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梁化森林公园植物资源调查报告
植被调研报告总结
![植被调研报告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6a8e564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eb.png)
植被调研报告总结
植被调研报告总结
本次植被调研旨在了解调查区域的植被类型、植被组成及其生态特征。
通过现场调查和采样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首先,调查区域的植被类型以森林、草原和湿地为主。
森林类型主要包括针叶林、阔叶林和混交林,其中以阔叶林面积最大。
草原类型主要分为草原、草甸和草地,其中草原面积最广。
湿地类型主要包括沼泽、湖泊和河流,其中沼泽面积最大。
其次,植被组成方面,调查区域的主要植物有松树、柏树、橡树、刺槐等等。
其中以松树为主的针叶树种在森林中分布广泛。
而阔叶树种主要有橡树、枫树、毛竹等,它们形成了丰富的阔叶林。
草原植物主要有羊草、黑麦草、铁皮石斛等,它们构成了广阔的草原景观。
湿地区的植被主要有芦苇、香蒲、黑藻等,它们适应湿润的环境条件。
最后,调查区域的植被具有一定的生态特征。
针叶林的植被具有保水保土的特点,能够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
阔叶林的植被一般具有较高的光合效率和蒸腾速率,对空气净化和气候调节起到重要作用。
草原植被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具有良好的固碳能力。
湿地植被可以吸附重金属和有机物,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
总之,本次植被调研揭示了调查区域的植被类型、植被组成及其生态特征。
这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具有重要意
义。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保护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植被资源,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森林公园实验报告结论(3篇)
![森林公园实验报告结论(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e513849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8b.png)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日益提高。
森林公园作为一种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供休闲娱乐场所、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
为了探究森林公园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本实验选取某森林公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对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全面研究。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现状,为森林公园的规划与管理提供依据。
2. 分析森林公园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为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提供参考。
3. 探讨森林公园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休闲娱乐等方面的功能。
三、实验方法1. 实地调查:对森林公园的地理位置、面积、植被类型、动物种类等进行调查。
2. 数据分析:对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植被覆盖率、土壤肥力、水质、空气污染等。
3. 对比分析:将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指标与周边城市绿地进行对比,分析森林公园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森林公园生态环境现状通过实地调查,发现该森林公园地处城市中心区域,总面积为100公顷。
森林公园内植被丰富,包括针叶林、阔叶林、灌木丛等,动物种类繁多,包括鸟类、哺乳动物、昆虫等。
森林公园内的水质、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标准。
2. 森林公园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1)提高植被覆盖率:森林公园内的植被覆盖率为85%,高于周边城市绿地。
森林公园的植被可以有效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2)改善土壤肥力:森林公园内的土壤肥力较高,有利于植物生长。
同时,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高,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减少城市地表径流。
(3)净化水质:森林公园内的水质达到国家标准,对周边河流水质起到净化作用。
(4)降低空气污染:森林公园内的空气质量优于周边城市绿地,有利于降低空气污染。
3. 森林公园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休闲娱乐等方面的功能(1)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公园内丰富的动植物种类,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植物调查报告范文
![植物调查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acd934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17.png)
植物调查报告范文
一、背景
在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我们决定进行一次植物调查。
二、调查地点
我们选择了一座位于城市外围的工业园区作为调查点。
这个地
方拥有大片绿化带和公园,是城市绿化面积较大的地方之一。
三、调查目的
我们的目的是了解这个区域内的植物种类和数量分布情况,为
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
四、调查方法
我们采用了实地走访和拍照的方式进行调查。
在实地走访时,我们仔细观察和记录了每一株植物的外观特征和环境生长条件,拍摄了每株植物的照片。
五、调查结果
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这个区域内共有20余种植物,其中常见的有红枫、黄金树、紫薇等。
这些植物生长良好,环境适宜。
我们还发现,有些植物品种比较罕见,需要特别保护和研究。
六、调查结论
通过本次植物调查,我们深入了解了这个区域内的植物资源情况。
我们建议城市规划部门增加对这个区域内植物资源的保护力度,鼓励对罕见品种进行研究和保护。
七、结语
通过这次植物调查,我们深入认识了自然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也意识到了植物资源的重要性。
希望能更多地开展植物调查
活动,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自然资源提供更为全面的数据支撑。
植物调查实践成果报告(2篇)
![植物调查实践成果报告(2篇)](https://img.taocdn.com/s3/m/54c9fb5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77.png)
第1篇一、前言植物作为地球上生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物、药物、材料等生活必需品,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本地植物资源,提高我们对植物多样性的认识,我们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植物调查实践活动。
本次调查旨在通过对特定区域的植物进行实地考察、记录和分析,全面了解该区域的植物种类、分布、生长状况以及生态环境状况。
二、调查方法1. 实地考察:我们选取了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群落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徒步、骑自行车等方式对植物进行实地考察。
2. 记录与分析:在考察过程中,我们详细记录了植物的名称、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分布情况等信息,并利用专业植物鉴定工具进行鉴定。
3. 拍照记录:利用相机、手机等设备对植物进行拍照,以便后续分析。
4. 文献查阅:通过查阅相关植物学资料、书籍和互联网资源,对所调查植物进行补充了解。
三、调查结果1. 植物种类:本次调查共记录植物种类XX种,其中乔木XX种,灌木XX种,草本XX种,藤本XX种。
2. 分布特点:调查区域内的植物种类分布较为均匀,但部分珍稀植物种类分布较为集中。
3. 生长状况:调查区域内的植物生长状况良好,大部分植物生长旺盛,叶色翠绿,花果繁多。
4. 生态环境:调查区域生态环境良好,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四、典型植物介绍1. 银杏(Ginkgo biloba L.):银杏为银杏科银杏属植物,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其种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叶形独特,为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
2. 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Zucc.):红豆杉为红豆杉科红豆杉属植物,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其树皮、枝叶、种子等部位含有多种生物碱,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3. 金线莲(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unge):金线莲为兰科金线莲属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滋阴养血、润肺止咳等功效,是一种珍贵的药用植物。
林区树木调查报告
![林区树木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132a63c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9e.png)
林区树木调查报告林区树木调查报告一、引言林区是自然界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它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木材和其他植物产品,还为生态平衡和气候调节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了解林区的植被状况和树木种类的分布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树木调查。
本报告旨在总结调查结果,为林区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我们选择了位于山脉中的某林区作为调查对象。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了不同海拔和坡度的样地进行观察。
每个样地的面积为100平方米,我们记录了每棵树木的种类、直径、高度和生长状况等信息。
三、树木种类分布在调查的样地中,我们共发现了10种不同的树木种类。
其中,松树和柏树是最为常见的两种树木,分别占据了总数的30%和20%。
除此之外,还有柳树、榉树、桦树、樟树、枫树、橡树、杨树和杉树等。
这些树木种类的分布情况显示出林区的生态多样性和植被状况良好。
四、树木直径和高度分布通过测量每棵树木的直径和高度,我们得出了树木的平均直径和高度。
结果显示,树木的直径和高度呈现出一定的正态分布。
大部分树木的直径集中在20厘米至50厘米之间,高度集中在10米至20米之间。
这表明林区的树木种群整体上处于中等生长状态。
五、树木生长状况通过观察树木的树皮、叶片和枝条等特征,我们对树木的生长状况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大部分树木呈现出健康的生长状态,树皮光滑、叶片繁茂。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树木存在生长异常的情况,如树皮剥落、叶片凋落等。
这可能是由于病虫害或自然环境因素引起的,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管理。
六、林区保护和管理建议基于我们的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林区保护和管理建议:1. 加强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树木生长状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疫情蔓延。
2. 合理利用林区资源,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经营计划,保护林区生态平衡。
3. 加强对火灾的防范和管理,提高林区的火灾预警和扑救能力。
4. 加强科学研究和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林区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七、结论通过本次树木调查,我们了解了林区的植被状况和树木种类的分布情况。
乡村森林公园调研报告范文
![乡村森林公园调研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b6b84f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ee.png)
乡村森林公园调研报告范文标题:乡村森林公园调研报告摘要:乡村森林公园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而兴起的一种新型休闲和旅游方式。
本次调研主要以某乡村森林公园为例,系统地对该公园的规划设计、生态环境、管理运营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引言乡村森林公园作为生态旅游的新兴方式近年来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喜爱。
为了更好地了解乡村森林公园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我们选择了某乡村森林公园进行调研。
二、乡村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1. 规划目标:乡村森林公园的规划目标应明确,并紧密结合区域的实际情况,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2. 设施配套:乡村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游客的需求,合理设置停车场、公共厕所、餐饮区等配套设施,以提升游客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3. 交通网络:公共交通和交通便捷性对乡村森林公园的发展至关重要,应注意提升周边交通网络建设,方便游客的到访。
三、乡村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1. 生物多样性保护:乡村森林公园应注重保护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尽量减少人为干扰,保障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2. 植被修复:乡村森林公园在规划设计中应考虑植被的修复工作,尽量恢复原有的植被生态系统,提升公园的生态价值。
3. 环境教育:乡村森林公园应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加强对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的重视。
四、乡村森林公园的管理运营1. 专业团队:乡村森林公园的管理团队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有效地进行公园的管理和运营工作。
2. 安全保障:乡村森林公园要加强安全管理,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线,确保游客的安全。
3. 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包括日常巡查、保洁、设施维护等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4. 收费模式:乡村森林公园的收费模式应合理,既能保障公园的运营需求,又能让游客感受到公平合理。
五、建议与展望乡村森林公园作为一种新兴的休闲和旅游方式,有利于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森林公园实验报告(3篇)
![森林公园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05b1572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f4.png)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对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增加。
森林公园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具有重要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价值。
为了研究森林公园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作用,我们开展了森林公园实验。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森林公园的生态功能,为城市绿化规划提供依据。
2. 探究森林公园对城市空气质量、土壤肥力、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影响。
3. 分析森林公园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等方面的作用。
4. 为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和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三、实验方法1. 文献综述: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森林公园生态、社会和经济价值的研究现状。
2. 调查研究:对森林公园进行实地调查,收集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数据。
3. 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4.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森林公园,分析其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四、实验内容1. 森林公园生态环境调查(1)植物群落结构:调查森林公园内植物种类、数量、分布等,分析植物群落结构特点。
(2)土壤肥力:测定森林公园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养分状况等,评估土壤肥力。
(3)空气质量:测定森林公园内空气污染物浓度,评估空气质量。
2. 森林公园社会服务调查(1)游客数量:调查森林公园游客数量、来源、停留时间等,分析游客需求。
(2)休闲娱乐设施:调查森林公园内的休闲娱乐设施,评估其服务质量和数量。
(3)社区居民满意度:调查社区居民对森林公园的满意度,了解森林公园在社区中的作用。
3. 森林公园经济效益调查(1)旅游收入:调查森林公园的旅游收入,分析其经济效益。
(2)就业机会:调查森林公园为当地居民提供的就业机会,评估其社会效益。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森林公园生态环境调查结果(1)植物群落结构:森林公园内植物种类丰富,层次分明,具有较好的生态稳定性。
景区植物调研报告
![景区植物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060da87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1d.png)
景区植物调研报告调研对象:XXX景区的植物群落调研目的:了解XXX景区内植物种类与数量分布,揭示景区自然环境特点,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调研时间:2021年X月X日调研地点:XXX景区一、概述XXX景区位于XX省XX市,具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植物资源。
为了全面了解该景区的植物群落组成,我们进行了植物调研,对景区内的植被进行了普查和样本采集,共计调查了XX个样点。
二、景区植物种类通过植物调研,我们发现XXX景区内分布着丰富多样的植物种类。
经过分类鉴定,我们共记录到XX科XX属XX种植物。
其中,灌木类植物占据了绝大多数,占比约为XX%;草本植物次之,占比约为XX%;并且还找到了少量的乔木和藤本植物。
这些植物在景区内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
三、植物数量分布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对样点的植物数量进行了统计。
结果显示,XXX景区的植物分布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不同样点之间植物种类和数量差异较大。
根据统计数据,景区内植物密度最高的地方位于XXX处,每个样点的平均植物数量达到了XX个;而植物密度最低的地方则位于XXX处,每个样点的平均植物数量仅为XX个。
这些差异可能与地形、土壤条件、水分等环境因素有关。
四、景区植物特点根据调研结果,我们总结了XXX景区植物群落的几个特点。
首先,景区内的植物种类繁多,几乎包含了当地区域的所有植被类型,充分展示了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其次,景区内植物多为耐干旱、适应性强的植物,这与该地区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另外,景区植物生长形态各异,既有高大挺拔的乔木,也有低矮丛生的灌木和草本植物,形成了层次分明、丰富多样的植被景观。
五、保护与利用建议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XXX景区的植物资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制定严格的保护政策,保护景区内的植物群落,禁止非法采摘和破坏;2. 加强对植物物种的研究,推动景区内植物资源的科学保护与利用;3. 在景区内设立植物标本陈列馆或植物园,方便游客了解景区植物资源的丰富性和重要性;4. 合理规划景区游览路线,保护好植物群落的同时,满足游客的观赏需求。
植物调研报告
![植物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a188346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a1.png)
植物调研报告
《植物调研报告》
植物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之一,它们在维持生态平衡、供给人类食物和氧气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各种植物的特性和生长环境,我们进行了一次植物调研。
在这次调研中,我们选择了多个地方进行植物采样。
首先,我们走进了山区,发现了一些高海拔地区特有的植物,如杜鹃花、杜鹃树和高山杜鹃等。
这些植物通常适应了寒冷气候,开花季节短暂但花朵绚丽。
其次,我们走进了丛林,发现了一些热带雨林中的植物,如巨型蕨类植物、热带水果树和大型藤蔓植物等。
这些植物生长茂盛,种类繁多,为热带雨林提供了丰富的植被覆盖。
最后,我们还走访了一些城市区域,发现了一些城市绿化植物,如路边的树木、公园的花卉和居民小区的草坪。
这些植物为城市增添了绿意,也为市民提供了休憩的场所。
除了对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外貌特征进行了采样,我们还对植物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记录。
我们发现,每种植物都有各自的生长规律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某些植物喜欢光照充足的环境,某些植物喜欢潮湿的生长条件。
同时,我们也记录下了植物的花期、果实成熟期和繁殖方式等信息,这些都对我们深入了解植物的生态特性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这次植物调研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植物资源信息,使我们对植物的了解更加深入。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不仅学到了课本知识以外的东西,也对自然界中的植物有了更加深刻的
认识。
希望我们能够保护好自然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让植物在地球上继续茁壮生长。
公园植物年度养护调查报告
![公园植物年度养护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ea7a1cd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b0.png)
公园植物年度养护调查报告XX公园位于xx的东部,xx东侧,该公园占地总面积65998.7平方米,园内种植大量珍贵的岭南高大树种,配以大面积的草地、山石和亭榭,成为一个以休闲、娱乐为主的绿化公园。
公园为西式的风格,富于亚热带的景象,内有大片花地,犹如一个大花园。
人工堆成的小山丘和曲径把公园分成棕榈区、香花区、百花区、榕区、色花区等。
走在园中,你可以闻到空气中浮动着的甜甜花香和芬芳的青草味。
园内还种植了大量的珍贵高大树种,如雷州榕、加拿列海枣,还有大王椰子、刺桐、针葵等,充满亚热带气息。
百花区以爵士白大理石为材建造的亭子为中心,8条放射小径“拨”成各种花圃;香花区里单桂、四季桂、含笑球、九里香等让整个公园飘香阵阵。
公园色花区里还有黄槐、大叶紫薇、腊肠树(花是黄色成串的)、星花、龙船花等品种,特别是大片的玫瑰、凤仙鲜艳夺目。
园内榕区还种有一些珍贵的岭南高大树种,例如3万多元一棵的雷州榕、4万多元一棵的加拿列海枣,还有刺桐、美丽针葵等。
XX公园的植物约120种左右,其中:乔木为棕榈科植物有:椰子、加拿列海枣、美丽针葵、假槟榔、鱼尾葵、蒲葵、金山葵、海枣等等,另有榕树、刺桐、黄槐、大叶紫薇、腊肠树、白千层、红花羊蹄甲、凤凰木、尖叶杜英、鸡蛋花、南洋杉等常见园林乔木。
常见灌木有:长春花、红龙草、桂花、变叶木、黄金榕、尖叶木犀榄、三药槟榔、董棕、棕竹、花叶艳山姜、大红花、米籽兰、含笑、花叶假连翘、茉莉花、大花美人蕉、簕杜鹃、假金丝马尾、龙船花、星花、希茉莉、花叶榕、文竹、春雨、芒箕、万年青、绿萝等等。
植被有:台湾草、红草、绿草等。
园林树木的养护管理,在绿化建设中极其重要,人们常说:“三分种,七分养”。
因此,我们植物的养护计划按季节分为:冬季:对于园林树木,冬季养护工作直接影响园林树木翌年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所以,园林树木的冬季养护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及时灌冻水园林树木的整个生命过程都离不开水。
虽然冬季蒸发量小,需水量相对较少,但却影响到园林树木的抗寒能力和来年的生长发育。
植被社会实践报告
![植被社会实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067431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aa.png)
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植被资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为了提高人们对植被保护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我们组织了一次植被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我国植被现状,分析植被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以下是本次社会实践报告的详细内容。
二、调查背景及目的1. 背景分析近年来,我国植被资源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森林资源减少:由于过度砍伐、森林火灾、病虫害等原因,我国森林资源逐年减少。
(2)草原退化:过度放牧、过度开发等导致草原退化严重,土地沙化加剧。
(3)湿地减少:湿地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但我国湿地面积逐年减少。
2. 调查目的(1)了解我国植被现状,分析植被保护的重要性。
(2)调查植被破坏的原因,为植被保护提供依据。
(3)提出植被保护措施,为我国植被恢复和保护提供参考。
三、调查方法及过程1.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文献查阅等方法,对植被资源进行综合分析。
2. 调查过程(1)实地考察:我们选取了我国北方、南方、西北地区等地,对森林、草原、湿地等植被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
(2)问卷调查:设计调查问卷,对当地居民、企业、政府部门等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植被保护的认识和态度。
(3)文献查阅:查阅相关文献,对植被保护政策、技术、成果等进行梳理。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1. 调查结果(1)植被现状:我国植被资源丰富,但破坏严重。
北方地区森林资源减少,草原退化;南方地区湿地减少,森林资源破坏;西北地区土地沙化严重。
(2)植被保护意识: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植被保护有一定认识,但仍存在部分人对植被保护重视程度不够。
(3)植被保护措施:政府部门已出台多项政策,加大植被保护力度。
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政策落实不到位、监管力度不足等。
2. 分析(1)植被保护的重要性:植被是地球生态系统的基石,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提供生物多样性等功能。
公园植物调查报告
![公园植物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8199a86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5e.png)
公园植物调查报告公园植物调查报告植物作为大自然的恩赐,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无尽的美丽和健康。
公园作为城市中的绿洲,承载着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
为了更好地了解公园的植物资源,我进行了一次植物调查。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对公园植物的观察和发现。
一、植物多样性在公园的广阔草坪上,我发现了各种各样的植物。
首先是花卉区,这里种植了各种色彩斑斓的花朵,如玫瑰、牡丹、郁金香等。
这些花朵不仅美丽,还散发着迷人的香气,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其次是树木区,这里栽种了各种树木,如柳树、槐树、松树等。
这些树木高大挺拔,给人一种庄重和安静的感觉。
在夏季,这里的树荫为游客提供了宜人的遮阳之地。
还有一个令人惊喜的发现是湖泊区域的水生植物。
在湖水清澈见底的地方,我看到了莲花、荷花等水生植物。
它们的花朵娇艳欲滴,与碧绿的湖水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二、植物生态环境通过观察和调查,我发现公园的植物生长状况良好,这与公园的良好生态环境密不可分。
首先,公园的土壤肥沃,富含养分,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其次,公园的空气质量较好,没有明显的污染物,为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此外,公园还设置了定期浇水和施肥的措施,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
三、植物的生态功能公园的植物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它们还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首先,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为我们提供清新的空气。
其次,植物能够吸收有害物质,净化空气,改善环境质量。
此外,植物还能够吸收水分,减少洪涝的发生,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
四、植物的保护与利用在调查中,我也了解到公园对植物的保护与利用工作。
公园设置了专门的园林管理人员,负责植物的养护和管理工作。
他们定期修剪树木、除草除虫,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
同时,公园还开展了一系列的植物展览和教育活动,提高了公众对植物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在公园的花坛和草地上,我看到了一些人们在植物旁边拍照的景象。
这让我想到植物的利用价值。
植物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作为观赏和摄影的对象,为人们带来愉悦和乐趣。
森林公园实验报告总结(3篇)
![森林公园实验报告总结(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e8988f2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62.png)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森林公园作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其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受到了广泛关注。
为了解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状况,本实验对某森林公园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分析。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状况,为森林公园的保护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2. 探究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
3. 分析森林公园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森林公园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三、实验方法1. 调查方法:采用样方法对森林公园的植被、土壤、水源等生态环境进行调查。
2. 数据分析方法:运用统计分析、生态学原理等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森林公园植被状况(1)植被覆盖率:调查结果显示,森林公园植被覆盖率为85%,高于我国城市森林公园的平均水平。
(2)植被类型:森林公园内植被类型丰富,包括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等。
(3)植被分布:森林公园植被分布较为均匀,但局部地区存在植被稀疏现象。
2. 森林公园土壤状况(1)土壤类型:森林公园土壤类型主要为黄壤、红壤和黄棕壤。
(2)土壤肥力:调查结果显示,森林公园土壤肥力较好,有利于植物生长。
(3)土壤侵蚀:森林公园土壤侵蚀程度较低,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3. 森林公园水源状况(1)水源类型:森林公园水源主要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2)水质:调查结果显示,森林公园水质较好,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3)水源保护:森林公园水源保护措施较为完善,有利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4. 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1)物种丰富度:森林公园物种丰富度较高,共有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物种2000余种。
(2)生物多样性变化规律:调查结果显示,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3)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较为有效,有利于物种保护。
5. 森林公园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1)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人类活动对森林公园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游客数量过多导致植被破坏;2)游客乱扔垃圾影响水源;3)游客乱砍滥伐树木。
公园植物调研报告
![公园植物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1ead672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3c.png)
公园植物调研报告公园是城市中绿地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植物是公园景观的关键元素。
为了进一步了解公园中的植物种类和分布情况,我对某市中心的一座公园进行了植物调研。
该公园占地面积较大,植被覆盖面积达到70%以上。
在调研中,我主要观察了公园内的树木和花卉。
公园中的树木主要分布在大片草坪和道路两侧。
我主要观察了20棵树木,其中包括柳树、杨树、槐树、楸树等。
这些树木都具有较高的树冠,能够为游客提供阴凉的遮蔽处。
树木的树皮呈灰白色或深灰色,树干直立挺拔。
树叶形态各异,柳树叶子细长柔软,杨树叶子平滑而宽大,槐树叶子圆形而厚实,楸树叶子呈羽状深裂。
这些树木的树冠形态也不尽相同,柳树和杨树的树冠呈亭亭玉立的形状,槐树的树冠呈伞状,楸树的树冠呈标志性的扇形。
树木的高度和树龄各异,柳树和杨树较为高大,槐树和楸树较为矮小,树龄约在10-20年左右。
公园中的花卉主要分布在花坛和绿化带中。
我主要观察了20种花卉,其中包括菊花、玫瑰、郁金香、牡丹等。
这些花卉的花朵颜色丰富多彩,有红、黄、粉、紫等多种色彩。
花朵形态各异,菊花呈菊花状,玫瑰呈半球状,郁金香呈钟状,牡丹呈圆状。
花卉的高度和花期各异,菊花和郁金香较为矮小,花期较短,玫瑰和牡丹较为高大,花期较长。
花卉的栽种密度适中,不会过于密集。
通过调研,我发现公园中的植物种类多样,且以当地常见的树木和花卉为主。
这些植物不仅能够增添公园的美观度,还具有绿化、防尘、净化空气、调节气温等功能。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些树木的树冠过于密集,不利于光线透过;一些花卉的花期较短,不能持续吸引游客的注意。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建议公园管理部门在植物布局时加强疏枝和修剪,保持树冠的合理形状和密度;增加一些具有长花期的花卉,提高公园的观赏价值。
此外,还应注意选用具有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植物,以提高公园植物的生存率和景观效果。
总之,公园植物调研不仅有助于了解公园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还能为公园管理者提供有益的参考意见,以进一步优化公园的环境质量和景观效果。
公园植物调研报告
![公园植物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2058e58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43.png)
公园植物调研报告公园植物调研报告为了进一步了解公园内的植物资源情况,提高公众对植物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我们进行了一次公园植物调研。
本次调研选择了本市最大的公园——中央公园,调查时间为5天。
一、植物种类经过现场考察和摄影记录,我们确定了中央公园内的常见植物种类有40余种,其中包括树木、灌木、花卉等。
树木种类较为丰富,有松树、雪松、柳树、榆树等。
灌木主要有玫瑰、丁香、杜鹃等。
花卉以牡丹、菊花、郁金香为主。
二、植物生长环境中央公园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公园内设置了专门的园林师团队,保证了植物的生长环境。
树木生长较好的区域主要在公园的中心位置,这里阳光充足、昼夜温差适宜。
而灌木和花卉则分布在公园的边缘区域,这里空气流动较好、湿度适宜。
三、植物保护情况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央公园对植物的保护工作做得不错。
公园内的树木、灌木都有专门的标牌介绍,告诉游客们每种植物的名称、特点和科普知识。
有些植物种类还专门设置了围栏,避免游客伤害或恶意破坏。
公园方面还定期对植物进行养护修剪,确保其良好的生长状态。
四、公众意识调查我们还对中央公园内的游客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他们对公园植物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结果显示,60%的游客表示能够辨认常见的植物种类,20%的游客知道植物的一些养护方法,10%的游客表示有意参与公园植物保护志愿活动。
虽然已经有一部分游客对植物有所了解和关注,但仍有30%的游客对植物知之甚少,对其保护意识较为薄弱。
五、建议与展望针对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增加植物标牌的数量和内容,加强植物科普知识的宣传,提高游客对植物的认识。
2. 组织植物保护志愿者活动,鼓励更多的游客参与其中,提高公众的植物保护意识。
3. 增加青少年教育活动,培养年轻一代对植物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对中央公园内的植物资源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相信在公园方面的努力下,植物的保护工作会更加完善,公众的植物保护意识也会逐渐提高。
公园植物调查报告
![公园植物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f39c5fe33687e21ae45a92a.png)
公园植物调查报告篇一:园林植物造景调研报告园林植物造景调研报告“景观”(landscape)在各种词典的解释一般是将“自然风景”的含义放在其首位,其最早的含义更多具有视觉美学方面的意义,即与“风景”同义或近义。
而植物造景是景观园林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植物造景要求充分表现出植物本身特有的形态、线条以及色彩等特色,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
其基本功能概括起来有生态功能(维持氧气与二氧化碳平衡、吸收有毒有害气体、消弱噪声、阻止烟尘,生态防护等)、空间构筑功能、美化功能(体现城市风格、增加城市建筑艺术效果、装饰生活等)、实用功能(遮阴、避雨、遮光、安全、抗体保健等)、情感功能(增进友谊、陶冶情操等)、商业功能(八廓直接经济价值与间接经济价值)、科教功能等。
因此,植物造景是科学和艺术结合的典范。
在本学期的园林植物造景课中,我们不仅在课堂和课本中学习关于植物和植物造景的知识,而且也组织了几次外出学习,包括华南农业大学、海珠湖、华南植物园,让我们在实践经验中体会学到的植物造景知识。
华南农业大学里的莲花湖一、园林植物与园林水体组合造景:作为水体与植物的组合景观,水面具有开敞的空间效果,特别是面积较大的水面常给人以空旷的感觉。
用水生植物点缀水面,可以增加水面的色彩,丰富水面的层次,是寂静的水面得到装饰盒衬托,显得生机勃勃,而植物产生的倒影更使水面富有情趣。
“莲,花之君子者也”莲花湖上不同颜色的睡莲有的成群,有的成片静静的躺在偶尔因蜻蜓点水而泛起一点涟漪的湖面上,为学院添加了一份着清淡闲逸。
水体边缘是水面和堤岸的分界线,水体边缘的植物造景既能对水面起到装饰作用,又能实现从水面到堤岸的自然过渡。
在开阔的湖边通常采用适合水边生长、树形多变的针叶林、阔叶林、多种花灌木以及水生植物共同组成一处梦幻般的景观,优美的水中倒影使此处宛如仙境一般。
就如图中的水松群和岸边的一些灌木和乔木以及在岸边的一些小建筑倒影于静谧的湖面所形成景观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安静的世外桃源。
6.梁化森林公园植物资源调查报告
![6.梁化森林公园植物资源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dd7ccc1caaedd3383c4d3f0.png)
梁化森林公园植物资源调查报告1 基本情况梁化森林公园位于惠州市东北部,南部与古田自然保护区相连。
地理位置为北纬23008'13"—23013'34",东经114042'25"—114051'05"之间。
处于北回归线以南。
森林公园在梁化林场内,面积829.5公顷。
境内最高海拔1100米,最低60米。
地形多样,有深沟峻岭,有缓坡平地,森林茂密,溪水长流,森林生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2 植物区系梁化森林公园处于我国热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植物区系属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华南地区。
该处植物一般具有喜温暖、湿润的生态习性。
植物区系主要呈现以下特点:2.1植物种类丰富据初步调查,该处有维管植物:205科,1112种。
见下表1-1:表1-1 梁化森林公园维管植物统计表由表可见该处的植物是非常丰富的,占广东全省天然分布的维管植物总数的20%。
在种类结构上,森林群落优势种科的植物非常突出,如:壳斗科(23种)、樟科(30种)、茶科(25种)、金缕梅科(8种)、桑科(27种)、桃金娘科(12种)等。
植物界的大科在该处种类也多,如:菊科(43种)、禾本科(38种)、兰科(30种)、蝶形花科(48种)、大戟科(37种)等。
特别是有较多的热带性科植物,如:桫椤科、番荔枝科、青藤科、胡椒科、第伦桃科、天料木科、藤黄科、金虎尾科、含羞草科、桑科榕属、橄榄科、山榄科、肉实科、马钱科、竹芋科等科均有分布。
体现了我国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地带植物结构的特点。
2.2植物起源古老该处植物原生性强,有较大面积的原始次生林。
植物区系有着丰富的古老成分。
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是起源古老的类群,这类植物该处在100种以上,有著名的活化石桫椤,有中古生代出现的石松科、卷柏科、木贼科、莲座蕨科等;中生代出现的紫箕科、里白科;白垩纪的蚌壳蕨科,第三纪的海金沙科、乌毛蕨科、等;裸子中植物中出现于石炭纪的松科和侏罗纪罗汉松科中最原始的罗汉松属以及在系统发育上完全孤立的买麻藤科在此处有生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化森林公园植物资源调查报告1基本情况梁化森林公园位于惠州市东北部,南部与古田自然保护区相连。
地理位置为北纬23°08/ 13" —23°13/ 34",东经114°42, 25" —114°51 / 05"之间。
处于北回归线以南。
森林公园在梁化林场内,面积829.5公顷。
境内最高海拔1100 米,最低60米。
地形多样,有深沟峻岭,有缓坡平地,森林茂密,溪水长流,森林生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2植物区系梁化森林公园处于我国热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植物区系属泛北极植物区,中国一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华南地区。
该处植物一般具有喜温暖、湿润的生态习性。
植物区系主要呈现以下特点:2.1植物种类丰富据初步调查,该处有维管植物:205科,1112种。
见下表1-1:表1-1由表可见该处的植物是非常丰富的,占广东全省天然分布的维管植物总数的20%。
在种类结构上,森林群落优势种科的植物非常突出,如:壳斗科(23种)、樟科(30种)、茶科(25种)、金缕梅科(8种)、桑科(27种)、桃金娘科(12 种)等。
植物界的大科在该处种类也多,如:菊科(43种)、禾本科(38种)、兰科(30种)、蝶形花科(48种)、大戟科(37种)等。
特别是有较多的热带性科植物,如:桫椤科、番荔枝科、青藤科、胡椒科、第伦桃科、天料木科、藤黄科、金虎尾科、含羞草科、桑科榕属、橄榄科、山榄科、肉实科、马钱科、竹芋科等科均有分布。
体现了我国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地带植物结构的特点。
2.2植物起源古老该处植物原生性强,有较大面积的原始次生林。
植物区系有着丰富的古老成分。
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是起源古老的类群,这类植物该处在100 种以上,有著名的活化石桫椤,有中古生代出现的石松科、卷柏科、木贼科、莲座蕨科等;中生代出现的紫箕科、里白科;白垩纪的蚌壳蕨科,第三纪的海金沙科、乌毛蕨科、等;裸子中植物中出现于石炭纪的松科和侏罗纪罗汉松科中最原始的罗汉松属以及在系统发育上完全孤立的买麻藤科在此处有生存。
杉木为第三纪的残遗类型。
当今被子植物的发生系统尚无统一之说。
多数学者认为多心皮离生类型为最原始的,依此观点,该类科的种类很丰富,如木兰科有2属4种;还有八角科、五味子科、番荔枝科、樟科、毛茛科、木通科、金粟兰科等。
另一派学者认为,双子叶植物中柔荑花序最原始,依此之说,该类植物也很丰富。
如柔荑花序类的主要科壳斗科、胡桃科、桑科等为该处森林群落中的主要成分,还有杨梅科、榆科等柔荑花序类。
据已有资料,被子植物的许多科起源古老,如中生代侏罗纪出现的樟属(Cinnamomun)、械属(Acer)、榕属(Ficus)、枫香属(Liquidambar)、朴属、楤木属、葡萄属等。
第三纪渐新世出现的南五味子属、盐肤木属;晚第三纪出现的省沽油属、黄杨属、勾儿茶属、无患子属、野茉莉属、花椒属、卫矛属等。
这些科、属该处均有。
因此,本区植物区系起源古老,现代繁盛的植物区系是古老植物区系的延续和发展2.3珍稀、特有植物多珍稀植物指国家明文规定的保护植物。
此处综合国家两个保护文件的内容来确定保护的种类。
即1992 年国家环保局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编的《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第一册)中种类,该地有国家保护植物9 种,其中二级保护植物1种,三级保护植物8种。
1999年8月4日国务院公布的重点保护植物名录,该地包括全部兰科植物在内共有40 种。
两个文件保护种合计,除去重复种,共有46 种。
见下表1-2:1-2还有近20种广东省特有植物,如广东润楠(Machilus Kwangtungensis)、广州追果藤(Cap paris can to nen siS)、广东刺冬(Scolopia saeva)、两广梭罗树(Reevesia thyrscidea)、小果石笔木 (Tutcheria microcarpa )、半枫荷(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华南栲(Castanopsis concinna)、华南青皮木(Schoepfia chinensis、光叶红豆 (Ormosia glaberrinia )、广东乌饭树(Vaccinium hancockiae)、广东山龙眼(Helicia kwangtungensis)等。
2.4古树奇木多该地有古龙眼群,胸径50cm以上者有100余株,最大者胸径达一米,这些树木非常珍贵,既具观赏性,又是重要的种质资源;还有胸径80cm,高23m的古木棉树;有高30m,胸径50cm以上木麻黄;有高13m,径80cm的杨桃树;在常绿林中有胸径1m以上的木荷树多株。
在常绿阔叶中常可见到奇树怪木,如树中树、连理树、过溪树、盆景式树等。
均是很好的旅游资源。
3 植被状况3.1植被区划根据《广东植被区划》的划分,该处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地带中的东江中游丘陵山地植被区。
3.2植被类型根据群落的起源和组成种类特征,该处植被可分为两大类,即天然林和人工林植被。
天然林可分为4 类,13 个群系;人工林可分为2 类,4 个群落。
具体类型如下:I天然林(一)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1.猴耳环、鸭脚木、水同木林2.木荷林3.木荷、罗浮栲林4.罗浮栲、润楠林5.红楠林6.鹿角栲、罗浮栲、大头茶林二、常绿、落叶阔叶林7.木荷、罗浮柿、臭辣树林(二)针叶林一、纯针叶林8.马尾松林二、针阔混交林9.马尾松、木荷、润楠林(三)灌木林、灌丛10.大头茶林11.杜鹃、柃木灌丛(四)竹林12.黄竹林13.青皮竹林n人工林一、用材林1.杉木林2.南洋楹林二、果园3.梅园4.李园3.3植被的垂直分布梁化森林公园山地相对高差约1040 米,植被垂直分布情况大致可分三个分布带,即:海拔300(400)米以下的沟谷地为具雨林性的季风常绿阔叶林带,主要类型是:猴耳环、鸭脚木、水同木林。
海拔300(400)—1000 米为山地季风常绿阔叶林带,该分布带在此处又可分两个亚带:海拔300--800 米为喜暖湿性常绿阔叶林亚带,主要类型有:木荷、罗浮栲林;木荷林;罗浮栲、润楠林。
海拔800—1000 米为喜凉湿性常绿阔叶林亚带,主要类型有:红楠林;鹿角栲、罗浮栲、大头茶林。
海拔1000 米以上的山岭脊部或山坡上部为灌木林或灌丛带。
主要类型有:大头茶灌木林;杜鹃、柃木灌丛。
3.4主要植被类型介绍(有旅游观光价值的类型)3.3.1具雨林性森林类型海拔400 米以下的沟谷及两侧的季风常绿阔叶林,常具有独特的近似雨林的特征,主要有如下5点:① 乔木层组成种类多,且高大挺拔;②林内多粗大的藤本;③树干和石块上多生有附生植物;④许多乔木有小型的板根;⑤ 有较多的茎干生花果的树木等。
这些特征,就是森林旅游的景观。
主要类型是:猴耳环、鸭脚木、水同木林(Comm Pithecellobium clypearia 、Schefflera octophylla、Ficus fistulosa ):该类型为多层结构,组成种类复杂;有大型藤本和众多附生植物;有板根现象和老茎生花。
分布于公园进门两侧山地的沟谷旁以及鹅绒地梅园上部沟谷地。
乔木层优势种为猴耳环、鸭脚木、水同木,其它乔木有:黄桐、两广棱椤、翻白叶、秋枫、黄樟、山杜英、黄杞、蕈树、烟斗柯、对叶榕、水冬哥、广东润楠等。
下层小乔木和灌木主要有:假苹婆、罗浮槭、杖枝省藤、红鳞蒲桃、红车、九节、露蔸草等。
草本较稀疏,种类少,主要有:鳞毛蕨、金毛狗、乌毛蕨等蕨类植物。
藤本茂盛,主要有:罗浮买麻藤、白花油麻藤、扁担藤、阔裂叶羊蹄甲、香港藤黄檀等。
附生植物有:阴石蕨、伏石蕨、江南星蕨、广东石豆兰等。
3.3.2喜暖湿性季风常绿阔叶林分布于海拔800 米以下的山坡,冬季少冰冻,是该处主要的常绿阔叶林类型,主要群落有:木荷、罗浮栲林 (Comm Schima superba Castanopsis fabri):群落结构有较明显的乔、灌、草层次。
乔木层优势树种为木荷、罗浮栲,其它种有:黄樟、短序润楠、阴香、鸭公木、鹅掌柴、虎皮楠、铁冬青、山杜英、罗浮柿等。
小乔木和灌木有:岩杜鹃、鼠剌、光叶山矾、九节、罗伞等。
草本层主要有:里白、露蕨、狗脊蕨、乌毛蕨、华南紫萁、苔草等。
藤本主要有酸叶胶藤、山橙、白花油麻藤、小叶买麻藤等。
该群落春夏木荷的白花、罗浮栲的浅黄花、酸叶胶藤的浅红花,绘织成一幅多姿多彩的织锦;夏秋外貌浓绿,恰似绿色的海洋,暑气全消,令人心旷神怡。
罗浮栲、润楠林 (Comm Castanopsis fabri、Machilus):群落结构有较明显的乔、灌、草层次。
乔木层优势种为罗浮栲、广东润楠或短序楠,其它乔木有:木荷、剌栲、罗浮槭、鹅掌柴、秋枫、厚壳桂、黎蒴、少叶黄杞、青钩栲、绒楠等。
小乔木和灌木层主要有:罗浮冬青、鼠剌、大花枇杷、岭南山竹子、赤楠、厚皮香、厚叶山矾、廊伞木、九节等。
草本层主要有:乌毛蕨、胎生狗脊、金毛狗、大麦冬、海芋等。
该群落外貌春夏绿、红、黄相织,恰似彩色画卷;夏秋外貌浓绿,与木荷、罗浮栲林浑然一体,甚为壮观。
3.3.3喜凉湿性季风常绿阔叶林分布于海拔800—1000 米的山坡。
因海拔较高,冬季常有不同程度的冰冻,常年湿度较大,组成的种类一般较喜凉湿。
主要类型:罗浮栲、大头茶林 (Comm Casta no psis fabri Gord on ia axillaries):乔木层高6—10 米,优势种为罗浮栲、大头茶,其它种:罗浮柿、罗浮冬青、岩杜鹃、南岭栲、绒楠、红楠、郁香野茉莉、茹豆、野漆树等。
灌木层主要有栀子、珠砂根、杜茎山、李氏女贞等。
草本有芒萁、狗脊蕨、苔草等。
该类群落外貌整齐,季相变化大,四季均有观赏意义。
红楠林(Comm Machilus thunbergii)海拔900米左右有成片红楠林,乔木层其它种类有:茹豆、罗浮柿、罗浮冬青、岩杜鹃、羊角杜鹃、苦枥木、南方荚迷等。
因郁闭度大,下层灌木和草本少。
该群落春季嫩枝芽为红色,极为壮观。
3.3.4灌木林、灌丛大头茶林 (Comm Gordonia axillaries ):分布于海拔800—900 米的山坡,面积较大,在广东省较为罕见。
群落平均高2.5m平均胸径4cm,每平方米有大头茶3 株。
大头茶叶常绿光亮,9—10 月开白色花,较大,成片开花时,洁白纯净,极为尝心悦目。
是该地一处独特的景观。
杜鹃、柃木(Rhododendron spp Eurya sp)灌丛: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上山地,特别是900—1000米的山地有成片的生长,种类有映山红(Rh.simsii)、满山红(Rh.mariesii)、紫花杜鹃(Rh.maria©等,4月前后开花,漫山红遍,山花烂漫,是春季旅游最佳景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