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原文注释翻译
孟子原文翻译赏析
孟子原文翻译赏析【原文】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
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尽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译文】孟子说:“一切都是命运,顺应它就承受正常的命运。
所以知道命运的人不站在危险的墙下。
尽力行道而死的人,所承受的是正常的命运;犯罪受刑而死的人,所承受的是非正常的命运。
”“求在我者”与“求在外者”【原文】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译文】孟子说:“求索就能得到,放弃便会失去,这种求索有益于得到,因为所求的东西就在我自身。
求索有一定的方法,能否得到却决定于天命,这种求索无益于得到,因为所求的东西是身外之物。
”万物旨备于我矣【原文】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译文】孟子说:“万物我都具备了。
反躬自问诚实无欺,便是最大的快乐。
尽力按恕道办事,便是最接近仁德的道路。
”随波逐流,平庸之人【原文】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译文】孟子说:“做一件事不明白为什么要做,习惯了不想想为什么习惯,一辈子随波逐流不知去向何方,这样的人是平庸的人。
”无耻之耻,无耻矣【原文】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
无耻之①耻,无耻矣。
”【注释】①之:至。
【译文】孟子说:“人不可以不知羞耻。
从不知羞耻到知道羞耻,就可以免于羞耻了。
”耻之于人大矣【原文】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①之巧者,无所用耻焉。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注释】①机变:奸诈。
【译文】孟子说:“羞耻之心对于人至关重要!搞阴谋诡计的人是不知羞耻的。
不以自己不如别人为羞耻,怎么赶得上别人呢?”古之贤士,乐道忘势【原文】孟子曰:“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则而忘人之势。
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①见之。
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注释】①亟(qi):多次。
【译文】孟子说:“古代的贤明君王喜欢听取善言,不把自己的权势放在心上。
孟子《民为贵》原文和翻译译文
孟子《民为贵》原文和翻译译文1、孟子《民为贵》原文和翻译译文孟子《民为贵》原文和翻译原文: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译文:孟子说:“百姓最重要,土神谷神次要,君主较轻。
因此,得到众百姓之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之心的做诸侯,得到诸侯之心的做大夫。
诸侯危害社稷国家,就另外改立。
牺牲已经长成,祭物已经洁净,能按时祭祀,但仍发生旱灾涝灾,就另立土神谷神。
”2、孟子《人和》原文及翻译译文孟子《人和》原文及翻译1、【原文】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①。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②,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③非不深也,兵革(4)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⑤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6)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7)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8)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9)不战,战必胜矣。
”【解释】①天时、地利、人和:《苟子·王霸篇》说:“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
”苟子所指的“天时”指农时,“地利”指土壤肥沃,“人和”是指人的分工。
而孟子在这里所说的“天时”则指尖兵作战的时机、气候等;“地利”是指山川险要,城池坚固等;“人和”则指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等。
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内城叫“城”,外城叫“郭”。
内外城比例一般是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③池:即护城河。
④兵:武器,指戈矛刀箭等攻击性武器。
革:皮革,指甲胄。
古代甲胄确皮革做的,也有用铜铁做的。
(5)委:弃。
(6)域民:限制人民。
域,界限.(8)畔:同“叛”。
(9)有:或,要么。
【译文】孟子说:“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
孟子全文注释译文
孟子全文注释译文孟子全文注释译文《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
下面小编收集了有关孟子全文注释译文,供大家参考。
《孟子》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皱国(今山东皱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
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
关于他的身世,流传下来的已很少,《韩诗外传》载有他母亲“断织”等故事,《列女传》载有他母亲“三迁”和“去齐”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
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
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
无论是受业于子思也罢,孟子的学说都受到了子思的影响。
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
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
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今天我们所见的《孟子》七篇,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
但《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比现存的《孟子》多出四篇。
赵岐在为《孟子》作注时,对十一篇进行了鉴别,认为七篇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为伪篇。
东汉以后,这几篇便相继亡佚了。
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
所以,尽管《汉书.文艺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辅助“经书”的“传”书了。
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
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
孟子全集原文注释译文
孟子全集原文注释译文孟子全集原文: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
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
注释:孟子:名轲(约公元前的年约公元前年),字子舆。
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
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
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他四处游说诸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但孟轲所如不合,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史记孟子传》)为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沉魄浮魂:指逝去的魂魄。
魂魄:古时谓人的精神灵气。
人死后,魂升于天,魄》于地。
不可招:指人死不能复生。
招:招魂。
唐人李商隐《奠相国令狐公文》:圣前夫子,廉前伯夷。
浮魂沉魄,公其尚之。
遗编:指《孟子》一书。
风标:风度,品格。
举世:世上所前的人。
迂阔:迂腐而不切实际。
《史记孟子传》:孟子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
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续资治通鉴长编》载,治平四年九月戊戌,招安石为翰林学士。
神宗谓吴奎曰:安石真翰林学士也。
奎曰:安石文行,实高出于人。
神宗曰:当事如何?奎曰:恐迂阔。
神宗弗信,卒招用之。
安石《答孙少述书》云:某天禀疏介,与时不相值,生平所得,数人而已。
故:固,毕竟。
斯人:此人,指孟子。
寂寥:寂寞。
唐明皇之妃江采蘋《谢赐珍珠》: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收起(的的)译文:古代圣贤的孟子早已去世,他的魂魄也无法招回,只前他的遗作永世长存。
每次阅读其经典,就能想见他生前的风度与品格。
不怕被人视作迂腐,因为前孟子安慰自己,从而让寂寞的灵魂充满活力。
[孟子两章原文对照翻译]孟子两章原文及翻译
[孟子两章原文对照翻译]孟子两章原文及翻译孟子两章原文及翻译篇1:孟子梁惠王章句原文及翻译孟子见梁惠王①。
王曰:“叟②!不员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③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土庶人④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⑤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⑥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⑦。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⑧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⑨。
未有仁而遗⑩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①梁惠王:就是魏惠王(前400-前319),惠是他的谥号。
公元前370年继他父亲魏武侯即位,即位后九年由旧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北)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所以又叫梁惠王。
②叟:老人。
③亦:这里是“只”的意思。
④土庶人:土和庶人。
庶人即老百姓。
⑤交征:互相争夺。
征,取。
⑥弑:下杀上,卑杀尊,臣杀君叫弑。
⑦万乘、千乘、百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诸侯国的大小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
据刘向《战国策。
序》说,战国末期的万乘之国有韩、赵、魏(梁)、燕、齐、楚、秦七国,千乘之国有宋、卫、中山以及东周、西周。
至于千乘、百乘之家的“家”,则是指拥有封邑的公卿大夫,公卿封邑大,有兵车千乘;大夫封邑小,有兵车百乘。
⑧苟:如果。
⑨餍(yan):满足。
遗:遗弃,抛弃。
孟子拜见梁惠王。
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麽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
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
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他们的拥有不算不多。
孟子原文注释翻译资料
取义宁舍生
• 鱼,我所欲①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 可得兼②,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 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注释: ①欲:想要。 ②得兼:同时得到。
• 鱼是我想的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 (如果)这两者不能够同时得到,那么 (我)就舍弃鱼而选择熊掌。生命是我所 想保有的,道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 这两种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的话,那么就 舍弃生命而选择道义。
③已:停止。 ④日:每天。⑤攘(rǎng)偷。
⑥或:有人。 ⑦是:这。 ⑧损:减少。
• 译文:戴盈之说:“恢复十分之一的税法,废除
关市的征税,今年还实行不了,请让我减轻一些, 等到明年的时候再废止(当前的征税方式),怎 么样啊?”孟子说:“如果有个人每天都偷邻居
家的鸡,有人对他说:‘这不是君子的行为。’ 他则说:‘请让我先减少偷的数量,每月 只偷一只,等到明年,再停止吧。’----假 如知道这种做法是不合乎道义的,就应该 赶快停止,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
• 注释: ①是故:因此。 ②岩墙:马上要倾毁的墙。 ③ 桎(zhì)梏(gù):拘禁犯人 的刑具。
• 译文:因此懂得命运的人不会站在马上就 要倾毁的墙下,尽力行道而死的,是正常 的命运;犯罪受刑而死的,不是正常而死 的。
自毁人毁之
夫人必自侮①,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 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②,而后人伐之。 《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 不可活。”此之谓也。 注释: ①自侮:自取侮辱。
仁者能正君
• 惟大人①为能格②君心之非③。君仁,莫不仁; 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④正君而国定 矣。
• 注释: ①大人:极有品德的人。
•
②格: 纠正。
•
孟子(三则)原文与翻译
《孟子》三则?春秋孟子?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释:(1)得兼:同时获得。
(2)苟得:苟且取得。
(3)患:祸患,灾难。
(4)辟:通“避”,躲避。
(5)如使:假如,假使。
(6)不为:不愿意这样做。
(7)勿丧:不丢掉。
(8)蹴:用脚踢。
(9)何加:有什么益处。
(10)奉:侍奉。
(11)本心:天性,天良。
导读:作者用面对鱼和熊掌之间的抉择,比喻面对生命和大义之间的选择,进而阐述了这样一种观点: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即使在生死关头,也要经受得住各种考验。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
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舍弃鱼而选取熊掌。
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
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
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
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所以有的祸患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能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比死亡更可怕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按照这种方法做就可以生存然而有人却不用,按照这种方法做就可以躲避祸患然而有人却不去做。
《孟子》原文及翻译(通用5篇)
《孟子》原文及翻译(通用5篇)《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属儒家经典著作。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孟子》原文及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孟子》原文及翻译篇1原文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
王无亲臣矣。
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
”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曰:“国君任贤,如不得人,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
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
故曰国人杀之也。
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齐人伐燕,胜之。
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
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
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
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
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
”齐人将取燕,诸侯谋救之。
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对曰:“臣闻以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
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
书曰:‘汤一征,自葛①始。
’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
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使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
书曰:‘后来其苏。
’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孟子三则》原文及翻译鉴赏
《孟子》原文及翻译鉴赏《孟子三则》原文及翻译鉴赏《孟子》三则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成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注】①景春:人名,纵横家的信徒。
②公孙衍:著名的说客。
③张仪:纵横家。
④熄: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
⑤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古代男子到二十岁叫做成年,行加冠礼,父亲开导他。
(6)广居、正位、大道: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
(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2分)(2)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4分)参考答案:(1)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2分,意到即可,酌情给分)(2)“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4分,意到即可,酌情给分)二: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②往之女家()2.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上文中,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骨气,要坚守 _____.义和。
参考答案1.①的确,确实;②到.往2.富贵不能使他思想迷乱,贫贱不能使他节操改变。
威武不能使他意志屈服,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3.仁礼。
三:[注释] ①景春:战国时纵横家。
②公孙衍:魏国人,号犀首,当时著名的说客。
张仪:战国时纵横家的代表人物,主张连横,为秦扩张势力。
《孟子》原文及翻译完整版中(收藏)
《孟子》原文及翻译完整版中(收藏)尽心下(共三十八章)(一)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
” 孟子说:“梁惠王真不仁啊!仁人把给予他所爱的人的恩德推及到他所不爱的人,不仁者把带给他所不爱的人的祸害推及到他所爱的人。
”公孙丑问曰:“何谓也?”公孙丑问道:“为什么这么说呢?”“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
” (孟子说:)“梁惠王因为土地的缘故,糟踏百姓的生命驱使他们去打仗,大败后准备再打,担心不能取胜,所以又驱使他所爱的子弟去为他送死,这就叫把带给他所不爱的人的祸害推及到他所爱的人。
”(二)孟子曰:“春秋无义战。
彼善于此,则有之矣。
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
” 孟子说:“春秋时代没有符合义的战争。
那一次(战争)比这一次好一点的情况,还是有的。
所谓征,是指天子讨伐诸侯,同等的诸侯国是不能相互征讨的。
”(三)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吾于《武成》①,取二三策而已矣②。
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不如没有《尚书》。
我对于(《尚书》中的)《武成》篇,就只取其中二三处罢了。
仁人无敌于天下,凭(武王那样)最仁的人去讨伐(商纣那样)最不仁的人,怎么会血流得把舂米的木棒都漂起来呢?”[注释] ①《武成》:《尚书》篇名,早已亡佚。
东汉王充《论衡?艺增》上说:“夫《武成》之篇,言武王伐纣,血流浮杵,助战者多,故至血流如此。
”②策:竹简。
(四)孟子曰:“有人曰,‘我善为陈①,我善为战。
’大罪也。
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南面而征,北狄怨;东面而征,西夷怨,曰:‘奚为后我?’武王之伐殷也,革车三百两,虎贲三千人。
王曰:‘无畏!宁尔也,非敌百姓也。
’若崩厥角稽首。
征之为言正也,各欲正己也,焉用战?” 孟子说:“有人说,‘我善于布阵,我善于打仗。
《孟子三则》原文及译文
《孟子三则》原文及译文赏析《孟子》三则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成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注】①景春:人名,纵横家的信徒。
②公孙衍:著名的说客。
③张仪:纵横家。
④熄: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
⑤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古代男子到二十岁叫做成年,行加冠礼,父亲开导他。
(6)广居、正位、大道: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
(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2分)(2)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4分)参考答案:(1)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2分,意到即可,酌情给分)(2)“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4分,意到即可,酌情给分)二: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②往之女家()2.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上文中,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骨气,要坚守_____.义和。
参考答案1.①的确,确实;②到.往2.富贵不能使他思想迷乱,贫贱不能使他节操改变。
威武不能使他意志屈服,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3.仁礼。
三:[注释]①景春:战国时纵横家。
②公孙衍:魏国人,号犀首,当时著名的说客。
张仪:战国时纵横家的代表人物,主张连横,为秦扩张势力。
《孟子三章》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孟子三章》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孟子三章》出自孟子,文章分别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鱼我所欲也》等,经典文言文。
具体可参考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里面就有明确的叙述。
课文分别出自于《孟子·告子下》《孟子·公孙丑下》《孟子·滕文公下》《孟子·告子上》。
参考资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鱼我所欲也》作品内容简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
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
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
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
全文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写法,逐层推论,使文章紧凑,论证缜密;此外,文章多用排比句和对仗句,即使语气错落有致,又造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有力地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
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
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
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淫,按古语正解,应释为“过分”,即整句为富贵权势不能使自己的言语举止过分、超越常理;另一解为”迷惑“,即整句意思为不受富贵权势所迷惑,明道而行正;如若将”淫“释为”淫色“、”荒淫“,是现代人见文生意,严格讲偏离本意。
《鱼我所欲也》出自《孟子·告子上》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
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
孟子性善,自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就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加强平时的修养及教育,不做有悖礼仪的事。
孟子读书文言文注释翻译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此之谓赋税之毒,害民之甚者也。
若己推其国中之所与民同病者,得无亦将哀矜而勿忘之乎?”注释:1.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2. 禽兽:指无道德、无礼节的动物。
3. 庶民:指普通百姓。
4. 君子:指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5. 恒产:指稳定的财产。
6. 恒心:指坚定的意志和信念。
7. 士:指有才能、有德行的人。
8. 放辟邪侈:指放纵、邪恶、奢侈的行为。
9. 罔民:指欺骗、陷害百姓。
10. 制民之产:指制定百姓的产业政策。
11. 乐岁:指丰收的年份。
12. 凶年:指灾荒的年份。
13. 赋税之毒:指赋税对百姓的毒害。
14. 推:考察、调查。
15. 哀矜:同情、怜悯。
孟子说:“人与禽兽的不同之处几乎微乎其微。
普通人摒弃了这些不同,而君子则保留了它们。
没有稳定的财产却拥有坚定的意志和信念的,只有士人能够做到。
至于普通人,如果没有稳定的财产,那么他们也就没有坚定的意志和信念。
如果没有坚定的意志和信念,就会放纵、邪恶、奢侈,无所不为。
等到他们犯了罪,然后才对他们进行刑罚,这是在欺骗百姓。
哪有仁爱之心的人坐在朝位上,却可以欺骗百姓呢?因此,明智的君主在制定百姓的产业政策时,一定要确保百姓能够向上赡养父母,向下养育妻子孩子,丰收年份能够终身吃饱,灾荒年份能够避免死亡。
然后引导他们走向善良,所以百姓会轻易地跟随他们。
现在的情况是,制定的产业政策使得百姓向上不足以赡养父母,向下不足以养育妻子孩子,丰收年份终身受苦,灾荒年份也难免于死亡。
孟子文言文翻译
孟子文言文翻译导读:孟子文言文翻译原文孟子见梁襄王。
出, 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
’‘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
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注释(1)梁襄王:即魏襄王,名嗣(一说名赫),魏惠王的儿子,前318一前296年在位,襄是他死后的谥号.此处所说的事,当在襄王继位后不久.(2)语(yù预):告诉.(3)卒:通"猝",突然.熹《集往》概括以上描述梁襄王形态的语句云:"盖容貌辞气乃德之符,其外如此,则其中之所存者可知."(4)恶(Wū乌)乎:怎样,如何. (5)定于一:朱熹《集注》云:"必合于一然后定."(一:统一。
)(6)与:此处为归顺,随从之意.(7)油然:朱熹《集注》云:"云盛貌."(8)沛然:朱熹《集注》云:"雨盛貌."(9)浡(bó博)然:朱熹《集注》云:"兴起貌."(10)人牧:管理民众的人,即统治者.(11)领:即脖子.(12)由:通"犹"(13)定:安定。
(14)孰:谁。
(15)嗜:喜欢。
(16)与:归附。
译文孟子进见梁襄王,出来后,对人说:(梁襄王)远远看上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也看不到有什么使人敬畏的地方。
(见了我后)突然问道:‘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呢?’我回答说:‘天下安定在于统一天下。
’‘谁能统一天下呢?’我对他说:‘不喜欢杀人的国君能统一天下。
’‘谁会归附他呢?’我又回答:‘天下没有不归附他的。
大王您知道禾苗生长的情况吗?当七八月间一发生干旱,禾苗就要枯槁了。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及翻译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及翻译篇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_原文__翻译_书下注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原文:舜发于畎(quán)亩之中,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Yi)吾举于士,孙叔敖(ao)举于海,百里奚(xi)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bì)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二、解词:1、书下注释:(1)发:起,指被任用。
(2)畎亩:田间、田地。
(3)举:任用,选拔。
这里是被选拔的意思。
(4)版筑:筑墙的时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
筑,捣土用的杵。
(5)举于士: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并得到任用。
士,狱官。
(6)市:集市。
(7)任:责任,使命。
(8)也:语气助词,用在前半句末,表示停顿,后半句将加以申说。
(9)饿其体肤:意思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
(10)空乏,资财缺乏。
这里是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11)行拂乱其所为:使他做事不顺。
拂,违背。
乱,扰乱。
(12)动心忍性: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
(13)曾益:增加。
曾,通“增”,增加。
(14)恒过:常常犯错误。
(15)衡于虑:思虑堵塞。
衡通“横”,梗塞,指不顺。
(16)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17)征于色:表现于脸色。
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
(18)发于声: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
(19)而后喻:(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20)入:指在国内。
(21)法家拂士:法家,守法度的大臣。
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
拂,通“弼”,辅佐。
(22)出:在指国外。
(23)敌国: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
(24)生于忧患: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31)死于安乐: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孟子》全文注音翻译
《孟子》全文注音翻译孟子(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与孔子并称“孔孟”。
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王顾左右而言他》已编入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寡人之于国也》编入高中语文教科书中。
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
他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
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
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善养吾浩然之气“。
浩然正气者,谓君子之气也。
今世或谓之气功,误亦。
浩然正气者,以德充实,无德则虚。
古以无形为气,故谓之气。
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受儒教祭祀。
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选读内容:【原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翻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仲从狱官手里获释后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穷之苦,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孟子三则原文及翻译
孟子三则原文及翻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式。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孟子_全文翻译
孟子_全文翻译《孟子》解读万章上(共九章)(一)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万章问道:“舜走到田里,对着天诉说、哭泣,他为什么要诉说、哭泣呢?”孟子曰:“怨慕也。
”孟子说:“因为他(对父母)既抱怨又眷念。
”万章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
?然则舜怨乎?”万章说:“…父母喜欢自己,高兴而不忘记父母;父母讨厌自己,忧愁而不抱怨父母。
?(按您这么说,)那么舜是抱怨父母吗?”曰:“长息问于公明高曰①:…舜往于田,则吾既得闻命矣;号泣于旻天,于父母,则吾不知也。
?公明高曰:…是非尔所知也。
?夫公明高以孝子之心,为不若是恝②:我竭力耕田,共为子职而已矣,父母之不我爱,于我何哉?帝使其子九男二女,百官牛羊仓廪备,以事舜于畎亩之中,天下之士多就之者,帝将胥天下而迁之焉。
为不顺于父母,如穷人无所归。
天下之士悦之,人之所欲也,而不足以解忧;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③,而不足以解忧;富,人之所欲,富有天下,而不足以解忧;贵,人之所欲,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
人悦之、好色、富贵,无足以解忧者,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
大孝终身慕父母。
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
”孟子说:“(以前)长息曾问公明高:…舜到田里去,我听您解说过了;对天诉说、哭泣,这样对父母,我还不理解。
?公明高说:…这不是你所能明白的了。
?公明高认为,孝子的心是不能像这样无忧无虑的:我竭力耕田,恭敬地尽到做儿子的职责就行了,(要是)父母不喜欢我,我有什么责任呢?(舜却不是这样。
)帝尧让自己的九个儿子两个女儿,带着大小官员、牛羊、粮食,到田野中侍奉舜,天下的士人投奔他的也很多,帝尧还将把整个天下让给他。
(舜却)因为不能使父母顺心,而像走投无路的人无所归宿似的。
天下的士人喜欢他,这是人人想得到的,却不足消除他的忧愁;漂亮的女子,这是人人想得到的,舜娶了帝尧的两个女儿,却不足以消除他的忧愁;财富,是人人想得到的,舜富有天下,却不足以消除他的忧愁;地位尊贵,是人人想得到的,舜尊贵到当了天子,却不足以消除他的忧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6
译文: 孟子说:“人不经学习就能做的, 那是良能;不经思考就能知道的,那是良 知。孩童没有不知道爱自己父母的;等到 长大了没有不知道要敬重自己兄长的。爱 父母就是仁,敬兄长就是义,这没有别的 原因,只因为(仁和义)是通行于天下 的。”
a
7
思则得之
• 公都子问曰:“钧①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 小人,何也?”孟子曰:“从②其大体,为大人。 从其小体,为小人。”曰:“钧是人也,或从其 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曰:“耳目之官, 不思而蔽③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 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④天之所 与⑤我者,先立乎其大者⑥ ,则其小者不能夺也。 此为大人而已矣。"
• 注释: ①钧:钧通均 同样。 ②从:随 ③蔽:蒙蔽。 ④此:这 ⑤与 :赋予 ⑥大者:主要
a
8
• 译文:公都子问道:“同样是人,有的成为君子, 有的成为小人,为什么?”
• 孟子说:“顺从大体的人成为君子,顺从小体的 人成为小人。”
• 公都子说: “同样是人,有的顺从大体,有的顺 从小体,为什么?”
• 孟子说: “耳朵、眼睛的官能是不会思考的,所 以容易被外物蒙蔽,它们与外在事物相接触时即 被诱惑。心的官能是思考,思考便有所得,不思 考便无所得。这是上天赋予我们的,先确立主要 的东西,次要的东西就无法与它争夺了。之所以 成为君子仅此而已。”
a
9
第三课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故︱天︱将降大任① ︱于②是③人也,必︱ 先苦④ ︱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⑤ ︱其身,行︱拂乱⑥其所为,所以︱ 动心忍性,曾⑦益︱其所不能。
注释: ①降大任:使其担任大事。 ②于:给 ③是:这 ④苦:使……受苦
⑤空乏:使……穷困缺乏 ⑥拂:拂逆不顺
⑦曾通增
a
10
• 译文:所以,上天要把重大的责任给这个人, 一定要先使他的心志困苦,使他的筋骨劳累, 使他的体肤饿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所行 不顺, 做事时拂逆扰乱他的所作所为. 以此 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 所缺少的才能.
a
13
第四课
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①诐行②,放 淫辞③,以承三圣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 已也 。 译文: ①距:通拒 反对。
②诐行:bì 偏颇的行为。 ③放淫辞:驳斥荒诞的言论。 ④三圣:大禹 周公 孔子。
a
14
• 译文:我也要端正人心,消灭邪说,反对 偏颇的行为,驳斥荒诞的言论,以继承 (大禹、周公、孔子)三位圣人的事业, 这难道是喜好辩论的吗?我是不得已才这 么做的。
a
4
• 译文:告子说:“人性本来就不分善与不 善,就像水流本来不分向东向西一样。” 孟子说:“水流确实是本来不分向东向西 的,难道也不分向上向下吗?人性的善, 就好比水朝下流一样。人性没有不善的, 水没有不向下流的。水,拍打一下叫它飞 溅起来,也能使它高过人的额头;阻挡住 它叫它倒流,可以使它流到山上。这难道 是水的本性吗?是形势导致这样的。
a
5
第二课:良知、良能
•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 而能者,其良能 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 童︱无不︱爱其亲①者,及②其长③也︱无 不知︱敬其兄也。亲④亲,仁也;敬长⑤, 义也;无他,达⑥之天下也。”
• 注释:①亲:父母。 ②及:等到。
③长:长大。 ④亲:爱。
⑤长:兄长。 ⑥达:通达。
a
12
• 译文:崇尚德,爱好义,就能悠然自得无 所求。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掉义,得志时 不背离道。穷困时不失掉义,所以士人能 保持自己的操守;得志时不背离道,所以 不会使百姓失望。古代的人,得志时,施 给人民恩泽;不得志时,修养品德立身在 世。穷困时,独自保持自己的善性,得志 时还要使天下的人保持善性。
a
3
告子曰:“……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 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①∣无分于东西,无分 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②而 跃之,可使过颡③ ;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注释: ①信:确实 ②搏:拍打 ③颡:sǎng 额头
a
11
穷达不失志
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①矣。故士穷不 失义,达②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 ③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 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⑤于世。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注释: ①嚣嚣:悠然自得的样子。②达:显 达。 ③得己:已得,自得。 ④泽:福泽, 恩泽。 ⑤见:通现
a
15
四过不足为
• 从流下而忘反①谓之流,从②流上而忘反谓 之连,从兽③无厌④谓之荒,乐酒⑤无厌谓 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
注释: ①反:通返 返回。②从:顺从。 ③从兽:沉迷打猎。 ④厌:满足。 ⑤酒:喝酒。
a
16
• 译文:顺流而下地玩乐而忘了返回叫做流; 逆流而上地玩乐忘了返回叫做连;沉迷于 打猎不知疲倦叫做荒;不知节制地喝酒叫 做亡。先王既无流连之乐,也无荒亡之行。
第一课:求仁自可得
恻① 隐之心②,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 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 外铄③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注释: ①恻: cè②恻 隐之心:同情心
③铄:shuò 强加,熏染
a
1
• 译文:孟子说:“同情心就是仁;羞耻心 就是义;恭敬心就是礼;是非心就是智。 (可见)仁、义、礼、智不是由外界强加 给我的,是我本来就具有的,只是不去思 考这些罢了。所以说,‘探求就能得到它 们,放弃就会失掉它们。”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 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 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属儒家 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 道”,主张德治。
《孟子》有七篇十四卷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 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 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 链接: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a
2
•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yú) 。战国 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 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 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 ,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