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心理咨询基本模式规范
第四讲(一) 心理分析理论和治疗
![第四讲(一) 心理分析理论和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3ab29115bb68a98271fefa6b.png)
(3)治疗的实施过程 心理分析治疗通常是每周会谈3-6次,每次平 均 1 小时。疗程少则半年至 1 年,多则 2 年至 4 年。 试验性分析治疗阶段:2周;排除不适合做心 理分析治疗的对象。 正式治疗: 第一阶段:建立治疗的同盟关系 第二阶段:移情的出现及其解释 第三阶段:治疗的修通或扩通阶段 第四阶段:治疗的结束阶段
3、神经症的心理病理学
弗洛伊德曾经将其学说运用于阐 述神经症、性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心 理异常现象的形成过程及机制,其中 唯独对神经症的心理病理学的阐述最 有实际意义。在神经症中,弗洛伊德 的学说所涉及的是癔症、强迫症和恐 惧症这3种神经症。 ---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1)症状的意义 弗洛伊德认为神经症 的症状是生活中不能 满足的欲望(尤其是欲 性)满足的替代物。症 状既可以达到性欲满 足的目的,也可以达 到禁欲的目的。症状 是两种相反的相互冲 突的倾向之间调和的 结果。
二、精神分析的治疗
1、治疗目标 2、治疗的实施 3、治疗方法
1、精神分析治疗的目标
(1)缓解症状 内省力(中心目标)→情感领悟→治疗师的洞察能力→医 患两者之间的共识 自主感 :丧失 →获得 认同感 :依据外界的评价获得认同→依据自己内在的价 值观而生存,并直面自己的情感、态度和动机的能力 (我是谁?) 自尊心(人都是有瑕疵的;来访者的真诚) 认识并处理情绪(反思:关于原始尖叫反思(primal scream):随心所欲即情绪健康) 自我力量与自我协调性 爱、工作及成熟的依赖 愉悦及平和
(2)中心治疗目标 通过了解与领悟使无意识的心 理内容上升到意识层面 精神分析疗法的原理就是把来 访者潜意识的心理过程转变 为意识的,破除压抑作用, 揭去心理防御机制的伪装, 使来访者领悟到症状的真正 原因,来访者领悟后,症状 即可消失。
《心理咨询》第四章
![《心理咨询》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2129cca7aef8941ea76e0588.png)
(1)有效(专心)的倾听:( a b c d e )
a: 深谈而不是浅谈(浅谈只涉及表面问题,带有寒 暄色彩,深谈是接纳当事人的感觉)
b: 接纳当事人的感觉。不仅仅谈论事情本身,而且 应加入感觉的沟通,交换感觉。接纳意味着同意。接 纳是表示你接受一个人对他自己的感觉,同意是你与 对方的结合,与对方想的一样,感觉一样。
(4)反应式问话(回应):把当事人所说的话 重复给当事人,但不是全部重复,而是选择性 重复,代表了某种导向。选择更多的是一种结 构式会谈技巧。
注: a: 不可以追问当事人,如果当事人不想说,
尽量不要追问、逼问
b: 不可以对一些敏感话题作太婉转的提问
2、倾听:90%的咨询是咨询师在听,倾听的 积极姿态表现在行动上,积极地关注别人
是别人过错,不是自己的责任,这种人可能常推诿,容易有攻击性;
(4)真晦气,自行车撞了。
含有宿命论色彩,凡事易认命。
倾听时容易出现的错误
急于下结论 轻视求助者的问题
说明咨询师还不了解心理问题的实质;缺乏共情的特质
干扰、转移求助者的话题 作道德或正确性的评判
不要轻易做出;不要在求助者叙述时讲; 不要做出判断而没有解释;尽量少做这样的评判而改用别的方式
• “你为解决这个问题做了些什么呢?”
“如何”
牵涉到事的过程、次序或情绪性的事物
• “你是如何看待这件事?”
“为什么”
引出一些对原因的探讨
• “你为什么不喜欢在寝室里了?”
“愿不愿”、“能不能”
促进求助者作自我剖析
• “你能不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这么害怕黑夜?”
不同的询问用词可导致不同的结果。
2.封闭式询问
注:不可以表现的心不在焉,目光要注视对方; 不可以对当事人所说的话作太多的反应(如:还有 这样子的啊);尤其不要表现的过度惊讶(把问题 正常化)。
心理健康服务规范
![心理健康服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a3c430d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b5.png)
心理健康服务规范导语:心理健康服务的规范制定和实施对于维护个体和社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心理问题愈发显著,人们对于心理健康的需求与日俱增。
因此,制定一套全面科学、符合实际的心理健康服务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评估和心理教育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旨在为心理健康服务的规范化提供理论支持和操作指南。
一、心理咨询规范心理咨询是一种以专业性为基础的心理健康服务方式,能够帮助个体通过提供支持、教育、解释和启发等形式,改善心理困扰,提升自我认知和发展潜能。
对于心理咨询的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心理咨询师的资质和道德规范心理咨询师应具有心理学或相关专业的学术背景,并获得国家认可的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
在执业过程中,咨询师应遵循道德准则,尊重个体的权利和隐私,保护咨询过程中所涉及的个人信息和资料的保密性。
2. 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心理咨询师应与客户建立积极、互信和尊重的咨询关系。
咨询师应倾听客户的需求,理解和接纳他们的感受和困惑,以利于在咨询过程中实现信息的流动和共享,进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3. 多样化的咨询方法心理咨询师应根据不同的个体需求和问题类型,选择恰当的咨询方法和技术。
常见的咨询方法包括个体面谈、家庭咨询和团体咨询等,咨询师应针对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二、心理治疗规范心理治疗是一种通过专业性的干预和辅助手段,解决个体心理问题,促进心理成长和健康的过程。
下面是心理治疗的规范要求。
1. 社会工作人员的资质和尊重原则心理治疗师应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执业资质,并遵循尊重个体的基本原则,以保护个体的自主权和隐私权。
治疗师应在治疗过程中避免对个体施加压力或进行任何形式的剥夺。
2. 制定个性化治疗计划心理治疗应根据个体的具体症状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治疗计划应明确治疗目标和措施,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评估和调整以适应个体的变化和需求。
3. 心理治疗师的专业技能心理治疗师应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包括沟通、倾听、解释、情绪管理、危机干预等方面的能力。
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规范
![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54d5dbb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4d.png)
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供应良好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保障患者的心理健康,规范医院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的实施,订立本规范。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医院内全部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的医务人员。
第三条定义1.心理咨询:指在心理学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心理咨询方法,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评估和解决的过程。
2.心理治疗:指通过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患者的心理疾病进行干涉和治疗的过程。
3.患者:指寻求医院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的个人或群体。
第二章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内容第四条心理咨询服务内容1.心理咨询师应依据患者的需求和病情,供应个人或群体心理咨询服务。
2.心理咨询服务包含但不限于:心理评估、心理教育、心理支持、心理咨询等。
第五条心理治疗服务内容1.心理治疗师应依据患者的心理疾病类型和病情,订立个性化的心理治疗方案。
2.心理治疗服务包含但不限于: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治疗、家庭系统治疗等。
第三章患者权益与保密第六条患者权益保障1.患者有权接受医院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的自己乐意性、保密性和敬重性。
2.心理咨询与治疗师应敬重患者的个人意愿,确保患者的知情权、自主权和隐私权。
第七条患者信息保密1.心理咨询与治疗师应严格遵守医院的保密制度,对患者的个人信息予以保密。
2.心理咨询与治疗师在未经患者同意的情况下,不得将患者的个人信息透露给他人。
第八条患者知情权1.心理咨询与治疗师应向患者认真介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目的、过程和可能产生的效果与风险。
2.患者有权要求了解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进展情况,并向心理咨询与治疗师提出疑问和看法。
第四章医务人员行为规范第九条医德医风1.心理咨询与治疗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维护医院的良好医德医风。
2.心理咨询与治疗师应以患者的利益为重,严禁以个人利益谋取非法利益。
第十条专业知识与本领1.心理咨询与治疗师应具备坚固结实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供应高质量的服务。
2.心理咨询与治疗师应不绝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接受培训和学术沟通,不绝更新知识和技能。
第四讲心理辅导的基本模式
![第四讲心理辅导的基本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965c667e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b2.png)
第四讲心理辅导的基本模式1. 引言心理辅导是一种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的专业服务,心理辅导的基本模式是指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常用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心理辅导基本模式。
2. 叙述模式叙述模式是心理辅导中常用的一种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辅导员主要通过倾听和回应来帮助个体表达内心的感受和经历。
辅导员会给予个体充分的关注和理解,通过积极倾听和简短的鼓励性回应来促进个体的自我探索和表达。
这种模式适用于那些渴望有人倾听和理解自己的人。
3. 教育模式教育模式是另一种常见的心理辅导基本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辅导员通过向个体传授相关的心理知识和技巧来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
辅导员会提供理论知识和实用建议,帮助个体认识到问题的本质,并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这种模式适用于那些对于心理问题缺乏了解和解决方案的人。
4. 辅导模式辅导模式是一种结合了叙述模式和教育模式的综合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辅导员通过倾听个体的叙述,同时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
辅导员既给予个体关注和理解,又提供相关的知识和技巧。
这种模式综合了倾听和教育的优势,能够在帮助个体解决问题的同时提升个体的自我认知和应对能力。
5. 问题解决模式问题解决模式是一种专注于解决具体问题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辅导员和个体一起明确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辅导员会引导个体探索问题的根源和可能的解决方案,并帮助个体制定实施该解决方案的步骤和计划。
这种模式适用于那些需要解决具体问题的人。
6. 结论心理辅导的基本模式包括叙述模式、教育模式、辅导模式和问题解决模式。
不同的模式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和个体,辅导员可以根据个体的需要和问题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模式。
通过运用这些基本模式,心理辅导可以更有效地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提升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张三, 李四. 心理辅导基础[M]. XXX出版社, 20XX.- 王五, 赵六. 实践心理辅导技术[M]. XXX出版社, 20XX.。
第四讲 主要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流派:森田疗法
![第四讲 主要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流派:森田疗法](https://img.taocdn.com/s3/m/8f35f8fd04a1b0717fd5ddd8.png)
基本治疗原则是“顺其自然” 基本治疗原则是“顺其自然”
强迫性思维等心理过程,都遵循开口向下的抛物线轨 强迫性思维等心理过程, 强迫观念发生时似乎感觉不到,当到达顶点时, 迹。强迫观念发生时似乎感觉不到,当到达顶点时,强迫 观念强度最高感到痛不欲生,发展到最后还是自动消亡。 观念强度最高感到痛不欲生,发展到最后还是自动消亡。 因此强迫症患者遇到强迫观念时, 因此强迫症患者遇到强迫观念时,千万要警惕用理性 和痛苦感觉发生交互,凡事做到顺其自然, 和痛苦感觉发生交互,凡事做到顺其自然,这样我们不用 去撵它,强迫观念也会自然消亡。 去撵它,强迫观念也会自然消亡。
森田自身的神经症体验
12岁时, 12岁时,有“尿床”毛病。他在书中写到:为患夜尿 尿床”毛病。他在书中写到: 岁时 症而苦恼,为不弄湿被褥,总是卷着草席睡觉, 症而苦恼,为不弄湿被褥,总是卷着草席睡觉,有人故意 问他“铺上草席干什么? 他生气地回答说“ 问他“铺上草席干什么?”他生气地回答说“夜里不尿 这种回答带有对大人的嘲讽挖苦的反抗, 炕!”这种回答带有对大人的嘲讽挖苦的反抗,但其内心 十分难受。 十分难受。
森田疗法简介
森田心理疗法简称森田疗法, 森田心理疗法简称森田疗法,由日 本慈惠医科大学森田正马教授于1920 本慈惠医科大学森田正马教授于1920 年创立的适用于神经质症的特殊疗法, 年创立的适用于神经质症的特殊疗法, 是一种顺其自然、 是一种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心理治 疗方法,具有与精神分析疗法、 疗方法,具有与精神分析疗法、行为 疗法相提并论的地位。 疗法相提并论的地位。
精神交互作用是神经症形成的原因
森田认为发生神经质的人都有疑病素质。他们对身体和 森田认为发生神经质的人都有疑病素质。 心理方面的不适极为敏感。 心理方面的不适极为敏感。而过敏的感觉又会促使进一步 注意体验某种感觉。这样一来, 注意体验某种感觉。这样一来,感觉和注意就出现一种交 互作用。森田称这一现象为“精神交互作用” 互作用。森田称这一现象为“精神交互作用”,认为它是 神经质产生的基本机制。 神经质产生的基本机制。
心理学第四讲服从、依从、群体动力
![心理学第四讲服从、依从、群体动力](https://img.taocdn.com/s3/m/7b62ea14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9e.png)
(三)服从的社会心理基础
通常认为,在一定情境下,社会赋予了某些社会角色更大的权力,而自己有服从他们的义务。比如学生应该服从教师,病人应该服从医生等,在实验室中,被试就应该服从主试
“军人的服从是天职”:一些行动者(军人或警察)被认为有职责去服从命令
“服从主管”的社会规范。这是一种强有力的规范,许多人会发现难以违背这一规范。不仅如此,我们不想做错事,服从主管的命令通常能帮助我们避免犯错
事件的快速进展 在许多情形中,事件的发展往往非常快速:示威突然变成了暴乱,逮捕变成了大屠杀。 事件快速进展不容参与者多加思考,就自然而然地、机械地做出了服从,命令—他们就这样做了,非常机械。 在米尔格拉姆实验中,被试被带进一个实验室,实验马上开始,被试发现他们面临对学习者施加强电压的任务。 事件的这种快速进展,也是导致高服从的一个原因。
小辈服从长辈的规范
社会常规(合法权力)
逐级涉入(心理卷入) 对于权威命令的服从常常是逐步升级的,服从者已经涉入了该事件而出现惯性服从,难以抗拒。 相对温和的行动(询问、恐吓、逮捕) 残暴行为(殴打、拷问、屠杀平民百姓) 权威人物使用了“渗入”技术,先是一个可以接受的小要求,随之提出更大的要求 米尔格拉姆实验也是这样,最初的电压是非常低的,随后才逐步升高电压。
原因解释
01
人们一旦接受了一个要求,就增强了人们对这一某个特定问题的投入,心理能量投入
02
人际交往的作用:要求由同一个人提出,请求者与被请求者卷入了直接的交往
03
人们需要维持社会形象的一致性,因而一旦接受了一个要求,表达了一种态度,拒绝别人要求的困难也就明显增加,从而使人接受更大要求的可能性增加。
01
命令者的权威性越大,越容易导致服从现象。
心理咨询工作规范
![心理咨询工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e7b296e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dc.png)
心理咨询工作规范心理咨询是一项专业的服务,旨在帮助个体解决内在的问题、调整心理状态,提升生活质量。
为了保证咨询的质量和效果,制定一套规范的工作准则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心理咨询工作中应遵守的规范,包括保密性、尊重权利、专业素养等方面。
1. 保密性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保密性。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必须保证客户的个人信息和谈话内容不会被泄露给第三方。
这项规范有助于建立客户与咨询师之间的信任关系,并让客户感到自己的隐私得到有效保护。
咨询师应将客户的信息存储在安全且访问受限的地方,除非获得客户的明确许可,否则不得将其用于其他目的。
2. 尊重权利咨询师在工作中应尊重客户的权利,包括言论自由、自主决策权等。
他们应鼓励客户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尽可能提供一个开放的环境让客户畅所欲言。
在与特殊群体(如儿童、老年人、残障人士等)进行咨询时,咨询师还需要特别考虑到其个体差异和特殊需求,确保他们得到平等和公平的待遇。
3. 专业素养专业素养是心理咨询师必备的品质之一。
他们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倾听技巧,能够主动关注客户的需求,并与客户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咨询师应在咨询过程中坚持客观、中立的立场,不对客户施加任何形式的压力或偏见。
此外,咨询师还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参加相关培训和学习,保持业务水平和道德标准的高度。
他们应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确保他们的行为符合职业准则。
4. 全面评估心理咨询的第一步是全面评估客户的情况。
咨询师应通过合适的方式了解客户的背景、需求和期望,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咨询计划。
全面评估有助于咨询师了解客户的问题和困难的来源,为制定有效的辅导方案提供依据。
5. 辅导目标和计划心理咨询需要有明确的辅导目标和计划,以便有效引导咨询过程。
咨询师应与客户一起确定可行和具体的辅导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和策略。
在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应根据客户的进展和需求及时调整辅导计划,确保咨询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心理咨询服务规范
![心理咨询服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c22f622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0a.png)
心理咨询服务规范导言: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和重视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咨询作为一种专业的辅导方式,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然而,在实施心理咨询服务时,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心理咨询服务规范,以期提高心理咨询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一、保护咨询者的隐私权心理咨询是一项个性化的服务,咨询者通常会向咨询师透露自己的个人隐私。
因此,咨询师必须严格保护咨询者的隐私权,包括不泄露咨询者的个人信息,不以任何形式披露咨询内容,并建立起专业的保密机制。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心理咨询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咨询师应该以尊重、理解和信任为基础,积极倾听咨询者的需求和问题,并通过恰当的方式给予支持和建议,以帮助咨询者解决困扰。
三、确立明确的沟通渠道为了提供高质量的心理咨询服务,必须确立明确的沟通渠道。
咨询师应当向咨询者清晰地解释咨询服务的目标、过程和预期效果,并向咨询者提供恰当的沟通方式,以便在咨询过程中进行有效的互动和反馈。
四、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心理咨询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服务,咨询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他们应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研讨会,深入了解最新的心理理论和研究成果,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咨询技能,以更好地服务于咨询者。
五、积极推行多元化咨询方法心理咨询的方法应该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的问题和需求都可能不同。
咨询师应掌握多种咨询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人本主义咨询、解决问题咨询等,以在不同情况下灵活运用,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
六、咨询服务结果的评估和反馈为了确保心理咨询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必须对咨询服务结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咨询师应与咨询者一起制定明确的咨询目标,并根据咨询过程的实际情况对咨询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以提高咨询的成效。
七、建立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心理咨询服务本身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
咨询师要具备辨识心理危机和风险的能力,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咨询者的身心健康,并在必要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以避免潜在的安全隐患。
第四讲EAP与员工心理健康讲解
![第四讲EAP与员工心理健康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efd046d9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82.png)
EAP的基本含义
• 企业EAP (EAP, 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又 称员工援助计划,是企业通过第三方向其员工免费提 供专业的、并且能够绝对保障隐私的咨询项目
• 在行为科学的基础上,员工心理援助专家可以为员工 和企业提供战略性的心理咨询、确认并解决问题,以 创造一个有效、健康的工作环境
身体疾患
广义的 身心症
神经症
心理异常的分类
身心相关的疾患
狭义的身心症 器官神经症
疑病症 转换歇斯底里 不安神经症
恐怖症 强迫神经症 忧郁症 分裂神经症
境界例 精神病
心理异常的原因
• 生物学模式
• 心理异常与躯体疾病一样,也有生物学上 的原因
• 代表人物:英国的Maudsley,H
•
德国的Wernicke & Kleist
EAP的工作流程
• 把脉与治疗 • 从压力源本身下手,即减少或消除不适当的管理和环境因素 • 宣传与推广 • 搞好职业心理健康宣传,树立员工对心理健康的正确认识 • 全员培训 • 开展员工和管理者培训,增强其对心理问题的抵抗力 • 改善环境 • 对工作环境进行设计,改善工作硬环境与软环境 • 心理咨询 • 组织多种形式的员工心理咨询活动
自知力稍有不足,包括:
• 神经症: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抑郁 症、疑病症等
• 人格障碍:偏执型、强迫型、分裂型、反 社会型等
• 性障碍:恋物癖、异装癖、露阴癖、窥阴 癖
心理异常的分类
• 心理疾病 • 重性心理疾病 • 严重的心理异常,一般是指精神病性的精
神障碍,通常严重缺乏自知力,包括:
• 功能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 病等
心理咨询服务规范操作手册
![心理咨询服务规范操作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f2ca516e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8a.png)
心理咨询服务规范操作手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也日益增加。
在这种背景下,心理咨询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规范、不合理的操作行为。
为了确保心理咨询服务的质量和规范,下面将就心理咨询服务的规范操作提出一些建议和指导。
一、建立安全、保密的咨询环境心理咨询工作应该在安静、私密的场所进行,确保咨询者的隐私权。
咨询师需遵守保密原则,不得泄露咨询者的个人信息,以保障咨询者的隐私权和权益。
二、预先评估咨询需求心理咨询开始前,咨询师应对咨询者的需求进行充分的评估,了解咨询者的问题类型和程度。
这样可以更好地制定咨询方案,为咨询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
三、确保咨询师的专业能力咨询师需要具备扎实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咨询经验。
此外,持续的专业培训和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以跟上心理学领域的最新发展和研究成果,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
四、与咨询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咨询师应该与咨询者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以建立互信和理解。
咨询师应尊重咨询者的价值观和个人选择,并尽力为咨询者提供情感支持和理解。
五、采用合适的咨询技术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应根据咨询者的需求和情况,选择合适的咨询技术和方法。
例如,对于一些情绪问题较严重的咨询者,可以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等技术来帮助他们。
六、确保咨询过程的持续性心理咨询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取得实际效果。
因此,咨询师应在咨询过程中与咨询者保持持续的联系,关注咨询者的进展和困惑。
同时,咨询师也应不断调整咨询方案,以满足咨询者的实际需求。
七、咨询记录的保留和归档咨询师在心理咨询服务过程中应详细记录咨询情况和咨询者的信息,在确保保密的前提下进行归档。
这样可以为咨询师的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也为日后的跟进提供依据。
八、处理咨询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在咨询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突发事件,例如咨询者的情绪激动或自残行为。
咨询师应尽快采取必要的措施,包括与咨询者合作以确保其安全,同时必要时寻求专业的辅助和支持。
心理咨询服务规范
![心理咨询服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cb07791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54.png)
心理咨询服务规范引言:在当代社会中,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行各业都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心理咨询服务规范,来规范和保证咨询师的职业行为,提供专业且有效的心理服务。
本文将从需求评估、咨询过程和结构、隐私保护以及咨询师职业道德等方面,论述心理咨询服务的规范。
一、需求评估心理咨询过程的首要步骤是需求评估。
咨询师应该在咨询开始前对咨询对象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个人情况、问题特点、心理状况等。
评估结果将帮助咨询师确定合适的咨询方法和目标,确保咨询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需求评估中,咨询师需要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避免对咨询对象做出武断的评判。
咨询师应倾听和尊重咨询对象的言辞和情感表达,尽量不引导或干预其回答,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二、咨询过程和结构1. 建立信任关系心理咨询师与咨询对象之间的信任关系对于咨询的效果至关重要。
咨询师应该展示出专业的素质和能力,以获得咨询对象的信任。
同时,咨询师还应保证咨询过程的保密性,确保咨询对象能够放心地分享个人信息和隐私。
2. 设定咨询目标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应与咨询对象共同制定明确的咨询目标。
咨询目标应该具有针对性和可测量性,以便于评估咨询的效果和进展。
同时,咨询师应根据咨询对象的需求和特点,制定可行的咨询计划和时间表。
3. 选择合适的咨询方法根据咨询对象的情况和问题特点,咨询师应选择适合的咨询方法。
常用的咨询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解决问题疗法、催眠疗法等。
咨询师还可以根据需要与其他专业人员进行合作,提供更综合的咨询服务。
三、隐私保护在心理咨询过程中,隐私保护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咨询师应尊重咨询对象的隐私权,严格保密咨询对象透露的个人信息和咨询过程中的内容。
咨询师不得将咨询对象的个人信息和咨询内容泄露给任何其他人员或机构,除非得到咨询对象的明确同意或法律法规要求。
四、咨询师职业道德心理咨询师应具备高度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为咨询对象提供专业、诚信和负责任的服务。
知识心理咨询系列讲座之四心理咨询过程PPT课件
![知识心理咨询系列讲座之四心理咨询过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f9e7cf2dd88d0d233d46ade.png)
,可在有些情况下,人们对自身行为的深层心 理可能就不大清楚。咨询者了解或领悟到求询 者深层的心理原因,就明确了解决问题的基本 方向,即让老师和同学平时多关注34他。
• (3)训练与学习
• 一般来说,主动前来咨询的心理困扰的 程度是比较严重的,特别是一些行为障碍问 题,光凭说服、解释、劝导是难以奏效的。 因此,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慢慢地去学习、训 练、矫正。
16
小结
• 一、第一印象 • 二、保密原则 • 三、注意事项 • (一)情绪要稳定 • (二)讲话速度要中等 • (三)要有信心
17
二、收集资料
• 要全面地收集求询及与问题有关的各种 资料。收集资料的目的是为了弄清求询者的 问题背景,以便决定从何入手去深入分析他 们的问题。
• 收集资料是咨询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一般来说,收集的资料越多,对以后的分 析诊断会越有利。收集资料一般采用填表法 、观察法、谈话法、调查法等。
• 5、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尊重来 访者的权利和隐私,是咨询心理学家最 基本的职业道德之一。
• 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包括下列内容:
10
保密原则所包括的内容
• (1)不能在任何场合谈论来访者的隐私, 包括与专业或非专业人员谈话;
• (2)不能向来访者的亲属、朋友、同事、 领导等谈及来访者的隐私,除非征得来访者本 人的同意;
27
• 2.恰当地使用心理测验。心理测验可以 比较客观地分析咨询者的心理特征或问题 ,它既可以检验咨询者的初步判断是否正 确,还可以帮助进一步诊断分析咨询者的 问题。
• 在使用心理测验时要注意:
• (1)要正确选用测验量表。
• (2)测验的目的任务要明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讲心理咨询的基本模式1984年在美国出版的国际心理学联合会编辑的《心理学百科全书》中肯定了心理咨询的两种定义模式,即教育模式(educationalmodel)和发展模式(development model)。
第一节生物医学取向模式一、什么是生物医学取向模式所谓生物医学取向模式,就是指咨询者(或心理医生)在咨询过程中,把求助者当作生物实体,从临床治疗的角度,站在咨询者的角度,按照治疗逻辑来诊断、分析和处理求助者的心理问题。
二、生物医学取向模式的特点1、以综合症状为基础进行心理诊断。
坚持医学目标的治疗者常常以2001年4月由中华精神科学会出版的《中国神经精神疾病诊断标准(CCMD-3)》为参照标准,以综合症状为依据进行心理诊断。
2、病因一般归于遗传、代谢、生化或其它躯体因素。
3、治疗模式以服药、住院为主,其他心理治疗方法为辅。
4、咨询目标是医学目标。
正如钱铭怡教授认为的那样,“许多人以心理治疗为名,行的却仍是医学治疗那一套,其目标亦未有从医学角度脱胎出来。
”[2]三、生物医学取向模式的理论依据1、大脑结构因素。
研究表明,大脑结构畸变,会导致心理功能失调。
NIMH的研究目的是设想逐渐理解心理疾病发生和维护心理健康的脑机制,发展对脑功能异常的治疗方法,以期从根本上治疗人的心理疾病。
2、遗传因素。
3、基因缺陷说(染色体异常导致心理异常)。
NIMH的专家们认为,弱点(vulnerability)基因可能是导致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
4、生化因素。
5、躯体疾病因素。
四、生物医学取向模式的治疗方法生物医学取向模式下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外科手术、化学药物、电休克、漩水浴、二氧化碳吸入、人工发热、人工冬眠(降温)、胰岛素休克、卧床休息、节食疗法、工娱疗法等。
五、生物医学取向模式的评价1、仅仅从生物医学的角度去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只注重人的生物属性,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2、在临床上只注重人的遗传、基因、脑结构和生化机能,而忽视了人的心理机能及心理社会因素的致病作用;3、在科学研究中较多地着眼于躯体的生物活动过程,很少注意行为和心理过程;4、治疗目标就是消除症状(如吸毒者不再复吸),而忽视求助者的人格重建。
5、思维的形式化往往是“不是、就是”(不是病,就是健康)。
第二节心理治疗取向模式一、什么是心理治疗取向模式心理治疗取向模式是指咨询者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在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上,形成融洽的心理气氛,通过影响求助者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来调动其积极性,帮助求助者减轻心理压力和精神痛苦,改善或消除病理状态,促进求助者心理功能的恢复和协调。
二、心理治疗取向模式的特征心理治疗取向模式的基本特征是把咨访关系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医患关系,治疗与被治疗的关系。
其特征主要有:1、咨询者是从临床心理矫治观出发,更多地考虑临床心理学方法和现代心理矫治技术的选择和使用。
2、咨询者非常重视求助者的心理偏离的表现症状,因为它已经公开化,或被自身觉察,或被他人发现,并愿意接受矫治。
3、由于求助者的心理偏离的行为定势及其复杂性,需要对求助者进行心理矫治和行为训练。
4、由于心理矫治过程的复杂性和矫治期间求助者可能出现的失信、中断和反复,因此要达到较好的矫治效果,需要坚持较长时间的配合。
二、心理治疗取向模式的理论依据1、精神分析学说的理论影响:(1)“潜意识-压抑”理论。
(2)人格结构理论。
(3)心理病理学理论。
2、行为学习的理论影响:(1)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2)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3、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影响。
四、心理治疗取向模式的治疗方法1、属于动力学心理治疗体系的有精神分析疗法、分析心理疗法、阿德勒个人心理疗法、交往分析疗法、催眠疗法等;2、属于行为与认知治疗体系的有行为治疗、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现实疗法、认知疗法、等;3、属于人本与存在治疗体系的有个人中心疗法、存在心理疗法、完形疗法、支持疗法等;4、属于非传统治疗体系的有森田疗法、超个人心理疗法、团体疗法、心理剧疗法、叙事心理疗法、沙盘疗法、NLP简快心理疗法、积极家庭疗法、工娱疗法、朋辈心理疗法等;5、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治疗体系有说理开导法、以情胜情法、惊式疗法、气功疗法等。
五、心理治疗取向模式的评价1、心理治疗取向模式是在对求助者的心理偏离的咨询、矫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2、心理治疗取向具有广泛的理论来源,当代心理学发展中的主要流派几乎都对心理治疗取向模式产生过影响。
3、心理治疗取向的心理咨询强调深层的交流与沟通,重视咨询关系对咨询进程和结果的影响,这对咨询者来说是具有很大启发意义的。
4、心理治疗取向从一开始就注重各种临床心理学技术的开发和使用,像精神分析中对自我心理防御机制的分析、行为学派中强化技术和模仿学习的使用,求助者中心治疗中对真诚、接纳、尊重和通情的强调等,都是咨询者应该认真领会和经常使用的,这样才能使得咨询者更了解他们的求助者,并迅速而有效的解决他们的问题。
第三节心理咨询的特质指导模式一、什么是特质指导模式特质指导模式是指咨询者通过心理测评、观察等方法,在全面了解求助者素质、专长、兴趣、性格和其他人格特质的基础上,对求助者的学习、升学、就业、工作、人际关系、家庭、婚姻、适应等多方面问题进行的综合性指导。
这种咨询模式的咨询者关注的是求助者已经形成的遗传素质、人格特质、行为习惯等因素对当前行为的影响,重视求助者的个体差异。
二、特质指导取向模式的特征1、咨询者关心的是求助者本身已经形成的稳定特征对于当前行为的影响,即关心求助者的遗传素质、智能、经验、人格特质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特征。
根据其特征来确定个人发展方向、途径和策略;2、咨询者强调的是咨询的结果,而非咨询者与求助者之间的交往过程。
3、咨询者重视寻求解决问题和采取决定的技能训练,试图通过咨询者的指导,提高求助者解决问题的本领,使求助者按指导要求进行自我训练,并将在咨询过程中学到的技能,迁移到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以促进求助者对现实生活的适应;4、咨询者关注的是社会存在、当前变化和社会变迁及未来预测等多方面信息对求助者的影响,尤其注重社会职业需求预测和当前职业变化信息的搜集和传递,以便于进行职业指导。
三、特质指导取向模式的理论基础1、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2、卡特尔的特质理论。
3、艾森克的特质理论。
4、认知心理学理论。
四、特质指导取向模式的方法1、人职匹配法。
2、手段-目标分析法。
3、决策分析法。
(1)经验判断法(2)逻辑推理法。
(3)数学分析法。
五、特质指导取向模式评价特质指导模式重视对求助者特质的了解,注意发挥咨询者对求助者成长的理性取向功能,这是符合咨询过程的一般规律的。
因为咨询过程作为一种特定的双向交往活动,咨询者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因而咨询者的主导功能不能忽略。
然而,从特质指导模式的理论依据来看,特质理论固有的静态性局限和肢解性偏颇,对特质指导模式也有影响,这些显然构成了特质指导模式的不足之处。
第四节教育发展取向模式一、什么是教育发展取向模式教育发展取向模式是指心理咨询应遵循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针对求助者在不同阶段所面临的任务、矛盾和个别差异,促使其心理矛盾得到妥善解决,心理潜能得到有效发挥,个性品质实现和谐发展,发展任务得以顺利完成。
教育发展取向模式的犀利帮助在西方国家十分普遍,如前美国总统肯尼迪、尼克松、里根,英国戴安娜王妃等人均拥有自己的心理顾问或心理医生。
美国人常说,成功人士必须有两个坚实的臂膀扶持:法律顾问与心理顾问,不然你可能有栽倒的危险或被困住的可能。
二、教育发展取向模式的特征教育发展取向模式的基本特征是注重对求助者发展历程,发展障碍和发展规律的了解,强调发挥专业咨询人员对一般人成长的顾问作用三、教育发展取向模式的理论基础1、皮亚杰的发展理论。
①心理发展实质上是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②适应的本质在于在于主体与环境的平衡;③他认为心理起源于动作,即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④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
2、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3、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4、哈维格斯特的综合适应发展理论。
5、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四、教育发展取向模式的目标、内容与方法促进人发展到心智健全水平是教育发展取向的基本目标。
治疗大师Sccottpeck认为,假如你的心智是健全的,那么你就可以避免和预防人生的绝大多数灾祸。
乔舒亚.列勃曼等学者调查发现,假如一个人的心智发展到“全人”的水平,那么他会拥有这样的生命和生活:(1)他的心灵会进入一种稳定的宁静状态,他不会产生自扰情绪,也不会受生活困扰的影响;(2)他的生活具有恒久不变的目标和方向,这种目标和方向协调着他的一切活动,使他的生活井井有条,绝不陷入混乱当中;(3)由于他的爱发展到极高的水平,所以他不仅能够处处爱这个世界,而且能够处处感受到这个世界对他的爱,他因此也脱离了偏见,仇恨和肤浅情感;(4)他获得了完整的意志能力,能够应付生活中一切挫折;(5)他更容易在工作、事业和婚姻、家庭方面获得成功;(6)他的情绪、情感和行为的表达方式始终是恰当的,他能够避免和防止行为不当所招致的不良后果;(7)他摆脱了焦虑,死亡恐惧和生存危机感,而自觉的接受了永恒之臂的保佑。
为此,教育发展取向模式要为求助者提供的帮助如下:(1)帮助你进行正确的人生定位,防止人生定位迷失;(2)帮助你实现心智的全面发展,促进你的灵性、心理、身体、爱、工作、娱乐、人类与世界关怀向最高水平发展;(3)帮助你提高对生活挫折的饿水平,使你在诸事不顺时仍能持续精神内部的平衡;(4)帮助你了解自己的精神运作机制和大脑生理运作机制的特性,使你对自己有更深更全面的了解,从而学会综合你的个性,发挥你的优势和避免你缺点的过度暴露;(5)帮助你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使你能够拥有深挚而珍贵的人际关系,并享用人际关系给你带来的充实感和无穷的乐趣;(6)帮助你正确应对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困惑和矛盾;(7)帮助你有效地缓解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从而获得心灵内部的宁静;(8)帮助你增进真实的自我价值感,使你拥有更多的自尊和自信。
教育发展取向模式常用的方法:(1)个别心理咨询(2)团体心理辅导。
(3)现实疗法。
五、教育发展取向模式的评价第五节社会影响咨询模式一、什么是社会影响咨询模式社会影响模式是指咨询者依据社会心理学关于人际交往和社会影响的原理,注意与求助者的社会文化心理沟通,重视咨询双方的价值观念、社会角色、社会风俗、经济背景和性别差异等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注重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对咨询效果的影响。
二、社会影响咨询模式的特征社会影响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从人际交往和社会因素方面探讨有效咨询的条件和途径,以便更好地提高咨询的成效,巩固咨询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