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旅游资源整

合集下载

河南省人文旅游资源概况

河南省人文旅游资源概况

河南旅游资源概况指导老师:吕连琴3-8周周二班姓名学号院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河南省人文旅游资源概况摘要: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河南省则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主要发祥地。

到河南旅游,就是去探访源远流长的东方古国文明。

正文:河南地处黄河流域,是远古人类繁衍生息的地方。

早在新石器时期,文明的曙光就已在河南升起,裴李岗文化和仰韶文化的精美陶器以及八千多年前的文字契刻符号和乐器等都足以震烁古今。

河南位于中国的中原腹地,长期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

从元元前21世纪的夏代到公元11世纪的金代这3500多年间,有20多个朝代、200多位帝王在河南建都。

夏商的遗址、战国的青铜器、两汉的石刻、三国的古战场、北魏的禅林、隋唐的石窟、北宋的古城、明清的祠庙,漫漫的历史长河留下了数以百万计的文物,使历代王朝的文化精髓凝炼、积淀下来,在河南16万7千平方公里大地上筑起一座浩瀚的历史实物博物馆。

河南在中华民族文化乃至东方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大量的史书记载和多年的考古发掘证明,至少在8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开创了人类文明的先河,从公元前21世纪中国第一个王朝--夏代到公元13世纪的金代,这3500年间,先后有20多个朝代的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留下了难以尽数的名胜古迹。

堪称"国宝"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有96处,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馆藏文物130万件,约占全国的八分之一。

中国八大古都中的郑州、洛阳、开封、安阳四大古都都在河南,还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南阳、商丘、浚县等。

郑州新郑黄帝故里、登封少林寺、巩义宋皇陵、洛阳龙门石窟、白马寺、偃师玄奘故里、开封宋都御街、包公祠、安阳殷墟、羑里城(《周易》发源地)、三门峡虢国墓地车马坑、函谷关、南阳武侯祠、张衡墓、医圣祠、商丘阏伯台(火的发源地)、燧人氏墓、花木兰祠、淮阳太昊陵等大量名胜古迹,都是既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又有观赏价值的著名旅游景观。

河南省旅游资源的整合

河南省旅游资源的整合

区域经济学论文学院:新联学院年级:2010级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学号:1015274057姓名:申卫云河南省旅游资源整合摘要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河南省旅游资源丰富,类型齐全,为旅游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资源条件。

近几年来,河南省十分重视旅游业在实现中原崛起中的地位和作用,精心打造了一批旅游品牌,使旅游业逐步走向快速发展的轨道。

但是,河南省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旅游资源开发上最主要的就是缺少系统化的协调开发,强大的旅游资源优势难以发挥,更难将其转化为相应的经济优势。

(Tourism resources are fundamental to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ich in tourism resources in Henan province, type is complete, create a good resource for tourism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Henan province in achieving the position and role in the rise of Central Plains, has carefully crafted a number of tourism brand, gradually moving towards a fast-track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Henan provi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in the most important is the lack of systematic coordination of development, strong advantages in tourist resources difficult to play, even more difficult to conver t it into the corresponding economic advantage. )关键词:河南省旅游资源资源整合目录1.河南省旅游资源的特点 (3)2.河南省旅游资源的分布 (4)3.河南省旅游资源存在的问题 (4)4.河南省旅游资源的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5)5.河南省旅游资源整合的原则和思路 (5)6.结论 (6)7.参考文献 (6)一.河南省旅游资源的特点河南省发展旅游业具有综合的优势,其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资源交相辉映,具有南北之长、东西之特的双向效应。

2024年河南省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河南省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河南省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引言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是一个拥有较长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省份。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旅游市场的不断成熟,河南省的旅游业也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本文将对河南省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旅游资源概况河南省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遗迹、宗教圣地等。

其中,太行山、黄河、嵩山等自然景区以及恐龙遗址、郑州古城、洛阳龙门石窟等历史文化景点深受游客喜爱。

这些旅游资源为河南省的旅游市场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旅游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河南省的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五年中,河南省的旅游收入年均增长超过15%。

这一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国内旅游消费的不断升级和境外旅游的不断增加。

另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旅游业态的创新,河南省的旅游市场呈现出一系列新趋势。

例如,在线旅游预订平台和智能导览系统的兴起,给游客提供了更便捷的旅游方式;旅游+文化、旅游+体育等多元化旅游产品的推出,丰富了旅游市场供给;同时,河南省政府还大力推动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拉动了旅游市场的增长。

旅游市场竞争与发展问题河南省的旅游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旅游市场的扩大,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进入市场,加剧了市场竞争的压力。

此外,一些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例如,旅游资源开发过于依赖传统景点,一些非主流景区的开发仍存在不足;旅游行业服务质量不稳定,一些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态度亟待提高;文化旅游产品创新相对滞后,个性化需求得不到满足等。

政策支持与市场机遇河南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支持旅游市场的繁荣。

例如,加大旅游资源保护力度、推进旅游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为河南省的旅游市场提供了良好环境,并创造了更多市场机遇。

未来展望展望未来,河南省的旅游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消费升级和人们对休闲旅游的需求增加,河南省旅游业有望实现进一步发展。

河南省旅游发展现状

河南省旅游发展现状

河南省旅游发展现状河南省旅游发展现状可概括为:景点众多、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旅游经济收入逐年增长、旅游形势良好。

河南省地理位置优越,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拥有豫南若水般的大运河,太行山还有黄河以及以登封嵩山、洛阳龙门石窟、开封龙亭、济源嵩阳书院、焦作方城山等数不尽的旅游景区。

同时,河南省还诞生了中原刘氏拳、兵器拳之乡邱家班、中原民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更好地发展旅游业,河南省大力投资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修建了一批高速公路,方便游客的出行,建造了众多星级酒店、旅馆和民宿,满足不同层次的游客需求。

同时,河南省还注重培养旅游人才,开设了旅游管理和导游专业,提高服务水平。

河南省旅游经济收入逐年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河南省旅游总收入从2010年的500亿元增长到了2019年的15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超过10%。

其中,入境游客和国内游客规模都在不断增加,游客消费水平逐年提高。

河南省的旅游形势良好,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每年的春节、清明、五一和国庆等节假日,河南省各大旅游景区都会迎来大量的游客。

尤其是郑州、洛阳、开封、焦作等城市的旅游热度高,成为了人们短途出游的首选地。

然而,河南省旅游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还不够充分,有些景区的开发程度还较低,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其次,旅游产品创新不足,过于依赖传统的文化和自然景观,需要进一步推出新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

同时,旅游服务存在着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态度不够亲切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培养专业化的旅游从业人员。

为解决这些问题,河南省需要进一步加大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提高景区的开发程度和服务质量。

同时,要鼓励旅游企业创新,推出独特的旅游产品,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受。

加强旅游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

加强旅游宣传,提高河南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

这样,河南省的旅游发展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河南省区域旅游资源整合模式研究

河南省区域旅游资源整合模式研究

要 ] 于 河南省 区域旅 游业 的 S T分析 , 建 了河 南省旅 游 资源 的整 合模 式。该 模 式 由 内 基 WO 构
层模 式和外层模式构成: 内层模式 包括政府推动、 企业参与、 利益相关者参与和打造旅游品牌 4个 方面 , 旅 游资 源整合 的核 心 内容 ; 是 外层模 式分 为产 业发 展 和 收入 分 配 , 旅 游 资 源整 合 的推 动 力 是 量 。据 此模 型对 河 南省旅 游 资源进 行整 合 , 应从加 快旅 游业机 制和 体制 创新 、 进旅 游产 业 可持 续 促
[ 中图分 类号 ]5 27 F9 .
[ 献标 志码 ] 文 A 其 中省 内游 客 70亿元 、 外游 客 57亿元 , 均 递 7 省 5 年
增分 别 为2 .2 、 1 3 % 和 2 . 4 。上 述 年 均 1 1% 2 . 2 0 8%


河 南 省 旅 游 业 发 展 现 状
第 1 1卷
第 3期
郑 州 轻 工 业 学 院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J U N L F H N Z O U IE S YO LG T N U T Y(oi Si c) O R A O Z E G H U NV R I F IH ID SR Sc lc ne T a e
Vo . No. 1 11 3
旅游创 汇 收 入 3 0 18 1万 美 元 , 均 递 增 1 . 4 。 年 14%
散经 营 的特点 。20 07年接 待 入境 游 客 人 数 , 除郑 州 市 、 封市 、 阳市 和焦 作 市 的 比例 超 过 1% 之 外 , 开 洛 0
其他 1 地市 的 比例 均小 于 1 % ; 游 创汇 方 面 , 4个 0 旅

河南省旅游概况

河南省旅游概况

河南交通发达,京广、陇海、焦枝、京九 等铁路纵横交汇,省会郑州是全国最大的铁路 枢纽之一,中转旅客量占全国之首。京珠高速 公路纵穿南北,省内多个主要城市有高速公路 相通,高速公路里程居全国之最。航空有郑州、 洛阳、南阳等机场通达国内大部分大中城市。 河南是全国重要的农业产区,黄红麻、棉 花、芝麻产量居全国首位,小麦、豆类、花生 等产品居全国第二,薯类、烤烟产量居全国第 三位。
二、旅游特色 以人文旅游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为主,兼有多种自然风光, 旅游资源丰富。 有四大古都:洛阳、开封、安阳、郑州 有国家优秀旅游城市19座:郑州、开封、 济源、登封、洛阳、三门峡、安阳、焦作、鹤 壁、灵宝、新郑、许昌、新乡、商丘、南阳、 禹州、长葛、舞钢、平顶山。 有两处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 洛阳龙 门石窟 2 安阳殷墟 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8处:嵩山、洛阳 龙门、鸡公山、王屋山—云台山、石人山、林 虑山、青天河、神农山。
作业
• 题目:
概述河南省的旅游资源特色和 典型的风景名胜
• 要求:
1.不许改变题目
2.字数不少于1500个
河南省旅游资源概况
一、背景资料
地理
河南省位于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在黄河以 南。面积16万平方千米。山地、丘陵、平原分 别占26%、18%、56%。北、西、南三面环山, 分别为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等。地势西高 东低,西南有南阳盆地,东为华北黄淮平原。 全省人口9683万(全国第一),有汉、回、蒙 古、满等民族。 河南省伏牛山南北分别属北亚热带湿润与 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具大陆性和南北过度性 特征。1月平均气温-2—2℃;7月26—28 ℃, 年降水量700—1000毫米,55%集中在夏季。
有4A级景区65处(位居全国第四):洛阳龙门石窟、洛阳白 马寺、洛阳关林景区、开封清明上河园、嵩山少林寺景区、开封 包公祠、郑州黄河游览区、林州红旗渠游览区、濮阳绿色庄园景 区、开封龙亭公园、开封相国寺、济源五龙口景区、洛阳龙峪湾 国家森林公园、洛阳鸡冠洞、三门峡虢国博物馆、焦作云台山、 鹤壁淇县云梦山、浚县大丕山、平顶山石人山、焦作沁阳神农山、 博爱青天河、安阳殷墟博物苑、林州太行大峡谷、驻马店碴岈山、 登封嵩阳书院、濮阳戚城文物景区。南阳内乡县衙博物馆;南阳 西峡县老鹳河漂流风景区;开封俯景区;开封铁塔公园;开封中国 翰园碑林;新乡辉县万仙山风景区;新乡京华园景区;信阳南湾湖 景区;信阳鸡公山;洛阳嵩县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洛阳栾川重渡 沟;郑州世纪欢乐园;巩义康百万庄园;登封中岳庙;安阳羑里城景 区;济源王屋山;许昌鄢陵国家花木博览园;新郑皇帝故里;新乡 八里沟;漯河南街村;永城芒砀山;商丘古文化旅游区;卢氏豫 西大狭谷;汤阴岳飞庙。

中国旅游地理河南省

中国旅游地理河南省
白马寺
位于洛阳市,是中国佛教祖庭之一, 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佛教文化的独特 魅力。
殷墟遗址与甲骨文博物馆
殷墟遗址
位于安阳市,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也是世界文化遗 产。殷墟遗址揭示了古代中国的社会制度、文化艺术和科学 技术等方面的成就。
甲骨文博物馆
位于安阳市,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以甲骨文为主题的博物馆。 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甲骨文的发现、研究和传承历程,感受 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06
河南省旅游发展规划与建议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
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
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推行旅游行业职业资格认证制 度,确保导游、酒店服务等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
完善旅游服务标准体系
建立健全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制定和实施各项旅游服务规范和标准 ,提升旅游服务整体质量。
强化旅游市场监管
02
河南省主要旅游城市及景点
郑州市
郑州黄河游览区
位于郑州市西北部的黄河之滨, 是欣赏黄河风光和领略中原文化
的好去处。
嵩山少林寺
位于郑州市登封市,是中国著名的 佛教寺庙和武术胜地,以其悠久的 历史和独特的少林功夫而闻名于世 。
郑州博物馆
收藏有大量的珍贵文物,是了解河 南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开封市
加强旅游与科技融合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推动智慧旅游发 展。加强旅游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提高旅游业科技 含量和竞争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白马寺
中国最早的佛教寺庙之一 ,被誉为“中国佛教祖庭 ”。
关林庙
古代著名的关公庙宇,是 海内外华人祭祀关公的重 要场所。
安阳市

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显示,近年来河南省的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河南省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一环,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资源,成为众多游客的热门目的地。

首先,河南省的旅游业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的到访。

以洛阳的龙门石窟、郑州的嵩山少林寺、开封的云台山和登封的郑州湾大佛等为代表的著名景点,每年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据统计,2019年河南省接待国内外游客2.3亿人次,旅游业收入达到2800亿元人民币,增长率超过10%。

其次,河南省的旅游业结构不断优化。

除了传统的文化旅游资源外,河南省还积极开发农业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等新业态。

以周口市的亚洲最大万亩油菜花基地、鹤壁市的红旗渠、信阳市的淮河生态文化旅游区为例,这些新兴景点吸引了一大批游客,为河南省旅游业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支持。

此外,河南省也加强了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

不断完善的交通网络,如高速公路和高铁的建设,使游客更加方便快捷地来到河南省旅游。

同时,各地还大力发展酒店、景区设施等配套设施,提高了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感。

然而,河南省旅游业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

一方面,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一些景点的开发过度可能导致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破坏。

另一方面,旅游服务水平和质量还有待提高。

一些景区存在导游服务不规范、价格不透
明等问题,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督。

综上所述,河南省的旅游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未来,河南省旅游业发展应注重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加强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河南省作为旅游目的地的魅力和竞争力。

2024年河南省旅游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河南省旅游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河南省旅游市场环境分析一、引言本文将对河南省旅游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分别从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宏观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等方面;微观环境主要包括竞争态势、供求关系和消费者行为等方面。

通过深入分析河南省旅游市场的环境,可以为旅游企业提供有关决策和战略的参考。

二、宏观环境分析1. 政治环境政治环境是指政府在旅游市场中的政策和法规等因素。

河南省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旅游业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如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高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

政府的支持为河南旅游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2. 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指旅游市场相关的经济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人口结构等。

河南作为中国的中部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收入的提高为旅游市场提供了强大的消费能力和市场需求。

3.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指旅游市场的社会文化因素。

河南省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具有丰富多样的民俗风情和文化遗产。

这些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形成了独特的旅游市场环境。

此外,河南省社会安定稳定,社会环境良好,为旅游市场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

4. 技术环境技术环境是指旅游市场中的科技水平和技术应用等方面。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河南省旅游市场逐渐与互联网、移动支付等新兴技术相结合,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旅游服务。

技术环境的不断改善为河南旅游市场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三、微观环境分析1. 竞争态势河南省的旅游市场竞争较为激烈,旅游景点众多,旅游企业也相对较多。

各个旅游景点和旅游企业通过优质的服务、创新的产品和有效的市场营销手段进行竞争,力争吸引更多的游客。

竞争态势的存在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促使旅游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2. 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指旅游市场中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

河南省的旅游景点和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是旅游市场稳定发展的基础。

(完整版)河南省旅游资源分析

(完整版)河南省旅游资源分析

谢谢观赏
古典园林
嵩阳书院 、洛阳白马寺、少林寺
文学艺术
神话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 豫剧、曲剧、河南梆子等
人文旅游资源
民俗风情 浚(xun)县古庙会、二月二、乞巧节、鬼节、祭 灶和炒面节。
饮食
豫菜:开封菜和鹿邑菜
安阳殷墟
洛阳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与山西云冈石 窟、敦煌莫高窟和天水 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 大石窟;是是历代皇室 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 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 为的体现。既是艺术宝 库又是佛家文化的艺术 表现。
三大效益
经济效益:旅游资源的大力开发促进区域旅游的发 展,带动酒店、餐饮、交通运输、建筑、贸易、 金融第三产业发展,河南省旅游业创造可观的经 济效益,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社会效益:嵩山、云台山地质公园成为环保、科普 教育的重要场所;兰考焦裕禄纪念馆等红色旅游 资源成为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
环境效益:旅游资源的开发促使风景名胜区的环境 更加优美,旅游设施日趋完善。但由于大量游客 涌入破坏生态的平衡。
• 旅游客源市场条件:
入境客源:日本、美国、法国、德国、马来西 亚、新加坡六国;
境内:省内游客、山东、湖北、河北、广东、 江苏等地。总体入境客源规模小发展潜力大
投资条件: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低,旅游业资金 投入严重不足,纵使河南省有很多的知名度高的 景点也使旅游业一直处于较落后的地位
施工条件:地处中原,气候适中。东部平原施 工条件好,西部山区施工难度大
旅游资源北雄南秀,山水风光独具特色,呈现出巨大的旅 游观赏价值和综合开发潜力 历史文化价值:河南省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八大古 中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四个在河南。深厚的历史文化 价值,成为河南旅游业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 科学考察研究价值:嵩山世界地质公园连续完整的漏出五 个地质历史时期,是研究地球发展早期阶段地壳演化过程、 地质构造、地貌的“天然实验室”

河南省旅游发展现状

河南省旅游发展现状

河南省旅游发展现状
河南省作为我国的中部省份,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底蕴,旅游业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河南省有四大世界文化遗产,包括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台山和庐山寺。

尤其是少林寺,作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吸引了无数的国内外游客。

同时,龙门石窟的石刻艺术和庐山寺的壁画等文化遗产也为游客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另外,河南省还拥有众多的自然景点,如黄河、嵩山、西峡秦岭峡谷等。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欣赏其壮丽的景色。

嵩山作为五岳之一,被誉为中原第一名山,其壮丽的山水景色和独特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大批游客。

此外,西峡秦岭峡谷以其奇峰异石和清澈碧水而闻名,成为了户外探险爱好者的天堂。

除了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外,河南省还大力发展旅游基础设施。

近年来,河南省不断加大对旅游设施的投资,建设了一批五星级酒店、旅游景区和购物中心。

同时,河南省还积极推动开展旅游宣传活动,并引进了一些国际知名的旅游运营管理公司,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旅游体验。

然而,河南省的旅游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旅游业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一些景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和服务水平还不够完善。

其次,旅游宣传力度不够大,外界对河南省的旅游资源了解较少,需要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

最后,旅游环境和旅游服务质量也还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培训和
管理。

总的来说,河南省的旅游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改进,河南省的旅游业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河南省各地市人文地理旅游资源概况

河南省各地市人文地理旅游资源概况

河南各地市人文地理旅游资源概况河南省地处黄河中下游流域的中原腹地,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大量的史书记载和对8000年前的裴里岗文化遗址、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5000年前的龙山文化、炎黄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可以证明中原地区就已经进入了人类社会的早期文明。

3500年间,先后有20多个朝代的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更有无数英雄豪杰、圣人贤达、名流雅士八方荟萃,在中原大舞台上,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

殷商甲骨文、商周的青铜器、春秋礼器、战国车马坑、汉代画像砖雕石刻、北魏、隋、唐石窟造像艺术等,无不展示出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龙门石窟、河南博物院、少林功夫、洛阳牡丹、清明上河园以及蕴含于洛阳、开封、安阳三大古都深厚的历史文化淀积,无不展示出河南文化旅游资源的丰富多彩。

此外,河南还有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自然旅游资源。

郑州的中岳嵩山、洛阳的龙门山、信阳的鸡公山、焦作的云台山和王屋山都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平顶山位于河南省中南部,位于河南省中部,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原城市群9个骨干城市之一。

西靠伏牛山,东接黄淮平原,别名鹰城。

平顶山是国家级旅游城市,著名景点有内八景外六景:平山叠翠,广场新辉,白龟望月,东湖晚钓,湛河春晓,应水渔歌,体育绿茵,石人红叶,叶墓紫烟,苏坟夜雨,石漫澄波等。

安阳殷墟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及其周围。

商代从盘庚到帝辛(纣),在此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确切位置的最早的都城。

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先后发现宫殿﹑作坊﹑陵墓等遗迹,及大量生产、生活用具、礼乐器和甲骨等遗物,总面积24平方公里以上。

现存有宫殿宗庙区、王陵区和众多族邑聚落遗址、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等众多遗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

洛阳,简称“洛”,地处古洛水北岸而得名,洛阳市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

河南省基本概况与主要文旅资源

河南省基本概况与主要文旅资源

诗人杜甫、李商 隐。古文运动的 领袖人物之一韩 愈。宋代笔记、 小说孟元老《东 京梦华录》、岳 珂(岳飞之孙) 《桯史》、金盈 之《醉翁谈录》。
考点解析【熟悉】 ➢ 河南省的文化艺术
戏曲文化
牡丹文化
少林武功
“戏曲之乡”,主要有豫剧等。 《花木兰》《穆桂英挂帅》《 七品芝麻官》《朝阳沟》等剧 目家喻户晓。豫剧代表作有《 小二黑结婚》《刘胡兰》《冬 去春来》等。豫剧表演艺术家 有常香玉、阎立品、马金凤等。
考点解析【熟悉】 ➢ 河南省的旅游资源——自然
旅游资源性质
具体景点(景区)
山岳旅游资源 三大山系:太行山、秦岭山系、大别山
水体旅游资源
南阳的丹江水库、小浪底水库、陆浑水库、宿鸭湖水 库、开封包公湖、鲁山县的三汤大型温泉、云台天瀑 等
生态旅游资源
花卉旅游,如洛阳每年4、5月份的中国国际牡丹文化 节;开封的菊展
考点解析【熟悉】 ➢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级生态旅游区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8座)
• 洛阳、开封、安阳、南阳、郑州、商丘、濮阳、 浚县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1个)
国家级生态旅游区 (2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
• 尧山温泉 • 云台山、尧山·大佛 • 357处(全国第二)
《隋志·素问篇》“清明次五 日, 牡丹华”,记载隋朝洛 阳人的赏花场面。中国洛阳牡 丹文化节前身为洛阳牡丹花会, 始于1983年。
“中国功夫惊天下,天下功夫 出少林。”少林武功起源于河 南嵩山少林寺,是中国体系最 庞大的武术门派,集北派武术 之大成,汇外家武术之精华, 武功套路高达700种以上,已 成为中华武术的象征,与古代 的茶叶、丝绸、瓷器一样,成 为中国的文化符号。

一 河南省旅游资源的基本分类

一 河南省旅游资源的基本分类

一河南省旅游资源的基本分类依据旅游资源属性的分类,依据旅游资源本身的基本属性,可以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

自然旅游资源:地文景观(典型地质构造遗迹、标准地层剖面、生物化石点、岩石与矿物、自然灾变遗迹、山岳景观、峡谷景观、火山熔岩、岩溶景观、风沙地貌、丹霞地貌、海岸与岛礁、其它地貌、)水域风光(江河、湖泊、瀑布、泉、海洋、其它水体)大气与太空景观(气象、气候、天象奇观、太空景观、)生物景观(森林景观、草原景观、古树名木、奇花异卉、观赏动物、表演动物、珍奇动物、自然保护区)地文景观:【焦作】云台山:云台山位于修武县以北,1987年被列为河南省级风景名胜区之首。

有各具特色的八个景区,包括三秀峰等36峰、24泉、10大洞天和5个飞瀑。

温盘峪则被誉为“盆景峡谷”【信阳】鸡公山:坐落在豫鄂两省交界的大别山西端的信阳市境内,距信阳市38公里,与庐山、莫干山、北戴河齐名的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

景区面积27平方公里,海拔高度平均700多米,山上林木繁茂,奇峰怪石林立,飞瀑流泉遍布,景色宜人。

【登封】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境,地处中原,故称中岳,由太室和少室两山组成,主峰峻极峰海拔1492米。

全山共有七十二峰还有太行王屋山,济源太行五龙口—九里沟—沁阳神农山—洛阳嵩县天池山—白云山水域风光:【郑州】黄河游览区:位于郑州的西北部,以岳山为中心,景点分布在四周,有大禹像、毛主席视察黄河像、极木阁、汉霸王城、古鸿沟等。

【焦作】云台山飞瀑:云台山位于修武县以北,36峰、24泉、10大洞天和5个飞瀑。

【洛阳】龙峪湾:位于洛阳西南160公里处的栾川县境内。

已开发了12个景区,100多个景点,是洛阳市的后花园,为栾川十大景观之首。

龙峪湾有山巍、水澈、峰奇、石怪、谷狭、洞幽、景壮、泉清的特点。

还包括云台天瀑,天门瀑,白龙潭,黄龙瀑,丫子瀑等景观大气与太空景观开封的汴京入景,铁塔星云,白云山的云海日出,盛夏避暑,金秋红叶等生物景观:云台山的原始森林,平顶山的石人山,洛阳的国际牡丹园河南省是著名的古都,拥有悠久的历史,自然资源丰富的同时,河南省内遍及各处的人文资源也衬托出了更加悠久的历史。

河南的旅游资源

河南的旅游资源

河南的旅游资源一、旅游资源的分类1、依据旅游资源本身的基本属性,可以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

按旅游资源的科学属性划分,可以分为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和服务性旅游资源3个景系。

采用两分法的分类系统将旅游资源划分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2个大类,以下分为12个基本类型,72个类型。

自然旅游资源:(1)地文景观(典型地质构造遗迹、标准地层剖面、生物化石点、岩石与矿物、自然灾变遗迹、山岳景观、峡谷景观、火山熔岩、岩溶景观、风沙地貌、丹霞地貌、海岸与岛礁、其它地貌、)如河南安阳景点太行大峡谷、河南云台山、等。

(2)水域风光(江河、湖泊、瀑布、泉、海洋、其它水体)如黄河,南湾湖,云台山瀑布,等(3)大气与太空景观(气象、气候、天象奇观、太空景观)如信阳鸡公山。

(4)生物景观(森林景观、草原景观、古树名木、奇花异卉、观赏动物、表演动物、珍奇动物、自然保护区。

人文旅游资源:(1)文物古迹(古人类遗址、军事遗址、古建筑、石窟碑碣、古代工程、陵墓、名人遗址、重要史迹、其它古迹)(2)古典园林(帝王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公共园林)(3)文学艺术(游记、诗词、楹联、题刻、神话传说、书法、绘画、影视、戏曲、音乐、舞蹈)(5)宗教文化(宗教建筑、宗教活动、宗教艺术)如龙门石窟。

(6)城乡风貌(历史文化名城、现代都市、特色城镇、乡村景观)(7)现代设施(现代建筑与大型工程、科学教育文化设施、体育健身设施、娱乐休闲设施)(8)民俗风情(传统民居、民族服饰、特色饮食、婚恋、节日庆典、礼仪)(9)饮食与购物(名菜佳肴、土特产品、旅游纪念品、购物中心与特色市场、著名店铺)2、根据旅游资源管理级别的分类(1)世界级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世界级地质公园和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的自然保护区等旅游资源。

(2)国家级旅游资源主要包括由国务院审定公布的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见附录)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

河南旅游资源现状分析报告

河南旅游资源现状分析报告

河南旅游资源现状分析报告1. 引言河南省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

其悠久的历史、壮丽的自然风光以及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本文将对河南省的旅游资源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提供参考。

2. 自然风光资源河南省地处中国大陆腹地,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资源。

其中以黄河、太行山和伏牛山等著名。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流经河南全境,其壮美的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太行山和伏牛山则是中国著名的山脉,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吸引了很多喜欢户外活动和探险的游客。

此外,河南还有许多湖泊和草原等自然景观。

比如洛阳的千佛山和汴京梁园,开封的龙亭和滑雪场,郑州的黄帝故里和CBD中心等等。

这些景观为河南省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3. 历史文化资源河南省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洛阳的龙门石窟、郑州的嵩山少林寺和捺波圣地、开封的妙应寺和大相国寺等。

这些历史建筑和文化遗址见证了河南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国内外游客的关注。

此外,河南还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黄河流经河南,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中华文明的诞生。

许多古代文化遗址如亳州殷墟、商丘后屯、郑州妇好墓等,都是重要的历史遗址。

这些文化资源为河南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独特的魅力。

4. 发展现状河南省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根据统计数据,近年来河南省的旅游业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其中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旅游成为主要的旅游项目。

然而,与其他发达旅游省份相比,河南的旅游资源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发挥。

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交通网络还不够完善,限制了游客的流动性和旅游的便利性。

其次,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如酒店、导游等。

此外,旅游产品种类有限,缺乏创新和多样性。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5. 发展机遇与挑战随着中国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升级,河南省的旅游业有着广阔的发展机遇。

河南省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分析

河南省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分析

河南省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分析
河南省旅游业是支撑河南发展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河南省位于中原地区,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风貌资源。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
不断发展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河南省旅游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果。

河南省的旅游资源主要包括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两种类型。

其人文景观主要有开封府、洛阳龙门石窟、郑州大禹陵等,这些景区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历史。

自然景观方面,河南省拥有众多的自然风景区,如黄河风景区、嵩山少林寺景区等。

河南省的旅游业在过去几年的快速发展中也面临了一些问题。

首先,旅游开发力度不足,一些资源得不到充分挖掘和开发;其次,旅游业的配套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如酒店、
餐饮、交通等服务设施建设还存在不足;最后,旅游市场营销力度较小,未能充分利用新
媒体和互联网进行推广和宣传。

针对上述问题,河南省旅游产业的发展应该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力度,加强内部
硬件建设和配套服务设施的提升,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增强营销策略和宣传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河南省的旅游业也将面临新的变革和挑战。

未来,河南省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元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推广;
2.提高文化底蕴和旅游品质;
3.加强旅游环境保护和景区管理;
4.整合旅游资源,提高旅游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总之,河南省旅游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潜力,并有望成为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
地之一。

河南栾川旅游资源分析(最全)

河南栾川旅游资源分析(最全)
功能创新、主题突围
游 客 买 点
区域相对稀缺资源 游憩创新、业态组合
规模花海竞争激烈 风情演绎、游憩创新
森林山地做品牌;河湖温泉聚人气 山乡花海做亮点;乡村农业做消费
名声在外品质一般 活动撬动、产业整合
33
河湖温泉
• 伊河源头地位独特、漂流温泉初具名气 • 可针对区域市场亲水需求,创新游憩、集聚人气
山乡花海
• 山乡花海规模分布、药馨花海别具特色 • 但河南药材种植广泛、规模景观竞争激烈
乡村农业
• 老家河南一脉相承,豫西山乡民风淳朴 • 但乡村风情缺乏载体、乡村品质有待提升
22
河南栾川旅游资源分析:资源开发导向
唐贞观年间樊梨花不甘丈夫薛丁山三次休辱之苦,跋山涉水寻访至此安营扎寨、养子教子。
夏朝以来有文字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贤能相国、帝王之师、中华厨祖;药以治病,德以养心 因牧童食灵芝草,抱牛犊飞升登仙的神话故事而得名;因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代被卢、栾诸县富户豪绅占据,成为躲避战乱的避风港。后中国 人民解放军为巩固新生政权三打抱犊寨。 因宋朝杨六郎屯兵于此而得名,古寨城墙、营盘等屯兵遗迹保存良好。 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指起源于河洛地区的区域性文化,是中华民族主流文化。伊河源于栾川县陶湾镇,与洛水汇合成伊洛河,伊洛文 明被西方历史学家称赞为“东方的两河文明”。 箭沟山传说、倒回沟传说、伏牛山传说、龙峪湾传说、鸡冠山与鸡冠洞、一吻千年定姻缘…………
一级 59%
四级 2%
三级 16%
二级 23%
栾川县旅游资源评价
00
河南栾川旅游资源分析:文化梳理
历史悠久、传说众多,“神奇不厚重”是栾川文化的重要特征
文化类型
资源载体
鸾鸟文化:栾川得名

河南旅游业发展现状

河南旅游业发展现状

河南旅游业发展现状
河南省的旅游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作为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省,河南拥有许多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首先,河南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闻名于世。

洛阳的龙门石窟和白马寺、开封的大相国寺和清明上河园、郑州的嵩山少林寺等都是世界知名的旅游景点。

这些景点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推动了河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其次,河南的自然景观也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黄河壶口瀑布、云台山、巩义的云台山国家地质公园等都是天然美景。

河南的自然风光和文化景观相结合,成为了吸引游客的独特魅力。

此外,随着高铁网络的不断完善,河南的交通便利性也在逐渐提升。

游客可以通过高铁快速到达河南的各个城市,方便快捷地游览各个旅游景点。

然而,河南的旅游业仍面临一些问题。

一方面,旅游设施和服务还有待提升,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游客需求。

另一方面,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也需要更好地平衡。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以及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都是河南旅游业发展需要面对的挑战。

综上所述,河南的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但仍需要不断努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同时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
用。

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河南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河南旅游,推动河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河南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河南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河南旅游资源整合研究引言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省之一,也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

河南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遗产、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等方面。

为了更好地利用和整合这些旅游资源,提高河南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和品质,本文将进行河南旅游资源整合的研究和探讨。

1. 河南旅游资源概况1.1 历史文化遗产河南是中国历史文化名省,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

其中最著名的包括郑州黄河文化遗址、洛阳龙门石窟、开封龙亭风景区等。

这些遗址和景区代表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1.2 自然风光除了历史文化遗产,河南还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

例如,嵩山是中国五岳之一,以其险峻的山势和古老的寺庙而闻名。

云台山则是一座以奇峰怪石和云海美景而著称的名山。

此外,河南还有丰富的湖泊、河流和森林资源,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

1.3 民俗风情河南是中国的中原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民俗风情。

从传统的民间艺术表演,如豫剧和太极拳,到丰富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和中秋节,河南的民俗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此外,河南还有许多特色的小吃和手工艺品,展示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独特的风味。

2. 河南旅游资源整合的意义河南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资源分散、管理不统一等。

因此,整合河南的旅游资源具有以下意义:2.1 提高旅游业的竞争力通过整合河南的旅游资源,可以实现资源优势的互补和联动。

例如,可以将郑州的历史文化遗产与嵩山的自然风光相结合,打造既有历史文化体验又能欣赏美景的旅游线路。

这样可以提高旅游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游客。

2.2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通过整合河南的旅游资源,可以统一管理和规范旅游服务。

例如,可以建立统一的旅游信息平台,提供准确完整的旅游信息和导览服务。

这样可以方便游客的旅行安排,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增强游客的满意度。

2.3 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整合河南的旅游资源,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采用菲什拜因—罗森伯格评价模型, 选取河南省105个代表性资源组合进行可开发 性综合评价。在评价过程中,首先确定了资源 本底素质、开发条件和发展基础三类14项评价 因子,而后通过专家系统确定因子的权重,接 着再对每个资源的每项因子进行经验评价,最 后将每项因子评分乘以各自权重,求和得出综 合分值。

河南具备发展大旅游的旅游资源基础, 河南旅游资源对全省旅游发展具有巨大 的支撑作用。全省旅游资源类型多样而 丰富,品位高而结构好;文物古迹类和 自然风光类结构并重;具有一批世界级 和国家级吸引力的资源,许多文化旅游 资源属于绝品资源,具有较为明显的唯 一性和垄断性;有一批影响较大的历史 文化名城、工商业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
1.3 资源分布 全省旅游资源单体整体上分布广泛,遍及18个 省辖市,而且各市都拥有高级别的五级旅游资 源。具体表现为: 从旅游资源单体的总数来看,洛阳、平顶山、 焦作、新乡、南阳、郑州、驻马店分别排在第 一至第七位。这七个市全部地处京广铁路沿线 及其以西地区,说明河南省中西部地区旅游资 源单体在数量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分布较为密 集。

(3)经贸吸引 河南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和交 通优势,向有天下之中、中国枢纽之美誉,商 品流通与服务业比较活跃,无论从其资源优势、 产业特色来看,还是从其文化、商源和人缘特 点以及流通渠道来说,河南发展商品流通与服 务业的基础良好。改革开放以来,郑州发挥 “交通枢纽”的优势,商品流通与服务业得到 迅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郑州交易会已 经成为影响日隆的会展活动。

经济活动为河南带来了大量的商务和公 务客人,根据2002-2004连续三年对过 夜游客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住宿客人 中商务、公务、会议等旅游者合计占70 %以上,说明经济因素是河南过夜旅游 者的重要吸引要素。

(4)动态项目 河南近年来的节庆、赛 事、庙会、集市、会展等动态节事项目 开展得比较好,武术节、花卉节、姓氏 文化节等特别活跃,不仅吸引大批当地 和外地旅游者,而且对于河南强化区域 形象,提高知名度,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并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

作为容易被忽视的旅游资源,复合型整 体性资源、非物质性资源和社会旅游资 源是开发大产品、发展大旅游的重要方 面。旅游吸引物针对某种出游动机的游 客产生相应的影响,如景点(包含度假 区)、城市综合景观、旅游节事活动对 于观光度假游客的吸引;地区经济贸易 活动和区域中心地位对于商务公务游客 的吸引。



(3)具备省内吸引素质的资源 省内旅游者除了具有欣赏本省山水、文化景点 的共同需求之外,近距离休闲和短途度假的需 求明显高于省外旅游者;此外,宗教旅游也是 省内重要的旅游吸引物,省内的科教修学旅游、 素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旅游 资源也是重要的吸引物。 各类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各类森林公园 旅游资源、各类产业旅游示范园区等均具有省 内吸引素质,可开发成省级旅游产品。

(2)区域性旅游资源综合体 可整合的 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区域性旅游资源 综合体,其整合方式主要有:沿文化脉 络的资源整合、沿交通线路的资源整合、 隶属于同一自然地理单元的资源要素整 合。

河南区域性旅游资源综合体主要有:沿 黄河旅游带复合型旅游资源、京广铁路 和陇海铁路沿线城市旅游地带复合型旅 游资源、南太行山复合型旅游资源、伏 牛山复合型旅游资源、桐柏-大别山复 合型旅游资源、中原古都文化复合型旅 游资源等,他们是属于具有整合成为大 型旅游品牌的资源。

从人文旅游资源的分布来看,洛阳、郑 州、焦作、新乡四市是人文旅游资源的 一级密集区。二级密集区有三个:以新 乡市为中心的地区、以安阳市为中心的 地区、以商丘市为中心的地区。三级密 集区:三门峡、南阳、驻马店、漯河以 及信阳等地区。

河南自然旅游资源单体集中分布于新乡、焦作、 洛阳、南阳、平顶山五市,这五市的自然旅游 资源单体约占全省自然旅游资源单体总数60%。 从地形上看,河南的自然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 西部、北部和南部山区,主要包括南太行山、 伏牛山、嵩山、桐柏-大别山,其中位于河南省 与山西省交界处的太行山区和鲁山、嵩县、汝 阳、南召、内乡五县结合部的伏牛山区是河南 自然旅游资源的一级密集区。

2.2 吸引力评价 (1)具备国际吸引素质的资源 河南在国际上有较高知名度的主要旅游资源有:龙门 石窟和少林寺。具有培育成国际吸引潜质的资源主要 有:中岳嵩山、古都洛阳、古都开封、河南博物院、 古都安阳、黄帝故里、太昊陵、西峡恐龙化石群、太 极之乡、林虑山滑翔基地等。此外,其他许多旅游资 源可以因其某一特色而吸引特定的国际旅游者,例如 羑里城与易经文化、南太行山地质科教与观光、许昌 三国文化与钧瓷、商丘古城、南阳汉画馆和三门峡虢 国博物馆文物考察等。

从计算结果来看,总分超过90的有5个,分别 是嵩山少林寺景区、龙门石窟景区、云台山景 区、林虑山(含大峡谷)以及宝天曼景区,它 们都是具备世界级吸引素质的资源(组合), 各项分值相当高,可打造成河南省的旅游精品。 80-90分之间的景点景区有21个,也是具有全 国性乃至世界性吸引潜力的资源。70-80分之 间的景点景区有44个,60-70分之间的资源组 合有30个,60分以下的景点有5个。

此评价虽然进行了一定的资源整合,但 大部分还属于按照景区进行的整合,并 不是按照区域的整合,因而只能从理论 上反映景区的可开发价值。而相邻景区 在一定的范围内仍然可以进行进一步的 整合,并结合非物质性资源获得更高级 别的评价,如许昌三国文化的整合、南 太行山、伏牛山和大别山等的区域整合 等
3 特殊资源分析

(2)具备全国吸引素质的资源 景点抽样的外省旅游者到河南的主要目的以观光旅游 为主(>50%),将河南作为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 很少;对山水风光和历史文化景点的喜好均在60%左 右,居第一位;出于文化建设和政治教育的需要,河 南的科技文化与修学旅游、素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的旅游资源也具有一定的国内吸引 力。因此,河南有更多的旅游资源适应国内旅游市场 的需求,适于培育成国内具有较大号召力的旅游产品: 南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大别山、老子与道教祖庭、 清明上河园、大伾山-浮丘山、嵖岈山、丹江口水库 与南水北调、黄河小浪底、淮阳水城、洛阳牡丹等。
4 资源开发存在问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从发展大旅游、开发大产品的要求来看, 河南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旅游开发中的低层次竞争,各自为政,缺乏 协作意识,忽视整体品牌; 文化资源的转化不足,深度开发不力与文化 旅游产品的初级化问题突出;


自然旅游产品与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机结合 不够,文化融入不足; 高质量文化资源载体不足和审美引导不足的 问题导致景点可游性不高;
河南省旅游资源整合

1 资源概况 1.1 类型和数量 2004年按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GB/T18972-2003)国家标准完成的河南省 旅游资源普查结果表明,河南省共有旅游资源 单体39,802个,国家标准中8个主类河南全部 拥有, 31个亚类中河南拥有30个,155种基本 类型中河南拥有148个,表明河南旅游资源丰 富且类型多样。

(2)非物质文化资源 河南是中华民族 发祥地,华夏文明之源;群雄逐鹿之地, 历代帝王之都;东方文化摇篮,历代名 人辈出。这些资源可能大多缺乏物质载 体,但是具有很强的故事性,也可以称 之为“故事性”资源。

另外,根据这种故事性资源还可以策划 出良好的旅游建设项目或旅游活动项目, 开封府、清明上河园、春秋楼、灞陵桥 等就是非常成功的例子。因此,发掘远 古帝王文化、始祖文化、古都文化、古 典哲学、道德之源、佛教祖庭、历史名 人、中华姓氏文化等非物质性文化资源 极具神秘感和号召力,具有转化成为高 品位旅游产品的素质和可能。
3.3 社会旅游资源

社会旅游资源是指不以旅游而存在的各种社会要素,通过功能叠 加而获得旅游功能的各类资源。例如特色城镇和社区(历史文化 城镇、特色街区、景观街道等如开封书店街、朱仙镇、栾川县城 等)、特色工业(工艺品生产厂、老牌工矿场以及瑞贝卡、钧瓷、 双汇等可参观性工厂)、特色农业(花卉苗圃园、果园、菜园、 茶园、特色乡村等)、文化产业(科技场馆、教育、博物馆、剧 院、杂技、书场、美术、出版、影视等)、体育赛事(武术比赛、 各类运动设施和赛事等)、社会活动等可能的旅游吸引要素,在 保证相应居民生活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基础上,策划旅游参观 项目和参与活动,组织旅游线路,配套旅游设施,建立有效的运 作机制,策划合理的组织形式和利用模式,便可开发出社会旅游 产品。
2 资源评价

2.1 丰度评价 资源丰度评价是把河南较高级别的旅游资源或 景区与全国各省的同类旅游资源或景区的占有 量采用SPSS软件进行旅游资源结构聚类分析。 采用的旅游资源或景区包括:国家重点风景名 胜区、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优 秀旅游城市、国家重点文保单位、世界遗产。

1.2 资源品质 在39,802个旅游资源单体中,评价达五 级的资源946个,占总数的2.4%(主要 集中在人文资源类,共642个,占五级资 源总数的68%);四级资源3982个,占 总数的10%;三级资源11321个,占总数 的28.4%。三级以上优良级资源占总数 的40.8%。



从河南旅游资源类型来看,建筑与设施 类、地文景观类、人文活动类以及遗址 遗迹类人文旅游资源单体数量最多,四 项总和占了河南省旅游资源单体总数的 78.09%。


自然旅游资源单体中地文景观类资源单 体最多,是河南最主要的自然吸引物主 体。 在39802个资源单体中,目前至少还有 26686个尚未开发,占全省旅游资源总量 的67.05%,形成河南旅游资源的巨大储 备。
还有的吸引物对不同出游动机的所有游 客都产生影响,如城市整体风貌、旅游 服务设施、服务质量、城市形象、旅游 口碑等。其中优秀品牌、经济因素和文 化活动对长途过夜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 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