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章环境毒理学考试整理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环境毒理学:是利用毒理学的方法研究环境,特别是空气、水体、土壤中已经存在或者即将进入的有害化学物质及其在环境中的转化产物,对人体健康的有害影响及其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环境污染物,环境污染物主要是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化学性污染物。环境污
环境毒理学的主要任务:
1)研究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可能危害及其剂量—反应关系,进行毒性和安全性评价。2)阐明环境污染物毒作用机理及影响其毒作用的各种因素,探索环境污染物对生物体健康损害的早期检测指标。
3)——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4)为制定环境标准、环境卫生标准,为预防、治疗环境污染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毒理学的主要内容:研究环境污染物及其在环境中的转化产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包括毒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排泄等生物转运过程以及代谢转化等生物转化过程,剂量与作用的关系,毒物化学结构与毒性大小以及影响毒作用的各种相关因素。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以动物实验为主,包括体外试验和整体内实验,结合人群流行病学调查。体外试验分为器官、细胞、亚细胞、分子四种水平;整体实验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种毒性实验。
第二章
迁移的方式:机械性迁移、物理-化学性迁移、生物性迁移
气的机械性迁移作用:
包括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自由扩散作用和被气流搬运的作用
受到气象条件、地形地貌、排放浓度和排放高度等因素的影响。(考主要影响因素)
一般规律是,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浓度与污染源的排放量成正比,与平均风速和垂直混合高度成反比。
水的机械性迁移作用:
包括污染物在水中的自由扩散作用和被水流搬运的作用。
受到水文条件、气候条件、水中悬浮物、排放浓度和距排放口距离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考主要影响因素)
一般规律是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浓度与污染源的排放量成正比,与平均流速和距污染源的距离成反比。
污染物在大气、水和土壤中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在什么条件下更易迁移?如在土壤中,酸性条件还是碱性条件下更易迁移?
酸碱作用:酸性比碱性条件更易迁移
酸性环境使大多数污染物形成易溶性化合物,促进了污染物的迁移。
在环境pH值比较高时,许多污染物就可能沉淀下来,在沉积物中相对富集。
氧化—还原作用:氧化条件比还原条件更易迁移
一些金属如Cr、V 、S 、Se等在氧化条件下形成易溶的化合物如铬酸盐、钒酸盐、硫酸盐、硒酸盐等,具有较强的迁移能力,而在还原环境中,这些元素则变成难溶的化合物而不能迁移。
污染物的迁移: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的空间位置的相对移动过程。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方式有三种:机械性迁移、物理-化学性迁移、生物性迁移。
生物性迁移:污染物通过生物体的吸收、吸附、代谢、死亡等过程而发生的迁移。生物性迁移有三种形式:生物浓缩、生物积累、生物放大。
生物浓缩:生物体从环境中蓄积某种污染物,使这种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在环境中的浓度的现象。(生物浓缩系数(BCF)=生物体内该种污染物的浓度/环境中该种污染的浓度)生物积累:生物个体随着其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从环境中蓄积某种污染物,使其浓缩系数不断增大的现象。(生物积累系数(BAF)=生长发育前阶段污染物的浓度/生长发育后阶段污染的浓度)
生物放大:在生态系统的同一食物链上,某种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随着营养级数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生物放大系数(BMF)=高营养级生物体内污染物的浓度/低营养级生物体内污染物的浓度)
污染物的转化: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的作用而改变形态或者转变成另一种物质的过程。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转化有三种形式:物理转化、化学转化、生物转化。
化学转化作用: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络合反应、光化学反应。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转化以光化学氧化和催化氧化为主;在水体中的转化以氧化-还原反应和络合水解反应为主。土壤中,在pH较低时,金属溶于水而成离子状态易于迁移;在pH较高时,金属易与碱性物质化合,呈不溶态沉淀难迁移(游离金属离子和脂溶性金属络合物是金属产生毒作用的主要形态)。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转化:
以光化学氧化、催化氧化反应为主
例一:光化学烟雾(Photochemical Smog)
光化学烟雾是大气中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紫外线照射下反应生成的多种污染物的混合物。
光化学烟雾最具危害的两种物质是臭氧(O3)和过氧乙酰硝酸酯(peroxyacetylnitrates , PAN)。例二:酸雨(Acid Rain)
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转化:土壤是环境中微生物最活跃的场所,故生物降解起重要作用。
土壤颗粒的吸附作用加快一些农药的水解反应。
土壤中的自由基在引发土壤污染物转化和降解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脂溶性污染物,以被动扩散吸收;水溶性污染物,以特殊转运吸收。
第三章:考生物转运:概念、包括哪些、过程如何?考生物转化:概念、包括哪些方面,过程?
生物转运:化学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具有类似的机理,都是反复通过生物膜的过程,统称为生物转运
生物转化:化学物质在组织细胞中发生的结构和性质的变化过程,称为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
污染物生物转化的结果:1.使大部分有机污染的毒性降低,形成更容易降解的分子结构;2.使部分有机污染物的毒性增强,形成更难降解的分子结构。
毒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方式:
1被动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用载体,不消耗能量)
2 滤过(通过膜孔,以水为载体,不消耗能量)
3 特殊转运(主动转运:逆着浓度梯度,蛋白载体,消耗能量;易化扩散:顺着浓度梯度,蛋白载体,不消耗能量))
4 膜动转运(吞噬作用和胞吐作用—细胞膜的变形、移动和收缩)
吸收:(重点,看书要细,P22)考途径、具体某一种特殊污染物是通过哪些途径吸收的,如食品是通过哪途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