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第二次议和—隆兴和议
隆兴北伐的结果是什么 -怎么评价隆兴北伐-
隆兴北伐的结果是什么?怎么评价隆兴北伐?本文导读:隆兴北伐的结果是什么而孝宗此时听说金人议和的要价贪得无厌,便激愤的表示:“有以国毙,也不屈从。
”抗金呼声再次高涨。
十一月,孝宗罢免汤思退,贬至永州居住。
太学生张观等七十二人上疏请斩汤思退及其同党王之望等,汤思退在流贬途中闻讯,惊悸而死。
汤思退罢相同时,陈伯康再次被任命为左相,主持大局。
但宋军一再处于劣势,孝宗不得不再派王抃为使者与仆散忠义议和。
金朝见以战迫和的目的基本达到,便停止进攻,重开议和。
隆兴二年岁末,宋金达成和议,史称“隆兴和议”。
其主要条款有:宋金世为叔侄之国;“岁贡”改为“岁币”,银绢各为二十万两匹;南宋放弃所占海、泗、唐、邓、商、秦六州,双方疆界恢复绍兴和议时原状;双方交换战俘,叛逃者不在其内。
与绍兴和议相比,南宋在隆兴和议中的地位有所改善。
皇帝不再称臣,岁贡改为岁币,数量也有所减少,这是金朝最大的让步,而南宋在采石矶会战以后收复的海、泗等六州悉数还金,则是宋朝最大的让步。
历史上对隆兴北伐的评价如何宋孝宗不顾太上皇赵构和部分大臣的反对,发动了隆兴北伐,宋军在取得了几次小规模胜利之后,大败于宿州。
在对金朝的两场重要的战役中,宋孝宗措置失当,两战皆败。
在陕西之战中,听从史浩主张,拒绝虞允文的谏言,主动放弃陕西,导致吴磷大败,丧失了局部战略优势。
在符离之战中,宋孝宗既不能御驾亲征,亦不肯赴建康督战,仓促北伐,未做好打恶仗的准备,造成李显忠失利,宋军先胜后败;在追究符离战败责任的过程中,不杀导致宋军失败的罪魁邵宏渊,军威不立。
在对金世宗的两场重要外交博弈中,宋孝宗任人不明、意志脆弱,两场外交都以失败而告终。
“符离之败”后,孝宗把与金国议和提上了议事日程。
在金军的强大压力面前,南宋与金签订了“隆兴和议”。
南宋虽然摆脱了称臣的不利地位,但在外交礼仪上仍然处于下风,宋孝宗仍然要起立接受金国国书,这令孝宗无法接受。
在隆兴北伐中,台谏、皇权、相权交相影响,台谏群体成为皇权之下最强大的势力。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
北南面官制938年,辽太宗统治燕云十六州后,实施了“北南面官制”的一国两制政策;北面官制,设北院大王和南院大王,分别统领两部的兵马;设夷离毕法院,掌管刑狱;设大林牙院,掌管文翰;设敌烈麻都,掌管礼仪;设大国舅司,掌管后族事务;南面官制,设枢密使掌管汉人兵马大权;朝中设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翰林院,国史院;南面官制不像北面官制分南北,而是沿用汉人的旧制,设左右,比如左丞右相;陈桥兵变960年,后周禁军统帅——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奏报北汉和辽会师南下,于是朝廷命他率领大军北上抵御;部队来到开封东北的陈桥驿,发生兵变,部下把皇帝穿的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当皇帝;于是,赵匡胤回师都城,夺取了后周政权,登上帝位,定国号为“宋”,史称“北宋”,改元建隆;更戍法北宋兵役制度,北宋初年,宋太祖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故称更戍法;朝廷临时任命戍军统兵将官,造成兵不知将,将不识兵,易于控制;此法虽对防止将领专权有利,却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宋神宗时,罢废更戍法;王小波、李顺起义北宋初的农民起义;公元993年,王小波在青城县发动起义,提出“均贫富”的主张,这是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均贫富”的战斗口号;从者万余,占青城、彭山;不久,王小波牺牲,李顺继为首领;次年占成都,建大蜀政权,控制四川大部;宋政府派兵镇压,攻陷成都,李顺遇害;余部坚持战斗,至995年失败;这次轰轰烈烈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严重地打击了地主阶级,使唐末农民起义处于萌芽状态的均平思想具体化、明确化,对以后的农民起义具有重大影响;它是我国农民战争史进入一个新时期的标志;元佑更化北宋哲宗元祜年间废除熙宁、元丰时新法的事件;元丰八年1085,神宗死,子煦哲宗继位,年幼,祖母宣仁太后高氏垂帘听政,陆续起用司马光、吕公着、范纯仁、吕大防等,废除神宗与王安石推行的大部分新法;贬黜熙宁、元丰时用事诸臣,停止使用王安石三经新义为科举考试的根据,修改熙宁、元丰时史官记录,重新编纂神宗实录;此外,还将神宗时所取米脂等四寨还给西夏;头下军州辽特别设置的一种行政机构;元朝称投下;契丹贵族在初期的征服战争中,劫掠了大量的人口,他们将这些人口聚集起来,建立州县城堡等组织,称为头下;一般讲凡皇族诸王、公主及后族所建的头下可建筑州城,其余不得构筑城池,只能立堡树寨以区别于他种建置;头下军州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有既依附于领主又隶属于朝迁的二重性;二税户辽﹑金户籍名称之一;辽代头下军州所属的人户﹐具有既依附於领主﹐又从属于国家的两重性质;头下人户在缴纳赋税时﹐既“输租於官﹐且纳课给其主”﹐故称为二税户;靖康之变宋代钦宗靖康年间金灭北宋的事件;靖康元年1126正月,金军南下,渡过黄河,直抵北宋东京开封城;宋钦宗派使者赴金营求和不成;金军攻城,宋守军多次击退金军;但宋钦宗仍继续与金议和,答应了金赔款和割地的要求;金撤军北归;同年八月,全军再次南侵;闰十一月初,东京城破,宋钦宗亲赴金营,献上降表;从十二月起,全军大肆搜刮宋廷的府库及官、民户的金银钱帛;次年四月,金军俘徽、钦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戚北撤;宋朝皇室的宝玺、舆服、法物、礼器、浑天仪等也被掠去,金兵退走前,立宋朝投降派头目张邦昌做傀儡皇帝,国号楚;北宋灭亡;又因靖康元年为丙午年,亦称此事件为“丙午之耻”;绍兴和议绍兴和议是中国南宋与金订立的和约;宋军在反击金的入侵中已取得一定的胜利,但宋高宗与宰相秦桧唯恐有碍对金议和,解除了韩世忠、张俊、岳飞三大将的兵权,甚至制造岳飞冤狱,使抗战派对投降议和活动无法进行反对;绍兴十一年1141双方达成和约;其主要内容是:1、宋向金称臣,“世世子孙,谨守臣节”;2、宋金疆界,东以淮河中流,西以大散关为界;宋割唐、邓两州及商、秦两州之半予金;3、宋岁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隆兴和议隆兴和议是继绍兴和议之后南宋与金朝订立的第二个屈辱和约;宋孝宗即位后欲进攻金朝,收复中原,于起用老将张浚等发动“隆兴北伐”,却于隆兴元年1163年在符离被金军击溃;朝臣汤思退等群起攻击张浚北伐误国,力主和议;孝宗动摇不定,下罪己诏,罢黜张浚,任用汤思退等妥协派执政,并下令撤防,遣使与金议和;隆兴二年1164年十二月,在金朝大军胁迫下达成和议;主要内容为:1、宋不再向金称臣,金宋两国皇帝以叔侄相称;2、改“岁贡”称“岁币”,银、绢各减五万,为二十万两匹;3、宋割唐、邓、海、泗四州外,再割商、秦二州与金;因和议至次年即乾道元年1165年正式生效,故又称“乾道之盟”;隆兴和议之后宋金两国维持了四十多年的和平;猛安谋克女真部落和军事组织的称谓;金朝建国前,猛安谋克原为女真氏族社会的狩猎军事组织;猛安为女真部落统军首长,谋克为氏族长;建国后,阿骨打将各军由猛安、谋克逐级统领,猛安意为千夫长,谋克意为百夫长,初制三百户为一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成为金国家基本的军事政治合一的组织;灭北宋后,金廷将女真猛安谋克人户以“屯田军“之称大量迁入中原,计口授田,保聚土地,无事耕田,有事战斗;在农耕生产中,猛安谋克人户越来越深的受到汉族的影响;嘉定和议1206年开禧二年五月,宋分道进兵;初时收复了一些地方,不久,金援兵大量南下,宋军大败;金人要求惩办战争祸首,主和派礼部侍郎史弥远等竟杀死韩侂胄,函其首送给金人;1208年嘉定元年,双方重定和约,史称“嘉定和议”; 其主要内容:其一,依靖康故事,世为伯侄之国;其二,增岁币为银三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其三,疆界与绍兴时相同金放弃新占领的大散关、濠州等地;其四,南宋另给金军犒军银赔款三百万两;此时,蒙古势力已在北方兴起,并不断南下攻战,而金和南宋则渐次衰落下去;史弥远史弥远,南宋中期权相;开禧三年,韩侂胄北伐失败,金朝来索主谋;史弥远与杨皇后等密谋,遣权主管殿前司公事夏震于玉津园槌杀韩侂胄,后函其首送金请和;史弥远因此升任右丞相兼枢密使,独相宋宁宗赵扩十七年;史弥远两朝擅权二十六年;最为亲信用事,人谓之“四木三凶”;史弥远等人,对金采取屈服妥协,对南宋人民则疯狂掠夺;文天祥文天祥,江西吉州庐陵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佑四年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于五坡岭兵败被俘,宁死不降;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从容就义;着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宋学面对儒学的内外危机,一批知识分子开始致力于复兴儒学,宋朝时,新儒学完全建立并蓬勃发展,亦名“宋学”;宋学早期的代表人物孙复等聚徒讲学,不重章旬训诂,而是探讨经书义理,力求把握儒家的实质;神宗前后,宋学进入昌盛阶段,出现了以王安石为代表的王学,以二程为代表的洛学,以张载为代表的关学,以苏轼为代表的蜀学等分支;各家各派具体论学虽有差异,但是都侧重抽象思维,探讨宇宙社会生成之源,力图建立一套包括宇宙观、认识论、人生观在内的理论体系;宋学发展到南宋,正式衍生出了理学,关键人物是朱熹,同时还存在其他一些宋学学派,有陆丸渊为代表的一心学和陈亮、叶适为代表的事功学派;到了南宋后期程朱理学被尊为官方学术,获得了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周敦颐北宋五子之一,程朱理学代表人;北宋思想家、理学家、哲学家、文学家,学界公认的理学鼻祖,称“周子”; 周敦颐在治学中,提出许多新问题,并作出新的论断,把儒学推进了一步;他所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基本概念,为后世的理学家反复讨论和发挥,构成理学范畴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成为宋明理学的开山祖师;南宋理宗时,诏从祀孔子庙堂,其理学奠基者地位为官方所承认;程颢、程颐二程,即程颢和程颐,河南洛阳人,他们的学说也称为“洛学”,与同时代的张载所创的“关学”颇有渊源,二者理学思想对后世有较大影响,南宋朱熹正是继承和发展了他们的学说;他们的理学思想主要见于遗书、文集和经说等,均收入二程集中;二程被认为是北宋理学的实际开创者;他俩的学说,以“心传之奥”奠定了道学的基础,更以“理”为最高的范畴,因此亦称作理学;二程的学说,特别是其核心观点——“存天理,去人欲”,后来被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就张载张载,北宋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世称横渠先生,尊称张子;张载与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合称“北宋五子”“关学”由张载创立;关学与宋代二程的洛学、周敦颐的濓学、王安石的新学、朱熹的闽学齐名,共同构成了宋代理学的主流;一、气为宇宙之本体——朴素唯物主义宇宙观;二、以天下为己任,忧患民命民生——绝然的淑世爱民情怀;三、笃实尚行、经世致用——开中国实学学风之端;四、“民胞物与”、“贞生安死”、“存顺殁宁”——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朱熹宋朝着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朱熹着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朱熹的哲学体系以程颢兄弟的理本论为基础,并吸取周敦颐太极说、张载的气本论以及佛教、道教的思想而形成;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陆九渊陆九渊是我国南宋时期最富有个性的哲学思想家和文化教育家,在程朱理学集大成之际,他以高度的学术责任感和深邃的理论洞察力,最早发现了理学内化道路潜在的支离倾向和教条隐患,成功地开拓出一条自吾心上达宇宙的外化道路,为宋明新儒学思潮从朱子学到阳明学的心学转向创造了必要的学术条件;金石学金石学形成于北宋时期,欧阳修是金石学的开创者,学生曾巩的金石录提出金石一词;清代王鸣盛等人,正式提出金石之学这一名称;在关于金石学的着作中,保存了许多有价值的古代铭刻资料,甚至有的书籍还辑录了一些器物的图像以及其名称和用途,这些使得金石学的着作具有了一定的史料价值;金石学和考古学成为独立研究的部门,是宋代学术的一大成就;斡脱钱即商人放的高利贷;元朝将中亚贵族出资交商人们经营的商业组织称为“斡脱”,即商队伙伴之意;他们放高利贷称“斡脱”;政府为了管理,至元五年设斡脱所,后扩大为斡脱总管府,私办成为官办;后来凡用官本从事高利贷及其它商业活动的,皆称为斡脱;元代不抑商,但“官办”增多,同样限制了商业经济的自由发展;交钞随着蒙古势力的扩张,蒙古在中原开始效仿金朝发行交钞;元世祖时,正式在全国推行钞法,1260年七月,印制交钞,以丝为本位;同年十月,又印制以银为本位的“中统元宝钞”,简称中统钞;中统钞作为统一的货币畅通全国;1275年灭宋后,废止南宋流通的铜钱,完成了货币的统一;至元、至大年间,又发行至元宝钞和至大银钞;“官本船”制度元代最有特色的海外贸易是“官本船”制度,由政府提供船舶和资本,选人出番下海,直接参与海外贸易,并按照“官有其七,商有其三”的比例分摊经营;喇嘛教喇嘛教是佛教传入西藏后与西藏原有的本教相互影响、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教派,在11世纪至13世纪期间,由于吐蕃新兴封建领主的支持,日渐兴盛;自元世祖起,元朝历代皇帝后妃都尊喇嘛为帝师,并亲自受戒;因此,喇嘛们受到特别的尊崇和优待;胡蓝之狱明太祖朱元璋借口丞相胡惟庸谋反,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宿将的重大政治案件;与蓝玉案合称胡蓝之狱;起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终于二十五年;明初的胡惟庸案、蓝玉案,史称“胡蓝之狱”;明太祖朱元璋借此两案,大开杀戒,从洪武十三年到洪武二十六年的14年间,他几乎将明初的开国功臣诛杀殆尽,受株连被杀者有45000 余人;反映出统治者为加强中央集权所使用的手段的残暴与专制;靖难之役靖难之役,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不久爆发的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战争;朱元璋为了确保朱明王朝千秋万代地统治下去,想方设法加强皇室本身的力量,他把自己的儿孙封为亲王,分驻全国各战略要地,想通过他们来屏藩王室;而藩王势力的膨胀,直接构成了对中央政权的威胁;朱元璋死后,其孙朱允炆即位,欲削藩,皇族内部矛盾由此迅速激化;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之恶”为理由,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起兵反抗朝廷,并称自己的举动为“靖难”,即靖祸难之意;因此,历史上称这场朱明皇室内部的争夺战争为“靖难之役”;这场战争历时四年,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燕军进抵金川门,守将开门迎降;燕王进入京城,在群臣的拥戴下即皇帝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靖难之役”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告终;然而,四年的“靖难之役”,却给明初刚刚有所恢复的社会经济以较大的破坏,而直接遭到战争践踏的地区,破坏则可为严重;卫所制度明朝军队编制实行“卫所制”;军队组织有卫、所两级;一府设所,几府设卫;一般5600设一卫,长官为指挥使,下辖5千户所;每千户1120人,长官为千户,下辖10百户所;每百户112人,长官为百户;特点:卫所军士皆另立军籍,称军户,职业世袭,有魏晋世兵制的色彩;卫所制以军屯为经济支柱,耕战结合,又有唐代府兵制寓兵与农、兵农合一的色彩;大诰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写定的刑典,有明刻本传世;大诰包括大诰、大诰续编、大诰三编三部分,统称御制大诰;洪武中期,官吏贪赃枉法、豪强兼并、脱避粮差日趋严重;朱元璋为维护封建统治,遂将“官民过犯”典型案例辑录成帙,仿周公大诰之制,颁行天下,诰戒臣民;大诰所列罪案,诽谤皇帝、结党乱政、寰中士夫不为君用、抗粮、抗差、抗租约占百分之八十;从大诰中可知,其惩刑律极严酷,超出大明律的量刑标准,许多遭族诛、凌迟、枭首者多属寻常过犯;明太祖规定:大诰每户一本,家传人诵;家有大诰的,犯笞、杖、徒、流之罪减一等;无大诰的,加一等;拒不接收的,驱逐出境;学校课士和科举策试也以大诰为题,据说当时各地讲读大诰的师生来京朝见者达十九万余人;大明律大明律,是中国明朝法令条例,由开国皇帝朱元璋总结历代法律施行的经验和教训而详细制定而成;大明律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典型法典,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虽然以唐律为蓝本,但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发展;在形式上,结构更为合理,文字更为简明;在内容上,经济、军事、行政、诉讼方面的立法更为充实;在定罪判刑上﹐体现了“世轻世重”,“轻其轻罪,重其重罪”的原则,事关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事,定罪较轻;贼盗及有关帑项钱粮等事,定罪较重;其律文结构和量刑原则对大清律有较大影响;布政使司中国明代直辖地区的省级行政机构和区划;为加强中央集权,明政府改元之行省行政机构为承宣布政使司,置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仅主管民政;明代仍称布政使司为省;除京师、南京以外,计有13个布政使司,京师又称北直隶,南京又称南直隶,此即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俗称为十五省,为明代直辖地区的行政区划;明代的布政使司是元代行省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清代以来内地省级行政区划的基础;布政使司下辖府、州、县和土府州县及部分土司;明布政使司虽为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但自中叶以后,各地遍设总督、巡抚,布政使司受其节制,地位下降;内阁官署名;明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丞相,罢中书省,设“四辅官”,不久又罢;十五年仿宋代制度,置华盖殿、谨身殿、英武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为皇帝顾问;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太子,品秩都是正五品;明成祖即位后,特派解缙、胡广、杨荣等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称为内阁;明世宗时,将大学士的朝位班次,列在六部尚书之前,地位大大提高;明代的内阁大学士虽无宰相之名,实有宰相之权;清代沿置,但因实权掌握在满洲贵族手中,内阁职权低落,参预重要政务的人多由皇帝指定,不一定是内阁成员;军机处成立后,实权集中到军机处,内阁徒有虚名,仅成为传达皇帝谕旨、公布文告的机关;但名义上仍为清代最高级之官署;清末仿行君主立宪制,设责任内阁,以旧内阁与军机处合并为最高国务机关;北洋军阀时期改称国务院,习惯上仍称内阁,其成员称阁员;厂卫制度为了镇压人民和监视官吏,明太祖设立了锦衣卫,作为侍从皇帝的军事机构,兼管侦察、逮捕和审讯等事;明成祖又设立东厂,这是一个缉捕“叛逆”的特务机关,起初直接受明成祖指挥,后来统辖权移到宦官手里,有事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权力在锦衣卫之上;明宪宗时增设西厂,用太监汪直为提督;其为员权力超过东厂,活动范围自京师遍及各地;明代锦衣卫、东厂和西厂都是特务机构,合称“厂卫”; 厂卫制度是明朝封建皇权膨胀的产物;大礼议大礼议是指发生在1521年明正德十六年到1539年嘉靖十七年间的一场规模巨大、旷日持久的在皇统问题上的政治争论,原因是明朝明世宗以地方藩王入主皇位,为其生父称号问题引起的;明世宗登基不久之时;当时,世宗与杨廷和、毛澄为首的武宗旧臣们之间关于以谁为世宗皇考即宗法意义上的父考,以及世宗生父尊号的问题发生了争议和斗争,历时三年,至1524年嘉靖三年以世宗一方胜利结束;斗争的焦点是如何确定世宗生父朱佑杬的尊号;嘉靖帝实质是世宗通过议礼之争,打击杨廷和等先朝阁臣和言官,确立和巩固自身的统治,推行新政;不仅对嘉靖年间的政治生活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对整个大明王朝的言官体系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鱼鳞图册鱼鳞图册是旧时为征派赋役和保护封建土地所有权而编制的土地登记簿册;明代鱼鳞图册,就其所登记的项目而言,已是相当完备的土地登记册;它的编制,使赋役的征收具备了确实根据,多少防止了产去税存或有产无税的弊端,使政府税收有了保证,耕地及税额也有所增长;在此基础上,明初洪武十四年推行里甲制度;鱼鳞图册的编制,对于巩固高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经济基础,曾发挥了较大的作用;粮长制度粮长制,是中国明代在各州县设置的由粮长负责征解税粮的制度;始创于洪武四年;每州县按征收粮额分为若干粮区,区设粮长;行粮长制的目的,在于杜绝官吏之侵渔,便于民户就地交纳,以保证税收;粮长制,是明代田赋制度中一个重要而突出的部分;“粮长”这种有权无职的地方办事人员,之所以有着很强的诱惑力,主要是因为能够从征收税粮的过程中捞取灰色利益;除了依托纳粮来捞取灰色收入,一些粮长还想出各种办法中饱私囊;王阳明中国古代最着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其思想体系继承陆九渊、陈献章等,核心为“致良知”包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知行合一等;其思想体系的出发点则建立在对朱熹格物致知的批判上;在明中后期思想界一度取代程朱理学地位,左右中国思想界长达百年,对中国古代历史进程产生不小影响;阳明心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永乐大典永乐大典编撰于大明永乐年间,内阁首辅解缙总编的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显示了古代汉族文化的光辉成就,也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土木之变指明军在土木堡被瓦刺军打败,英宗被俘事件;明正统十四年二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也先遣使贡马,向明朝政府邀赏,要求未得到满足;遂于这年七月,统率各部,大举向内地骚扰;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挟持下带50万大军亲征;抵达大同后闻悉大同守将在阳和失利,又遇连日风雨,军心大乱,连忙赶回京师,八月十四日被瓦刺军队包围于土木堡,瓦刺军四面围攻,明军军心大乱,伤亡惨重,英宗被俘;随征大军几乎全部战死,这次大败影响深远,成为明王朝由初期进入中期的转折点;明朝对于北方蒙古势力不再具有压倒优势,而处于被动防御地位;庚戌之变中国明代嘉靖年间,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因“贡市”不遂而发动的战争;该年为庚戌年,故名;俺答汗为对付瓦剌,更好地统率各部,迫切要求与明贸易;他向明称臣纳贡,希望扩大和增加交易;但明廷害怕土木之变重演,加以拒绝,并杀来使;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六月,俺答率军犯大同、宣府,大同总兵仇鸾以重金贿赂俺答,使移寇他塞;八月,俺答移兵东去,入古北口,杀掠吏民无数,明军一触即溃,俺答长驱入内地,京师震恐;明世宗朱厚熜急集兵民及四方应举武生守城,并飞檄召诸镇兵勤王;明援军虽5万余人,但皆怯战,又缺少粮秣;严嵩也要求诸将坚壁勿战,听凭俺答兵在城外掳掠;俺答兵自白河渡潞水西北行;此前,俺答已引兵夺白羊口,以西走塞外,而留余众于京城外,以为疑兵;但白羊守将扼险防御,俺答不得出,乃复东向南,仍由古北口出塞;九月初,蒙古兵全部撤退;隆庆和议嘉靖四十五年1567年,世宗死,穆宗继位,改元隆庆;此时奸臣严嵩已被弹劾下台,高拱、张居正先后入阁担任首辅,开始推行一系列改革,整顿吏治,清除嘉靖时的腐败政治和积弊,也开始反思前朝拒绝与对北方蒙古俺答部通好的政策;在高拱、张居正的力促下,明朝与蒙古达成了对俺答汗的封王、通贡和互市的协议,史称“隆庆和议”; “隆庆和议”结束了自明初以来蒙汉长达200余年的战争局面,长城内外出现了空前的和平景象,促进了蒙汉人民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大宋王朝可悲的九次议和
大宋王朝可悲的九次议和
请点击此处输入
宋王朝一直没有统一过中国,四周皆有敌人,宋王朝不断地与他们签订和约,或纳贡,或割地,这更加剧了宋王朝的灭亡。
第一次和议:1004年,北宋与辽的“澶渊之盟”。
和约规定,宋辽约为兄弟之国,两国以白沟河为界,宋岁输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称为“岁币”。
第二次和议:1006年,北宋与西夏和议。
每年给西夏银万两、绢万匹、钱两万贯、茶二万斤。
开设榷场互市。
第三次和议:1044年,北宋与西夏和议。
宋、夏重订和约。
北宋每年给西夏银7.2万两、绢13.3万匹,茶3万斤。
重开榷场互市。
第四次和议:1120年,北宋与金“海上之盟”。
“海上之盟”是推动北宋灭亡的的重大事件。
第五次和议:1139年,南宋与金议和。
宋称臣纳贡,金朝愿将河南、陕西之地“赐还”。
第六次和议:1141年,南宋与金“绍兴和议”。
宋向金称臣,宋岁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
签完合议,十二月宋高宗、秦桧即以“莫须有”罪名杀害了岳飞、岳云、张宪。
第七次:1164年,南宋与金“隆兴和议”。
南宋不再向金称臣,每年减少银绢10万匹,仍支银20万两、绢20万匹
第八次:1208年,南宋与金“嘉定和议”。
世为伯侄之国,增岁币为银30万两、绢30万匹;另付金朝犒劳
军银300万两。
第九次:1259年,南宋与蒙鄂州议和。
由于蒙古皇帝去世匆匆撤兵,接受南宋称臣纳贡。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C.主播的言行举止、使用的宣传策略等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且出于对主播的信任,消费者也愿意为商品买单。
D.随着网络消费市场新变化新问题的出现,要想实现行业良性发展,让相关方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是十分必要的。
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①“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是两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定,仍应承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诚者,实也,真也。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修辞立其诚”,首先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
③多年以来,人们强调主体性的重要,这是正确的。但是,发挥主体性,应以认识的客观性为前提。这里有一个改造世界与认识世界的关系问题。人类的主体性,主要在于能改造世界,但改造世界应以正确的认识为依据。只有正确地认识世界,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有时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也能加深对于世界的认识,但是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还是改造世界的基本条件。
“对了。驻在咱村的队伍,今天下午去打击敌人,这是为了保护咱们的麦子。我们也不能落后,我们把接村路挖通!”二梅用高粱秆分好段,用铁铲划上印,说:“来吧,两个人挖一段,一把铁铲一把镐。”
C.意为“怀有极大真诚又勤勉地撰写文章,就可以感天动地,使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发生变化”,形容写文章要怀着极大的真诚之心。
D.意为“诚信是自然的规律,追求诚信是做人的规律”,选项未涉及发言著论写文章。
故选D。
【4题详解】
南宋中后期的政局
南宋中后期的政局孝宗中兴隆兴和议后的军政、经济隆兴和议虽然是宋金达成的和议中最接近于平等的和议,但毕竟不是平等的协议,何况宋孝宗的目的是收复中原恢复北宋旧疆。
所以,隆兴和议在太上皇宋高宗迫使下虽然达成,但孝宗心中一直愤愤难平,以致多次要宋使向金世宗提出在接受金朝国书时采取平等礼仪,但遭到金朝的拒绝,宋孝宗决心以战争来达到收复中原的目的,以雪国耻。
宋孝宗原先依靠为“长城”的抗金派大臣张浚,已于隆兴二年八月病逝。
此后,孝宗转而依靠采石之战的指挥者虞允文,虞允文很快受到重用,由知府历签书枢密院事而参知政事而右相。
乾道七年(1171)三月,宋孝宗将三衙之一的侍卫亲军马军司,迁往陪都建康府(今江苏南京),便于将来进军中原时进驻建康以指挥作战。
次年二月行宰相新官称时,虞允文又由右仆射、同平章事升为左丞相。
宋孝宗曾对他说:“丙午(靖康元年,1126)之耻,当与丞相共雪之。
”虞允文也决心协助宋孝宗出兵中原,收复旧疆。
同年九月,虞允文以节度使任四川宣抚使,虞允文辞别时,孝宗“谕以进取之方,期以某日会河南”。
并说:“若西师出而朕迟回,即朕负卿;若朕已动而卿迟回,即卿负朕。
”①决定与虞允文东西两路出兵攻金。
孝宗决定以受书礼仪不平等作为攻金的理由,次年十月,当金使回国时“别函申议受书之礼”,同时要虞允文积极准备出兵。
当同年末金贺年使到来后,孝宗即“以议受书礼不合”,拒绝接受金国书。
太上皇宋高宗立即进行干预,孝宗只得“以太上皇有旨”,而“姑听仍旧”②,仍以旧仪接受金国书,加上虞允文到四川后,虽经过一年的准备仍因准备不足而未能定出近期出兵之期,又过了不到半年,虞允文于淳熙元年(1174)二月病死于任上,使孝宗两路出兵北伐中原的设想落空。
但孝宗仍然注意武备,经常亲自检阅军队,还调阅两浙、福建民兵,一直不忘恢复中原。
但得不到如张浚、虞允文那样的大臣支持,大臣们已满足于宋金和平相处的现状,加上太上皇宋高宗随时可能出现的干预。
而金世宗也满足于现状,不再考虑侵宋,相反的而是防备南宋北进攻金,所以“世宗每戒群臣积钱谷,谨边备,必曰:‘吾恐宋人之和,终不可恃。
岳飞原文及翻译
岳飞原文及翻译岳飞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员名将,其精忠报国的精神深受中国各族人民的敬佩。
那么关于岳飞的文言文大家都了解吗?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岳飞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毕沅《岳飞》原文: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
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
飞曰:“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
玠大叹服。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铠以习之。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卒有疾,亲为调药。
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
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
善以少击众。
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
猝遇敌有动。
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张俊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信,智,勇,严,阙一不可。
”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
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毕沅《岳飞》文言文翻译岳飞伺候父母极为孝顺,家里没有侍女(自己亲自伺候父母)。
吴玠素来佩服岳飞,希望与他交好,把著名的美女打扮起来送给他。
岳飞说:“皇上整天勤于政事,天没亮就穿衣起床,天很晚才吃饭,难道现在是大将安心享乐的时候吗?”推辞不接受。
吴玠大为叹服。
有人问(岳飞):“天下什么时候能太平?”岳飞说:“文臣不贪恋钱财,武臣不贪恋生命,天下就太平了!”军队每次休整,(岳飞)督促将士跑下山坡、跃过壕沟,都(让将士)穿着沉重的铠甲来训练。
士兵假若拿百姓一缕麻来捆束牲口草料,立即斩首示众。
士兵晚上宿营,百姓开门希望接纳,没有人敢进去。
军队的号令是”冻死也不拆(百姓的)房屋,饿死也不抢劫掠夺”。
士兵生病,(岳飞)亲自为他们调药。
将领们到远方戍守,岳飞的妻子便慰问犒劳他们的家人;为国而死的将领,为之痛哭,并抚育他们的遗孤。
(皇上)有赏赐犒劳,都分给军中官吏,丝毫不侵占百姓的财物。
宋孝宗朝宋金关系
经济发展
由于政治相对稳定,经济也得以发展,农业 、手工业、商业等各个领域都有所进步。
对后世的影响及意义
历史借鉴
宋孝宗朝宋金关系的历史经验为后世的统治 者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成为历史上处 理两国关系的典范之一。
文化交流
宋孝宗朝宋金关系的相对稳定也促进了文化 交流的发展,南宋文化与金朝文化之间的交 流和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
即位前曾在金朝为质 子,对金朝的统治有 所了解。
宋金关系的国际环境
01
宋孝宗即位时,南宋与金朝已经处于长期对峙状态。
02 金朝在北方占据了大部分领土,而南宋则偏安一隅。
03
两国之间时有摩擦和战争,但也有和平时期的交往。
宋孝宗的个人背景及其对宋金关系的影响
宋孝宗是一位有抱负的皇帝,即位后积极推动改 革,增强国家实力。
05
宋孝宗朝宋金关系的影响及意义
对南宋政治的影响
强化中央集权
宋孝宗在位期间,致力于加强中央集权 ,提高皇权,抑制武将权力,实行严格 的纪律和军事管理,使南宋政治更加稳 定。
VS
整顿吏治
宋孝宗对贪污腐败的官员进行严厉打击, 推行廉洁政治,整顿吏治,提高了南宋政 府的行政效率。
对南宋社会的影响
社会秩序稳定
2. 在对外关系方面,宋孝宗未能有效地解决与金朝的紧 张关系,战争威胁时常存在。
THANKS
感谢观看
要贡献。
06
总结与评价
宋孝宗朝宋金关系的成就与不足
01
成就
02
1. 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稳定 ,有利于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经济和文化交 流。
(完整版)宋金和议
(完整版)宋⾦和议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说明】本课内容从10世纪初契丹国建⽴到12世纪中叶宋⾦和议,⼤约⼆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政权关系相对⽐较复杂的历史时期。
同时也是民族融合进⼀步加强、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和经济重⼼南移的重要时期。
可分两个阶段去把握,第⼀个阶段:辽、西夏和北宋的并⽴时期;第⼆个阶段:⾦与南宋的对峙时期。
通过相关的历史图⽚和⽂字引导学⽣了解这个略显复杂的年代。
【课标精解】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认识到各少数民族对我国西北、西南、东北边疆的开发,做出了重⼤贡献。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2、通过阐述岳飞、宋⾼宗、秦桧等史实,指出符合⼴⼤⼈民的利益(如岳飞抗⾦),流芳百世;⽽丑恶⾏径的罪⾏(如宋⾼宗、秦桧),遗臭万年。
【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较多,主要讲述了两宋(北宋、南宋)及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发展情况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或历史过程相应较多。
可以分两个阶段去把握,第⼀阶段:辽、西夏和北宋的并⽴时期;第⼆阶段:⾦与南宋的对峙时期。
第⼀阶段时期,契丹是当时较早崛起的少数民族政权,在10世纪初建⽴了强⼤的帝国;⽽西夏在11世纪前期建国;在相同时期汉族建⽴了北宋,这三个政权之间的战争与和平相处,即宋辽关系、宋夏关系则是这⼀时期历史发展的主要内容。
这三个政权各⾃是如何建⽴的,是学⽣要掌握的最基本的问题。
⾄于宋辽关系中的典型历史事件即澶渊之盟是本课的重点,⽽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是本课的难点。
第⼆阶段时期,⼥真族兴起,阿⾻打建⽴了⾦国,先后灭了辽和北宋。
南宋开始后,⾦兵数次进攻南宋。
南宋军民在抗战派将领岳飞等领导下,奋起抵抗⾦兵,给⾦兵以重创,特别是在郾城⼤捷后,抗⾦⽃争⼀度出现很好态势。
但当抗⾦⽃争顺利发展的时候,宋⾼宗和秦桧等投降派却杀害了岳飞,向⾦求和,后达成了宋⾦和议,从⽽形成了宋⾦对峙的局⾯。
岳飞抗⾦是本⽬的重点,⽽对岳飞本⼈及岳飞抗⾦的评价是本课的⼜⼀难点。
隋唐以降名词解释
长孙晟:提出“远交而进攻,离强而合弱”之计,为隋朝解决了北疆的后顾之忧。
杨素:隋朝开国功臣,战无不胜,被称为名将,与杨广交厚,参与策划废太子勇、杀文帝、拥立炀帝等活动,后遭杨广猜忌,抑郁而终。
宽乡:北魏至唐中叶行均田制时,对国家控制土地多、人口少、能按规定数授田的地方称之。
窄乡:对国家控制土地少、人口多,不能按规定数授田的地方称为窄乡。
在窄乡常采取减数授田的办法。
大索貌阅:隋代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人体样貌,以防诈老讹小逃避租役。
输籍定样:即“输籍法”,隋代制定纳税户等级和纳税标准的办法五铢钱:隋代所铸钱币,“背面肉好,皆有周郭,文曰‘五铢’,而重如其文。
没钱一千,重四斤二两”。
李春:隋代杰出工匠,安济桥的设计者。
大运河:隋文帝时开始开凿,隋炀帝即位后,利用天然河道和旧有渠道,开通的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余杭的运河。
通济渠:大运河的工程之一,大业元年所开。
山阳渎:大运河的工程之一,自山阳引淮水,经江都至扬子入长江,原称邗沟。
永济渠:大运河的工程之一,大业四年所开,引沁水南通黄河,北至涿郡,全长两千余里。
江南河:大运河的工程之一,大业六年所开,从京口引长江水直达余杭。
翟让:瓦岗军首领,大业七年前后起义于瓦岗寨,后被李密所杀。
李密:大业十二年投奔瓦岗军,为翟让出谋划策,次年得翟让推让,为瓦岗军主帅。
后杀害翟让,导致瓦岗军内部分裂。
为王世充所败后降唐,不久以反唐被杀。
窦建德:隋末领导河北起义军,后援王世充为李世民所败,被俘,在长安遇害。
杜伏威:隋末领导江淮起义军。
武德二年降唐,赐姓李氏。
六年,辅公祏反唐,他在长安被毒杀。
瓦岗军:隋末由翟让、李密领导的河南农民起义军。
以瓦岗寨为根据地。
永平二年为王世充所败,部众瓦解,李密投唐,残部多为王世充所有。
宇文化及:大业十四年发动兵变,杀炀帝,立秦王杨浩为帝,自为大丞相。
率军北上,为李密所破。
后毒死杨浩,自立为帝。
次年为唐军所破迫,走聊城,被窦建德所杀。
隆兴和议
隆兴和议采石之战当绍兴二十年(1150)正月施全谋刺秦桧未成的前一个月,金皇统九年(1149)十二月,金副相(平章政事)完颜亮刺杀金熙宗后夺取帝位(死后降封海陵郡王,本卷行文称完颜亮或海陵王、海陵)。
完颜亮在帝位稳固以后,决定破坏“绍兴和议”,企图消灭南宋。
金贞元元年(1153)由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迁都中都大兴府(今北京),并积极备战。
正隆六年(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二月,以巡狩名义前往南京开封府。
五月中旬,完颜亮遣使赴杭州,直接向宋高宗提出划江为界,且以军事相威胁。
南宋被迫作出防御部署,任命吴锜为四川宣抚使守川,侍卫马军司长官成闵率部3 万出戍鄂州,任京西、湖北制置使,节制两路军马,控扼长江中游。
任命名将刘锜为江、淮、浙制置使,节制诸路军马,自镇江进驻扬州,负责长江下游全面防务。
七月,金迁都南京开封,随即进行侵宋部署,西路军由徒单合喜、张中彦统兵5 万出凤翔,拟取大散关(今宝鸡西南)以扼制宋军出川攻金;中路由刘萼、仆散乌者统兵2 万,出蔡州(今河南汝南)进攻长江中游地区;东路为金军主力,由完颜亮自统,拟渡淮取寿春(今安徽寿县)以攻淮西;另派徒单贞统兵2 万拟取淮阴以攻淮东;以苏保衡、完颜郑家奴于胶西县(今山东胶州)东南海湾(今青岛西侧胶州湾)率水军由海道南下,直取南宋首都临安。
九月初,金军西线首先出兵攻占大散关后修垒自守。
同月下旬,中路金军进攻信阳(今属河南),完颜亮也自开封南下,侵宋战争全面展开。
宋高宗于十月初下诏亲征,两淮宋军统帅刘锜扶病自扬州进驻淮阴抗金前线。
金军自涡口(今安徽怀远东)大举渡淮,淮西主将王权违背刘锜节制,自庐州南逃昭关(今含山西北),再逃至和州,金军攻占庐州、滁州。
刘锜不得已而从淮阴退回扬州。
在金军即将到达长江北岸之际,宋高宗准备再次东逃入海,百官也纷纷送家属出城,准备逃亡。
在宰相陈康伯等人的反对下,宋高宗决定亲征,遂任命知枢密院事叶义问任督视江淮军马,中书舍人虞允文任参谋军事,统一指挥江淮战事,他们还未从临安出发,王权已弃和州逃到江南的东采石(时属当涂县,今安徽马鞍山市南),金军随即占领和州,完颜亮进抵江北岸的西采石附近的江北渡口杨林渡。
绍兴第二次和议的主要内容
绍兴第二次和议的主要内容
绍兴和议是南宋末年的一次官方和平谈判,分为第一次和议和第二次和议。
绍兴第二次和议于公元1141年正式达成,主要内容如下:
1. 金国将保持对南宋的威胁,南宋则将成为金朝的附庸国。
2. 南宋将向金朝支付大量的赔款,以换取金国停止对其的侵略和掠夺。
3. 金朝将归还南宋失地。
具体来说,金朝将将辽东、忻州、太原、晋阳、恒州、德州、滨州、济宁、泰安等地归还给南宋。
4. 南宋将解散其联盟,停止对金国的支持。
5. 金朝将释放被俘南宋官员和士兵,南宋也将归还金朝被俘士兵。
绍兴第二次和议的达成,为南宋的稳定和发展创造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但同时,南宋也吸取了惨痛的教训,对于北方的强敌金朝不再有幻想。
- 1 -。
金宋和议
金宋和议1140年十一月,南宋与金签订了和约,史称“绍兴和议”。
其主要内容如下:其一,宋向金称臣,“世世子孙,谨守臣节”;其二,宋金疆界,东以淮河中流,西以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为界。
宋割唐(河南唐河)、邓(河南邓县)二州及商(陕西商县)、秦(甘肃天水市)二州之半予金;其三,宋岁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
和议签定不久,十二月,宋高宗、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和岳云、张宪,制造了宋代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绍兴和议后,金统治者开始准备迁都,把女真猛安谋克户大量迁到两河及中原,分给他们大批从民间掠夺来的土地,称为屯田军(或屯田户),用来监视和镇压各族人民。
这个措施客观上加速了民族融合以及女真人的封建化过程。
1148年,完颜宗弼死(即金兀术)死,海陵王完颜亮当右丞相。
次年,完颜亮杀金熙宗,自立为帝(1149~1161年)。
1153年,宣布燕京为首都,命名为中都大兴府。
为了南下掠夺,完颜亮又着手经营开封,1161年(绍兴三十一年)夏,再迁都南京开封府。
九月,便以号称百万的兵马,分为四路,大举南下。
金兵南下后,仅一个月左右,就进抵长江北岸。
十月中旬,高宗派知枢密院事叶义问督视江淮军马、中书舍人虞允文参谋军事。
淮西、淮东的宋军虽然节节败退,但在淮东海滨的宋水师将领李宝与义军魏胜部相配合,不但收复了海州,并几次打败了金人的进攻;荆襄一线的宋军,收复了唐、邓等州县;西线的宋军,收复了秦、洮(甘肃临潭)、陇(陕西陇县)、商州等地。
在金兵南下之前,北方各地的反金武装已经风起云涌,契丹诸部也纷纷起来反抗。
在金兵南下途中,金东京留守完颜雍乘机自立为帝,改元大定,下诏宣布完颜亮的罪状。
完颜雍就是金世宗。
十月底,完颜亮攻抵长江北岸。
不久,金从采石渡江。
这时,虞允文以参谋军事的身份担负起指挥责任。
他派水军堵住北岸杨林河口,截击金兵。
金方船小兵多,运转不便;宋方的蒙冲舰(车船)却往来如飞,又使用“霹雳炮”轰击,把金兵打得大败而逃。
《金与南宋的对峙》 知识清单
《金与南宋的对峙》知识清单一、金的兴起金是由女真族建立的政权。
女真族原本居住在我国东北地区,过着渔猎和游牧的生活。
11 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统一了女真各部。
1115 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
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势力迅速壮大。
二、金灭辽及北宋金崛起后,先灭掉了辽。
辽朝后期,政治腐败,统治腐朽,民不聊生。
金军在与辽军的作战中屡屡获胜。
1125 年,辽被金灭亡。
辽灭亡后,金军继续南下进攻北宋。
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求和。
1127 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这一事件被称为“靖康之变”。
三、南宋的建立北宋灭亡后,宋徽宗的第九子赵构登上皇位,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赵构就是宋高宗。
南宋建立之初,金军多次南下,企图一举灭亡南宋。
南宋军民奋起抵抗,涌现出了许多抗金将领。
四、岳飞抗金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
他率领的“岳家军”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作战勇敢,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迫使金军后撤。
岳飞等人的抗金斗争,有效地遏制了金的掠夺战争,使南方地区相对稳定,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
然而,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便向金求和,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五、宋金和议1、绍兴和议南宋与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绍兴和议使南宋与金的对峙局面形成。
2、隆兴和议宋孝宗时,南宋派军北伐,但失败。
隆兴二年(1164 年),宋金重新签订和议,史称“隆兴和议”。
和议规定:南宋不再向金称臣,双方为叔侄关系;岁币减少;疆界不变。
3、嘉定和议宋宁宗时,韩侂胄北伐失败。
嘉定元年(1208 年),宋金再次签订和议,史称“嘉定和议”。
和议规定:双方改为伯侄关系;岁币增加;疆界不变。
六、金与南宋对峙时期的政治经济1、政治方面金在政治上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措施,模仿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设立官职,改革官制,加强中央集权。
辛弃疾、陈亮:男儿有梦心如铁
辛弃疾、陈亮:男儿有梦心如铁作者:简直李寻来源:《休闲读品·天下》2020年第04期辛弃疾画像陈亮曾为辛弃疾画像题赞词曰:“眼光有棱,足以映照一世之豪;背胛有负,足以荷载四国之重。
出其毫末,翻然震动。
不知须鬓之既斑,庶几胆量之无恐。
呼而来,麾而去,无所逃天地之间。
挠弗浊,澄弗清,岂自为将相之种。
故曰:真鼠枉用,真虎可以不用,而用也者,所以为天宠也。
”今译:目光如刀锋一样锐利,足以映照一世之豪杰。
肩胛像山峰一样宽厚,足以承担国家之重担。
随手做件小事,就引起朝野震动。
虽然鬓间已添白发,但胆略仍不减从前,朝廷对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从无怨言,从不逃避。
与宵小之人相处,他绝不会屈从小人,自己也变得污浊;与清高之士相处,他也绝不碍于面子,假装清高,这真天生的将相之种!唉,如今朝廷用的都是鼠辈,而辛稼轩这种真虎却闲置不用。
要是哪一天朝廷真能重用辛稼轩,那可是上天开眼,眷佑我大宋了。
现在已见不到辛弃疾本人的画像,这幅画像是现代人按想像画的,很難表达出陈亮所说的那种精神气质。
陈亮画像陈亮自赞其像曰:“其服甚野,其貌亦古。
倚天而号,提剑而舞。
惟禀性之至愚,故与人而多忤。
叹朱紫之未服,漫丹青而描取。
远观之,一似陈亮;近之,一似同甫。
未论似与不似,且说当今之世:孰是人中之龙、文中之虎!”今译:身着山野老农服装,面似古时侠客。
倚天而号,提剑而舞。
秉性愚直,与世人多忤,从未着过大红大紫的官服,却有不少丹青画就的画像,远看近看都是我,且不论这些像画得是否传神,但我自知:当今之世,我才是人中之龙,文中之虎。
陈亮词《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
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
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
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2008年夏,因病住院,做了个小手术,恢复期间,躺在床上,什么也干不了,只能闭着眼睛,回想自己平生行走过的祖国山河。
中古史名词解释
南北面官制辽朝统治者针对统治区域内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民族,采取“因俗而治”统治方法建立的两套行政体制。
北面官为统治契丹和其它游牧民族面建立的一咱特殊制度,担任者一般均是契贵族,主要是宗室和外戚,终辽一代,始终是贵族政府。
北面官系统是辽政权重心所在。
设置的北、南宰相府和北、南枢密院都是辽朝中央和权力核心机构,南面官是辽统治者模仿唐代制度而建立的一套管理汉人的机构。
较重要的机构有汉人枢密院和尚书省,由于决策权掌握在北面官机构,所以南面官中书省、门下省都有名无实。
陈桥兵变赵匡胤策划的夺取后周政权的军事政变。
后周显德六年(959),后周世宗柴荣病死,继位的恭帝只有七岁,主少国疑。
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原曾结为义社兄弟,在军队中握有实权。
次年元旦,风闻契丹和北汉发兵南下,后周宰相范质等人匆忙派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抵御。
大军行至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赵匡胤弟匡义和归德军掌书记赵普授意将士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
正月初四,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逼使恭帝禅位,轻易地夺取了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建立了赵宋王朝。
澶渊之盟北宋与辽在澶州(今河南濮阳附近)缔结的一次盟约。
澶州亦名澶渊郡,故史称宋辽此次和议为“澶渊之盟”。
北宋景德元年(1004),辽承天皇太后和辽圣宗耶律隆绪以收复瓦桥关(今河北雄县旧南关)南十县为名,发兵南下。
闰九月,辽军进入宋境,采取避实就虚的战术,绕过宋军固守的城池,十一月,破宋军守备较弱的德清军(今河南清丰)、通利军(今河南浚县西北)等,抵达黄河边的重镇澶州城北,威胁宋朝的都城东京开封,宋朝野为之震动,人心惶惶。
宋朝大臣王钦若主张迁都州(今江苏南京),陈尧叟主张迁都益州(今四川成都);宰相寇准力请宋真宗赵恒亲征。
宋真宗被迫北上。
这时寇准倚重的将领是在历次抗辽战斗中屡立战功的杨嗣和杨延朗(杨业之子,后改名延昭)等人。
杨延朗上疏,建议“饬诸军,扼其要路,众可歼焉,即幽、易数州可袭而取”,但末被采纳。
宋王朝的九次和议(5)
宋王朝的九次和议(5)这个条约表面上看有所进步,如“世世子孙”改为“叔侄”,“岁贡”改为“岁币”,而且银绢有所减少,但宋将新收复的六州全部放弃,是一种卖国行为。
第八次:1208年,南宋与金“嘉定和议”。
宋宁宗即位,实际控制权力的是外戚韩托胄,此人看到金朝受蒙古侵逼,内部又有人民起义,国力已经衰落,便想趁机对金用兵。
韩在军事上做了一些准备,包括起用辛弃疾、叶适等人,并为岳飞平反,追封鄂王。
战争开始时,取得一些胜利,收复了一些地方,不久,在金兵的反攻下,宋军大败。
损失惨重。
这时,以礼部侍郎史弥远为首的投降派活跃起来,勾结皇后杨氏,趁机搞阴谋,矫诏杀死韩托胄,卑鄙无耻地将韩的人头放在盒子里送给金人,乞求和议。
嘉定元年(1208年),宋金重新签订和约,史称“嘉定和议”。
其内容如下:(1)依靖康故事,世为伯侄之国;(2)增岁币为银30万两、绢30万匹;(3)疆界与绍兴时同(金放弃新占领的大散关、濠州等地);(4)另付金朝犒劳军银300万两。
第九次:1259年,南宋与蒙鄂州议和。
北方少数民族蒙古族逐渐强大,1227年灭西夏,然后南宋与蒙古联手,于1233年进攻蔡州城,次年正月,蔡州城破,金哀宗自杀,金朝灭亡。
端平元年,南宋政府错误估计了形势,乘金朝灭亡之际,派军队北上,企图收回河南及三京之地。
宋军很快占领汴京开封,继续向洛阳进军。
可是当宋军刚进入洛阳城,就受到埋伏在四周的蒙古军队的袭击,宋军大败。
此举,宋蒙矛盾激化,为蒙古大举进攻南宋提供了借口,从此开始了45年的宋蒙战争;而且,南宋伤亡惨重,大量器甲、车船、粮食,悉委故境,从而极大地削弱了南宋的国防力量。
蒙古兵大举侵宋,第一次是以抄掠南宋人口和财物、摧残南宋的经济为主;第二次不断攻城略地,然后会师鄂州,直捣临安府。
忽必烈所率东路蒙军,于开庆元年(1259年)九月初渡过长江,包围了鄂州,但遭到了南宋军队的坚决抵抗。
此时,右丞相兼枢密使贾似道也在前线主持战事,他慑于蒙古军的威力,派人赴忽必烈军营乞和,愿意称臣纳贡。
“隆兴和议”后的宋金“受书仪”之争
The Diplomatic Struggles on the Ceremony of Receiving Credentials between the Jin and Southern Song after Longxing Peace Treaty 作者: 吴淑敏[1]
作者机构: [1]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北京100871
出版物刊名: 北京社会科学
页码: 60-70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4期
主题词: 受书仪;宋孝宗;恢复;隆兴和议
摘要:'隆兴和议'之后,金宋关系由'君臣之国'变为了'叔侄之国',南宋的地位有所提升,但南宋
皇帝起立接受金方国书的仪式并未改变。
在宋孝宗看来,'受书仪'与'叔侄之国'的关系定位不相匹配,因此在'受书仪'问题上与金方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受书仪'之争也成为了孝宗朝宋金博弈的
主要内容。
金强宋弱的现实使得宋方在实际斗争过程中呈现出一种相对卑微的姿态。
同时,南宋
改变'受书仪'的努力又与国内的'恢复'之议相呼应,在宋孝宗'恢复'之心最盛、朝臣'恢复'声浪最
高的时段,也是宋金在'受书仪'问题上争锋最为激烈的时期。
可以说,'受书仪'之争侧面反映着南
宋朝臣在'恢复'议题上主流意见的变化。
宋金“紹兴和議”究竟是在哪年成立的?
宋金“紹兴和議”究竟是在哪年成立的?
魏千志
【期刊名称】《史学月刊》
【年(卷),期】1956()8
【摘要】關於宋金“紹兴和議”成立的時間問題,初中“中國歷史”課本和“中國歷史綱要”的說法確有不同。
(不僅是这兩本書不同,其他如“中國通史簡編”和“簡明中國通史”的說法也各有不同)初中“中國歷史”課本上說:“……在一一四
二年一月,岳飛終於被賣國賊秦檜害死在杭州。
……岳飛被害以后不久,和議告成……”在这里,很明顯的,它是把宋金和議的成立,說成是一一四二年的事情了,这当然是和“中國歷史綱要”所說在“公元一一四一年十二月”是有矛盾的。
但究竟宋金“紹兴和議”的成立应当是在哪一年呢?为了說明这个問題。
【总页数】2页(P26-27)
【关键词】宋金;通史;公元;宋王朝;初中;成立;宋高宗;宣徽使;南宋;被害
【作者】魏千志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0
【相关文献】
1.从宋、金国力对比看绍兴和议的签订 [J], 曹家齐;
2.\"隆兴和议\"后的宋金\"受书仪\"之争 [J], 吴淑敏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举行乡村振兴和扶贫攻坚发布会 [J], 新华网
4.国际弹道会議論文集介紹 [J], 张家新
5.哈尔滨道外人民公社党委召开会議介紹既减人又增产的經驗 [J], 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金第二次议和—隆兴和议
本文导读:
南宋在采石战胜后,宋高宗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传位于赵昚,是为宋孝宗。
孝宗即位后,改元隆兴,起用老将张浚为枢密使,主持“隆兴北伐”,却遭到符离之战的失败。
投降派汤思退向金朝示意,要金出兵两淮,迫宋议和。
隆兴二年(1164年),金世宗派大军突破宋的两淮防线,再次逼近长江。
同年冬,宋廷经过多次争论,决定派魏杞赴金,重新订立和约,是为“隆兴和议”。
隆兴和议内容
(1)南宋对金不再称臣,改称叔、侄关系;
(2)维持绍兴和议规定的疆界;
(3)宋每年给金的「岁贡」改称「岁币」,岁币为每年银绢各二十万两匹,比绍兴和议时每年少五万两匹。
(4)宋割商州(今陕西商县)、秦州(今甘肃天水)等地予金;
(5)金不再追回由金逃入宋的人员。
对于南宋来说,隆兴和议与绍兴和议一样,都是一种屈辱的不平等和议。
隆兴和议签订之后,直到韩侂胄发动开禧北伐,宋金两国近四十年都没有发生战事。
宋朝在宋孝宗治理之下,太平安乐,一改宋高宗朝贪污腐败的局面,史称乾淳之治;金朝也在金世宗用人唯贤、与民休息下达到盛世,金
世宗因此被后人称为“小尧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