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龚鉴传》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鲁琼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龚鉴,字明水,浙江钱塘人。
早与同郡杭世骏齐名。
雍正初,以拔贡就选籍,授江苏甘泉知县。
县新以江都析置,故脂膏之地。
鉴耻为俗吏,一以子惠黎元、振兴文教为已任。
故某侍郎与有旧入遇有所嘱拒之有同城官为大吏所昵令伺察属史者有挟而请又拒之巨室延饮,又拒之。
于是大江南北盛传甘泉令不近人情。
鉴益自刻苦,无一长物。
县境邵伯埭受高、宝诸湖之水,地卑下。
鉴谓当于农隙运土筑高埂沿堤为防,以徐议沟血。
堤上即植桑,兴蚕事。
其西境地高,決旬不雨即龟坼,宜每一里为水塘以蓄之。
如是则高下之田俱无患。
大吏韪之,然不能行。
邵伯埭下有芒稻河,设闸泄水尤要。
值大水泛溢,鉴冒雨至,呼闸官泄之。
闸官以盐漕为言,不可。
会总河嵇曾筠视河至,鉴直陈,厉声诃闸官,曾筠即令启闸。
又用鉴言,定盐漕船过湖需水不过六尺,过即启闸,无得藉口蓄水,为民田患。
每岁晏,江都之鳏寡孤独多入甘泉部中。
西湖圣因寺僧明慧者,恃前在内廷法会恩宠,干求遍于江、浙。
一日以书币关白,鉴杖其使而遣之。
事流传,上闻。
世宗召明慧还京,锢不许出。
当是时,甘泉令声闻天下。
在任六年,以父忧去官,貧,至无以葬。
河南巡抚尹会一故为扬州守,雅与鉴善,招之,欲使主大梁书院,以修脯助葬。
遂卒于河南。
鉴湛深经术,能摘先儒之误,顾书多未成。
所成者毛诗疏说,阐明李光地之说为多。
(选自《清史稿·卷四百七十六》)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某侍郎子与有旧/入谒/有所嘱拒之/有同城官为大吏所昵/令伺察属吏者/有挟而请/又拒之
B.故某侍郎子与有旧人谒/有所嘱/拒之/有同城官为大吏所昵令/伺察属吏者/有挟而请/又拒之
C.故某侍郎子与有旧/入谒/有所嘱/拒之/有同城官为大吏所呢/令伺察属吏者/有挟而请/又拒之
D.故某侍郎子与有旧人谒有所嘱/拒之/有同城官为大吏所昵/令伺察属吏者有挟/而请/又拒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盐漕,盐运和漕运的合称。
用河道运输食盐和粮食分别称为盐运和漕运
B.书院,古代官学机构,是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如长沙岳麓书院。
C.经术,又称经学,是研究儒家经典,解释其字面意义、阐明其义理的学问。
D.疏,古籍注释体例之一,是对旧注所作的解释。
文中是指对毛诗的注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龚鉴才德出众,早有盛名。
他早年与同郡名士杭世骏齐名,后来以拔贡身份入仕;他对经学有深透的研究,能指出先儒的错误,并著有毛诗疏说,阐明前人学说。
B.龚鉴廉洁无私,清贫自守。
他所供职的甘泉县是富庶之地,而他生活俭省,不贪不占,家无长物,连为父亲办理葬事的钱都没有,这在当时社会中难能可贵。
C.龚鉴性情耿直,刚正不阿。
大水泛溢之际,他向河道总督直陈闸官不作为现象,并当面厉声呵斥闸官;受皇帝恩宠的僧人派人求见他,他不但不见,反而杖责来使。
D.龚鉴为官有道,享有盛誉。
他对故交、官员的请托和豪门的宴请一律拒绝,在大江南北广受赞誉;他治理有方,江都一带很多生活无依的百姓纷纷投奔到甘泉县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鉴耻为俗吏,一以子惠黎元、振兴文教为己任。
(4分)
(2)恃前在内廷法会恩宠,干求遍于江、浙。
(4分)
14.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龚鉴“子惠黎元”的具体表现。
(3分)
参考答案:
10.(3分)C(原文标点为:“故某侍郎子与有旧,人谒,有所嘱,拒之。
有同城官为大吏所昵,令伺察属吏者,有挟而请,又拒之”)
11.(3分)B(“古代官学机构”错)
12.(3分)D("”在大江南北广受费誉”错)
13.(1)龚鉴以做庸俗官吏为耻辱,一心一意把爱护百姓、振兴文化教育作为自己的责任。
(4分,“耻”“一”“子惠”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明慧)依仗从前在皇宫内廷举办法会而受到皇上恩宠,在江浙一带到处求取(利益)。
(4分,“恃”“干求”、“于……”各1分,句意通顺1分)
14.①为防洪,他主张运土加高河堤;②为增收,他主张在河堤上种桑树,兴蚕业;③为防田患,他建议规定开闸泄洪的水位。
(3分,每点1分)次
参考译文
龚鉴,字明水,浙江钱塘人。
早年与同郡的杭世骏齐名。
雍正初年,以拔贡的身份进入铨选官吏的簿籍,授任江苏甘泉知县。
甘泉是从江都分出来新设置的县,从来就是富庶之地。
龚鉴以做庸俗官吏为耻辱,一心一意把造福百姓、振兴文教作为自己的责任。
从前某侍郎的儿子同他有旧交,前来拜见他,有私事相托,被他拒绝了。
有一位和龚鉴同城的官吏,跟一位上级大官很亲近,令他暗中观察他属下的官吏。
这位同城官仗势来请求龚鉴,又被他拒绝了。
当地豪族大户请龚鉴宴饮,都被他拒绝了。
于是大江南北盛传甘泉县令做事不近人情。
但操鉴越发生活俭省,家中没有一件多余的东西。
甘泉县境的邵伯埭,承受着高邮湖、宝应湖之水,而地势低下。
龚鉴认为应当在农闲时运土加高河堤,以防洪涝,并逐步商议疏导沟渠。
堤上要种植桑树,发展养蚕事业。
邵伯那里西边地势高,十天不下雨,土地就要龟裂,要每隔一里挖个水塘来蓄水。
这样,无论是高田还是低田,都可旱涝保收无患。
上司听了,很赞同他的主张,但却没人去施行。
邵伯埭有一条芒稻河,设置闸门泄水尤其重要。
正值大水泛滥,龚鉴冒雨前来,呼叫闸官泄水。
但是闸官以盐运和漕运为理由,不肯开闸放水。
恰好河道总督嵇曾筠视察水情至此,龚鉴向嵇曾筠直言报告此事,并厉声斥贵闸官,嵇曾筠听后立即命令开闸。
嵇曾筠又采纳龚鉴的建言,规定盐运、漕运的船只过湖需要的水位以六尺为度,一旦超过水位马上开闸放水,不许借口蓄水通航,酿成百姓灾难。
每到一年将尽的时候,江都那些没有劳动能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大多进入了甘泉县。
西湖圣因寺有一位叫明慧的僧人,依仗从前在皇宫内廷举办法会而受到皇上恩宠,在江浙一带到处求取。
一天,他派人拿着书写的礼单通报(求见),龚鉴杖打他的使者后打发他走了。
事情流传开来,被皇帝知道了。
世宗将明慧召回京城,将他禁闭,不许出城。
这时候,甘泉县令誉满天下。
在任六年,因父亲去世而离职,家里很贫穷,无法为父亲办理葬事。
河南巡抚尹会一原为扬州太守,向来与龚鉴友好,将他招去,想让龚鉴掌管大粱书院,用酬金帮他办完父亲葬事。
后来龚鉴在河南去世。
龚鉴对经学有深透的研究,能指出先儒的错误,只是他著述的书大多尚未完成。
他所写成的书《毛诗疏说》,阐明李光地言说的内容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