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读后感
情人读后感
情人读后感(一)情人,若只是一种欲望交流意义上的情人,会简单也肤浅的多。
若已经关乎灵魂上的东西,就变得复杂和不好收拾了。
欲望本身不是真正的痛苦,是欲望被人赋予道德意义上的评判,道德一旦否定某些事,就痛苦甚至令人绝望。
早熟的杜拉斯在15岁那年,站在湄公河一条渡船上,船的旁边有一辆黑色的轿车,这位比她大12岁的华裔男子主动送她去学校,于是故事开始。
他们在一座单间公寓私会,她奉献她的童贞,之后常在此幽会。
男人疯狂的爱着她。
第一次,她对他说:我另可让你不要爱我。
即便是爱我,我也希望你像和那些女人习惯做的那样做起来。
对她而言,她需要的是他的钱,而已。
这个安然的女人生活在如此怪异扭曲的家庭背景下,一个绝望病态的母亲,一个嗜赌如命可怖的大哥哥,一个“什么都不理解而什么都怕”的小哥哥。
母亲如此羞耻与她女儿的不堪行为,却满足于女儿这种方式下的金钱供应。
人生不只是如初见,过程只是为结局做铺垫。
中国男人最后与素未谋面的中国姑娘结婚,作为情人的她也是结了婚、生育、离婚并开始写作。
当她已经老了,这个男人对她说: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我享受绝望的东西,它有无力之感,变得凄美,它不再落入世俗的冷眼旁观之中,好像绝望的事情本身已经为此付出代价,甚至超乎那种代价了。
语言很破碎、随意,就像破碎、随意的灵。
但是这一切又不是失控的,似乎增添了很多维度。
不用投以同情或绝望的目光对情人,情人将人之性欲释放出来,把羞耻刺穿剥落交给爱情。
罪恶是可以被善所包容。
人回归到原本可以获得的欢乐之中。
“吻在身上,催人泪下。
流泪哭泣竟是对过去、对未来都是一种安慰。
”“他呼吸着她的面容。
他呼吸着眼前的一个孩子,他两眼闭着呼吸着她的呼吸,吸取她身上发出的热气。
”“他怎么说,就让他照他所说的去做,去寻求,去找,去拿,去取,很好,都好,没有多余的渣滓,一切渣滓都经过重新包装,一切都随着急水湍流裹而去,一切都在欲望的威力下被冲决。
”矛盾只是矛盾,似乎不会溶解不会顺应规律循环。
杜拉斯《情人》读后感
杜拉斯《情人》读后感我不知为何杜拉斯直到七十岁才提笔铭刻下一段普蓝色的回忆,并像穿膛的利剑般真切。
而她曾说过: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疏一饭,而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怠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渴求写到这里,像喷雪的江河,满眼绝望却不乏激昂。
在这样一往无前的追求里,没有真正的交谈,只有相互相应的哭泣,像凝重而自由的湄公河,携尸首在深不可测的漩涡中,奔向远处。
所以说生活是热烈的,又是无奈的。
生于连绵的山丘之中,对于这种情感的见识是像骨肉一样真实的。
我能轻易攀上一峰之顶,却不见危楼高百尺的庄严,消逝在视野深处的旷野,更没有钢风铁水的挣扎,多的是其行不远的轻薄的无奈。
我能清晰地看见玫瑰红和粗钢蓝交织的天空中,平静和喧嚣一样在涌动翻腾,走动逼近。
而就在视线之中,我可以毫不费力地辨出回家的方向。
有时不禁感叹,安逸未免也是可怕的。
她所选择的方向正是世界旋转的方向,迷人辽远的东方。
读到这句话时,总觉得霎是感动,原来世界也在奔流。
河水从洞里萨,柬埔寨森林顺流而下,卷走生命的足迹,却留下了冗长的回忆。
我相信回忆的力量,也从不怀疑其深度。
在时光的游丝中停住,回望生活,我们可以毫不动摇地着手信仰。
但真正的悲剧,是从属一个家族的。
杜拉斯的母亲在临走之前,让四五头绵羊围在她的周围。
湄公河没有结冰期,但河流似乎冻结在了一起,让思想在河底回流。
这时候,她必定会想起那些破灭的希望,冰冷的祈愿,像挽歌一样被轻轻唱起,终凋萎落地。
同样,在驶向法国的轮船上,杜拉斯还是出于悲伤,在肖邦的圆舞曲中哭泣起来,因为金钱而爱上那个中国男人的自欺之言在情感的逆流中不攻自破。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也许在奔流和停泊之中,我们才更能体味生命之中的快乐及烟火燃尽的苦涩罢。
而这样的生活态度是属于流浪者的,他们擅长转移历史片刻的角度,道出选择的意义和真谛。
王尔德曾说,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也许正是如此,我情愿丢弃行囊踏上旅途,迷失在山光水色之中,忘记快乐背后不可言喻的艰辛。
情人读后感,小说情人读后感,情人读书笔记
情人读后感,小说情人读后感,情人读书笔记).她在他身上感受到了被爱和温情,迷失在两人这种小小的快乐中并曾一度为了这段爱情奋不顾身.可是,由于两人家境背景的悬殊,最终两人还是劳雁纷飞,各奔西东.作者在描写少女对待华裔少爷的感情和态度时,语气平淡乃至淡陌,这种淡陌,我理解成是作者的超然和淡定,在这种超然和淡定的背后,我看到了她对这段无望爱情的深深地无奈和恋恋地不舍.毕竟,他是第一个带给她温暖,体贴和爱情的人,也是后来带给她切肤之痛的人.联想到人世间各种各样的爱情,有希望的,没希望的,轰轰烈烈的,平淡无奇的,只要是赋予真心,认认真真的爱了,无一例外会让人刻骨铭心,终生难忘!情人读后感(三)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
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
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仅仅几句话的开端就把我吸引住了,不太喜欢看外国的作品,因为翻译者已经按照自己的感觉把作者原来的情感改变。
而《情人》的开端被杜拉斯寥寥几语诠释的深厚而浓烈。
自此喜欢情人,喜欢杜拉斯。
《情人》可以说是一部自传体小说,至少具有浓郁的自传色彩。
小说以一个年仅十六岁的法国少女,在渡江时与一个中国富家少爷邂逅开始,沿着这条叙述线索,渲染出一幕疯狂而绝望的爱情悲剧。
浓厚的自传色彩,不同凡响的爱情叙述,使杜拉斯成为当代法国独树一帜的艺术家。
小说《情人》以一个法国少女与中国少爷在越南西贡偶遇的经历为叙述线索,它通篇渲染了一种疯狂而悲绝的爱情,蕴藏了生命最大的激情。
她在引导着读者进入一个生活与艺术交织的空间,领略着异国情调,承受着生命中最沉重、最美好的压抑在充满黑色的情绪流淌中,最为重要的是她突然就唤醒了你的记忆,往昔的一切如花朵在脑海里开放出绚丽的姿容。
这里记录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奇特的经历,特别是在黑夜降临的时候,我们正在沉睡,这种经历就像无声的音乐,覆盖了我们赤裸而美好的肉体,在心灵的底层静静地睡着。
2022年《情人》读后感
杜拉斯从未写过一场恋爱,她只写爱情,关于“他”和“她” 的爱情。 “他”和“她”不代表某个人,他们只是两点,而杜拉 斯将他们放置在世上相距最远的地方,无论怎样相遇、靠近、相 爱甚至交付彼此,每个人都无法逾越自身,他 们恒久走不出动身 的位置。她说:“或许就是因为爱情的遥不行及才显得弥足宝贵。” 杜拉斯笔下的爱情便是如此:欲望的灼热、无望的冰凉,碰撞的 喧嚣、归复的寂静。恒久无法接近的距离。
我因此感到,我这人生,刚出来找工作的时候,也是那么的 感觉。坐在公交车上不希望目的地一下子到达,因为我很不希望 我达到目的地,因为那个地方不是我想去的。我很不喜爱我去面 对那些空洞。因此希望公交车有某些停靠站点,但不希望有目的 地,不希望我下车,就始终做在椅子上摇摆我的双腿,荡漾的那 种飘忽不定的心情,恒久下去。这是一种逃离,面对现实无法感 到满足的逃离。保罗也是这样,对母亲的死去,他久久不能承认, 然后寻求的方式是借酒,像那次被克莱拉打到心悦诚服趴在地下 时的情形一样,懒得动弹,懒得面对这个事实。或是不情愿承认 他被打趴下这个事实。
第6页 共21页
---再次看到《情人》,想起了高校里那些陽光灼热的夏日。 曾经的文字,现在来曝曝光,亦是纪念。 《情人》读后感 4
一场深厚而无望的爱情。就是这样的一场爱情,影响了她的 一生,就是那个生疏的中国男人让他一辈子难以忘怀。杜拉斯的 《情人》讲解并描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关于她自己的故事。 从十几岁起先写作,但直到她 70 岁的时候,《情人》的出版,不, 是《情人》拍成电影后,她才广为人知。《情人》出版于一九八四 年,当年就荣获龚古尔文学奖。一九九一年,法国闻名导演让雅 克阿诺胜利地把这部名噪一时的自传体小说搬上银幕后,她于是 成为当今世界几乎家喻户晓的女作家之一。也正是《情人》这部 电影,才使得中国读者熟识她。
情人读后感
情人读后感《情人》是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创作的一部小说,也是她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这本小说是我读过的最美丽的爱情小说之一。
能够一直注意到细微的感受,让人感到柔和而美好。
这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故事,即使情节的简洁和平淡,也无法掩盖小说中的深刻情感和独特的叙事方式。
小说中的爱情是一种狂热的,彻底的,无法逃脱的情感,堆积成历史,刻印在记忆中。
从阅读小说的第一章开始,我就被小说引入了一个美丽的世界。
文字如同轻柔的雨丝,柔情似水,润湿了我甚至能感到自己的心在小说中轻轻颤动。
我感觉到那一份强烈的爱情。
《情人》的主人公是一个十七岁的女孩和一个大她近三十岁的中国财主之间的爱情。
女孩和男人之间的关系从最开始的静态变成了深刻和激烈的,感情的循环使人感到一种令人窒息的情感。
除了爱是什么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更神秘的呢?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文学天赋非常过人,她用优美的语言再现了一个个场景,一个个情感,让我不可避免地沉迷其中。
小说中女孩和男人之间的相处方式很别致,虽然他们之间的爱情并不是那么理智,但也并不像一开始看上去那么浅薄。
他们经历了一系列的冲突和挫折。
读完小说后我深深地感到,这本书并不是一本关于情感攀升和甜蜜相处的小说,而是一部真正引人入胜,令人深思的英文小说。
通过小说,我们可以看到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的激情和渴望,这种激情令人心头震撼,彻底统治了我们所有的感官。
小说中,玛格丽特·杜拉斯没有用杂乱的文字来描述情感,也没有夸张的场景来表达爱情。
相反,她用意境来让我们沉浸在这份爱情之中。
她用一个平淡的故事,展现了爱情的复杂和深刻的含义。
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我感受到来自文字和故事的力量,感受到小说中弥漫出来的一股美丽和神秘的气息。
《情人》让我更加了解了玛格丽特·杜拉斯,可以说是她最出色的作品之一。
这一本小说将 readers 带入了一个独特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了温暖和爱情。
我在读完小说之后深深地陷入了思考中:爱情的复杂性是什么?在这些幸福和悲伤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真正的复杂性吗?总而言之,我非常喜欢《情人》,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爱情的小说,更是在人们的内心中打下深深的印记。
杜拉斯《情人》读后感
杜拉斯《情人》读后感
《情人》是法国作家杜拉斯的代表作品,通过女主角和年轻中国情人的禁忌爱情,展
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深刻的情感。
小说以简洁的文字和独特的叙述方式,揭
示了人性的脆弱和复杂性。
读完《情人》,我深受其情感的震撼。
小说中描述的爱情充满痛苦和无法逾越的障碍,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强烈、深刻和无法抗拒的力量。
女主角与情人之间的感情,既纯
粹又禁忌,让人不由得为他们的命运感到心痛。
同时,小说还通过主人公的内心独白,揭示了人的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深度。
小说虽
然简短,却不乏深刻的哲理和情感,让人在阅读中不断思考和反思自己对爱情、忠诚
和生活的理解。
总的来说,杜拉斯的《情人》是一部充满深情和悲伤的小说,通过其细腻的描写和深
刻的内心独白,让人深受感动和思考。
阅读完《情人》,使我对爱情和人生有了更深
刻的认识和体验。
《情人》读后感
《情人》读后感《情人》读后感1作为深受传统文化洗礼的我,实在是对渡边的叙事角度和价值观判断不敢苟同。
修子和远野本身都是极度自私的人,修子自始至终都从利己主义的角度出发,只在乎自己的感觉,渡边更是多次描写到修子单单只是喜欢那个大男子的远野,一旦遭遇到挫折,比如远野的妻子的讥讽,比如远野受伤变的脆弱,便开始对他们之前所谓的爱情质疑和放弃。
只是侮辱了爱情这个词。
在修子的世界中,只要自己心满意足便可以,虽然名义上拒绝远野的金钱,但是却从来不曾拒绝远野物质上和精神上的馈赠。
远野妻子说她是窃贼,是多么贴切的比喻。
再看看我们的男主角,对家庭不负责任,对自己的妻子完全的不了解,更谈不上理解。
为了心目的欢愉不惜舍弃家庭,更因为受到了一点挫折愤怒的对曾经心爱的人大打出手,这算什么爱情和责任啊。
看完了三观尽毁的书籍,或许可以博得恋爱中的少女的欢心,但是真的要给一星。
作为出版物,至少也应该有一点点鼓励人们的思想吧。
《情人》读后感2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1914年玛格丽特多纳迪厄生于交趾支那(现为越南南部)嘉定市,她父亲是数学教师,母亲是当地小学的教师。
她有两个哥哥。
1921年她父亲去世。
1924年她住在金边、永隆、沙沥。
她母亲在波雷诺(柬埔寨)买了一块不能耕种的土地。
上个世纪30年代,湄公河潘德渡轮,故事正是在这样一个湿漉漉的氛围下为我们展开的。
不知道别人看这部小说时是怎样的,自己的的确确的被开头吸引住了。
“我已经上了年纪,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个男人朝我走过来。
他在做了一番自我介绍之后对我说:‘我始终认识您。
大家都说您年轻的时候很漂亮,而我是想告诉您,依我看来,您现在比年轻的时候更漂亮,您从前那张少女的面孔远不如今天这副被毁坏的容颜更使我喜欢。
’”不得不佩服杜拉斯的老道之处,勾起我无限的遐想。
这该是怎样的一个女人呢?她的愁与苦,宛若山路边随处可见的野草,实实在在却总叫人捉摸不透。
读《情人》读后感
读《情人》读后感如今,这项工作终于告一段落,我也有时间来慢慢回味、整理思路,讲讲这个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和感触。
在此之前,我从未完整地翻译过一本法语著作。
让我从零开始翻译《情人》,我确实没有这个勇气。
而王道乾先生的工作,为我提供了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可能性,也让我生出了这种野心。
和许多人一样,我第一次听说杜拉斯的《情人》,是在王小波的文章里。
王小波在《我的师承》中,提到了他眼中的中文文字大家:查良铮和王道乾。
当时我还很小,这两位先生的名字也没什么印象。
但王小波的文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震撼,无论是他的散文评论,还是小说,都让我叹为观止。
那么王小波推崇的这两位先生,他们的文字到底是怎样的呢?我第一次读《情人》,是刚上大学的时候。
那时,我觉得文字和王小波确实有一些相似之处,也有他所说的“无尽沧桑尽在其中”的感觉。
但阅读体验并不流畅,很多时候感觉转折生硬,过于零散。
当时我认为,这可能是原著的写法,是一种意识流。
但现在想来,当时的感受就像是在一个满是石头的搅拌机里看连环画,时不时能看到一些有趣的情节,但下一刻又会变成其他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内容。
这种东西能被称为意识流吗?这种节奏能被称为“流动”吗?我对此感到困惑。
后来,我通过电影接触到了《情人》。
电影版的叙事是导演重新梳理后的结果。
当时看完电影,我觉得导演很懂我,他剔掉了许多无关的、莫名其妙的内容,留下了真正的精华,让我看起来很舒服。
在我看来,杜拉斯的《情人》就是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
梁家辉很帅,还会讲英语,女主角很漂亮,还有露点镜头,殖民地越南落后而乡土。
一个小女孩冲破了社会禁忌,找了个中国大款,最后不得不离开。
有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味道。
再后来,在法国待的时间久了,法语水平也提高了,我就想读一些以前因为水平不够而读不了的原版书。
第一次读《情人》原著时,我和以前一样,试图寻找所谓的“主线”。
这种读法也算是“学法语”的一部分。
看原著时,我感觉杜拉斯使用的词语和句子都很简练,长句也不少,但从不拖沓。
《情人》读后感500字五篇
【导语】读书使⼈成长,读书可以丰富精神,充实⽣活。
读书的美妙⽆法⽤⾔语完美的诠释。
如果,有闲暇时间,请放下⼿机、游戏,多读⼀些好书吧!整理了《情⼈》读后感500字五篇,快来看看吧!希望能帮助到你~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情⼈》读后感500字篇⼀ 当你⽼了,⽪⾁在与地⼼引⼒的对抗中败下阵来,岁⽉撕碎了你曾经娇美的⾯庞,那些爱你青春欢畅时⾠的⼈不再围转在你⾝边,那么,唯有⼀⼈,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这爱,不会随时间的消失⽽消逝。
时光总是来去匆匆,在沙漏的流泻中,在⾏往⽬的地的路途中,在冬⽇的枯桠的缝隙中,不缓不急的穿过。
诚然,他是如此的从容不迫,从容不迫到我们都忘记了他的存在,于是忽然地翻开⽇历,发现圣诞即将来临。
⼀年两年,就是这样匆匆过去。
前些⽇⼦看朋友的相册,⼀页页地翻,从17到20岁,⼀岁不落,看到那些曾经稚⽓未褪的⾯庞,在⼀两年之后,已有了变化,成熟稳重渐渐匿于举⼿投⾜之中。
我蓦地感到有些恐怖。
岁⽉在脸上刻下⼀道⼀道衰⽼的痕迹,像⼀个冷⾯的杀⼿,⽆声⽆息地将我们引向死亡。
杜拉斯仿佛并不具备完整叙事的能⼒。
《情⼈》更像是她⼀个⼈的喃喃呓语,⽂字⽀离破碎,仅仅作为情感表达的需要,在平静流淌的⽂字下汹涌的情感猛烈地冲撞。
那个⽩⼈少⼥受到的⽆可释放的家庭压抑,中国男⼈本性的怯懦,都从对⽅那⾥获得了弥补。
⽩⼈少⼥,从头到尾都不曾说出那个中国男⼈的名字,⽽电话那头的那个⼈却告诉她“他会爱她爱到他死。
”不得不爱,不能不爱,⽩⼈少⼥的出现之于中国男⼈,恰似枯冷⽆光的冬⽇⾥的盛夏,将他⾝体内所有冬眠着的情感释放出来,爱已经深⼊⾻髓,随⾎液在⾝体内滚动,⽣命不死,爱情不死,即便⾝边是珠翠满头⾦⽟满⾝的温顺妻⼦,那个⾝影却⼀直⼀直横陈在他的眼前。
⼀两年的相处时光已把从此以后的⼈⽣格调⼀⼀描绘下,故此,中国男⼈的爱是不死的。
这是⼀个⽼⼈在耄耋之年的回忆。
那些被酒精,任性的⽣活充斥着的年少,在⼀个温暖的午后,被零零碎碎地从回忆⾥捡拾出来,锋利的,如⼑般。
《情人》读后感:异国恋情与人性的挣脱
《情人》读后感:异国恋情与人性的挣脱在阅读了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小说《情人》之后,我被小说中所描绘的异国恋情和人性的挣脱深深打动。
这部小说以其独特的叙述风格和深刻的情感描绘,让我对爱情、自我和社会的认知有了新的思考。
第一章:情人的初遇小说的开头,主人公莫奈克与埃利奥特在胡志明市的一个咖啡馆相遇。
莫奈克是一个年轻的法国女子,而埃利奥特则是一个富有的中国商人。
他们之间的语言不通,文化差异巨大,但他们却在这个陌生的城市中相互吸引。
通过杜拉斯细腻的描写,我感受到了异国之间的吸引力,并开始思考两个人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建立起联系。
第二章:爱情的萌芽莫奈克和埃利奥特之间的关系最初是建立在身体的吸引力上的。
他们之间没有共同语言,无法进行深入的交流,但他们通过身体语言和眼神交流,逐渐建立起亲密的关系。
这种爱情的萌芽让我思考,爱情是否真的需要语言的沟通,还是更多的是一种灵魂的交流和身体的吸引第三章:爱情与自我随着莫奈克和埃利奥特的关系的发展,他们开始逃避现实世界,将彼此的存在当作一个避风港。
他们在胡志明市的一间小房间中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忘记了外面的世界。
但与此同时,他们也逐渐失去了自我,将自己完全融入到这个异国他乡的爱情之中。
小说中的莫奈克为了和埃利奥特在一起,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和事业,成为了埃利奥特的情人。
这使我不禁反思,爱情中的自我牺牲是否真的值得,是否有必要将自己完全奉献给另一个人第四章:挣脱与失望随着时间的推移,莫奈克和埃利奥特的爱情逐渐疲惫。
他们发现他们之间的差异和文化冲突越来越大,无法继续维持下去。
最终,他们分手了。
当他们回到各自的国家,重新回到现实生活中时,他们都感到了一种失望和空虚。
他们曾经的爱情不再存在,他们不再是彼此的依靠,他们开始重新面对自己的生活。
这一过程使我深思:在爱情中,我们是如何挣脱和重新找回自己的第五章:回忆与成长小说的结尾,莫奈克回到了胡志明市,回到了他们曾经居住的小房间。
《情人》读后感
《情人》读后感在阅读完《情人》这本书后,我深深地被故事所触动,感受到了许多情感上的共鸣。
这篇读后感将通过几个方面来表达我对这本书的理解和感受:人物塑造、情感描写以及主题思想。
首先,我对《情人》中的人物塑造印象深刻。
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栩栩如生。
无名的男主人公经历了追寻自我的旅程,最终在爱情的荒漠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与此同时,他的爱人沉默寡言,却藏着一颗深深的情感之火。
作者巧妙地展示了两位主人公在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情感状态下的成长和变化,使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内心纠葛和痛苦。
其次,情感描写是《情人》中的一大亮点。
作者运用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将人物的情感状态直观地展现出来。
无名在孤独中寻找自我,渴望与爱人相守;而爱人则深藏着对无名的爱恋,却又将之深埋在内心深处。
他们的相遇、相拥与分离,都在情感的旋律中交织出一幕幕动人的画面。
通过作者对情感细微之处的刻画,读者更能够深入地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并且对其所经历的情感起伏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
最后,我想谈谈《情人》所传递的主题思想。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爱与自由的故事,强调了追寻真我和实现自由的重要性。
主人公通过独自一人的旅程,逐渐认识到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约束的排斥。
他用爱情来尝试填补内心的空白,而这段爱情又成为他实现内心自由的关键。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反思我们自己在生活中的选择是否真正符合内心的渴望,是否勇敢追求内心真正的自由。
综上所述,《情人》是一部令人动容的作品,通过对人物塑造、情感描写和主题思想的刻画,作者生动地展示了主人公的成长和自我认知的过程。
这本书引起了我的共鸣,让我思考了生活中的爱与自由,以及追寻真我和实现内心自由的重要性。
我相信,《情人》将继续引领读者在情感和思想上的深入思考和探索。
《情人》读后感范文
《情人》读后感范文
《情人》是一本引人深思的小说,读后让我感到很深的触动。
故事以恋人间的情感纠葛为主线,通过描述两个主人公之间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生活的无常。
小说的主人公是李思,一个平凡的女子。
她在大学时遇到了邵光,一名自由职业者。
两个人彼此吸引,开始了一段热烈的爱情。
然而,这段爱情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完美,他们需要面对许多困难和考验。
小说描绘了李思和邵光之间的种种矛盾和矛盾。
李思对邵光的忠诚和付出感到无尽的委屈,而邵光却抱有不同的期望和理想。
他们之间的分歧和争吵让他们陷入了一种无法解开的困境。
读者可以通过这些情节感受到两个人之间情感的脆弱和脆弱。
小说还通过描绘李思的成长和变化,展现了一个女人的内心世界。
她经历了许多痛苦和困难,从一个依赖他人的人到逐渐成熟和独立。
通过这个角色的演变,作者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女性在恋爱中面临的挑战和困扰。
同时,小说还提醒我们:爱情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需要付出努力和理解。
另外,小说中的情节也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普遍现象。
很多人将爱情视为理想化的东西,而忽视了它的复杂性。
李思和邵光之间的经历是许多情侣都会经历的事情,这让读者产生共鸣并思考自己的感情问题。
总而言之,《情人》是一本扣人心弦的小说,它以真实的情感描绘了爱情的复杂性和生活的无常。
通过主人公的成长和变化,作者还向读者传递了一种积极的、成熟的态度。
这本小说让我深思自己的感情观和行为方式,也让我更加珍惜和珍惜自己的爱情。
《情人》的读后感
《情人》的读后感《情人》的读后感1当爸爸的人还在酒馆里没羞没臊地给别人当酒保,然后把自己也喝个烂醉。
她鄙视他,然而却已经跟他绑在一起分不开了。
要出世的孩子对她是个天大的负担,要不是因为威廉和安妮,她早就无法忍受现在的生活了,成天和鄙陋的人事打交道,在穷苦拮据中挣扎。
有时候,一个人被生活攥住了,他的躯壳给带着随波逐流,就这样变老,完成了自己的历程,然而这样的生活没有真实可言,让人觉得生命似乎就从来没有眷顾过自己。
有时候,她对卿卿我我厌倦了,就想敞开心扉,跟他说些严肃的话题。
结果她发现丈夫用心在听,却什么也听不懂。
没有心灵上的理解,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也就无法更进一步了。
母亲深深地爱着儿子。
就在幻灭的苦痛最难忍受的时候,就在生活的信念摇摇欲坠的时候,就在灵魂感到苦闷和孤寂的时候,他降临到了她身边。
因此她把儿子当成了全部,这让做父亲的感到妒忌。
夫妻间的斗争开始了,那是场可怕而残忍的战争,直到一方死去方才结束。
她拼命让他承担丈夫的责任,履行父亲的义务。
但他和她截然不同。
他天性注重感官上的享受,而她却逼他道德、虔诚。
她还强迫他去面对现实。
这让他忍无可忍,于是便爆发了是那种不轻易落泪的女人,像男人一样,要伤心到极点才会真的哭起来,那呜咽声撕心裂肺。
男人的鲁莽行为像是尖矛一般穿透了她对丈夫的爱。
之前她跟他斗争的时候还心怀气苦,觉得他跟自己疏远了,并时时为此幽怨。
现在她不再为他不够爱自己而烦恼了。
对她来说,他已经成了个外人。
这样一来她的生活反而更容易忍受了。
遗憾的是,她跟他太不一样了。
他本来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但是她无法接受这一点。
她要他成为自己想象中的样子。
就这样,她一心要让他变得高尚,但这已超出了他的能力。
这让她把他给毁了,也伤害了自己,留下了伤疤。
但是她自己的品质却维持着没有变,另外孩子也给了她安慰。
“我也说不准到底是不是希望没钱花,因为他只要有了钱,家里就不得安宁。
”妻子躺在床上,听着他在花园里鼓捣东西。
《情人》读后感
《情人》读后感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小说《情人》是一部充满情感与美感的作品。
这是一篇用深沉的笔触将越南殖民时期的法国社会和中国文化描绘出来的自传性小说。
这部小说以一段无望的爱情为主线,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爱情和人生的思考,同时也呈现了当时殖民地社会的面貌和异国文化的魅力。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年轻的法国女孩,她与一个富有的中国男子展开了一段充满激情和悲伤的爱情。
小说的情节发生在越南的殖民时期,这是一个充满了异域风情和异国文化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断,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也在不断地发生着。
小说中的女主角是一个贫穷的法国女孩,她在做家教的过程中认识了一个富有的中国男子。
他们之间的爱情并不被社会所认可,他们的身份和文化背景都是彼此的阻碍。
然而,他们还是相爱了,他们的感情是那么的深沉和无法割舍。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描写,将他们之间的爱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深深地感受到了他们之间的痴情和痛苦。
这段爱情的结局并不美好,但却让人感到唏嘘和感慨。
除了情感描写,小说中的文化描写也是我所欣赏的地方。
越南和中国的文化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让人对于异国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作者用丰富的细节和深刻的描写,将这些异国文化的风情和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小说中的语言也是我欣赏的地方。
作者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复杂的情感和文化描写得淋漓尽致。
她的语言充满了诗意和哲理,让人感受到了她的独特魅力和文学天赋。
总之,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小说《情人》是一部充满情感与美感的作品。
小说中的情节、人物和文化描写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部小说让我感受到了爱情和文化的魅力,也让我对于人生和命运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渡边淳一情人读后感
渡边淳一情人读后感《情人》是渡边淳一的一部小说,讲述了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之间的情感纠葛。
小说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人物刻画而著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名中年男子,他在一次出差中遇到了一名女子,两人因为一些误会开始了一段感情。
然而,这段感情并不顺利,因为男主人公已经有了一名情人。
在这种三角关系中,男主人公陷入了痛苦的纠结之中,同时也让两个女人陷入了无尽的煎熬。
小说通过男主人公的视角,深刻地描绘了他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他对两个女人的感情都是真挚的,但又无法选择其中之一。
这种内心的煎熬和纠结,让人深刻地感受到了他的痛苦和无奈。
除了男主人公,小说中的两个女人也都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
她们对男主人公的感情也是真挚的,但却又无法得到男主人公的全部爱。
这种复杂的情感关系,让人深刻地感受到了她们的痛苦和无助。
渡边淳一在小说中对情感的描写非常细腻,他通过对人物内心的描绘,让人深刻地感受到了他们的痛苦和无奈。
他没有简单地将故事安排成一段简单的三角恋,而是深入地挖掘了人物内心的矛盾和痛苦,让人感受到了情感的复杂和深刻。
同时,小说中的情感描写也非常真实。
男主人公和两个女人之间的情感纠葛,让人感受到了生活中真实的情感困境。
他们的痛苦和无奈,让人感受到了生活中情感的复杂和深刻。
总的来说,渡边淳一的《情人》是一部非常值得一读的小说。
通过对情感的细腻描写和对人物内心的深刻挖掘,让人深刻地感受到了情感的复杂和深刻。
这部小说不仅仅是一段简单的爱情故事,更是对人性和情感的深刻思考,让人在阅读中得到了很多启发和感悟。
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读后感6篇
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读后感6篇《情人》读后感(1):绝对的形象回想《情人》时无端端的想起一首情诗“螃蟹在拨我的壳。
笔记本在写我,漫天的我落在枫叶上、雪花上,而你,在想我。
”这世间绝望的感情何其多,可与《情人》相比,却显得渺小而又微不足道了。
杜拉斯无疑是不幸的,早逝的父亲,贫穷的家境,品行低劣的哥哥以及充斥其间的暴力和冷暴力,较之除了天下不幸家庭之中的一个片影,她就在这种情况下,在广袤大地上狭长的炎热的四季如夏的湄公河旁,经历者对她而言习以为常的不幸,直至十五岁。
十五岁,对于所有人都是一个特别的年龄,而对于杜拉斯来说,这种特别尤为突出,十五岁的她站在湄公河的岸边,左边是渡船,右边是那辆黑色的轿车。
向左将重复那不幸的平常,向右又可能陷入更深的漩涡。
我想,如果时光倒转,她应该仍后说出“好”。
就像每日都会升起的太阳一样理所当然,就像书中说的那样———“我们无法停止不爱”,“他将爱他一直爱到他死”多少人爱你青春的片影,爱你的美貌,以虚伪或是真情,唯有一人爱你朝圣者的心,爱你哀戚脸上岁月的流痕。
————后记《情人》读后感(2):关于爱,关于美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
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
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这是玛格丽特杜拉斯小说《情人》的开头,人人都说这开头写得好,可没人说好在哪里,或许,大部分时候,人们都是人云亦云,不懂装懂。
可,其实作者点破了它的特别之处——全书的开头就正好是全书的结局,在小说的开端就把全书关闭起来了。
如果一本书要作者解释说明,则要么是这书本身晦涩难懂,要么是读者偷懒。
《情人》翻译的最好的是王道乾先生,王小波说自己的文学师承自两位翻译家王道乾和查良铮。
缘由是,最好的文学语言读起来应该是如珠玉落地,清脆悦耳;而这两位先生首先是诗人,然后才是翻译家,他们自然地以诗人的语言翻译出了文学作品应有的韵律感。
2023年《情人》读后感
2023年《情人》读后感2023年《情人》读后感1这是一个悲剧,一个儿子与情人的悲剧。
Mrs Morel不幸福的婚姻生活让她把对丈夫的爱转移到了儿子身上。
婚后不久,Morel夫妇便失去了对婚姻的激情。
Mrs Morel对丈夫很失望,但由于内心深处曾经爱过丈夫,她没有选择离开。
孩子们的到来成为她撑下去的动力。
大儿子 William长大成人,她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可William不幸染病去世,她伤痛令人欲绝。
之后,她便把希望寄托在二儿子Paul身上,而Paul也很明白母亲的心,对母亲一直都很好。
可是这种特殊的母子关系却造成了最终Paul的悲剧。
儿子就是儿子,如果把儿子当情人对待,那份爱已不再纯洁。
当Paul与 Miriam 恋爱时,Mrs Morel害怕Miriam把Paul从自己身边抢走,一直不同意他们交往。
最终Paul也没能和Miriam在一起。
当然,除了受阻于他母亲外,还有这两个年轻人自身的原因。
Miriam是个很要强的女孩,她对Paul的爱让Paul无法自由呼吸。
Paul不能把自己的一切交给这个女孩,而Miriam想要的却是他的所有。
他的身体、他的灵魂、他的一切。
Paul不能承受这样的爱,最终和Miriam分开。
爱也是需要自由的,如果不能轻松地面对彼此,那么这份爱将在亲密无间中窒息。
Paul和Clara的爱最后也结束了。
虽然Mrs Morel没有像讨厌Miriam那样讨厌Clara,但Paul和Clara还是无法继续下去。
Clara是结过婚的人,她希望有坚强的依靠,而Paul无法给她安全感。
Paul因为母亲的原因对婚姻有恐惧感。
谈到结婚她总是摇摆不定。
Clara想得到Paul 的全部,而Paul做不到,两人最终分手。
Clara回到了丈夫身边,她觉得丈夫深爱着她,愿意为她付出,能让她依靠,而Paul却不能。
故事最后,Mrs Morel 生病去世了。
家里失去了轴心,而不再是家了。
Mr。
Morel觉得更加孤独了,以前虽然他与妻子没有心灵上的沟通,但至少回家有人陪在身边,而现在他什么都没有了。
《情人》读后感
《情人》读后感在睡前的九十分钟里,看电影容易犯困,美剧也提不起兴趣,网上聊天又觉得无趣,于是我打开硬盘,挑选了一本《情人》来读。
阅读《情人》就像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就像我这样自诩爱读书的人,从十年前知道有杜拉斯这个人开始,到现在,这也只是我第一次从头到尾读完这本书。
每次都是刚翻开几页,就感到不耐烦,然后放下。
但慑于它极高的声誉,我又总是会在百无聊赖时重新拾起,心中不禁气恼地想:“难道只有我是个笨蛋,读不懂这本享誉全球的名著?”我可怜的小文学胃实在无法承受杜拉斯作品中那过于浓重的自怨自艾的小女人情节。
就像弗吉尼亚·伍尔夫所说的,由于女性生活和社交空间的狭小,她们的表达也受到限制。
即便现代女性的生活空间不再狭小,但你看看那些所谓的美女作家,关注的仍然是自己肚脐眼的每一个变化。
相较于杜拉斯,我认为其他作家的作品更值得一读,比如《印度之歌》和《抵挡太平洋的堤坝》。
与其说《情人》充满了欲望和情感,倒不如说这是老年时期失去情欲的杜拉斯给自己注射的一针兴奋剂。
我甚至怀疑那些在网上热烈崇拜杜拉斯的人中,有多少真正理解她的人,理解一个老年人的寂寞,以及一个只能依靠回忆每一个情欲细节来感受“活着”的老人的心境。
所有的细节都不再是当时的模样,而是被生命中的每一个可能的想象所混淆,所有的情感也不再是当时的情感,而是被杜拉斯所期望的情感所占据。
这是一个老人的梦呓,其中充满了青春不再的无奈、廖落,乃至愤恨。
就像那首流行歌曲所唱的:“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老年的杜拉斯仰天长叹:“我真想再有一次情欲的冲动,哪怕只有一次……”相较于文章开头那段被无数人复述和引用的名言“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我其实更喜欢另一段话,它其实就在第三段:“十八岁的时候我就衰老了。
我不知道是否每个人都是这样,我从来也没有打听过。
似乎有人对我说过,当你正在经历一生中最年轻、最受赞美的年华时,这种时光的突然推进有时会使你感到吃惊。
《情人》读后感11篇
The more refined the strategy, the easier it will be to execute thoroughly.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情人》读后感11篇《情人》读后感1“他是个强健的、身材修长的男子,有着用不完的精力。
他的脸很粗犷,具有象普通老百姓的那种粗线条;掩在那双浓密眉毛下的眼睛饱含着如此充沛的生命力,以至她不能不着迷。
它们好像在舞蹈,但又仿佛被笑声的余音振颤着;他的嘴巴也一样,好像马上会爆发出胜利的笑声,但又没有笑出来。
他给人以强烈的悬念感。
”他就是保罗。
《儿子和情人》一书中的男主人公。
D.H.劳伦斯细腻入微地叙述了他的青少年生活、与母亲的畸恋以及和米丽安、克拉拉的爱情纠葛。
这本书探讨了英国下层家庭关系的复杂性。
作者很注重心理描写,把保罗的思想逐步地解剖,呈现在读者面前。
保罗自小受到母亲莫瑞尔太太的钟爱,但是父亲却对他不理不睬。
他特别早熟,心里埋藏着对父亲的仇恨。
而莫瑞尔太太则是个复杂的人物,她把对死去的长子威廉的爱移植到保罗身上。
她对丈夫没有一点爱情,只是把他当作客人看待。
但是她极其嫉妒次子的情人,尤其是对米丽安。
因为她深知米丽安要夺走儿子的精神之爱,便千方百计地阻扰,并采取冷漠的态度。
而米丽安深爱着保罗,本来是不愿意与别人分享的,但是她是个富于牺牲精神的人,一直在默默地等待。
米丽安以为保罗在得到她的纯洁后会更爱她,可惜她想错了。
保罗太爱他母亲莫瑞尔太太了!直到他母亲死后,他才走向了新的生活。
至于克拉拉,她与保罗仅仅是肉体之恋。
后来与她的丈夫复合了。
全书洋洋洒洒40万字,其间不但插入了优美的景物描写,而且作者把人物的内心活动与景物的联系写得栩栩如生,各个人物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此书被列为英国一些大学文科的必读书。
《情人》读后感2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
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
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意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情人》读后感范文
《情人》读后感范文导读:本文《情人》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读后感灵活多样,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
下面是带来的《情人》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情人》读后感(一)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
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
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仅仅几句话的开端就把我吸引住了,不太喜欢看外国的作品,因为翻译者已经按照自己的感觉把作者原来的情感改变。
而《情人》的开端被杜拉斯寥寥几语诠释的深厚而浓烈。
自此喜欢情人,喜欢杜拉斯。
《情人》可以说是一部自传体小说,至少具有浓郁的自传色彩。
小说以一个年仅十六岁的法国少女,在渡江时与一个中国富家少爷邂逅开始,沿着这条叙述线索,渲染出一幕疯狂而绝望的爱情悲剧。
浓厚的自传色彩,不同凡响的爱情叙述,使杜拉斯成为当代法国独树一帜的艺术家。
小说《情人》以一个法国少女与中国少爷在越南西贡偶遇的经历为叙述线索,它通篇渲染了一种疯狂而悲绝的爱情,蕴藏了生命最大的激情。
她在引导着读者进入一个生活与艺术交织的空间,领略着异国情调,承受着生命中最沉重、最美好的压抑……在充满黑色的情绪流淌中,最为重要的是她突然就唤醒了你的记忆,往昔的一切如花朵在脑海里开放出绚丽的姿容。
这里记录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奇特的经历,特别是在黑夜降临的时候,我们正在沉睡,这种经历就像无声的音乐,覆盖了我们赤裸而美好的肉体,在心灵的底层静静地睡着。
我们以自己苍白的经历,去呼应着来自《情人》里“冻结在那冰块里面”的救援之声。
我需要他的钱为卧病在床的母亲治病,我需要他的钱供荒淫无耻的大哥寻欢作乐,我需要他的钱改变这穷困潦倒的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人读后感杜拉斯的《情人》主要通过一名贫穷的法国少女与富家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故事,折射出西方世界感情生活的不同侧面。
下面是为读者朋友们搜集整理的情人读后感,欢迎阅读。
情人读后感(一)情人,若只是一种欲望交流意义上的情人,会简单也肤浅的多。
若已经关乎灵魂上的东西,就变得复杂和不好收拾了。
欲望本身不是真正的痛苦,是欲望被人赋予道德意义上的评判,道德一旦否定某些事,就痛苦甚至令人绝望。
早熟的杜拉斯在15岁那年,站在湄公河一条渡船上,船的旁边有一辆黑色的轿车,这位比她大12岁的华裔男子主动送她去学校,于是故事开始。
他们在一座单间公寓私会,她奉献她的童贞,之后常在此幽会。
男人疯狂的爱着她。
第一次,她对他说:我另可让你不要爱我。
即便是爱我,我也希望你像和那些女人习惯做的那样做起来。
对她而言,她需要的是他的钱,而已。
这个安然的女人生活在如此怪异扭曲的家庭背景下,一个绝望病态的母亲,一个嗜赌如命可怖的大哥哥,一个“什么都不理解而什么都怕”的小哥哥。
母亲如此羞耻与她女儿的不堪行为,却满足于女儿这种方式下的金钱供应。
人生不只是如初见,过程只是为结局做铺垫。
中国男人最后与素未谋面的中国姑娘结婚,作为情人的她也是结了婚、生育、离婚并开始写作。
当她已经老了,这个男人对她说: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我享受绝望的东西,它有无力之感,变得凄美,它不再落入世俗的冷眼旁观之中,好像绝望的事情本身已经为此付出代价,甚至超乎那种代价了。
语言很破碎、随意,就像破碎、随意的灵。
但是这一切又不是失控的,似乎增添了很多维度。
不用投以同情或绝望的目光对情人,情人将人之性欲释放出来,把羞耻刺穿剥落交给爱情。
罪恶是可以被善所包容。
人回归到原本可以获得的欢乐之中。
“吻在身上,催人泪下。
流泪哭泣竟是对过去、对未来都是一种安慰。
”“他呼吸着她的面容。
他呼吸着眼前的一个孩子,他两眼闭着呼吸着她的呼吸,吸取她身上发出的热气。
”“他怎么说,就让他照他所说的去做,去寻求,去找,去拿,去取,很好,都好,没有多余的渣滓,一切渣滓都经过重新包装,一切都随着急水湍流裹而去,一切都在欲望的威力下被冲决。
”矛盾只是矛盾,似乎不会溶解不会顺应规律循环。
的确,这种爱情很新,很强烈,强行的现世力量,打破的只是爱情的形式,却内化了爱情的内容。
小小的情人是个爱玩火自焚的人,厚颜无耻和纯洁无暇都是内涵。
按照她的绝望,我也只是短暂寻找一点虚妄的情欲。
昨天看完了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作品,《情人》,感觉整本书就是一个很普通的情感故事.没有千折百回的情节,没有扣人心弦的悬念,亦没有精彩华丽的语言,因它的平淡无奇,这本书曾被我几度搁起,薄薄的页数十来天才得以读完.仔细揣摩这个带有作者自传色彩的故事和它的个中内涵,体会到了一些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女主人公,一个白人少女,家境贫寒,家人间亲情淡陌,唯一和她感情挚深的二哥也很早就去世了.就是这样一位从小没有感受到家庭温暖,孤独寂寞的女孩儿,和一位家境富有的华裔少爷之间产生了朦胧的爱情().她在他身上感受到了被爱和温情,迷失在两人这种小小的快乐中并曾一度为了这段爱情奋不顾身.可是,由于两人家境背景的悬殊,最终两人还是劳雁纷飞,各奔西东.作者在描写少女对待华裔少爷的感情和态度时,语气平淡乃至淡陌,这种淡陌,我理解成是作者的超然和淡定,在这种超然和淡定的背后,我看到了她对这段无望爱情的深深地无奈和恋恋地不舍.毕竟,他是第一个带给她温暖,体贴和爱情的人,也是后来带给她切肤之痛的人.联想到人世间各种各样的爱情,有希望的,没希望的,轰轰烈烈的,平淡无奇的,只要是赋予真心,认认真真的爱了,无一例外会让人刻骨铭心,终生难忘!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
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
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仅仅几句话的开端就把我吸引住了,不太喜欢看外国的作品,因为翻译者已经按照自己的感觉把作者原来的情感改变。
而《情人》的开端被杜拉斯寥寥几语诠释的深厚而浓烈。
自此喜欢情人,喜欢杜拉斯。
《情人》可以说是一部自传体小说,至少具有浓郁的自传色彩。
小说以一个年仅十六岁的法国少女,在渡江时与一个中国富家少爷邂逅开始,沿着这条叙述线索,渲染出一幕疯狂而绝望的爱情悲剧。
浓厚的自传色彩,不同凡响的爱情叙述,使杜拉斯成为当代法国独树一帜的艺术家。
小说《情人》以一个法国少女与中国少爷在越南西贡偶遇的经历为叙述线索,它通篇渲染了一种疯狂而悲绝的爱情,蕴藏了生命最大的激情。
她在引导着读者进入一个生活与艺术交织的空间,领略着异国情调,承受着生命中最沉重、最美好的压抑……在充满黑色的情绪流淌中,最为重要的是她突然就唤醒了你的记忆,往昔的一切如花朵在脑海里开放出绚丽的姿容。
这里记录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奇特的经历,特别是在黑夜降临的时候,我们正在沉睡,这种经历就像无声的音乐,覆盖了我们赤裸而美好的肉体,在心灵的底层静静地睡着。
我们以自己苍白的经历,去呼应着来自《情人》里“冻结在那冰块里面”的救援之声。
我需要他的钱为卧病在床的母亲治病,我需要他的钱供荒淫无耻的大哥寻欢作乐,我需要他的钱改变这穷困潦倒的家。
这位黄皮肤的情人带着我们全家人,去上高级餐馆,去逛夜总会,满足我们可悲的虚荣和自尊。
我生活在一个支离破碎,怪异扭曲的家庭中,纯朴、刚强却被世人欺骗,最终绝望的母亲;残暴丑陋、恶魔般的大哥;倍受屈辱而默默忍受的小哥哥。
他们虽然瞧不起我的中国情人,极力反对他,却无耻地以我的肉体作交易,满足他们的金钱欲望。
我的爱,从做童妓的时候就被人偷走了。
在长达一年半的时间里,我们不断地幽会,尽情地满足情感和欲望的需要。
但这段感情终究还是一段感伤绝望的爱情。
我不能战胜肤色和民族的偏见,不得不离开印度支那,回巴黎定居。
他也挣脱不了几千年封礼教的羁绊,不得不尊从父母之命,与一位素未谋面的中国姑娘结婚了。
许多年过去了,我结婚、生育、离婚并开始写作,他和他太太来到巴黎并给我打了电话。
他说他和从前一样,还爱着我,他不停止对我的爱,他将爱我,一直到死……杜拉斯在道德上是反对派,在既定的社会规则安排之外去占卜自己的命运,不仅是行动上的,不是被迫的,而是毫不费力地抛除道德的心灵枷锁,以自主的思考自决地审视内在的欲求,采取自觉的行动。
从个人生命欲求的角度发现现实思想规则、行为规则的冲突。
深刻的角色特征成为小说突破文本局限唤起广泛反应的内在要素。
《情人》中叙述者“我”与其类同幻象的相互认同,及在其它作品中的不断认同,构造出社会背景中的道德张力:“这位夫人和这个戴平顶帽的少女都以同样的差异同当地人划分开。
她们两个人都是被隔离出来的,孤立的。
是两位孤立失群的后妃。
她们的不幸失宠,咎由自取。
她们两人都因自身肉体所富有的本能而身败名裂。
她们的肉体经受所爱的人爱抚,让他们的口唇吻过,可以为之而死的死也就是那种没有爱情的情人的神秘不可知的死。
问题就在这里,就在这种希求一死的心绪。
”(王道乾译)异样的道德意识产生于这样的道德环境,只要这样的道德环境还在带来痛苦,文本中另类的道德便有它存在的意义。
她哭了,因为她想到堤岸的那个男人,因为她一时之间无法断定她是不是曾经爱过他,是不是用她所未曾见过的爱情去爱他,因为他已经消失于历史,就象水消失在沙中一样,因为,只是在现在,此时此刻,从投向大海的乐声中,她才发现他,找到他。
”思考?回忆? 否定的道德曾经预示了爱情的不可能性,可真切的爱的感觉将预示新的道德的可能性,作者用道德心理将自我与社会联结起来。
抛弃道德的庇护是为了抨击社会中的虚伪,抗争一种压抑人的伪善。
观照了道德主体与道德环境,接下来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探讨小说中体现的道德心理的意蕴。
杜拉斯以非常平静的语气讲叙道德边缘地带人们的生活。
矛盾仅仅是矛盾,痛苦仅仅是痛苦,没有对错,只有善对人们造成的摧残,恶却使人们回归精神安宁的历史。
人们没有思考,只有记忆,没有反抗,只是自然而然地行动,因为不曾思考,所以不曾屈服。
传奇式的恋情沾染着深深的悲剧色彩,却又那么纯洁动人,不带有任何理性因素,就是那样一种一旦开始就要不可遏制地进行下去的爱情,快乐而无害,爱是无辜的,却被社会不容,被道德谴责。
权势、歧变、战争,它们设定一套道德凌驾在真情实感之中,有这样一些无知的人坚持自己的真情实感,它们的真诚意味着对道德的重新设定。
从人的需求、人的尊严的角度来设定道德,还是从社会、从政府的角度来设定道德,这是产生冲突的症结所在,这里可以自然地引出是人具有终极的意义还是道德具有终极的意义的问题。
我想,杜拉斯一定是同意前者,并且将悲剧之美赋予那些与主流道德不合的人物,以历史性的追求来展示对道德的另外一种理解。
审视社会以及形成社会的文化。
杜拉斯的小说中,社会作为与个体保持距离的背景,只是一些流淌不已的概念,从不表明自己的独特之处,外界之物都是历史地存在,象时间一样不能区分,不可阻挡。
情人读后感(四)除却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和巴尔扎克的《高老头》,记忆中很少读法国作家的作品吧,这两周抽时间读完了杜拉斯的《情人》一书,虽不甚明白,但终究还是稍有体会。
正如译者所言,杜拉斯的作品是深涩难懂的,时间空间人物的转换过快,往往使得读者迷惑而不知其所言何物。
我已经老了。
简单的开头,却不知承载了多少岁月的沧桑,世事的煎熬,容颜的摧残;又不知有多少的自悦自喜,心醉神迷,流连忘返,恐怕只有杜拉斯自己能够明白其中的滋味吧。
冷漠的母亲,贪婪的大哥,懦弱的小哥,绝望是那么的彻底。
然而,终有一天,她遇见了自己的情人,自己也不清楚到底存不存在爱情的情人,只是知道,她需要他,而他也需要她。
当白日已尽,他们在一起相互取暖,相互慰藉;有时,她会莫名觉得眼前这人像是自己的父亲,但就是这样他们彼此拥有。
可是后来,他们不能在一起。
港口消失了,接着,陆地也消失了。
航船横越大洋,她最后还是走了。
再后来,经历几次结婚,生孩子,离婚;最后,他带着他的女人来到巴黎。
他给她打来电话,她一听声音,就听出是他。
他说:我仅仅想听听你的声音。
她说:是我,你好。
后来他不知道和她再说什么。
故事到此为止,仅此而已,你不知还会发生什么,但那不重要了,是吧?毕竟往事已成追忆。
总体来说,小说大多关于爱情、死、希望这些观念。
没有爱的爱情,爱的对象便变成了“物”。
“继而引出极度的痛苦,深可悲戚的情景,而运笔又偏于枯冷,激情潜于其下,悲剧内容既十分沉重又弥漫全篇,很是低沉悲伤。
”情人读后感(五)尽管心中有千般不愿,我最终无法否认,《情人》正如它的包装,是一本“穿越”形式的“言情小说”。
可这是一本怎样的“言情小说”啊!当我还年轻的时候,也以为爱情就是琼瑶,席绢,就是杨过与小龙女,罗密欧与朱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