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育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教育经济学的形成
第二节 教育经济学的形成
一、教育经济学的形成
(一)学科萌芽阶段(1920s-1950s末)
1.萌芽起点标志:斯特鲁米林(1924)《国民教育的经济意 义》 世界上第一篇教育经济学论文 通过分析劳动者的年龄、工龄和教育程度三个方面对生产发 展及经济增长的作用,从劳动收入与教育费用之比计算 教育程度的提高所带来的经济净收入。
第一节 早期的教育经济思想
一、教育经济思想的萌芽
西


柏拉图
第一节 早期的教育经济思想
柏拉图 (Plato,约公元前430-前350年)

“如果把算术、量积、称重等方 法从生产工艺中拿掉,那剩下 的只有猜测了。” ——《智术之师》
第一节 早期的教育经济思想
古代教育经济思想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 管仲 孔子 墨子 孟子 柏拉图 国别
30


主要贡献
1.具体数量化的分析了教育同提高劳动生产 率的关系,论证了教育程度越高,劳动生产 率就越高。说明劳动者学历与提高劳动生产 率呈正比例关系。

2.投资教育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比投资一些物的基本建设( 如筑水坝、发电站等)所带来的收益快,增长额多。 3.最早使用了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简化比的计算方法,是教育经济效益数
第一节 早期的教育经济思想

管仲( 约前723或前716—前 645年)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 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 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 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 获者,人也。” ——《管子.权修》
第一节 早期的教育经济思想

孔子(约公元前551-前749)
子曰:“庶矣哉!”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 焉?” 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教之。”
第一章 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须明确的问题:
什么是教育经济学?
其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是什么?
第一节 早期的教育经济思想
第一节 早期的教育经济思想
一、教育经济思想的萌芽
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产 生之前,人们关于教育与经济相互 关系的思想在古代已经萌芽。
第一节 早期的教育经济思想
一、教育经济思想的萌芽 中 ◦ 管仲 ◦ 孔子 ◦ 墨子 ◦ 孟子 国
研究特征:
1.出现论文及专著,且数量不断增加,内 容虽包含数量化的计算方法,但未使用“教育经 济学”的名称; 2.当时的教育经济学主要通过观察在业劳 动者来论述教育的经济意义和价值,还未更多深 入涉及教育规划、结构、财政等问题。
(三)学科初步形成时期(1960s)
有关教育经济学学科形成的标志虽然众说纷纭,但都认为初步形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古希腊
所处年代
前725-前645 前551-前479 前468-前376 前372-前289 前427-前347
主要思想
教育是富国强兵之道 人口、财富、教育是立国三要素 提高生产效率必须施教 详细阐明教育与经济关系 知识在生产工艺中的作用
第一节 早期的教育经济思想
二、古典经济学家和庸俗经济学家的教育经济思想
标志。 3.另外,也有观点认为,20世纪50、60年代出现的一批
教育经济学学者和专著,标志西方教育经济学形成。
主要代表人物 Ⅰ. 舒尔茨(T. W. Schultz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经济学 理论基础的奠基人,为西方教育经济
学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学科研究基本问题:延长人的寿 命,提高人的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
第一节 早期的教育经济思想
费里德里希·李斯特 (Friedrich List,1789-1846)

“一国的最大部分消耗是应该用 于后一代的教育,应该用于未 来生产力的促进和培养。”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第一节 早期的教育经济思想
艾尔弗雷德·马歇尔 (Alfred Marshall,1842-1924)
法国 德国 英国
萨伊 李斯特 马歇尔
1767-1832 1789-1846 1842-1924
第一节 早期的教育经济思想
三、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经济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哲学、政治经 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中,包含着 丰富的、科学的教育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 义教育经济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基本理论观点:
重视人力资本投资,认为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 重要源泉。教育投资的最大特点是从质的角度衡量, 将人的劳动看成教育装备的结果。劳动的教育装备率 高,劳动生产率也就高,从而增强创造收入的能力。 同时,教育投资是土地、人力、物力资本之外的另一 个生产因素。

教育经济学的计量方法: 为正确解释经济之谜,创立了“经济增长余数分 析方法”,求得了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因此 也称为:“教育投资收益率计算法”。 步骤:计算社会积累的教育总投资;计算教育投 资收益率;计算由教育创造的国民收入占国民收入增 加的比例。





教育经济学研究一般分为宏观、微观、结构和制度四个维度 宏观教育经济学着重分析教育同经济增长、教育投资同财政收支 的关系。强调教育投资的不断增加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劳动生产 率的重要途径。相对于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增长而言,教 育投资的增长应该超前。 微观教育经济学着重分析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教育单位的办学 效率和效益、教育单位的规模经济和家庭教育支出的变动趋势等 问题。 结构教育经济学着重研究教育资源的合理布局,即教育的区域结 构问题,人才的区域布局及调整问题,教育资源的内部结构比例 ,包括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比例关系问题,人才、劳动者以及专 业需求的结构问题,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技术以及地区结构的 关系问题等。 制度教育经济学着重分析教育投资、教育资源配臵等方面的制度 环境和制度条件问题。它包括教育行业的报酬收入制度、劳动者 流动制度、劳动力市场制度、学校经营与产权制度、教育管理体 制等方面的问题。


萨伊根据当时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斯密论述 的基础上展开了进一步的分析。萨伊特别强调了人才 ,尤其是有特殊才能的企业家的作用。他认为,生产 就是劳动、资本和自然力这三大要素的配合、协作过 程,而这些要素的配合协作是由企业家组织、承担的 。因此,企业家对生产发挥着重要的特殊作用。 萨伊充分地看到了企业家作为一种特殊人才对经济发 展的重要性,从而看到了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知识是我们最有力的生产动 力。”“内在的财货。” “教育作为国家投资。” ——《经济学原理》
古典经济学家和庸俗经济学家的教育经济思想
国家
英国 英国
代表人物
威廉〃配第 亚当〃斯密
年代
1623-1687 1723-1790
主要思想
复杂劳动比简单劳动多创造价 值;技艺也是生产要素 人的知识才能是财富、生产要 素,教育和学习的费用是资本 人才、企业家的价值 人的才智和体力是“精神资本 ” 知识是最有力的生产动力、教 育投资是最有效的投资

量化,这种计算方法至今仍有使用价值。
2.早期的研究 沃尔什《人力资本观》(1935):把教育投资 视为理性行为,比较大学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的 收入现值。 20世纪60年代初期,舒尔茨,创立了“人力资 本理论”,运用余数分析法对人力资本在美国 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和收益率作了实证分析。 丹尼森( 20世纪60年代初期)运用因素分析法 进行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并估算出19291957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中,教育占23%。
1.配第(《政治算术》1676) 复杂劳动比简单劳动创造更多价值 2.魁奈(《经济表》1758) 构成国家强大要素是人,人本身就是持稳自己财富的第一个 创造因素;人的性格、习惯等对生产力和经济社会十分重要 3.斯密(《国富论》1776) 人的经验知识技能是国民财富的生产要素 4.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1803) 强调人才特别是有才能的企业家的作用 5.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1841) 精神资本和物质资本,教师是生产者 6.马歇尔(《经济学原理》1890) 教育的生产性,人才浪费可惜,国家投资
成于20世纪60年代。
1.1962年,英国教育经济学家韦泽出版了最早以“教育经 济学”命名的专著,因此有学者认为此本专著的出版是学科诞生
的标志。
2.1963年,国际经济学会召开了一次专门讨论教育经济 学的国际学术会议,并于1966年出版了一本具有一定体系结构的
《教育经济学选集》。也有学者认为此选集的出版是学科形成的
第一节 早期的教育经济思想
三、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经济思想
1、教育与经济的辩证关系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决定着人类社会的政治生 活和精神生活,也决定着教育及其发展。教育作为一种传播知识、传递思 想、培养人才的社会现象,其产生和发展与经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2、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

研究对象 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中的教育发展问题以及教育 领域内经济现象和规律。 学科性质 1.经济学科的一个分支属于应用经济学中的一类 2.是一门新兴的教育学科 3.既不是部门经济学,也不是教育学,是一门独立 学科 4.是经济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种学科 交叉的科学
——《论语·子路》
第一节 早期的教育经济思想

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
“教人耕者其功多”
——《墨子·鲁问》
第一节 早期的教育经济思想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 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 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 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 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 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 者不负载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 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
第一节 早期的教育经济思想
亚当·斯密 (Adam Smith,1723-1790)

“学习一种才能,须受教育, 须进学校,须做学徒,所费 不少。但这种费用,可以得 到偿还,赚取利润。”
——《国富论》
第一节 早期的教育经济思想


萨伊的主张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对教育与经济关系 认识的加深,十八九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庸俗经 济学家萨伊(J.B.Say),在《政治经济学概论 》一书中明确提出:“教育是资本,它应当产 生和劳动的一般报酬没有关系的利息。” 认为 “不论是谁,只要他凭每年所做的牺牲而获得 了一种特殊的才能,他就享受着一种积累的资 本,一种财富。虽然它是非物质的,却以专门 职业的服务形式,每天同金银相交换, 这绝不 是虚构的事。”据此,他认为:“政府所创办的 高等学校、图书馆、中小学和博物馆等,也对 财富的创造有帮助。”

3、劳动价值论是计量教育经济效益的理论基础 劳动价值论:为正确的计量教育为国家经济增长所作 出的贡献奠定了理论基础 。

教育经济学回答三个基本问题
为什么需要教育? 如何为教育提供充足的资源? 如何有效地发展教育和运行学校?

教育经济学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孕育 出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教育经济学致力于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的教育发展问题,阐述 经济建设与教育发展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揭示现代经济发展中教育与经济关系之运行规 律,提供经济增长中的人力资源配置和教育发 展中经济决策与管理技术。
第一节 早期的教育经济思想
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1623-1687) 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威廉· 配第在1676年 出版的《政治算术》著作中,首次试图运用 数字资料去计算广义教育之成果的货币价值 , 并从其结果中得出制定经济政策的结论。 配第把“技艺”看做一种特别的,除了土地 、物的资本和劳动以外的第四个生产要素。 配第认为,教育和训练使人的劳动生产能力 出现差别。他对比了海员和农民,认为由于 海员所受到的训练,使得在货币价值比值上 ,令“一个海员实际上等于三个农民”。配 第还从人的劳动使人力的货币价值生息这一 假设出发,算出英国“有生命的资本”的货 币价值。这是第一个力图确定一个国家“人 力资本”量的尝试。
教育在劳动力再生产中的功能
(1)教育可以改变劳动力的性质
(2)教育可以改变劳动力的形态 (3)教育可以增进劳动者劳动变换的能力

教育在科学知识形态生产力再生产中的作用 (1)教育具有传递、积累、发展和在生产科学的社
会功能
(2)教育具有使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的中介作用 (3)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有效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