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的补给类型复习过程
高考地理复习河流补给知识点新解
高考地理复习河流补给知识点新解通过对近年高考地理的分析总结,整理了河流补给知识点新解的相关内容。
1、雨水补给:它是河流最重要的补给类型,一般多在夏季和秋季补给河流,个别地区也发生在冬季。
雨水补给具有不连续性和集中性的特点,往往造成河川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2、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主要发生在春季,具有连续性和时间性的特点,比雨水补给河流的水量变化来得平缓。
3、冰雪融水补给:主要指在流域内的高山地区,永久积雪或冰川的融水补给。
这类补给也发生在干旱、半干旱的山区和部分较温润的山区。
冰雪融水补给最显著的特点是单位面积出水率高,并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的特点。
这类补给的河流水量的年变化幅度比雨水补给的河流小。
4、湖泊沼泽补给:山地地区的湖泊,常成为河流源头。
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湖泊,能汇集湖区许多来水,增加河流流量,较大湖泊对河流水量起调节作用。
沼泽水补给,对河流水量的调节作用不明显,补给的水量也较小。
5、地下水补给:它是河流水量可靠、经常的来源。
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过程线变化更为平缓,径流的年内分配均匀,年际变化小。
注:河流一般很少为单一补给,通常是具有某种补给类型占优势的混合补给。
河流的补给类型的分析:1、依河流所在的地区判断: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云贵高原区地下水补给较多;东北地区的河流有季节性积雪融水和雨水补给。
2、依据径流变化过程判断:雨水补给,径流变化较大,与降水变化一致;冰川融水补给决定于气温,径流高峰在夏季;地下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平稳而可靠;湖泊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使径流变化较小;春季有明显春汛的则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河流水补给形式及特点:特别提醒: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有水源互补关系。
三种水体的补给状况取决于水位高低和流量大小的动态变化:当河流水位高于湖面或地下潜水面时,河流水补给湖泊水或地下水;当河流水位低于湖面或潜水面时,湖泊水或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届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河流补给类型
专题复习-------河流补给类型下图表示重庆附近长江某水文站的气温、降况及该江段补给类型,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所示的补给类型为A.地下水补给B.降雨补给c.冰雪融水补给D.湖水补给(2)导致②类型补给春多夏少的主要因素是A.春季增温快,冬季积雪多B.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C.春季多风,流域内多地形雨D.夏季单一暖气流控制,少锋面雨【同类变式】读三种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回答l~3题1.甲代表的水体是A.雨水B.冰川融水C.地下水D.生物水2.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A.1~2月B.3~4月C.6~7月D.10~11月3.鄱阳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由此导致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A.a变大B.b变稳定C.a在丰水期变小D.b在枯水期变大(2006年高考广东卷)下图为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4~5题。
4.该河流位于( )A.亚热带季风区B.亚热带大陆西岸C.温带季风区D.高寒地带5.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 )A.由雨水和地下水补给B.有一个汛期C.冬季断流D.年径流总量大(2006年黄冈)下图是我国海拔3800米某内陆湖的水位变化情况。
读图,回答6--8题。
6.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影响B.风沙影响C.降水影响D.气温影响7.该湖泊与潜水的补给关系是A.1月份湖水补给潜水B.7月份湖水补给潜水c.湖水长年补给潜水D.潜水长年补给湖水8.某旅游公司拟在该地办一个湖滨浴场,其最佳位置是(从湖底地形考虑)A.①B.②C.③D.④读下图,回答9—10题9.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A.湖泊水B.雨水C.冰川融水D.地下水10.这种河流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地区是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11、下图是我国某河流的综合补给示意图 , 读后回答 :(l) 图中 A 、B、 C 分别是这条河流水源补给形式, 该判断:A 是__ __ _补给B 是__ _补给C 是__ ____补给根据是___ 。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重点突破的教学实践---《河流的补给方式》为例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重点突破的教学实践---《河流的补给方式》为例摘要:在近五年的全国文综地理卷中,与河流相关的知识考频较高,要正确解题,首先要能正确判断河流的补给方式,所以这部分知识应该作为高中地理老师在一轮复习中的重点。
关键词:高中地理一轮复习河流的补给方式2017版基于核心素养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陆地水体之间的关系是指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其中河流是人类利用和影响最深刻的陆地水体,在高中阶段学生应该能正确分析河流的特征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掌握分析河流的补给方式的能力是正确分析河流的特征、河流的开发利用方向以及河流地貌的发育、农业的区位选择等知识的前提。
相对于新授课,一轮复习应该加大对知识的深度和宽度的挖掘,要指导学生运用书本知识提高解题能力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相对于二轮复习,试题的难度选择不宜太大!一轮复习课《河流的补给方式》要怎么上,才是有效的呢?首先要结合区域地理,指导学生构建和完善知识体系。
在梳理知识体系时可以使用学案列表,对比分析河流的主要的补给类型。
表格的内容包括主要补给类型的补给季节、影响因素、典型河流的流量曲线图,同时引导学生分析不同补给方式河流的水文特征。
地理学习一定要结合真实情境,这也是高考的命题方向,所以在分析河流的补给方式时应结合区域地理,一方面可以训练解题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以及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
在梳理雨水补给方式时,可以将欧洲西部、欧洲南部、亚马孙地区以及中国东部地区这几个区域河流进行对比,都是以雨水补给为主,但是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以及汛期都具有差异性。
特别是亚马孙地区和欧洲西部都是全年多雨,河流的流量季节变化都小,但是由于每月降水量的差异,亚马孙地区的河流是全年皆讯,但是欧洲西部的河流是汛期不明显。
季节性积雪融水应该让学生重点掌握其影响因素:一看冬季的降水是否较丰富,冬季降水较丰富的区域大部分都和西风有关系;二看冬季的平均气温是否在0℃以下,冬季温度要受纬度、地形、大气环流等的影响。
地理河流补给知识点整理归纳
地理河流补给知识点整理归纳地理学主要是研究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了地理河流补给知识点整理归纳,供大家阅读参考。
地理河流补给知识点整理归纳一.河流补给河流补给有雨水、冰雪融水、湖水、沼泽水和地下水补给等多种形式。
最终的来源是降水。
多数河流都不是由单纯一种形式补给,而是多种形式的混合补给。
河流补给是河流的重要水文特征,它决定了河流水量的多寡和年内分配情势。
研究河流补给有助于了解河流水情及其变化规律,也是河水资源评价的重要依据。
河流补给指河流的水源。
大多数河流的水源,主要是流域上的大气降水。
根据降水形式及其向河流运动的路径不同。
二.河流补给类型1、大气降水为河流的最主要补给形式,以雨水补给为主。
雨水补给河流迅速而集中,具有不连续性。
河流流量过程线随着降雨量的增减而涨落,呈现锯齿形尖峰。
我国大部分地区处在东亚季风区内,雨量的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年际变化也大,因而河川径流的季节分配不均,各年水量很不稳定,丰枯变化比较悬殊。
同时,由于降雨集中,冲刷地表,所以河流含沙量往往较大。
我国各地雨水在年径流量中所占的比重相差悬殊,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为60%~80%,其中浙闽丘陵地区和四川盆地的河流可达80%~90%,云贵高原占60%~70%;黄淮海平原各河占80%~90%;东北和黄土高原各河占50%~60%;西北内陆地区只占5%~30%。
地中海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冬季,河流的汛期为冬季;热带雨林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年降水较均匀,河流的径流量季节变化不大。
2、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径流流经地区,冬季往往严寒多雪;随着气温的回升,冬季以固态形式降落到流域表面上的积雪,第二年春季开始融化,补给河流。
汛期多出现在春季或初夏。
其补给水量的多少及其变化,与流域积雪量和气温变化有关。
由于气温具有缓慢连续变化的特点,因而河流流量过程线的变化也比较稳定平缓。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河流补给类型的判断方法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河流补给类型的判断方法一、知识讲解河流补给类型的判断方法(1)大气降水为河流的最主要补给形式,根据不同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差异,河流的径流年变化存在以下三种形式:①全年径流量较为稳定:热带雨林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②夏季为汛期,冬季为枯水期:(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区和热带草原气候区。
③冬季为汛期,夏季为枯水期:地中海气候区。
(2)冰川融水补给的多少主要受气温高低的影响,径流高峰出现在夏季;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段)的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而年际变化较小。
二、例题分析1.我国河流的枯水期一般出现在冬季,河水流量和水位变化都很小。
该时期河流水量最稳定的补给来源是( )A.大气降水B.地下水C.湖泊水D.高山冰川融水解析:河水的补给类型多种多样,四选项中地下水补给最稳定并且是枯水期的主要补给水源。
答案:B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图中的线段中标上箭头,用以表示出该地区的水循环过程。
(2)若图中山脉的最高峰为5 000 m,请指出图中河流的水源补给类型。
(3)如果该地区位于欧洲西部,请描述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
(4)结合水循环原理,说明植被破坏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第(1)题,图示的水循环发生在海洋和陆地之间,应为海陆间水循环,箭头应呈逆时针方向。
第(2)题,图示河流湖泊沿岸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说明当地为温带。
温带夏季最热月均温在30 ℃以下,据此可计算出山顶夏季气温T<30-5×6,即T<0 ℃,故可知山顶存在终年积雪。
图中河流的补给除大气降水、湖泊水,地下水外,还有高山冰雪融水。
第(3)题,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最冷月均温在0 ℃以上,结合图中河流流经平原地区,故水文特征主要有:水量平稳,水位季节变化小,无明显的汛期,含沙量小,无结冰期等。
第(4)题,水循环包括蒸发、降水、下渗等多个环节,植被破坏会对区域地理环境产生多方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对蒸发、下渗、径流及地表形态等方面。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一、知识讲解1.读下图,回忆下列知识。
(1)由图1可知,水体之间存在相互补给关系的是河流水与湖泊水、河流水与地下水、湖泊水与地下水之间。
(2)图2中左图表示丰水(丰水/枯水)期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此时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3)图2中右图表示枯水(丰水/枯水)期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此时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4)各水位的相互补给状况取决于水位高低和流量大小的动态变化。
2.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也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普遍,尤以东河水的来源称为河流补给,其类型主要有雨水补给、积雪融水补给、冰川融水补给、湖泊水补给和地下水补给等。
下图为“南美部分地区河流补给分布图”。
据此完成1~2题。
1.①地的河流补给类型为( )A .雨水B .积雪融水C .冰川融水D .地下水2.M 、N 两处河段水位季节变化比较()A .M 小于NB .M 大于NC .变化一样D .无法比较答案 1.C 2.B解析 第1题,结合图示中①的地理位置知,该地位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由于地势高,高山上部冰川积雪广布,因此其河流主要补给类型为冰川融水。
第2题,M 、N 分别位于湖泊上游和下游,受湖泊调节作用影响,N 河段水位季节变化较小。
三、跟踪训练目前安徽省正试点“海绵城市”建设:缺水地区,优先利用透水砖、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其他地区,优先利用雨水湿地、蓄水池等措施,构建新型的城市水循环系统。
据此完成1~2题。
1.“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A.①增加B.②减少C.③减少D.④增加2.“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目的是①减少城市用水量②促进雨水资源利用③增强城市排水能力④缓解城市内涝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下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全球陆地、海洋年降水量和年蒸发量多年平均值的数量关系。
读图回答3~5题。
3.表示海洋降水量的是A.甲B.乙C.丙D.丁4.箭头①的含义是A.地表径流B.地下径流C.水汽输送D.植物蒸腾5.参与箭头①环节的水量为[来源:学.科.网]A.甲、乙的差额B.甲、丙的差额C.乙、丙的差额D.乙、丁的差额下图为某河流径流量和当地气温的年内变化曲线图。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5课时 河流的补给类型
2.河流的补给类型
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表:
补给类型补给
季节
主要影
响因素
我国
主要
分布
地区
径流量的
季节变化
雨水补给一般以夏
秋两季为
主
①降水量的多少;
②降水量的季节分
配;
③降水量的年际变
化
普遍,尤以东部
季风区最为典
型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
①气温高低;
②积雪多少;
③地形状况
东北
地区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夏
季
①太阳辐射;
②气温变化;
③积雪和冰川储量
西北和青藏高
原地区
湖泊水补给全年①取决于湖泊与河
流的相对位置;
②湖泊水量的大小
普遍
地下水补给全年①地下水补给区的
降水量;
②地下水位与河流
水位的相互位置关
系
普遍。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河流专题(含答案)
河流(与人类关系密切)----------高考命题的重点对象水资源:农业、工矿业、生活用水水能:能源开发航运:地域联系、经济发展洪涝灾害:防洪、抗旱三角洲、沿江平原、冲积平原:农业、聚居地河流的基本概况:河源、流向、长度、注入的海洋(湖泊)、流经地形区、流域范围、流域内气候和植被状况。
(描述角度)河流的补给类型(水源)、汛期长短、水位变化大小及原因、流量和水位变化造成的灾害。
(分析角度)河流的水质状况,即含沙量大小、污染情况及沿岸居民使用河水的情况。
(水资源)河流的开发利用状况,即灌溉、航运、养殖、发电、防洪、旅游等方面的效益如何。
(联系人类活动的角度)1.河流补给类型:①雨水补给---------影响因素-降水量②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冬雪春融)---影响因素-积雪量③冰雪融水补给(夏)---影响因素-气温有明显的季节、日变化④地下水(稳定、互补)⑤湖泊水(上游补给,中游调蓄)补给类型补给季节补给特点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雨水补给①时间集中②不连续③水量变化大①降水量的多少②降水量的季节分配③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①有时间性②有连续性③水量稳定①气温高低②积雪多少③地形状况东北地区(改善土壤墒情:水分状况)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①有时间性②有明显的季节、日变化③水量较稳定①太阳辐射②气温变化③积雪和冰川储量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湖泊水补给全年②对径流有调节作用①取决于湖泊与河流的相对水位②湖泊水量的大小普遍地下水补给全年①稳定②一般与河流有互补作用①地下水补给区的降水量②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相互位置关系普遍2、河流的水系特征源地、流向、长度、归属(大洋水系)、落差、支流(多少、形状)、流域面积、河道特征(曲直、宽窄、深浅)水系特征体现区域地形的基本框架:向心状、平行状、树枝状、羽毛状、扇状(天津海河)、网状等3、河流的水文特征:水位及其季节变化(径)流量(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水能等凌汛:有结冰期低纬流向高纬初冬或者初春时期(黄河上游宁夏段、下游山东段境内)试对比长江中游与黄河中游水系特征的主要差异。
《河流的补给类型》课件
河流补给的重要性
01
02
03
维持河流流量稳定
不同补给类型使河流流量 保持相对稳定,满足人类 生活和生产用水需求。
影响水质
不同的补给类型影响河水 的水质,如雨水补给水质 一般较好,冰雪融水补给 易受融雪剂影响。
调节气候
河流的水汽蒸发和水分循 环对当地气候有重要调节 作用。
河流补给的地理分布
01
02
03
04
雨水补给
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 带地区,如我国南方地区。
冰雪融水补给
主要分布在寒带和温带高山地 区,如我国西北的河流。
地下水补给
广泛分布,尤其在地下水位高 的地区。
湖泊与水库补水
分布在有湖泊和水库分布的地 区。
02
雨水补给
形成过程
雨水降落到地面,通过径流汇入 河流,成为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
。
在不同地区,雨水补给的季节性 差异较大,通常在雨季时形成洪
水,而在旱季则流量减少。
雨水补给还受到地形、地貌、植 被覆盖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 决定了地表径流的流向和流量。
影响因素
降雨量
降雨量的大小直接影响 雨水补给的量,降雨量 越大,河流的水量越充
沛。
降雨强度
降雨强度决定了地表径 流的流速和流量,强降 雨往往形成较大的洪峰
流量。
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决定了地表径 流的流向和流速,从而 影响雨水补给的分布和
特点。
植被覆盖
植被覆盖可以减少地表 径流的形成,从而影响
雨水补给的量。
特点与分布
雨水补给是全球大部分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尤其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更为普遍。
雨水补给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通常在雨季时形成洪水,而在旱季则流量减少。
山东省邹城市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河水补给(地下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课件
我国主要 分布地区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雨水 补给
一般以 夏秋两 季为主
①降水量的多 ①时间集中 少 ②不连续 ②降水量的季 ③水量变化 节分配 大 ③降水量的年 际变化
普遍,尤以 东部季风区 最为典型
补给类 型
补给 季节
补给 特点
主要影响 我国主要分布 因素 地区
径流量的 季节变化
季节性 积雪融 水补给
季节性 积雪融 水补 给 永久性 积雪和 冰川融 水补给
①有时间 性;②有明 主要在夏季 显的季节 、日变化; ③水量较 稳定
西北和青藏高 原地区
总结:河流补给一览表
普遍松花江 湖泊水 补给 ①较稳定;② 全年 对径流有调 节作用 ①取决于湖泊 与河流的相对 位置;②湖泊水 量的大小 源头(调节 水量)、长 江中下游地 区的湖泊( 削峰补枯) ①地下水补给 地下水 ①稳定;②一 区降水量;②地 普遍西南的 喀斯特地区
11
12月
河流与湖泊的补给关系? 枯水期,湖泊补给河流; 丰水期,河流补给湖泊。
围湖造田是绝对的不对!填海造陆未必。 湖泊对河流的调蓄作用最明显的是:长江
长
洪水期
江
枯水期
洞庭湖
湖泊对河流径流起着调节作用,洪水期蓄积部分洪水,延缓、削减洪峰,枯水期补充河流 径流。 人工湖泊——水库更可以起到人工拦蓄洪水、并按人们需要来调节河川径流的作用。 这种调节作用主要影响湖泊以下河段
河流的补给类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①雨水补给 ②冰川融水补给 ③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④地下水、湖泊水补给
河流补给:
------河水的来源
长江的补给可能涉及哪几种水体?
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源头有来源于高山上的冰川融水, 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有许多湖泊与之相连,可以得到湖水的补给,长江大部分河段处于季风气 候区,有丰富的降水,所以还有大气降水补给. 冰雪融水补给(上游青藏高原部分)
高三一轮复习河流的补给类型教学PPT课件
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如塔里木河。
评
气温高低、积雪量的多少
图三
上图是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径流量变化图, 该河流有几个汛期?分别出现在哪个季节?
两个, 春季和夏季 (春汛)(夏汛)
分别以哪种补给形式为主? 春汛——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夏汛——大气降水补给
热雨、温海 当地冬季(冬雨) 冬汛,径流季节变化大
河流流量变化与气温密切相关,河流流量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且易出现断流。
上图是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径流量变化图,
冬汛
夏汛
无汛
1.下列地区的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完成连线。
热雨、温海 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当地冬季(冬雨) 冬汛,径流季节变化大
全年(年雨)
夏汛,径流季节变化大
夏季(夏雨)
径流相对稳定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蒸发旺盛和农业引水灌溉, 使河流径流量减少
断流
图三
河流流量变化与气温密切相关,河流流量有明显
春汛
无汛 期 无汛 期
东部季风区 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
东北地区 普遍 普遍
课堂检测
春汛——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夏汛——大气降水补给
(春汛)(夏汛)
(春汛)(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气温高低、积雪量的多少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回升——春汛——河流径流年际变化较小,季节变化较大
分别以哪种补给形式为主?
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如塔里木河。
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河流 径流变化随降水量的季节变 化而变化—夏汛—东部季风 区
课堂检测
1.5分钟整理背诵本节重点知识
河流水的补给类型
东部季风区
特 点 ① 时 径流量与降水量相一致 间 集 中
——降水量 ——径流量
(1)
② 不 连 续
③ 水 量 变 化 大
(2)主要影响因素:①降水量得多少 ;②降水量的季节分配;③降 水量的年际变化;④流域面积的大小
(4)地位作用:雨水补给,是河流最重要、最广泛的补给类型, 一般多在夏季和秋季补给河流,个别地区也发生在冬季。雨水补 给与当地 气候 有直接关系,我国雨季时径流量最大,补给的季 节和年际变化也较 大 。
无汛(全年)无汛(全年) 随气温而变 化,季节变 化大,而年 季变化小; 愈往下游, 水量愈少
径 流 特 点
随气温而变化 (气温高低、积 雪多少、地形状 况)
与河水互补, 水位高的补 给水位低的, 径流稳定
径流变化数河流
秦岭-淮河 高山地区 普遍,长江 普遍,西南 以北,特别 (西北及青 中下游地区 部喀斯特地 是东北地区 藏高原地区)典型 区
雨水补给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东部季风区
永久性积雪融水补给
东北地区
南部沿海地区 西北内陆地区 雨水补给
西南喀斯特地区 地下水补给
小试牛刀
读三种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关系示 意图,回答l~3题 1.甲代表的水体是 C A.雨水 B.冰川融水 C.地下水 D.生物水 2.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 C A.1~2月 B.3~4月 C.6~7月 D.10~11月
3、永久性冰川积雪融水补给
——冰川融水补给从冰川解 冻开始,夏季温度最高,径流就最大,到了结冰就结束, 河流断流
(1)特点: ①有时间性;②有明显的季节、日变化;③水量较稳定
①太阳辐射;②气温变化;③积雪和冰川储量 (2)主要影响因素: 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在 夏 季气 (3)在我国典型分布区: 温最高,冰川融水形成 夏 汛,而 冬 季气温在0℃以下,河流 出现断流 ,为河流的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2014高考复习——河流水的补给和水文特征(春17)
补给时间
全年 (年雨) 当地夏季 (夏雨、湿季) 当地冬季 (冬雨)
径流特点 流量大,径流量季 节变化小
夏汛,径流季节变 化大 冬汛,径流季节变 化大
(2)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冰雪融水补给——有汛
气候区
高纬、高山地 区和干燥气候 区
(高纬度温带季 风气候区、热带 沙漠气候、温带 大陆性气候区)
雨水补给
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流流量变化与降雨量 变化相一致
冰雪融水----冰川融水补给
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流流量变化与 气温 密 切相关。这类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 。 西北地区
冰雪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流量(立方米) 700 600 500 积雪融水补给 400 春汛 300 200 100 0
补给类型
补给时间
主要影响因素
补给特点
雨水
径流量随降水 不连 续、集 由各地雨季 量的季节变化而变 中性、水量变化 时间决定 化 大 有时间性,水量 每 年 春 季 气 温 变化较缓,冬季 升高,积雪融化 河流封冻,出现 断流
季节性积 雪融水
春季
有时 间性 , 冰 川 的 消 融 量 水量较稳定,在 冰川融水 主要在夏季 随气温的升高而增 冬季冰川不融, 加 出现断流,夏季
河水什么时候补给潜水? 潜水什么时候补给河水?
万里长江 险在荆江
1998年荆江的最高 洪水位超过海拔45米,而江汉 平原的一般地面高程是海拔30 米,最低处只有海拔20米。即 使在枯水冬季,有些河段堤外江 水水位明显高于堤内的田地、房 屋,从而使荆江某些河段也变成 了地上河。
正常情况下河水与地下水之间可以相互补给,
冰川水的来源?来源水体属于陆地水体吗? 大气降水,属于海洋水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流补给指河流的水源,一般分为5类:
1、雨水补给:
它是河流最重要的补给类型,一般多在夏季和秋季补给河流,个别地区也发生在冬季。
雨水补给具有不连续性和集中性的特点,往往造成河川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2、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主要发生在春季,具有连续性和时间性的特点,比雨水补给河流的水量变化来得平缓。
3、冰雪融水补给:
主要指在流域内的高山地区,永久积雪或冰川的融水补给。
这类补给也发生在干旱、半干旱的山区和部分较温润的山区。
冰雪融水补给最显著的特点是单位面积出水率高,并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的特点。
这类补给的河流水量的年变化幅度比雨水补给的河流小。
4、湖泊沼泽补给:
山地地区的湖泊,常成为河流源头。
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湖泊,能汇集湖区许多来水,增加河流流量,较大湖泊对河流水量起调节作用。
沼泽水补给,对河流水量的调节作用不明显,补给的水量也较小。
5、地下水补给:
它是河流水量可靠、经常的来源。
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过程线变化更为平缓,径流的年内分配均匀,年际变化小。
河流一般很少为单一补给,通常是具有某种补给类型占优势的混合补给。
河流的补给类型的分析:
1、依河流所在的地区判断:
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云贵高原区地下水补给较多;东北地区的河流有季节性积雪融水和雨水补给。
2、依据径流变化过程判断:
雨水补给,径流变化较大,与降水变化一致;冰川融水补给决定于气温,径流高峰在夏季;地下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平稳而可靠;湖泊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使径流变化较小;春季有明显春汛的则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特别提醒:
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有水源互补关系。
三种水体的补给状况取决于水位高低和流量大小的动态变化:当河流水位高于湖面或地下潜水面时,河流水补给湖泊水或地下水;当河流水位低于湖面或潜水面时,湖泊水或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湖泊和水库(人工湖泊)对河流径流起着调蓄作用:在洪水期蓄积部分洪水,延缓、削减洪峰;枯水期释放蓄水,补充、稳定径流。
河流特征
河流的水文特征:
(1)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
(2)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
(3)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
(4)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
(5)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
水位变化:
(1)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随雨量的季节变化而变化
(2)以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季节变化而变化(夏季径流量大)
(3)有冬季积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形成春汛和夏汛——东北地区的河流
(4)墨累—达令:上游流经亚热带湿润气候——夏汛;下游流经地中海式气候——冬汛。
流速:
从地形坡度(落差)分析
山区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坡度小,河流的流速小
含沙量:
从植被覆盖情况分析土质气候流速经济活动
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尤其是上游山区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水土流失少,河流含沙量小例如:珠江,东北地区的河流。
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少,夏季暴雨集中,冲刷严重,含沙量大。
冰期:
从纬度位置、气候分析例:
东北??纬度高,中纬度,寒温带,秦淮以北??位于暖温带,冰期短,
秦淮以南??流经亚热带,冬季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上,无冰期入海口
盐度:
入海口水量的季节变化与雨季结合。
例:长江:冬季盐度高夏季盐度低
河流水系特征描述:
(水系特征是集水河道的结构而言的。
它包括源地、注入、流程、流域、支流及分布,以及
落差等要素,与地形最密切)
(1)河流长度、流向
(2)流域面积
(3)支流数量及其形态(如;密西西比河是放射状水系)
(4)河网形态、密度
(5)落差或峡谷分布
(6)河道的宽窄、弯曲、深浅。
重点解析——等潜水位线:
类似于等高线,潜水面相等的点连成线。
潜水位高低和地形起伏相一致。
潜水流动方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
等潜水位线与河流、湖泊相交时,其数值等同于河面、湖面的海拔。
潜水等水位线图就是潜水面等高线图。
它是根据潜水面上各点的水位标高绘制成的;一般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绘制的方法与绘制地形等高线的方法类似。
等潜水位线(潜水面的等高线):
(1)判断地势的高低潜水位的高低起伏与地表地势的高低起伏基本一致,但潜水位要平缓得多。
(2)判断潜水的流向垂直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
(3)判断河流的流向河流的流向与等潜水位线的递减方向一致。
(4)判断潜水的流速等潜水位线越密集,潜水流速越快;等潜水位线越稀疏,潜水流速越慢。
(5)计算潜水的埋藏深度一地的潜水埋藏深度(潜水面到地表的距离)等于该地的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的交点的数值差。
(6)判断潜水与河水的补给关系
等潜水位线方法:
方法1:首先,作出河流两岸的潜水流向;然后,依据潜水的流向进行判断。
若潜水的流向向河流汇合,则潜水补给河水;若潜水的流向向河流分开,则河水补给潜水
方法
2:依据等潜水位线的凹凸关系判断河流流经处,若等潜水位线是高处凸向低处,则河
水补给潜水河流流经处,若等潜水位线是低处凸向高处,则潜水补给河水。
方法3:做垂直于河流的辅助线与等潜水线相交,比较同一水平线上地下水和河水水位的高低来确定补给关系若潜水位高则潜水补给河水,反之则河水补给潜水。
合理布置取水井和排水沟:
为了最大限度地使潜水流入水井和排水沟,当等潜水位线凹凸不平、疏密不均,取水井(或排水沟)应布置在潜水汇流处;当等潜水位线由密变疏时,取水井(或排水沟)应布置在由密变疏的交界处,并与等潜水位线平行。
等潜水位线有关问题:
特征应用
数值判断地势分布和河流流向:地势高处潜水位高地势低处潜水位低潜水埋藏深度=地面海拔—潜水海拔
疏密
潜水的流速:等潜水位线密—流速快;疏—流速慢
走向
和
弯曲
潜水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从高处指向低处
闭合中心潜水位低:地下水开采过度中心潜水位高:降水多或大水漫灌
水井的位置:
地下水汇集(潜水位线类似于山谷处)埋藏深度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