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专题训练

合集下载

专题0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行程问题(应用题专项训练)(沪科版)(原卷版)

专题0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行程问题(应用题专项训练)(沪科版)(原卷版)

专题0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行程问题1.(2023秋·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一列动车从甲站开往乙站,若动车以18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能准时到达乙站,现在动车以16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了2小时后把速度提高到240千米/小时,也能准时到达乙站,求甲、乙两站之间的距离.2.(2022秋·江苏·七年级专题练习)一列火车匀速行驶,经过一条长475m的A隧道用了32s的时间.A隧道顶上有一盏灯,垂直向下发光,行驶过程中灯光照在火车上的时间是13s(1)求这列火车的长度;(2)若这列火车经过A隧道侯按原速度又经过了一条长750m的B隧道,求这列火车经过B隧道需要的时间.3.(2022秋·江西上饶·七年级统考期末)A、B两地之间有一条笔直水平的道路,甲在此路段往返跑步锻炼,乙在此路段往返骑自行车锻炼,已知甲跑完此路段需要10h,乙骑完此路段需要4h,若甲、乙两人同时从A 地出发向B地运动,到达B地后折返,假若他们都是匀速运动,问:(1)多少时间后他们第一次迎面相遇?(2)多少时间后乙第一次从后面追上甲?4.(2022秋·江苏泰州·七年级校考阶段练习)运动场环形跑道周长400m,小红跑步的速度是爷爷的5倍,3他们从同一起点沿跑道的同一方向同时出发,5min后小红第一次与爷爷相遇.(1)小红和爷爷跑步的速度各是多少?(2)如果小红追上爷爷后立即转身沿相反方向跑,那么几分钟后小红再次与爷爷相遇?5.(2022秋·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一天早晨,小华和爸爸在10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他们8点整时在同一地点沿着同一方向同时出发,小华跑了半圈时,看到爸爸刚好跑完一圈,8点零8分时爸爸第一次追上小华.(1)求小华和爸爸的跑步速度;(2)爸爸第一次追上小华后,在第二次相遇前,再经过多少分,小华和爸爸相距150米?6.(2023春·重庆潼南·七年级校联考期中)一艘轮船在甲、乙两地之间匀速航行,从甲地到乙地顺流航行用6小时,从乙地到甲地逆流航行用10小时.已知当时平均水流速度为每小时4千米.(1)求该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及甲乙两地的距离;(2)若在甲、乙两地之间的丙地新建一个码头,使该轮船从甲地匀速航行到丙地和从乙地匀速航行到丙地所用的航行时间相同(其中轮船的静水速度不变),问甲、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7.(2022秋·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双“11”期间,某快递公司的甲、乙两辆货车分别从相距335km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并以各自的速度匀速行驶,两车行驶2h时,甲车先到达配货站C地,此时两车相距35km,甲车在C地用1h配货,然后按原速度开往B地;乙车继续行驶0.5h时,乙车也到C地,但未停留直达A地.(1)乙车的速度是_____km/h,B、C两地的距离是____km.(2)求甲车的速度.(3)乙车出发多长时间,两车相距65km.8.(2022秋·浙江·七年级专题练习)星期天天气晴好,小米骑自行车向宁波登山基地九峰山出发,由于太匆忙,出发半个小时后,他爸爸发现他把可以免费进入景区的证件落在家里,于是,他立即开摩托车去追,已知小米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为12千米/时,摩托车的平均速度为48千米/时.(1)求出爸爸多长时间能追上小米?(2)若爸爸出发的同时手机通知小米掉头回来,那么爸爸多久与小米相遇?(3)若爸爸出发的同时手机通知小米掉头来取,结果爸爸出发十分钟还没有遇到小米,手机联系才发现他俩已经错开了一段距离了,这时他们又赶紧掉头,问爸爸从家里出发到送证件成功共花了多少时间?(4)小米继续骑自行车,他留意到每隔15分钟有一辆某路公交车从他身后驶向前面,假设小米的平均速度是12千米/时,公交车的的平均速度为60千米/时.小米就想:每隔几分钟从车站开出一辆该路公交车呢?请你帮小米求出.9.(2023秋·山西运城·七年级统考期末)某校组织学生从学校到公园进行环湖跑,匀速前进,初一(1)班师生共42人,每6人排成一排,相邻两排之间间隔1米,途中经过一个桥AB,队伍从开始上桥到刚好完全离开桥共用了100秒,当队尾刚好跑到桥的一端B处时,排在队尾的班长发现小林还在桥的另一端A处拍照,于是以队伍1.5倍的速度跑去找小林,同时队伍仍按原速度继续前行,40秒后,小林慢悠悠的以1.2米/秒的速度往队伍方向前进,小林行进20秒后与班长相遇,相遇后两人以队伍1.4倍的速度前行追赶队伍.(1)初一(1)班的队伍长度为米;(2)求班级队伍行进的速度(列方程解决问题);(3)班长从B处返回找小林开始到他们两人追上队首的老师一共用了多少时间?10.(2023·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甲、乙两车分别从A ,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速度为32千米/时,乙车速度为48千米/时,它们分别到达B 地和A 地后马上返回,返回时甲车速度提高14,乙车速度减少16,它们第一次相遇地点与第二次相遇地点相距74千米.那么A 、B 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11.(2023秋·湖南衡阳·七年级校考开学考试)甲、乙同时从A 地出发,背向而行,分别前往B 、C 两地。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微专题——应用题行程问题专练+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微专题——应用题行程问题专练+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微专题——应用题行程问题专练1.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从甲城到乙城,普通列车原来需行驶8个小时,开通高铁以后,路程缩短了80千米,车速平均每小时增加了180千米,结果只需3个小时即可到达.求甲乙两城之间开通高铁以后的路程.2.某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8千米,水速是每小时2千米,这船从甲地到乙地,再从乙地回到甲地,共用8小时,求甲乙两地的距离.3.明明家和学校相距2300m,每天步行上学,有一天他正以每分钟80m的速度前进着,一抬头看见路边的钟表发现要迟到,他马上改用每分钟150m的速度跑步前进,途中共用20分钟,准时到达了学校.明明在离学校多远的地方开始跑步?4.甲车从A地开往B地,乙车从B地开往A地,两车同时出发,沿着A,B两地间的同一条笔直的公路匀速行驶,出发1小时后两车相距48千米,又过1小时,两车又相距48千米,且此时两车均未到达终点,求A,B两地间的距离.5.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记载以下问题:今有凫起南海,七日至北海;雁起北海,九日至南海,今凫雁俱起,问何日相逢?意思是:野鸭从南海起飞,7天飞到北海;大雁从北海起飞,9天飞到南海,野鸭与大雁从南海和北海同时起飞,经过几天相遇?请解决上述问题.6.一艘客船从A地出发到B地顺流行驶,用了2.5小时;从B地返回A地逆流行驶,用了3.5小时,已知水流的速度是4千米∕ 时,求客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7.在一条直线上顺次有A地,B地,C地.小明和小红分别从A地和B地同时出发前往C 地,小明慢跑,小红步行,且小明慢跑的速度比小红步行速度的2倍还多10米/分钟.他们出发5分钟时,小明到达B地.他们出发9分钟时,小明追上小红.(1)求小明慢跑的速度和小红步行速度分别是多少?(2)小明到达C地后休息了2分钟,沿原路以原速返回A地.当小红到达C地时,小明刚好到达B地.求B地与C地的距离是多少?8.为了打通城市和景区的交通线路,某市新修了高铁线路,使得两地总里程比原来缩短了29千米,高铁行驶速度比原来火车行驶速度的3倍还多9千米,原来的火车行完全程用时3小时,现在高铁用时50分钟,求开通后高铁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9.一架飞机在A、B两地飞行,风速为15km/h,它从A地顺风飞往B地需12.5h,它逆风飞行同样的航线需13h.求(1)飞机无风时的平均速度;(2)两地之间的航程.10.一艘轮船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从甲港开往乙港,行了全程的20%后,又行驶了1小时,这时未行路程与已行路程的比是3:1.甲乙两港相距多少千米?11.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沿同一条路线相向匀速行驶,已知出发后3h 两人相遇.乙的速度比甲快20km/h、相遇后乙再经1h到达A地.(1)甲、乙两人的速度分别是多少?(2)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后,经过多长时间两人相距20km?12.一个自行车队进行训练,训练时所有队员都以30km/h的速度前进.突然,1号队员以50 km/h的速度独自行进,行进20 km后掉转车头,仍以50km/h的速度往回骑,直到与其他队员会合.1号队员从离队开始到与队员重新会合,经过了多长时间?13.某市实验中学学生步行到郊外旅游.七(1)班学生组成前队,步行速度为4千米/时,七(2)班学生组成后队,速度为6千米/时.前队出发1小时后,后队才出发,同时后队派一名联络员骑自行车在两队之间不间断地来回进行联络,他骑车的速度为12千米/时.(1)后队追上前队需要多长时间?(2)后队追上前队时间内,联络员走的路程是多少?14.列方程解答下题:甲、乙两人同时骑摩托车从相距16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相遇,甲每小时比乙慢6千米,甲、乙的速度分别是多少?15.小明家和小刚家相距28千米,两人约定见面,他们同时从家出发,小明的速度为8千米/时,小刚的速度为6千米/时,小明的爸爸在小明出发30分钟后发现小明忘了带东西,于是就以10千米/时的速度追赶小明,当小明和小刚相遇时,爸爸追上小明了吗?若没有追上,他要想追上小明,速度至少为多少.16.一列动车从甲站开往乙站,若动车以18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能准时到达乙站,现在动车以16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了2小时后把速度提高到240千米/小时,也能准时到达乙站,求甲、乙两站之间的距离.17.一列货车和一列客车同时从相距504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4.5小时相遇,客车每小时行64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列方程解答)18.当甲在60m赛跑中冲过终点线时,比乙领先10m,比丙领先20m.如果乙和丙按各自原来的速度继续冲向终点,那么当乙到达终点时,将比丙领先几米?19.甲、乙两人练习短距离赛跑,测得甲每秒跑7米,乙每秒跑6.5米,如果甲让乙先跑2秒,那么几秒钟后甲可以追上乙?(列方程解应用题)20.已知甲码头在江的上游,乙码头在江的下游.一艘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航行20千米,在水流速度为每小时4千米的江中,往返甲、乙两码头共用了12.5小时,求甲、乙两码头之间的距离.21.甲,乙两地相距162千米,甲地有一辆货车,速度为每小时48千米,乙地有一辆客车,速度为每小时60千米,求:(1)若两车同时相向而行,货车在路上耽误了半小时,多长时间可以相遇?(2)若两车相向而行,同时出发,多长时间两车相距54千米?22.(列方程解应用题)甲、乙两车自南向北行驶,甲车的速度是每小时48千米,乙车的速度是每小时72千米,甲车开出25分钟后,乙车开出,问几小时后乙车追上甲车?23.面对突然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国人民情系灾区,捐资捐物.淳朴善良的山东寿光菜农们把自己种植的新鲜蔬菜捐献出来运往武汉灾区.已知寿光距武汉1090千米,甲车装满蔬菜从寿光出发开往武汉,行驶100千米后,乙车从武汉出发返回寿光,乙车出发6小时后与甲车相遇,若甲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比乙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少35千米,那么甲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24.(列方程解应用题)一个通讯员骑摩托车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把文件送到.他骑摩托车的速度是每小时36千米,结果早到20分钟,若每小时30千米,就迟到12分钟.求规定时间是多少?这段路程是多少?25.“十一”长假期间,小张和小李决定骑自行车外出旅游,两人相约一早从各自家中出发,已知两家相距10千米,行程中小张必经过小李家.(1)若两人同时出发,小张车速为18千米每小时,小李车速为12千米每小时,经过多少小时两人能相遇?(2)若小李的车速为10千米/时,小张提前20分钟出发,两人商定小李出发后半小时二人相遇,则小张的车速应为多少?26.甲、乙两人练习跑步,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出发,甲每分钟跑250米,乙每分钟跑200米,甲比乙早3分钟到达终点,求两人所跑的路程.27.小明和小丽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假设他们在行走过程中各自保持一定的速度不小变.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经过32分钟两人相遇;如果小丽先出发半小时,那么再经过13时两人相遇.如果小丽的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问小明的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28.周末小明坐车从家里出发到大剧场听音乐,去时汽车的速度为40千米/小时,回来时因道路受阻,汽车必须绕道而行,因此比去时多走了8千米,虽然车速增加了5千米/小时,但比去时还多用了8分钟,求小明家距大剧场多远?29.小明参加了一场1000米的赛跑,他以6米/秒的速度跑了一段路程,又以5米/秒的速度跑完了其余的路程,一共花了3分钟,小明以6米/秒的速度跑了多少米?30.一列火车匀速通过一座1200米长的桥,从火车上桥到火车完全离开桥经历50秒,整列火车在桥上的时间为30秒,求火车的长度.。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行程问题)专题训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行程问题)专题训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行程问题)专题训练1.一艘船从A码头到B码头顺流行驶,用了3小时;再从B码头返回A码头逆水行驶,用了4小时,已知水流的速度为5千米/小时,则这艘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为多少千米/小时?2.元旦期间,小明的爸爸妈妈带小明外出旅游,乘轮船从A地到B地共用3h,从B地返回A地共用6h,已知水流速度是4km/h,求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及A,B两地之间的距离.3.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练习跑步,已知环形跑道一圈长400米,乙每秒跑6米,甲每秒跑8米.(1)如果甲乙两人在跑道上同时同地反向出发,那么经过多少秒两人首次相遇?(2)如果甲在乙前面8米处同时同向出发,那么经过多少秒两人首次相遇?4.一辆卡车从A地出发匀速..开往B地,速度为40千米/时,卡车出发两小时后,一辆出租车从B地出发匀速..开往A地,卡车出发6小时,两车同时到达各自的目的地(到达目的地后两车都停止行驶).解答下列问题:(1)出租车的速度为______千米/时;(2)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两车行驶的路程之和....;(3)当两车相距180千米时,求卡车行驶的时间.5.为了打通城市和景区的交通线路,某市利用高架桥和钻隧道等技术,缩短了城市和景区的距离,使得两地总里程比原来缩短了26千米,修建新路线后高铁行驶速度比原来火车行驶速度的3倍还多9千米,原来的火车行完全程用时3小时,现在高铁用时50分6.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1.4倍,两车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1.5小时后在距A、B两地的中点12km处相遇.(1)甲车的速度是多少?(2)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7.已知A,B两地相距46千米,甲骑自行车从A地前往B地,速度为每小时15千米,1小时后,乙骑摩托车也沿相同的路线从A地前往B地,速度为每小时40千米.(1)乙出发多长时间后能追上甲?(2)若乙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则乙出发_________小时在返回途中与甲相遇,且相遇的地点距B地_________千米.8.两船从B港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甲船顺水,乙船逆水,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都是50千米/时,水流速度是a千米/时.(1)4小时后两船相距多远?(2)若甲船由B港到A港用了4小时36分钟,再立即由A港返回B港时,共花10小时,试求水流速度a.9.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660km的A、B两地出发,甲车的速度为60km/h,乙车的速度为50km/h,两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求经过多少小时两车相遇?10.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1.4倍,两车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1.5小时后在距A、B两地的中点15km处相遇.(1)甲车的速度是多少?(2)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11.周末,甲乙两人沿环形生态跑道散步,甲每分钟行80米,乙每分钟行120米,跑道一圈长400米.求:(1)若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多少分钟后他们第一次相遇?(2)若两人同时同地反向出发,多少分钟后他们第一次相距100米?12.已知:A,B两地相距500km,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甲的速度为每小时60千米,乙的速度为每小时40千米,请按下列要求列方程解题:(1)若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多少小时相遇?(2)若同时出发,同向而行,多长时间后两车相距100km?13.已知A,B两地相距400千米,甲、乙两车从A地向B地运送货物.甲车的速度为每小时60千米,乙车的速度为每小时80千米,甲车先出发0.5小时后乙车才开始出发.(1)乙车出发几小时后,才能追上甲车?(2)追上乙车时,距离B地还有多远?14.已知甲、乙两地相距160km,A、B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A车速度为85km/h,B车速度为65km/h.(1)A、B两车同时同向而行,A车在后,经过几小时A车追上B车?(2)A、B两车同时相向而行,经过几小时两车相距20km?15.两船从同一港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甲船顺水,乙船逆水,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都是50km/h,水流速度是a km/h.(1)2h后两船相距多远?(2)2h后甲船比乙船多航行多少千米?(3)一艘小快艇送游客在两个码头问往返,若去程是逆水,则回程是顺水,其中去程的时间是回程时间的3倍,则小快艇在静水中的速度v与水流速度a的关系是______.(用数学表达式直接写出v与a的数量关系)16.A,B两地相距46千米,甲骑自行车从A地前往B地,速度为每小时15千米,1小时后,乙骑摩托车也沿相同的路线从A地前往B地,速度为每小时40千米,(1)乙出发多长时间后能追上甲?(2)若乙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返回途中与甲相遇的地点距B地多少千米?17.某校七年级学生步行到距离学校16千米的教育基地参加实践活动.七年一班学生步行速度为4千米/时,七年二班学生步行速度为6千米/时,七年一班学生出发1小时后,七年二班学生才出发.(1)七年二班学生追上七年一班学生需要多长时间?(2)请直接写出七年一班学生出发多长时间时两班相距1千米?18.甲乙两站相距480公里,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90公里,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110公里.(1)两车同时开出,背向而行,多少小时后两车相距800公里?(2)两车同时开出,同向而行,出发时快车在慢车的后面,多少小时后两车相距40公里?19.甲和乙在长400米的环形跑道上散步,甲的速度是6米/秒,乙的速度是4米/秒.(1)两人同时同地同向走,几秒钟第一次相遇?(2)两人同时同地反向走,几秒后两人第二次相距10米?20.A、B两地相距480km在A、B两地之间.一辆轿车以100km/h的速度从A地出发匀速行驶,前往B地.同时,一辆货车以80km/h的速度从B地出发,匀速行驶,前往A地.(1)当两车相遇时,求轿车行驶的时间;(2)当两车相距120km时,求轿车行驶的时间.参考答案:。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专题训练1(行程问题 附答案)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专题训练1(行程问题  附答案)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专题训练1(行程问题附答案)1.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而行,用了2小时;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而行,用了2.5小时.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km/h,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A.30 B.27 C.3 D.242.A、B两人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A的速度是每小时80千米,B的速度是甲的34,经过52时两人相距1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______千米.3.两村相距35千米,甲、乙两人从两村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5千米,乙每小时行4千米,甲先出发1小时后,乙才出发,当他们相距9千米时,乙行驶了____小时.4.已知A港在B港上游,小船于凌晨3:00从A港出发开往B港,到达后立即返回,来回穿梭于A、B港之间,若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16千米/小时,水流的速度为4千米/小时,在当晚23:00时,有人看见小船在距离A港80千米处行驶,则A、B两港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km.5.有一快递小哥骑电动车需要在规定的时间把快递送到某地,若他以30 km/h的速度行驶就会提前2分钟到达,如果他以20 km/h的速度行驶就要迟到6分钟.(1)快递小哥行驶的路程是多少千米;(2)规定的时间是多少分钟?(3)当快递小哥以30 km/h的速度行驶10分钟后,因某段路拥堵耽误了3分钟,为了刚好在规定时间到达,快递小哥应以怎样的速度行驶?6.甲,乙两车先后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是乙车速度的1.2倍,甲车出发6小时与乙车在中点相遇,求乙车比甲车早出发几小时?7.甲、乙两人在笔直的道路上练习赛跑,甲每秒跑7m,乙每秒跑6.5m,若甲让乙先跑了一段距离后,则甲在60s后追上了乙,试求甲让乙先跑的距离.8.甲、乙两人相距40km,甲先出发1.5小时后,乙再出发,甲的速度为8/km h,乙的速度为6/km h.(1)甲在后,乙在前,两人同向而行,甲出发几小时后追上乙?(2)两人相向而行,乙用了几小时与甲相遇?9.甲、乙两站相距360千米,一列快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160千米,一列慢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80千米.(1)两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多少小时后两车相遇?(2)两车同向而行,快车在慢车的后面,且慢车提前半小时出发,经过多少小时后快车追上慢车?10.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270km 的A 、B 两地出发,沿足够长的公路行驶,甲车速度为75/km h ,乙车速度为60/km h .(l )两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多长时间后两车相遇?(2)两车同时出发,同向而行(乙车在前甲车在后),多长时间后两车相遇?(3)两车同时出发,同向而行(乙车在前甲车在后),多长时间后两车相距120km ? 11.某人计划骑车以每小时12千米的速度由A 地到B 地,这样便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到达B 地,但他因有事将原计划出发的时间推迟了20分钟,便只好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前进,结果比规定时间早4分钟到达B 地,求A 、B 两地间的距离.(列方程解) 12.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分别从相距36km 的两地匀速同向而行,如果甲比乙先出发半小时,那么在乙出发后经3小时甲追上乙;如果乙比甲先出发1小时,那么在甲出发后经5小时甲才能追上乙.请问:甲、乙两人骑自行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13.常州地铁已开通近一年.小明骑自行车从家中前往地铁一号线的B 站,与此同时,一列地铁从A 站开往B 站.3分钟后,地铁到达B 站,小明离B 站还有1800米.已知A 、B 两站间距离和小明家到B 站的距离恰好相等,这列地铁的平均速度是小明的4倍. (1)求小明骑车的平均速度;(2)如果此时另有一列地铁需8分钟到达B 站,且小明骑车到达B 站后还需2分钟才能走到地铁站合候车,他要想乘上这趟地铁,骑车的平均速度至少应提高多少?14.一辆轿车和一辆客车分别从A ,B 两地出发,沿同一条公路相向匀速而行.出发后2小时两车相遇. 相遇时轿车比客车多行驶40km ,相遇后1.5h 轿车到达B 地. 求A ,B 两地之间的距离.15.小王从家里骑摩托车到火车站接朋友,如果每小时行30千米,那么比火车到站时间早到15分钟;如果每小时行18千米,则他比火车到站时间迟到15分钟。

期末专训: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行程问题)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期末专训: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行程问题)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数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期末专训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行程问题)1.甲、乙两人练习短跑,甲每秒跑7m,乙每秒跑6.5m.(1)如果甲让乙先跑5m,那么甲追上乙需要多长时间?(2)如果甲让乙先跑1s,那么甲追上乙需要多长时间?(3)如果两人比赛百米短跑,甲让乙先跑0.5s,甲是否可以在终点前追上乙?2.某客运公司的甲、乙两辆客车分别从相距380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并以各自的速度匀速行驶,两车行驶2小时时甲车先到达服务区C地,此时两车相距20千米,甲车在服务区C地休息了20分钟,然后按原速度开往B地;乙车行驶2小时10分钟时也经过C地,未停留继续开往A地.(1)求甲、乙两车行驶的速度分别是多少千米/小时:(2)乙车出发多长时间,两车相距200千米?3.甲、乙两地相距2240km、复兴号高铁从甲地出发,平均每小时行320km;和谐号动车从乙地出发,平均每小时行240km.6.如图,M,N两地相距50千米,甲、乙两人于某日下午从M地前往N地,图中的折线ABC和线段EF分别表示甲与乙所行驶的路程s和时间t的关系.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甲出发小时后,乙才开始出发;(2)甲在BC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千米/小时;乙的平均速度是千米/小时;(3)乙出发后经过几小时就追上甲?7.(列方程解答)2023年10月18日至22日,中国体育彩票亚洲青年攀岩锦标赛在九龙坡区华岩壁虎国家攀岩示范公园(下简称攀岩公园)举行,来自亚洲各国的百余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10月19日,小刘从家出发以3km/h的速度沿A路线匀速步行前往攀岩回家.已知A路线比B路线的路程多1km,且小刘从家出发起到回到家止总计用时3.5小时.(1)求B路线路程是多少千米?(2)10月20日,小刘与小王相约去攀岩公园观赛.小刘以5km/h的速度沿B路线匀速步行前往,小王比小刘晚出发6分钟,以3km/h的速度匀速步行前往,结果两人同时到达,求小王去攀岩公园行走的路程是多少千米?8.小明离家去市中心的体育馆看球赛,进场时发现门票忘在家中,此时离比赛开始还有45分钟,于是他立即步行(匀速)回家取票.在家取票用时2分钟,取到票后,他急忙骑自行车(匀速)赶往体育馆,终于在比赛开始前3分钟赶到体育馆门口,已知小明步行的速度是80米/分,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速度的3倍.你知道小明家离体育馆多远吗?9.如图,将一条数轴在原点O和点B处各折一下,得到一条“折线数轴”.图中点A表示12,点B表示10,点C表示20,我们称点A和点C在数轴上相距32个长度单位.动点P从点A出发,以2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折线数轴”的正方向运动,从点O运动到点B 期间速度变为原来的一半,之后立刻恢复原速,当点P到终点C时停止运动:点P出发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以1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数轴的负方向运动,从点B运动到运动的时间为t 秒,问:(1)3t 秒时,点P 在“折线数轴”上所对应的数是______;点P 到点Q 的距离是______个单位长度:(2)动点Q 从点C 运动至A 点需要______秒;(3)当t 为______时,P Q 、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为3个单位?(4)如果动点P O 、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与Q B 、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相等,直接写出求出t 的值______.10.陈老师用电动车从学校门口送两位同学甲和乙到图书馆参加书法比赛,图书馆距离学校10千米,此时离比赛开始只剩1小时,甲和乙的步行速度均为5千米/时,用电动车一次只能送一个人,电动车的速度是20千米/时,(1)若陈老师先把甲送到图书馆,再回头接乙,乙一直在学校门口等老师来接,那么陈老师把两位同学都送到图书馆一共用______小时;(2)为了能尽快到达图书馆,甲乙两人商定,由甲先乘坐老师的电动车去,乙先步行,同时出发,陈老师将甲送达图书馆,立刻回头接乙,甲乙都能在比赛前到达图书馆吗? (3)为了使两位同学都能在比赛前到达图书馆,请你帮他们设计一种方案,使得两人都到达图书馆所用的时间最少,并计算出最短时间.13.某学校七年级学生组织步行到郊外旅行,701班学生组成前队,速度为每小时4千米, 702班同学组成后队,速度为每小时6千米,前队出发1小时后,后队才出发,同时,后队派出一名联络员骑自行车在两队之间不断地来回进行联络,骑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2千米(队伍长度忽略不计).(1)后队出发后多长时间可以追上前队?(2)后队刚好追上前队时,联络员共骑行了多少千米?(3)联络员出发到他第一次追上前队的过程中,何时联络员离前队的距离与他离后队的距离相等?14.M N 、两地相距600km ,甲、乙两车分别从M N 、两地出发,沿一条公路匀速相向而行,甲与乙的速度分别为100km /h 和20km /h ,甲从M 地出发,到达N 地立刻调头返回M 地,并在M 地停留等待乙车抵达,乙从N 地出发前往M 地,和甲车会合.(1)求两车第一次相遇的时间(用一元一次方程解答);(2)直接写出甲车出发多长时间,两车相距20km .15.在全民健身运动中,骑自行车越来越受到市民青睐,从A地到B地有一条自行车骑行车道.小明从A地出发骑行去B地,小军从B地出发骑行去A地.(1)小明和小军相约在上午8时同时从各自出发地出发,匀速前行,到上午10时,他们还相距30km,到中午12时,两人又相距30km.求A、B两地间的自行车道的距离.(2)因骑自行车的市民越来越多,政府决定重新改建一条自行车道,改建的自行车道比A、B两地的距离多30km,某工程队由于采用了更加先进的修路技术和修路机器,每天可以比原计划的改建里程多20%,结果完成此项修路工程比原计划少用了5天.若每天付给工程队的施工费用为4万元,则完成工程后,一共付给工程队的费用是多少?参考答案:1.(1)甲追上乙需要10秒(2)甲追上乙需要13秒(3)甲可以在终点前追上乙2.(1)60千米/时,120千米/时(2)1或103小时3.(1)若两车同时相向出发,4小时后相遇(2)若两车同时相向出发,出发后3小时或5小时两车相距560km(3)两车同时同向出发,和谐号动车在前复兴号高铁在后,28小时后两车相遇4.(1)外环公路的总长和市区公路长的比为6:5(2)市区公路的长为10km5.(1)经过2小时两人相遇.(2)127或167小时后两人相距10千米.6.(1)1(2)10;50(3)乙出发后经过0.5小时就追上甲7.(1)2(2)9 108.小明家离体育馆2400米. 9.(1)6 ;23;(2)27;(3)11或13秒;。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训练(行程类)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训练(行程类)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训练(行程类)一.选择题(共14小题)1.甲、乙两人有相距6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步行每小时走5千米,乙骑自行车,3小时后两人相遇,则乙的速度为每小时()千米.A.5B.10C.15D.202.在光明区举办的“周年艺术季”期间,小颖一家去欣赏了一台音乐剧,路上预计用时25分钟,但由于堵车,所以实际车速比预计的每小时慢了10千米,且路上多用了5分钟.设预计车速为x千米/时,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A.B.C.25x=30x﹣10D.3.一辆客车和卡车同时从A地沿同一公路同方向行驶,客车的行驶速度是80km/h,卡车的行驶速度是70km/h,客车比卡车早2h经过B地.设A、B间的路程是xkm,可得方程()A.80x﹣70x=2B.﹣=2C.70x﹣80x=2D.﹣=2 4.一列火车匀速行驶,经过一条长800米的隧道,从车头开始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一共需要50秒的时间;在隧道中央的顶部有一盏灯,垂直向下发光照在火车上的时间是18秒,设该火车的长度为x米,根据题意可列一元一次方程为()A.18x﹣800=50x B.18x+800=50C.=D.=5.一列火车从开始进入山洞到完全离开山洞共用了10s,已知火车车身长100m,火车的速度为108km/h,若设山洞的长为xm,则列出的方程为()A.=10B.100+x=10×108C.=10D.=306.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40km的两地同时出发,若同向而行,则5h后,快者追上慢者;若相向而行,则1h后,两人相遇,那么快者速度和慢者速度(单位km/h)分别是()A.30和10B.28和12C.24和16D.14和67.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600米的A、B两地步行出发,相向而行,各人速度保持不变.若两人同时出发,则他们10分钟之后相遇;若乙比甲先出发3分钟,则甲出发9分钟之后,甲乙两人相遇,则甲的速度为()A.20米/分钟B.30米/分钟C.40米/分钟D.25米/分钟8.博文中学学生郊游,学生沿着与笔直的铁路线并列的公路匀速前进,每小时走4500米,一列火车以每小时120千米的速度迎面开来,测得从车头与队首学生相遇,到车尾与队末学生相遇,共经过60秒,如果队伍长500米,那么火车长为()米.A.2075B.1575C.2000D.15009.小明平均每秒跑6m,小彬平均每秒跑5m,若小彬站在小明前10m,两人同时同向起跑,小明追上小彬需要()A.10s B.8s C.6s D.5s10.甲乙两人骑摩托车从相距170千米的A,B两地相向而行,2小时相遇,如果甲比乙每小时多行5千米,则乙每小时行()A.30千米B.40千米C.50千米D.45千米11.如图,在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15,9,点P,Q分别从点A,B同时开始沿数轴正方向运动,点P的速度是每秒3个单位,点Q的速度是每秒1个单位,运动时间为t 秒,在运动过程中,当点P,点Q和原点O这三点中的一点恰好是另外两点为端点的线段的中点时,则满足条件整数t的值()A.22B.33C.44D.5512.一艘轮船从A港顺流行驶到B港,比从B港返回A港少用3小时,若船速为26千米/时,水速为2千米/时,求A港和B港相距多少千米.设A港和B港相距x千米.根据题意,可列出的方程是()A.=+3B.=﹣3C.=+3D.=﹣313.甲、乙两车站相距284km,一辆慢车从甲站开往乙站,每小时行48km,慢车出发1h后,另有一辆快车从乙站开往甲站,每小时行70km,设快车出发xh后与慢车相遇,则下列方程中正确的是()A.70x+48(x﹣1)=284B.70x+48(x+1)=284C.70(x﹣1)+48x=284D.70(x﹣1)+48(x+1)=28414.A、B两地相距16km,甲、乙两人都从A地到B地.甲步行,每小时4km,乙骑车,每小时行驶12km,甲出发2小时后乙再出发,先到达B地的人立即返回去迎接另一个人,在其返回的路上两人相遇,则此时乙所用时间为()A.3.5小时B.3小时C.1.5小时D.1小时二.填空题(共8小题)15.我国元朝朱世杰所著的《算学启蒙》中有一个问题:“良马日行240里,驽马日行150里,驽马先行12日,问良马几何追及之”.这道题的意思是:跑得快的马每天走240里,跑得慢的马每天走150里,慢马先行十二天,快马几天可以追上慢马?如果快马和慢马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路径行走.我们设快马x天可以追上慢马,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16.王叔叔以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从家步行到单位上班,下班时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按原路返回,结果发现下班路上所花的时间比上班路上所花的时间多15分钟,则王叔叔下班从单位步行回到家所需的时间为分钟.17.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而行,用了2小时;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而上,用了2.5小时.若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27千米,则水流速度为每小时千米.18.已知A、B、C三地依次在同一条笔直的公路上,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100公里的A、B两地同时出发,驶往C地,甲车的速度是每小时80公里,甲、乙两车的速度比为4:3,当一车到达C地时,两车相距40公里,则A、C两地的距离为公里.19.若一列火车匀速行驶,经过一条长310米的隧道需要18秒的时间,隧道的顶上有一盏灯,垂直向下发光,灯照在火车上的时间是8秒,则这列火车长米.20.一轮船往返于A、B两港之间,逆水航行需4小时,顺水航行需3小时,水速是5千米/时,则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千米/时.21.已知:如图,线段AB=24cm,OA=OP=2cm,∠POQ=60°,现点P绕着点O以30°/s的速度逆时针旋转一周后停止,同时点Q沿直线BA自点B向点A运动,若P,Q两点能相遇,则点Q运动的速度为cm/s.22.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80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走2千米需要小时,乙的速度是甲速度的,当两人相距10千米时,甲走了千米.三.解答题(共6小题)23.如图,直线l上有A、B两点,AB=18cm,O是线段AB上的一点,OA=2OB.(1)OA=cm,OB=cm.(2)若动点P,Q分别从点A、B同时出发,向右运动,点P的速度为2cm/s,点Q的速度为1cm/s.设运动时间为ts,当点P与点Q重合时,P,Q两点停止运动.当t为何值时,2OP﹣OQ=3cm?24.列方程解应用题:小明每天早上要在7:50之前赶到距家1000m的学校上学,一天,小明从家出发以60m/min的速度出发,6min后,小明的爸爸发现他忘了带数学书.于是,爸爸立即以180m/min的速度去追小明,并且在中途追上了他,爸爸追上小明用了多长时间?25.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甲列车从A地开往B地、速度是60km/h,乙列车同时从B地开往A地,速度是90km/h.已知A,B两地相距200km,两车相遇的地方离A地多远?26.A,B两地相距150千米,甲车从A地匀速行驶前往B地,每小时行驶40千米;乙车从B地匀速行驶前往A地,每小时行驶60千米.(1)甲、乙两车同时出发,小时相遇.(2)甲、乙两车同时出发,小时两车相距10千米.(3)若乙车先行驶半小时,甲车再出发,求甲车出发几小时两车相遇?27.“五•一”长假日,弟弟和妈妈从家里出发一同去外婆家,他们走了1小时后,哥哥发现带给外婆的礼品忘在家里,便立刻带上礼品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去追,如果弟弟和妈妈每小时行2千米,他们从家里到外婆家需要1小时45分钟,问哥哥能在弟弟和妈妈到外婆家之前追上他们吗?28.某单位一行8人7点搭乘小客车从A县城到B镇参加扶贫工作现场会,因光线不好,小客车以3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预计8点到达B镇,在行驶了五分之二路程时,小客车发生故障,12分钟后故障排除,天色大亮,小客车加速行驶,正好于8点赶到B镇.(1)小客车发生故障时剩余路程还有多少,距离开会还有多少分钟?(2)列方程求出故障排除后小客车的行驶速度.。

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行程问题专项练习 含答案)

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行程问题专项练习 含答案)

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行程问题专项练习一、单选题1.一条山路,某人从山下往山顶走3小时还有1千米才到山顶,若从山顶走到山下只用150分钟,已知下山速度是上山速度的1.5倍,求山下到山顶的路程.设上山速度为x 千米/分钟,则所列方程为( ).A .31 2.5 1.5x x -=⨯B .31 2.5 1.5x x +=⨯C .31150 1.5x x -=⨯D .1801150 1.5x x +=⨯ 2.小明每天早晨在8时前赶到离家1km 的学校上学.一天,小明以80m/min 的速度从家出发去学校,5min 后,小明爸爸发现小明的语文书落在家里,于是,立即以180m/min 的速度去追赶.则小明爸爸追上小明所用的时间为( )A .2 minB .3minC .4minD .5min3.一货轮往返于上、下游两个码头,逆流而上38个小时,顺流而下需用32个小时,若水流速度为8千米/时,则下列求两码头距离x 的方程正确的是( )A .883238x x -+= B .883238x x -=+ C .832382x x -= D .21323823238x x x ⎛⎫=+ ⎪+⎝⎭ 4.如图所示,甲、乙两动点分别从正方形ABCD 的顶点A ,C 同时沿正方形的边开始移动,甲点依顺时针方向环行,乙点依逆时针方向环行,若乙的速度是甲的速度的4倍,则它们第2020次相遇在边( )上.A .AB B .BC C .CD D .DA5.A ,B 两地相距600km ,甲车以60km/h 的速度从A 地驶向B 地,当甲车行驶100km 后,乙车以100km/h 的速度沿着相同的道路从A 地驶向B 地.设乙车出发h x 后追上甲车,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A .60100100x x +=B .60100100x x -=C .60100600x x +=D .60100100600x x ++= 6.《九章算术》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数学问题:今有甲发长安,五日至齐;乙发齐,七日至长安.今乙发已先二日,甲仍发长安,几何日相逢?译文:甲从长安出发,5日到齐国;乙从齐国出发,7日到长安.现乙先出发2日,甲才从长安出发.问甲乙经过多少日相逢?设甲乙经过x 日相逢,可列 方程( )A .7512x x +=+B .2175x x ++=C .2175x x +-=D .275x x += 7.甲、乙两车分别从A 、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若快车甲的速度为60/km h ,慢车乙的速度比快车甲慢4/km h ,A 、B 两地相距80km ,求两车从出发到相遇所行时间,如果设xh 后两车相遇,则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为( )A .4608080x x -+=B .()480x x -=C .()6060480x x +-=D .()6060480x x +-= 8.我国古代著名著作《算学启蒙》中有这样一道题:“良马日行二百四十里,驽马日行一直五十里,驽马先行一十二日,问良马几何追及之.”题意是:跑得快的马每天走240里,跑得慢的马每天走150里,慢马先走12天,则快马追上慢马需( )A .20天B .21天C .22天D .23天9.2020年12月30日,连云港市图书馆新馆正式开馆.小明同学从家步行去图书馆,他以5km/h 的速度行进24min 后,爸爸骑自行车以15km/h 的速度按原路追赶小明.设爸爸出发xh 后与小明会合,那么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 .245()1560x x +=B .()52415x x +=C .()51524x x =+D .24515()60x x =+ 10.某中学学生军训,沿着与笔直的铁路并列的公路匀速前进,每小时走4.5千米.一列火车以每小时120千米的速度迎面开来,测得从火车头与队首学生相遇,到车尾与队末学生相遇,共经过12秒.如果队伍长150米,那么火车长( )A .150 米B .215米C .265 米D .310米11.《九章算术》是一部与现代数学的主流思想完全吻合的中国数学经典著作,全书分为九章,在第七章“均衡”中有一题:“今有凫起南海,七日至北海;雁起北海,九日至南悔.今凫雁俱起,问何日相逢?”愈思是:今有野鸭从南海起飞.7天到北海;大雁从北海起飞,9天到南海.现野鸭大雁同时起飞,问经过多少天相逢.利用方程思想解决这一问题时,设经过x 天相遇,根据题意列出的方程是( )A .()971x -=B .()971x +=C .11179x ⎛⎫+= ⎪⎝⎭D .11179x ⎛⎫-= ⎪⎝⎭12.一天早上,小宇从家出发去上学.小宇在离家800米时,突然想起班级今天要进行建党100周年合唱彩排,表演的衣服忘了,于是小宇立即打电话通知妈妈送来,自己则一直保持原来的速度继续赶往学校,妈妈接到电话后,马上拿起衣服以180米/分的速度沿相同的路线追赶小宇,10分钟后追上了小宇,把衣服给小宇后又立即以原速原路返回,小宇拿到衣服后继续原速赶往学校(打接电话、拿取衣服等时间都忽略不计).当小宇妈妈回到家中时,恰好小宇也刚好到学校.则小宇家离学校的距离为()A.1800米B.2000米C.2800米D.3200米二、填空题13.一艘轮船在水中由A地开往B地,顺水航行用了4小时,由B地开往A地,逆水航行比顺水航行多用了1小时,已知此船在静水中速度是18千米/时,水流速度为___________千米/小时.14.一列长150米的火车,以每秒15米的速度通过长600米的桥洞,从列车进入桥洞口算起,这列火车完全通过桥洞所需时间是____秒.15.甲乙两车在南北方向的笔直公路上相距90千米,相向而行.甲出发30分钟后,乙再出发,甲的速度为60千米/时,乙的速度为40千米/时.则甲出发________小时后甲乙相距10千米.16.有人要去某关口,路程为378里,第一天健步行走,从第二天起,由于脚痛,每天走的路程都为前一天的一半,一共走了六天才到达目的地.若求此人第六天走的路程为多少里.设此人第六天走的路程为x里,依题意,可列方程为________.17.小明与小美家相距1.8千米.有一天,小明与小美同时从各自家里出发,向对方家走去,小明家的狗和小明一起出发,小狗先跑去和小美相遇,又立刻回头跑向小明,又立刻跑向小美……一直在小明与小美之间跑动.已知小明速度为50米/分,小美速度为40米/分,小明家的狗速度为150米分,则小明与小美相遇时,小狗一共跑了__________米.三、解答题18.列方程解应用题:甲、乙两人从相距6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2小时后相遇,甲每小时比乙少走4千米,求甲、乙两人的速度.19.小明在国庆节期间和父母外出旅游,他们先从宾馆出发去景点A参观游览,在景点A停留1.5h 后,又去景点B,再停留0.5h后返回宾馆.去时的速度是5km/h,回来时的速度是4km/h,来回(包括停留时间在内)一共用去7h,如果回来时的路程比去时多2km,求去时的路程.20.甲、乙两人分别后,沿着铁轨反向而行.此时,一列火车匀速地向甲迎面驶来,列车在甲身旁开过,用了15s;然后在乙身旁开过,用了17s.已知两人的步行速度都是3.6km/h,这列火车有多长?21.如图,在数轴上,点A、点B所表示的数分别是a和b,点A在原点右边,点B在原点左边,它们相距24个单位长度,且点A到原点的距离比点B到原点的距离大8,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到达点B后,立即以相同的速度反向运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数轴负方向运动,两点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t秒.(1)a=,b=;(2)当点P、点Q所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时,求t的值;(3)当点P、点Q与原点的距离之和为22时,求t的值.22.问题一:如图①,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30km的A,B两地同时出发,若甲的速度为40km/h,乙的速度为30km/h,设甲追到乙所花时间为xh,则可列方程为;问题二:如图②,若将线段AC弯曲后视作钟表的一部分,线段AB对应钟表上的弧AB(1小时的间隔),已知∠AOB=30°.(1)分针OC的速度为每分钟转动度;时针OD的速度为每分钟转动度;(2)若从1:00起计时,几分钟后分针与时针第一次重合?(3)在(2)的条件下,几分钟后分针与时针互相垂直(在1:00~2:00之间)?参考答案1.D解:3小时=180分钟由题意下山的速度为1.5x 千米/分钟,从而可得方程:1801150 1.5x x +=⨯ 故选:D .2.C解:设小明爸爸追上小明所用的时间为min x ,则小明走的路程为(80580)x m ⨯+,小明的爸爸走的路程为180xm ,由题意列式得:805+80180x x ⨯=,解得:4x =.即小明爸爸追上小明所用的时间为4分钟.故选:C3.B解:∵逆流而上38个小时,∴逆流时船本身的速度可以表示为38x 千米/时, ∵顺流而下需用32个小时,∴顺流时船本身的速度可以表示为32x 千米/时, ∵静水的速度是不变的,∴可列方程为883238x x -=+. 故选:B .4.A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 ,甲的速度为v ,则乙的速度为4v ,第一次相遇时间为1t ,第二次相遇时间为2t ,第n 次相遇时间为n t ,甲第一次走的路程为S 1,第二次走的路程为S 2,第n 次走的路程为S n , 1142vt vt a +=, 125a t v=,1125a S v t ==, 2244vt vt a +=, 245a t v=,2245a S v t ==,3344vt vt a +=,345a t v =,3345a S v t ==, … 45n a t v=,45n n a S v t ==, ()12422445555n n a a a a S S S S -=+⋯+=++⋯=, 当2020n =时,()4280781615,655n a a S a -===, 4403.9S a ÷=圈,0.94 3.6a a ⨯=,第2020次相遇在AB 上.故选:A .5.A解:设乙车出发h x 后追上甲车,等量关系为甲车h x 行驶的路程100km +=乙车h x 行驶的路程,据此列方程为60100100x x +=.故选:A.6.B解:根据题意设甲乙经过x 日相逢,则甲、乙分别所走路程占总路程的5x 和27x +,可列方程2175x x ++=. 故选B .7.C解:根据题意可知甲的速度为60/km h ,乙的速度是()604/km h -,相遇后甲行驶的路程+乙行驶的路程=80km ,∴可列方程为()6060480x x +-=.故选:C .8.A解:设快马x 天可以追上慢马,由题意,得240x ﹣150x =150×12,解得:x =20.答:快马20天可以追上慢马.故选:A .9.A解:设爸爸出发xh 后与小明会合,则此时小明出发了2460x ⎛⎫+ ⎪⎝⎭h , 依据题意得:2451560x x ⎛⎫+= ⎪⎝⎭, 故选:A .10.C解:12秒=1300小时,150米=0.15千米, 设火车长x 千米,根据题意得:1300×(4.5+120)=x +0.15, 解得:x =0.265,0.265千米=265米.答:火车长265米.故选:C .11.C解:设野鸭与大雁从南海和北海同时起飞,经过x 天相遇, 根据题意得:11179x ⎛⎫+= ⎪⎝⎭. 故选:C .12.C解:设小宇的速度为x 米/分,根据题意得:1018010800x =⨯-,解得:10x =,则小宇家离学校的距离为10180102800x +⨯=(米),故选:C .13.2解:设水流速度是x 千米/时,依题意有4(x +18)=(4+1)×(18−x ), 解得x =2.答:水流速度是2千米/时.14.50解:设这列火车完全通过桥洞所需时间为x 秒,根据题意得:15x =600+150,解得:x =50.答:这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所需时间是50秒.故答案为:50.15.1或1.2或1解:设甲出发x 小时后甲乙相距10千米, 当甲乙相遇前:306040()901060x x +-=-, 解得x =1;当甲乙相遇后:306040()901060x x +-=+, 解得x =1.2,故答案为:1或1.2.16.2481632378+++++=x x x x x x解:设此人第六天走的路程为x 里,则前五天走的路程分别为2x ,4x ,8x ,16x ,32x 里,依题意得:2481632378+++++=x x x x x x ;故答案是:2481632378+++++=x x x x x x .17.3000解:设经过x 分钟两人相遇,依题意,得:(50+40)x =1800,解得:x =20,所以小狗跑的距离为150×20=3000(米)故答案为:3000.18.甲的速度为13千米每小时,乙的速度为17千米每小时解:设乙的速度为x 千米每小时,则甲的速度为(4)x -千米每小时,根据题意得, 22(4)60x x +-=解得17x =,则甲的速度为17413-=千米每小时 答:甲的速度为13千米每小时,乙的速度为17千米每小时. 19.10km解:设去时的路程为km x ,则回来时的路程就是(2)km x +,去时路上所用的时间为h 5x ,回来时路上所用的时间为2h 4x +.根据题意,得2 1.50.5754x x ++++=. 解得10x =. 因此,去时走的路程是10km .20.255m解:3.6km/h =1m/s .设这列火车的速度为x m/s ,则火车的长为15x +1×15=(15x +15)m , 根据题意得:17x ﹣17×1=15x +15×1, 解得:x =16,∴15(x +1)=255,答:这列火车长255m .21.(1)16,﹣8;(2)t 的值是2;(3)t 的值是1或7.5或11.5或9. 解:(1)∵点A 在原点右边,点B 在原点左边,它们相距24个单位长度,且点A 到原点的距离比点B 到原点的距离大8,0,0a b ∴>< ∴24,8a b a b -=-=∴a =(24+8)÷2=16,b =﹣(24﹣8)÷2=﹣8;故答案为:16,﹣8.(2)①当0≤t ≤8时,点P 表示的数是16﹣3t ,点Q 表示的数是﹣8﹣t , 所以(16﹣3t )+(﹣8﹣t )=0,解得t =2; ②当8<t <16时,点P 表示的数是﹣8+(3t ﹣24)=3t ﹣32,点Q 表示的数是﹣8﹣t , 所以(3t ﹣32)+(﹣8﹣t )=0,解得t =20(舍去); 所以当点P 、点Q 所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时,t 的值是2; (3)①当0≤t ≤8时,OP =|16﹣3t |,OQ =8+t , 所以|16﹣3t |+8+t =22,解得t =1或7.5;②当8<t<16时,OP=|3t﹣32|,OQ=8+t,所以|3t﹣32|+8+t=22,解得t=11.5或9;综上,当点P、点Q与原点的距离之和为22时,t的值是1或7.5或11.5或9.22.问题一:(40-30)x=30;问题二:(1)6,0.5;(2)从1:00起计时,6011分钟后分针与时针第一次重合;(3)24011或60011分钟后分针与时针互相垂直(在1:00~2:00之间).解:问题一:依题意有(40-30)x=30;故答案为:(40-30)x=30;问题二:(1)分针OC的速度为每分钟转动6度;时针OD的速度为每分钟转动0.5度;故答案为:6,0.5;(2)设从1:00起计时,y分钟后分针与时针第一次重合,依题意有(6-0.5)y=30,解得y=6011.故从1:00起计时,6011分钟后分针与时针第一次重合;(3)设在(2)的条件下,z分钟后分针与时针互相垂直(在1:00~2:00之间),依题意有(6-0.5)z=90+30或(6-0.5)z=270+30,解得z=24011或z=60011,故在(2)的条件下,24011或60011分钟后分针与时针互相垂直(在1:00~2:00之间).11。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专题--行程问题汇总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专题--行程问题汇总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行程问题〔相遇、追及、行船、飞行、跑道、坡路、错车、过桥等问题〕一、行程〔相遇〕问题A.根底训练1.小和小刚家距离900米,两人同时从家出发相向行,小每分走60米,小刚每分走90米,几分钟后两人相遇.2.小明和小刚家距离900米,两人同时从家出发相向行,5分钟后两人相遇,小刚每分走80米,小明每分走多少米.3.王强和文从相距2280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王强每分行60米,文每分行80米,王强出发3分钟后文出发,几分钟后两人相遇.4.两辆车从相距360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车先出发,每小时行60千米,1小时后乙车出发,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出发几小时两车相遇.5.两村相距35千米,甲乙二人从两村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5千米,乙每小时行4千米,甲先出发1小时后,乙才出发,当他们相距9千米时,乙行了多长时间.6.甲乙二人从相距45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比乙每小时多行1千米,5小时后二人相遇,求两人的速度。

7.甲乙二人从相距100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先出发1小时,他们在乙出发4小时后相遇,甲比乙每小时多行2千米,求两人的速度。

8.AB两地相距900米。

甲乙二人同时从A点出发,同向而行,甲每分行70米,乙每分行50米,甲到达A点后马上返回与乙在途中相遇,两人从出发到相遇一共用了多少时间.9.甲乙两地相距640千米。

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地出发,同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46千米,货车每小时34千米,客车到达乙地后马上返回与货车在途中相遇,问从出发到相遇一共用了多少时间.B.提高训练1.建朋和建博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相距6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经过两小时相遇,建朋比建博每小时多走2.5千米,问建博每小时走多少千米.2.A、B两地相距360千米,甲车从A地出发开往B地,每小时行驶72千米,甲车出发25分钟后,乙车从B地出发开往A地,每时行驶48千米,两车相遇后,各自按原来的速度继续行驶,那么相遇后两车相距120千米时,甲车从出发一共用了多少时间.3.甲、乙两列火车,长为144米和180米,甲车比乙车每秒钟多行4米,两列火车相向而行,从相遇到错开需要9秒钟,问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4.AB两地相距1120千米,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行程问题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行程问题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行程问题专题练习一、相遇问题1、小明和小刚从相距25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3小时后两人相遇,小明的速度是4千米/小时,设小刚的速度为x千米/小时,列方程得().A. 4+3x=25B. 12+x=25C. 3(4+x)=25D. 3(4-x)=25答案:C解答:∵是相向而行,∴路程和=速度和×时间,∴3(4+x)=25,选C.2、甲、乙两地相距270千米,从甲地开出一辆快车,速度为120千米/时,从乙地开出一辆慢车,速度为75千米/时,如果两车相向而行,慢车先开出1小时后,快车开出,那么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遇?若设再经过x小时两车相遇,则根据题意列方程为().A. 75×1+(120-75)x=270B. 75×1+(120+75)x=270C. 120(x-1)+75x=270D. 120×1+(120+75)x=270答案:B解答:设再经过x小时两车相遇,则根据题意列方程为75×1+(120+75)x=270.3、汽车以每小时72千米的速度笔直地开向寂静的山谷,驾驶员按一声喇叭,4秒后听到回响,已知声音的速度是每秒340米,听到回响时汽车离山谷的距离是______米.答案:640解答:首先进行单位的统一,72千米/时=20米/秒,设听到回响的时候,汽车离山谷的距离是x米,由题意得,2x=340×4-20×4,即2x+4×20=4×340.解得x=640.4、A、B两地间的距离为360km,甲车从A地出发开往B地,每小时行驶72km;甲车出发25分钟后,乙车从B地出发开往A地,每小时行驶48km,两车相遇后,各自仍按原速度、原方向继续行驶,求相遇以后两车相距100km时,甲车共行驶了多少小时?答案:甲车共行驶了4小时.解答:设甲车共行驶了x小时,72x+48(x-2560)=360+100,解得x=4答:甲车共行驶了4小时.5、甲骑摩托车,乙骑自行车从相距25km的两地相向而行.(1)甲,乙同时出发经过0.5小时相遇,且甲每小时行驶路程是乙每小时行驶路程的3倍少6km,求乙骑自行车的速度.(2)在甲骑摩托车和乙骑自行车与(1)相同的前提下,若乙先出发0.5小时,甲才出发,问:甲出发几小时后两人相遇?答案:(1)14km/h.(2)甲出发0.36小时后两人相遇.解答:(1)设乙骑自行车的速度为xkm/h,则甲的速度为(3x-6)km/h,根据题意可得(x+3x-6)×0.5=25,解得x=14,3x-6=36(km/h),答:乙骑自行车的速度为14km/h.(2)由题意可得14250.53614-⨯+=0.36(小时),答:甲出发0.36小时后两人相遇.6、小刚和小强从A、B两地同时出发,小刚骑自行车,小强步行,沿同一条路线相向匀速而行,出发后2h两人相遇,相遇时小刚比小强多行进24km,相遇后0.5h小刚到达B地,两人的行进速度分别是多少?相遇后经过多少时间小强到达A地?答案:两人的行进速度分别是16{km/h},4{km/h},相遇后经过8h小强到达A地.解答:设小刚的速度为x{km/h},则相遇时小刚走了2xkm,小强走了(2x-24)km,由题意得,2x-24=0.5x,解得:x=16,则小强的速度为:(2×16-24)÷2=4{km/h},2×16÷4=8h.答:两人的行进速度分别是16{km/h},4{km/h},相遇后经过8h小强到达A地.二、追及问题7、《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专著,《九章算术》方程篇中有这样一道题:“今有善行者行一百步,不善行者行六十步,今不善行者先行一百步,善行者追之,问几何步及之?”这是一道行程问题,意思是说:走路快的人走100步的时候,走路慢的才走了60步;走路慢的人先走100步,然后走路快的人去追赶,问走路快的人要走多少步才能追上走路慢的人?如果走路慢的人先走100步,设走路快的人要走x步才能追上走路慢的人,那么,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A. 100x=60(x-100)B. 60x=100(x-100)C. 100x=60(x+100)D. 60x=100(x+100)答案:B解答:根据题意得60x=100(x-100).8、甲、乙两人练习长跑,已知甲每分钟跑300米,乙每分钟跑260米,若乙在甲前方120米处与甲同时、同向起跑,则甲在______分钟后追上乙.答案:3解答:设甲x分钟后追上乙,由题意,得:300x=260x+120,解得x=3.故答案为:3.9、五一长假日,弟弟和妈妈从家里出发一同去外婆家,他们走了1小时后,哥哥发现带给外婆的礼品忘在家里,便立刻带上礼品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去追,如果弟弟和妈妈每小时行2千米,则哥哥出发后______分钟追上弟弟和妈妈.答案:30解答:设出发后x小时追上弟弟和妈妈,由题意,得:(6-2)x=2×1,解得x=12,故哥哥出发后12小时追上,即30分钟.10、2012年11月北京降下了六十年来最大的一场雪,暴雪导致部分地区供电线路损坏,该地供电局立即组织电工进行抢修.抢修车装载着所需材料先从供电局出发,20分钟后,电工乘吉普车从同一地点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抢修工地.若抢修车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前进,吉普车的速度是抢修车的速度的1.5倍,求供电局到抢修工地的距离.答案:供电局到抢修工地的距离为30千米.解答:设供电局到抢修工地的距离为x千米,由题意,有203060x-= 1.530x⨯.解得x=30.答:供电局到抢修工地的距离为30千米.11、列方程解应用题:登山运动是最简单易行的健身运动,在秀美的景色中进行有氧运动,特别是山脉中森林覆盖率高,负氧离子多,真正达到了身心愉悦的进行体育锻炼.张老师和李老师登一座山,张老师每分钟登高10米,并且先出发30分钟,李老师每分钟登高15米,两人同时登上山顶,求这座山的高度.答案:这座山的高度为900米.解答:设这座山的高度为x 米, 由题意列方程:1015x x =30, 15x -10x =4500,5x =4500,x =900,答:这座山的高度为900米.12、某校七年级学生从学校出发步行去博物馆参观,他们出发半小时后,张老师骑自行车按相同路线用15分钟赶上学生队伍.已知张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比学生队伍步行的速度每小时多8千米,求学生队伍步行的速度?答案:学生队伍步行的速度为每小时4千米.解答:设学生队伍步行的速度为每小时x 千米,则张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为每小时(x +8)千米, 根据题意,得34x =14(x +8), 解这个方程,得x =4,答:学生队伍步行的速度为每小时4千米.三、环形跑道及多次相遇问题13、学校操场的环形跑道长400米,小聪的爸爸陪小聪锻炼,小聪跑步每秒行2.5米,爸爸骑自行车每秒行5.5米,两人从同一地点出发,反向而行,每隔______秒两人相遇一次. 答案:50解答:设每隔x 秒两人相遇一次,根据题意得:2.5x +5.5x =400,解得x =50.14、甲、乙两人从400米的环形跑道的一点A背向同时出发,8分钟后两人第三次相遇,已知每秒钟甲比乙多行0.1米,那么两人第三次相遇的地点与点A沿跑道上的最短距离是______米.答案:176解答:方程法:设乙每秒行x米,则甲每秒行(x+0.1)米,依题意有8×60(x+x+0.1)=400×3,解得x=1.2,则在8分钟内,乙共行1.2×60×8=576(米),去掉乙走过了一整圈400米,还余176米,由于不足200米,故是相遇地点沿跑道距A点的最短距离.算术法:在8分钟内,甲比乙共多行0.1×60×8=48米,这时一共有了三圈,每圈甲比乙多行16米,即相遇地是越过此出发地始终端的400米跑道的中点16÷2=8(米).三圈累计,越过8×3=24(米).∴第三次相遇点距A沿跑道的距离是176米或224米,较小值176米是所求的最短距离.15、学校为提高同学身体素质,开展了冬季体育锻炼活动.班主任老师让甲、乙二人在长为400米的圆形跑道上进行跑步训练,已知甲每秒钟跑5米,乙每秒钟跑3米.请列方程解决下面的问题.(1)两人同时同地同向而跑时,经过几秒钟两人首次相遇?(2)两人同时同地背向而跑时,首次相遇时甲比乙多跑了多少米?答案:(1)200秒.(2)100米.解答:(1)设x秒钟两人首次相遇.由题意得:5x-3x=400,解得:x=200.答:两人同时同地同向而跑时,经过200秒钟两人首次相遇.(2)设y秒钟两人首次相遇.由题意得:5x+3x=400,解得:y=50,5×50-3×50=100(米).答:两人同时同地背向而跑时,首次相遇时甲比乙多跑了100米.16、小智和小康相约在学校的环形跑道上练习长跑.小智以5米/秒、小康以4米/秒的速度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背向而行.途中小智的鞋带掉了,因此花了2秒停在原地系鞋带.当两人第一次相遇时,小康走了全程的511.那么跑道一圈的长度是多少米?答案:440米.解答:设两人第一次相遇时,小康跑了x秒,小智跑了x-2秒.5(x-2):4x=6:5整理得:24x=25x-50,解得:x=5050×4÷5×11=440(米)答:跑道一圈的长度是440米.17、已知甲乙两人在一个400米的环形跑道上练习跑步,现在把跑道分成相等的4段,即两条直道和两条弯道的长度相同.甲平均每秒跑4米,乙平均每秒跑6米,若甲乙两人分别从A、C两处同时相向出发(如图),则:(1)几秒后两人首次相遇?请说出此时他们在跑道上的具体位置.(2)首次相遇后,又经过多少时间他们再次相遇?(3)他们第100次相遇时,在哪一条段跑道上?答案:(1)20秒后两人首次相遇,此时他们在直道AB上,且离B点20米的位置.(2)40秒后两人再次相遇.(3)他们第100次相遇时,在跑道AD上.解答:(1)设x秒后两人首次相遇,依题意得到方程4x+6x=200.解得x=20.甲跑的路程=4×20=80米,答:20秒后两人首次相遇,此时他们在直道AB上,且离B点20米的位置.(2)设y秒后两人再次相遇,依题意得到方程:4y+6y=400.解得y=40.答:40秒后两人再次相遇.(3)第1次相遇,总用时20秒,第2次相遇,总用时20+40×1,即60秒,第3次相遇,总用时20+40×2,即100秒,第100次相遇,总用时20+40×99,即3980秒,则此时甲跑的圈数为:3980×4÷400=39.8,400×0.8=320,此时甲在AD弯道上.即他们第100次相遇时,在跑道AD上.四、顺逆流问题18、一轮船往返于A、B两港之间,逆水航行需3小时,顺水航行需2小时,水流速度为3千米/时,则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A. 18千米/时B. 15千米/时C. 12千米/时D. 20千米/时答案:B解答:设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千米/小时.根据顺水路程=逆水路程,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得:2(3+x)=3(x-3),解得:x=15.选B.19、甲乙两地相距180千米,已知轮船在静水中的航速是a千米/时,水流速度是10千米/时,若轮船从甲地顺流航行3小时到达乙地后立刻逆流返航,则逆流行驶1小时后离乙地的距离是().A. 40千米B. 50千米C. 60千米D. 140千米答案:A解答:∵轮船在静水中的航速是a千米/时,水流速度是10千米/时,∴轮船顺流航行的速度为(a+10)千米/时.由题意,得:3(a+10)=180,解得a=50.∴轮船逆流航行的速度为:a-10=50-10=40(千米/时),∴轮船逆流行驶1小时后离乙地的距离是:1×40=40(千米).选A.20、轮船在静水中速度为每小时20km ,水流速度为每小时4km ,从甲码头顺流行驶到乙码头,再返回甲码头,共用5小时(不计停留时间),求甲、乙两码头的距离.设两码头间的距离为xkm ,则列出方程正确的是( ).A. (20+4)x +(20-4)x =5B. 20x +4x =5C.20x +4x =5 D. 204x + +204x -=5 答案:D解答:设两码头间的距离为xkm ,则船在顺流航行时的速度是:24km /时,逆水航行的速度是16km /时. 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得:204x + +204x -=5. 选D.21、船在江面上航行,测得水的平均流速为5千米/小时,若船逆水航行3小时,再顺水航行2小时,共航行120千米,设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 千米/小时,则列方程为______. 答案:3(x -5)+2(x +5)=120解答:船在顺水中的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的速度,船在逆水中的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的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船的逆水路程+船的顺水路程=共航行的路程,故答案为3(x -5)+2(x +5)=120.22、甲、乙两港相距360千米,一轮船往返两港需35小时,逆流航行比顺流航行多花了5小时,现有一机帆船,静水中速度是每小时12千米,问这机帆船往返两港要多少小时? 答案:机帆船往返两港要64小时.解答:解答本题需要两大步骤:首先求出水流的速度,其次,利用已求的水流速度求出帆船往返所需要的时间.设轮船顺流航行需要x 小时,依题意可列:x +x +5=35,解得:x =15.可求得水速为:136036021520-()=3(千米/时)则帆船往返两港所需要的时间为:360123+ +360123-=64(小时).23、某学生乘船由甲地顺流而下到乙地,然后又逆流而上到丙地,共用3小时,若水流速度为2千米/小时,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8千米/小时.已知甲、丙两地间的距离为2千米,求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注:甲、乙、丙三地在同一条直线上)答案:甲乙两地间的距离为12.5km 或10km .解答:(1)丙在甲地和乙地之间,设甲乙两地距离为x , 则28x ++282x --=3, 解得:x =12.5.(2)丙不在甲地和乙地之间,设甲乙两地距离为x , 则28x ++282x +-=3, 解得:x =10.答:甲乙两地间的距离为12.5km 或10km .五、变速问题24、某人开车从甲地到乙地办事,原计划2小时到达,但因路上堵车,平均每小时比原计划少走了25千米,结果比原计划晚1小时到达,问原计划的速度是多少.答案:原计划每小时行驶75千米.解答:设原计划每小时行驶x 千米,根据题意,得:2x =3(x -25),解得:x =75,答:原计划每小时行驶75千米.25、一个邮递员骑自行车要在规定时间内把特快专递送到某单位.他如果每小时行15千米,可以早到10分钟,如果每小时行12千米,就要迟到10分钟,问规定的时间是多少小时?他去的单位有多远?答案:规定的时间是1.5小时,他去的单位有20千米远.解答:设规定的时间为x 小时.由题意,得15(x -1060)=12(x +1060), 解这个方程,得x =1.5, 则路程为12×(1.5+1060)=20(千米). 答:规定的时间是1.5小时,他去的单位有20千米远.26、某人因有急事,预定搭乘一辆小货车从A 地赶往B 地.实际上,他乘小货车行了三分之一路程后改乘一辆小轿车,车速提高了一倍,结果提前一个半小时到达.已知小货车的车速是每小时36千米,求两地间路程.答案:两地间的路程是162千米.解答:设两地间路程为x 千米. 由题意得:36x -(1336x +23236x )=32, 解得:x =162,答:两地间的路程是162千米.27、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京张高铁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最高运营时速为350公里.但考虑到不同路段的特殊情况,将根据不同的运行区间设置不同的时速.其中,北京北站到清河段分为地下清华园隧道和地上区间两部分,运行速度分别设置为120公里/小时和200公里/小时.日前,清华园隧道正式开机掘进,这标志着京张高铁建设全面进入攻坚阶段.已知此路段的地下清华园隧道比地上区间多1公里,运行时间比地上多1.5分钟.求清华园隧道全长是多少公里.答案:11km .解答:设清华园隧道地上运行时间为xh ,地下运行时间为(x +1.560)h . 1.560h =140h , 120(140+x )=200x +1, x =140. 清华园隧道地上部分是:200×140=5km . 清华园隧道地下部分是:5+1=6km .5+6=11km .答:隧道总长为11km .28、老师带着两名学生到离学校33千米远的博物馆参观.老师乘一辆摩托车,速度25千米/小时.这辆摩托车后座可带多余一名学生,带人后速度为20千米/小时.学生步行的速度为5千米/小时.请你设计一种方案,使师生三人同时出发后都到达博物馆的时间不超过3小时.答案:先由学生A 步行,老师乘摩托车带学生B 行驶24千米,然后学生B 下车继续步行至博物馆,老师立即返回接学生A ,乘摩托车带学生A 至博物馆.解答:先由学生A 步行,老师乘摩托车带另一名学生B ,一段时间后,学生B 下车步行至博物馆,老师单独返回接学生A ,乘摩托车带学生A 至博物馆,并使得3人刚好同时到达博物馆.由方案可知,两学生步行的路程相同,设两学生步行的路程为x 千米,则乘摩托车的距离为(33-x )千米,老师返回时所经过的路程为(33-2x )千米. 依题意得:5x =3320x -+33225x -,解得x =9. ∴所用时间为5x +3320x -=95+33920-=3小时,满足题目要求. 答:先由学生A 步行,老师乘摩托车带学生B 行驶24千米,然后学生B 下车继续步行至博物馆,老师立即返回接学生A ,乘摩托车带学生A 至博物馆.29、列方程解应用题:由甲地到乙地前三分之二的路是高速公路,后三分之一的路是普通公路,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交界处是丙地.A 车在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的行驶速度都是80千米/时;B 车在高速公路上的行驶速度是100千米/时,在普通公路上的行驶速度是70千米/时,A 、B 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行驶,在高速公路上距离丙地40千米处相遇,求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答案: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252千米.解答:设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x 千米, 根据题意得:240380x - =1370x +40100, 解得x =252.答: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252千米.六、过桥和过隧道问题30、博文中学学生郊游,学生沿着与笔直的铁路线并列的公路匀速前进,每小时走4500米,一列火车以每小时120千米的速度迎面开来,测得从车头与队首学生相遇,到车尾与队末学生相遇,共经过60秒,如果队伍长500米,那么火车长为( )米.A. 2075B. 1575C. 2000D. 1500答案:B解答:设火车的长为x 米,∵学生沿着与笔直的铁路线并列的公路匀速前进,每小时走4500米,一列火车以每小时120千米的速度迎面开来∴火车相对于学生一分钟能跑多少米:120000450060+ =2075米, 一分钟火车能跑2075米而火车头与队伍头相遇到火车尾与队伍尾离开共60s ,也就是一分钟,∴500+x =120000450060+, 解得x =1575,∴火车的长度应该是2075m -500m =1575m .选B.31、一列火车匀速行驶,经过一条长600米的隧道需要45秒的时间,隧道的顶部一盏固定灯,在火车上垂直照射的时间为15秒,则火车的长为______.答案:300米解答:设火车的长度为x 米,则火车的速度为15x , 依题意得:45×15x =600+x , 解得:x =300.故答案是:300米.32、一列火车长150m ,每秒钟行驶19m ,全车通过长800m 的大桥,需要多长时间? 答案:50秒解答:设需要x 秒19x =150+800x =50,答:需要50秒.故答案为50秒.33、已知某一铁路桥长1000m ,现有一列火车从桥上通过,测得火车从开始上桥到完全过桥共用1分钟,整个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40S .求火车的速度.答案:20千米/小时解答:设火车的长度为x 米,则100060x +=100040x - x =200速度为(1000-200)÷40=20千米/小时34、一列火车匀速行驶,经过一条长720米的隧道需要30秒的时间,隧道的顶上有一盏灯,垂直向下发光,灯光照在火车上的时间是6秒,求这列火车的速度和火车的长度.答案:火车的长度是180米,火车的速度为108千米/时.解答:设火车的长度是x 米,根据题意得出:72030x +=6x , 解得:x =180,1806=30m /s , 故火车速度为:30×3600÷1000=108(千米/时).答:火车的长度是180米,火车的速度为108千米/时.35、一列火车匀速行驶,经过一条长300m 的隧道需要12s 的时间,隧道的顶上有一盏灯,垂直向下发光,灯光照在火车上的时间是7s .(1)设火车的长度为xm ,用含x 的式子表示,从火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这段时间内火车的平均速度(2)求这列火车的长度(3)若这列火车从甲地到乙地,速度提高10%,则可以提前503分钟到达,求甲乙两地的距离(火车的长度忽略不计)答案:(1)30012x + (2)420(3)660km 解答:(1)30012x + (2)300127x x +=,420x = (3)设距离为Skm .火车的平均速度为30042012+=60m /s =3.6km /min . 1.13.6 3.6S S -⨯=503S =660km .36、一辆车长为4米的小轿车和一辆车长为20米的大货车,在长为1200米隧道的两个入口同时开始相向而行,小轿车的速度是大货车速度的3倍,大货车速度为10m /s .(1)求两车相遇的时间.(2)求两车从相遇到完全离开所需的时间.(3)当小轿车车头和大货车车头相遇后,求小轿车车头与大货车车头的距离是小轿车车尾与大货车车尾的距离的4倍时所需的时间.答案:(1)30s.(2)所需的时间为0.6s.(3)时间为0.48s或0.8s.解答:(1)设两车相遇的时间ts,(30+10)t=1200,t=30.两车相遇的时间为30s.(2)设两车完全离开的时间的时间t’s,依题意得,(30+10)t’=1200+4+20,t’=30.6,t’-t=30.6-30=0.6两车从相遇到完全离开所需的时间为0.6s.(3)设小轿车车头与大货车车头之间的距离为xm,①两车相遇期间:x=4[(20-x)+4],解得x=19.2,t=19.21030+=0.48;②两车分离后:x=4(x-20-4),解得:x=32,t=323010+=0.8.小轿车车头与大货车车头的距离是小轿车车尾与大货车车尾的距离的4倍时所需的时间为0.48s或0.8s.。

行程问题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

行程问题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

行程问题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1、从甲地到乙地,某人步行比乘公交车多用3.6小时,已知步行速度为每小时8千米,公交车的速度为每小时40千米,设甲、乙两地相距x千米,则列方程为_____ 。

2、某人从家里骑自行车到学校。

若每小时行15千米,可比预定时间早到15分钟;若每小时行9千米,可比预定时间晚到15分钟;求从家里到学校的路程有多少千米?3、一列客车车长200米,一列货车车长280米,在平行的轨道上相向行驶,从两车头相遇到两车车尾完全离开经过16秒,已知客车与货车的速度之比是3:2,问两车每秒各行驶多少米?4、与铁路平行的一条公路上有一行人与骑自行车的人同时向南行进。

行人的速度是每小时3.6km,骑自行车的人的速度是每小时10.8km。

如果一列火车从他们背后开来,它通过行人的时间是22秒,通过骑自行车的人的时间是26秒。

⑴行人的速度为每秒多少米?⑵这列火车的车长是多少米?5、一次远足活动中,一部分人步行,另一部分乘一辆汽车,两部分人同地出发。

汽车速度是60千米/时,步行的速度是5千米/时,步行者比汽车提前1小时出发,这辆汽车到达目的地后,再回头接步行的这部分人。

出发地到目的地的距离是60千米。

问:步行者在出发后经过多少时间与回头接他们的汽车相遇?(汽车掉头的时间忽略不计)6、某人计划骑车以每小时12千米的速度由A地到B地,这样便可在规定的时间到达B地,但他因事将原计划的时间推迟了20分,便只好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前进,结果比规定时间早4分钟到达B地,求A、B两地间的距离。

7、一列火车匀速行驶,经过一条长300m的隧道需要20s的时间。

隧道的顶上有一盏灯,垂直向下发光,灯光照在火车上的时间是10s,根据以上数据,你能否求出火车的长度?火车的长度是多少?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8、甲、乙两地相距x千米,一列火车原来从甲地到乙地要用15小时,开通高速铁路后,车速平均每小时比原来加快了60千米,因此从甲地到乙地只需要10小时即可到达,则列列方程为_____。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专题训练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专题训练

初一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训练专题1.〔2005•##〕A、B两地相距45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速度为120千米/时,乙车速度为80千米/时,经过t小时两车相距50千米,则t的值是〔〕A.2或2.5 B.2或10 C.10或12.5 D.2或12.52.A和B两地相距140千米,甲、乙二人骑自行车分别从A和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丙驾驶摩托车,每小时行驶63千米,同时与甲从A出发,与乙相遇后立即返回,丙返回至甲时,甲、乙相距84千米.若甲车速是每小时9千米,则乙的速度为千米/时.3.〔2015秋•兴平市期末〕市实验中学学生步行到郊外旅行.高一〔1〕班学生组成前队,步行速度为4千米/时,高一〔2〕班学生组成后队,速度为6千米/时.前队出发1小时后,后队才出发,同时后队派一名联络员骑自行车在两队之间不间断地来回进行联络,他骑车的速度为12千米/时.〔1〕后队追上前队需要多长时间?〔2〕后队追上前队时间内,联络员走的路程是多少?〔3〕两队何时相距2千米?4.某城市与省会城市相距390千米,客车与轿车分别从该城市和省会城市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客车每小时行80千米,轿车每小时行100千米,问经过多少小时后,客车与轿车相距30千米.5.我国某部边防军小分队成一列在野外行军,通讯员在队伍中,数了一下他前后的人数,发现前面人数是后面的两倍,他往前超了6位战士,发现前面的人数和后面的人数一样.〔1〕这列队伍一共有多少名战士?〔2〕这列队伍要过一座320米的大桥,为安全起见,相邻两个战士保持相同的一定间距,行军速度为5米/秒,从第一位战士刚上桥到全体通过大桥用了100秒时间,请问相邻两个战士间距离为多少米〔不考虑战士身材的大小〕?6.列方程解应用题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25千米的A地去B地,甲骑车乙步行,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3倍,甲到达B地停留40分钟,然后从B地返回A地,在途中遇见乙,这时距他们出发的时间恰好3小时,求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7."五•一"长假日,弟弟和妈妈从家里出发一同去外婆家,他们走了1小时后,哥哥发现带给外婆的礼品忘在家里,便立刻带上礼品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去追,如果弟弟和妈妈每小时行2千米,他们从家里到外婆家需要1小时45分钟,问哥哥能在弟弟和妈妈到外婆家之前追上他们吗?8.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900km,一列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列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已知快车的速度是慢车的2倍,慢车12小时到达甲地.〔1〕慢车速度为每小时km;快车的速度为每小时km;〔2〕当两车相距300km时,两车行驶了小时;〔3〕若慢车出发3小时后,第二列快车从乙地出发驶往甲地,速度与第一列快车相同.在第二列快车行驶的过程中,当它和慢车相距150km时,求两列快车之间的距离.9.一艘轮船从A地到B地顺流而行,用了3个小时;从B地返回A地逆流而行,用了4小时;已知水流的速度是5km/h,求:〔1〕这艘轮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2〕AB两地之间的距离.10.A、B两城市间有一条300千米的高速公路,现有一长途客车从A城市开往B城市,平均速度为85千米/时,有一小汽车同时B城市开往A城市平均速度是115千米/时,问两车相遇时离A城市有多远?11.甲、乙两地相距450千米,一辆快车和一辆慢车上午7点分别从甲、乙两地以不变的速度同时出发开往乙地和甲地,快车到达乙地后休息一个小时按原速返回,快车返回1 / 9甲地时已是下午5点,慢车在快车前一个小时到达甲地.试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以下问题:〔1〕分别求出快车、慢车的速度〔单位:千米/小时〕;〔2〕从两车出发直至慢车达到甲地的过程中,经过几小时两车相距150千米.12.甲乙两地相距900千米,一列快车从甲地出发匀速开往乙地,速度为120千米/时;快车开出30分钟时,一列慢车从乙地出发匀速开往甲地,速度为90千米/时.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x小时,快车到达乙地后停止行驶,根据题意解答下列问题:〔1〕当快车与慢车相遇时,求慢车行驶的时间;〔2〕请从下列〔A〕,〔B〕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我选择:.〔A〕当两车之间的距离为315千米时,求快车所行的路程;〔B〕①在慢车从乙地开往甲地的过程中,求快慢两车之间的距离;〔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②若第二列快车也从甲地出发匀速驶往乙地,速度与第一列快车相同,在第一列快车与慢车相遇后30分钟时,第二列快车与慢车相遇,直接写出第二列快车比第一列快车晚出发多少小时.13.〔2015秋•故城县期末〕我市某初中每天早上总是在规定时间打开学校大门,七年级同学小明每天早上同一时间从家到学校,周一早上他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2千米的速度到校,结果在校门口等了6分钟才开门,周二早上他步行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到校,结果校门已开了12分钟,请解决以下问题:〔1〕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千米?〔2〕周三早上小明想准时到达学校门口,那么他应以每小时多少千米度速度到学校?14.〔2015秋•昌平区期末〕某校开展社会实践大课堂活动,七年级学生8点钟从学校乘大客车去博物馆参观.小明同学由于在去学校的路上遇到了堵车情况,8:10才到学校,他的家长立刻开汽车从学校出发,沿相同的路线送小明追赶大客车,结果8:30追上了大客车.已知小明家长的汽车的速度比大客车的速度每小时多29千米,求大客车的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15.〔2015秋•荔湾区期末〕汽车上坡时每小时走28km,下坡时每小时走35km,去时,下坡路的路程比上坡路的路程的2倍还少14km,原路返回比去时多用了12分钟.求去时上、下坡路程各多少千米?16.〔2015秋•常州期末〕A、B两地相距800km,一辆卡车从A地出发,速度为80km/h,一辆轿车从B地出发,速度为120km/h,若两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求:〔1〕出发几小时后两车相遇?〔2〕出发几小时后两车相距80km?参考答案1.A[解析]试题分析:如果甲、乙两车是在环形车道上行驶,则本题应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一、两车在相遇以前相距50千米,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的相等关系是:甲的路程+乙的路程=〔450﹣50〕千米;二、两车相遇以后又相距50千米.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的相等关系是:甲的路程+乙的路程=450+50=500千米.已知车的速度,以与时间就可以列代数式表示出路程,得到方程,从而求出时间t的值.解:〔1〕当甲、乙两车未相遇时,根据题意,得120t+80t=450﹣50,解得 t=2;〔2〕当两车相遇后,两车又相距50千米时,根据题意,得120t+80t=450+50,解得 t=2.5.故选A.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2.7.[解析]试题分析:可设丙驾驶摩托车与乙相遇时,甲行驶的路程是x千米,根据等量关系:甲、乙相距84千米,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设丙驾驶摩托车与乙相遇时,甲行驶的路程是x千米,依题意有x+〔140﹣7x〕=140﹣84,解得x=18,x=31.5,〔140﹣7x〕=×〔140﹣126〕=24.5,31.5÷9=3.5〔小时〕,24.5÷3.5=7〔千米/时〕.答:乙的速度为7千米/时.故答案为:7.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3.〔1〕2小时;〔2〕24千米;〔3〕当1小时后或3小时后,两队相距2千米.[解析]试题分析:〔1〕设后队追上前队需要x小时,根据后队比前队快的速度×时间=前队比后队先走的路程可列出方程,解出即可得出时间;〔2〕先计算出联络员所走的时间,再由路程=速度×时间即可得出联络员走的路程.〔3〕要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2〕班还没有超过〔1〕班时,相距2千米;②当〔2〕班超过〔1〕班后,〔1〕班与〔2〕班再次相距2千米,分别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1〕设后队追上前队需要x小时,由题意得:〔6﹣4〕x=4×1解得:x=2;故后队追上前队需要2小时;1 / 9〔2〕后队追上前队时间内,联络员走的路程就是在这2小时内所走的路,所以12×2=24答:后队追上前队时间内,联络员走的路程是24千米;〔3〕要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1〕班出发半小时后,两队相距4×=2〔千米〕②当〔2〕班还没有超过〔1〕班时,相距2千米,设〔2〕班需y小时与〔1〕相距2千米,由题意得:〔6﹣4〕y=2,解得:y=1;所以当〔2〕班出发1小时后两队相距2千米;③当〔2〕班超过〔1〕班后,〔1〕班与〔2〕班再次相距2千米时〔6﹣4〕y=4+2,解得:y=3答当1小时后或3小时后,两队相距2千米.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4.2小时[解析]试题分析:首先设出未知数,然后根据两车所行驶的路程之和加上30千米等于390千米列出一元一次方程,然后进行求解.试题解析:设经过x小时后,客车与轿车相距30千米由题意,列方程为80x+100x+30=390解得x=2〔小时〕经检验,符合题意答:经过2小时后,客车与轿车相距30千米.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5.〔1〕这列队伍一共有37名战士;〔2〕相邻两个战士间距离为5米.[解析]试题分析:〔1〕设这支队伍有x人,根据题中所述列出方程即可求出;〔2〕设相邻两个战士间距离为y米,队伍全部通过所经过的路程为〔320+36y〕米,根据"行军速度为5米/秒,用时100秒",列方程求解即可.试题解析:〔1〕设这支队伍有x人,根据题意得:1162(6) 22x x--+=⨯-,解得:x=37.〔2〕设相邻两个战士间距离为y米队伍全部通过所经过的路程为〔320+36y〕米,∴320316005y=+解得:y=5答:〔1〕这列队伍一共有37名战士;〔2〕相邻两个战士间距离为5米.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6.甲的速度为15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5千米/小时.[解析]试题分析:可设乙的速度为x千米/小时,则甲的速度为3x千米/小时,根据关于路程的等量关系:甲、乙两人行驶的路程和是两个25千米,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设乙的速度为x千米/小时,则甲的速度为3x千米/小时,依题意有3x〔3﹣〕+3x=25×2,9x﹣2x+3x=50,10x=50,x=5,3x=15答:甲的速度为15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5千米/小时.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7.哥哥能够追上.[解析]试题分析:等量关系为:哥哥所走的路程=弟弟和妈妈所走的路程.解:设哥哥追上弟弟需要x小时.由题意得:6x=2+2x,解这个方程得:.∴弟弟行走了=1小时30分<1小时45分,未到外婆家,答:哥哥能够追上.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8.〔1〕75,150;〔2〕或;〔3〕150km或750km.[解析]试题分析:〔1〕由速度=路程÷时间计算即可;〔2〕需要分类讨论:相遇前距离300km和相遇后相距300km;〔3〕设第二列快车行x时,第二列快车和慢车相距150km.分两种情况:慢车在前和慢车在后.解:〔1〕慢车速度为:900÷12=75〔千米/时〕.快车的速度:75×2=150〔千米/时〕.故答案是:75,150;〔2〕①当相遇前相距300km时,=〔小时〕;②当相遇后相距300km时,=〔小时〕;综上所述,当两车相距300km时,两车行驶了或小时;故答案是:或;〔3〕设第二列快车行x时,第二列快车和慢车相距150km.分两种情况:①慢车在前,则75×3+75x﹣150=150x,解得x=1.此时900﹣150×〔3+1〕﹣150×1=150.②慢车在后,则75×3+75x+150=150x,解得x=5.3 / 9此时第一列快车已经到站,150×5=750.综上,第二列快车和慢车相距150km时,两列快车相距150km或750km.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9.〔1〕这艘轮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是35km/h;〔2〕AB两地之间的距离是120千米.[解析]试题分析:〔1〕设这艘轮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为xkm/h,根据顺流速度×顺流时间=逆流速度×逆流时间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2〕根据路程=顺流时间×顺流速度,列出算式,进行计算即可.解:设这艘轮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是xkm/h,则顺水速度是〔x+5〕km/h,逆水速度是〔x﹣5〕km/h,根据题意得:3〔x+5〕=4〔x﹣5〕,解得:x=35.答:这艘轮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是35km/h;〔2〕3〔x+5〕=120.答:AB两地之间的距离是120千米.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0.127.5千米.[解析]试题分析:设两车经过x小时相遇,根据两车所行的路程和为300千米列方程求得相遇时间,进一步利用相遇时间乘客车速度得出答案即可.解:设两车经过x小时相遇,由题意得85x+115x=300解得:x=1.585x=85×1.5=127.5答:两车相遇时离A城市有127.5千米.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1.〔1〕求出快车、慢车的速度分别是100千米/小时,50千米/小时;〔2〕从两车出发直至慢车达到甲地的过程中,经过2小时或4小时、8小时两车相距150千米.[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速度=直接列算式计算即可;〔2〕设经过x个小时,分三种情形讨论①相遇前两车相距150千米②相遇后且快车未到达甲地时两车相距150千米〔或恰好到达但尚未休息〕③休息后快车从乙地出发在慢车后追至相距150千米,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列出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解:〔1〕根据题意得:v快=450÷4.5=100千米/小时,v慢=450÷9=50千米/小时;答:求出快车、慢车的速度分别是100千米/小时,50千米/小时;〔2〕设经过x个小时两车相距150千米,分三种情形讨论:①相遇前两车相距150千米:〔100+50〕x+150=450,解得x=2;②相遇后且快车未到达甲地时两车相距150千米〔或恰好到达但尚未休息〕:〔100+50〕x﹣150=450,解得x=4;③休息后快车从乙地出发在慢车后追至相距150千米:100〔x﹣5.5〕+150=50x,解得x=8;答:从两车出发直至慢车达到甲地的过程中,经过2小时或4小时、8小时两车相距150千米.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2.〔1〕当快车与慢车相遇时,慢车行驶了4小时;〔2〕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x小时,根据相遇时,快车行驶的路程+慢车行驶的路程=900,依此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A〕当两车之间的距离为315千米时,分三种情况:①两车相遇前相距315千米,快车行驶的路程+慢车行驶的路程=900﹣315;②两车相遇后相距315千米,快车行驶的路程+慢车行驶的路程=900+315;③当快车到达乙地时,快车行驶了7.5小时,慢车行驶了7小时,7×90=630>315,此种情况不存在;〔B〕分三种情况:①慢车与快车相遇前;慢车与快车相遇后;快车到达乙地时;②在第一列快车与慢车相遇后30分钟时,慢车行驶的时间为4+=小时,快车慢车行驶的时间为4++=5小时.设第二列快车行驶y小时与慢车相遇,根据相遇时,快车行驶的路程+慢车行驶的路程=900,求出y的值,进而求解即可.解:〔1〕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x小时,由题意得120〔x+〕+90x=900,解得x=4.答:当快车与慢车相遇时,慢车行驶了4小时;〔2〕〔A〕当两车之间的距离为315千米时,有两种情况:①两车相遇前相距315千米,此时120〔x+〕+90x=900﹣315,解得x=2.5.120〔x+〕=360〔千米〕;②两车相遇后相距315千米,此时120〔x+〕+90x=900+315,解得x=5.5.120〔x+〕=720〔千米〕;③当快车到达乙地时,快车行驶了7.5小时,慢车行驶了7小时,7×90=630>315,此种情况不存在.答:当两车之间的距离为315千米时,快车所行的路程为360千米或720千米;〔B〕①当慢车与快车相遇前,即0≤x<4时,两车的距离为900﹣120〔x+〕﹣90x=840﹣210x;当慢车与快车相遇后,快车到达乙地前,即4≤x<7.5时,两车的距离为120〔x+〕+90x﹣900=210x﹣840;当快车到达乙地时,即7.5≤x≤10时,两车的距离为90x;②在第一列快车与慢车相遇后30分钟时,慢车行驶的时间为4+=小时,快车慢车行驶的时5 / 9间为4++=5小时.设第二列快车行驶y小时与慢车相遇,由题意,得120y+×90=900,解得y=4,5﹣4=〔小时〕.答:第二列快车比第一列快车晚出发小时.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3.〔1〕3.6千米;〔2〕他应以每小时9千米度速度到学校.[解析]试题分析:〔1〕设准时到达学校门口所用时间t小时,则星期一中午小明从家骑自行车到学校门口所用时间为〔t﹣0.1〕小时,星期二中午小明从家骑自行车到学校门口所用时间为〔t+0.2〕小时,根据两次行驶的路程相等建立方程即可;〔2〕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列出算式计算即可求解.解:〔1〕设准时到达学校门口所用时间t小时,依题意有12〔t﹣0.1〕=6〔t+0.2〕,解得t=0.4,12〔t﹣0.1〕=12×〔0.4﹣0.1〕=3.6.答: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3.6千米.〔2〕3.6÷0.4=9〔千米〕.答:他应以每小时9千米度速度到学校.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4.大客车的速度是每小时58千米[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利用两车行驶的总路程不变,进而得出等式求出答案.解:设大客车的速度是每小时x千米,根据题意列方程,得:=,解方程,得x=58.答:大客车的速度是每小时58千米.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5.去时上、下坡路程各为42千米、70千米.[解析]试题分析:由已知设去时上坡路为x千米,则下坡路为〔2x﹣14〕千米,根据已知分别表示出去时和原路返回的时间,由原路返回比去时多用了12分钟列出方程求解.解:设去时上坡路为x千米,则下坡路为〔2x﹣14〕千米,根据题意得:+﹣〔+〕=,解得:x=42,则2x﹣14=2×42﹣14=70,答:去时上、下坡路程各为42千米、70千米.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6.〔1〕出发4小时后两车相遇;〔2〕出发3.6或4.4小时后两车相距80km.[解析]试题分析:〔1〕设出发x小时后两车相遇,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解答即可.〔2〕设出发x小时后两车相距80km,分两种情况列出方程解答.解:〔1〕设出发x小时后两车相遇,可得:80x+120x=800,解得:x=4,答:设出发4小时后两车相遇;〔2〕设出发x小时后后两车相距80km,可得:①80x+120x+80=800,解得:x=3.6,②80x+120x﹣80=800解得:x=4.4,答:设出发3.6或4.4小时后两车相距80km.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7 / 9。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行程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行程问题

1. 某人从家里骑自行车到学校。

假设每小时行15千米,可比预定的时间早到15分钟;假设每小时行9千米,可比预定的时间晚到15分钟;求从家里到学校的路程有多少千米?2.在800米跑道上有两人练中长跑,甲每分钟跑320米,乙每分钟跑280米,•两人同时同地同向起跑,t分钟后第一次相遇,t等于多少分钟.3.一列客车长200 m,一列货车长280 m,在平行的轨道上相向行驶,从两车头相遇到两车尾相离经过16秒,客车与货车的速度之比是3∶2,问两车每秒各行驶多少米?4.一架飞机飞行在两个城市之间,风速为每小时24千米,顺风飞行需要2小时40分钟,逆风飞行需要3小时,求两城市间距离?5.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20千米/小时,从甲港顺流到乙港需8小时,返航时行走了6小时在距甲港68千米处发生故障,求水流速度?6.甲、乙两站相距280千米,一列慢车从甲站出发,每小时行驶60千米,一列快车从乙站出发,每小时行驶80千米,问两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出发后多少小时相遇?7.甲、乙两列火车,长为144米和180米,甲车比乙车每秒钟多行4米,两列火车相向而行,从相遇到错开需要9秒钟,问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8.甲、乙两人分别同时从相距300米的A、B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走15米,乙每分钟走13米,问几分钟后,两个相距20米?9.甲乙两人骑自行车,从相距42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12千米,乙每小时走10千米,如甲走12分钟后乙再出发,问甲出发后几小时与乙相遇?10.小红和小军两人同时从各自的家里出发去找对方,两家的直线距离为1200米,小红每分走55米,两人最后用61小时在途中某点相遇,那么小军每分钟走多少米?11.A 、B 两地相距80米,甲从A 地出发,每秒走1米,乙从B 地出发每秒走1.5米,如甲先走15米,求乙出发后多少秒与甲相遇?12.某汽车和电动车从相距298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对而行,汽车的速度比电动车速度的6倍还多15千米,半小时后相遇。

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一、行程问题。

1. 甲、乙两人相距285米,相向而行,甲从A地每秒走8米,乙从B地每秒走6米,如果甲先走12米,那么甲出发几秒与乙相遇?- 设甲出发x秒与乙相遇。

- 甲先走12米后,甲走的路程为8x米,乙走的路程为6(x - (12)/(8))米(因为甲先走了12米,这12米所用时间为(12)/(8)秒,所以乙走的时间比甲少(12)/(8)秒)。

- 根据甲、乙两人相距285米可列方程:8x+6(x - (12)/(8))=285- 去括号得:8x + 6x-9 = 285- 移项得:8x+6x=285 + 9- 合并同类项得:14x=294- 解得:x = 21- 所以甲出发21秒与乙相遇。

2.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由甲地驶往乙地,车行驶了4小时30分钟后,遇雨路滑,平均行驶速度每小时减少20千米,结果比预计时间晚45分钟到达乙地,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 设甲、乙两地的距离为x千米。

- 汽车原来速度v = 60千米/小时,行驶4.5小时后的路程为60×4.5 = 270千米。

- 剩下的路程为(x - 270)千米,后来的速度为60 - 20=40千米/小时。

- 按原计划所需时间为(x)/(60)小时,实际用时为4.5+(x - 270)/(40)小时。

- 因为实际比预计晚45分钟((45)/(60)=(3)/(4)小时),可列方程:4.5+(x - 270)/(40)=(x)/(60)+(3)/(4)- 去分母(两边同时乘以120)得:120×4.5 + 3(x - 270)=2x+120×(3)/(4)- 化简得:540+3x - 810 = 2x + 90- 移项得:3x-2x=90 + 810 - 540- 解得:x = 360- 所以甲、乙两地的距离为360千米。

二、工程问题。

3. 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两人合作4天后,剩下的部分由乙单独做,还需要几天完成?- 设还需要x天完成。

5.3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专题训练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5.3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专题训练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5.3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专题训练一、单选题1.张昆早晨去学校共用时15分钟.他跑了一段,走了一段,他跑步的平均速度是250米/分钟,步行的平均速度是80米/分钟;他家离学校的距离是2900米,如果他跑步的时间为x 分钟,则列出的方程是( )A .12508029004x x ⎛⎫+-= ⎪⎝⎭B .()80250152900x x +-=C .180********x x ⎛⎫+-= ⎪⎝⎭D .()25080152900x x +-=2.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练习跑步,已知环形跑道一圈长400米,乙每秒跑6米,甲每秒跑8米.如果甲在乙前面8米处同时同向出发,那么经过多少秒两人首次相遇( )A .208秒B .204秒C .200秒D .196秒3.甲地到乙地全程是3.3km ,一段上坡、一段平路、一段下坡.如果保持上坡每小时走3km ,平路每小时走4km ,下坡每小时走5km ,那么从甲地到乙地需51min ,从乙地到甲地需53min .从甲地到乙地时,上坡、平路、下坡的路程各是多少?小红将这个实际问题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问题,设未知数x ,y ,已经列出一个方程 3.35134560x y x y --++=,则另一个方程正确的是( )A . 3.35334560x y x y --++= B . 3.35343560x y x y --++= C . 3.35354360x y x y --++= D . 3.35353460x y x y --++= 4.小明每天早上要在7:50之前赶到距离家1000的学校上学,一天,小明以80米/分的速度出发,5分后,小明的爸爸发现他忘了带语文书,于是爸爸立即以180米/分的速度去追小明,并且在途中追上他,爸爸追上小明用了( )分钟A .3分B .6分C .4分D .5分5.某轮船在两个码头之间航行,已知顺水航行需要3小时,逆水航行需要5小时,水流速度是4千米/时,求两个码头之间的距离,若设两个码头之间的距离为x 千米,则可得方程为( )A .4435x x -=+B .435x x -=C .4435x x +=-D .4435x x -+= 6.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相距48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1.5小时相遇,若甲比乙每小时多骑2千米,则乙每小时行驶( )A .12.5千米B .15千米C .17千米D .20千米二、填空题1.一轮船在A、B两地间航行,顺流航行速度为40千米/时,逆流航行速度为30千米/时.则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千米/时,水流的速度为千米/时.2.某人要在规定时间内由甲地赶往乙地,若他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行驶,就会迟到24分钟;若以每小时75千米的速度行驶,则可提前24分钟到达,那么甲、乙两地的距离是千米.3.甲、乙二人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如果二人同时出发,则12小时相遇;如果甲走全程需要20小时,则甲、乙二人的速度比是.4.已知A、B两站间的距离为480千米,一列慢车从A站出发,一列快车从B站出发,慢车的平均速度为60千米/时,快车的平均速度为100千米/时,如果两车同时出发,慢车在前,快车在后,同向而行,那么出发后小时两车相距80千米.5.一轮船在A、B两地间航行,顺流航行速度为40千米/时,逆流航行速度为30千米/时.则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千米/时,水流的速度为千米/时.6.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个城市之间高速公路的距离是5.5cm.若A、B两辆车同时从甲、乙两城市沿高速公路对开,A车每小时行60km,B车每小时行70km,则A车出发小时后,A车与B车相距20km.三、解答题1.明明家和学校相距2300m,每天步行上学,有一天他正以每分钟80m的速度前进着,一抬头看见路边的钟表发现要迟到,他马上改用每分钟150m的速度跑步前进,途中共用20分钟,准时到达了学校.明明在离学校多远的地方开始跑步?2.一架飞机在两城之间飞行,风速为24km/h,顺风飞行需2.8h,逆风飞行需3h.求:(1)无风时飞机的飞行速度;(2)两城之间的航程.3.甲、乙两车从相距240km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快10km/h,2小时后两车相遇.求甲、乙两车的速度.(请你用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解决问题)4.甲车从A地出发开往B地,速度是60km/h,乙车同时从B地出发开往A地,速度是90km/h.已知A,B两地相距200km,两车相遇时距离B地多远?5.从甲地到乙地,汽车原需行驶6h可到达,开通高速公路后,路程不变,车速平均每小时增加了30km,只需4h即可到达.(1)若设汽车原来的车速为x km/h,则开通高速公路后的车速是 km/h,根据两地的路程不变这个等量关系可列方程为___________(2)若设甲、乙两地的路程是y km,则汽车原来的车速是 km/h,开通高速公路后的车速是km/h,根据两地的路程不变这个等量关系列方程求汽车原来的车速.6.一列火车匀速通过一座1200米长的桥,从火车上桥到火车完全离开桥经历50秒,整列火车在桥上的时间为30秒,求火车的长度.。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应用题 行程问题 专题训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应用题   行程问题   专题训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行程问题专题训练二期工程完成后每月将产生不少于1300吨污水.(1)请你计算每台甲型设备和每台乙型设备的价格各是多少元;(2)请你求出用于二期工程的污水处理设备的所有购买方案.6.推进农村土地集约式管理,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庐江县某村在小城镇建设中集约了1000亩土地,经投标,由甲工程队每天平可平整土地30亩,乙工程队每天可平整土地25亩,甲乙两工程队每天的工程费合计为4200元,而且甲工程队11天所需工程费与乙工程队10天所需工程费刚好相同.(1)甲乙两工程队每天各需工程费多少元?(2)现由甲乙两工人队共同参与土地平整,已知两个工程队工作天数均为正整数,且所有土地刚好平整完,总费用不超过76万元,有几种方案,并求出最低费用.7.如图,长方形PQMN是由六个正方形A,B,C,D,E,F拼接而成,已知最大的正方形B的边长是21米,最小正方形A的边长是a米.(1)用含a的式子分别表示正方形C,E,F的边长;(2)求a的值;(3)现有一项沿着长方形PQMN的四条边铺设管道的工程.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参与这项工程,甲队单独铺设3天后,乙队加入,两队又共同铺设了6天,这项铺设管道的工程全部完成.已知甲队每天比乙队每天少铺设4米,则甲、乙两队每天各铺设多少米?8.为了扎实落实脱贫攻坚中“两不愁,三保障”的住房保障工作,花桥街道进行住房改造工程,有甲乙两个工程队加入住房改造中来,如果由甲工程队单独做需要30天完成,如果由乙工程队单独做需要20天完成.(1)甲乙两个工程队合作,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几天?(2)甲工程队先单独做6天,因特殊事情离开,余下的乙工程队单独做,为了使人民能够更快住上于净漂亮的房屋,要求乙工程队提高一倍的工作效率来完成房屋改造工程,问乙工程队完成此项工程还需要几天?9.某中学举行校运会,初一(1)班同学准备用卡纸制成乒乓球拍和小旗作道具.若一张卡纸可以做3个球拍或6面小旗,用21张卡纸,刚好能够让每位同学拿一个球拍和一面小旗.(1)应用多少张卡纸做球拍,多少张卡纸做小旗?(2)若每个人的工作效率都相同,一个人完成道具制作要6个小时,先安排2个人做半小时,再增加几个人做1小时可以刚好完成?10.“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应苦孩子”,为了让我区中小学生能“温暖”过冬,自治区决定实施中小学校供暖工程.某学校的供暖工程需铺设热力管道6300米,甲工程队负责铺设.甲工程队施工一个周后发现,每天平均只能铺设200米,按此速度将无法按期完成任务.为能及时供上暖确保师生“温暖”过冬,甲工程队决定邀请乙工程队来共同铺设剩余的管道,如果乙工程队平均每天能铺设150米,问乙工程队参与铺设多少天才能完成这项工程?11.某市今年进行煤气工程改造,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承包这个工程.这个工程若甲队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若乙队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若甲乙两队同时施工4天,余下的工程由乙队完成,问乙队还需要几天能够完成任务?12.为加快乡村振兴步伐,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某乡镇计划修建一条长18千米的乡村公路,拟由甲、乙两个工程队联合完成.已知甲工程队每天比乙工程队每天少修路0.3千米,甲工程队单独完成修路15.问题提出:如图1,A、B、C、D表示四个村庄,村民们准备合打一口水井.(1)问题解决:若水井的位置现有P、Q两种选择方案.点P在线段BD上,点Q在线段AB上,哪一种方案的水井到各村庄的距离总和较小?请说明你判断的理由.(2)你能给出一种使水井到各村庄的距离之和最小的方案吗?若能,请图2中标出水井的位置点M,并说明理由.问题拓展:如果(2)问中找出的水井经过招标,由两个工程队修建(不存在同时修建).已知甲工程队单独完成需要80天,乙工程队单独完成需要120天,且甲工程队比乙工程队每天多修建0.5m.(3)问水井要修建几米?(4)若甲工程队每天的施工费为0.5万元,乙工程队每天的费用是0.25万元,为了缩短工期和节约资金,则甲工程队最多施工几天才能使工程款不超过35万元?(甲、乙两队的施工时间不足一天按一天算).。

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专题练习

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专题练习

行程问题一、相遇问题:路程=速度×时间甲、乙相向而行,则: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总路程二、追及问题:甲、乙同向不同地,则:追者走的路程=前者走的路程+两地间的距离三、环形跑道问题:1、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快的必须多跑一圈才能追上慢的。

2、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同时同地反向出发:两人第一次相遇时的总路程为环形跑道一圈的长度。

四、航行问题1、飞行问题,基本等量关系:顺风速度=无风速度+风速逆风速度=无风速度-风速顺风速度-逆风速度=2×风速2、航行问题,基本等量关系: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速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一、相遇问题1、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70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列车每小时行85千米,乙列车每小时行90千米,几小时两列火车相遇?2、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27km的A、B两地相向而行,3h后相遇,甲比乙每小时多走1km,求甲、乙两人的速度3、甲乙两城相距100千米,摩托车和自行车同时从两城出发,相向而行,2.5小时后两车相遇,自行车的速度是摩托车的1/3倍,求摩托车和自行车的速度。

4、A,B两村相距2800米,小明从A村出发向B村步行5分钟后,小军骑自行车从B村向A村出发,又经过10分钟二人相遇,小军骑自行车比小明步行每分钟多走130米,小明每分钟步行多少米?5、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相距6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每小时17.5千米,乙的速度为每小时15千米,求经过几小时,甲、乙两人相距32.5千米。

6、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480千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途中因汽车故障甲车停了1小时,5小时后两车相遇。

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二、追及问题1、A、B两地相距20km,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发出发,甲的速度是6km/h,乙的速度是8km/h。

(1)若两人相向而行,甲先出发半小时,乙才出发,问乙出发后几小时与甲相遇?(2)若两人同时同向出发,甲在前,乙在后,问乙多少小时可追上甲?2、一个自行车队进行训练,训练时所有队员都以35千米/时的速度前进,突然,1号队员以45千米/时的速度独自行进,行进10千米后掉转车头,仍以45千米/时的速度往回骑,知道与其他队员会和。

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例题练习

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例题练习

一元一次函数—行程问题例题一、相遇问题:例1:甲、乙二人在长为400米的圆形跑道上跑步,已知甲每秒钟跑9米,乙每秒钟跑7米.(1)当两人同时同地背向而行时,经过__________秒钟两人首次相遇;(2)两人同时同地同向而行时,经过__________秒钟两人首次相遇.例2:甲、乙两人在400米环形跑道上练竞走,乙每分钟走80米,甲的速度是乙的1倍,现在甲乙两人相距100米,问多少分钟后两人首次相遇?练习:1.甲、乙两站相距480公里,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90公里,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140公里。

(1)慢车先开出1小时,快车再开。

两车相向而行。

问快车开出多少小时后两车相遇?(2)两车同时开出,相背而行多少小时后两车相距600公里?(3)两车同时开出,慢车在快车后面同向而行,多少小时后快车与慢车相距600公里?(4)两车同时开出同向而行,快车在慢车的后面,多少小时后快车追上慢车?(5)慢车开出1小时后两车同向而行,快车在慢车后面,快车开出后多少小时追上慢车?2.大街上有一辆车身长12米的公共汽车由东向西行驶,车速为每小时18千米,人行道上有甲乙两人相向跑步,某一时刻,汽车追上甲,6秒钟之后汽车离开甲,90秒后汽车遇到跑来的乙,又经过1.5秒钟,汽车离开了乙,问再过多少秒甲乙两个人相遇?3.小王的速度是每小时4.8千米,小张的速度是每小时5.4千米,他们两人从甲地到乙地去。

小李骑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0.8千米,从乙地到甲地去,他们三人同时出发,在小张跟小李相遇后五分钟,小王又与小李相遇,问:小李骑车从乙地到甲地需多长时间?二、追击问题例1: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4千米的两地同时向东而行,甲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3千米,乙步行每小时走5千米.几小时后甲可以追上乙?例2:小明每天要在7:30之前赶到离家1000米远的学校上学。

一天,他以80米/分的速度从家里出发,5分钟后小明的爸爸发现他忘带了数学书,于是爸爸立即以150米/分的速度去追小明,并在途中追上了他,问爸爸追上他用了多少时间?追到时离学校还有多远?例3:某连队从驻地出发前往某地执行任务,行军速度是6千米/小时,18分钟后,驻地接到紧急命令,派遣通讯员小王必须在一刻钟内把命令传达到该连队,小王骑自行车以14千米/小时的速度沿同一路线追赶连队,问是否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练习:1.甲、乙两站相距245千米,一列慢车由甲站开出,每小时行驶50千米;同时,一列快车由乙站开出,每小时行驶70千米;两车同向而行,快车在慢车的后面,经过几小时快车可以追上慢车?2.某班学生列队从学校到一个农场去参加劳动,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行进.走完1千米时,一个学生奉命回学校取一件东西,他以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跑回学校,取了东西后又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跑步追赶队伍,结果在距农场1.5千米的地方追上队伍.求学校到农场的距离.。

初中一年级上学期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行程问题》习题

初中一年级上学期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行程问题》习题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行程问题
1.甲、乙两人从A,B两地同时出发,甲骑自行车,乙开汽车,沿同一条路线相向匀速行驶.出发后经3小时两人相遇.已知在相遇时乙比甲多行了90千米,相遇后经1时乙到达A地.问甲、乙行驶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2.一个自行车队进行训练,训练时所有队员都以35千米/时的速度前进,突然一号队员以45千米/时的速度独自行进10千米后掉转车头,仍以45千米/时的速度往回骑,直到与其他队员会合,一号队员从离队开始到与队员重新会合,经过了多长时间?
3. A,B两地相距15千米,甲,乙两人同时从A出发去B. 甲先乘汽车到达A,B之间的C 地,然后下车步行,乙全程骑自行车,结果两人同时到达. 已知甲步行的速度是乙骑自行车速度的一半,乙骑自行车的速度是甲乘汽车速度的一半,那么C地与A地相距多少千米?
4.从甲地到乙地,海路比陆路近40千米,上午10点,一艘轮船从甲地驶往乙地,下午1点,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它们同时到达乙地,轮船的速度是每小时24千米,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40千米,那么从甲地到乙地海路与陆路各是多少千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专题训练————————————————————————————————作者:————————————————————————————————日期:ﻩ初一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训练专题1.(2005•黑龙江)A、B两地相距45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速度为120千米/时,乙车速度为80千米/时,经过t小时两车相距50千米,则t的值是( )A.2或2.5 B.2或10C.10或12.5D.2或12.52.A和B两地相距140千米,甲、乙二人骑自行车分别从A和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丙驾驶摩托车,每小时行驶63千米,同时与甲从A出发,与乙相遇后立即返回,丙返回至甲时,甲、乙相距84千米.若甲车速是每小时9千米,则乙的速度为千米/时.3.(2015秋•兴平市期末)市实验中学学生步行到郊外旅行.高一(1)班学生组成前队,步行速度为4千米/时,高一(2)班学生组成后队,速度为6千米/时.前队出发1小时后,后队才出发,同时后队派一名联络员骑自行车在两队之间不间断地来回进行联络,他骑车的速度为12千米/时.(1)后队追上前队需要多长时间?(2)后队追上前队时间内,联络员走的路程是多少?(3)两队何时相距2千米?4.某城市与省会城市相距390千米,客车与轿车分别从该城市和省会城市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客车每小时行80千米,轿车每小时行100千米,问经过多少小时后,客车与轿车相距30千米.5.我国某部边防军小分队成一列在野外行军,通讯员在队伍中,数了一下他前后的人数,发现前面人数是后面的两倍,他往前超了6位战士,发现前面的人数和后面的人数一样.(1)这列队伍一共有多少名战士?(2)这列队伍要过一座320米的大桥,为安全起见,相邻两个战士保持相同的一定间距,行军速度为5米/秒,从第一位战士刚上桥到全体通过大桥用了100秒时间,请问相邻两个战士间距离为多少米(不考虑战士身材的大小)?6.列方程解应用题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25千米的A地去B地,甲骑车乙步行,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3倍,甲到达B地停留40分钟,然后从B地返回A地,在途中遇见乙,这时距他们出发的时间恰好3小时,求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7.“五•一”长假日,弟弟和妈妈从家里出发一同去外婆家,他们走了1小时后,哥哥发现带给外婆的礼品忘在家里,便立刻带上礼品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去追,如果弟弟和妈妈每小时行2千米,他们从家里到外婆家需要1小时45分钟,问哥哥能在弟弟和妈妈到外婆家之前追上他们吗?8.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900km,一列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列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已知快车的速度是慢车的2倍,慢车12小时到达甲地.(1)慢车速度为每小时km;快车的速度为每小时km;(2)当两车相距300km时,两车行驶了小时;(3)若慢车出发3小时后,第二列快车从乙地出发驶往甲地,速度与第一列快车相同.在第二列快车行驶的过程中,当它和慢车相距150km时,求两列快车之间的距离.9.一艘轮船从A地到B地顺流而行,用了3个小时;从B地返回A地逆流而行,用了4小时;已知水流的速度是5km/h,求:(1)这艘轮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2)AB两地之间的距离.10.A、B两城市间有一条300千米的高速公路,现有一长途客车从A城市开往B城市,平均速度为85千米/时,有一小汽车同时B城市开往A城市平均速度是115千米/时,问两车相遇时离A城市有多远?11.甲、乙两地相距450千米,一辆快车和一辆慢车上午7点分别从甲、乙两地以不变的速度同时出发开往乙地和甲地,快车到达乙地后休息一个小时按原速返回,快车返回甲地时已是下午5点,慢车在快车前一个小时到达甲地.试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以下问题: (1)分别求出快车、慢车的速度(单位:千米/小时);(2)从两车出发直至慢车达到甲地的过程中,经过几小时两车相距150千米.12.甲乙两地相距900千米,一列快车从甲地出发匀速开往乙地,速度为120千米/时;快车开出30分钟时,一列慢车从乙地出发匀速开往甲地,速度为90千米/时.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x小时,快车到达乙地后停止行驶,根据题意解答下列问题:(1)当快车与慢车相遇时,求慢车行驶的时间;(2)请从下列(A),(B)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我选择: .(A)当两车之间的距离为315千米时,求快车所行的路程;(B)①在慢车从乙地开往甲地的过程中,求快慢两车之间的距离;(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②若第二列快车也从甲地出发匀速驶往乙地,速度与第一列快车相同,在第一列快车与慢车相遇后30分钟时,第二列快车与慢车相遇,直接写出第二列快车比第一列快车晚出发多少小时.13.(2015秋•故城县期末)我市某初中每天早上总是在规定时间打开学校大门,七年级同学小明每天早上同一时间从家到学校,周一早上他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2千米的速度到校,结果在校门口等了6分钟才开门,周二早上他步行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到校,结果校门已开了12分钟,请解决以下问题:(1)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千米?(2)周三早上小明想准时到达学校门口,那么他应以每小时多少千米度速度到学校?14.(2015秋•昌平区期末)某校开展社会实践大课堂活动,七年级学生8点钟从学校乘大客车去博物馆参观.小明同学由于在去学校的路上遇到了堵车情况,8:10才到学校,他的家长立刻开汽车从学校出发,沿相同的路线送小明追赶大客车,结果8:30追上了大客车.已知小明家长的汽车的速度比大客车的速度每小时多29千米,求大客车的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15.(2015秋•荔湾区期末)汽车上坡时每小时走28km,下坡时每小时走35km,去时,下坡路的路程比上坡路的路程的2倍还少14km,原路返回比去时多用了12分钟.求去时上、下坡路程各多少千米?16.(2015秋•常州期末)A、B两地相距800km,一辆卡车从A地出发,速度为80km /h,一辆轿车从B地出发,速度为120km/h,若两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求:(1)出发几小时后两车相遇?(2)出发几小时后两车相距80km?参考答案1.A【解析】试题分析:如果甲、乙两车是在环形车道上行驶,则本题应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一、两车在相遇以前相距50千米,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的相等关系是:甲的路程+乙的路程=(450﹣50)千米;二、两车相遇以后又相距50千米.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的相等关系是:甲的路程+乙的路程=450+50=500千米.已知车的速度,以及时间就可以列代数式表示出路程,得到方程,从而求出时间t的值.解:(1)当甲、乙两车未相遇时,根据题意,得120t+80t=450﹣50,解得t=2;(2)当两车相遇后,两车又相距50千米时,根据题意,得120t+80t=450+50,解得t=2.5.故选A.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2.7.【解析】试题分析:可设丙驾驶摩托车与乙相遇时,甲行驶的路程是x千米,根据等量关系:甲、乙相距84千米,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设丙驾驶摩托车与乙相遇时,甲行驶的路程是x千米,依题意有x+(140﹣7x)=140﹣84,解得x=18,x=31.5,(140﹣7x)=×(140﹣126)=24.5,31.5÷9=3.5(小时),24.5÷3.5=7(千米/时).答:乙的速度为7千米/时.故答案为:7.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3.(1)2小时;(2)24千米;(3)当1小时后或3小时后,两队相距2千米.【解析】试题分析:(1)设后队追上前队需要x小时,根据后队比前队快的速度×时间=前队比后队先走的路程可列出方程,解出即可得出时间;(2)先计算出联络员所走的时间,再由路程=速度×时间即可得出联络员走的路程.(3)要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2)班还没有超过(1)班时,相距2千米;②当(2)班超过(1)班后,(1)班与(2)班再次相距2千米,分别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1)设后队追上前队需要x小时,由题意得:(6﹣4)x=4×1解得:x=2;故后队追上前队需要2小时;(2)后队追上前队时间内,联络员走的路程就是在这2小时内所走的路,所以12×2=24答:后队追上前队时间内,联络员走的路程是24千米;(3)要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1)班出发半小时后,两队相距4×=2(千米)②当(2)班还没有超过(1)班时,相距2千米,设(2)班需y小时与(1)相距2千米,由题意得:(6﹣4)y=2,解得:y=1;所以当(2)班出发1小时后两队相距2千米;③当(2)班超过(1)班后,(1)班与(2)班再次相距2千米时(6﹣4)y=4+2,解得:y=3答当1小时后或3小时后,两队相距2千米.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4.2小时【解析】试题分析:首先设出未知数,然后根据两车所行驶的路程之和加上30千米等于390千米列出一元一次方程,然后进行求解.试题解析:设经过x小时后,客车与轿车相距30千米由题意,列方程为80x+100x+30=390解得 x=2(小时) 经检验,符合题意答:经过2小时后,客车与轿车相距30千米。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5.(1)这列队伍一共有37名战士;(2)相邻两个战士间距离为5米.【解析】试题分析:(1)设这支队伍有x人,根据题中所述列出方程即可求出;(2)设相邻两个战士间距离为y米,队伍全部通过所经过的路程为(320+36y)米,根据“行军速度为5米/秒,用时100秒”,列方程求解即可.试题解析:(1)设这支队伍有x人,根据题意得:1162(6) 22x x--+=⨯-,解得:x=37.(2)设相邻两个战士间距离为y米队伍全部通过所经过的路程为(320+36y)米,∴320316005y=+解得:y=5答:(1)这列队伍一共有37名战士;(2)相邻两个战士间距离为5米.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6.甲的速度为15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5千米/小时.【解析】试题分析:可设乙的速度为x千米/小时,则甲的速度为3x千米/小时,根据关于路程的等量关系:甲、乙两人行驶的路程和是两个25千米,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设乙的速度为x千米/小时,则甲的速度为3x千米/小时,依题意有3x(3﹣)+3x=25×2,9x﹣2x+3x=50,10x=50,x=5,3x=15答:甲的速度为15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5千米/小时.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7.哥哥能够追上.【解析】试题分析:等量关系为:哥哥所走的路程=弟弟和妈妈所走的路程.解:设哥哥追上弟弟需要x小时.由题意得:6x=2+2x,解这个方程得:.∴弟弟行走了=1小时30分<1小时45分,未到外婆家,答:哥哥能够追上.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8.(1)75,150;(2)或;(3)150km或750km.【解析】试题分析:(1)由速度=路程÷时间计算即可;(2)需要分类讨论:相遇前距离300km和相遇后相距300km;(3)设第二列快车行x时,第二列快车和慢车相距150km.分两种情况:慢车在前和慢车在后.解:(1)慢车速度为:900÷12=75(千米/时).快车的速度:75×2=150(千米/时).故答案是:75,150;(2)①当相遇前相距300km时,=(小时);②当相遇后相距300km时,=(小时);综上所述,当两车相距300km时,两车行驶了或小时;故答案是:或;(3)设第二列快车行x时,第二列快车和慢车相距150km.分两种情况:①慢车在前,则75×3+75x﹣150=150x,解得x=1.此时900﹣150×(3+1)﹣150×1=150.②慢车在后,则75×3+75x+150=150x,解得x=5.此时第一列快车已经到站,150×5=750.综上,第二列快车和慢车相距150km时,两列快车相距150km或750km.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9.(1)这艘轮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是35km/h;(2)AB两地之间的距离是120千米.【解析】试题分析:(1)设这艘轮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为xkm/h,根据顺流速度×顺流时间=逆流速度×逆流时间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2)根据路程=顺流时间×顺流速度,列出算式,进行计算即可.解:设这艘轮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是xkm/h,则顺水速度是(x+5)km/h,逆水速度是(x ﹣5)km/h,根据题意得:3(x+5)=4(x﹣5),解得:x=35.答:这艘轮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是35km/h;(2)3(x+5)=120.答:AB两地之间的距离是120千米.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0.127.5千米.【解析】试题分析:设两车经过x小时相遇,根据两车所行的路程和为300千米列方程求得相遇时间,进一步利用相遇时间乘客车速度得出答案即可.解:设两车经过x小时相遇,由题意得85x+115x=300解得:x=1.585x=85×1.5=127.5答:两车相遇时离A城市有127.5千米.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1.(1)求出快车、慢车的速度分别是100千米/小时,50千米/小时;(2)从两车出发直至慢车达到甲地的过程中,经过2小时或4小时、8小时两车相距150千米.【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速度=直接列算式计算即可;(2)设经过x个小时,分三种情形讨论①相遇前两车相距150千米②相遇后且快车未到达甲地时两车相距150千米(或恰好到达但尚未休息)③休息后快车从乙地出发在慢车后追至相距150千米,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列出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解:(1)根据题意得:v快=450÷4.5=100千米/小时,v慢=450÷9=50千米/小时;答:求出快车、慢车的速度分别是100千米/小时,50千米/小时;(2)设经过x个小时两车相距150千米,分三种情形讨论:①相遇前两车相距150千米:(100+50)x+150=450,解得x=2;②相遇后且快车未到达甲地时两车相距150千米(或恰好到达但尚未休息):(100+50)x﹣150=450,解得x=4;③休息后快车从乙地出发在慢车后追至相距150千米:100(x﹣5.5)+150=50x,解得x=8;答:从两车出发直至慢车达到甲地的过程中,经过2小时或4小时、8小时两车相距150千米.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2.(1)当快车与慢车相遇时,慢车行驶了4小时;(2)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x小时,根据相遇时,快车行驶的路程+慢车行驶的路程=900,依此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A)当两车之间的距离为315千米时,分三种情况:①两车相遇前相距315千米,快车行驶的路程+慢车行驶的路程=900﹣315;②两车相遇后相距315千米,快车行驶的路程+慢车行驶的路程=900+315;③当快车到达乙地时,快车行驶了7.5小时,慢车行驶了7小时,7×90=630>315,此种情况不存在;(B)分三种情况:①慢车与快车相遇前;慢车与快车相遇后;快车到达乙地时;②在第一列快车与慢车相遇后30分钟时,慢车行驶的时间为4+=小时,快车慢车行驶的时间为4++=5小时.设第二列快车行驶y小时与慢车相遇,根据相遇时,快车行驶的路程+慢车行驶的路程=900,求出y的值,进而求解即可.解:(1)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x小时,由题意得120(x+)+90x=900,解得x=4.答:当快车与慢车相遇时,慢车行驶了4小时;(2)(A)当两车之间的距离为315千米时,有两种情况:①两车相遇前相距315千米,此时120(x+)+90x=900﹣315,解得x=2.5.120(x+)=360(千米);②两车相遇后相距315千米,此时120(x+)+90x=900+315,解得x=5.5.120(x+)=720(千米);③当快车到达乙地时,快车行驶了7.5小时,慢车行驶了7小时,7×90=630>315,此种情况不存在.答:当两车之间的距离为315千米时,快车所行的路程为360千米或720千米;(B)①当慢车与快车相遇前,即0≤x<4时,两车的距离为900﹣120(x+)﹣90x=840﹣210x;当慢车与快车相遇后,快车到达乙地前,即4≤x<7.5时,两车的距离为120(x+)+90x﹣900=210x﹣840;当快车到达乙地时,即7.5≤x≤10时,两车的距离为90x;②在第一列快车与慢车相遇后30分钟时,慢车行驶的时间为4+=小时,快车慢车行驶的时间为4++=5小时.设第二列快车行驶y小时与慢车相遇,由题意,得120y+×90=900,解得y=4,5﹣4=(小时).答:第二列快车比第一列快车晚出发小时.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3.(1)3.6千米;(2)他应以每小时9千米度速度到学校.【解析】试题分析:(1)设准时到达学校门口所用时间t小时,则星期一中午小明从家骑自行车到学校门口所用时间为(t﹣0.1)小时,星期二中午小明从家骑自行车到学校门口所用时间为(t+0.2)小时,根据两次行驶的路程相等建立方程即可;(2)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列出算式计算即可求解.解:(1)设准时到达学校门口所用时间t小时,依题意有12(t﹣0.1)=6(t+0.2),解得t=0.4,12(t﹣0.1)=12×(0.4﹣0.1)=3.6.答: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3.6千米.(2)3.6÷0.4=9(千米).答:他应以每小时9千米度速度到学校.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4.大客车的速度是每小时58千米【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利用两车行驶的总路程不变,进而得出等式求出答案.解:设大客车的速度是每小时x千米,根据题意列方程,得:=,解方程,得x=58.答:大客车的速度是每小时58千米.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5.去时上、下坡路程各为42千米、70千米.【解析】试题分析:由已知设去时上坡路为x千米,则下坡路为(2x﹣14)千米,根据已知分别表示出去时和原路返回的时间,由原路返回比去时多用了12分钟列出方程求解.解:设去时上坡路为x千米,则下坡路为(2x﹣14)千米,根据题意得:+﹣(+)=,解得:x=42,则2x﹣14=2×42﹣14=70,答:去时上、下坡路程各为42千米、70千米.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6.(1)出发4小时后两车相遇;(2)出发3.6或4.4小时后两车相距80km.【解析】试题分析:(1)设出发x小时后两车相遇,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解答即可.(2)设出发x小时后两车相距80km,分两种情况列出方程解答.解:(1)设出发x小时后两车相遇,可得:80x+120x=800,解得:x=4,答:设出发4小时后两车相遇;(2)设出发x小时后后两车相距80km,可得:①80x+120x+80=800,解得:x=3.6,②80x+120x﹣80=800解得:x=4.4,答:设出发3.6或4.4小时后两车相距80km.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