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
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区别
括搭 配不 当 、语 义重 复 、词 语误 用 等。如 : 把 “ 拥 挤 的交 通 ”译为 “ c r o w e d t r a f i c ” ,把 “ 接 听 电话 ”译 为 “ r e c e i v e t h e t e l e p h o n e ” ,把 “ 做 手术 ”译 为 “ h a v e a n o p e r a t i o n ” 。这 些 都是 直接把 汉语 翻译 成英语 的错 误搭 配。再 如 : “ H e w a s r e a d i n g i n t h e s t u d y r o o m. ” 而“ s t u d y ”本身就含有书房 的意思 。 三 、不 同 影 二 、特 征 区别
中国英语是表达 中国特有文化 的规范英语 ,中式英语是 规范英语在 中国的错误使用 。两者 的特征 表现 自然有着天壤 之别 ,本文将从语音 、词汇和句法三方面对 比阐述 。 ( 一 )语音层面 语音方 面的中国英语 主要反映在超音段音位层面 ,如重 音 、弱化 、同化 、 连读 等等 。例如我们都有这样 的经验 ,即 便是英语学得再好 ,中国英 语学习者的语音语调总是与 以英 语为母语 的人有差异 。但这并不影响正常 的交流 。 中式 英语 在语 音层面表现为受到母语影响的一些错误 的 英语发音 。中国学生往往在发不 出英语 中的一些音位 时借 用 汉语 中与该 发音部位相 似或 听起来 类似 的音代替英 语发音 。 例如汉语 中没 有 / 0 / 音 ,中国英语学 习者会 习惯性地借用汉 语 中与其 发音部位很类似 的 , s , 将 “ t h a n k ”发音为 / s  ̄ e ' q l d。
特征 、 所 造 成 的 影 响 三 个 方 面 进行 对 比研 究 ,揭 示 两 者 的 区 别 。
“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之对比及学习策略探究
张 楠
( 华 大 学 师 范 分 院 ,吉林 吉林 12 1 ) 北 0 5 5
摘 要: “ 中国英语”是一种具有中国特 色的英语 变体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 “ 中国英语”和 “ 中式英语”从
概 念 、特 点 、关 系等 方 面作 出对 比和 分析 , 旨在理 清 “ 中国英 语 ”这一 概 念 ,帮助 传
l 中国英语 和中式英语
( 转 第6 页) 下 5
71
错 误实 际是学 习过程 中不可避 免 的、积极 的一部 分 ,对 于 语 言实践 中所犯 的错误 要有 正确的 认识 ,因为不 知道才犯 错 误 ,而 在知道 了错误 以后如 果能及 时改 正错误 ,那就等 于从错误 中学到了 自己不知道 的知识 。 ( )课 堂 互动 有利 于提 高 学生 英语 技 能 自主建 构 能 2 力 。P c 等 研究者 证实 ( 9 7 ia 18 ),互动 性输 入 比简 化输入 更 有助 于理解 ;杨雪燕 对西 方外语课 堂研 究总结 出 :课 堂 互 动是教 学大 纲、教材 和教 学法 的实施 过程 ,是 语言交 际 的过程 ,为学生练习使用语言提供机会 ,而语言实践对于 掌 握语言是必不可少的 。 “ 课堂互动 ”在外语 教学中有着非 常 重要 的作用 。 “ 课堂教学只有通过互动 过程 才能进行 ’ ’。 他 指 出 要 获 得 外 语 教 学 成 功 就 必 需 成 功 地 管 理 课 堂 互 动—— 由师生共 同来管 理 ;学生可通 过参与 管理 课堂互动 来 管理 自己的学习过程 。至 于课堂 互动与 “ ”的关系 , 学 A 1r g t&B i e 是这样概 括的,如图所示: 1w i h aly
准 备过程 是学 生 自助建构 英语技 能的一个 良好机会 。在课 堂 上 ,学 生在展示 自己英 语任务 的过 程 中,如果学生 能养 成 记笔记 的习惯 ,将教师 的一些评价 、建议及 补充知识及 时记下来 ,课后进 行及 时整 理 、总结 ,在下 一次 的活动 中 有 意识取 长补短 ,那么英语 技能建 构的过程 就会进入 到一 个 良性 的循 环过程 ,这种 学习 习惯有 助于提 高学生 的英语 知识 自主建 构能力。 4 结语 语言 的主要功 能在于交 际 ,语言 知识只有 在不断 的使 用和 交 际过 程 中才 会被消化 吸收并 内化为活 的语言机制 。 随着 外语水 平 、互 联 网及现 代信 息技 术应用水 平的提 高, 学 生可 以接 触到 更加逼真 的外语环境 ,从而拥 有与教师 同 等 丰富 的信 息资源 。因此 ,在外语课 堂上 ,教师要充 分发 挥 课堂 的主导作 用 ,为此 教师除 了不断提 高 自己的业 务水 平之 外 ,还 要不 断反思 自己的教学 ,进行大量 的课堂 实践 和科 研实 践 ,在研 究教学 内容、课堂 策略 、课 堂行为 的同 时,更要研 究教 学的对象学 生 ;学 生是学 习的主体 ,他们 学 习语言 的 目的不仅是为 了学习语 言知识 ,更 重要 的是运 用 所学 的知识进行 语言交流 ,所 以教师应 引导学生在 学中 用 、在用 中学 ,这样才 能帮助学 生不断提 高他 们 的英语 技 能 自主 建构 能 力 ,从 而提 高 学生 的英 语 语 言综合 运 用 能 力 ,为他们今后 的发展奠定 良好 的基础 。
浅谈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
浅谈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本文主要讨论了两种文化现象: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
中国英语是准确规范的表达,是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都能接受的语言。
而中式英语是指受传统汉语口语或书面语影响而形成的不规范英语表达。
通过大量的实例和解析,本文着重区分了这两个术语,以便英语和翻译学习者能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从而更熟练地使用英语语言,进行汉译英实践。
标签:文化现象;中国英语;中式英语;区别每个国家或民族在信仰、文化、经济、政治、传统和风俗习惯上都有自己的特点,英语语言作为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吸收了各民族具有文化特色的词汇。
在极具包容性的英语语言中,中国英语是母语为汉语的中国人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交流使用的英语语言。
但是,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有很大的不同,中式英语是中国人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不正确使用的英语语言。
很多中式英语表达在网络上泛滥,严重地误导了很多英语学习者和翻译工作从事者。
一、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区别每个国家或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和特色。
在中国,有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需要用中文来表达。
中国英语最早是葛传桂提出来的。
葛曾说:英语是英国人的语言。
其他说英语的人当然应该遵循英国人的习惯用法。
1991年,王荣培指出:“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在当地被说汉语的人使用,是建立在标准英语的基本规则上的。
1993年,谢志军又提出:“中国英语是建立在标准英语基础上的,完全有资格进行有效的国际交流。
它在交流中的使用频率和有效性取决于说话人的语言技能。
”贾冠杰和向明友在1997年进一步解释道:“中国英语作为英语的一种变体是在标准英语的基本规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被说汉语的人使用。
它具有内在的中国特色,这被认为是不可或缺的英语语言组成部分,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
”我们可以从以上学者的理论中得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各民族文化不断深入的交流,有中国特色的英语词汇或者表达方式在英语语言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
也谈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产生与异同-文档资料
也谈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产生与异同一、引言随着二语习得的持续升温,母语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受到关注。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二语习得群体,同时众多的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也随之产生。
这两种英语都是二语和母语即英语和中文相结合的产物,因而容易被普通的英语学习者认为是一回事,事实上二者却大不相同。
中国英语是基于标准英语之上,发音接近,不影响交流;中式英语通常很难令人理解,它的词语句子组织不合语法规则或英语文化习惯,发音偏离标准英语。
中国英语广为人接受,作为世界英语的一种而具有独特的中国特色;而中式英语却是对英语的一种误用,常常影响交流,并妨碍英语的习得。
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学习者没有用英语思维的习惯,自身的英语语言材料不够,在离开了英语使用的真实环境下用英语表达时,只能求助于母语与英语字面意义相同的语言材料,生搬硬套中文中相似的词组,句法规则或表达方式。
换言之,语言迁移,尤其是中文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正如广大研究者所认同的,学习者的母语在二语的习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学习第二语言同母语的习得有着共通之处,如都必须充分创造语言环境,大量的有目的的听说练习,有机会使用这门语言并得到反馈等等, 但反过来,学习者现有的母语语言知识对二语习得的熟练和成功与否也有重要的影响。
对比分析法(CAH)更认为母语对二语习得起着决定性的而且是负面的作用。
他们把来自于母语的影响定义为一种“干扰”,二语习得的难度取决于二语与母语的相似程度:如果二者相似程度高,就会产生正迁移,二语习得相对就轻松些;反之,二语与母语之间的差距越大,负迁移作用越大,学起来越难。
CAH单纯从对比两种语言出发来预测学习者学习语言的难易,难免存在缺陷。
但学习者的母语对二语习得能产生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这一事实却是毋庸置疑的。
语言学上一般用“迁移”来描述由于学习者二语和母语之间的相似或差异而带来的影响。
对语言迁移的传统研究包括对正迁移,负迁移,回避现象,过度使用等的研究。
“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之对比及学习策略探究
“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之对比及学习策略探究“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这两个词不同,但往往被混淆使用。
前者是指一种被中国人所使用的英语,而后者则是指为了避免使用标准英语而使用的一种过于中式化的英语。
下面将具体探讨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并提出学习策略。
“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有什么不同?“中国英语”是中国人所使用的英语,用以进行工作或者生活交流。
由于各种因素如村庄教育,学校的语文教育,语音等等,中国人使用的英语与标准英语有所不同。
这种英语通常被他们看作是一种交际工具,并且认为这种英语是符合他们的文化背景和习惯的。
“中式英语”,相反地,是指过于中国化或者不太标准的英语示例。
当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他们可能会因为various reasons 而不想使用一种真正的英语,这种英语语言过度强调中方文化的影响,并且无法正确地发音。
由于文化的原因,有些中国式英语的表达方式在英语世界可能会得到不当的评价。
学习“中国英语”的策略1. 提高发音技能 - 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改善你的口音。
多听一些正常发音的音乐,训练自己的舌头和喉咙。
也可以询问一些外国老师和外国朋友们是否可以帮助你训练口音。
2. 提高词汇量 - 学习适合自己语言背景和英语口音的词汇,了解自己说的‘错话’是什么,如何用in conclusion 或however等关联词使文章深入而且合理,这些都是词汇量之内的事儿。
3. 沉浸式学习 - 通过使用英文电影、电视、书籍或其他资源,让自己沉浸到英文环境中。
这样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听力、口语和写作技巧。
4. 理解语法 - 理解语法的不同之处可以帮助你使用正确的方法表达想法。
在掌握了基本语法规则之后,应该开始学习高级语法。
5. 多看原版英文材料 - 读英文原版电影评价、英文报纸材料会帮助你较好地了解英文技巧和表达。
你应该学习选择相关的英文材料来提高你的英文水平,比如BBC、CNN 等。
学习“中式英语”的策略1. 参加英语角 - 参加英语角活动可以让你与母语为英语的友人交流。
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
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摘要:中国英语属于规范英语,具有典型的中国文化内涵,它用来描述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自然、风土人情等,对丰富英语内涵、介绍中国文化等有着积极作用。
而“中式英语”属不规范英语,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日常交际、写作和翻译中,受英汉文化差异的影响而成,是英语学习和使用过程中应该尽力避免的现象。
关键词:中式英语;中国英语;文化差异改革开放以来,中英语言与文化的交流不断加强,国内出现了大量“直译”式英语表达法,如“Four Books”(四书)”、“You don’t bird me,I don’t bird you”(你不鸟我,我也不鸟你)”等。
这些具有鲜明的中国时代特征的语言事实叫做中国式英语。
中国式英语其实包含了2种性质不同的语言变体,一种是Chinese English,可称为中式英语;一种是China English,即中国英语。
其中Chinese English就是我们常说的Chinglish,是汉语和英语的混合体,属于语言的不规范使用,会造成交际上的困惑与笑话。
China English则指具有汉语特色的英语表达法,用来表达中国特有的事物,可以成为规范英语的一部分,对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不可或缺。
本文拟从定义、成因、词汇特征等方面探讨两者之间的差异。
一定义与内涵“中国英语”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葛传椝[1]指出,每个国家都各有各的情况,有些本国家、本民族特有的东西需要表达,使用英语交流时就形成了自己特色的英语表现形式。
如中国特有的“气功”、“饺子”、“八股文”等分别翻译成qigong,jiaozi,eight legged essay。
这样的表达方式就可以称作“中国英语”。
后又有学者陆续阐述“中国英语”的内涵[2-4]。
尽管目前语言学界对究竟什么是“中国英语”依然众说纷纭,但有3点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1)标准英语是其核心和参照点;(2)它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用来表达汉语文化中特有的事物和现象;(3)它属于当今世界众多的Englishes中的一种,通过英语传播中国文化,有利于丰富当代英语的表达方式,有可能成为标准英语的一部分。
中国英语的特点及与中式英语的区别
中国英语的特点及与中式英语的区别(1)[摘要]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中国英语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也日益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中国英语的形成,定义,特点,以及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区别对中国英语进行分析,认为中国英语能反映中国的特色,有利于把中国推向世界,在国际交流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值得大家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中国英语;特点;中式英语;启示一、前言英语在过去的50年里逐渐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的语言,在国际会议,跨国公司和互联网上都得到了广泛地发展和应用。
据1995年3月23日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统计,有14亿人居住在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里,而把英语作为母语或接近母语的人数在12亿和15亿人之间。
英语的全球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它是以牺牲英国英语或美国英语的标准为代价的。
同时,英语在加速全球化的过程中也带来了广泛的本土化(nativization),虽然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仍是全球英语的主流,但人们发现一批带有地域特征的英语,如澳大利亚英语、南非英语、尼日利亚英语、新加坡英语等也纷纷崛起,使作为全球英语标准的英美英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半个世纪以来,具有地域色彩的英语已成了语言学家讨论的话题,而具有地域色彩的英语在各自国家的对外交往中也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政治经济的发展,使得学习和使用英语的人越来越多,国际交流也越来越频繁。
因此,具有中国地域色彩的英语——“中国英语”的研究也就日显重要。
二、“中国英语”的界定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认为,语言是“一个民族进行思维和感知的工具”,每一种语言都包含了一种独特的世界观。
语言习得的完成,是某种思维方式形成的标志。
一个人一旦首先习得了汉语,形成了中国式的思维方式,他将不可避免地在其英语使用中夹带中国特点。
由于英汉文化的差异,在用英语表示中国社会文化中某些特有的事物与现象时,经常发现空词项,即英语中无对应表达,出现了表达真空。
这时人们常通过音译、译借、语义再生等手段,使汉语词汇进入英语交际,从而形成了“中国英语”。
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
浅谈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摘要:本文从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的起因,定义,和他们的区别等方面分析,认为中国英语是一种被规范英语所接收的一种英语变体,能反映中国的特色,有利于把中国推向世界,在国际交流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应该积极发展中国英语并避免使用中式英语。
关键词:中国英语;中式英语;区别一、中国英语的起因与定义众所周知,英语是一种全球化的语言。
世界各国的很多人们都在学习英语,虽然,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是全球英语的主流,但在全世界众多学习英语的国家中,人们在学习标准英语的同时,却形成了英语广泛的本土化,,即带有地域特征的英语,如澳大利亚英语、南非英语等。
而这些具有地域色彩的英语在各自国家的对外交往中也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这些本土化的英语开始慢慢地被国际英语所接收。
在中国,随着我们国家的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在我国学习和使用英语的人越来越多。
因此,对具有中国地域色彩的英语——“中国英语”的出现,发展及研究也就日显重要。
中国英语的产生是由很多原因的,其中最主要的就它是汉语与英语语言文化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
随着中国在全球政治,经济地位的明显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也在逐步扩大。
爱好中国文化的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在与中国文化接触的过程中,开始逐渐承认并接受中国特有的文化,然后将其与他们的文化知识背景结合起来,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表达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
同样,中国本土的英语工作者也通过翻译、交流等方式把本国文化推向世界。
久而久之,就出现了中国英语这一英语变体。
它的出现填补了中西方在文化表达差异上的空缺,是一个值得肯定的积极的因素。
1980年葛传规先生最初提出“中国英语”的概念。
他肯定了中国英语现象,指出了这些是正确的英文表达法。
1991年,汪榕培先生则将“中国英语”定义为“它是中国人在中国本土上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中国特点的英语”李文中(1993)[1]认为中国英语是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不受母语干扰和影响,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诸手段进入英语交际,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和语篇。
从词汇层面对比分析中式英语与中国英语
[2]薛琴,林竹.胜任力研究溯源和概念变迁[J].商业时代,2007.4.
[3]林日团.管理人员胜任力研究评述[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7.2.
(上接第 45 页)雅,而且流露出才健气雄的“期男意识”。第五十五
1.3 措辞问题。中式英语在措辞问题上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将汉语生硬的翻译为说话者认为对等的英语。最典型的有“Pe-
ople mountain people sea”(人山人海)、“no three no four”(不三不四)
等等。如今在中国的大街小巷出现很多中英文对照的广告或是标
语,体现出的此类问题层出不穷,让人啼笑皆非。还有在日常对话
如:(1)加快经济改革的步伐A:to accelerate thepace ofeconomicre-
formB:to accelerate economic reform 事实上,动词“accelerate”本身
具有“increase thepace of”的含义,所以 A 句中“the pace of”的出现
回她径直说出:“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
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3)千方百计利用他人为自己带来
好处;彬彬有礼的外表藏着计谋。第五十五回写她在处理舅舅赵
碑,进而有利于他们在人才市场上抢夺优秀的毕业生资源。
总之,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
革的深入,社会对就业指导的要求将逐步提高,这就迫切要求建设
实际指导意义的、科学编制的课程体系。不仅仅是高校的教师,社
会各界也应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这门课程,并深入到这门课程的
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的例子
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的例子1. 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是什么?中式英语是指中国人在英语表达时,受到母语中文语法、词汇等影响,导致英语表达中出现的不规范、不通顺的语言现象。
通常是指中国学生或非英语专业人士在使用英语时出现的一些问题。
而中国英语是指中国人在使用英语时所创造出来的一些词汇、短语、语法结构等,反映了中国文化和思维方式的独特性。
2. 为什么会出现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的出现是由于中国与英语国家之间的语言、文化差异所导致的。
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通常会受到母语中文的影响,导致在英语表达中出现不规范的语言现象。
而中国英语则是由于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念、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中国人在使用英语时创造了一些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
3. 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的例子是什么?中式英语的例子包括:语法错误、词汇搭配不当、句法混乱等,比如“我上个月去了上海旅游”中的“上个月”应改为“last month”。
而中国英语的例子包括:一些中国独有的词汇、短语和表达方式,比如“long time no see”、“no zuo no die”等。
4. 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的影响是什么?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的存在会影响中国学生和非英语专业人士的英语表达能力和沟通效果,降低其在国际交流中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中国英语的存在也可能会导致一些英语国家人士对中国人在英语表达上的误解和不理解。
5. 如何避免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要避免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首先需要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语言意识和语言能力,引导他们在英语学习中注重语法、词汇和语言习惯的正确使用。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中国英语的规范化管理和使用,避免一些不当的词汇、短语和语法结构的流行和传播。
总的来说,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是受到中国文化和语言习惯影响后所出现的语言现象,其存在不仅影响了中国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也影响了国际交流中对中国人的理解和认知。
因此,对于学生而言,应该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注重语言习惯的养成,对于国家而言,也应该加强对中国英语的规范和引导,避免一些不当的语言现象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浅谈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
- 224-校园英语 / 语言文化浅谈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徐亚玲【摘要】在我国引进并不断发展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也同样存在着一种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相冲突的问题,那就是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二者共存却也发生矛盾。
本文基于自身专业知识及经验,对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进行了对比分析与辩证理解。
【关键词】英语 中国 中国式【Abstract】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 introduction and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nglish teaching, there also exists a conflict between the foreign culture and local culture that Chinese English and Chinese style English are coexisting but contradictory. Based on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 experience, the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English and Chinese style English.【Key words】English; China; Chinese style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教育的地位、角色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
其中,我国教育体系中英语教学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多年以来的英语教育工作不断向社会培养和输送英语专业技能人才,对推动我国与国际接轨等国际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在我国引进并不断发展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也存在着一种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相冲突的现象,那就是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二者共存却也发生矛盾。
具体来讲,中国英语是讲汉语的人使用的以规范英语为核心、用来表达中国特有事物和现象的一种英语变体,它的运用有利于促进中国同世界的交流,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
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辨析
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辨析摘要:英语在加速全球化的过程中也伴随着广泛的本土化。
一批带有地域特色的英语变体,如:日本英语、菲律宾英语、新加坡英语等也纷纷崛起,这其中也有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英语”。
本文旨在通过对英语在中国发展三个阶段出现的变体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证明发展并弘扬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英语”是极其必要的。
关键词:洋泾浜英语;中国式英语;中国英语;文化软实力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393-02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英语已成为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英语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的同时也在其传播地生根发芽,并受当地语言、文化、习俗的影响,逐渐变化发展,其名称也由单一的“english”变成了“world englishes”(kachru,1990)。
在英语本土化的大背景下,“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的出现成为了客观存在,学界对此问题争论不休,甚至有很多人把“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chinese english)混为一谈。
本文旨在通过对英语在中国发展三个阶段的背景、成因、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说明积极承认“中国英语”的客观存在并大力发扬推广的意义,进而达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最终目标。
一、英语在中国的三个发展阶段英语自19世纪进入中国以来历经了三个主要阶段:洋泾浜英语(chinese pidgin english)、中国式英语(chinese english)和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
(一)洋泾浜英语(chinese pidgin english)洋泾浜英语形成于18世纪的广州,是中国人同外来商人、水手、传教士打交道时使用的语言,词汇以英语为主,夹杂有广东话、葡萄牙语、马来语及印地语等,而语法结构是广东话。
这一语言现象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后更加普遍。
“洋泾浜英语”没有严格规范的语音、语法系统,主要以口语的形式存在。
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之比较-精品文档
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之比较第一章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的界定1.1中国英语中国英语把中国独有的文化、事物、意念等通过音译、译借以及语义再生等方法传入国际英语世界。
具有可理解性、可接受性、合理性和规范性。
谢之君[1]认为“中国英语以规范英语为基础,能够进入英语交际,其使用频度和交际效果与使用者的水平有关”。
中国英语是汉语与英语文化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有益于传播中国文化。
1.2中式英语中式英语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因不了解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易产生语言失误和信息差,引起英语国家人的尴尬或者令人贻笑大方。
例如中国人习惯说“去哪?”。
翻译过来就是:“Where are you going?”但在西方,“Where are you going?”侵犯了他们的个人隐私;这种句式虽没有语法错误,却不合英语文化习惯,也可纳入中式英语之列,统称为Chinglish。
1.3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的区别中式英语一般是对个体的语言特征而言;中国英语是对群体语言特征而言。
前者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处于不断自我修正之中,以便习得规范的英语;后者至少在句法文本上是相对稳定的;其发展变化是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演变相适应的[3]。
中式英语是因学习者本身英语水平不足,为了弥补这一点,出于无奈而瞎编的汉语式英语,是典型的负迁移。
而中国英语是为了表达中国人对世界事务的不同看法或是独到看法,有意识、有目的地、规范地“借用各种”汉式说法。
二者都是表达中国特有的事物,具有中国特点,但中国英语属于规范英语,其构成和适用范围远比中式英语丰富和广泛,对英语的影响将随着我国对外宣传的进一步扩大而增强;中式英语是一种畸形语言现象,其构成和适用范围不稳定也不广泛,在对外交际和文化交流中起阻碍作用,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化,这种畸形语言会日趋减少直至消亡。
第二章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的形成及表现2.1中国英语的形成中国英语的特点主要由中国人所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所决定的。
浅析中式英语与中国英语的差异及大学生如何避免中式英语
浅析中式英语与中国英语的差异及大学生如何避免中式英语作者:朱思睿曹东波来源:《学习导刊》2014年第07期摘要:由于与西方国家的思维方式,文化背景,生活环境以及价值观等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时遇到了诸多的困难,常常出现中式英语的句子。
本文主要阐述中式英语与中国英语的差异,分别解释两种语言的含义以及大学生在写作时出现中式英语的原因,并阐述避免中式英语的对策,让学生能够学会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使用适合的语言,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关键词:中式英语;中国英语;对策一. 中式英语与中国英语的差异中国英语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由葛传贵先生提出其定义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语言学界的广泛重视。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多少会受到本族文化,思维的影响,产生具有本族特色的语言。
中国英语作为一种英语的变体,被越来越多国内外语言学界的研究者所承认,中国英语的使用者也在逐年增长。
中国英语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中国英语是客观存在;二是中国英语是专门用来表达中国特有事物的词汇;三是中国英语常常会引起交际上的困难,但经过解释依然可以理解;四是中国英语的使用不排除中国人使用英语的前提,即依照英语民族的习惯用法,经过解释依然可以理解①。
中国的学习者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汉族思维方式以及相应的生活环境的影响,拼造出一种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不规范的或畸形的英语,就产生了中式英语。
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都是客观存在的。
但是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式英语是一种错误的语言,而中国英语才是真正被中西方所接受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
二. 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1、文化差异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风土人情,人文文化。
很多中国英语的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由于不了解西方文化生搬硬套,便出现了中式英语。
如:Jack is a green hand at doing this work. (杰克做这个工作没有经验)这里"green hand"意思是"生手"、"没有经验",而不是"绿色的手"之意。
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的几点区别-精选文档
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的几点区别英语在过去的50年里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的语言,据1995年3月23日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统计,大约有14亿人居住在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里,把英语作为母语或接近母语的人数至少在12亿和15亿人之间。
英语在快速全球化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广泛的本土化。
长期以来,具有地域色彩的英语成为了语言学家讨论的重点话题,而具有地域色彩的英语在各自国家的外交活动中也逐渐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政治经济的发展,使得学习和使用英语的人日益增加,国际交流也日益频繁。
因此,具有中国地域色彩的英语——“中国英语”的研究也就日显重要。
一、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的不同定义国内很多学者对中国英语这一概念有不同的见解,李文中提出“中国英语” 是以规范英语为核心,可以用来表达中国社会文化各个方面的特有事物,不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等多种手段进行英语交际,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和篇章。
汪榕培教授于1991年提出“中国英语” 是中国人在中国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
1999 年贾冠杰和项明友对汪榕培的“中国英语” 的定义给予了修正和补充,他们认为“中国英语”是中文使用者所使用的一种英语变体,以标准英语为基础,具有中国特色,并且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
中式英语是指中国英语学习者与使用者因为受到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生搬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符合规范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
它是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在英语习得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一种中介语现象。
根据这二者的定义,中国英语可同澳大利亚英语、印度英语和巴基斯坦英语等一样跻身世界英语之列,应该适当进行鼓励、合理提倡;而中式英语与人们通常的评价相对一致,是文法不通的英语,必须加以修正、改善提高。
二、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从总体上看,都是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当母语的特征同目的语相类似时,常会出现正迁移;而当母语与目的语的某些特点差异巨大时,学习者若借助于母语的一些规则为依仗,则会出现负迁移现象。
“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之对比及学习策略探究
论文导读::“中国英语”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变体。
本文在总结(summary)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从概念、特点、关系等方面作出对比和分析,旨在理清“中国英语”这一概念,帮助学生灵活地学习和运用中国特色的英语,为传播中国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论文关键词:“中国英语”,“中式英语”,中国特色,母语文化一、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一)定义“中国英语”这一概念1980年由葛传榘先生提出,之后语言学家们又提出补充和修正,各抒己见。
在这里笔者引用李文中(1993)的定义:中国英语是指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不受母语干扰和影响,通过音译、借译及语义再生诸手段进入英语交际,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和语篇。
但其中“不受母语干扰”一项应该排除,因为不受母语(汉语)的影响英语就没有中国特色了。
因此,这种英语是受母语影响,用英语形式表达,并且表达了外国人能看懂。
语言学界把按照字面意思硬搬英语词汇的错误表达叫中式英语。
这种英语是学生在用英语进行交流时,受母语在语音、结构、语义或文化的干扰和影响而出现的失误。
中国式的英语不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而是一种病态的语言现象,是跟使用者个体相连的,不具有代表性。
而且多出现在口语中,落实到书面上会避免很多。
比如,在打电话是中国人问:你是刘丽么?被学生说成:Are you Liu Li? 回答:对,是我。
被说成是:Yes, I am.(正确的表达是:Is that Liu Li? Yes, this is Liu Li speaking.)2这是由于学生受汉语语言习惯的影响直接翻译成英语造成的错误,是可以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克服的。
(二)特点:1、语音方面:中式英语的语音失误主要表现为讲英语时对重音、升降调、节奏感把握不好。
有些学者提出一些音位是汉语里没有的,中国人发不好很正常,所以把语音上的群体错误归为“中国特色”,但是笔者认为这些语音失误都是中式的,经过模仿和锻炼,中国人也可以把英语的语音发得很标准教育论文,这是与个体因素分不开的,不能归为中国英语行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
本文主要讨论了两种文化现象: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
中国英语是准确规范的表达,是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都能接受的语言。
而中式英语是指受传统汉语口语或书面语影响而形成的不规范英语表达。
通过大量的实例和解析,本文着重区分了这两个术语,以便英语和翻译学习者能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从而更熟练地使用英语语言,进行汉译英实践。
标签:文化现象;中国英语;中式英语;区别
每个国家或民族在信仰、文化、经济、政治、传统和风俗习惯上都有自己的特点,英语语言作为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吸收了各民族具有文化特色的词汇。
在极具包容性的英语语言中,中国英语是母语为汉语的中国人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交流使用的英语语言。
但是,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有很大的不同,中式英语是中国人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不正确使用的英语语言。
很多中式英语表达在网络上泛滥,严重地误导了很多英语学习者和翻译工作从事者。
一、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区别
每个国家或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和特色。
在中国,有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需要用中文来表达。
中国英语最早是葛传桂提出来的。
葛曾说:英语是英国人的语言。
其他说英语的人当然应该遵循英国人的习惯用法。
1991年,王荣培指出:“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在当地被说汉语的人使用,是建立在标准英语的基本规则上的。
1993年,谢志军又提出:“中国英语是建立在标准英语基础上的,完全有资格进行有效的国际交流。
它在交流中的使用频率和有效性取决于说话人的语言技能。
”贾冠杰和向明友在1997年进一步解释道:“中国英语作为英语的一种变体是在标准英语的基本规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被说汉语的人使用。
它具有内在的中国特色,这被认为是不可或缺的英语语言组成部分,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
”我们可以从以上学者的理论中得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各民族文化不断深入的交流,有中国特色的英语词汇或者表达方式在英语语言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
在与国外友人交往的过程中,中国人迫切需要想出新的单词或表达来描述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事物,而这些表达方式是可以为外国人所理解和接受的,或者是由于使用的频繁性和广泛性,已经被收录到英语语言中的一些词句。
目前已经有很多类似的表达被称为中国英语,例如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词句,如“yamen(衙门),dazibao(大字报),zongzi(粽子),qipao(旗袍),tuhao(土豪)和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等。
相对应的,中式英语则是根据中国人的思维和表达习惯,单纯为了翻译或娱乐大众,由个人造出来的不符合规范的僵硬表达。
在中国,一些不合规范的中式英语曾经受到各种吹捧,因为很多人认为中式英语表达接地气,便于中国人理解。
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区别越来越明确地得到了证明和解
释。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中式英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如:“Take Care of Your Head(小心碰头),Wish you have a smooth sailing in the future!(祝你一帆风顺!),I was late about an hour(我迟到了大约一个小时。
)和super B(B超)”等。
李文忠认为中式英语的出现是由于汉语的干扰。
李教授提到,“中式英语是中国英语学习者或使用者在受到汉语规则影响时产生的一种不正常或畸形英语。
”何明柱认为:“中式英语是一种尴尬的混合,在这种混合中,用中文构思出来的想法在英语中是不合乎语法的。
”
二、结语
中国英语虽不可避免地受到汉语思维方式的影响,但它具有音韵、词汇、句法和语篇等层次的语言特征,中国英语的发展有助于传播中华文明和文化。
因此,研究中国英语,特别是在实际应用中,对我国英语教学和翻译教学具有重要价值。
而中式英语绝不是公认的英语变体,它是中国人对英语的误用。
由于网络和社交软件的普及,某些中式英语可能短期内被一些英语国家的人所接受。
但是,一些由中式英语引起的明显错误务必需要纠正。
无论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定义有多宽泛,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可接受性。
在未来的国际交流中,中国人仍然面临着如何更有效地将汉语言文化介绍给全世界人民的问题。
因此,中国英语必须是最好的文化交流方式。
【參考文献】
[1]Wang nguage and Culture[M].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2001.[2]Zhang Ailin.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 Chongqing:Chongqing University Press,2003.
[3]曹宁.也论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2):20-25.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