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学第二章金属的晶体结构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pptx
![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pptx](https://img.taocdn.com/s3/m/3b169073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0d.png)
3.1 金属的结构
(2)晶格、晶胞、晶格常数 ➢用于描述原子在晶体中排列规则的三维空间几何点阵称 为晶格。 ➢在晶格中就存在一个能够代表晶格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 称之为晶胞。 ➢描述晶胞大小与形状的几何参数称为晶格常数。
第2页/共31页
3.1 金属的结构
二、常见金属的晶体结构
1、体心立方晶格
体心立方晶胞如图所示。在晶胞的八个角上各有 一个金属原子,构成立方体。在立方体的中心还有 一个原子,所以叫作体心立方晶格。属于这类晶格 的金属有铬、钒、钨、钼和α-铁等。
➢铸件:铸造后不再经塑性加工的产品。 ➢铸锭:铸造后还要经塑性加工的产品。
金属铸锭呈现三个不同外形的晶粒区,即表面细 晶粒区、柱状晶粒区和等轴晶粒区。
第29页/共31页
3.4 合金的晶体结构
一、表面细晶粒区(外壳层)
浇铸时,由于激冷,使过冷度增大,模壁凹凸不平,促进形核, 在极短的时间内形成大量的晶核,组织致密,但很薄。细晶粒区 的成分均匀,强度高,韧性好。
形核率N 、长大速度第G15与页过/共冷31页度T 的关系
3.2 纯金属的结晶
(2)变质处理
变质处理是在浇注前向液态金属中加入一些细 小的难熔的物质(变质剂),在液相中起附加 晶核的作用,使形核率增加,晶粒显著细化。
(3)振动处理
金属结晶时,利用机械振动、超声波振动,电 磁振动等方法,既可使正在生长的枝晶熔断成 碎晶而细化,又可使破碎的枝晶尖端起晶核作 用,以增大形核率。
第22页/共31页
3.4 合金的晶体结构
固溶体分为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两种: ➢置换固溶体
溶质原子代替溶剂原子占据溶剂晶格中的某些结 点位置而形成的固溶体,称为置换固溶体,如图所 示。 按溶质溶解度不同,置换固溶体又可分为有限固溶 体和无限固溶体。
(2)晶格、晶胞、晶格常数 ➢用于描述原子在晶体中排列规则的三维空间几何点阵称 为晶格。 ➢在晶格中就存在一个能够代表晶格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 称之为晶胞。 ➢描述晶胞大小与形状的几何参数称为晶格常数。
第2页/共31页
3.1 金属的结构
二、常见金属的晶体结构
1、体心立方晶格
体心立方晶胞如图所示。在晶胞的八个角上各有 一个金属原子,构成立方体。在立方体的中心还有 一个原子,所以叫作体心立方晶格。属于这类晶格 的金属有铬、钒、钨、钼和α-铁等。
➢铸件:铸造后不再经塑性加工的产品。 ➢铸锭:铸造后还要经塑性加工的产品。
金属铸锭呈现三个不同外形的晶粒区,即表面细 晶粒区、柱状晶粒区和等轴晶粒区。
第29页/共31页
3.4 合金的晶体结构
一、表面细晶粒区(外壳层)
浇铸时,由于激冷,使过冷度增大,模壁凹凸不平,促进形核, 在极短的时间内形成大量的晶核,组织致密,但很薄。细晶粒区 的成分均匀,强度高,韧性好。
形核率N 、长大速度第G15与页过/共冷31页度T 的关系
3.2 纯金属的结晶
(2)变质处理
变质处理是在浇注前向液态金属中加入一些细 小的难熔的物质(变质剂),在液相中起附加 晶核的作用,使形核率增加,晶粒显著细化。
(3)振动处理
金属结晶时,利用机械振动、超声波振动,电 磁振动等方法,既可使正在生长的枝晶熔断成 碎晶而细化,又可使破碎的枝晶尖端起晶核作 用,以增大形核率。
第22页/共31页
3.4 合金的晶体结构
固溶体分为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两种: ➢置换固溶体
溶质原子代替溶剂原子占据溶剂晶格中的某些结 点位置而形成的固溶体,称为置换固溶体,如图所 示。 按溶质溶解度不同,置换固溶体又可分为有限固溶 体和无限固溶体。
金属学热处理--金属的晶体结构 ppt课件
![金属学热处理--金属的晶体结构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9033f20f90f76c660371aac.png)
ppt课件
22
晶体结构与空间点阵
图1-3 晶体中原子排列示意图
a)原子堆垛模型 b)晶格 c)晶胞
ppt课件
23
晶体结构与空间点阵
从图中可以看出,原子在各个方向的排列都是 很规则的。这种模型的优点是立体感强,很直观; 缺点是很难看清原子排列的规律和特点,不便于研 究。为了清楚地表明原子在空间排列的规律性,常 常将构成晶体的原子(或原子群)忽略,而将其抽 象为纯粹的几何点,称之为阵点。这些阵点可以是 原子的中心,也可以是彼此等同的原子群的中心, 所有阵点的物理环境和几何环境都相同。由这些阵 点有规则地周期性重复排列所形成的三维空间阵列 称为空间点阵。
ppt课件
8
金属键
事实上,虽然它偶尔也能与别的元素形成离子 键,但它本身原子之间多以共价键方式结合。所谓 共价键,即相邻原子共用它们外部的价电子,形成 稳定的电子满壳层。金刚石中的碳原子之间即完全 以共价键结合。铜原子之间的结合,既不同于离子 键,也不同于共价键。
ppt课件
9
金属键
近代物理学的观点认为,处于集聚状态的金属 原子,全部或大部将它们的价电子贡献出来,为其 整个原子集体所公有,称之为电子云或电子气。这 些价电子或自由电子,已不再只围绕自己的原子核 转动,而是与所有的价电子一起在所有原子核周围 按量子力学规律运动着。贡献出价电子的原子,则 变为正离子,沉浸在电子云中,它们依靠运动于其 间的公有化的自由电子的静电作用而结合起来,这 种结合方式叫做金属键,它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轴的正方向,反之为负方向。晶胞的棱边长度一般
称为晶格常数或点阵常数,在X、Y、Z轴上分别以a、
b、c表示。晶胞的棱间夹角又称为轴间夹角,通常
Y-Z轴、Z-X轴和X-Y轴之间的夹角分别用α、β和γ
金属学与热处理-1.2-金属的晶体结构课件.ppt
![金属学与热处理-1.2-金属的晶体结构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68b3e985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e.png)
C
B
A
C
C层
B
A
A
ABABABAB ABCABCABC
B层 ACACACAC ACBACBACB
25
26
ABCA ABA
27
面心立方晶格密排面的堆垛方式 28
密排六方晶格密排面的堆垛方式
29
典型金属晶体中原子间的间隙
四面体空隙(tetrahedral interstice),由4个球体所构成, 球心连线构成一个正四面体; 八面体空隙(octahedral interstice),由6个球体构成,球 心连线形成一个正八面体。
r 3a 4
r 2a 4
ra 2
14
配位数与致密度
➢配位数和致密度定量地表示原子排列的紧密程度。 ➢配位数(coordination number,CN):晶体结构中 任一原子周围最近且等距离的原子数。 ➢致密度(K):晶胞中原子所占的体积分数,
K nv V
式中,n为晶胞原子数,v原子体积,V晶胞体积。
22
晶体中原子的堆垛方式
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结构的致密度均为0.74, 是纯金属中最密集的结构。 面心立方与密排六方虽然晶体结构不同,但配 位数与致密度却相同,为搞清其原因,必须研究 晶体中原子的堆垛方式。 面心立方与密排六方的最密排面原子排列情况 完全相同,但堆垛方式不一样。
23
24
A
A
C
B A
(11 1)
59
练习4:下图标注了立方晶体的4个晶面,在每个晶 面上给出了3个晶面指数,选择正确的答案。
60
ACF
FN
ABD’E’
A’F’
AFI
BC
ADE’F’
O’M
B
A
C
C层
B
A
A
ABABABAB ABCABCABC
B层 ACACACAC ACBACBACB
25
26
ABCA ABA
27
面心立方晶格密排面的堆垛方式 28
密排六方晶格密排面的堆垛方式
29
典型金属晶体中原子间的间隙
四面体空隙(tetrahedral interstice),由4个球体所构成, 球心连线构成一个正四面体; 八面体空隙(octahedral interstice),由6个球体构成,球 心连线形成一个正八面体。
r 3a 4
r 2a 4
ra 2
14
配位数与致密度
➢配位数和致密度定量地表示原子排列的紧密程度。 ➢配位数(coordination number,CN):晶体结构中 任一原子周围最近且等距离的原子数。 ➢致密度(K):晶胞中原子所占的体积分数,
K nv V
式中,n为晶胞原子数,v原子体积,V晶胞体积。
22
晶体中原子的堆垛方式
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结构的致密度均为0.74, 是纯金属中最密集的结构。 面心立方与密排六方虽然晶体结构不同,但配 位数与致密度却相同,为搞清其原因,必须研究 晶体中原子的堆垛方式。 面心立方与密排六方的最密排面原子排列情况 完全相同,但堆垛方式不一样。
23
24
A
A
C
B A
(11 1)
59
练习4:下图标注了立方晶体的4个晶面,在每个晶 面上给出了3个晶面指数,选择正确的答案。
60
ACF
FN
ABD’E’
A’F’
AFI
BC
ADE’F’
O’M
金属学第二章金属的晶体结构优秀课件
![金属学第二章金属的晶体结构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a9c6e3cf705cc1754270915.png)
• 例如最细的白金丝直径不过1/5000mm,纯净的金属
铂有高度的可塑性,可以冷轧制成厚度为0.0025mm
的箔。 延展性最好金属的是金。有人将28克金延伸
至65公里长。最薄的金箔只有1/10000mm厚,一两
黄金,压成金箔可覆盖两个篮球场。 金属的延展性
可以由金属的结构得到解释。当金属受到外力作用
可见原子外层参与结合的电子数决定着结合键的本质,对化学 性能、强度等特性有重要影响。
6
2、 金属键
处于聚集状态的金属原子
将价电子贡献出来,为整个原
子集体所共有,形成电子云。
贡献出价电子的原子,变成
正离子,沉浸于电子云中,依
靠运动于其间的公有化自由电
子的静电作用而结合—形成金
属键—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金属学第二章金属的晶体结构 优秀课件
1
金属之最
• 1.熔点最高的金属——钨 W • 2.熔点最低的金属——汞 Hg • 3.硬度最大的金属——铬 Cr • 4.密度最大的金属——锇 Os • 5.密度最小的金属——锂 Li •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铝Al • 7.人类冶炼最多的金属——铁Fe • 8.导热、导电性最好的金属——银Ag • 9.人体内最多的金属元素——钙Ca
2
第二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
体心立方结构 body-centered cubic (bcc)
面心立方结构 face-centered cubic (fcc)
3
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不同,其性能也不同。
对于同一种成分的金属材料,通过不同的加工处理工艺,改变 材料内部的组织结构,也可以使性能发生极大的变化。
电子云
中性原子 正离子
…………
…………
金属材料金属的晶体结构全解.pptx
![金属材料金属的晶体结构全解.pptx](https://img.taocdn.com/s3/m/e8af4f23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3e.png)
第33页/共38页
(2)冷形变金属的加工硬化
Ⅱ线性硬化阶段:位 错密度增加,其它滑 移系统被激活,形成 压杆位错,阻碍位错 的继续运动,从而产 生大的硬化效应
Ⅲ抛物线型硬化阶段: 滑移线变粗成滑移带, 新增加的应变几乎全 部集中在这些滑移带 内,且滑移带碎花。
Ⅰ易滑移阶段:加工 硬化主要来自位错的 增殖所引起的内应力
第7页/共38页
(1)晶胞中的原子数
顶点占1/8
棱占1/4
面心占1/2
体心占1
第8页/共38页
面心立方结构:
n=8×1/8+6×1/2=4
第9页/共38页
体心立方结构:
n=8×1/8+1=3
第10页/共38页
密排六方结构:
n=12×1/6+2×1/2+3=6
第11页/共38页
(2)点阵常数与原子半径的关系 点阵常数:晶胞的棱边长度(a,b,c)
第27页/共38页
点缺陷 (a)空穴;(b)间隙原子;(c)小取代原子;(d)大取代原子;
(e)Frenkel缺陷;(f)Schttky缺陷
第28页/共38页
2. 线缺陷
线缺陷就是晶体中的位错。按严格的几何意义, 位错是直径约5个原子的柱状缺陷,在晶体中以 各种方向延伸,不一定是直线。位错在金属材料 中大量存在,在自然生长的金属单晶中,每单位 平方厘米的面积就有106个位错穿过。
单晶体加工硬化3阶段示意图
第34页/共38页
3种典型的金属单晶体的应力-应变曲线
第35页/共38页
铝单晶与多晶体的应力-应变曲线比较(室温)
第36页/共38页
课堂作业
1. 试述原子间的键合方式,并举例说明。 2. 空间点阵的概念?空间点阵和晶体结构的关系? 3. 纯金属的晶体结构有哪些?并分析他们的特征 4. 金属晶体结构的缺陷? 5. 描述金属材料的形变过程。
(2)冷形变金属的加工硬化
Ⅱ线性硬化阶段:位 错密度增加,其它滑 移系统被激活,形成 压杆位错,阻碍位错 的继续运动,从而产 生大的硬化效应
Ⅲ抛物线型硬化阶段: 滑移线变粗成滑移带, 新增加的应变几乎全 部集中在这些滑移带 内,且滑移带碎花。
Ⅰ易滑移阶段:加工 硬化主要来自位错的 增殖所引起的内应力
第7页/共38页
(1)晶胞中的原子数
顶点占1/8
棱占1/4
面心占1/2
体心占1
第8页/共38页
面心立方结构:
n=8×1/8+6×1/2=4
第9页/共38页
体心立方结构:
n=8×1/8+1=3
第10页/共38页
密排六方结构:
n=12×1/6+2×1/2+3=6
第11页/共38页
(2)点阵常数与原子半径的关系 点阵常数:晶胞的棱边长度(a,b,c)
第27页/共38页
点缺陷 (a)空穴;(b)间隙原子;(c)小取代原子;(d)大取代原子;
(e)Frenkel缺陷;(f)Schttky缺陷
第28页/共38页
2. 线缺陷
线缺陷就是晶体中的位错。按严格的几何意义, 位错是直径约5个原子的柱状缺陷,在晶体中以 各种方向延伸,不一定是直线。位错在金属材料 中大量存在,在自然生长的金属单晶中,每单位 平方厘米的面积就有106个位错穿过。
单晶体加工硬化3阶段示意图
第34页/共38页
3种典型的金属单晶体的应力-应变曲线
第35页/共38页
铝单晶与多晶体的应力-应变曲线比较(室温)
第36页/共38页
课堂作业
1. 试述原子间的键合方式,并举例说明。 2. 空间点阵的概念?空间点阵和晶体结构的关系? 3. 纯金属的晶体结构有哪些?并分析他们的特征 4. 金属晶体结构的缺陷? 5. 描述金属材料的形变过程。
第二章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PPT课件
![第二章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0be39388762caaedd33d4f0.png)
❖ 密排六方晶胞中原子数为12×1/6+2×1/2+3=6 (个)。密排六方晶格的金属有Mg 、Zn 。
二、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
❖ (一)金属材料都是多晶体。
❖ 单晶体:晶格位向完全一致的晶体。晶粒, ❖ 亚晶界。亚晶界。
晶体
晶粒 晶界
亚晶界 亚晶界
多晶体示意图
多晶体示意图
(二)、晶体的缺陷
❖ 缺陷对金属的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机械性能)有 很大的影响。
来表示晶胞的形状和大小。
(三)、金属中常见晶格
1、体心立方晶格(bcc):如 aFe Cr
❖ 晶胞中实际原子数为8×1/8+1=2(个)。
1/8
2、面心立方晶格(fcc)
❖ 面心立方晶胞中原子数为8×1/8+6×1/2=4(个)。
面心立方晶格的金属有 rFe、Al等。
3、密排六方晶格(hcp)
冷变形加工后金属出现了强度 提高的现象(加工硬化),就 是由于位错密度的增加所致。
立体 模型
平面 模型
刃型位错示意图
a ) 刃晶 形格 立位体错模示型意b图) 平 面 图
3、面缺陷——晶界和亚晶界
晶界的过渡结构示意图
晶界结构
亚晶界结构示意图
亚晶界结构
第二节 纯金属的结晶
主要内容 ❖ 凝固与结晶的概念 ❖ 结晶的现象与规律 ❖ 同素异晶(构)转变
温
度
理论冷却曲线
结晶平台(是由结晶潜热导致)
To
T1
实际冷却曲线
时间
2. 过冷现象与过冷度
❖过冷现象 :T实际<T理论;
❖ 过冷度:过冷是结晶的必要条件。
ΔT = T0 – T1
二).结晶的一般规律(结晶过程)
第二章纯金属的结晶ppt课件
![第二章纯金属的结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674e15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fb.png)
分开,没有过渡层。 光学显微镜下,光滑界面由了若
干曲折的小平面构成,所以又称小平面界面。
b. 粗糙界面 (Rough interface):原子尺度下,界面两侧有几
个原子层厚度的过渡层,固液原子犬牙交错排列。光学
显微镜下,这类界面是平直的,所以又称非小平面界面。
42
2.5 晶核的长大
界面结构
光滑界面
液态金属中不仅存在结构起伏,而且存在能量起伏,也即
液态金属不同区域内的自由能也并不相同,因此形核功可
通过体系的能量起伏来提供。当体系中某一区域的高能原
子附着在临界晶核上,将释放一部分能量,一个稳定的晶
核即可形成。
34
2.4 晶核的形成
形核率 (Nucleation rate)
单位时间在单位体积液体内形成晶核的数目称为形核率。
22
2.3 金属结晶的结构条件
液态金属相起伏的特点
23
2.4 晶核的形成
前面谈到了结晶的热力学条件和结构条件。但事实上,
许多过冷液体并不立即发生凝固结晶。如液态高纯Sn过
冷5~20℃时,经很长时间还不会凝固。说明凝固过程还
存在某种障碍。
因此,还必须进一步研究凝固过程究竟如
何进行的(机理问题)?进行的速度如何
靠液态金属的能量变化,由晶胚直接形核的过程。
非均匀形核:又称异质形核或非自发形核。是指依附液体中现有固
体杂质或容器表面形成晶核的过程。实际液态金属中,总有或多或
少的杂质,晶胚总是依附于这些杂质质点上形成晶核,实际的结晶
过程主要是按非均匀形核方式进行。
25
2.4 晶核的形成
均匀形核 (Homogeneous nucleation)
作用。
干曲折的小平面构成,所以又称小平面界面。
b. 粗糙界面 (Rough interface):原子尺度下,界面两侧有几
个原子层厚度的过渡层,固液原子犬牙交错排列。光学
显微镜下,这类界面是平直的,所以又称非小平面界面。
42
2.5 晶核的长大
界面结构
光滑界面
液态金属中不仅存在结构起伏,而且存在能量起伏,也即
液态金属不同区域内的自由能也并不相同,因此形核功可
通过体系的能量起伏来提供。当体系中某一区域的高能原
子附着在临界晶核上,将释放一部分能量,一个稳定的晶
核即可形成。
34
2.4 晶核的形成
形核率 (Nucleation rate)
单位时间在单位体积液体内形成晶核的数目称为形核率。
22
2.3 金属结晶的结构条件
液态金属相起伏的特点
23
2.4 晶核的形成
前面谈到了结晶的热力学条件和结构条件。但事实上,
许多过冷液体并不立即发生凝固结晶。如液态高纯Sn过
冷5~20℃时,经很长时间还不会凝固。说明凝固过程还
存在某种障碍。
因此,还必须进一步研究凝固过程究竟如
何进行的(机理问题)?进行的速度如何
靠液态金属的能量变化,由晶胚直接形核的过程。
非均匀形核:又称异质形核或非自发形核。是指依附液体中现有固
体杂质或容器表面形成晶核的过程。实际液态金属中,总有或多或
少的杂质,晶胚总是依附于这些杂质质点上形成晶核,实际的结晶
过程主要是按非均匀形核方式进行。
25
2.4 晶核的形成
均匀形核 (Homogeneous nucleation)
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
体心立方结构 body-centered cubic (bcc)
面心立方结构 face-centered cubic (fcc)
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不同,其性能也不同。
对于同一种成分的金属材料,通过不同的加工处理工艺,改变 材料内部的组织结构,也可以使性能发生极大的变化。
可见,除化学成分外,金属的内部结构和组织状态也是决定金 属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
一定条件晶体←→非晶体 ,玻璃高温长时间保温,非晶体→晶态玻璃; 液态金属急快冷却(冷速107℃/s) ,可形成非晶态金属。
性能发生显著变化。
2、晶体结构与空间点阵
晶体结构: 指晶体中原子(或离子、分子、原子集团)的具体排列情况,也
就是晶体中的质点(也叫基元,可以是原子、离子、分子或者原子集 团)在三维空间中有规律的周期性重复排列方式。
金属和合金在固态下通常都是晶体,要了解金属及合金的 内部结构,首先应了解晶体的结构,其中包括:
• 晶体中原子是如何相互作用并结合起来的; • 原子的排列方式和分布规律; • 各种晶体结构的特点及差异等。
1.1 金属
金属的传统定义: 良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塑性)和金属光泽的物质。
但锑延展性不好;铈和镨导电性还不如非金属(如石墨)。 由性能确定,不具有共性,没揭示金属与非金属的本质区别。
原子,晶体由刚球堆垛而成。 优点:直观、立体感强; 缺点:很难看清内部原子排列的规律
和特点。
空间点阵: 为清楚地表明原子在空间的排列规律性,常将构成晶体的实际质点
过渡族金属元素的核外电子先填充次外层再填充最外层电子,很 容易失去,化合价可变。结合力特强,表现为熔点、强度高。
非金属外层电子数较多,最多7个,最少4个,易获得电子,原子 成为负离子,故非金属元素又称为负电性元素。
可见原子外层参与结合的电子数决定着结合键的本质,对化学 性能、强度等特性有重要影响。
2、 金属键
用金属键的特点解释金属特性
导电性 — 自由电子在电场 作用下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
导热性— 自由电子的运动 和正离子振动;
正电阻温度系数 — 正离子 或原子的振幅随温度的升高增 大,阻碍自由电子的定向运动, 使电阻升高;
金属光泽 — 电子跃迁吸收 或放出可见光;
延展性 —无饱和性和方向 性。
延展性
•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能延伸成细丝而不断裂的性质叫 延性;在外力(锤击或滚轧)作用能碾成薄片而不 破裂的性质叫展性。
• 例如最细的白金丝直径不过1/5000mm,纯净的金属 铂有高度的可塑性,可以冷轧制成厚度为0.0025mm 的箔。 延展性最好金属的是金。有人将28克金延伸 至65公里长。最薄的金箔只有1/10000mm厚,一两 黄金,压成金箔可覆盖两个篮球场。 金属的延展性 可以由金属的结构得到解释。当金属受到外力作用 时,金属内原子层之间容易作相对位移,金属发生 形变而不易断裂,因此,金属具有良好的变形性。 但也有少数金属,如锑、铋、锰等,性质较脆,没 有延展性。
1.2 金属的晶体结构
用双原子模型解释形成晶体的原因: ★ 原子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距离; ★ 原子周围要保持尽可能多的近邻原子。
1、晶体的特性: 天然晶体(宝石) → 规则外型 金属一般无规则外型 晶体 → 原子在三维空间按照一定的规律周期性的重复排列。 具有固定的熔点、各向异性。 不同方向上的性能,表现出差异,称为各向异性。 非晶体→ 内部原子杂乱无章,至多有局部或短程规则排列。 无固定熔点、各向同性。
严格定义: 具有正的电阻温度系数的物质,非金属的电阻都随温度升高而下
降。 由原子结构和原子间的结合方式确定。
1、 金属原子的结构特点
原子(10-10m、Å = 10-1nm)= 带正电的原子核(质子+中子) (10-14m)+ 带负电的按能级排布核外电子(最外层与次外层为 价电子) 。
金属的最外层电子数很少(1~3),外层电子与原子核的结合力 弱,容易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变成自由电子;原子成为正离子,将 这些元素称为正电性元素。
金属学第二章金属 的晶体结构
金属之最
• 1.熔点最高的金属——钨 W • 2.熔点最低的金属——汞 Hg • 3.硬度最大的金属——铬 Cr • 4.密度最大的金属——锇 Os • 5.密度最小的金属——锂 Li •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铝Al • 7.人类冶炼最多的金属——铁Fe • 8.导热、导电性最好的金属——银Ag • 9.人体内最多的金属元素——钙Ca
处于聚集状态的金属原子
将价电子贡献出来,为整个原
子集体所共有,形成电子云。
贡献出价电子的原子,变成
正离子,沉浸于电子云中,依
靠运动于其间的公有化自由电
子的静电作用而结合—形成金
属键—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电子云
中性原子 正离子
…………
…………
…………
…………………………………………………………………………………………………………………………………………………………………………………… … ……………………………………………………………………………
离子键 正电性元素与负电性元素相遇
时,电子一失一得,各自成为正、 负离子,正、负离子间靠静电作 用结合而成。NaCL
共价键 相邻原子共用其外部价电子,形成
稳定的电子壳层。金刚石中的碳原子 间即为共价键。
3、 结合力与结合能(双原子作用模型图解)
原子间结合力是由自由电子与金属正离 子间的结引合力能(是长吸程引力能)和,排以斥及能正的离代子数间、 电子和间。的当排原斥子力处(于短平程衡力距)离合d成0时的,。其当两 原子结间合距能较达大到,最引低力值>,斥此力时,原两子原的子势自动 靠近能;最当低两、原最子稳自定动。靠任近何,对使d电0的子偏层离发,生 重叠都时会,使斥原力子↑势↑能;增直加到,两使原原子子间处距于为d0 时,不引稳力定=状斥态力,。原任子何就对有平力衡图位回置到d低0的偏 离,能都状将态受,到即一恢个复力到的平作衡用距,离促的使倾其向回。到 平衡位置。原子间最大结合力不是出现在 平衡位置d0而是在dc位置,最大结合力与 金属的理论抗拉强度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