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学第二章金属的晶体结构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子堆垛模型: 假定晶体中的物质质点都是固定
的刚球,晶体由刚球堆垛而成。 优点:直观、立体感强; 缺点:很难看清内部原子排列的规律
和特点。
空间点阵: 为清楚地表明原子在空间的排列规律性,常将构成晶体的实际质点
• 例如最细的白金丝直径不过1/5000mm,纯净的金属 铂有高度的可塑性,可以冷轧制成厚度为0.0025mm 的箔。 延展性最好金属的是金。有人将28克金延伸 至65公里长。最薄的金箔只有1/10000mm厚,一两 黄金,压成金箔可覆盖两个篮球场。 金属的延展性 可以由金属的结构得到解释。当金属受到外力作用 时,金属内原子层之间容易作相对位移,金属发生 形变而不易断裂,因此,金属具有良好的变形性。 但也有少数金属,如锑、铋、锰等,性质较脆,没 有延展性。
严格定义: 具有正的电阻温度系数的物质,非金属的电阻都随温度升高而下
降。 由原子结构和原子间的结合方式确定。
1、 金属原子的结构特点
原子(10-10m、Å = 10-1nm)= 带正电的原子核(质子+中子) (10-14m)+ 带负电的按能级排布核外电子(最外层与次外层为 价电子) 。
金属的最外层电子数很少(1~3),外层电子与原子核的结合力 弱,容易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变成自由电子;原子成为正离子,将 这些元素称为正电性元素。
第二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
体心立方结构 body-centered cubic (bcc)
面心立方结构 Biblioteka Baiduace-centered cubic (fcc)
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不同,其性能也不同。
对于同一种成分的金属材料,通过不同的加工处理工艺,改变 材料内部的组织结构,也可以使性能发生极大的变化。
可见,除化学成分外,金属的内部结构和组织状态也是决定金 属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
用金属键的特点解释金属特性
导电性 — 自由电子在电场 作用下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
导热性— 自由电子的运动 和正离子振动;
正电阻温度系数 — 正离子 或原子的振幅随温度的升高增 大,阻碍自由电子的定向运动, 使电阻升高;
金属光泽 — 电子跃迁吸收 或放出可见光;
延展性 —无饱和性和方向 性。
延展性
•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能延伸成细丝而不断裂的性质叫 延性;在外力(锤击或滚轧)作用能碾成薄片而不 破裂的性质叫展性。
过渡族金属元素的核外电子先填充次外层再填充最外层电子,很 容易失去,化合价可变。结合力特强,表现为熔点、强度高。
非金属外层电子数较多,最多7个,最少4个,易获得电子,原子 成为负离子,故非金属元素又称为负电性元素。
可见原子外层参与结合的电子数决定着结合键的本质,对化学 性能、强度等特性有重要影响。
2、 金属键
一定条件晶体←→非晶体 ,玻璃高温长时间保温,非晶体→晶态玻璃; 液态金属急快冷却(冷速107℃/s) ,可形成非晶态金属。
性能发生显著变化。
2、晶体结构与空间点阵
晶体结构: 指晶体中原子(或离子、分子、原子集团)的具体排列情况,也
就是晶体中的质点(也叫基元,可以是原子、离子、分子或者原子集 团)在三维空间中有规律的周期性重复排列方式。
处于聚集状态的金属原子
将价电子贡献出来,为整个原
子集体所共有,形成电子云。
贡献出价电子的原子,变成
正离子,沉浸于电子云中,依
靠运动于其间的公有化自由电
子的静电作用而结合—形成金
属键—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电子云
中性原子 正离子
…………
…………
…………
…………………………………………………………………………………………………………………………………………………………………………………… … ……………………………………………………………………………
金属和合金在固态下通常都是晶体,要了解金属及合金的 内部结构,首先应了解晶体的结构,其中包括:
• 晶体中原子是如何相互作用并结合起来的; • 原子的排列方式和分布规律; • 各种晶体结构的特点及差异等。
1.1 金属
金属的传统定义: 良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塑性)和金属光泽的物质。
但锑延展性不好;铈和镨导电性还不如非金属(如石墨)。 由性能确定,不具有共性,没揭示金属与非金属的本质区别。
金属学第二章金属 的晶体结构
金属之最
• 1.熔点最高的金属——钨 W • 2.熔点最低的金属——汞 Hg • 3.硬度最大的金属——铬 Cr • 4.密度最大的金属——锇 Os • 5.密度最小的金属——锂 Li •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铝Al • 7.人类冶炼最多的金属——铁Fe • 8.导热、导电性最好的金属——银Ag • 9.人体内最多的金属元素——钙Ca
1.2 金属的晶体结构
用双原子模型解释形成晶体的原因: ★ 原子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距离; ★ 原子周围要保持尽可能多的近邻原子。
1、晶体的特性: 天然晶体(宝石) → 规则外型 金属一般无规则外型 晶体 → 原子在三维空间按照一定的规律周期性的重复排列。 具有固定的熔点、各向异性。 不同方向上的性能,表现出差异,称为各向异性。 非晶体→ 内部原子杂乱无章,至多有局部或短程规则排列。 无固定熔点、各向同性。
离子键 正电性元素与负电性元素相遇
时,电子一失一得,各自成为正、 负离子,正、负离子间靠静电作 用结合而成。NaCL
共价键 相邻原子共用其外部价电子,形成
稳定的电子壳层。金刚石中的碳原子 间即为共价键。
3、 结合力与结合能(双原子作用模型图解)
原子间结合力是由自由电子与金属正离 子间的结引合力能(是长吸程引力能)和,排以斥及能正的离代子数间、 电子和间。的当排原斥子力处(于短平程衡力距)离合d成0时的,。其当两 原子结间合距能较达大到,最引低力值>,斥此力时,原两子原的子势自动 靠近能;最当低两、原最子稳自定动。靠任近何,对使d电0的子偏层离发,生 重叠都时会,使斥原力子↑势↑能;增直加到,两使原原子子间处距于为d0 时,不引稳力定=状斥态力,。原任子何就对有平力衡图位回置到d低0的偏 离,能都状将态受,到即一恢个复力到的平作衡用距,离促的使倾其向回。到 平衡位置。原子间最大结合力不是出现在 平衡位置d0而是在dc位置,最大结合力与 金属的理论抗拉强度相对应。
的刚球,晶体由刚球堆垛而成。 优点:直观、立体感强; 缺点:很难看清内部原子排列的规律
和特点。
空间点阵: 为清楚地表明原子在空间的排列规律性,常将构成晶体的实际质点
• 例如最细的白金丝直径不过1/5000mm,纯净的金属 铂有高度的可塑性,可以冷轧制成厚度为0.0025mm 的箔。 延展性最好金属的是金。有人将28克金延伸 至65公里长。最薄的金箔只有1/10000mm厚,一两 黄金,压成金箔可覆盖两个篮球场。 金属的延展性 可以由金属的结构得到解释。当金属受到外力作用 时,金属内原子层之间容易作相对位移,金属发生 形变而不易断裂,因此,金属具有良好的变形性。 但也有少数金属,如锑、铋、锰等,性质较脆,没 有延展性。
严格定义: 具有正的电阻温度系数的物质,非金属的电阻都随温度升高而下
降。 由原子结构和原子间的结合方式确定。
1、 金属原子的结构特点
原子(10-10m、Å = 10-1nm)= 带正电的原子核(质子+中子) (10-14m)+ 带负电的按能级排布核外电子(最外层与次外层为 价电子) 。
金属的最外层电子数很少(1~3),外层电子与原子核的结合力 弱,容易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变成自由电子;原子成为正离子,将 这些元素称为正电性元素。
第二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
体心立方结构 body-centered cubic (bcc)
面心立方结构 Biblioteka Baiduace-centered cubic (fcc)
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不同,其性能也不同。
对于同一种成分的金属材料,通过不同的加工处理工艺,改变 材料内部的组织结构,也可以使性能发生极大的变化。
可见,除化学成分外,金属的内部结构和组织状态也是决定金 属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
用金属键的特点解释金属特性
导电性 — 自由电子在电场 作用下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
导热性— 自由电子的运动 和正离子振动;
正电阻温度系数 — 正离子 或原子的振幅随温度的升高增 大,阻碍自由电子的定向运动, 使电阻升高;
金属光泽 — 电子跃迁吸收 或放出可见光;
延展性 —无饱和性和方向 性。
延展性
•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能延伸成细丝而不断裂的性质叫 延性;在外力(锤击或滚轧)作用能碾成薄片而不 破裂的性质叫展性。
过渡族金属元素的核外电子先填充次外层再填充最外层电子,很 容易失去,化合价可变。结合力特强,表现为熔点、强度高。
非金属外层电子数较多,最多7个,最少4个,易获得电子,原子 成为负离子,故非金属元素又称为负电性元素。
可见原子外层参与结合的电子数决定着结合键的本质,对化学 性能、强度等特性有重要影响。
2、 金属键
一定条件晶体←→非晶体 ,玻璃高温长时间保温,非晶体→晶态玻璃; 液态金属急快冷却(冷速107℃/s) ,可形成非晶态金属。
性能发生显著变化。
2、晶体结构与空间点阵
晶体结构: 指晶体中原子(或离子、分子、原子集团)的具体排列情况,也
就是晶体中的质点(也叫基元,可以是原子、离子、分子或者原子集 团)在三维空间中有规律的周期性重复排列方式。
处于聚集状态的金属原子
将价电子贡献出来,为整个原
子集体所共有,形成电子云。
贡献出价电子的原子,变成
正离子,沉浸于电子云中,依
靠运动于其间的公有化自由电
子的静电作用而结合—形成金
属键—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电子云
中性原子 正离子
…………
…………
…………
…………………………………………………………………………………………………………………………………………………………………………………… … ……………………………………………………………………………
金属和合金在固态下通常都是晶体,要了解金属及合金的 内部结构,首先应了解晶体的结构,其中包括:
• 晶体中原子是如何相互作用并结合起来的; • 原子的排列方式和分布规律; • 各种晶体结构的特点及差异等。
1.1 金属
金属的传统定义: 良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塑性)和金属光泽的物质。
但锑延展性不好;铈和镨导电性还不如非金属(如石墨)。 由性能确定,不具有共性,没揭示金属与非金属的本质区别。
金属学第二章金属 的晶体结构
金属之最
• 1.熔点最高的金属——钨 W • 2.熔点最低的金属——汞 Hg • 3.硬度最大的金属——铬 Cr • 4.密度最大的金属——锇 Os • 5.密度最小的金属——锂 Li •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铝Al • 7.人类冶炼最多的金属——铁Fe • 8.导热、导电性最好的金属——银Ag • 9.人体内最多的金属元素——钙Ca
1.2 金属的晶体结构
用双原子模型解释形成晶体的原因: ★ 原子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距离; ★ 原子周围要保持尽可能多的近邻原子。
1、晶体的特性: 天然晶体(宝石) → 规则外型 金属一般无规则外型 晶体 → 原子在三维空间按照一定的规律周期性的重复排列。 具有固定的熔点、各向异性。 不同方向上的性能,表现出差异,称为各向异性。 非晶体→ 内部原子杂乱无章,至多有局部或短程规则排列。 无固定熔点、各向同性。
离子键 正电性元素与负电性元素相遇
时,电子一失一得,各自成为正、 负离子,正、负离子间靠静电作 用结合而成。NaCL
共价键 相邻原子共用其外部价电子,形成
稳定的电子壳层。金刚石中的碳原子 间即为共价键。
3、 结合力与结合能(双原子作用模型图解)
原子间结合力是由自由电子与金属正离 子间的结引合力能(是长吸程引力能)和,排以斥及能正的离代子数间、 电子和间。的当排原斥子力处(于短平程衡力距)离合d成0时的,。其当两 原子结间合距能较达大到,最引低力值>,斥此力时,原两子原的子势自动 靠近能;最当低两、原最子稳自定动。靠任近何,对使d电0的子偏层离发,生 重叠都时会,使斥原力子↑势↑能;增直加到,两使原原子子间处距于为d0 时,不引稳力定=状斥态力,。原任子何就对有平力衡图位回置到d低0的偏 离,能都状将态受,到即一恢个复力到的平作衡用距,离促的使倾其向回。到 平衡位置。原子间最大结合力不是出现在 平衡位置d0而是在dc位置,最大结合力与 金属的理论抗拉强度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