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基础知识详解
计算机硬盘认识
![计算机硬盘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1db35382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2a.png)
计算机硬盘认识计算机是现代社会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无论是生产生活还是商业运营都离不开计算机的支持。
而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就是计算机硬件,它负责计算机的运转,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显卡等组成部分。
在计算机硬件中,硬盘作为存储介质之一,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将深入了解计算机硬盘的相关知识。
一、硬盘的分类和原理硬盘是指计算机中用来存储信息的磁性媒体,可以长期保存大量信息。
硬盘的分类主要有机械硬盘(HDD)和固态硬盘(SSD)两种。
机械硬盘的主体结构是机械部件,利用磁性材料存储信息,因此具有较高的容量和较低的造价,但速度较慢。
固态硬盘则采用闪存作为存储介质,因此具有极快的读写速度,但容量相对较小,造价较高。
硬盘原理是指硬盘的读写操作和数据存储方式。
硬盘的读写操作是通过从盘片的表面读取磁性材料上的数据和向表面写入数据完成的,操作过程中磁头需要极高的精度和速度。
数据存储方式则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将信息在磁性材料上编码存储,因此存储的信息可以长期保存,并且可以进行读写、修改等操作。
二、硬盘的参数和指标硬盘的参数和指标是指硬盘的基本性能和工作方式。
最基本的硬盘参数是容量,即硬盘可以存储的最大数据量。
此外,硬盘的转速也是硬盘参数之一,转速越高则读写速度越快,但功耗和噪音也更大。
数据传输速率也是硬盘的指标之一,即读写数据的速率。
缓存大小则是硬盘用于缓存数据的内存大小,一般来说缓存越大则读写速度越快。
寻道时间和转速延迟则是硬盘读写数据的关键时间,对硬盘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三、硬盘的安装和维护硬盘的安装和维护是保持计算机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措施。
在硬盘安装时应该注意正确的位置和连接方式,以便保证数据传输的速度和稳定性。
硬盘维护方面则需要注意保持存储信息的正常,定期清理不必要的信息,防止硬盘损坏、数据丢失等情况的发生。
此外,定期备份数据也是确保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在出现故障时及时恢复信息。
综上所述,硬盘作为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存储和传输数据的功能。
hdd硬盘分类
![hdd硬盘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5fe87a91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fe.png)
hdd硬盘分类摘要:1.硬盘的基本概念2.硬盘的分类方法3.不同种类的硬盘介绍4.硬盘的选择与使用正文:一、硬盘的基本概念硬盘(HDD,Hard Disk Drive)是计算机中用于存储数据的机械设备,通常由一个或多个铝制盘片组成,盘片表面涂有磁性材料。
硬盘通过磁头读取和写入数据,它的转速、容量和接口类型等因素决定了其性能和适用场景。
二、硬盘的分类方法硬盘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划分,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1.按照转速:硬盘可分为高速硬盘(HDD)和低速硬盘。
高速硬盘的转速较高,一般在7200 转/分钟以上,适用于性能要求较高的场景;低速硬盘的转速较低,一般在5400 转/分钟以下,适用于家用和一般办公场景。
2.按照容量:硬盘可分为小容量硬盘和大容量硬盘。
小容量硬盘一般指容量在500GB 以下的硬盘,适用于对存储容量要求不高的场景;大容量硬盘一般指容量在1TB 以上的硬盘,适用于需要大量存储数据的场景。
3.按照接口类型:硬盘可分为SATA 硬盘、PATA 硬盘和SAS 硬盘等。
SATA 硬盘是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硬盘类型,接口速度快、传输稳定;PATA 硬盘逐渐被市场淘汰,但仍适用于部分老型号计算机;SAS 硬盘主要应用于企业级服务器,具有更高的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三、不同种类的硬盘介绍1.机械硬盘(HDD):机械硬盘是传统的硬盘类型,主要由磁头、盘片和马达等组成。
机械硬盘的容量大、价格低,但读写速度相对较慢,噪音和发热也较大。
2.固态硬盘(SSD):固态硬盘是一种新型的硬盘类型,采用闪存芯片作为存储介质,没有磁头和盘片。
固态硬盘的读写速度快、噪音低、抗震性能好,但价格相对较高,容量相对较小。
3.混合硬盘(SSHD):混合硬盘是一种结合了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优点的产品,通常将固态硬盘作为缓存,提高系统的读写速度。
四、硬盘的选择与使用在选择硬盘时,需要根据个人需求和预算来选择合适的类型和容量。
第一章:硬盘基础知识-认识硬盘-硬盘的主要性能指标
![第一章:硬盘基础知识-认识硬盘-硬盘的主要性能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2ec20e2acfc789eb172dc8c6.png)
第一章:硬盘基础知识-认识硬盘-硬盘的主要性能指标1.1.3硬盘的主要性能指标硬盘的性能指标包括品牌、容量、单碟容量、转速、数据传输率、平均寻道时间、主轴转速与缓存等,它们是衡量硬盘好坏的主要标准,而熟悉这部分知识可以使我们更深地了解硬盘。
本书不对全部的性能指标进行一一介绍,只讲解几个主要的性能指标。
1.品牌目前硬盘的品牌主要有希捷(Seagate)、三星(Samsung)、东芝(Toshiba)、富士通(Fujitsu)、西部数据(Western Digital)、迈拓(Maxtor)、昆腾(Quantum)、日立(Hitachi)、IBM等。
其中迈拓公司于2000年并购昆腾,而迈拓公司又在2006年与希捷公司合并。
因此现在市面上已基本看不到昆腾硬盘,只在一些二手市场中时有出现;而迈拓硬盘也只有少量在出售。
2.容量(Volume)容量即硬盘的大小,其单位为兆字节(MB)、吉字节(GB)与太字节(TB)。
早期的硬盘容量很低,大多以MB为单位,世界上第一台磁盘存储系统只有5MB,而目前主流硬盘的容量都在160GB以上。
随着硬盘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大容量的硬盘也在不断推出,如现在已出现1TB容量的硬盘。
许多人发现,操作系统中显示的硬盘容量与官方标称的容量不符,即少于标称容量,容量越大则这个差异越大。
如标称容量为40GB的硬盘,在操作系统中显示为38GB,80GB的硬盘显示只有75GB,160GB的硬盘则只显示140GB。
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硬盘厂商对容量的计算方法与操作系统的计算方法不同,以及单位转换关系不同。
我们知道,计算机中所采用的计数方式是二进制的,这样在操作系统中对容量的计算就是以1024为一进制,即1024B=1KB,1024KB=1MB,1024MB=1GB;而硬盘厂商在计算容量方面是以1000为一进制的,即1000B=1KB,1000KB=1MB,1000MB=1GB,这些进制上的差异就造成了硬盘容量的差异。
硬盘的基础知识
![硬盘的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269a80c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56.png)
硬盘的基础知识硬盘是计算机中重要的存储设备之一,也是人们常说的硬盘驱动器或磁盘驱动器。
它是一种用来存储和读取数据的装置,具有较大的存储容量和较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广泛应用于个人电脑、服务器和数据中心等领域。
硬盘的基本构造是由一个或多个盘片组成的,每个盘片的表面都被划分成许多小区域,每个小区域可以存储一定数量的数据。
盘片通常由铝合金或玻璃材料制成,表面涂有一层磁性材料,用来记录数据。
盘片之间通过一个主轴相互连接,整个硬盘机构被安装在一个盘片驱动器中。
硬盘的读写原理是利用磁头在盘片上扫描来读取和写入数据。
磁头是硬盘中最为关键的部件之一,它类似于唱片机上的唱头。
当硬盘工作时,磁头会在盘片上不断移动,将数据记录在盘片上或从盘片上读取数据。
每个盘片上都有两个磁头,一个用于读取数据,另一个用于写入数据。
磁头与盘片之间的距离非常接近,只有几纳米,因此需要非常精密的控制和定位技术。
硬盘的存储容量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硬盘的存储容量也在不断增加。
早期的硬盘容量较小,一般只有几十兆字节或几百兆字节。
而现在,常见的硬盘容量已经达到了几十或上百个千字节。
甚至还有更大容量的企业级硬盘,可以达到几个千字节或几个百字节。
硬盘的读写速度也是评价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硬盘的数据传输速度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如硬盘的转速、缓存大小、接口类型等。
硬盘的转速是指盘片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通常以每分钟转数(RPM)来表示。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硬盘转速有5400转/分钟、7200转/分钟和10000转/分钟等。
转速越高,硬盘的数据传输速度越快。
硬盘的接口类型也会影响其读写速度。
常见的硬盘接口有SATA、SAS和SCSI等。
其中,SATA是最常见的硬盘接口,具有较高的兼容性和性价比。
SAS和SCSI接口则主要用于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服务器和存储系统。
硬盘也需要一个控制器来管理和控制其工作。
控制器是硬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管理硬盘的读写操作、数据传输和错误检测等。
硬盘知识点总结归纳
![硬盘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d8cfd8f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5a.png)
硬盘知识点总结归纳一、硬盘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是计算机中用于存储数据的一种设备,它由磁性材料制成的圆盘及其上的读/写磁头、马达和控制电路组成。
硬盘可以分为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两大类。
1. 机械硬盘:机械硬盘采用磁性圆盘和读写磁头的机械结构来存储数据,具有较大的存储容量和相对较低的价格。
机械硬盘的转速一般为5400rpm、7200rpm或10000rpm,较低的转速意味着较低的性能。
机械硬盘在读写速度、噪音和耗电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
2. 固态硬盘: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SD)采用闪存芯片来存储数据,具有更高的读写速度、更低的耗电量和没有机械部件的优点。
固态硬盘的工作原理和普通U盘相似,但由于采用了更高速的闪存芯片和更高级的控制器,其性能和寿命要远远超过普通U盘。
二、硬盘的工作原理硬盘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数据存储和读写过程。
1. 数据存储:硬盘内部的磁性圆盘被分成许多以扇区为单位的磁道,每个扇区中的信息以磁性形式存储。
读写磁头通过磁场的变化来读取和写入数据,数据以二进制形式存储。
2. 读写过程:在读取数据时,磁头会感知磁盘上的磁场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然后传输给主机;在写入数据时,磁头会向磁盘表面施加磁场,改变磁性材料的磁化方向,从而实现数据的存储。
三、硬盘的常见问题和维护方法硬盘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常见问题,如坏道、读写错误、文件系统损坏等。
为了延长硬盘的使用寿命和保证数据安全,需要进行一些维护工作。
1. 检测和修复坏道:坏道是指硬盘中部分扇区由于磁场的损坏而无法正常工作,会导致数据读写错误。
可以使用硬盘维护工具对硬盘进行坏道扫描和修复,如Windows中的磁盘检查和磁盘碎片整理工具。
2. 防止硬盘震动和碰撞:硬盘内部的磁盘和磁头都是非常精密的部件,对震动和碰撞非常敏感。
因此,在移动硬盘时需要尽量避免震动和碰撞,可以使用硬盘保护套或垫片来减轻震动。
SSD基础知识及一些技术解析
![SSD基础知识及一些技术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ed3508a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a4.png)
SSD基础知识及一些技术解析目录一、固态硬盘基础知识 (2)1.1 固态硬盘简介 (3)1.1.1 什么是固态硬盘 (4)1.1.2 固态硬盘与机械硬盘的区别 (5)1.1.3 固态硬盘的市场份额和发展趋势 (6)1.2 SSD工作原理 (7)二、SSD关键技术与性能参数 (8)三、SSD性能优化与评测 (9)3.1 性能优化策略 (10)3.2 SSD评测方法 (11)3.2.1 顺序读写测试 (13)3.2.2 随机读写测试 (13)3.2.3 穿越测试 (15)3.3 影响SSD性能的因素 (16)3.3.1 硬件配置 (17)3.3.2 软件设置 (18)3.3.3 系统负载 (20)四、SSD选购与常见问题解答 (21)4.1 如何选择合适的SSD (22)4.1.1 根据需求选择类型 (23)4.1.2 关注容量和价格 (24)4.1.3 考虑品牌和口碑 (26)4.2 SSD常见导致问题及解决方法 (26)4.2.1 无法启动 (28)4.2.2 性能下降 (30)4.2.3 硬盘损坏 (31)4.2.4 兼容性问题 (32)4.3 SSD保养与维护建议 (33)4.3.1 避免极端温度 (34)4.3.2 定期进行碎片整理 (35)4.3.3 使用正版杀毒软件保护 (37)五、未来展望与技术革新 (38)5.1 未来发展趋势 (40)5.2 新型存储技术 (41)5.2.1 相变存储 (42)5.2.2 磁随机存取存储器 (43)5.2.3 量子点存储技术 (45)一、固态硬盘基础知识固态硬盘是一种数据存储设备,它使用闪存芯片而不是传统硬盘中的旋转磁盘和移动磁头来存储数据。
由于没有移动部件,固态硬盘在读写速度、抗震性能和能耗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结构:机械硬盘由一个或多个金属盘组成,每个盘上都有磁性物质,数据通过磁头以磁场的形式写入和读取;而固态硬盘使用闪存颗粒作为存储介质,没有机械部件。
固态硬盘知识点总结大全
![固态硬盘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5c6ff06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21.png)
固态硬盘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固态硬盘的基本概念1. 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简称SSD)是一种使用固态存储器来存储数据的硬盘。
与传统的机械硬盘(HDD)相比,固态硬盘没有机械部件,数据存储在闪存芯片中,因此具有更快的读写速度、更低的能耗和更高的可靠性。
2. 固态硬盘通常采用闪存作为存储介质,包括MLC(多级单元存储)、TLC(三级单元存储)和QLC(四级单元存储)等不同类型的闪存。
3. 固态硬盘的存储容量通常较小,常见的容量有128GB、256GB、512GB和1TB等,较大容量的固态硬盘也开始出现,如2TB、4TB甚至8TB。
4. 固态硬盘的接口标准主要有SATA、NVMe和PCIe等,不同标准的固态硬盘具有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接口类型。
5. 固态硬盘有固态硬盘和固态硬盘一体机两种形式,前者适用于插入电脑主板的硬盘插槽中,后者则直接将固态硬盘和主板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体化的硬盘设备。
二、固态硬盘的优势和劣势1. 优势:(1)读写速度快:固态硬盘的读写速度通常比传统机械硬盘更快,可以大大提高计算机的响应速度和运行效率。
(2)能耗低:固态硬盘不需要电机驱动和机械部件,因此能耗较低,有助于节省电能和降低噪音水平。
(3)可靠性高:固态硬盘不易受到震动和振动的影响,且有着更高的抗振能力和耐用性,能够更长时间地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4)体积小:固态硬盘的尺寸通常比传统机械硬盘更小,有利于笔记本电脑和便携设备的轻便化设计。
2. 劣势:(1)价格高:与传统机械硬盘相比,固态硬盘的价格通常较高,尤其是大容量的固态硬盘,价格更是昂贵。
(2)寿命限制:固态硬盘的写入次数有一定的限制,长期使用可能带来存储器的寿命问题,尤其是在大容量、高速度读写的情况下。
(3)容量相对较小:相比传统机械硬盘,固态硬盘的容量相对较小,特别是在价格较为合理的情况下。
三、固态硬盘的应用范围1. 笔记本电脑:固态硬盘在笔记本电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其快速的启动速度和高效的读写性能。
硬盘基础知识大全
![硬盘基础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f3aa304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c2.png)
硬盘基础知识大全硬盘是一个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存储中心,我们运行计算机时使用的程序和数据目前绝大部分都存储在硬盘上。
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关于硬盘基础知识大全,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关于硬盘的一些基础认识机械硬盘的认识硬盘的组成硬盘的物理结构磁头主要任务完成盘片上数据的读写操作,盘片在高速旋转时,磁头会飞行在盘面上方,而不是接触盘面每个盘片的两面都会有一个磁头,当然有的硬盘有可能只有一个磁头,磁头的编号从0开始机械臂使磁头部件作径向移动的装置,已完成磁道变换盘片含有磁性的合金盘片,用来存取写入的数据:每张盘片的容量成为单碟容量,而硬盘的容量就是所有盘片容量的总和;由于单碟容量的限制,通常一个硬盘会含有多张盘片盘片的厚度在0.5mm左右,盘片的转速与盘片大小有关每个盘片都会有上下两面,都可以被利用来存储数据;能存储数据的盘面成为有效盘面,每个盘面都会有一个盘面好,其和磁头编号是相对应的,从0开始编号盘片的逻辑划分扇区盘片在转动时,磁头在盘面上画过的一段圆弧,称扇区,即sector扇区并不是连续的,在磁道上被划分成一段一段的,从1开始编号是硬盘最小的物理存取单位,每个扇区为512byte磁道磁盘在格式化时被划分成许多同心圆,这些同心圆叫做磁道,即track磁道从外向内从0开始编号,盘面的容量越大,包含的磁道数越多磁道是看不见的,只是盘面上一些被磁化的区域柱面所有盘面上相同编号的磁道构成的圆柱,称为柱面,即cylinder每个柱面上的磁头由上到下从0开始编号数据的读写是按照柱面进行的,而非按照盘面进行柱面是分区的最小单位柱面是所有盘片表面上到中心主轴的距离相等的磁道集合数据的读写按柱面进行,即磁头读写数据时首先在同一柱面内从“0”磁头开始进行操作,依次向下在同一柱面的不同盘面即磁头上进行操作,只在同一柱面的所有磁头全部读写完毕后磁头才转移到下一柱面。
因为选取磁头只需要通过电子切换即可,而选取柱面则必须通过机械切换。
硬盘所有知识点总结
![硬盘所有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69f7d93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b9.png)
硬盘所有知识点总结一、硬盘的工作原理硬盘是由一系列盘片(platter)、读写头(head)、主轴(spindle)和逻辑控制器(controller)组成的。
盘片由铝合金制成,表面覆盖了高密度磁表面材料。
读写头位于盘片上方,并能够在盘片表面上移动。
主轴是盘片的主要运转部件,可以旋转盘片,让读写头可以访问盘片的任何区域。
当数据需要被写入硬盘时,硬盘的逻辑控制器会将数据信号转换为磁场,并且通过读写头写入盘片中。
当需要读取数据时,读写头会通过逻辑控制器读取盘片上的磁场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数据信号。
二、硬盘的类型1. 机械硬盘(HDD):机械硬盘使用磁性盘片来存储数据,并且由读写头访问数据。
机械硬盘容量大,价格低,但速度较慢,适合用于存储大量数据。
2. 固态硬盘(SSD):固态硬盘使用闪存存储器来存储数据,没有移动部件,因此速度更快,耐用性更高,但价格更高。
固态硬盘适合用于提高计算机的性能和速度。
三、硬盘的接口1. SATA接口:Serial ATA(SATA)是一种用于连接硬盘和主板的接口标准,速度一般可达6Gb/s。
2. SAS接口:Serial Attached SCSI(SAS)是一种用于连接高端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的接口标准,速度更高,可达12Gb/s。
3. PCIe接口: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PCIe)是一种用于连接固态硬盘和主板的接口标准,速度更高,可达32Gb/s。
四、硬盘的安装1. 硬盘安装位置:硬盘通常安装在计算机主机箱内的硬盘槽中,需要根据计算机主板和机箱的接口类型选择合适的接口连接线。
2. 主从设备设置:在连接多个硬盘时,需要根据主板的设备设置将硬盘设置为主设备或从设备。
3. 供电连接:硬盘需要通过电源线连接到电源供应器,保证正常工作。
五、硬盘的维护1. 清洁保养:定期清洁和保养硬盘,例如,使用吹气枪或压缩空气清理硬盘表面的灰尘和污垢。
硬盘基本知识(磁道、扇区、柱面、磁头数、簇、MBR、DBR)
![硬盘基本知识(磁道、扇区、柱面、磁头数、簇、MBR、DBR)](https://img.taocdn.com/s3/m/98c61430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5c.png)
硬盘基本知识(磁道、扇区、柱面、磁头数、簇、MBR、DBR)2010-09-25 10:32转载自 j2h3344最终编辑 sophejr硬盘的DOS管理结构1.磁道,扇区,柱面和磁头数硬盘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由坚硬金属材料制成的涂以磁性介质的盘片,不同容量硬盘的盘片数不等。
每个盘片有两面,都可记录信息。
盘片被分成许多扇形的区域,每个区域叫一个扇区,每个扇区可存储128×2的N次方(N=0.1.2.3)字节信息。
在DOS中每扇区是128×2的2次方=512字节,盘片表面上以盘片中心为圆心,不同半径的同心圆称为磁道。
硬盘中,不同盘片相同半径的磁道所组成的圆柱称为柱面。
磁道与柱面都是表示不同半径的圆,在许多场合,磁道和柱面可以互换使用,我们知道,每个磁盘有两个面,每个面都有一个磁头,习惯用磁头号来区分。
扇区,磁道(或柱面)和磁头数构成了硬盘结构的基本参数,帮这些参数可以得到硬盘的容量,基计算公式为:存储容量=磁头数×磁道(柱面)数×每道扇区数×每扇区字节数要点:(1)硬盘有数个盘片,每盘片两个面,每个面一个磁头(2)盘片被划分为多个扇形区域即扇区(3)同一盘片不同半径的同心圆为磁道(4)不同盘片相同半径构成的圆柱面即柱面(5)公式:存储容量=磁头数×磁道(柱面)数×每道扇区数×每扇区字节数(6)信息记录可表示为:××磁道(柱面),××磁头,××扇区磁道:当磁盘旋转时,磁头若保持在一个位置上,则每个磁头都会在磁盘表面划出一个圆形轨迹,这些圆形轨迹就叫做磁道。
这些磁道用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因为它们仅是盘面上以特殊方式磁化了的一些磁化区,磁盘上的信息便是沿着这样的轨道存放的。
相邻磁道之间并不是紧挨着的,这是因为磁化单元相隔太近时磁性会相互产生影响,同时也为磁头的读写带来困难。
电脑硬盘基础知识解析
![电脑硬盘基础知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517ba31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48.png)
这两个侧向定位磁头能够被用于削减邻道所带来的干扰,从而凸显出目标磁道的真实信号。
这一技术,完全能够突破当前读取点位区无法进一步缩小的瓶颈,从而有效提升磁道密度,提供更大的存储容量。
磁体呈闭合形态固定在硬盘底座上磁头臂有转动轴承线圈位于磁体中央当有电流通过线圈时线圈可以按某个方向灵活摆动带动磁头臂的动作磁头臂装有前置换向放大芯片通过柔性排线与
电脑硬盘基础知识解析
从生产、物理到逻辑层面去讲述硬盘不为人知的一面。我相信只要读者看完这些内容,对硬盘的认知产生巨大变化,也为自己日后购买提供强力的知识保障。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电脑硬盘基础知识解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硬盘分类
现在市面上硬盘有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
机械硬盘(HHD):就是一直在使用的普通硬盘,由内部构成而得名,通过硬盘磁头改变极性方式进行读写操作。硬盘作为精密设备,要注意防摔防尘。
固态硬盘(SSD):和机械硬盘不同的地方在于其是由固态存储芯片组成,但是固态硬盘的接口规范和接口定义是和机械硬盘统一的,所以才被广泛应用。
再到隧穿磁阻磁头(TMR)直至当今的二维记录磁头(TDMR) 。
对于已经淘汰的磁头技术了解的意义不大,毕竟本文不是专门研究磁头的,我只重点讲一讲时下最流行的TDMR磁头。
不过,在谈及TDMR磁头之前,我们必须要先了解下当今磁头结构的鼻祖一一-MR磁头。
在MR磁头出现之前,传统的TEI磁头是读写功能合一-的薄膜式感应磁头。但磁头的读和写的工作性质有着天壤之别。
容量=盘面数×柱面数×扇区数×512字节
电脑中存储容量的计量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简称B),8个二进制位称为1个字节,此外还有KB、MB、GB、TB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Byte=8bit,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
机械硬盘基本知识
![机械硬盘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e16860e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69.png)
机械硬盘基本知识机械硬盘(Hard Disk Drive,简称HDD)是一种存储数据的设备,它是电脑中最常见的存储介质之一。
机械硬盘采用机械式的工作原理,通过磁头读写磁盘上的数据。
1. 硬盘结构机械硬盘由多个金属盘片叠放而成,每个盘片上都有两面磁性镀层。
盘片通过一个主轴固定在硬盘上,并以高速旋转的方式工作。
磁头被悬浮在盘片表面上方,通过气流或磁力的方式保持在正确的位置上。
2. 磁头和盘片之间的读写机械硬盘的读写过程是通过磁头接触盘片表面上的磁性镀层进行的。
当硬盘读取数据时,磁头会靠近盘片表面并感应出盘片上的磁场变化,将其转化为电信号并传输给计算机。
当硬盘写入数据时,磁头会改变盘片上的磁场,以记录新的数据。
3. 磁道、扇区和柱面盘片表面被划分为许多同心圆,每个同心圆称为一个磁道。
每个磁道又被划分为多个扇区,每个扇区可以存储一定量的数据。
所有盘片上相同位置的磁道组成了一个柱面。
计算机通过柱面、磁头和扇区的组合来定位和访问硬盘上的数据。
4. 寻道和旋转延迟当计算机需要读取或写入数据时,磁头需要移动到正确的柱面位置,这个过程称为寻道。
寻道的时间取决于磁头移动的距离。
除了寻道时间,机械硬盘还需要等待所需数据旋转到磁头下方,这个等待时间称为旋转延迟。
寻道和旋转延迟是机械硬盘访问速度的两个重要因素。
5. 缓存为了提高硬盘的读写性能,机械硬盘通常内置了一定容量的缓存。
缓存是一块高速存储器,用于临时存储即将读取或写入的数据。
通过缓存,硬盘可以更快地响应计算机的读写请求,提高整体性能。
6. 机械硬盘的优势和劣势机械硬盘的优势在于价格相对较低,容量较大,适合存储大量数据。
然而,机械硬盘的速度相对较慢,寻道和旋转延迟会导致较长的访问时间。
同时,机械硬盘也比较脆弱,对震动和磁场的敏感度较高。
7. 机械硬盘的维护为了保持机械硬盘的正常工作,需要定期进行维护。
首先,避免在硬盘正在读写数据时突然断电,以免数据丢失或损坏。
其次,定期进行磁盘清理和整理,删除不需要的文件和软件,以释放存储空间并提高硬盘的性能。
硬盘基础知识
![硬盘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d37d2a8c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27.png)
01
磁盘片
DBR(DOS Boot Record,Dos引导记录),该层位于
02
硬盘的0柱面、1磁头、1扇区的位置,它是由格式化命令
Format产生的。DBR结束标志也是55AA。
1
磁盘片
2
FAT(File Allocation Ta b l e , 文 件 分 配 表 ) , 位 于 硬盘的0柱面、1磁头、2扇区 的 位 置 , FAT 表 面 大 小 由 硬 盘 的容量来决定。
磁盘片
DIR(Directory,文件目录),当在DOS模 式下输入DIR后,屏幕上显示的内容就是该区 的内容。
02
单碟容量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提 升硬盘的数据传输速度。硬盘单 碟容量的提高得益于数据记录密 度的提高,而记录密度同数据传 输率是成正比的,单碟容量越高, 它的数据传输率也将会越高。
高速缓存
01
指在硬盘内部的高速存储器,硬盘的数据被磁头读取 后先存到硬盘上的缓存芯片中,再由接口传送给系统,
缓存的容量和速度都对硬盘速都有直接影响。
个部份:
品型号、产地、出厂日期、产品序列号等。
在硬盘的一端有电源接口插座、主从设置
跳线器和数据线接口插座,而硬盘的背面
则是控制电路板。
硬盘正面
硬盘 电源相联,为硬盘工作提供 电力保证;数据接口则是硬 盘数据和主板控制器之间进 行传输交换的纽带,根据联 接方式的差异,分为EIDE接 口和SCSI接口等。
固定面板
01
控制电路板
02
硬盘知识及分区资料.
![硬盘知识及分区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73690cfad02de80d5d8401e.png)
▪ 在windows下给新硬盘分区 操作步骤: 右击“我的电脑”---管理---磁盘管理---
谢谢大家!
1.2 接口类型、容量
容量可以说是用户对硬盘认识最多的一个 技术指标,它的单位是兆字节(MB)或千兆 字节(GB)。影响容量的两个因素是单碟容 量和碟片数量。
有时在检测硬盘时可能会发现厂家标称的 容量和电脑检测的容量不一致,这是由于 采用的换算单位不同,厂家多以1000进制 换算,即1MB=1000byte、1GB=1000MB, 而电脑中多用1024进制换算。
1.3 缓存、转速
为解决硬盘在读写数据时CPU的等待问题, 在硬盘上设置适当的高速缓存,以解决二 者之间速度不匹配的问题。硬盘缓存与主 板上的高速缓存作用一样,是为了提高硬 盘的读写速度,当然缓存越大越好。目前 主流硬盘的数据缓存应该为2MB。
转速指的是硬盘内电机主轴的转动速度, 其单位是RPM(Round Per Minute,每分钟 旋转次数),它直接影响硬盘的数据传输率, 理论上转速越快数据传输率就越大。目前 主流硬盘的转速为7200RPM更快的转速可 以使盘片转动一周的时间减短,使平均等 待时间和平均寻道时间减短,更快地寻找 所需要的数据,同时硬盘的内部传输率也 会提高,使读写速度加快。
二、硬盘分区知识
新买回来的硬盘相当于一张“白纸”,而 为了能够更好地使用它,我们要在“白纸” 上划分出若干小块,然后打上格子。如此 一来,用户在“白纸”上写字或作画时, 不仅有条有理,而且可以充分利用资源。
2.1 分区的基本知识
硬盘一般分成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 一个硬盘的主分区也就是包含操作系统启 动所必需的文件和数据的硬盘分区,要在 硬盘上安装操作系统,则该硬盘必须得有 一个主分区。 扩展分区也就是除主分区外的分区,但它 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再将它划分为若干个 逻辑分区才行。逻辑分区也就是我们平常 在操作系统中所看到的D、E、F等盘。
硬盘的基本知识
![硬盘的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77eb26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d6.png)
硬盘的基本知识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种常见存储设备,用来保存和检索数据。
它由一个或多个旋转的盘片组成,每个盘片上有可在其表面上动态读写的磁道和扇区。
硬盘的主要作用是提供长期存储的能力,并且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主要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下面将详细介绍硬盘的基本知识。
1. 硬盘结构硬盘由盘片、磁头和传动机构组成。
盘片通常由金属或玻璃材料制成,通过主轴固定在一起,并可以在高速旋转。
每个盘片上都有一个可供磁头读写的磁道和扇区。
磁头是通过悬浮在盘片表面上方的气垫来保持接触,并可以快速移动到所需的磁道上。
传动机构包括马达和传动带,它们控制着盘片的旋转和磁头的移动。
2. 硬盘工作原理硬盘的工作原理基于磁性媒介和磁臂感应。
当计算机写入数据到硬盘时,磁头会通过一个薄的磁性被写入特定的磁道和扇区上。
磁头可以感应磁盘上的磁场,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发送给计算机进行处理。
当计算机需要读取数据时,磁头则会定位到相应的磁道和扇区,并从磁盘上读取磁场信号,然后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发送给计算机。
3. 硬盘容量硬盘的容量指的是硬盘可以存储的数据量大小。
目前市场上的硬盘容量越来越大,已经从几十兆字节发展到几十或上百兆字节,甚至更大。
硬盘容量与盘片的数量,磁头的数量以及扇区的密度有关。
随着技术的发展,每个磁道上的扇区数量增加,盘片数量也增加,从而提升了硬盘的容量。
4. 硬盘速度硬盘的速度通常由转速来衡量,以每分钟旋转次数(RPM)计算。
硬盘的转速越高,其读写数据的速度也越快。
现代硬盘一般有5400 RPM,7200 RPM,10000 RPM以及15000 RPM等不同转速可选。
高速硬盘通常用于要求较高数据访问速度的应用,如游戏和视频编辑等。
5. 硬盘接口硬盘接口是硬盘与计算机系统之间的连接接口。
常见的接口有IDE(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和SATA(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
电脑硬盘的基础知识大全
![电脑硬盘的基础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2ca5e4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91.png)
电脑硬盘的基础知识大全首先简单认识一下硬盘的物理结构,硬盘内部的物理结构很复杂,只能从大的颗粒度去看内部的结构总体来说,硬盘结构包括:盘片、磁头、盘片主轴、控制电机、磁头控制器、数据转换器、接口、缓存等几个部份。
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那些关于电脑硬盘的基础知识大全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硬盘基础知识基本的结构就是这样子的,至于硬盘是如何进行读写的,必须要知道磁盘盘片是如何划分的?否则你只知道磁头在盘片上动来动去。
盘片上涉及的基本概念整个硬盘上一般有很多的盘片组成,每个盘片如同切西瓜一样被“切”成一块一块的扇面,同时沿着半径的方向被划分成了很多同心圆,就是传说中的磁道,每条磁道被扇面切成很多的扇形区域叫做扇区(扇区是从磁盘读出和写入信息的最小单位,通常大小为512字节),不同盘片上的同半径磁道组成了柱面,这些都是磁盘物理上的概念,知道便可。
有了这些概念,我帮便可以计算磁盘的容量:磁头数× 磁道(柱面)数× 每道扇区数× 每扇区字节数磁头(head)数:每个盘片一般有上下两面,分别对应1个磁头,共2个磁头;磁道(track)数:磁道是从盘片外圈往内圈编号0磁道,1磁道...,靠近主轴的同心圆用于停靠磁头,不存储数据;柱面(cylinder)数:同磁道数量;扇区(sector)数:每个磁道都别切分成很多扇形区域,每道的扇区数量相同;圆盘(platter)数:就是盘片的数量。
硬盘上的数据定位每个扇区可存储128×2的N次方(N=0.1.2.3)字节的数据(一般为512B),扇区为数据存储的最小单元,从上图可知,外圈的扇区面积比内圈大,为何存储的数据量相同,这是因为内外圈使用的磁物质密度不同,但现在的硬盘已经采用内外圈同密度物质来存储数据了,以减少类似“大面积小数据”的浪费情况。
(此时的内外磁道的扇区数量将不同,具体细节省略)有了扇区(sector),有了柱面(cylinder),有了磁头(head),显然可以定位数据了,这就是数据定位(寻址)方式之一,CHS(也称3D),对早期的磁盘(上图所示)非常有效,知道用哪个磁头,读取哪个柱面上的第几扇区就OK了。
硬盘知识培训讲义(ppt)
![硬盘知识培训讲义(ppt)](https://img.taocdn.com/s3/m/8cf5d8c2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7a.png)
固态硬盘(SSD)
利用闪存芯片存储数据,读写速度快、 稳定性高,但价格相对较高。
硬盘的接口类型
SATA接口
串行ATA接口,传输速度快、普 及率高,是当前主流的硬盘接 口类型。
SAS接口
串行Attached SCSI接口,传输 速度更快、扩展性更好,多用 于企业级存储设备。
NVMe接口
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接口,针对固态硬盘设 计,具有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 低的延迟。
总结词
硬盘无法启动通常是由于硬件故障或固件问题导致的。
详细描述
硬盘无法启动可能是由于电路板损坏、电机故障、固件损坏或硬盘接口问题等 原因。解决方案可能包括更换损坏的部件、重新安装固件或检查硬盘接口等。
硬盘数据丢失
总结词
硬盘数据丢失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如硬件故障、病 毒攻击或误操作等。
详细描述
硬盘内部的主轴电机带动盘片 转动,使磁头能够读取盘片上
的数据。
控制电路板
控制电路板是硬盘的核心控制 部分,负责控制磁头的读写操
作和盘片的转动。
硬盘的工作流程
寻道
当需要读取或写入数据 时,磁头会移动到相应 的位置,这个过程称为
寻道。
等待
当磁头移动到指定位置 后,会等待盘片转动到 相应的位置,以便进行
IDE接口
集成设备电路接口,已逐渐被 SATA接口取代,但仍有一些旧
设备使用。
硬盘的工作原理
02
硬盘的物理结构
01
02
03
04
盘片
硬盘内部由多个盘片组成,每 个盘片表面都涂覆了一层磁性
材料,用于存储数据。
磁头
硬盘通过磁头来读写数据,磁 头可以在盘片上方的浮动间隙中移动,以实现数据的读写。
硬盘基本知识(磁头、磁道、扇区、柱面)
![硬盘基本知识(磁头、磁道、扇区、柱面)](https://img.taocdn.com/s3/m/f44ba91f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de.png)
硬盘基本知识(磁头、磁道、扇区、柱面)硬盘基本知识(磁头、磁道、扇区、柱面)概述1.盘片(platter)2.磁头(head)3.磁道(track)4.扇区(sector)5.柱面(cylinder)盘片片面和磁头硬盘中一般会有多个盘片组成,每个盘片包含两个面,每个盘面都对应地有一个读/写磁头。
受到硬盘整体体积和生产成本的限制,盘片数量都受到限制,一般都在5片以内。
盘片的编号自下向上从0开始,如最下边的盘片有0面和1面,再上一个盘片就编号为2面和3面。
如下图:图1扇区和磁道下图显示的是一个盘面,盘面中一圈圈灰色同心圆为一条条磁道,从圆心向外画直线,可以将磁道划分为若干个弧段,每个磁道上一个弧段被称之为一个扇区(图践绿色部分)。
扇区是磁盘的最小组成单元,通常是512字节。
(由于不断提高磁盘的大小,部分厂商设定每个扇区的大小是4096字节)图2磁头和柱面硬盘通常由重叠的一组盘片构成,每个盘面都被划分为数目相等的磁道,并从外缘的“0”开始编号,具有相同编号的磁道形成一个圆柱,称之为磁盘的柱面。
磁盘的柱面数与一个盘面上的磁道数是相等的。
由于每个盘面都有自己的磁头,因此,盘面数等于总的磁头数。
如下图图3磁盘容量计算存储容量=磁头数× 磁道(柱面)数× 每道扇区数× 每扇区字节数图3中磁盘是一个3个圆盘6个磁头,7个柱面(每个盘片7个磁道)的磁盘,图3中每条磁道有12个扇区,所以此磁盘的容量为:存储容量 6 * 7 * 12 * 512 = 258048每个磁道的扇区数一样是说的老的硬盘,外圈的密度小,内圈的密度大,每圈可存储的数据量是一样的。
新的硬盘数据的密度都一致,这样磁道的周长越长,扇区就越多,存储的数据量就越大。
磁盘读取响应时间1.寻道时间:磁头从开始移动到数据所在磁道所需要的时间,寻道时间越短,I/O操作越快,目前磁盘的平均寻道时间一般在3-15ms,一般都在10ms左右。
硬盘的参数基础知识大全
![硬盘的参数基础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cd5d63d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8b.png)
硬盘的参数基础知识大全硬盘是电脑缺一不可的硬件之一,在电脑中起着存储的作用。
目前DIY装机在选购的硬盘时候,一般固态硬盘是目前装机首选,而机械硬盘多数作为存储盘使用。
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硬盘的参数知识大全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硬盘的接口类型硬盘按数据接口不同,大致分为ATA(IDE)和SATA以及SCSI和SAS。
接口速度不是实际硬盘数据传输的速度,目前非基于闪存技术的硬盘数据实际传输速度一般不会超过300MB/s。
1.IDE硬盘接口IDE的英文全称为“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
IDE接口,也称之为ATA接口,即“电子集成驱动器”,,是用传统的40-pin 并口数据线连接主板与硬盘的,接口速度最大为133MB/s,因为并口线的抗干扰性太差,且排线占用空间较大,不利电脑内部散热,已逐渐被 SATA 所取代。
2.SATA硬盘接口SATA,全称Serial ATA,也就是使用串口的ATA接口,因抗干扰性强,且对数据线的长度要求比ATA低很多,支持热插拔等功能,SATA-II的接口速度为375MB/s,而新的SATA-III标准可达到750MB/s的传输速度。
SATA的数据线也比ATA的细得多,有利于机箱内的空气流通,整理线材也比较方便。
3.SCSI硬盘接口SCSI,全称是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机系统接口),经历多代的发展,从早期的 SCSI-II,到目前的 Ultra320 SCSI 以及Fiber-Channel (光纤通道),接口型式也多种多样。
SCSI 硬盘广为工作站级个人电脑以及服务器所使用,因此会使用较为先进的技术,如碟片转速15000rpm的高转速,且资料传输时CPU占用率较低,但是单价也比相同容量的 ATA 及 SATA 硬盘更加昂贵。
4.SAS硬盘接口SAS(Serial Attached SCSI)是新一代的SCSI技术,和SATA硬盘相同,都是采取序列式技术以获得更高的传输速度,可达到6Gb/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99年9月7日,Maxtor宣布了首块单碟容量高达10.2GB的ATA硬盘,从而把
。 硬盘的容量引入了一个新里程碑
硬盘的发展历史
• 1997-2007
– IDE走了,SATA来了
(2) SATA硬盘
优点: 支持热插拔、传输速度快 、执行效率高、布线简洁与更
长的信号 传输距离( 1m\45cm )等 。
(3)SCSI硬盘
优点:应用面广、多任务、宽带宽以及少CPU占用率。
(4)其它接口盘:SAS;光纤盘。。。
不同盘径硬盘
1.8英寸盘
2.5英寸盘
3.5英寸盘
不同的硬盘接口--IDE
薄膜磁头硬盘
硬盘的发展历史
• 1987-1996
– 首先是1987年,当时的一家硬盘设计生产商PrairieTek推出了第一款2.5英寸的 硬盘产品,该产品的容量为10MB
– 1991年,IBM推出了第一款容量为1GB的3.5英寸硬盘。这款编号为0663-E12 的硬盘的出现,标志着硬盘存储进入GB时代, 硬盘使用了MR磁头,使得普通 电脑用户使用的硬盘容量首次达到了1GB。
• 它指的是系统总线与硬盘缓冲区之间的数据传输率,外部数据 传输率与硬盘接口类型和硬盘缓存的大小有关
硬盘主要技术参数
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率
• 内部传输率(Internal Transfer Rate)也称为持续传输率,它 硬盘磁头从缓存中读写数据的速度
• 它反映了硬盘缓冲区未使用时的性能。内部传输率主要依赖于 硬盘的旋转速度
硬盘的发展历史 硬盘的分类 硬盘主要技术参数 拆块硬盘来看看 硬盘分区 硬盘格式
硬盘的分类
1、盘径:
5.25in、3.5in、2.5in和1.8in。
2、安装位置: 内置式与外置式。
3、接口类型:
(1) IDE硬盘
采用Ultra ATA设计规范。如Ultra ATA/100、Ultra ATA/133。
硬盘的发展历史 硬盘的分类 硬盘主要技术参数 拆块硬盘来看看 硬盘分区 硬盘格式
硬盘容量发展表
硬盘容量发展表
时间 1956年9月 70年代 80年代初 1991年 2001年 2007年 2008年
容量 5M 5M-10M 10M 达1G 具备80G 跨入1TB大关 2TB
不同的硬盘接口--SATA
IDE外部接口
硬盘的发展历史 硬盘的分类 硬盘主要技术参数 拆块硬盘来看看 硬盘分区 硬盘格式
硬盘主要技术参数
• 单碟容量
– 单碟容量(storage per disk),是硬盘相当重要的参数之一,一定 程度上决定着硬盘的档次高低
– 提高硬盘工作的稳定性 – 在相同转速的情况下,硬盘单碟容量越大其内部数据传输速率就越快
硬盘正面的9个安装螺丝拆卸下来。 外围的7个螺丝 标签下面隐藏有2个螺丝
硬盘主要技术参数
硬盘的转速
– 硬盘的主轴转速指的是硬盘的碟片每分钟的转数,用rpm来表示 (Round Per Minute,转/分钟),一般硬盘的主轴转速为 3600rpm~7200rom,高级硬盘转速更高。
– 高转速可缩短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和实际读写时间(硬盘在相同的 时间内可以读写更多的内容),从而提高硬盘的运行速度和性能
硬盘的发展历史
• 1977-1986
– 首先是1979年,IBM发明了薄膜磁头,该技术为进一步减小硬 盘体积、增大容量、提高读写速度提供了可能,
– 几年后IBM公司发明了MR磁阻,这种磁头在读取数据时对信号 变化相当敏感,使得盘片的存储密度能够比以往20MB/每英寸
提高数十倍。
1977-1986
硬盘主要技术参数
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
• 平均寻道时间(Average Seek Time)是指硬盘的磁头移到盘 面指定磁道所需的时间。平均寻道时间越小,硬盘的运行速度 也就越快
硬盘主要技术参数
硬盘的平均等待
• 平均等待时间(Average Latency Time)是指磁头已处于要访 问的磁道,等待所要访问的扇区旋转至磁头下方的时间
标志事件 IBM 350 RAMAC
IBM编号0663-E12的硬盘的出现
硬盘的发展历史
• 1956-1966
– 世界上的第一款硬盘是由IBM于1956年设计并制造的。 – 这款名为IBM 350 RAMAC(Random Access Method of
Accounting and Control)的硬盘产品体积十分庞大,但容量仅 为5MB
IBM 350 RAMAC
总共使用了50张24英寸的碟片,只有一 个磁头,存储密度=2000bit/平方英 寸 ,数据处理能力为1.1KB/s
硬盘的发展历史
• 1967-1976
– 1968年,硬盘发展史中的第一个历史性突破由IBM公司完成— IBM研发成功了“温盘”技术,即Winchester技术。
– Winchester技术主要针对硬盘的物理结构提出了更多的改进。 简单概括为:密封、固定并高速旋转的镀磁盘片,磁头沿盘片 径向移动,磁头悬浮在高速转动的盘片上方,而不与盘片直接 接触
现代硬盘之父 ——IBM 3340硬盘(1973年)
十公斤重, 容量是60M, 存储密度=1.7MB /每平方英寸
• 平均等待时间通常为盘片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的一半
硬盘主要技术参数
硬盘的平均访问时间
• 平均访问时间=平均寻道时间+平均等待时间
硬盘主要技术参数
硬盘的外部数据传输率
• 外部传输率(External Transfer Rate)也称为突发数据传输率 (Burst Data Transfer Rate)或接口传输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硬盘主要技术参数
硬盘的缓存
• 由于硬盘磁头和盘片之间的读写是机械动作,速度相对较慢, 因此硬盘通过将数据暂存在一个比磁盘速度快得多的缓冲区, 即硬盘上的缓存
• 直接从缓存中读取数据比从磁盘中直接读取要快得多,所以缓 存对大幅度提高硬盘的速度有着重要的意义。理论上,缓存的 容量越大越好
硬盘的发展历史 硬盘的分类 硬盘主要技术参数 拆块硬盘来看看 硬盘分区 硬盘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