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园小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诗人简介
2.诗人性格
《小隐自题》 林逋
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 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 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锄。 尝怜古图画,多半写樵渔。
性情恬淡 热爱隐逸 醉心自然 不慕名利
一、诗人简介
3.诗歌风格 • 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那时候有一群山林诗人,……他们的风格多少相 像,……用一种细碎小巧的笔法来写清苦而又幽静的 隐居生涯。”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水”、“月”这两个意象作为士大夫高雅闲静、超 尘脱俗精神追求的写照,在林逋的这首诗中得到很好 地体现。
• 在这首诗中,“水”不止是个植物生长的环境,“月” 的作用也远不止是一种光色气氛的拟似词,而是一个 比雪、霜、冰、玉等更具有文化积淀的境象。
• 置身于诗人营造的意境,梅花便被赋予了清雅超逸的 精神意蕴,从而上升为高逸人格的写意符号。水月范 式最好突显了梅的审美意蕴与精神,这便是“疏 影”“暗香”成为阐释不尽的千古名句的原因。
• 3.作者以梅自况,淋漓尽致地表达出“弗趋荣 利”、“趣向博远”精神品格。
• 林逋写出此种具有理想主义倾向的诗句来,着实 让人们展开了一回心灵的、审美的旅游。此三绝 也。
• 结语: 苏轼曾在《书林逋诗后》说:“先生可是绝伦人, 神清骨冷无尘俗。”
《四库全书总目》说:“其诗澄澹高逸,如其为 人。”
• 下句浓墨描摹出梅之韵,“暗香”写其无形而香,随风而 至,若隐若现,如同捉迷藏一样富有情趣; “浮动”言 其款款而来,飘然而逝,颇有仙风道骨;“月黄昏”采其 美妙背景,从时间上把人们带到一个“月上柳梢头,人约 黄昏后”的动人时刻,从空间上把人们引进一个“落霞与 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似的迷人意境。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 翻译:百花凋零,独有梅花迎着寒风昂然盛开, 那明媚艳丽的景色把小园的风光占尽。
• 首联以梅不畏严寒wk.baidu.com笑立风中起句。 “众”与“独”字对出,言天地间只有此花,突 出梅花的品质不同于凡花。 “向小园”
• 诗人将自身的情志与理想暗蓄其中,语意双关, 小梅与小园相得益彰。
• 首联重形,颔联重意,雕刻出小梅的内在芳美雅洁, 这个颔联不可不谓“承”得极好极妙。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 翻译:白鹤想飞落下来时,先偷看梅花一眼;蝴 蝶如果知道梅花的妍美,定会消魂失魄。
• 颈联“以物观物”,“霜禽”指白鹤,“偷眼” 写其迫不及待之情,因为梅之色、梅之香这种充 满了诱惑的美。这一个“偷”字,显得意趣横生, 形象传神。“粉蝶”与“霜禽”构成对比,虽都 是会飞的生物,但一大一小,一禽一虫,形成富 于变化的画面。,“断魂”略显夸张,用语极重, 将梅之色、香、味推崇到“极致的美”。
• 林逋诗的主要内容是吟咏湖山胜景和抒写隐居不 仕、孤芳自赏的心情。
二、诗歌赏析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二、诗歌赏析
1、历史评价:
• “前世咏梅者多矣,未有此句也。”
——欧阳修《归田録》
可知其言不谬,该诗的神韵正是诗人幽独清高、 自甘淡泊的人格写照。
谢 谢 观 赏 !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翻译:稀疏的影儿,横斜在清浅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动 在黄昏的月光之下。
• 上句轻笔勾勒出梅之骨。“疏影”状其轻盈,“翩若惊 鸿”;“横斜”描之形,传其妩媚,迎风而歌。“疏影横 斜”四个字既扣合梅直枝疏放生长的特点,又暗含小梅闲 适萧散的人生态度。“水清浅”显其澄澈,灵动温润。
• “自读西湖处士诗,年年临水看幽姿。晴窗画出横斜 影,绝胜前村夜雪时。”
梅》
——陈与义《和张矩臣水墨
• “未须草草赋梅花,多少骚人词客。总被西湖林处士, 不肯分留风月。”
——辛弃疾《念奴娇》
二、诗歌赏析
2.分句解读: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起)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承)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转)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合)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 翻译:幸喜我能低声吟诵,和梅花亲近,用不着 俗人敲着檀板唱歌,执着金杯饮酒来欣赏它了 。
• 到了尾联,诗人的感情由梅及人,由外及内,达 到物我合一,再次回复到诗题所隐含的山园小梅 环境与诗人的风骨意志,表达出诗人愿与梅化而 为一的生活旨趣和精神追求。整首诗到了这里, 诗人对梅的观赏就进入了冯友兰所说的“天地境 界”,人们看到的就是一个和“霜禽”“粉蝶” 一样迫不及待的、如痴如醉的诗人——一个梅化 的诗人。
二、诗歌赏析
3.诗歌总评
中国古代咏物诗有千千万, 但是林逋的这首《山园小 梅》能够成为其中的最佳 作品之一也是有理由的。 我想主要有三个理由。
• 1.从意象构造的角度言,单言山园小梅,实非易 事,但诗人借物来衬,借景来托,使其成为一幅 画面中的中心意象,此一绝也。
• 2.诗人具体写梅画梅时,虚实结合,对比呈现, 使得全诗节奏起伏跌宕,色彩时浓时淡,环境动 静相宜,观景如梦如幻,充分体现了“山园”的 绝妙之处,此二绝也。

山 园 小 梅 》 赏 析
《山园小梅》诗歌赏析
一、诗人简介 1.基本信息 2.诗人性格 3.诗歌风格
二、诗歌赏析 1.历史评价 2.分句解读 3.全诗总评
一、诗人简介
1.基本信息: 林逋(968-1028),字君复,
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 著名隐士,终生不娶不仕。晚 年隐居在杭州西湖孤山。他十 分喜爱梅花和鹤,几十年在孤 山种梅养鹤,所以有“梅妻鹤 子”之称。死后,仁宗赐谥号 “和靖先生”。今存词三首, 诗三百余首,有《林和靖诗 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