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和松果教案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案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01d351c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98.png)
松鼠和松果教案设计教案设计:松鼠和松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松鼠和松果》一课为例进行教学。
本课主要介绍了松鼠的生活习性和与松果之间的关系,通过描绘松鼠的聪明才智和活泼可爱的形象,引导学生了解和关注大自然中的生灵,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和与松果之间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能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发对动物的关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和与松果之间的关系。
难点:掌握学习方法,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文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原文、生词卡片、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松鼠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松鼠的外貌特征和生活环境。
同时,提问:“你们知道松鼠和松果之间有什么关系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划出生词,查找松鼠的生活习性和与松果之间的关系。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3. 合作探究(10分钟)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课文中典型的句子,进行分析讲解,引导学生学会阅读理解,掌握学习方法。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练习册上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松鼠聪明才智活泼可爱与松果之间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中的优美句子。
2.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松鼠和松果之间关系的认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引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学生掌握了松鼠的生活习性和与松果之间的关系。
《松鼠和松果》教案设计(9篇)经典范文大全
![《松鼠和松果》教案设计(9篇)经典范文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db65d8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9e.png)
《松鼠和松果》教案设计(9篇)- 经典范文大全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经常要依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当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我共享的《松鼠和松果》教案设计(9篇),假如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关心,请共享给最好的伴侣。
篇一:《松鼠和松果》教案篇一原文松鼠聪慧活泼,学会了摘松果吃。
他高兴奋兴地走进大森林,摘了一个又一个。
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突然,松鼠眨刺眼睛,想起来了:假如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以后处处光秃秃的,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对,松鼠有了好办法: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
春天,几场蒙蒙细雨过后,在松鼠埋松果的地方,长出了一棵棵挺立的小松树。
将来,这里会是一片更茂密的松树林。
教学目标:1、熟悉“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在读文中感悟小松鼠的环保行为,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复述童话。
3、情愿参与植树活动或树木认养活动。
教学重点:读文理解小松鼠的“聪慧活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切入举偶1、猜谜语。
猜猜这是什么动物?(出示谜语:外形像耗子,生活像猴子,爬在树枝上,忙着摘果子)今日我们学习一篇与小松鼠有关的童话故事。
2、启发谈话。
你们喜爱小动物吗?谁能说说他是什么样的?(板书:松鼠)你们对小松鼠有哪些了解?(板书:松果)小松鼠和松果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对话平台自学(敬重同学共性需要,激发主动识字的愿望)1、同学自由读文,思索:遇到不熟悉的字怎么办?自己想方法解决。
2、指名读文,重点评价字音;再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文,读准字音。
出示生字词:说说你在哪见过他们?你是怎样记住的?结合文中句子认读词语,老师相机引导。
(1)聪、活泼:读文中的句子。
我们同学中谁是这样的孩子?(2)假如、总:读文中的句子。
2023最新-《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优秀7篇)
![2023最新-《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078841c2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b0.png)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优秀7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可爱的编辑为大伙儿找到的《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优秀7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松鼠和松果篇一10 松鼠和松果(a、b案)教学目标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在读中感悟小松鼠的环保行为,并练习复述这篇童话。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有珍惜树木,爱护树木的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复述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课前准备:1.收集有关松鼠的资料。
2.生字卡片、课件、挂图。
3.学生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教学案例(一)细河区民族街小学田丽娟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小松鼠),师:同学们,你们看谁到我们班级来做客了?你们喜欢和小松鼠做朋友吗?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你知道哪些有关小松鼠的知识?2.学生自由介绍。
例如:小松鼠尾巴弯弯的,可以当降落伞;小松鼠喜欢吃松果……3.你们知道吗?小松鼠还是造林的能手呢。
他们冬天把松果储藏在地下,春天来了,小松果长出小松树,渐渐的成为松树林。
那么小松鼠为什么要种小松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松鼠和松果》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课前和学生愉快的交流,不仅使孩子们了解了小松鼠的有关知识,而且,为孩子们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老师提出希望。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长句子,圈出生字及生字组成的新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复习学过的识字方法:我们以前学过的识字方法有那些?(编儿歌、加偏旁、换偏旁、猜字谜、打招呼等)。
用以前所学的识字方法或更有创意的识字法来识记生字。
3.小组交流自学所得,教师随机指导。
结合本课实际自主识字的常用方法有:编儿歌识字:如小聪明,耳朵灵。
会听课,总专心。
(聪)还有意、忽、总的巧记:意有心,忽有心。
《松鼠和松果》教案15篇
![《松鼠和松果》教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fbfa00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72.png)
《松鼠和松果》教案15篇《松鼠和松果》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
会写以、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林认养活动。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一、导入揭题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动物小卫士──松鼠。
(教师板书:松鼠)你对这种小动物有哪些了解?松鼠最爱吃松果了,(教师板书:松果)学生齐读课题。
那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由读课文,注意本课所要学的生字。
要求:⑴借助拼音读正确、读流利。
⑵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个什么故事?2、指名当小老师领读生字3、自主选择生字进行学习,并读出该字所在的句子,教师随机选择句子进行指导朗读,并采取多种方法进行练读。
例:⑴读: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⑵用如果说一句话。
以:讲解字形、间架、笔顺、笔画,并练写。
4、指名认读生字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1、自由读课文。
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进行练读例如:第二自然段的练读可以采用师生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进行。
老师读陈述的句子,学生读心里想的句子;或者学生读陈述的句子,老师读心里想的话。
4、小组之间采用互读或者齐读或者组长指名朗读等方式练读。
5、质疑解疑:⑴松鼠、松果、松树之间有什么关系?⑵你喜欢小松鼠吗?为什么?可以让学生自由提问,自主回答,教师引导。
6、再读课文,把你所体会到的用朗读体现出来。
7、戴上头饰表演。
(松树、松果、松鼠)四复述课文1、教师出示提示吃松果──想松树──种松果──长松树2、小组之间复述后全班交流。
五、指导书写意和总中心字底的写法。
六、扩展练习师:以后这里会是怎么样的呢?《松鼠和松果》教案2【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童话,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到,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松鼠和松果教学预案9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松鼠和松果教学预案9篇](https://img.taocdn.com/s3/m/3c1ee0e7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f8.png)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松鼠和松果教学预案9篇松鼠和松果教学预案 1教材分析:地球只有一个!若人类只知索取不知爱护和回报,那么最终将失去家园——地球。
注重环保,是每个地球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篇童话正是以一只可爱的小松鼠的行为告诉孩子们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通过小松鼠的心理活动:困惑——担忧——想出好主意,渗透了植树造林回报自然的观念。
行文细腻真切,语气天真可爱,贴近童心,适合朗读感悟,情中悟理。
结尾部分的两句话描述了美好的愿望:小松林长成了茂密的松林。
在此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之翼,感受松树林的美丽,以及小动物们的快乐。
学习目标: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
会写“以、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初步感受回报自然、植树造林的重要,愿意参加植树、认养树木等活动。
教学重点:本课除将识字、写字作为教学重点外,还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复述故事。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朋友和大家一起上课,你们看它是谁呀?(出示松鼠图)来和它打声招呼吧!2、你们了解小松鼠吗?谁来说一说?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松鼠和松果的故事。
出示课题:松鼠和松果 (谁想读读课题?你读得真开心,看来你已经被它吸引了,大家一齐高兴地读读课题。
)4、松鼠和松果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大森林去看看吧!(课件播放动画朗读)二、初读课文1、喜欢这个童话故事吗?想不想把故事讲给大家听?那么自己就认真地读读课文,读准字音,圈出生字,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做个记号。
(不动笔墨不读书)2、反馈:同学们读书的时候可投入了,好多同学还一边读一边做记号呢,通过刚才的读你已经读懂了什么?三、学习生字新词。
1、看来大家都挺喜欢这只小松鼠的,想跟它交朋友吗?余老师昨天跟它说我们班孩子个个聪明活泼,可是小松鼠说我吹牛,所以它想考考大家,你们敢不敢接受挑战?2、那我们就请小松鼠出题吧!(出示词语)聪明活泼忽然眨眼睛如果总有以后主意自己赶快读一读、认一认。
《松鼠和松果》教案【】
![《松鼠和松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2d7565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22.png)
《松鼠和松果》word版教案【可编辑】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松鼠和松果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 教育学生学会珍惜食物,懂得分享。
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
2. 松鼠和松果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 生词的理解和运用。
2. 学会珍惜食物,懂得分享。
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
2. 生词卡片。
3. 故事文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上的松鼠和松果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松鼠和松果之间的关系吗?”二、读故事(10分钟)1. 朗读故事,让学生跟读。
2. 遇到生词时,停下来解释生词的意思,并用卡片展示生词。
3.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提问:“松鼠为什么喜欢收集松果?”三、讨论故事内容(10分钟)2.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四、角色扮演(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松鼠或松果)进行角色扮演。
2. 要求学生在扮演过程中,注意角色的特点和情感表达。
3. 每组表演结束后,其他学生提问,扮演者回答。
五、小结(5分钟)1. 回顾故事内容,让学生复述松鼠和松果之间的关系。
2. 强调珍惜食物,懂得分享的重要性。
3.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松鼠和松果之间故事的小短文。
六、教学活动:探索松鼠的生活习性(10分钟)1. 展示有关松鼠的生活习性的图片和视频。
2. 引导学生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如善于收集食物、生活在树林中等。
3. 提问:“松鼠为什么善于收集食物?”、“松鼠的生活习性与人类有何不同?”七、教学活动:松果的生长过程(10分钟)1. 展示松果的生长过程图片和视频。
2. 引导学生了解松果的生长过程,如松果的种子如何发芽、生长等。
3. 提问:“松果是如何生长的?”、“松果的生长过程与人类有何关系?”八、教学活动:制作松鼠和松果的手工(10分钟)1. 发放手工材料,引导学生按照教程制作松鼠和松果的手工。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76aa10d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a4.png)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1一、教材简析这篇童话故事语言清新明快,情节生动,引人入胜,深受儿童喜爱。
故事以一只可爱的小松鼠埋松果的行为告诉孩子们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课文第2、3、4自然段通过小松鼠的心理活动:惑一一担忧——想出好主意,渗透了植树造林回报自然的观念。
行文细腻真切,语气天真可爱,贴近童心,适合朗读感悟,情中悟理。
结尾部分的两句话描述了羡好的愿望:小松林长成了茂密的松林。
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之翼,感受松树林的美丽,以及小动物们的快乐。
二、学习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运用分解字法、看图想象、句式练说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聪明”、“光秃秃”、“总有一天”、“主意”等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依存关系,感受回报自然、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
难点: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聪明的小松鼠尊重自然规律,边摘松果边埋松果的正确做法,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四、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片五、课时安排两课时六、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1、小朋友好,认真看老师写一个词儿,你认识吗?(板书:聪明)指名读,齐读。
聪明的小朋友身上有四件宝,你知道吗?2、你们看,(教师边描“聪”字边描述)小耳朵专心听,小眼睛仔细看,用口说,用心记。
用这种方法记字,也很有趣吧!3,今天,就是比比哪些小朋友这四件宝用得好,有信心吗?用你专注的目光告诉我。
我借用的这种谈话方式可能是第一次,学生觉得很突然,有点不知所云,但是这句小口诀使得学生对“聪”字印象深刻,对识字方法也有了新的认识。
二、猜谜入题I、今天,就让我们去认识一位聪明的小伙伴,请看(课件:头像小老鼠,尾像降落伞,常在树上住,忙着摘果子。
《松鼠和松果》教案9篇
![《松鼠和松果》教案9篇](https://img.taocdn.com/s3/m/2d8f616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50.png)
《松鼠和松果》教案9篇【教学目标】1、熟悉“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在读文中感悟小松鼠的环保行为,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复述童话。
3、情愿参与植树活动或树木认养活动。
【教学重点】读文理解小松鼠的“聪慧活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教学预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猜谜语:师出示谜语:外形像耗子,生活像猴子,爬在树枝上,忙着摘果子。
问:猜猜这是什么动物?生:小松鼠。
师:今日我们学习一篇与小松鼠有关的童话故事。
2、启发谈话:师:你们喜爱小松鼠吗?谁能说说他是什么样的?(板书:松鼠)你们对小松鼠有哪些了解?(板书:松果)小松鼠和松果之间会发生什么事?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在课文中画诞生字。
2、生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出自然段。
3、检查生字把握状况:电脑出示生字,说说你在哪见过他们?你是怎样记住的?生:开火车认读生字。
生:用编儿歌的方式识记生字。
(聪:小聪慧,耳朵灵。
会听课,总用心。
意、忽、总;意有心,忽有心。
在心底,总有心。
)4、检查课文朗读状况: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体会感情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⑴电脑出示图1,问:你们看小松鼠在森林里干什么?⑵想象:假如你是小松鼠,在这么漂亮的森林里,看着绿油油的松树,吃着香甜的松果,你想说些什么?你的心情又会怎样呢?⑶师: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快乐的心情来读第一自然段。
(指导读第一自然段)2、学习课文其次、三自然段:⑴师:小松鼠一边玩一边吃着香甜的松果,突然,它眨刺眼睛,想起来了……(电脑出示文字:假如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生:自由读读这个句子。
⑵争论: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⑶指导朗读:留意读出担忧、着急的语气。
⑷师:是啊,假如光吃不种,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以后处处是──(光秃秃的),小松鼠该吃什么?到哪儿去住呢?⑸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小学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范文
![小学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ac3163a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0.png)
小学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松鼠和松果》。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松鼠和松果之间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松鼠和松果的特点。
(2)运用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松鼠和松果之间的互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2)教育学生学会分享,懂得友谊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 松鼠和松果的特点。
2. 松鼠和松果之间的互动关系。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生僻词汇的理解。
2. 对课文内容情感态度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松鼠和松果的图片。
3. 角色扮演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松鼠和松果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松鼠和松果的了解。
2. 朗读课文(1)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朗读课文《松鼠和松果》。
(2)鼓励学生自主朗读,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 理解课文内容(1)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了解松鼠和松果之间的关系。
(2)讨论松鼠为何要帮助松果找到适合的地方生长。
4. 角色扮演(1)分组让学生扮演松鼠和松果,进行角色扮演。
(2)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用动作和语言表现角色特点。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课文内容,强调松鼠和松果之间的友谊。
(2)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如何学会分享和关爱他人?6. 作业布置(1)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述课文《松鼠和松果》的故事。
(2)画一幅松鼠和松果的画,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教师也应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3. 角色扮演: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包括语言表达、情感态度和创意发挥。
小学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范文
![小学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69cea97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ef.png)
小学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松鼠和松果》。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鼠和松果之间的关系。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松鼠和松果的特点。
(2)运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探讨松鼠如何储存松果。
(3)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的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珍惜食物,懂得分享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的习惯。
2. 教学难点:(1)松鼠如何储存松果的过程。
(2)松鼠和松果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课文《松鼠和松果》的相关图片、动画等。
2. 学习工具:字典、词典等。
3. 教学器材:投影仪、计算机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松鼠和松果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它们的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松鼠和松果的了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松鼠和松果》。
(2)学生通过工具书查找生字词,并理解其含义。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内容,阐述松鼠如何储存松果。
(2)引导学生探讨松鼠和松果之间的关系。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松鼠储存松果的过程。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彼此的看法。
5. 练习巩固:(1)学生朗读课文,巩固所学内容。
(2)教师设计相关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学生要关注大自然,珍惜食物,懂得分享。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课文《松鼠和松果》的内容。
2. 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写一篇关于松鼠和松果的小作文。
3. 家长协助学生查找更多关于松鼠和松果的资料,拓宽知识面。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了解其他动物的生活习性。
《松鼠和松果》教学案例(精选12篇)
![《松鼠和松果》教学案例(精选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4ee230b7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12.png)
《松鼠和松果》教学案例(精选12篇)《松鼠和松果》篇1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生、里、果”三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特性,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练习朗读,知道花生结果的特点。
2、认识生字。
教学准备:松鼠和松果教学案例多媒体教学课时:两课时松鼠和松果教学案例(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客人,跟你们一起上课,你们高兴吗?生:(非常高兴地回答)高兴!师:看,它是谁呢?(出示小松鼠图),快,跟小松鼠打个招呼吧。
生:(热情洋溢地和小松鼠打招呼)hi,你好!师:看到大家这么热情,小松鼠真高兴,可是他遇到了一个困难,需要大家帮助,你们愿意吗?生:(大声地说)愿意!师:那好,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它遇到了什么困难。
(小松鼠的出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谈话设置悬念,很自然地引入了新课的学习。
)二、学习课文松鼠和松果教学案例(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生自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读完后你知道了什么?2、看图1,指名说花生种在哪里?生:花生种在大树旁边的地里。
3、说说你的旁边是谁?(使学生理解“旁边”一词)4、“许多花生”说明什么?(说明花生很多)5、“许多”还能换成什么词?生:非常多。
生:特别多。
6、看图1师:你们看,花生已经开花了,你喜欢这些花儿吗?为什么?生:我喜欢这些花儿,因为它们很美丽。
师:你从哪儿看出花儿很美丽?生:因为这些花儿都是金黄色的。
生:因为这些花儿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鲜艳。
师:“格外”还可以换什么词?生:“特别”。
生:“非常”。
师:“格外鲜艳”也就是----------------------------生:“特别鲜艳”、“非常鲜艳”。
(运用看图、换词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词语,使词语教学真正落到实处)7、指导学生朗读这一自然段。
师:这一自然段写了花生多,花儿美,应该怎样读才能突出花生多,花生美呢?生:要把说明花生多和花儿美的词重读。
松鼠和松果教案15篇
![松鼠和松果教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25fdb29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c6.png)
松鼠和松果教案15篇松鼠和松果教案1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生字词,会写“意、总”这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植树造林的道理。
4、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文中蕴涵的道理。
2、正确、端正地写字。
教学准备:PowerPoint课件、词语卡片、小松鼠和松树的图片。
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十课:松鼠和松果2、读词语卡片:聪明活泼主意如果忽然以后总有眨眼睛3、用“主意”、“眨眼睛”各说一句话,两个词连起来说一句话。
朗读感悟 1、(出示课件1)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森林、松林)可爱的小松鼠就生活在这片茂密的森林里,它们在松林里做了一件什么事?结果又怎样呢?2、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上面问题。
(1)回答问题。
(2)根据回答在黑板上贴小松鼠的图片。
(3)想象:如果你是小松鼠,在这么美丽的森林里,看着绿油油的松树,吃着香甜的松果,你想说写什么?(4)(出示课件2)“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指名朗读这句话齐读(5)(出示课件3)说话训练:那么……那么……3、小松鼠一边玩,一边吃香甜的松果。
忽然,它眨眨眼睛,想起来了——(1)(出示课件4)“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2)自由朗读这句话。
(3)讨论:读了这句话,大家知道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小结:我们人类更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在利用森林资源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植树造林。
只有这样我们生存的环境才会更加美好。
(4)指导朗读:这句话的结尾用了感叹号,应该读出小松鼠担心和惊讶的语气。
各小队赛读、齐读。
大家想一想,没有了松树,到处是光秃秃的,小松鼠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1)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2)指导朗读:读出问话的语气。
指名读,师生共同读。
5、小松鼠为了自己有吃的、有住的,想出了好主意。
(1)你们看,小松鼠在干什么?(吃一个松果就埋一个松果)(板书:埋贴:松果)(2)想象:如果你是小松鼠,你还会怎样做?(3)齐读第四自然段。
《松鼠和松果》教案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56faba0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89.png)
《松鼠和松果》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概述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松鼠和松果的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1.2 教学内容松鼠和松果的形态特征。
松鼠和松果的生活习性。
松鼠和松果的生态意义。
第二章:教学方法2.1 讲授法通过讲解松鼠和松果的基本知识,让学生掌握相关概念。
2.2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松鼠和松果的图片,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2.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松鼠和松果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具准备松鼠和松果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松鼠和松果的标本或模型(如有条件)。
3.2 场地准备教室或户外观察场地。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展示松鼠和松果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4.2 基本知识讲解讲解松鼠和松果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等基本知识。
4.3 观察实践让学生观察松鼠和松果的图片,进行实地观察(如有条件)。
4.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松鼠和松果的生活习性,分享观察心得。
4.5 总结与拓展对松鼠和松果的特点进行总结,提出保护自然的意义。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松鼠和松果知识的掌握情况。
5.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观察力和合作能力。
5.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松鼠和松果知识的学习。
第六章:教学实践案例6.1 案例一:观察松鼠和松果的活动安排一次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近距离观察松鼠和松果,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6.2 案例二:松鼠和松果的手工制作引导学生制作松鼠和松果的手工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6.3 案例三:松鼠和松果的故事分享让学生分享关于松鼠和松果的故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学效果评估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评估学生对松鼠和松果知识的掌握情况。
7.2 教学方法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7.3 教学资源整合整合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9db54dc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63.png)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3篇松鼠和松果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写松鼠的童话。
课文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
读准字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并能复述童话。
3、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认养活动。
教学重点: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
2、培养同学们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的意识。
3、使同学们理解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就没吃的了。
教学准备:投影片、小黑板、生字卡。
教学过程:前提测评1、同学们,今天我想请你们猜个谜语:尾巴象把伞,机灵又可爱。
松鼠是他家,森林它最爱。
2、对。
它就是松鼠,它最喜欢吃松果了。
今天我们一起来来学习松鼠和松果。
(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
)3、板题:读题。
认定目标导学达标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圈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拼准字音。
3、检查自读效果: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初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分不同形式认读生字、新词卡片。
4、教师范读。
学生思考:小松鼠是个怎么样的动物5、标出自然段。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指名读课文。
(分段读)1、评议。
2、说说小松鼠是个怎么样的小动物为什么有的会说它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松鼠,因为它想到了光摘松果不种松树,会使松鼠灭绝。
有的会说它是个勤奋的小松鼠,它总是吃一个松果就种一个松果。
有的会说它是个能干的小松鼠,你看它种了多少树呀3、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评议。
(通过这环节同学们各抒己见,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培养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4、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来读,边读边划出不懂的地方,读完后,和同桌、小组互相质疑。
(引导学生主动协助学习,培养探究精神。
)5、同学之间质疑后,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6、重点理解: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就没吃的了。
松鼠和松果教学教案
![松鼠和松果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e5418a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20.png)
松鼠和松果优秀教学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松鼠和松果的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1.2 教学内容引入松鼠和松果的话题,激发学生兴趣。
展示松鼠和松果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1.3 教学活动展示图片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它们是什么动物?”引导学生观察松鼠和松果的特征,并让学生进行描述。
第二章:松鼠的特征2.1 教学目标了解松鼠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2.2 教学内容介绍松鼠的外貌特征,如毛色、尾巴等。
介绍松鼠的生活习性,如树栖、善于跳跃等。
2.3 教学活动展示松鼠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松鼠的外貌特征。
讲解松鼠的生活习性,并让学生进行相关的活动或游戏。
第三章:松果的特征3.1 教学目标了解松果的外貌特征和生长过程。
3.2 教学内容介绍松果的外貌特征,如形状、颜色等。
介绍松果的生长过程,如开花、结果等。
3.3 教学活动展示松果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松果的外貌特征。
讲解松果的生长过程,并让学生进行相关的活动或游戏。
第四章:松鼠和松果的关系4.1 教学目标了解松鼠和松果的相互关系。
4.2 教学内容讲解松鼠和松果的相互关系,如松鼠会吃松果等。
4.3 教学活动讲解松鼠和松果的相互关系,并让学生进行相关的活动或游戏。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总结松鼠和松果的特征和关系。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5.2 教学内容总结松鼠和松果的特征和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松鼠和松果对大自然的重要性。
5.3 教学活动让学生进行总结,回答相关问题。
展示大自然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松鼠和松果对大自然的重要性。
第六章:松鼠的生态环境6.1 教学目标了解松鼠生活的生态环境。
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6.2 教学内容介绍松鼠生活的生态环境,如森林、山地等。
讲解松鼠如何适应生态环境,如善于攀爬、跳跃等。
6.3 教学活动展示松鼠生态环境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讲解松鼠适应生态环境的特性,并让学生进行相关的活动或游戏。
《松鼠和松果》教案(优秀6篇)
![《松鼠和松果》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7de40a9a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58.png)
《松鼠和松果》教案(优秀6篇)《松鼠和松果》教案篇一教材分析:《松鼠和松果》是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保护环境”,本课自然也不例外。
课文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
通过这篇童话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到,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大自然。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通过小松鼠的心理活动:困惑──担忧──想出好主意,渗透了植树造林回报自然的观念。
行文细腻真切,语气天真可爱,贴近童心,适合朗读感悟,情中悟理。
结尾部分的两句话描述了美好的愿望:小松林长成了茂密的松林。
再次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之翼,感受松树林的美丽,以及小动物们的快乐。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内心感受,体会小松鼠的心情。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松鼠为什么要种松树。
懂得植树造林的道理,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木认养活动,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创编一小段话,培养学生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利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朗读兴趣,通过朗读感悟并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松鼠为什么要种松树。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感悟,展开想象,把小松鼠种松树和自己植树造林的意识联系起来。
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2、有关课件教学过程:预设过程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今天我来让大家猜一个迷语:头像小老鼠,尾像降落伞,常在树上住,忙着摘果子。
你对松鼠了解吗?同学们知道的真多。
刚才有小朋友说松鼠喜欢吃松果(板书:和松果)那松鼠和松果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松鼠和松果》(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己读一读课文,你从课文中知道这是一只怎样的松鼠?你是从哪里知道的?(三)、学习生字新词1、(出示词语):huó pozhǎ yǎn jing活泼眨眼睛rú guǒ zǒng yǒu yǐ hòu zhǔ yì如果总有以后主意自己读一读、认一认。
《松鼠和松果》教学教案
![《松鼠和松果》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aad3b7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b4.png)
《松鼠和松果》优秀教学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松鼠和松果的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1.2 教学内容松鼠和松果的生态特点。
松鼠和松果的生活习性。
松鼠和松果的相互关系。
1.3 教学资源图画或图片资料。
视频或动画资料。
参考书籍或教材。
1.4 教学方法观察和讨论。
视频或动画观看。
小组合作学习。
第二章:松鼠的基本知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松鼠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2.2 教学内容松鼠的外貌特征。
松鼠的生活习性。
2.3 教学资源松鼠的图片资料。
2.4 教学方法观察和讨论。
第三章:松果的基本知识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松果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3.2 教学内容松果的外貌特征。
松果的生活习性。
3.3 教学资源松果的图片资料。
3.4 教学方法观察和讨论。
第四章:松鼠和松果的相互关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松鼠和松果的相互关系。
4.2 教学内容松鼠和松果的相互关系。
4.3 教学资源相关视频或动画资料。
4.4 教学方法观看视频或动画。
讨论和分享。
第五章:保护和关注自然环境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保护和关注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5.2 教学内容保护和关注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5.3 教学资源相关资料或案例。
5.4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分享和讨论。
第六章:观察松鼠的行为6.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松鼠的行为特点。
6.2 教学内容松鼠的行为特点。
6.3 教学资源松鼠的观察视频或动画。
6.4 教学方法观察和记录。
第七章:了解松果的生长过程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松果的生长过程。
7.2 教学内容松果的生长过程。
7.3 教学资源松果生长过程的图片或视频。
7.4 教学方法观看视频或图片。
讨论和分享。
第八章:松鼠和松果的手工活动8.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8.2 教学内容制作松鼠和松果的手工。
8.3 教学资源手工制作材料。
8.4 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手工制作。
松鼠和松果教案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d5eac39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e8.png)
松鼠和松果教案设计1.1 设计意图:通过引入松鼠和松果这一自然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探索和学习关于松鼠和松果的知识。
1.2 适用年级:适合小学一年级学生1.3 教学时间:二、知识点讲解2.1 松鼠的特点:2.1.1 外貌特征:松鼠有长尾巴,毛茸茸的身体,尖耳朵。
2.1.2 生活习性:松鼠是树栖动物,善于跳跃和攀爬。
2.1.3 食物习性:松鼠以松果、坚果为主要食物。
2.2 松果的特点:2.2.1 外形特征:松果是松树的果实,呈球形或椭圆形。
2.2.2 结构特征:松果由多个硬壳鳞片组成,内部含有松子。
2.2.3 生长习性:松果在成熟后从树上落下,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自然裂开,释放出松子。
三、教学内容3.1 教学故事:讲述松鼠和松果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松鼠和松果之间的关系。
3.2 观察松鼠和松果的图片:展示松鼠和松果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外貌特征。
3.3 松鼠和松果的手工制作:引导学生动手制作松鼠和松果的手工作品,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松鼠和松果的特点和关系。
4.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松鼠和松果的图片,提高观察和表达能力。
4.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自然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对动物和植物的保护意识。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学生对松鼠和松果的生活习性和食物习性的理解。
5.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动手制作,加深对松鼠和松果特点的理解和记忆。
以上是“松鼠和松果教案设计”的前五个章节,后续章节将包括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供您参考。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6.1.1 松鼠和松果的图片或视频资料6.1.2 松鼠和松果的手工制作材料(如纸张、剪刀、胶水等)6.1.3 教学PPT或黑板6.2 学具:6.2.1 学生手工制作材料(如纸张、剪刀、胶水等)6.2.2 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和绘画6.2.3 学生个人卫生用品,如剪刀、胶水等七、教学过程7.1 导入:7.1.1 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松鼠和松果,引起学生兴趣7.1.2 提问学生对松鼠和松果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7.1.3 简要介绍松鼠和松果的关系,引出本节课的主题7.2 知识点讲解:7.2.1 通过故事形式讲述松鼠和松果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7.2.2 分组讨论松鼠和松果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7.2.3 教师总结松鼠和松果的特点,强调重点知识7.3 实践操作:7.3.1 分发手工制作材料,引导学生动手制作松鼠和松果7.3.2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手工制作,培养动手能力7.3.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八、板书设计8.1 板书8.1.1 在黑板上写出“松鼠和松果”的主题8.1.2 在主题下方列出松鼠和松果的特点8.1.3 用图示或简图表示松鼠和松果的关系8.2 板书内容:8.2.1 列出松鼠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和食物习性8.2.2 列出松果的外形特征、结构特征和生长习性8.2.3 用箭头或连线表示松鼠和松果之间的关系九、作业设计9.1 作业内容:9.1.1 学生绘制松鼠和松果的图片,并写上它们的特点9.1.2 学生编写一个关于松鼠和松果的故事9.1.3 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写一篇短文9.2 作业要求:9.2.1 图片要求色彩丰富,描绘出松鼠和松果的特点9.2.2 故事要求情节生动,能够体现松鼠和松果的关系9.2.3 短文要求条理清晰,表达出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 课后反思:10.1.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10.1.2 学生反馈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和建议10.1.3 针对不足和反馈,制定改进措施10.2 拓展延伸:10.2.1 学生进行松鼠和松果相关的主题活动,如绘画、写作等10.2.2 学生参观松鼠和松果的自然环境,增加对它们的了解10.2.3 学生开展松鼠和松果的保护宣传活动,提高环保意识重点和难点解析一、重点环节:1.知识点讲解环节:通过故事形式讲述松鼠和松果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
松鼠和松果教案(精选7篇)
![松鼠和松果教案(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48e59954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86.png)
<meta charset="utf-8"/><div bdsfid="137" class="content"><p bdsfid="138">松鼠和松果教案(精选7篇)</p><h2 bdsfid="139">松鼠和松果篇1</h2><p bdsfid="141"> 教材分析</p><p bdsfid="142"> 《松鼠和松果》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0课。
课文是一篇童话,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到,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大自然。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p><p bdsfid="143"> 教学目标</p><p bdsfid="144"> 知识技能目标:认识11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重点段落的重点句子。
</p><p bdsfid="145"> 过程性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借助多读,感情性的朗读,培养学生语感。
</p><p bdsfid="146"> 情感目标:学生初步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依存关系。
</p><p bdsfid="147"> 一、兴趣导入</p><p bdsfid="148"> “头像小老鼠,尾像降落伞,常在树上住,忙着摘果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松鼠和松果教案教学设计
10松鼠和松果
一、教材分析
这篇童话故事主要写两只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
文章语言清新明快,情节生动,引人入胜,深受儿童喜爱。
通过读文学生领悟到我们在向大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一年级学生对新奇事物好奇心强,又非常喜欢小动物,所以课文内容强烈地吸引着他们。
另外学生以前有一定的识字和朗读基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方法迁移,培养他们自主识字和阅读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在读文中感悟小松鼠的环保行为,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复述童话。
3、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木认养活动。
三、教学重点:
读文理解小松鼠的“聪明活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四、信息资料:
1、课件或挂图、生字卡片。
2、学生绘画用具及搜集的有关小松鼠的资料。
五、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1、猜谜语。
猜猜这是什么动物?(出示谜语:形状像耗子,生活像猴子,爬在树枝上,忙着摘果子)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与小松鼠有关的童话故事。
2、启发谈话。
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谁能说说他是什么样的?(板书:松鼠)你们对小松鼠有哪些了解?(板书:松果)小松鼠和松果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对话平台)
自学(尊重学生个性需要,激发主动识字的愿望)
1、学生自由读文,思考: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自己想办法解决。
2、指名读文,重点评价字音;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读准字音。
(识字能力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基础,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或适合的方法识字,逐步养成独立识字的能力。
)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词:说说你在哪见过他们?你是怎样记住的?
2、结合文中句子认读词语,教师相机引导。
(1)聪、活泼:读文中的句子。
我们同学中谁是这样的孩子?
(2)如果、总:读文中的句子。
你还能用如果说句话吗?朗读(充分读文感知,体会小松鼠的情感变化,使学生受到
情感熏陶。
)
1、重点指导2——4自然段:从哪里看出小松鼠聪明活泼?学生思考读文。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练习读文。
教师范读,师生、生生分读陈述句和小松鼠心里想的话。
3、采取多种方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讨论(小组交流感受小松鼠的情感美和行为美,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松鼠松果和松林之间有什么关系?写字(引导学生掌握书写技能,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写字能力)
1、认读“以、后、更”三个字。
2、征求学生意见找出最难写的字,教师范写指导,学生练写。
评价(师生互评不仅培养学生对写字的评价能力,还提高了审美情趣)
1、评教师。
老师范写的字请同学评价。
2、生互评。
学生互相评价打等级,如果不满意可以重新书写再达等级。
第二课时
复述(采用适合学生的方法开展复述竞赛,积累并发展学生的语言)
1、反复读文,练习说说课文的内容。
2、指名复述:引导学生按照“吃松果——想松树-——种松果——长松树”的顺序进行复述。
(先鼓励学生交流适合自己的复述方法,如果复述实在有困难,教师再引导学生按照上面的顺序进行复述)
绘画(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1、想象思考:以后这里会是什么样呢?小组讨论互相议一议,说一说。
2、以“画未来”为题,学生自由的画一画,可以画想象中未来的松林,也可以画想象中自己居住地方的未来。
实践(课内外紧密结合,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1、有条件的同学和爸爸妈妈一起种一棵小树。
2、除了松鼠外,你还了解哪些小动物?请上网或到课外书中查一查。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的,此环节设计注意挖掘课外学习资源,不仅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而且培养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查找搜集资料的能力)
写字(引导学生体会汉字之美,激发写字的愿望)
1、观察。
学生自己观察“主、意、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书写。
教师重点指导“心”的写法,学生练写。
3、展示:小组内互相展示自己的字。
评价(多种评价使学生学会审美,提高书写的质量)
1、自评。
说出自己写的字中最满意和最不满意的地方。
2、互评。
要提出中肯的希望。
资料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