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图文素材
华师大版(2016)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48张PPT)

唐太宗 李世民
一位智勇兼备的统帅, 一位兼听纳谏的开明君主, 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有 所发展,国力逐步强盛,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 “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598—649 ),唐朝第二位皇帝,汉族。 祖籍陇西成纪人(今甘肃静宁成纪乡人),伟大的军事家、卓越 的政治家、著名的理论家、书法家和诗人,堪称“千古一 帝”。在唐朝建立中出生入死,运筹帷幄。 即位后,统一 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同时执行夷汉一家的政策,在位期间 是历史上民族关系最为良好的时期,在促进民族团结和融合 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位23年,在位期间国泰民安,社会 安定,经济发展繁荣,军事力量强大。后人称他在贞观年间 的统治为“贞观之治”。太宗的飞草非常著名,开创了行书 写碑。太宗诗歌在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编写了著名的 秦王破阵乐。在《帝范》、《唐会要》等书籍中,对太宗的 政治理论有相当多的描述。
程 李 唐太宗选贤用能,知人善任,唯才是举,兼收并用。
咬 金
靖
秦 叔 宝
唐太宗让画师在凌烟阁画了二十四名功臣的画 像,这就是贞观时期的杰出大臣,其中包括我们比 较熟悉的长孙无忌、魏征、房玄龄和杜如晦,还有 尉迟敬德、柴绍、李靖、秦叔宝等,连一些有名的 画家和书法家也榜上有名,如阎立本、欧阳询。这 些名臣共同促成了贞观之治,也共同促成了盛唐的 灿烂文化。 李世民手下猛将有程咬金、李靖、秦叔宝等。
0 0
大臣要廉洁奉公
0
魏征
字玄成,馆陶 (今属河北)人, 以敢于直言著称。
魏徵,字玄成,唐初政治家,现在的 河北晋州人。小时后家里十分贫困,后来 出家当了道士。隋朝末年参加了当时著名 的瓦岗军,李密兵败之后,投降了大唐。 归唐后跟随李建成,任太子洗马。太宗即 位后,任谏议大夫。后任秘书监,参预朝 政,封郑国公。魏徵与李世民是封建社会 中罕见的一对君臣:魏徵敢于直谏,多次 拂太宗之意,而太宗竟能容忍魏徵“犯 上”,所言多被采纳。因此,他们被称作 封建社会中理想的君臣。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一、基础巩固1.同学们一定非常熟悉也喜欢看右图这一部电视剧。
它所展现的是唐朝哪一位皇帝的统治盛况?()A. 唐高祖B. 唐太宗C. 唐玄宗D. 武则天2. 唐太宗时,任用善断大事的宰相是( )A. 房玄龄B. 姚崇C. 魏征D. 杜如晦3.自秦始皇到末代皇帝溥仪,中国历史舞台上产生了无数的皇帝,但是这些皇帝中却只有一位女皇帝,她就是()A. 唐朝的武则天B. 北魏的冯太后C. 辽朝的萧太后D. 清朝的慈禧太后4.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出演京剧《贞观盛事》中耿直进谏的名臣……。
你知道尚长荣扮演角色是()A. 程咬金B. 李世民C. 魏征D. 秦叔宝5. 毛泽东《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唐宗”指的是(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6. 唐太宗悼念某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盛衰得失),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没,朕亡一镜矣。
”★代表的大臣是()A. 杜如晦B. 长孙无忌C. 房玄龄D. 魏征7.小刚为了深入了解和全面评价唐太宗,进行了探究性学习。
下列为他的学习提供丰富而有效的信息的文献是哪部?()8.右图是武则天陵墓前的“无字碑”,他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
下面是四位同学为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你认为最合适的是()A.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提高了妇女地位B. 重用人才、发展农业生产,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C. 统治残暴、荒淫无道D. 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二、拓展应用9.观察右面的人物图片:(1)右图中人物分别是谁?(2)他们统治时期的共同点是什么?(3)后人称他们的统治时期分别是什么?三、问题探究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太宗的话)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未足,征求无己,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战,百姓不堪,遂至之来,此皆朕所目。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 “贞观之治”》PPT课件 (2)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两则材料的内容有区别吗?区别在哪 里?
有区别。材料一说的是唐朝初年经济萧条, 材料二说的是经济的繁荣景象。
2、材料二反映了一种怎么样的盛世景象?历史 上称为什么?
• 农业丰收,流民减少,货物价格便宜, 人们遵纪守法,社会风气好。历史上称 为“贞观之治”。
课后作业:
唐太宗对治国有哪些思想认识?
唐 618年山西 高 起兵,攻入 祖 长安,建立
唐朝。定都
李 长安。 渊
—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统治的贞观年间 (627—649年),政治比较 清明,经济有所发展,国 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 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
房 玄
杜 如 晦
龄
魏 征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 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 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
(贞观初昭陵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 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贞观政要》 (经过唐太宗的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 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 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 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玄武门之变是唐初李世民兄弟 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政变。唐高祖 李渊称帝后,立长子李建成为太 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但在建 立唐朝的过程中,李世民战功卓 越,大大威胁了李建成的地位。 太子为巩固自己的地
位,拉拢四弟李元吉共同对付李
世民。双方结党营私,斗争愈演 愈烈。武德九年(公元626年)
三点 四段 五河
2019年初中PPT课件
二零一九年六月七日
贞观之治
课标要求:了解贞观之治的 主要内容,评价唐 太宗。
初中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PPT课件 (12)

——唐太宗
你知道上文的意思吗?
二、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 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 镜,可以知得失。(唐太宗)
让我们互相交流有关 唐太宗用人的故事吧!
程
李
宝秦
咬
靖
叔
金
杜
长
如
孙
晦
无
忌
李世民手下猛将有程咬金、李靖、秦叔宝等。 十八学士有多谋善断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
1. 唐太宗时期,为什么会出现 “贞观之治”? 2. 由隋的灭亡到“贞观之治”, 你有哪些思考?
1.“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史上为政宽容、对外开放和 国力强盛的时期,此局面形成于哪一时期( )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2.唐朝实行的行政制度是( )。
A.郡县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羁縻州”制度
魏 征
三、贞观新政
1. 改革赋役制度 2. 沿袭、完善三省六部 制3. 修改法令,编撰 《唐律疏义》 4. 完善科举制
皇帝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吏户 礼 兵 刑 工 部部 部 部 部 部
唐律残片
唐太宗说: 法乃天下之法, 非朕一人之法。
三、贞观新政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 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 复和发展,国力增强,史 称“贞观之治”。
2019年初中PPT课件
二零一九年六月七日
国外华人聚居地被称为 唐人街
世界各地几乎都有此街。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一、唐王朝的建立
看视频,思考:
1. 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2. 唐朝建立的简单情况(包括建 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初中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PPT课件 (10)

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 • 请回答:
——以上摘自 《贞观政要》
• (1)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否关系?
理由(何1在)?有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从而出现政治清明的
• •
““( 何 (贞贞在23(观))观?2之材根之)治料据治有。二材。唐”表料”太明三宗唐,吸太 指取宗出隋意唐亡识太教到宗训了的,什根励么本精实目图质的治问何,题在从?。而他出说现这政番治话清的明意的图
• A. 秦朝 B. 东汉 C. 西晋 D. 东晋
• 2. “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史上为政宽容、对 外开放B和国力强盛的时期,此局面的形成得 益于( )的英明统治。
• A. 隋文帝 • C. 武则天
B. 唐太宗 D. 唐玄宗
C
• 3. 唐朝实行的行政制度是( )
• A. 郡县制
B. 科举制
• 4. 阅读下列材料:
长孙无忌
贞观新政
新政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强到政 ,恢治
改革赋役制度
史复比唐
称和较太
沿袭完善“三省六部
“发清宗
制” 修改法令,编《唐律疏议》
贞展明统 观,,治 之国经期
治力济间
完善科举制
”增得,
皇帝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吏户 礼 兵 刑 工 部部 部 部 部 部
• 简要分析一下各部门的相互关系,并指 出它的进步之处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
材料一:(唐太宗的话)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
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
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
材料二:(唐太宗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
华师大版七下第一单元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共25张PPT)

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
“(太宗)尝临朝 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 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 三镜,以防己过。今魏 征殂(cú )逝,遂亡一镜 矣”。
——《旧唐书》卷七一 《魏征传》
魏 征
房玄龄(579-648),博览经 史,工书善文,18岁中进士。隋 末大乱,李渊率兵入关,玄龄于 渭北投李世民,他和杜如晦是秦 王最得力的谋士。他参与“玄武 门之变”的策划,与杜如晦、长 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 并功第一。
劳师远征——三征高丽 •大业七年,初征高丽。调兵征粮,集中军队113万、 民夫200万,举国骚动。大业八年,征高句丽大败, 被迫退兵。 “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 •大业九年,再征高丽。因礼部尚书叛乱,隋炀帝迅 速撤兵。 •大业十年,三征高丽。高句丽遣使请降。
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那一个朝代? A、秦朝 C、西晋 B、东汉 D、东晋
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
[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谓曰:“汝 (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不知。”曰: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 舟……” ──《贞观政要· 教戒太子诸王》 材料中唐太宗引用古人这段话表明了他意识到了 什么实质问题?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为达到此目 的,唐太宗采纳了哪些开明的政策和措施?
2、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
善 于 纳 谏 和 用 人 对 唐 初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 展有何影响?
三、贞观新政
1、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 改革赋役制度。
沿袭、完善三省六部制。
皇
帝
起 中书省 审 尚书省 执 门下省 草 政 核 行 令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三、贞观新政
1、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 改革赋役制度。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课件共15张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华东师大版
0 0 0 0
0 0 0
0
思考: “这个充满朝气
的、开放的、伟大的 朝代”,是中国历史 上的哪一个时代?
1 2
0 0 0 0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1.列举“贞观之治”的主 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2.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 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 原因。
0
0 0
0
【2】温家宝说:“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
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
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国之命在人心 ”之内涵与下列哪一思想一致( D )
A.“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0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0 0
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0
【3】杜甫的诗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 藏万家室”,描述的是哪一位皇帝统治前期 的社会状况( A ) A.唐玄宗 B.唐太宗 C.隋文帝 D.武0 则天
0
1、什么是“贞观之治”?出现“贞观之治”的原 因有哪些? 2、唐玄宗和他的祖父唐太宗有哪些相似之处?
0 0 0 0
探究
“贞观之治”
一
什么是“贞观之治”?
Hale Waihona Puke 唐太宗统治的贞观年间(627—649年),政治比
0
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历史
0 0
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0
探究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有哪些:
0 0
0
0 0
0
答案见本课导学案
探究 开元盛世
二
“玄宗少历民 间,身经迍难, 故即位之初,知 人间疾苦,躬勤 庶政。”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件

启示: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知人善任,从谏如流的帝王
秦琼
程咬金
长孙无忌
魏征
房玄龄
杜如晦
选贤任长能,知人善任程
房
孙
咬
玄
无
金
龄
内举不忌避亲 用人不问出身
外举不魏 征避仇 用人扬长秦叔避短
宝
杜 如 晦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
用今人所原任用则,必须德以才德兼行、备学识为本。”
房 玄 龄
杜 如 晦
唐太宗强调:君臣关系,就是“元 首”与“股肱”的关系。
李世民通过非常手 段登上帝位,他这样做 正确吗?
居安思危,以隋亡为鉴的明君
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 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 亦何得自骄也?言念于此,不觉 惕焉震惧 。
--唐太宗
君,舟也;人,水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 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唐太宗
虚心纳谏,从谏如流
著名谏臣
魏徵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 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 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 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 矣。
——唐太宗
居安思危
房 玄
重视农业
龄
轻徭薄赋
精简机构
加强国防
杜 如
改善民族关系
晦
开放对外交流
继承发展前代制度的英明皇帝
皇帝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吏户 礼 兵 刑 工 部部 部 部 部 部
个有莎的士说比唐亚太。宗同虽样是,一有封一建百帝个王读,但者其就为
人会为政有之一道百无个处唐不太展宗现。出历君臣史和人谐物、从君来民就和 谐不、民是族哪和个谐专的家风学采者,的是今专人利学,对习他的典的范全。
历史七下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pptx

①武则天登基前曾自名为 “曌”,即照,是她自造的新字, 意思是日月当空,普照四方。唐 中宗尊称她为“则天大圣皇帝”, 后人因此称她为“武则天”。
②李渊即皇帝位后,立长子 李建成为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 李元吉为齐王,犒赏功臣,大赦 天下。
③唐太宗经常通过实际 生活中的事例教诲太子,向 他讲述“守业”的艰难。当 太子乘船时,唐太宗这样说 道: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 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 舟。
(琴萧)阳关三叠
总结: 唐朝的建立:
618年 李渊 唐高祖 长安
“贞观之治”: 李世民:唐太宗,年号“贞
观”。
治国方针: 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
发展生产,善听正确意见。
统治措施:4条
“贞观之治”: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 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 快,国力逐步加强。
讨论:
如果没有“玄武门之变”, 太子李建成即位后是否也会吸 取隋亡教训,采取类似唐太宗 的统治措施,成为千古帝王的 治世楷模?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第3课时)课件

昭陵全景
昭陵是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陵墓,是陕西关中“ 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陵园周长60多公里, 总面积2万余公顷,陪葬墓180余座,被誉为“天下名 陵”和世界最大的皇家陵园。
昭陵六骏
玄武门
玄武门之变 626年,李世民登基 627年,改年号为贞观(627--649) 李世民 秦王----唐太宗
为什么会出现“贞观 之治”的局面?
知人善任
•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 元首与股肱
房 谋 杜 断
虚心纳谏
• 人以铜为镜,可 以正衣冠,以古 为镜,可以见兴 替,以人为镜, 可以知得失。魏 徵没,朕亡一镜 矣!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皇帝
中书省 (起草政令)
( )
尚书省 执 行
门下省 (审核)
吏户礼 兵刑 工 部部部 部部 部
唐的建立
时间:_61_8 年;
人物:_李_渊_(唐高祖); 首都:_长_安_。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早年 助父亲李渊起兵太原、统 一全国,身经百战,屡建 奇功。
你知道“玄武门之变”的 故事吗?
直言敢谏的魏征病
死了。唐太宗很难
过,他流着眼泪说:
魏
“夫,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以古
征
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知
得失。魏征没,朕
亡一镜矣!”
• 1、继秦汉之后实现统一的是 隋 朝。 • 2、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 隋朝大运河 ,
中心是 洛阳 ,北抵 涿郡 ,南至余杭 ,
四段:永、通、邗、江 五水:海河、黄河 淮河、长江 、钱塘江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教材图片点拨)素材 华东师大版

世”
• 教材图 片点拨
图片点拨
点拨
唐太宗,唐高祖李渊的次子,唐朝第二 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 家、诗人。画面上唐太宗头戴软脚幞头 ,两眼平视,八字胡,身穿圆领窄袖 黄龙袍,双手抚玉带,表现出他作为一 代明君雄心奋发、高瞻远瞩的气势。
唐太宗(现代绘画)
பைடு நூலகம் 图片点拨
点拨 阅读地图,可以明确:①唐朝都 城是长安。②唐朝政府在西域设 置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辖。③在唐 朝的周边,生活着吐蕃、突厥、 回纥、靺鞨等少数民族。
唐朝疆域图(741年)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课ppt课件

B.大臣要廉洁奉公
• C.君臣须讲究排场
D.政府要轻徭薄赋
• ( )8. 唐太宗患有气喘病,臣下因其居所潮湿而奏请在宫中为他建立一个 暖阁。唐太宗说“破土兴 工,花费很多……不可浪费民力”,这说明 A.唐太宗勤于政事,善于听取正确意见 B.唐太宗廉洁奉公 C.唐太宗“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 D.唐太宗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基本史实, 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小组合作掌握贞观之治的具体措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观察图片,分析史料,小组合 作,正确评价唐太宗和武则天,从中体会杰出人物对历史发 展所起的推动作用。
最新版整理ppt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张玄素
• ( )2.唐朝哪位皇帝的统治被史学家评价为“政启开 元,治宏贞观。” A.唐高宗 B.唐中宗 C.唐玄宗 D.武则天
• ( )3.以下史实不属于唐太宗的是
A.建立唐朝
B.合并州县
• C.注意发展生产
D.注意任用 贤才和虚心纳谏
最新版整理ppt
22
• ( )4.武则天的统治被称赞为“政启开元,治 宏贞观”,能说明的史实包括
• ①武则天改国号为周
• ②由皇后成为皇帝
• ③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
• ④继续推行唐太宗选贤才的政策
• ⑤当政期间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
增强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 C.③④⑤
D.①③④
最新版整理ppt
23
• ( )5.下列于武则天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 ②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③继续实行唐太宗发 展生产、选拔人才的政策 ④任用房玄龄和杜如晦为宰相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 “贞观之治”》PPT课件

困,曾经出家做过道士。他喜
欢读书,用心钻研古籍,学识
非常丰富。隋朝末年,魏征参
பைடு நூலகம்加了反对隋朝暴政的起义。后 来,他投靠唐高祖李渊创建的
魏
唐王朝,为太子李建成做事。 由于魏征才华出众,因此很受
征
太子的器重。后来,李世民发
动“玄武门兵变”。年轻而敏
锐 的李世民知道魏征是个返人回才,
贞观前,他协助李世民经营四方, 削平群雄,夺取皇位。李世民称赞 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
下一页
杜如晦(585~630),唐代名 相。年轻时爱读书,喜谈文 史。如晦为相时,正值唐朝 新建不久。他与房玄龄共掌 朝政,典章制度皆两人所定 每在太宗前议事,玄龄说: 非如晦不能决。如晦亦能尊 重玄龄之策。时称如晦长于 断,玄龄善于谋,故有“房 谋杜断”之说。两人配合默 契,同心辅佐太宗,后世论
2019年初中PPT课件
二零一九年六月七日
一 隋亡唐兴
1 隋亡 618年 隋炀帝的暴政 2 唐兴 618年 6李26渊年 长安 3 李世民登基——贞观之治
二 唐太宗
1 吸取隋亡的教训 2 善于用人 3 善于纳谏
暴君隋炀帝
大兴土木 役民无度
巡游无度 民不聊生
三征高丽 民怨沸腾
奢侈腐败 荒淫无度
返回
看图说话
玄武门之变
返回
唐太宗李世民, 早年助父亲李渊 起兵太原、统一 全国,身经百战, 屡建奇功。626年 即位,
改年号为贞观 (627—649返)回。
他以隋亡为鉴,经常告诫臣下:君,舟也暴;君隋人炀帝 ,水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返回
下一页
房玄龄(579-648),博览经史,工 书善文,18岁中进士。隋末大乱, 李渊率兵入关,玄龄于渭北投李世 民,他和杜如晦是秦王最得力的谋 士。他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 ,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 、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思维导图)素材 华东师大版

思维导图
图示贞观之治
唐朝建立
唐太宗 即位
虚心纳谏 知人善任 减省刑罚 完善科举 减轻劳役 完善三省六部制 反击东、西突厥
贞观 民
建立唐 朝(618
年)
贞观之治
武则天 贞观遗风
唐玄宗统 治前期
开元盛 世
贞观之 治
从“贞观之
治”到“开
开元 盛世
元盛世”
626年,李世民即位, 次年改年号“贞观”
背景
勤于政事,虚心纳谏, 治国
知人善任
思想
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经 济上减轻人民劳役,鼓励生 治国
产,军事上击败东西突厥 措施
贞观 之治
政治清明,经济发展, 国力强盛
表现
举措 励精图治,重用贤能,锐意改革
开元 盛世
锐意 改革
政治上,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经济上,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上,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结果
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华师大版历七下《唐太宗与贞观之治》ppt课件2PPT文档共34页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
华师大版七下第一单元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共17张PPT)

626年,李世民李(渊唐太宗)继位,年号 2、被唐太宗比喻为“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是:
。
3、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
。
贞观 魏征
“⑴轻三徭省薄六赋部制⑵、”唐。朝沿袭和完善隋代的唐律疏议
⑶、唐朝在《隋律》的基础上,编订《
》。
(4)、完善科举制度中书省
门下省
4、“三省六部制”中尚的书省
替皇帝起草政
令, 6、《
唐太宗说: 法乃天下之法, 非朕一人之法。
三、唐太宗与“贞观新政”
3、“贞观新政”的影响
唐太宗统治期间—— ➢政治比较清明 ➢社会经济繁荣 ➢民族关系融洽 ➢社会安定开放 ➢国力逐步加强
史称“贞观之治”。
诗句中的“唐宗”是谁?请结合所学知识 对“唐宗”作一评价。
史论结合,论统 一中功勋卓著(贡献突出)。
——唐太宗
程
李
咬 金
靖
秦 叔
宝
杜
长
如
孙
晦
无
忌
三、唐太宗与“贞观新政”
三、唐太宗与“贞观新政”
1、“贞观新政”出现的原因:
(1)唐太宗认真吸取 隋朝灭亡的经验教训;
(2)善于用人、虚心 纳谏;
(3)在政治、经济、 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 列革新措施。
三、唐太宗与“贞观新政”
2、“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 (1)经济:
(纳谏:魏征) (2)选贤用能,知人善任,唯才是举。
(重用人才) 唐太宗善于用人、善于纳谏有什么影响?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92021/8/29Sunday, August 29,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92021/8/292021/8/298/29/2021 10:20:55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92021/8/292021/8/29Aug-2129-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92021/8/292021/8/29Sunday, August 29, 20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太原晋祠
这是山西太原的晋祠。
山西太原晋祠,在今天山西太原市西南25公里处,始建于北魏之前。
据说是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造的。
北齐时曾改名大崇皇寺,唐贞观年间仍改名晋祠,以后历代都多加修葺。
617年,李渊父子在晋阳起兵反隋,据说,李渊和次子李世民起兵前,曾去晋祠祈祷过。
晋祠铭碑
这是位于山西太原西南的晋祠里的铭碑。
这块铭碑是唐太宗李世民撰写的御碑。
铭碑上刻有晋祠修建的历史以及唐太宗为唐高祖歌功颂德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