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编写模板

合集下载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作文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作文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作文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矿山地质环境这档子事儿。

你想想,矿山开采,那可是个大动作,就像在大地母亲身上动了场大手术。

这手术要是做得不好,那后果可不堪设想。

开采矿山会把原本好好的地形地貌弄得面目全非。

山不再是原来的山,沟
不再是原来的沟,就好像一个漂亮的脸蛋被划了几道大口子,能好看吗?这不
仅影响了美观,还可能引发滑坡、泥石流这些吓人的家伙。

再说了,挖矿会把地下挖得空空的。

这就好比房子的地基被掏空了一部分,能稳当吗?地面可能会下陷,房屋可能会开裂,到时候咱们住哪儿去?
还有啊,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那些废水、废渣,要是不好好处理,随意
排放,那周围的土壤、水源可就遭了殃。

原本清澈的小溪可能变成臭水沟,肥
沃的土地可能变得寸草不生。

这不是断了咱们子孙后代的活路吗?
也别太悲观。

只要咱们开采前做好规划,开采中注意保护,开采后积极恢复,还是能把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的。

比如说,采用先进的开采技术,少挖一点,多留一点;对废水废渣进行处理,达标了再排放;开采完了赶
紧种上树,铺上草,让大地重新披上绿装。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这事可大可小,就看咱们人类怎么对待它。

咱们可不能
只图眼前的利益,而把美好的家园给毁了,得为子孙后代着想啊!。

四川省平武县某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_secret

四川省平武县某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_secret

xx省xx县xx铅锌矿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xx省冶金地质勘查院xx年xx月xx省xx县xx铅锌矿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单位:xx省冶金地质勘查院编写人:单位负责人:总工程师:设计编写时间:xx年xx月目录一、前言(一)目的任务(二)矿区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二、质工作及矿山概况三、矿山地质环境概况(一)地质概况(二)工程地质条件(三)水文地质条件四、矿山开采活动对环境影响的评价(一)评价级别与评价区范围(二)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价(三)矿山地质环境预测评价五、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六、防治措施七、结论与建议一、前言(一)、目的任务根据《xx省矿产资源管理条理》、《xx省地质环境管理条理》的规定及xx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矿山企业应由具备有资质的地勘单位提交《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以确保矿山采矿地质环境安全,xx县国土资源局特委托xx省冶金地质勘查院,对xx省xx县xx铅锌矿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并提出防治对策,以促进矿山对环境的保护,合理开发矿产资源。

(二)矿区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xx铅锌矿区位于xx省xx县城南东49Km,属xx县xx镇xx、xx两行政村所辖。

矿区至xx镇有17Km乡村公路相通,与xx公路相连,交通较方便(见图1)。

矿区地处前xx山北段,地势南高北低,属于中高山深切割地形,最高1591.3m,最低1170m,相对高差420.3m。

年平均气温14.7°C,年降雨量849.6mm,7—9月为雨季,属于亚热带山地气候,冬暖夏凉。

区内居民以汉族为主,人口较少。

耕地及房屋分布在河谷两侧及缓坡地带,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

矿区内无工业企业,经济较为落后。

二、地质工作及矿山概况(一)、地质工作矿区以往地质工作程度较高,1959—1962年,有xx地质队提交的《xx省xx县xx铅锌矿普查报告》,xx物探队提交的《xx铅锌矿物探试验报告》,1980—1993年,xx市地质学会提交的《xx省xx县xx铅锌矿床(Ⅱ1)矿体地质特征及开采建议》,xx地质队提交的《xx 省xx县xx矿区铅锌矿普查地质报告》。

某石灰岩露天开采矿山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某石灰岩露天开采矿山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某石灰岩露天开采矿山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第一篇:某石灰岩露天开采矿山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某石灰岩露天开采矿山环境影响评估报告项目概况矿山位于××××,行政区划隶属于××县××镇××村。

地理坐标:东经×°×′×″~×°×′×″,北纬×°×′×″~×°×′×″。

矿山矿区面积××km2,开采标高××m~××m,石灰岩保有储量(333)××万t,可开采储量××万t,服务年限××年。

矿山设计采用从上到下分台阶露天开采方式,公路—溜槽开拓运输方案,深孔凿岩爆破落矿采矿工艺。

矿山首采工作面拟布置在××m 标高,开采期工作台阶共有××个,台阶高度15m,台阶坡面角60°。

工作平台初始宽度15~30m,正常生产时最小平台宽度35~40m;最小工作平台长度90m。

矿石破碎系统采用单段锤式破碎工艺,破碎站至水泥厂采用公路汽车运输。

矿山主要工程内容包括矿山开拓运输系统(采场工作平台;上山公路;溜槽及卸矿、装矿平台等)、矿石破碎系统(料仓、破碎站、输送长廊等)、工业场地辅助生产系统(机修、材料库、厂外运输公路等)、公用工程(供电、供水、供热等)及行政福利设施(办公及生活设施)。

矿山总占地面积××m²,其中露天开采区××m²,工业场地××m²,破碎站××m²,爆破材料库××m²,道路××m²。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与评估报告书编制样本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与评估报告书编制样本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与评估报告书编制目录前言一、评估任务由来二、评估工作根据三、评估目、任务第一章矿山开发和规划工作概述一、矿山区位条件二、矿山开发和规划概况三、以往工作限度四、工作办法及完毕工作量五、评估范畴与级别拟定附1 矿山资料收集与实地调查工作规定1.1 资料收集1.1.1 矿区地质环境条件与成果1.1.2 矿山开发和环保资料与成果1.2 实地调查1.2.1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内容1.2.2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办法1.3调查成果验收与复核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条件一、气象水文二、地形地貌三、地层岩性及岩浆岩四、地质构造五、工程地质条件六、水文地质条件七、矿山开发及其他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附2 矿山地质环境类型特性及条件分析2.1 块状岩类为主裂隙含水层充水矿床地质环境特性第四系覆盖下块状岩类为主孔隙含水层充水矿床地质环境特性2.2 层状岩类为主裂隙含水层充水矿床地质环境特性2.3 可溶岩类岩溶含水层充水矿床地质环境特性2.4 松散类为主孔隙含水层充水矿床地质环境特性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一、矿山土地资源环境与地貌景观现状评估二、矿山水资源环境现状评估三、矿山地质灾害现状评估四、综合分析归纳现状评估成果附3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专项评估3.1 露采边坡稳定性评估3.2 地下开采矿山围岩及地面稳定性评估3.3 尾矿库(坝)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3.4排土石场废石堆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3.5 矿山线路工程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3.6 工业场地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预测评估一、矿山工程地质环境预测评估(一)露天采场地质环境预测评估(二)排土石场废石堆地质环境预测评估(三)尾矿库(坝)地质环境预测评估(四)地下开采采区地质环境预测评估(五)线路工程地质环境预测评估(六)工业场地地表工程设施地质环境预测评估二、评估区水土资源环境地貌景观预测评估(一)土地资源环境地貌景观影响与破坏(二)水资源环境影响与破坏三、综合分析归纳专项评估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综合分区评估一、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特性二、矿山地质环境(含地质灾害)影响综合评估原则与量化指标拟定三、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限度分析评估四、矿山地质环境对矿山开发适当性分区评估附5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综合评估基本规定5.1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综合评估总体思路5.2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综合评估分级分区5.3矿产资源开发禁采区条件第六章矿山地质环保与生态恢复治理附6 矿山地质环保与生态恢复治理参照意见第七章结论与建议附图附图1 矿山区位条件图附图2 矿山建设工程布置图附图3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图附图4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综合分区评估图附图5 矿山地质环保与生态恢复治理图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与评估报告书编制前言一、评估任务由来二、评估工作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告知》(国土资发[]69号)《河北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河北省人大常委会第15号公示)《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河北省绿色矿山建设实行方案”告知》(冀国土资环[]32号)《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贯彻“河北省绿色矿山建设实行方案”告知》(冀国土资矿字[]302号)《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告知》(冀国土资矿字[]24号)《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规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告知》(冀国土资发[]36号)三、评估目、任务评估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是矿山地质环保和规范化管理重要手段之一,是实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表)审批和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技术工作根据,并为矿山地质环保和矿山生态恢复重建提供科学根据。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编写指南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编写指南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编写指南一、前言1.1任务由来及编制依据说明评估项目的由来及性质、委托单位及要求,编制依据。

主要列出技术依据、资料依据等,包括《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技术要求》)、经审批的地质勘查报告、资源储量报告、开发利用方案等。

1.2工作目的与任务参照“技术要求”规定,分别列出目的与任务,有特别要求的也应列出。

1.3矿区人文与社会经济概况根据现场实际调查,说明矿区及周边可能受影响范围内的居民人数、房屋数量及分布状况,农业、工业生产、交通经济情况等;对重要交通、工程建设、设施、集镇、人口聚居地、文化古迹、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等要详细阐明。

1.4本次工作情况阐明本次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等工作情况,包括周边矿山情况的调查与资料收集。

列出收集利用的资料名称。

现场调查包括地面及井下调查,调查工作量表中应列出调查的面积、路线长、各类观测点数、矿井数及调查巷道长度等实物工作量。

正在生产及扩建矿山必须有针对性的进行一定量的井下调查。

二、矿山区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概况2.1自然地理2.1.1地理位置矿山地理位置,交通等。

2.1.2地形地貌简述评估区地形地势、形态成因、地貌类型及特征、分布、形态成因类型的划分可采用国家专业标准ZBD14001-89的附表B,一般应采用Ⅳ级或Ⅴ级地貌类型,补充正负地形组合命名更好。

2.1.3气象水文阐明矿山区一带气象特征及要素、地表水系、水体、水流特征—流量。

水位、洪水位一般都应有时间说明。

2.2矿区地质及地质环境2.2.1矿区地质说明所搜集的矿区地质资料名称、编制时间等。

2.2.1.1地层岩性可采用生物地层分层法或岩石地层分层法的地层分层,简述各地层的岩性、厚度、分布及接触关系;与岩浆岩接触时应简述其蚀变带特征。

原则上采用示意性地层柱状图表示法,表式见“矿区地层及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简表”。

2.2.1.2矿区地质构造概述其区域构造位置、评估区的褶皱、断裂构造、裂隙的发育特征,也可以以表格形式表达;露采矿山的裂隙测量统计必不可少,应系统调查并形成统计图表,作为边坡稳定性评估依据。

绿色矿山自评估报告模板

绿色矿山自评估报告模板

绿色矿山自评估报告矿山名称:x x x x2020年04月21日目录一、矿山简介 (3)(一)矿山概况 (3)(二)矿山相关证照信息 (4)(三)矿区自然地理情况 (4)(四)矿区的交通情况 (5)(五)矿区基础设施情况 (6)(六)生产经营情况 (9)二、绿色矿山建设水平自评综述 (9)(一)先决条件 (9)(二)矿区环境 (11)(三)矿产资源开发 (13)(四)资源综合利用 (15)(五)节能减排 (19)(六)科技创新与数字化矿山 (26)(七)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 (28)三、自评结论 (30)一、矿山简介(一)矿山概况**公司成立于2006年,位于山西省**市史回乡闫李庄村北,拥有一条40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年设计生产水泥熟料120万吨,水泥186万吨,资产总额6.5亿元。

2018年实现收入4.51亿元,缴纳税费4711万元,实现净利润4756万元。

公司现有职工395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46人。

公司拥有水泥用石灰岩自备矿山一座,位于主公司生产区东北1.6km处,为露天开采矿山,开采标高1134m~1065m,矿区面积约0.435km2,初期矿山生产规模为48万t/a,2013年矿山扩界和扩产能后,生产规模为95万t/a,设计采场损失率为5%,服务年限为22年。

矿山生产工艺为钻孔→爆破、装载→运输→破碎→水泥制造。

近年来,在上级领导大力支持下,创造性开展工作,积极倡导公司“以人为本,打造和谐创新团队,以追求卓越之精神,奋力工作,竭诚为社会服务”的经营理念,走出了一条同心干事创业、企业发展风正气顺的和谐发展之路。

公司连续多年保持全省先进水泥生产企业荣誉, 2014年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山西省品质信誉AAA级企业”、“2012年度山西省资源综合利用影响力企业”、“中国循环经济2018年度最佳实践单位”,2018年获全国建材企业500强;山西省制造业100强。

2018年,公司确立了“恪守环境法规、预防环境污染、倡导节能降废、合理利用资源、注重持续改进、创建绿色矿山”的绿色矿山建设方针,秉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益运行的愿景,努力打造“绿色生态、数字智慧、人文和谐”的“三型”矿山企业。

某采石场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某采石场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某采石场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XXXX市XXXX镇XXXX村XXXX石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XXXXXXXXXXXXXXXXX20 XX年11月17日目录1 前言 ..................................................................... ........................................................................ ..... 1 1.1 任务来源...................................................................... .................................................................. 1 1.2 目的与任务 ..................................................................... ............................................................... 1 1.3 评价内容...................................................................... .................................................................. 1 1.4 评价工作依据 ..................................................................... ........................................................... 2 2 评价工作概述 ....................................................................................................................................... 2 2.1 矿山概况...................................................................... .................................................................. 2 2.2 评价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 ............................................ 3 2.3 以往工作评述 ..................................................................... ........................................................... 4 2.4 工作方法工作量及质量评述 ..................................................................... .................................... 4 3 矿山地质环境条件 ..................................................................... . (5)矿区位臵、交通及自然地理 ..................................................................... .................................... 5 3.13.2 矿山地质条件 ..................................................................... ........................................................... 6 3.3 矿山水文地质条件 ..................................................................... ................................................... 8 3.4 矿体水文地质条件 ..................................................................... (9)3.5 矿山工程地质条件 ..................................................................... (9)4 矿山工程分析 ..................................................................... ................................................................ 10 4.1 生产工艺概述 ..................................................................... ......................................................... 10 4.2 矿山生产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分析 ..................................................................... ....................... 10 5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 .................................................... 11 5.1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 ...................................... 11 5.2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 ...................................... 12 5.3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及矿山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估.............................................................. 13 6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 .................................................... 13 6.1 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 ............................................. 13 6.2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 ...................................... 14 7 土地资源与地质地貌景观影响评价 ..................................................................... .............................. 14 7.1 土地资源与地质地貌景观现状评价 ..................................................................... ....................... 14 7.2 土地资源与地质地貌景观影响预测评价 ..................................................................... ............... 14 8 矿山地质环境综合分区评价 ..................................................................... ......................................... 15 8.1 综合分区评价 ..................................................................... ......................................................... 15 8.2 矿山建设适宜性评估...................................................................... ............................................. 15 9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 ..................................................................... ............................................. 15 9.1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 15 9.2 水土资源、地质地貌景观保护与治理方案 ..................................................................... ........... 17 9.3 地质环境监测方案 ..................................................................... . (17)9.4 保护与治理方案简要经济技术论证 ..................................................................... .. (17)10 结论与建议 ..................................................................... .................................................................. 1810.1 结论 ..................................................................... ......................................................................18 10.2 建议 ..................................................................... ......................................................................19附图目录1、XXXX市XXXX镇XXXX村XXXX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分布图,1:2000,2、XXXX市XXXX镇XXXX村XXXX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综合分区评价图,1:2000,3、XXXX市XXXX镇XXXXXXXX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对策图,1:2000,附件目录1、XXXX市XXXX镇XXXX村XXXX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2、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1 前言1.1 任务来源XXXX市XXXX镇XXXX村XXXX采石场矿区采矿许可证已到期~需续办采矿许可证~根据•XXXX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和•XXXX省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求,试行,的通知?,XX国土资发【2004】205号,文件精神~需对矿山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单位接受委托~对该矿区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矿区地质环境评估报告模板

矿区地质环境评估报告模板

矿区地质环境评估报告一、前言( 一) 工作目的与任务******拟进行***铜铁矿床-220米以下矿产开采。

***矿区位于******城西南 1.5km, 行政区隶属***金湖街道办事处。

根据***国土资源厅鄂土资办发[ ]51号文及《***地质环境管理条例》: ”进行矿产开发必须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的规定,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切实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 防治和减少采矿引起的地质灾害及地质环境恶化的目的, ******特委托******对该矿山开展矿产开发地质环境调查工作并编制矿山开发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本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1、结合以往地质勘探资料, 进行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 对矿山地质环境条件作出评估, 包括: 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层、构造及水文、工程地质条件等;2、查明矿山已经产生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形成条件、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 并对其发育程度等进行现状评估。

结合矿山开采设计, 对未来矿区地质环境的变化、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的发生与发展及其危害性作出预测评估;3、在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的基础上, 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综合评估, 综合判断矿山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

4、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及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防治对策和措施。

5、提交《*********铜铁矿床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二) 评估依据及本次工作概况1、评估依据( 1) 评估委托书, ******, 3月;( 2) 《*********铜铁矿床储量报告》, ***第一地质大队, 1976年1月;( 3) 《*********铜铁矿床矿区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第一阶段工作报告》, ***金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11月;( 4) 《*********铜铁矿床资源储量检测地质报告》, ******, 10月;( 5) 《***兴冶矿业有限公司***铜铁矿地下开采工程》, ***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11月;( 6) 《*********二期采矿工程初步设计书》, ***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6月;( 7) 《*********帷幕注浆防治水工程专项评价报告》, ***矿山研究院, 6月;( 8) 《******铜铁矿( -200米以上) 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 8月;( 9)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技术要求》, 鄂土资办发〔〕51号文。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目录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任务由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目的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评估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矿山建设概况与矿山工程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矿山建设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矿山工程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评估工作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评估级别与评估区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气象、水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地形地貌.............................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地层岩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工程地质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水文地质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质环境评价地质勘测报告模板

地质环境评价地质勘测报告模板

地质环境评价地质勘测报告模板尊敬的读者,以下是一个地质环境评价地质勘测报告的模板,按照合同的格式为您提供。

地质环境评价地质勘测报告编号:2021-XXXX一、项目概述本报告是根据委托方(以下简称“甲方”)的要求,由承揽方(以下简称“乙方”)完成的地质环境评价地质勘测报告。

本报告对项目的地质环境进行评估分析,以确定当前和潜在的地质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二、项目背景1. 项目名称:XXX项目2. 项目地点:XXX3. 勘察范围及面积:XXX4. 勘察目的:进行地质环境评价,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三、勘察方法1. 野外调查:乙方根据甲方提供的要求和相关资料,进行了详细的现场勘察和采样工作。

2. 室内分析:采集的样品经过实验室测试和分析,得出相应的地质环境评价结果。

四、调查结果1. 地质环境概况根据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乙方对项目区域的地质环境进行了全面的评估。

基于大量的数据和实地观察,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在此列出详细的地质环境评价结果,包括地质构造、地层情况、水文地质条件等。

可使用表格、图表等方式进行展示)2. 地质环境问题根据调查结果,乙方发现以下地质环境问题:(列举具体的地质环境问题,如地质灾害风险、地下水污染等。

每个问题应包括问题描述、可能的影响和可能的原因。

)五、风险评估与对策建议1. 风险评估综合分析地质环境问题,乙方对项目区域的潜在风险进行了评估。

具体评估结果如下:(根据地质环境问题逐一进行评估,描述可能的风险程度和影响范围。

)2. 对策建议为降低地质环境风险和保护环境,乙方提出以下对策建议:(针对每个地质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工程措施、环境保护措施等。

)六、结论根据对项目区域的地质环境评价,乙方得出以下结论:(总结调查结果和对策建议,给出对整个项目的评价和建议。

)七、报告附件1. 野外调查记录2. 采样分析测试报告3. 相关资料和数据表格以上为地质环境评价地质勘测报告的模板,供参考使用。

矿山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矿山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矿山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矿业开发在各国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活动。

然而,矿山开发对于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全面评估矿山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本报告对某矿山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并给出了相应的评价结果和建议。

二、评价范围和方法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包括矿山选址、矿山开采、矿石加工和尾矿处理等环节。

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前期调查研究、现场观测和数据分析等。

三、矿山选址评价1. 地质环境评价根据地质地貌特征和矿产资源丰富性进行评价,发现该选址地区地质条件良好,适合进行矿山开发。

2.生态环境评价通过调查研究,评估了矿山选址区域的生态环境现状,并使用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了其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

结果显示,该选址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开发需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

四、矿山开采评价1. 水资源影响评价通过采样测试和水质监测分析,评估了矿山开采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合理管理下,矿山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可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2.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评估了矿山爆破、机械设备、运输等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合理使用环保设施和减排措施的情况下,矿山开采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可降低到最低限度。

3.土壤环境影响评价通过采样分析,评估了矿山开采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结果显示,矿山开采过程中会引起一定的土壤污染,但通过科学管理和修复措施,土壤的恢复能力较强。

五、矿石加工评价1.固体废物处理评价通过调查研究、采样测试和数据分析,评估了矿石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结果表明,采取合理的处置和回收措施,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2.能源消耗评价评估了矿石加工所需的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结果显示,矿石加工对能源的消耗较大,但通过能源管理措施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六、尾矿处理评价1. 环境风险评价评估了尾矿处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以确保尾矿处理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环境地质评估报告模板

环境地质评估报告模板

环境地质评估报告模板环境地质评估报告模板如下:报告标题:环境地质评估报告报告编写日期:YYYY年MM月DD日1. 概述在本报告中,我们对指定区域进行了环境地质评估。

该评估旨在了解和评估地质环境对该区域生态系统、水资源和人类社会活动的潜在影响。

2. 评估目的与范围本次评估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的影响。

评估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地质构造、土壤类型、地下水资源、地质灾害风险等。

3. 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我们收集了大量的地质资料,包括地质测量数据、地质图、遥感图像和相关文献。

我们使用系统化的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解释,以得出对地质环境影响的结论。

4. 地质环境评估结果4.1 地质构造根据所收集的地质测量数据和地形图,我们确定了该区域的地质构造特征。

分析表明,该区域存在断层带、抬升区和下降区等。

4.2 土壤类型通过取样和实地调查,我们确定了该区域的土壤类型。

结果显示,该区域土壤类型多样,包括砂质土壤、黏土土壤和壤土。

4.3 地下水资源我们对该区域的地下水资源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该区域地下水丰富,并且水质优良。

4.4 地质灾害风险通过分析历史地质灾害事件和地质构造,我们评估了该区域的地质灾害风险。

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域存在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

5. 影响分析根据以上评估结果,我们对地质环境对该区域生态系统、水资源和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地质条件对植被分布、农田利用和建筑结构有一定的影响。

6. 结论与建议综合以上评估结果和影响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该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存在地质灾害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 该区域地下水资源丰富,可以用于人类社会活动和农业用水;- 该区域土壤类型多样,可适用于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应考虑地质构造和地质灾害风险的影响;- 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应进行地质调查和灾害风险评估;- 在自然资源管理中,应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和优化土壤利用。

绿色矿山评估报告的模板

绿色矿山评估报告的模板

第三方评估报告的模板一、矿山简介介绍矿种、开采方式、共伴生资源、规模、位置、交通、选矿加工设施等最基本情况。

【***矿山】成立于2006年,拥有水泥用石灰岩自备矿山一座,位于公司生产区东北1.6km处,为露天开采矿山,开采标高1134m~1065m,矿区面积约0.435km2,初期矿山生产规模为48万t/a,2013年矿山扩界和扩产能后,生产规模为95万t/a,设计采场损失率为5%,服务年限为22年。

企业拥有一条40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年设计生产水泥熟料120万吨,水泥186万吨,资产总额6.5亿元。

矿山到水泥生产线采用全封闭皮带廊道运输。

二、评估依据政策、标准、政府有关文件等评估依据。

对【***矿山】绿色矿山建设水平的评估依据的政策和标准为《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国土资规〔2017〕4号)、《关于2020年度绿色矿山遴选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厅函〔2020〕839号)要求、《水泥灰岩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绿色矿山建设评价指标》等文件。

三、评估过程介绍查阅看了哪些资料、查看了哪些地方、走访了哪些人。

1.查阅的资料查看了营业执照、采矿许可证、安全许可证等证照资料;查看了储量年度报告、开采设计方案、选矿设计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等方案并对执行情况进行落实;查看了科技管理制度、人员目视化管理制度、矿山自动化集中管控系统平台建设方案制度并进行执行情况和达到效果进行确认。

2.查看的现场查看了职工宿舍、食堂、澡堂、干法水泥生产线、机修车间、进场道路、场内道路、矿区建筑物、排土场、表土堆放场等工作场所的管理、维护情况;查看了排土场、终了平台的排水、质量管理以及复垦情况;查看了生产区、办公区整体布局、规划和环境情况。

3.各生产系统的运行查看了矿山生产生活配套系统设计说明,并在矿山有关负责人员的陪同下参观并评细了解了矿区供电系统、供水系统、运输系统、污水处理系统、排水系统等生产生活系统。

矿山评估报告

矿山评估报告

1、前言1.1任务由来及编制依据1.1.1任务由来宜章县xxxxx矿为一证照齐全的小型民办股份制煤矿企业,2006年5月,湖南省国土资源厅颁发了采矿许可证,有效期2006年5月至2009年5月,证号00000000000,有效期即将到期。

为有效的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促进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为延续矿山开发换发采矿许可证审批做好准备工作,xxxxx委托我公司对该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进行评做工作。

我公司接受委托后,严格按照DB43/T304-2006《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技术规范》及相应的工作程序与委托书要求开展工作,收集有关的地质、采矿、环境等技术资料,并于2009年3月20日~3月22日赴现场进行野外调查,经室内综合分析研究,于2009年4月完成了该评估报告的编制工作。

1.1.2编制依据1.1.2.1政策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6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4号公布;2、《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2003年11月24日国务院令第394号;3、《湖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2002年1月24日湖南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通过;4、《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工作的通知》湘国土资办发[2006]187号2006年9月26日。

1.1.2.2技术依据(1)《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技术规范》DB43/T304-2006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06-09-28发布;(2)《湖南省郴耒煤田矿区长坪勘探区地质勘探最终报告》广东省冶金煤炭201队1968年11月。

(3)《湖南省宜章县梅田矿区浆水井田xxxxx资源储量检测报告》湖南省煤田地质局第三队勘探队2007年10月,批准备案文号:湘国土资储年报备字[2008]055号。

(4)《湖南省宜章县浆水乡xxxxx开发利用方案》湖南华中矿业有限公司2008年12月,评审意见书:湘国土资矿函[2009]71号。

1.1.2.3合同依据湖南省宜章县浆水乡xxxxx(委托方)与湖南华中矿业有限公司(被委托方)签定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技术服务合同书》2009年3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编写模板一、评估范围及评估级别1、评估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标准DZ/T223-2009《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评估范围为矿区范围、矿业活动影响范围和可能影响矿业活动的不良地质因素存在的范围。

(1)矿区范围碎石矿矿区面积1.573Km2。

(2)矿区外矿业活动影响本矿山露天采场、工业广场和部分矿区道路在矿区范围内,办公生活区、废石场、部分矿区道路设在矿区之外,矿业活动影响范围超出矿区范围。

现状条件下,工业广场、露天采场在矿区范围内,废石场、办公生活区和矿区外道路(在矿区之外)占地面积分别为96m2、100m2、220m2,现状条件下,矿区之外矿业活动的影响范围为516m2。

预测未来露天采场和工业广场位于矿区之内。

办公生活区、表土存放场、废石场、矿区道路、取土场在矿区之外,办公生活区、表土存放场、废石场、矿区道路、取土场占地面积分别为200 m2、996m2、350m2、1080 m2、19004 m2,矿山之外矿业活动的影响范围为11630m2。

(3)矿区周边无其它矿业活动,无影响到本区矿业活动的不良地质因素。

因此,评估区面积为392330m2。

2、评估级别确定(1)评估区重要程度评估区及附近无居民集中居住区。

距矿区最近的村子是矿区东北500m处的潘家杖子村。

评估区内没有国家和自治区政府规定的矿产资源禁采区;没有其它法律法规规定不允许开采的地区,没有自治区级以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区及历史文物保护区;没有根据自治区生态保护需要划定的生态脆弱区;没有城市规划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及国防工程设施圈定的军事禁区。

评估区内也无铁路、省道、重要湖泊及主要水系分布。

评估区内无高等级公路经过和其它较重要设施,评估区附近无较重要旅游景区。

评估区及其附近无较重要水源地。

评估区占地类型为其它草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标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表(表B.1),评估区重要程度为较重要区。

(2)矿山建设规模矿山设计露天开采,生产规模为0.3万m3/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标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矿山生产建设规模分类一览表(表D.1),该矿山建设规模为小型。

(3)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碎石矿位于地下水位以上,矿区地形坡度有利于自然排水,地下水对矿山开采无影响。

矿区内无褶皱构造与断裂构造。

地貌类型为低山,地貌单元类型单一,微地貌形态简单,地形起伏变化不大,地形坡度6 -1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标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级表 C.2,该矿山地质环境条件的复杂程度为简单。

(4)评估级别的确定评估区重要程度为较重要区,矿山建设规模为小型,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简单,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分级表,确定评估级别为三级(见表1-1)。

表1-1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判别表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一)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现状评估1、地质灾害影响现状评估评估区地处低山区,山顶呈浑圆状,地形东北高西南低,地形起伏变化不大,地形坡度一般6-18°。

现状露天采场边坡为坚硬岩,顶部基岩裸露,稳定性较好,面积和采深较小,经现场调查,露天采场现状条件下不存在崩塌、滑坡地质灾害。

评估区内地势平缓,沟谷不发育,不具备引发泥石流地质灾害的条件。

评估区无大的集中供水水源地,无地面沉降灾害。

评估区无地下采矿活动,无地面塌陷(沉陷)灾害。

评估区内目前工程建设活动主要有露天采场、工业广场、办公生活区、废石场、和矿区道路。

办公生活区建设在平地上,现状条件下没有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

废石顺斜坡排放,现状废石场没有引发崩塌、滑坡灾害。

现状条件下评估区地质灾害不发育。

2、含水层影响现状评估1)含水层结构破坏根据现状矿山开采状况,矿山开采标高700m—640m,地下水位埋深>60m,开采矿体位于地下水位以上,矿山开采对区内含水层结构影响较轻。

2)露采疏干对含水层影响矿体位于地下水位以上,平时不向外排水。

在雨季矿坑会有少量积水,下雨即停止生产,雨后坑内少量积水快速渗入地下。

因此矿山开采对含水层影响较轻。

3)对矿区及附近水源的影响矿山生产过程中矿坑不向外排水,生活污水少量排放,用于绿化浇水,未影响到矿区及周围生产生活供水,对评估区及附近水源影响较轻。

4)对地下水水质影响矿山生产过程中矿坑不向外排水。

生活污水少量排放,对地下水水质污染较轻。

3、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现状评估矿区附近无各类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人文景观、风景旅游区,矿区不在主要交通干线可视范围之内,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主要为露天采场、办公生活区、工业广场、废石场和矿区道路等。

1)露天采场现状条件下,有一个露天采场,面积为1840m2,最大采深为10m。

采场的最低开采标高540m。

对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较大。

2)办公生活区办公生活区占地面积100m2,建筑物低且建筑面积小。

办公生活区的建设与原有自然景观不协调,增加景观破碎度,使原来连续分布的草地生态景观中产生生态斑块,改变了项目区的生态景观格局,降低原景观的审美价值。

办公生活区为砖混结构平房,对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小,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程度为较轻。

3)矿区道路矿区道路占地面积200m2。

矿区道路的建设与原有自然景观不协调,增加景观破碎度,使原来连续分布的草地生态景观中产生生态斑块,改变了项目区的生态景观格局,降低原景观的审美价值。

对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小,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程度为较轻。

4)工业广场工业广场位于矿区内在现状采坑西侧,占地面积620m2。

占用破坏草地小于2hm,对评估区内土地资源影响较轻。

5)废石场废石场占地面积206m2,最大堆放高度都不超过1m,对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程度较轻。

6)评估区内其它区域评估区内其它未被占用和破坏的区域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程度为较轻。

表1-2 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现状评估表4、土地资源影响现状评估评估区范围内的土地类型为草地。

矿山开采对土地资源影响主要表现为:1)露天采场破坏土地资源现状评估露天采场,占地面积为840m2,破坏土地类型为草地,占用破坏草地小于2hm,对评估区内土地资源影响较轻。

2)办公生活区占用土地资源现状评估办公生活区位于露天采场西南侧,面积100m2,占用土地类型为草地,占用草地小于2hm,对评估区内土地资源影响较轻。

3)矿区道路位于矿区东侧,总面积100m2,占用土地类型为草地,占用草地小于2hm,对评估区内土地资源影响较轻。

4)工业广场工业广场位于矿区内在现状采坑西侧,占地面积940m2。

占用破坏草地小于2hm,对评估区内土地资源影响较轻。

5)废石场废石场占地面积96m2,占用土地类型为草地,占用草地小于2hm,对评估区内土地资源影响较轻。

综上所述,评估区现状条件下各工程设施占用或破坏土地资源总面积1133m2;占评估区面积9.2%;占用、破坏的土地类型为草地(见表1-3)。

表1-3 矿山土地资源影响现状评估表5、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现状经现场调查,矿区现状破坏一定面积的土地、植被,对周围地质环境带来一定影响,但并未采取治理措施,而是依靠自然恢复。

(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分区根据现状调查结果,以矿山范围为评估区,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附录表E.1所列地质灾害、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土地资源和防治难度为评估要素进行矿山环境影响现状评估分区。

现状条件下露天采场、办公生活区、矿区道路、工业广场、评估区内其它区域地质灾害不发育;对含水层无影响;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程度较严重;对土地资源影响程度较轻,据此判断露天采场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为较严重,划分为较严重区;办公生活区、矿区道路、废石场、评估区内其它区域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均为较轻,划分为较轻区(见表1-4)。

表1-4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分区说明表三、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附录表E.1所列地质灾害、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土地资源为评估要素对矿山环境进行预测评估。

一、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预测评估(一)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对矿山开采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论述如下:根据《开发利用说明书》,该矿为露天开采,最高采矿标高700m,最低采矿标高640m。

采用阶梯式采矿,单台阶高度为5m,最终采场帮坡角55°。

因岩石表层风化,且从现状露天采场观察,矿体中有一组北东向节理(裂隙面倾向310°,倾角65°,裂隙宽度1-3mm,长1-5m),开采过程中边坡岩石会在机械振动或在重力作用下失稳而产生崩塌灾害。

矿山崩塌主要是坑壁下部岩体不动,上部岩体在张力的作用下,直接崩落到坑底。

崩塌的主要原因是矿坑开挖形成临空面,构成临空面的岩体在自重卸荷及机械振动下,发生崩塌。

该矿山采矿高度共计只为50m,分12层开采,且所开采矿体为坚硬岩,因此,矿山开采过程中预测产生崩塌灾害程度较轻。

露天采场可能引发崩塌灾害范围为整个露天采场,影响面积133850m2,矿山开采时采场工作人员3-5人,受威胁财产8-15万元,崩塌灾害影响程度较轻。

建议矿山在未来回采过程中应加强对露天采场边坡岩体的监测,在开采过程中边开采边对露天采场的边坡进行削坡,使边坡放缓,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确保采场作业人员的安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223-2009)《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的表 E.1,露天采场崩塌地质灾害对环境影响程度为较轻。

(二) 矿山开采对含水层影响预测评估1、含水层结构破坏矿山开采标高800m—740m,地下水位埋深>60m,开采矿体位于地下水位以上,矿山生产无需进行矿坑排水,预测未来矿山开采对含水层结构破坏影响较轻。

2、露采疏干对含水层影响矿体位于地下水位以上,平时不向外排水。

在雨季矿坑会有少量积水,下雨即停止生产,雨后坑内少量积水快速渗入地下。

因此矿山生产过程中的露采疏干水对含水层影响较轻。

3、对矿区及附近水源的影响矿山生产过程中矿坑不向外排水,生活污水少量排放用于绿化浇水,未影响到矿区及周围生产生活供水,对评估区及附近水源影响较轻。

4、对地下水水质影响矿山生产过程中矿坑不向外排水。

生活污水少量排放,对地下水水质污染较轻。

5、矿山开采对含水层破坏预测评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标准DZ/T223-2009《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附录E,预测露天采场及其他评估单元对含水层影响较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