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结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1:为什么说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人类历
史发展的进步,而不是倒退?
1、主要依据是:生产力。 奴隶制度虽然有残酷的一面,但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公天 下”到“家天下”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并反过来促进了生产 力的发展。
2、尧舜禹的“禅让”: 是传说中的部落联盟民主 推选首领的制度
3、原始社会的瓦解: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私 有财产→贫富分化→阶级产生(奴隶主、奴隶)→奴 隶社会
(3)生产关系的变革:井田制→封建地主土地所 有制。
观点: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例4:分封制与井田制的含义,如何理解分封制 与井田制的关系?(导与练)
1、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上层建筑),井田制是经济 制度(经济基础),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没有井田制就 没有分封制。
2、两种制度都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使西周走向强盛。
➢性质:奴隶主贵族为争夺土地、人民的战争。 “春秋无义战” ➢第一、争霸战争加快了统一中国的步伐。
第二、争霸战争加速奴的瓦解,封的形成。 第三、争霸战争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2、经济特征 (1)生产工具:石器→青铜器→铁器
(2)三大经济部门形成:农业、手工业、商业。 形成了中原地区长期领先的经济格局。
三、民族关系特征 四、文化特征
1、政治特征
(1)社会形态不断演进: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 会。其中夏朝是奴隶社会的形成阶段,
商朝是发展阶段, 西周是鼎盛阶段, 春秋是瓦解阶段; 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2)政治制度不断发展:禅让制→王位世袭制 分封制→郡县制
观点: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石器→青铜器→铁器
例10: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主线 一是从分裂走向统一。 二是各民族相互融合。 三是从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 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结果是历史上第一个统一
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的建立。
(7) 夏商周文化发展的奠基作用。
例8:对儒、法、道家思想的综合认识
儒家、法家和道家为封建统治者设计了各具特色的 治国思想:
儒家:德政、礼治,强调道德感化;(主)
法家:法治,强调暴力统治;(辅)
道家: “无为而治”。 (辅)
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董仲舒以儒家路线为基础, 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 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
➢例5:井田制的瓦解(导与练)
根源: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 过程:铁器、牛耕的使用→私田增多→出现封建剥削方式→ 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瓦解标志:齐国“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春秋), 战国各国通过变法使得井田制完全瓦解。
➢例6:分封制的瓦解(导与练)
瓦解根源: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井田制瓦解 标志:葵丘会盟(秦统一后,全国实行郡县制, 分封制完全结束)
例2:对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的认识。
(1)背景:①井田制被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所代替。 ②新兴地主阶级的兴起
(2)主要变法: ①李悝在魏国的变法。 ②吴起在楚国的变法。 ③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3)结果:新的封建制度终于在各诸侯国确立起来。 (4)性质:新兴地主阶级为建立封建制度的变法。
例3:如何评价春秋的争霸战争(导与练)
例9:百家争鸣与欧洲文艺复兴有何相同?
➢都发生在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奴隶社会瓦解,封 建制度确立时期;西欧是封建社会瓦解,资本主义 生产关系产生与发展。
➢都属于当时的思想解放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 的思想
➢在新思想成就中,都突出了现实社会中“人”的 巨大的作用。中国以人为本的思想倾向突出;西欧 形成了“人文主义”的思想。
第5单元 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 ——五代、辽、宋、夏、金、元(907年——1368年)
第6单元 封建社会由盛而衰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 加强
——明清 (1368年——1840年)
第1单元 中华文明的基础初步奠定
——先秦(BC170万年——BC221年) 一、政治特征 二、经济特征
➢思想:儒家、道家、法家等传统思想。 ➢文学:《诗经》、楚辞、诸子散文 ➢艺术:绘画、音乐 ➢科技:天文、历法、物理学、医学
观点:文化是一定政治、经济的集中体现。(或 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例7: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动荡,为什么能出现文化 繁荣的局面?(导与练)
(1)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文化的繁荣奠定物质 基础。
➢如何看待分封制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1、使周朝不仅巩固了统治,而且扩大了疆பைடு நூலகம்。 2、王室衰微,为分裂割据提供了条件。
3、民族关系特征 (1)华夏族主干形成,不断与周边少数民族频繁接 触,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第一次民族大融合。 (2)融合的主要方式:战争
观点:中华民族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4、文化特征 ——文化异常繁荣,中华传统文化开始形成。
中国古代史(BC170万年——1840年)
第1单元 中华文明的基础初步奠定 ——先秦(BC170万年——BC221年)
第2单元 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和大一统时期 ——秦汉(BC221年——公元220年)
第3单元 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年)
第4单元 封建社会的繁荣 ——隋唐(581年——907年)
(2)社会大变革(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建立)为文化繁荣提供政治 前提。
(3)社会动荡使思想活跃,百家争鸣,为文化的繁荣提供思想基 础。
(4)各国统治者基于争霸战争和社会改革的需要,纷纷重用有才 学之士出谋划策,这在客观上有利于文化的繁荣。
(5)私学兴起(孔子之后)
(6)民族融合加快,有利于各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