尔 1994年:乔治·奥尔巴赫1995年:保罗·克劳泽1996年:理查德·施罗德1997年:保罗·D·博伊耳1998年:沃尔特·科恩1999年:阿哈拉·伯恩斯坦2000年:艾伦·赖奇2001年:威廉·萨莫伊尔2002年:约翰·巴德伊斯2003年:彼得·阿格雷2004年:阿龙·切奇2005年:罗伯特·格伦韦尔2006年:罗杰·库尔曼2007年:格尔哈德·艾伯2008年:奥斯汀·特劳特2009年:托马斯·施特茨勒2010年:理查德·赫克2011年:丹尼尔·谢克曼2012年:罗伯特·莱菲兰德2013年:马丁·卡普特2014年:艾里克·贺希2015年:托马斯·林德尔2016年:让-皮埃尔·索格2017年:雅克·迪比2018年:弗朗索瓦·阿诺2019年:约翰·古德诺夫2020年:艾米·阿希托夫2021年:本杰明·利斯顿这些科学家不仅在化学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为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有机化学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名单及贡献知识点整理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名单及贡献1901-荷兰科学家范托霍夫因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2-德国科学家费雪因合成嘌呤及其衍生物多肽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3-瑞典科学家阿伦纽斯因电解质溶液电离解理论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4-英国科学家拉姆赛因发现六种惰性所体,并确定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5-德国科学家拜耳因研究有机染料及芳香剂等有机化合物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6-法国科学家穆瓦桑因分离元素氟、发明穆瓦桑熔炉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7-德国科学家毕希纳因发现无细胞发酵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8-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因研究元素的蜕变和放射化学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9-德国科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因催化、化学平衡和反应速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0-德国科学家瓦拉赫因脂环族化合作用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1-法国科学家玛丽·居里(居里夫人)因发现镭和钋,并分离出镭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2-德国科学家格利雅因发现有机氢化物的格利雅试剂法、法国科学家萨巴蒂埃因研究金属催化加氢在有机化合成中的应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13-瑞士科学家韦尔纳因分子中原子键合方面的作用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4-美国科学家理查兹因精确测定若干种元素的原子量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5-德国科学家威尔泰特因对叶绿素化学结构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6-1917-1918-德国科学家哈伯因氨的合成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9-1920-德国科学家能斯脱因发现热力学第三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1年补发)1921-英国科学家索迪因研究放射化学、同位素的存在和性质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2-英国科学家阿斯顿因用质谱仪发现多种同位素并发现原子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3-奥地利科学家普雷格尔因有机物的微量分析法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4-1925-奥地利科学家席格蒙迪因阐明胶体溶液的复相性质获诺贝尔化学奖。
近十年诺贝尔化学奖
近十年诺贝尔化学奖201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美国科学家理查德-海克和日本科学家根岸英一、铃木彰因在研发“有机合成中的钯催化的交叉偶联”而获得201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颁奖委员会在颁奖状中称,钯催化的交叉偶联是今天的化学家所拥有的最为先进的工具。
这种化学工具极大地提高了化学家们创造先进化学物质的可能性,例如,创造和自然本身一样复杂程度的碳基分子。
碳基(有机)化学是生命的基础,它是无数令人惊叹的自然现象的原因:花朵的颜色、蛇的毒性、诸如青霉素这样的能杀死细菌的物质。
有机化学使人们能够模仿大自然的化学,利用碳能力来为能发挥作用的分子提供一个稳定的框架,这使人类获得了新的药物和诸如塑料这样的革命性材料。
为了创造这些复杂的化学物质,化学家需要能够将碳原子联接在一起。
不过,碳是稳定的,碳原子之间并不能够轻易发生反应。
因此,科学家们将碳原子联系在一起的首批方法就是基于使碳更为活跃的技术。
这样的方法在创造简单的分子时起到了效果,但是在对更为复杂的分子进行合成时,科学家们在他们的试管里发现了太多并不需要的副产品。
钯催化的交叉偶联解决了这一问题,向化学家们提供了一个更为精确和更为有效的工作工具。
在海克反应、根岸反应和铃木反应中,碳原子遇到了钯原子,它们之间的接近性启动了化学反应。
钯催化的交叉偶联被用于全球各地的研究工作,也被用于制药等商业生产、制造供电子行业使用的分子。
79岁的理查德-海克是美国公民,他1931年出生在美国的麻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他1954年从洛杉矶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是美国德拉华大学荣誉教授。
75岁的根岸英一是日本公民,他1935年出生在中国长春,1963年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得博士学位,是美国普渡大学化学系杰出教授。
80岁的铃木彰是日本公民,他1930年出生在鹉川町,1959年从日本北海道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现为北海道大学名誉退休教授。
200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7日宣布,万卡特拉曼-莱马克里斯南、托马斯-施泰茨和阿达-尤纳斯获得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名单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名单自1901年起,诺贝尔化学奖已经颁发了一百多年。
以下是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名单:1901年:雅各布斯·冯特·霍夫曼1902年:埃米尔·冯·贝林1903年:赫尔曼·埃米尔·费希特1904年:威廉·拉姆赛1905年:亨利·莫瑞1906年:爱德华·弗兰克兰德1907年:阿尔贝特·阿布拉姆森1908年:恩斯特·鲁特福德1909年:威廉·欧斯特1910年:奥托·瓦勒拉·安德烈·冯·拜尔1911年:玛丽·居里1912年:维克托·格里戈里维奇·托普奇尼1913年:阿尔弗雷德·沃纳·伯格1914年:费迪南德·弗雷德里希·浮士德1915年:理查德·威廉·威尔斯1918年:弗里茨·哈伯1919年:约翰·赫尔曼·维伦1920年:瓦尔特·诺伯1921年:弗雷德里克·萨格1922年:弗朗西斯·阿斯顿1923年:弗里茨·泽纳克1925年:理查德·阿德博1926年:西里尔·诺特1927年:海因里希·瓦尔特1928年:奥尔瑟·维布伦1929年:阿瑟·哈蒙德1930年:汉斯·冯·欧夫1931年:卡尔·威廉·玛克希1932年:伊里亚·梅切尼科夫1934年:哈罗德·乌雷1935年:弗雷德里克·吉尔伯特 1936年:彼得·德拜弗1937年:诺曼·霍克斯沃思1938年:理查德·克鲁克1939年:保罗·克鲁斯1943年:乔治·德维1944年:奥德里·莫尔1945年:奥特-赫恩里希·迪尔斯 1946年:詹姆斯·桑德斯顿1947年:罗伯特·罗宾逊1948年:阿尔贝特·杜克1949年:威廉·默文1950年:奥托·保罗·赫滕斯坦1951年:埃德蒙·哈斯勒1952年:阿尔弗雷德·赫夫曼1953年:赫尔曼·斯图尔特1954年:林纳斯·鲍林1955年:文森特·杜比西1956年:西尔斯·奥特1957年:阿瑟·坎通1958年:弗雷德里克·萨克斯1959年:尼古拉斯·巴伦1960年:威拉德·利卡1961年:梅尔文·卡尔文1962年:马克斯·佛居斯1963年:卡尔·齐尔斯1964年:多尔切斯·因格利斯1965年:罗伯特·伯纳德·伍德沃德 1966年:罗伯特·S·穆林1967年:马努埃尔·佩雷兹·戈麦斯 1968年:哈里·韦特1969年:德瑞克·巴顿1970年:路易斯·福卡1971年:格拉德斯通·贝克1972年:克里斯多夫·安森1973年:艾弗雷德·赫希1974年:保罗·弗洛里1975年:约翰·康威1976年:威廉·利普斯柏1977年:伊利亚·梅切尼科夫1978年:彼得·米歇尔·阿巴拉夫1979年:乔治·默克尔1980年:保罗·贝尔茨1981年:肯尼斯·阿罗1982年:亨里克·达蒙1983年:亨利·塔夫茨1984年:罗伯特·布鲁斯·梅里菲尔德 1985年:赫伯特·奥尔茨1986年:邓肯·赖特1987年:查尔斯·佩德森1988年:约翰·波拉德1989年:托马斯·刘易斯1990年:埃利奥特·斯蒂尔1991年:理查德·雷特利奇1992年:鲍姆·欧斯特1993年:kary Mullis1994年:乔治·奥尔巴赫1995年:马里奥·莫洛纳1996年:罗伯特·富勒1997年:保罗·博耶尔1998年:瓦尔特·考恩1999年:阿哈德·扎德2000年:阿兰·赛克2001年:威廉姆·诺尔斯2002年:约翰·贝内特·弗朗西斯 2003年:彼得·阿格雷2004年:阿伦·赫克2005年:罗伯特·格拉布斯2006年:罗杰·库内2007年:李政道2008年:马丁·查尔弗斯2009年:文森特·扬2010年:理查德·赫克和阿达·尤劳 2011年:丹尼尔·谢辛格2012年:罗伯特·莱夫科维茨2013年:马丁·卡普莱2014年:埃里克·贝茨2015年:托马斯·林德斯特勒2016年:让-皮埃尔·萨维纳2017年:雅克·迪布洛克2018年:弗朗西斯·阿诺德、乔治·史密斯、格雷戈里·温特 2019年:约翰·古德诺夫、斯坦利·惠廷汉姆、阿卡迪亚·谢米亚2020年:艾米·瑞斯、詹妮弗·杜德纳、埃米尔·克罗伊德尔以上就是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名单。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pdf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1901−2010)(2011−3本室整理)1901雅可比.亨利克.范特霍夫(Jacobus Hendricus Van’Hoff),荷兰人(1852-1911)。
因在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平衡和渗透压方面取得了骄人的研究成果,获得了190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
他还开创了以有机化合物为研究对象的立体化学。
1902埃米尔·费雷 (Emil Fischer)德国人(1852-1919)。
他发现了苯肼,对糖类、嘌呤类有机化合物的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因而获得1902年诺贝尔化学奖。
他对科学发展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对糖类的研究;二、对嘌呤类化合物的研究:三、对蛋白质;主要是氨基酸、多肽的研究;四、在化工生产和化学教育上的贡献。
他的研究领域集中在对有机化学中那些与人类生活、生命有密切关系的有机物质的探索。
可以说他是生物化学的创始人。
1903斯范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Svante August Arrhenius) 瑞典人(1859-1927)。
他是近代化学史上的一位著名的化学家,又是一位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
阿累尼乌斯同时提出了酸、碱的定义;解释了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提出活化能的概念及与反应热的关系等。
由于阿累尼乌斯在化学领域的卓越成就,1903年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成为瑞典第一位获此科学大奖的科学家。
著作:《天体物理学教科书》、《免疫化学》、《生物化学中的定量定律》等。
1904威廉·拉姆赛(William Ramsay) 英国人(1852-1916)。
英国著名化学家。
他与物理学家瑞利等合作,发现了六种惰性气体:氦、氖、氩、氪、氙、氡。
由于他发现了这些气态惰性元素,并确定了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他荣获了190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1905阿道夫·冯·贝耶尔(Adolf von Baeyer) 德国有机化学家 (1835-1917)。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名单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名单自1901年起,瑞典皇家科学院每年都会颁发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对化学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
至今已经有109位科学家获得了这一殊荣。
以下是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名单。
1901年:雅各布斯·范特霍夫范特霍夫因为他对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贡献而获得了首届诺贝尔化学奖。
1902年:埃米尔·亨利·菲舍尔菲舍尔因为他对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而获得了第二届诺贝尔化学奖。
1903年:斯文·奥古斯特·阿雷尼乌斯阿雷尼乌斯因为他对于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的贡献而获得了第三届诺贝尔化学奖。
1904年:威廉·拉姆齐拉姆齐因为他对于原子核的研究而获得了第四届诺贝尔化学奖。
1905年:亨里克·圣克莱尔·德维特德维特因为他对于化学平衡的研究而获得了第五届诺贝尔化学奖。
1906年:奥托·瓦勒拉瓦勒拉因为他对于细胞内能量转换的研究而获得了第六届诺贝尔化学奖。
1907年:爱德华·比勒比勒因为他对于有机合成反应的研究而获得了第七届诺贝尔化学奖。
1908年:恩斯特·菲舍尔菲舍尔因为他对于糖类结构的研究而获得了第八届诺贝尔化学奖。
1909年:威廉·奥古斯特·诺夫利希诺夫利希因为他对于气体化学的研究而获得了第九届诺贝尔化学奖。
1910年:奥托·狄德里希·魏尔魏尔因为他对于生物化学研究的贡献而获得了第十届诺贝尔化学奖。
1911年:玛丽·居里居里因为她研究了镭和钋的性质而获得了第十一届诺贝尔化学奖。
1912年:维克托·麦耶麦耶因为他研究了酶的性质而获得了第十二届诺贝尔化学奖。
1913年:阿尔弗雷德·维尔纳·冯·豪斯曼豪斯曼因为他对于生物色素的研究而获得了第十三届诺贝尔化学奖。
1914年:沃尔特·诺瓦克诺瓦克因为他发明了热解反应而获得了第十四届诺贝尔化学奖。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及其获奖原因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及其获奖原因1901年范霍夫 (Jacobu s Henric us van't Hoff,1852—1911) 荷兰人,第一个诺贝尔化学奖获得主-范霍夫研究化学动力学和溶液渗透压的有关定律。
1902年E.费歇尔(Emil Fische r,1852—1919) 德国人,研究糖和嘌呤衍生物的合成。
1903年阿累尼乌斯(Svante August Arrhen ius,1859—1927) 瑞典人,提出电离学说。
1904年威廉·拉姆赛(Willia m Ramsay,1852—1916) 英国化学家,发现了稀有气体。
1905年拜耳 (Adolfvon Baeyer,1835—1917) 德国人,研究有机染料和芳香族化合物1906年莫瓦桑 (HenriMoissa n,1852—1907) 法国人,制备单质氟1907年爱德华·布赫纳 (Edward Buchne r,1860--1917) 德国人,发现无细胞发酵现象1908年欧内斯特·卢瑟福 (Ernest Ruther ford,1871—1937) 英国物理学家,研究元素蜕变和放射性物质化学1909年弗里德里希·奥斯瓦尔德(Friedr ich Wilhei n Ostwal d,1853—1932) 德国物理学家、化学家,研究催化、化学平衡、反应速率。
1910年奥托·瓦拉赫 (Otto Wallac h,1847—1931) 德国人,研究脂环族化合物1911年玛丽·居里(MarieCurie,1867—1934)(女) 法国人,发现镭和钋,并分离镭。
第一位诺贝尔化学奖女科学家-玛丽·居里1912年维克多·梅林尼亚 (Victor Grigna rd,1871—1935) 法国人,发现用镁做有机反应的试剂。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历届诺贝尔化学奖是每年由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国际化学奖项,以表彰在化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自1901年首次颁发以来,已经有许多杰出的化学家获得了这一荣誉。
以下是一些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获奖成就:1. 1901年:Jacobus H. van't Hoffvan't Hoff因他在化学动力学和物理化学方面的研究而获得了首个诺贝尔化学奖。
他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他的研究奠定了化学动力学的基础。
2. 1953年:Fritz LipmannLipmann因发现辅酶A和ATP的作用机制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他的研究对于了解细胞能量代谢和酶的功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 1962年:Linus PaulingPauling因他对化学键和结构的贡献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他的工作对于理解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本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 1980年:Paul BergBerg因为他在基因工程和DNA重组方面的研究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他的研究为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5. 2000年:Alan J. Heeger, Alan G. MacDiarmid, Hideki Shirakawa这三位科学家因发现了导电高分子的电子传导性能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他们的工作为有机电子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6. 2018年:Frances H. Arnold, George P. Smith, Sir Gregory P. Winter这三位科学家因其在蛋白质工程和抗体研究领域的突破性贡献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他们的研究为开发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这些只是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一小部分,每年都有新的化学领域的突破性研究获得该奖项的认可。
诺贝尔化学奖的颁发不仅仅是对个人的荣誉,也是对整个化学领域的推进和发展的认可和支持。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果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果
以下是历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果的部分介绍:
1901 年:雅各布斯·范特霍夫(Jacobus Henricus van't Hoff)因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和热力学的原理以及渗透压定律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2 年:赫尔曼·费歇尔(Hermann Emil Fischer)因对糖和嘌呤的合成做出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5 年:阿道夫·冯·拜尔(Adolf von Baeyer)因对有机染料和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7 年:爱德华·比希纳(Eduard Buchner)因发现了无细胞发酵的原理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8 年:欧内斯特·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因对放射性物质和原子结构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9 年:威廉·奥斯特瓦尔德(Wilhelm Ostwald)因对催化作用、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10 年:奥托·瓦拉赫(Otto Wallach)因对脂环族化合物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11 年:玛丽·居里(Marie Curie)因发现了镭和钋元素,并对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以上只是历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一小部分,他们的研究成果在化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就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就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就(1960——2008)(2009-04-03 11:30:05)1960年W.F.利比(美国人)发明了“放射性碳素年代测定法”1961年M.卡尔文(美国人)揭示了植物光合作用机理1962年M.F.佩鲁茨,J.C.肯德鲁(英国人)测定出蛋白质的精细结构1963年K.齐格勒(德国人),G.纳塔(意大利人)发现了利用新型催化剂进行聚合的方法,并从事这方面的基础研究1964年D.M.C.霍金奇(英国人)使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复杂晶体和大分子的空间结构1965年R.B.伍德沃德(美国人)对有机合成法的贡献1966年R.S.马利肯(美国人)用量子力学创立了化学结构分子轨道理论,阐明了分子的共价键本质和电子结构1967年R.G.W.诺里什,G.波特(英国人),M.艾根(德国人)发明测定快速化学反应技术1968年L.翁萨格(美国人)从事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基础研究1969年O.哈塞尔(挪威人),D.H.R.巴顿(英国人)为发展立体化学理论作出贡献1970年L.F.莱洛伊尔(阿根廷人)发现糖核苷酸及其在糖合成过程中的作用1971年G.赫兹伯格(加拿大人)从事自由基的电子结构和几何学结构的研究1972年C.B.安芬森(美国人)确定了核糖核苷酸酶的分子氨基酸排列S.莫尔,W.H.斯坦(美国人)从事核糖核苷酸酶的活性区位研究1973年E.O.菲舍尔(德国人),G.威尔金森(英国人)从事具有多层结构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研究1974年P.J.弗洛里(美国人)从事高分子化学的理论、实验两方面的基础研究1975年J.W.康福思(澳大利亚人)研究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V.普雷洛格(瑞士人)从事有机分子以及有机反应的立体化学研究1976年W.N.利普斯科姆(美国人)从事甲硼烷的结构研究1977年I.普里戈金(比利时人)主要研究非平衡热力学,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1978年P.D.米切尔(英国人)从事生物膜上的能量转换研究1979年H.C.布郎(美国人),G.维蒂希(德国人)研制了新的有机合成法1980年P.伯格(美国人)从事核酸的生物化学研究W.吉尔伯特(美国人),F.桑格(英国人)确定了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1981年福井谦一(日本人),R.霍夫曼(美国人)从事化学反应过程的研究1982年A.克卢格(英国人)开发了结晶学的电子衍射法,并从事核酸蛋白质复合体的立体结构的研究1983年H.陶布(美国人)阐明了金属配位化合物电子反应机理1984年R.B.梅里菲尔德(美国人)开发了极简便的肽合成法1985年J.卡尔,H.A.豪普特曼(美国人)开发了应用X射线衍射确定物质晶体结构的直接计算法1986年D.R.赫希巴奇,李远哲(美籍华人),J.C(加拿大人)研究化学反应体系在位能面运动过程的动力学1987年C.J.佩德森,D.J.克拉姆(美国人),J.M.莱恩(法国人)合成冠醚化合物1988年J.戴森霍弗,R.胡伯尔,H.米歇尔(德国人)分析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三维结构1989年S.奥尔特曼,T.R.切赫(美国人)发现RNA自身具有酶的催化功能1990年E.J.科里(美国人)创建了一种独特的有机合成理论——逆合成分析理论1991年R.R.恩斯特(瑞士人)发明了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分光法和二维核磁共振技术1992年R.A.马库斯(美国人)对溶液中的电子转移反应理论作出贡献1993年K.B.穆利斯(美国人)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法M.史密斯(加拿大人)开创“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法1994年G.A.欧拉(美国人)在碳氢化合物即烃类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1995年P.克鲁岑(德国人),M.莫利纳,F.S.罗兰(美国人)阐述了对臭氧层厚度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1996年R.F.柯尔(美国人),H.W.克罗托因(英国人),R.E.斯莫利(美国人)发现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称布基球)C601997年P.B.博耶(美国人),J.E.沃克尔(英国人),J.C.斯科(丹麦人)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1998年W.科恩(奥地利人)提出密度函数理论J.波普(英国人)提出量子化学的方法1999年A.兹韦勒(美籍埃及人)利用激光闪烁研究化学反应2000年美国的阿兰?黑格和阿兰?麦克迪尔米德、日本的白川秀树,表彰他们发现了导电的塑料和研发具有传导性能的聚合体2001年美国的威廉?诺尔斯、巴里?夏普莱斯、日本的野依良治,表彰他们在更好地控制化学反应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名单
1901年范霍夫(JacobusHenricusvan'tHoff,1852—1911)荷兰人,研究化学动力学和溶液渗透压的有关定律1902年E.费歇尔(EmilFischer,1852—1919)德国人研究糖和嘌呤衍生物的合成1903年阿累尼乌斯(SirWilUsmRamsay,1852—1916)瑞典人,提出电离学说1904年拉姆·塞(SirWilliamRamsay,1852—1916)英国人,发现了惰性气体1905年拜耳(AdolfvonBaeyer,1835—1917)德国人,研究有机染料和芳香族化合物1906年莫瓦桑(HenriMoissan,1852—1907)法国人,制备单质氟1907年布赫纳(EdwardBuchner,1860——1907)德国人,发现无细胞发酵现象1908年E.卢瑟福(ErnestRutherford,1871—1937)英国人,研究元素蜕变和放射性物质化学1909年F.W.奥斯瓦尔德(FriedrichWilheinOstwald,1853—1932)德国人,研究催化、化学平衡、反应速率1910年瓦拉赫(OttoWallach,1847—1931)德国人,研究1911年M.居里(居里夫人)(MarieCurie,1667—1934)(女)法国人,发现镭和钋,并分离镭1912年梅林尼亚(VictorGrignard,1871—1935)法国人,发现用镁做有机反应的试剂萨巴蒂埃(PaulSabatier,1854—1941)法国人,研究有机脱氧催化反应1913年维尔纳(A1fredWerner,1866—1919)瑞士人,研究分子中原子的配位,提出配位理论1914年T.W.理查兹TherdoreWilliamRichards,1968—1928)美国人,精确测量大量元素的原子量1915年威尔斯泰特(RichardWillstater,1872—1924)德国人,研究植物色素,特别是叶绿素1918年哈伯(FritzHaber,1868—1930)德国人,发明工业合成氨方法1920年能斯特(WalterNernst,1864—1941)德国人,研究热化学,提出热力学第三定律详解:1916、1917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没有颁奖;1919因故未颁奖脂环族化合物1921年索迪(FrederickSoddy,1877—1956)英国人,研究同位素的存在和性质1922年阿斯顿(FrancisWillianAston,1877—1945)英国人,研究质谱法,发现整数规划1923年普雷格尔(FritzPregl,1869—1930)奥地利人,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1925年齐格蒙迪(RichardZsigmondy,1865—1929)奥地利人,阐明胶体溶液的多相性质1926年斯维德伯格(TheodorSvedberg,1884—1971)瑞典人,发明超离心机,用于分散体系的研究1927年维兰德(HeinrichWieland,1877—1957)德国人,研究胆酸的组成1928年文道斯(AdolfWindaus,1876—1959)德国人,研究胆固醇的组成及其与维生素的关系1929年哈登(SirArthurHarden,1865—1940)英国人,研究糖的发酵作用及其与酶的关系奥伊勒(SirArthurHarden,1865—1940)瑞典人,研究辅酶1930年H.费歇尔(UailsFischer,1881—1945)德国人,研究血红素和叶绿素,合成血红素详解:1924年因故未发奖1931年波施(CarlBosch,1874—1940)德国人,研究化学上应用的高压方法贝吉乌斯(FriecrichBergius,1994—1949)德国人,研究化学上应用的高压方法1932年兰米尔(IrvingLangnuir,1881—1957)美国人,研究表面化学和吸附理论1934年尤里(HaroldClaytonUrey,1893—1981)美国人,发现重氢1935年F.约里奥—居里(FredericJoliot—Curie,1900—1958)法国人,合成人工放射性元素I.伊伦—居里(IrenoJoliot—Curie:1897-1956)(女)法国人,合成人工放射性元素1936年德拜(PeterDebye,1884—1971)荷兰人,研究偶极矩和X射线衍射法1937年哈沃斯(SirWalterHaworth,1883—1950)英国人,研究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卡雷(PaulKarrer,1889—1971)瑞士人,研究类胡萝卜素、核黄素、维生素B21938年R.库恩(RiehardKuhn,1900—1967)德国人,研究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1939年布特南德(AdolfButenandt,1903—)德国人,研究性激素卢齐卡(LeopoldRuzicka1887—1976)瑞士人,研究聚亚甲基和高级萜烯详解:1933年因故未颁奖;1940年~1942年的诺贝尔奖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影响而中断1943年海维西(GyorgyHevesy,1885—1966)匈牙利人,利用同位素作为化学研究中的示踪原子1944年哈恩(OttoHahn,1879——1968)德国人,发现重核裂变现象1945年维尔塔宁(AatturiVirtanen,1895—1973)芬兰人,发明饲料保藏方法1946年萨姆纳(JamesBatchellerSumner,1887-1955)美国人,发现结晶蛋白酶诺思罗普(JohnHowardNorthrop,1891—)美国人,制备绩效状态的酶和病毒蛋白质斯坦利(WendellMeredithStanley,1904—1971)美国人,制备绩效状态的酶和病毒蛋白质1947年鲁宾逊(SirRobertRobinson,1886—1975)英国人,研究生物碱和其它植物制品1948年梯塞留斯(ArmeWilhelmKaurinTiselius,1902—1971)瑞典人,研究电泳、吸附分析he和血清蛋白1949年乔克(WilliamFrancisGiauque,1895-1982)美国人,研究超低温下物质的性质1950年第尔斯(OttoDiels,1876—1954)德国人,发现双烯合成阿尔德(KurtAlder,1902—1958)德国人,发现双烯合成详解:1940年~1942年的诺贝尔奖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影响而中断1951年麦克米伦(EdwinMattisonMcMillan,1907—)美国人,发现和研究超铀元素镅、锔、锫、锎等西博格(GlennThedoreSeaborg,1912-)美国人,发现和研究超铀元素镅、锔、锫、锎等1952年A.马丁(ArcgerMartin,1910—)英国人,发明分配色谱法辛格(RichardSynge,1914—)英国人,发明分配色谱法1953年施陶丁格(HermannStaudinger,1881—1965)德国人,提出大分子概念1954年鲍林(LinusPauling,1901—)美国人,研究化学键的本质1955年杜·维尼奥(VincentDuVigneaud1901—1978)美国人,合成多肽和激素1956年谢苗诺夫(NikolaySenyonov,1896-)苏联研究气相反应化学动力学欣谢尔伍德(SirCrilHinshelwood,1897—1967)美国人,研究气相反应化学动力学1957年托德(SirAlexanderRobertusTodd,1907-)英国人,研究核苷酸和核苷酸辅酶1958年桑格(FrederickSanger,1918—)英国人,测定胰岛素分子结构1959年海洛夫斯基(JaroslavHeyrovsky,1890-1967)捷克人,发明极谱分析法1960年利比(WillardFrankLibby,1908—1980)美国人,发明用放射性碳-14测定地质年代的1961年开尔文(MelvinCalvin,1911——)美国人,研究光合作用的化学过程1962年肯德鲁(JohnCowderyKendrew,1917—)英国人,测定血红蛋白的结构佩鲁兹(MaxFerdinandPerutz,1914-)英国人,测定血红蛋白的结构1963年纳塔(GiulioNatta,1903—1979)意大利人,研究乙烯和丙烯的催化聚合反应齐格勒(KaflZiegler,1898—1973)德国人,研究乙烯和丙烯的催化聚合反应1964年D.C霍奇金(DorothyCrowfootHodekin,1910—)(女)英国人,测定抗恶性贫血症的生化化合物维生素B12的结构1965年伍德沃德(RobertBurnsWoodward,1917—1979)美国人,人工合成固醇、叶绿素、维生素B12和其他只存在于生物体中的物质1966年米利肯(RobertSandersonMulliken,1896—)美国人,用分子轨道法研究化学键和分子结构1967年艾根(ManfredEigen,1927—)德国人,研究极其快速的化学反应诺里什(RonaldgeorgeWreyfordNorrish,1897—1978)英国人,研究极其快速的化学反应波特(CeorgePorter,1920-)英国人,研究极其快速的化学反应1968年翁萨格(LarsOnsager,1903—1976)美国人,创立不逆过程的热力学理论1969年巴顿(DerekHaroldRichardBarton,1918—)英国人,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三维构象哈塞尔(OddHassel,1897——)挪威人,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三维构象1970年莱洛伊尔(LuisFedericoLeloir,1906—)阿根廷人,发现糖核苷酸及其在碳水化合物合成中的作用方法1971年赫茨伯格(Gerhardherzberg,1904—)加拿大人,研究分子光谱,特别是自由基的电子结构1972年安芬林(ChristianBorhmerAnfinsen,1916-)美国人,研究酶化学的基本理论摩雷(StanfordMoore,1913-1982)美国人,研究酶化学的基本理论斯坦(WilliamH.Stein,1911—1980)美国人,研究酶化学的基本理论1973年E.O.费歇尔(WrnstOttoFischer,1918-)德国人,研究金属有机化合物威尔金森(CerffreyWilkinson,1921—)英国人,研究金属有机化合物1974年P.J.弗洛里(FaulJohnFlory,1910—1985)美国人,研究长链分子,制成尼龙661975年康福思(JohnWarcupCornforth,1917—)英国人,研究立体化学普雷洛格(VladumirPrelog,1906—)瑞士人,研究立体化学1976年利普斯科姆(WiHiamNunnLipscomb,1919—)美国人,研究硼烷、碳硼烷的结构1977年普里戈金(1lyaPrigogine,1917—)比利时人,研究热力学中的耗散结构理论1978年P.D.米切尔(PeterD.Mitchell,1920—)英国人,研究生物系统中利用能量转移过程1979年H.C.布朗(HerbertCharlesBrown,1912—)美国人,在有机合成中利用硼和磷的化合物维蒂希(GeorgWittig,1897-)德国人,在有机合成中利用硼和磷的化合物1980年W.吉尔伯特(WalterGilbert,1932—)美国人,第一次制备出混合脱氧核糖核酸P.伯特(PaulBerg,1926-)美国人,建立脱氧核糖核酸结构的化学和生物分析法桑格(FrederickSanger,19181981年福井谦一(1918—)日本人,解释化学反应中的分子轨道对称性R.霍夫曼(RoaldHoffmann,1937—)美国人,提出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1982年克卢格(AaronKlug,1926—)英国人,测定生物物质的结构1983年陶布(HenryTaube,1915-)美国人,研究络合物和固氮反应机理1984年梅里菲尔德(BraceMerrifield,1921—)美国人,研究多肽合成1985年豪普特曼(HerbertA.Hauptman,1917—)美国人,发展测定分子和晶体结构的方法卡尔勒(JeroMeKarle,1918-)美国人,发展测定分子和晶体结构的方法1986年赫希巴赫(DudleyR.Hercshbach,1932-)美国人,研究交叉分子束方法李远哲(1936—)美国人,研究交叉分子束方法波拉尼(JohnC.Polanyi,1929—)德国人,研究交叉分子束方法1987年佩德森(CharlesPedersen,1904—)美国人,合成了具有特殊性能的低分子量的有机化合物,在分子的研究和应用方面作出贡献莱思(Jean-MarieLehn,1939-)法国人,合成了具有特殊性能的低分子量的有机化合物,在分子的研究和应用方面作出贡献克拉姆(DonaldCram,1919-)美国人,合成了具有特殊性能的低分子量的有机化合物,在分子的研究和应用方面作出贡献1988年罗伯特·休伯(RobertHuber)德国人,首次确定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立体结构,揭示了模结合的蛋白质配合物的结构特征约翰。
近十年诺贝尔化学奖
近十年诺贝尔化学奖201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美国科学家理查德-海克和日本科学家根岸英一、铃木彰因在研发“有机合成中的钯催化的交叉偶联”而获得201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颁奖委员会在颁奖状中称,钯催化的交叉偶联是今天的化学家所拥有的最为先进的工具。
这种化学工具极大地提高了化学家们创造先进化学物质的可能性,例如,创造和自然本身一样复杂程度的碳基分子。
碳基(有机)化学是生命的基础,它是无数令人惊叹的自然现象的原因:花朵的颜色、蛇的毒性、诸如青霉素这样的能杀死细菌的物质。
有机化学使人们能够模仿大自然的化学,利用碳能力来为能发挥作用的分子提供一个稳定的框架,这使人类获得了新的药物和诸如塑料这样的革命性材料。
为了创造这些复杂的化学物质,化学家需要能够将碳原子联接在一起。
不过,碳是稳定的,碳原子之间并不能够轻易发生反应。
因此,科学家们将碳原子联系在一起的首批方法就是基于使碳更为活跃的技术。
这样的方法在创造简单的分子时起到了效果,但是在对更为复杂的分子进行合成时,科学家们在他们的试管里发现了太多并不需要的副产品。
钯催化的交叉偶联解决了这一问题,向化学家们提供了一个更为精确和更为有效的工作工具。
在海克反应、根岸反应和铃木反应中,碳原子遇到了钯原子,它们之间的接近性启动了化学反应。
钯催化的交叉偶联被用于全球各地的研究工作,也被用于制药等商业生产、制造供电子行业使用的分子。
79岁的理查德-海克是美国公民,他1931年出生在美国的麻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他1954年从洛杉矶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是美国德拉华大学荣誉教授。
75岁的根岸英一是日本公民,他1935年出生在中国长春,1963年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得博士学位,是美国普渡大学化学系杰出教授。
80岁的铃木彰是日本公民,他1930年出生在鹉川町,1959年从日本北海道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现为北海道大学名誉退休教授。
200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7日宣布,万卡特拉曼-莱马克里斯南、托马斯-施泰茨和阿达-尤纳斯获得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简介(1901-2007)时间姓名中文译名国别获奖原因1901年J.H.van't Hoff 范特霍夫荷兰研究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的规律1902年E.Fischer.费歇尔德国合成糖和嘌呤衍生物1903年S.Arrhenius阿累尼乌斯瑞典提出电离学说1904年W.Ramsay拉姆塞英国发现惰性气体1905年A.von Baeyer拜耳德国研究有机染料和芳香族化合物1906年H.Moissan莫瓦桑法国制备单质氟1907年E.Buchner布赫纳德国发现非细胞发酵现象1908年E.Rutherford卢瑟福英国提出放射性元素蜕变理论1909年F.W.Ostwald奥斯特瓦尔德德国研究催化、化学平衡、反应速1910年O.Wallach瓦拉赫德国研究脂环族化合物1911年M.CurieM.居里德国发现钋和镭1912年V.Grignard格林尼亚法国发现用镁做有机反应的试剂(被称为格式试剂)P.Sabatier 萨巴蒂埃法国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催化氢化反应1913年A.Werner维尔纳瑞士提出配位化学理论1914年T.W.Richards理查兹美国精确测定许多元素的原子量1915年R.Willstater威尔施泰特德国研究植物色素,特别是叶绿素1916年未颁奖1917年未颁奖1918年F.Haber哈伯德国发明合成氨法1919年未颁奖1920年W.Nerst能斯特德国研究热化学,提出热力学第三定律1921年F.Soddy索迪英国首次提出同位素概念,并证明了位移定律1922年F.W.Aston阿斯顿英国发明质谱仪,用它测定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1923年F.Pregl普雷格尔奥地利发明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1924年未颁奖1925年R.Zsigmondy齐格蒙迪奥地利阐明胶体溶液的多相性,创立胶体化学的现代研究方法1926年T.Svedlberg斯维德伯格瑞典发明超离心机,用于研究分散体系1927年H.Wieland维兰德德国研究胆酸组成1928年A.Windaus文道斯德国研究胆固醇的组成及其与维生素的关系1929年A.Harden哈登英国阐明糖的发酵过程以及酶和辅酶的作用H.von Euler-Chelpin奥伊勒-凯尔平瑞典1930年H.FischerH.费歇尔德国研究血红素和叶绿素,合成血红素1931年C.Bosch波施德国研究化学上应用的高压方法F.Bergius贝吉乌斯德国1932年ngmuir兰米尔美国研究表面化学和吸附理论1933年未颁奖1934年H.C.Urey尤里美国发现重氢1935年F.Joliot-CurieF.约里奥-居里法国人工合成放射性元素I.Joliot-CurieI.约里奥-居里法国1936年P.Debye德拜荷兰提出偶极矩概念并利用它和X射线衍射法研究分子结构1937年W.Haworth霍沃斯英国研究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结构P.Karrer卡雷瑞士研究类胡萝卜素、核黄素、维生素A和B2的结构1938年R.Kuhn库恩德国研究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1939年A.Butenandt布特南特德国研究性激素L.Ruzicka卢齐卡瑞士研究聚亚甲基和高级萜烯1940年未颁奖1941年未颁奖1942年未颁奖1943年G.Hevesy海维西匈牙利利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化学过程1944年O.Hahn哈恩德国发现重核裂变现象1945年A.Virtanen维尔塔宁芬兰发明饲料贮藏保鲜法1946年J.B.Sumner萨姆纳美国分离和提纯结晶蛋白质酶L.H.Northrop诺思罗普美国制备纯净状态的酶和病毒蛋白质W.M.Stanley斯坦利美国1947年R.Robinson鲁宾逊英国研究生物碱1948年A.W.K.Tiselius梯塞留斯瑞典研究电泳和吸附分析,发现血清蛋白的组分1949年W.F.Giauque吉奥克美国研究超低温下物质的特1950年O.DielsK.Alder阿尔德第尔斯德国发现双烯合成反应1951年E.M.McMillan麦克米伦G.T.Seaborg西博格美国人工合成超铀元素1952年A.Martin马丁R.Synge辛格英国发明分配色谱法1953年H.Staudinger施陶丁格德国提出高分子概念1954年L.Pauling鲍林美国阐明化学键的本质以解释复杂分子结构1955年V.Du Vigneaud杜·维尼奥美国研究生物化学中的重要含硫化合物,合成多肽激素1956年N.Semyonov谢苗诺夫前苏联研究气相反应的化学动力学C.Hinshelwood欣谢尔伍德美国1957年A.R.Todd托德英国研究核苷酸和核苷酸辅酶1958年F.Sanger桑格英国测定胰岛素的分子结构1959年J.Heyrovsky海洛夫斯基捷克发明极谱分析法1960年W.F.Libby利比美国发明放射性碳素测年法1961年M.Calvin开尔文美国研究光合作用的化学过程1962年M.F.Perutz佩鲁兹英国测定血红蛋白结构J.C.Kendrew肯德鲁英国1963年K.Ziegler齐格勒德国研究乙烯聚合的催化剂G.Natta纳塔意大利研究丙烯聚合的催化剂1964年D.C.Hodgkin霍奇金夫人英国测定维生素B12等大分子结构1965年R.B.Woodward伍德沃德美国人工合成维生素B12、胆固醇、叶绿素等复杂有机物1966年R.S.Mulliken马利肯美国创立化学结构分子轨道理论1967年R.G.W.Norrish诺里什英国发明测定快速反应技术G.Porter波特英国M.Eigen艾根德国1968年L.Onsager翁萨格美国创立不可逆过程的热力学理论1969年D.H.R.Barton巴顿英国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三维构象O.Hassel哈塞尔挪威1970年L.F.Leloir莱洛伊尔阿根廷发现糖核苷酸及其在碳水化合物生物合成中的作用1971年G.Herzberg赫茨伯格加拿大研究分子光谱学,特别是自由基的电子结构和几何结构1972年C.B.Anfinsen安分森美国研究核苷核酸酶的三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蛋白质的折叠链的自然现象S.Moore莫尔美国W.H.Stein斯坦美国1973年E.O.FischerE.O.费歇尔德国制备和测定了夹心面包结构的金属有机化合物1974年P.J.Flory弗洛里美国研究长链高分子及高分子的物理性质与结构的关系1975年J.W.Cornforth康福斯英国研究有机分子和酶催化反应的立体休学V.Prelog普雷洛格瑞士从事有机分子及其反应的立体化学研究1976年W.N.Lipscomb利普斯科姆美国研究硼烷和碳硼烷的结构1977年I.Prigogine普里戈金比利时研究热力学中的耗散结构理论1978年P.D.Mitchell米切尔英国研究生物系统中的能量转移过程1979年H.C.Brown布朗美国在有机合成中利用硼和磷的化合物G.Wittig维蒂希德国发现维蒂希重排反应,提供了新的制烯方法1980年P.Berg伯格美国操纵基因重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W.Gilbert右尔伯特美国用化学方法决定脱氧核糖核酸中核苷酸的排列F.Sanger桑格英国1981年福井谦一日本创立前线轨道理论R.Hoffmann霍夫曼美国提出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则1982年A.Klug克卢格英国以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法研究核酸-蛋白质复合体1983年H.Taube陶布美国研究金属配位化合物的电子转移机理1984年B.Merifield梅里菲尔德美国研究多肽的合成1985年H.A.Hauptman豪普特曼美国开发了应用X射线衍射法确定物质晶体结构的直接计算法J.Karle卡尔勒美国1986年D.R.Herschbach赫希巴赫美国研究交叉分子束方法和化学反应动力学李远哲美籍华人J.C.Polanyi波拉尼美国1987年C.Pedersen佩德森美国合成能模拟重要生物过程的有机化合物,为超分子化学奠定基础J.-M.Lehn莱恩法国D.Cram克拉姆美国1988年J.Deisenhofer戴森霍弗德国解析了细菌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立体结构,阐明了其光合作用进行的机制R.Huber胡伯尔德国H.Michel米歇尔德国1989年S.Altman奥尔特曼美国发现核糖核酸具有酶的催化功能T.R.Cech切赫美国1990年E.J.Corey科里美国提出有机合成的逆合成分析原理1991年R.R.Ernst恩斯特瑞士发展高分辨核磁共振波谱学方法1992年R.A.Marcus马库斯美国创立溶液中的电子转移过程理论1993年K.B.Mullis穆利斯美国发明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M.Smith史密斯加拿大发明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技术1994年G.A.Olah欧拉美国研究碳正离子化学1995年P.Crutzen克鲁岑德国阐述对臭氧层厚度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M.Molina莫利纳美国F.S.Roweland罗兰美国1996年H.W.Kroto克罗特英国发现富勒烯R.F.Curl,Jr.苛尔美国R.E.Smalley斯莫利美国1997年P.B.Boyer博耶美国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J.E.Walker沃克尔英国J.C.Skou斯科丹麦1998年W.Kohn科恩奥地利提出密度泛函理论,开辟处理复杂多电子体系的新方法J.Pople波普英国1999年A.Zewail兹韦勒美籍埃及人利用激光闪烁研究化学反应(飞秒化学)2000年艾伦·黑格美国有关导电聚合物的发现白川英树日本艾伦·马克迪尔米德美国2001年:美国的威廉·诺尔斯、巴里·夏普莱斯、日本的野依良治,表彰他们在更好地控制化学反应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0---2009年1980保罗·伯格 (PauI Berg) 美国人 (1926-- )沃尔特·吉尔伯特 (Walter Gilbert) 美国人(1932--)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的生物化学教授保罗·伯格是世界上第一位操纵基因重组DNA 分子的学者,并由于开创了这一对人类未来极有影响的新领域,而荣获一九八O年诺贝尔化学奖。
此后,吉尔伯特的研究兴趣就完全转到用化学方法决定DNA 上核苷酸的序列,以及利用遗传工程学来制造胰岛素。
经过几年的悉心研究,他终于研制成一种直接决定DNA核苷酸的方法。
吉尔伯特是采用直读法原理来进行的,故又称为化学降解法。
这种方法是先利用化学反应把DNA裁剪成一系列不同长度的核苷酸片断,使它们的一端是相同的,并标明有放射性同位素,然后测定各个片断的长度和另一端的最后一个核苷酸,这样就可弄清楚DNA分子的结构。
这种方法每次可以测定台一百至二百个核苷酸的DNA的顾序。
如果将测过的所有片段再拼接起来,就可知道整个DNA大分子的结构。
这种方法的发明,不仅可使科学家准确测定DNA分子的结构,通过这种结构的测定,还可间接推断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从而纠正以前某些蛋白质结构分析中的错误。
这一贡献的意义是怎么估价也不会过高的。
因此他赢得了一九八O年诺贝尔化学奖。
1981罗尔德·霍夫曼 (Roald Hofmann) 美籍波兰人(1937--)福井谦一 ( Kenichi Fukin) 日本人(1918--)霍夫曼正是由于在分子轨道理沦上的贡献,光荣地获得一九八一年诺贝尔化学奖。
他是当今年轻有为的科学家之一。
他获奖时只有四十四岁,而他提出这一著名理论时仅二十八岁。
日本京都大学的福井谦一教授和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罗尔德·霍夫曼教授共同获得了一九八一年诺贝尔化学奖。
值得指出的是,这两位获奖者都是运用现代物理学的基石——量子力学来解释分子是如何形成的科学家。
这在诺贝尔化学奖设立以来的八十年历史中虽不多见,但从一个例面告诉我们,物理学和化学正在日益相互渗透。
福井谦一于一九儿一年成为美国国家科学院荣誉院士,同年发表了《关于化学反应理论》一文,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2艾伦·克鲁格 (Aaron Klng) 英国人(1926--)一九八二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英国剑桥分子生物学研究所的生物化学家艾伦·克鲁格,因为他以晶体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核酸——蛋白质复合体,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1983陶布 (Henry Taube,1915-) 美国人,研究络合物和固氮反应机理1984梅里菲尔德(Brace Merrifield,1921—) 美国人,研究多肽合成1985豪普特曼(Herbert A.Hauptman,1917—) 美国人,发展测定分子和晶体结构的方法卡尔勒(JeroMe Karle,1918-) 美国人,发展测定分子和晶体结构的方法1986赫希巴赫 (Dudley R.Hercshbach,1932-) 美国人,研究交叉分子束方法李远哲(1936—) 美国人,研究交叉分子束方法波拉尼(John C.Polanyi,1929—) 德国人,研究交叉分子束方法1987佩德森 (Charles Pedersen,1904—) 美国人,合成了具有特殊性能的低分子量的有机化合物,在分子的研究和应用方面作出贡献莱思 (Jean-Marie Lehn,1939-) 法国人,合成了具有特殊性能的低分子量的有机化合物,在分子的研究和应用方面作出贡献克拉姆(Donald Cram,1919-) 美国人,合成了具有特殊性能的低分子量的有机化合物,在分子的研究和应用方面作出贡献1988罗伯特·休伯(Robert Huber) 德国人,首次确定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立体结构,揭示了模结合的蛋白质配合物的结构特征约翰.戴森霍弗(Johann Deisehofer) 德国人,首次确定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立体结构,揭示了模结合的蛋白质配合物的结构特征哈特穆特·米歇尔 (Hartnut Michel) 德国人,首次确定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立体结构,揭示了模结合的蛋白质配合物的结构特征1989切赫(T.R.cech) 美国人,关于发现核糖核酸催化作用的研究奥尔特曼(S.Altnan) 美国人,关于发现核糖核酸催化作用的研究1990科里(E.J.Corey) 美国人,在有机合成的理论和方法方面的贡献极大丰富了有机化学的理论宝库1991理查德·R·恩斯特 (Richard R.Ernst) 瑞士人,在发展付立叶变换核磁共振波谱方面的重要贡献1992鲁道夫·阿瑟·马库斯 (Rudolph.Quthur.Marcus) 美国人,创立和发展了电子转移反应理论1993卡里·穆利斯(Kary Mullis) 美国人,运用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创造新的生物学研究方法迈克尔·史密斯(Michael Smith)加拿大人,运用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创造新的生物学研究方法1994乔治·欧拉(george Aolah) 美国人,发现了利用超强酸使碳离子保持稳定的方法1995克鲁岑(paul crutzen) 荷兰人,在大气层化学特别是臭氧的形成和分解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莫利纳(1ario iolina) 美国人,在大气层化学特别是臭氧的形成和分解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罗兰(F.sherwood rowland) 美国人,在大气层化学特别是臭氧的形成和分解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1996罗伯特·F·柯尔美国人,发现(富勒氏球C-60)理查德·E·斯莫利美国人,发现(富勒氏球C-60)哈罗德·W·克罗托英国人,发现(富勒氏球C-60)1997保罗·博耶美国人发现“能量分子”三磷酸腺苷的形成过程约翰·沃克英国人发现“能量分子”三磷酸腺苷的形成过程延斯·斯科丹麦人发现细胞中钠离子和钾离子浓度平衡的酶1998沃特尔·科恩美国人提出的密度作用理论为简化原子键的计算打下了基础约翰·波普尔英国人 1970年设计了一种日后被广泛应用的计算程序,他发展的计算方法使人们能够对分子、分子的性质、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如何相互作用进行理论研究1999艾哈迈德·泽维尔美国人,用激光闪烁照相机拍摄到化学反应中化学键断裂和形成的过程2000艾伦·黑格美国人,发现导电聚合物(导电塑料)艾伦·马克迪尔米德,美国人,发现导电聚合物(导电塑料)白川英树日本人,发现导电聚合物(导电塑料)2001野依良治日本人手性催化氢化反应研究威廉·诺尔斯美国人发现和制造手性催化剂巴里·夏普莱斯美国人手性催化反应的研究2002芬恩,美国田中耕一,日本诺尔四,瑞士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识别和结构分析的方法2003彼得·阿格雷美国人罗德里克·麦金农美国人他们发现了细胞膜水通道,以及对离子通道结构和机理研究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这是个重大发现,开启了细菌、植物和哺乳动物水通道的生物化学、生理学和遗传学研究之门。
2004阿龙-西查诺瓦、阿弗拉姆-赫尔什,均为以色列人;美国科学家伊尔温-罗斯。
三人因在蛋白质控制系统方面的重大发现而共同获得该奖项。
他们突破性地发现了人类细胞如何控制某种蛋白质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人类细胞对无用蛋白质的“废物处理”过程。
2005伊夫·肖万、罗伯特·格拉布和理查德·施罗克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的贡献成就:有助攻克爱滋及癌症难关2006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揭示了真核生物体内的细胞如何利用基因内存储的信息生产蛋白质,而理解这一点具有医学上的“基础性”作用,因为人类的多种疾病如癌症、心脏病等都与这一过程发生紊乱有关。
2007德国化学家吉哈德-艾尔特因为其在固体表面化学研究领域所做出的贡献而获此殊荣。
2008美籍华裔钱永健、美国生物学家马丁·沙尔菲和日本有机化学家兼海洋生物学家下村修因研究绿色荧光蛋白获奖。
2009英国万卡特拉曼-莱马克里斯(VenkatramanRamakrishnan) 、美国托马斯-施泰茨(Thomas Steitz) 和以色列阿达-尤纳斯(Ada Yonath)因研究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获奖2010两名日本科学家和一名美国科学家获得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理查德-赫克,日本科学家根岸英一和铃木章因开发更有效的连接碳原子以构建复杂分子的方法获奖。
赫克、根岸英一和铃木章在“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其研究成果使人类能有效合成复杂有机物。
为制造复杂的有机材料,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将碳原子集合在一起。
但是碳原子本身非常稳定,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解决该问题的一个思路是通过某些方法让碳的化学性质更加活泼,更容易发生反应。
这类方法能有效地制造出很多简单有机物,但当化学家们试图合成更为复杂的有机物时,往往有大量无用的物质生成,而赫克、根岸英一和铃木章的研究成果解决了这一难题。
两位评委介绍说,赫克、根岸英一和铃木章通过实验发现,碳原子会和钯原子连接在一起,进行一系列化学反应。
这一技术让化学家们能够精确有效地制造他们需要的复杂化合物。
目前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技术已在全球的科研、医药生产和电子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