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灾害易损性及其评价指标
谈一谈易损性指数计算原理
谈一谈易损性指数计算原理
洪涝灾害易损性评价是指通过对不同区域或者不同物体的
暴露度及应对能力进行研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对不同地区或物体的易损性进行量化评估。
易损性评价指数(Vulnerability Index,VI)是衡量某个对象(如城市、建筑、人群等)易受灾害的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易损性指数由两部分组成,即暴露度指数和应对能力指数。
暴露度指数反映了灾害对受灾对象造成的潜在风险程度,应对能力指数反映了受灾对象应对灾害的能力和资源。
在易损性指数计算中,可以选择不同的指标来衡量暴露度和应对能力,但是通常选择五个基本指标,包括:
1. 暴露度指标:受灾对象数量、敏感度和财产价值等。
2. 应对能力指标:救援能力、预警能力、社区组织等。
下面是计算易损性指数的基本过程及公式:
1. 确定评价对象和地域范围。
2. 选择指标及指标权重,制定指标数据的调查和调取计划。
3. 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并计算出各指标的评价值。
4. 确定指标值的标准化方法,如将评价值标准化到0-1范围内。
5. 计算出暴露度指数和应对能力指数,即将各指标评价值乘以相应权重,并将结果加总。
6. 计算易损性指数,即暴露度指数除以应对能力指数,则易损性指数值越大,代表评价对象越容易受灾。
易损性指数的公式如下:
VI = EDI / ACI,
其中,EDI为暴露度指数,ACI为应对能力指数,VI为易损性指数。
灾害易损性分析报告
灾害易损性分析报告1. 简介灾害易损性分析是指评估和量化灾害对特定区域及其人口、财产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
通过对该区域的物理特征、社会经济状况和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决策者制定科学有效的防灾减灾策略。
本文将介绍灾害易损性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2. 数据收集在进行灾害易损性分析之前,首先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包括地理信息、气象数据、人口统计数据、建筑物信息等。
通过收集这些数据,可以更好地了解研究区域的特点,为后续分析提供基础。
3. 确定指标在灾害易损性分析中,需要确定一些指标来评估灾害对特定区域的潜在危害程度。
常见的指标包括人口密度、建筑物密度、土地利用类型、建筑物结构等。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统计得到。
4. 数据处理和分析在确定了指标之后,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可以使用统计方法、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来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可视化。
通过分析数据,可以了解不同指标之间的关联性,以及灾害对研究区域的潜在影响。
5. 易损性评估在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可以进行灾害易损性的评估。
通过计算不同指标的得分,可以得出灾害易损性的评估结果。
评估结果可以用来判断不同区域的易损程度,以及确定哪些区域需要采取更多的防灾减灾措施。
6. 结果解释和应用最后,需要对灾害易损性分析的结果进行解释和应用。
可以将评估结果制作成图表或报告,以便决策者和相关部门更好地了解研究区域的易损程度。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防灾减灾策略,提高区域的灾害应对能力。
7. 结论灾害易损性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决策者制定科学有效的防灾减灾策略。
通过数据收集、指标确定、数据处理和分析、易损性评估以及结果解释和应用等步骤,可以得出灾害易损性的评估结果,为灾害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茂名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ECOLOGY区域治理茂名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彭章宏摘要:本文探讨了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认为指标体系应该遵循科学性、客观性、可比性、可测性、层次性、独立性和高频性。
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国外灾害通用易损性指数(PVI)和美国社会易损性指数(SoVI),并结合茂名社会经济实际情况,提出了社会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的人口、经济、社会3个因素15个指标,并对每个指标与社会易损性的相关性做了解释。
关键词: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茂名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47-0111-0002茂名地处广东省西南部,地理位置特殊,自然条件优越,为茂名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但是各种灾害及其产生的次生灾害的频繁出现,对茂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造成严重影响。
以气象灾害为例,1996年至2008年12年间,仅仅气象灾害带来180多亿元的经济损失。
1996年,第15号台风使茂名经济损失72.87亿元,受灾人口344.6万人,伤亡约2000人;2008年第14号台风“黑格比”给茂名造成经济损失22.186亿元;2008年低温阴雨,茂名全市损失约20.6亿元。
随着茂名社会经济发展,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呈升趋势,成为制约茂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前国内外很多地区开展了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研究,研究的内容涉及到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的理论基础、灾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灾害易损性的评价指标的选择与方法、灾害的时空差异、灾害治理对策等。
但茂名这方面的研究非常缺乏,本文结合茂名实际,对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的评价指标做一些定性的研究,以期为茂名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后期系统研究打下基础。
一、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从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的范围来看,小到一个社区,大到一个国家都可以进行社会易损性评价。
但选择的地域尺度大小的不同,在构建社会易损性指标体系时,也有差别。
城市地震灾害特点与地震易损性分析
来 越成 为城 市可 持续 发展 的至 关重要 的保 障 。在新
的地 震 活跃期 中 , 震 灾 害 预测 工 作 无 疑变 得 更 加 地 重 要和 紧迫 。本 文通 过 总结 城 市 地震 灾 害 特 点 , 分
析 比较 现有 承载 体 易 损性 方 法 , 出需 要进 一 部 研 指
脆弱 、 损失 巨大 。随 着 国家经 济建设 的发 展 , 代化 现 城 市在 逐渐 扩展 , 市 地 震 灾 害 的严 重 性 是众 所 周 城 知 的。根据 相 关 文献 总结 城 市 地 震 灾 害有 如 下 特
Ch r c e s o h b n S im i s se n r h u k l e a i t ay i a a tr ft e Ur a es c Dia tr a d Ea t q a e Vu n r b l y An l ss i
Zh u L— n Notw s r oyeh i lU i rt X ’ n7 0 7 , C ia) o i g( r et n P lt nc nv sy, i n 0 2 pi h e c a ei 1 hn
Absr c : ewo k o h es c d ma ee au t n i a mp ra tt ig t h ain le o o n e pl slv lh o ta t Th r fte s imi a g v l ai s n i otn hn o te n t a c n mya d p o e’ iei o d.Th oe a t g o o o e frc si f n s imi a g c me r mp ra ta d u g n u n h cii i ft a h a es c d ma ebe o s mo e i otn n re td r g te a t t tmeo i vy hee r qu ke.Bae n s mmma sn h r a h r ces o t sdo u i r i gt eu b n c aa tr f t e simi h es c,te meh d fv l ea ly a e a ay e n o a e h to so u n rbit r n lz d a d c mp rd,a d s me frh rsu isa e s g etd. i n o u e td e r u g se t Ke wo d u b n e rh a e; h rce fte s imi ia tr v le a ii frc s to y r s: r a a qu k c a a tro es c d sse ; un r blt o e a tmeh d t h y;
城市灾害韧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深圳市为例
39CITY AND DISASTER REDUCTION吴嘉琪,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曾担任《广州市医养结合实现路径及困境探索研究项目》项目负责人,发表《Thermodynamic imaging calculation model on COVID-19 transmission and epidemic cities risk level assessment—data from Hubei in China》(SCI )、《精准监管与嵌入式扶贫中的“微腐败”治理——基于广东经验的考察》等论文,获广州市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
韧性将城市视作一个有生命力的系统,当其遭受灾害时,系统自身能够抵抗和吸收灾害带来的影响以维持城市的基本运转,能够在危机中迅速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并通过自身的调适和学习,达到更好的状态以应对同类型的灾害。
有研究表明,关于城市韧性的能力主要包括冗余能力、稳定能力、适应能力、吸收能力及恢复能力,其中吸收能力和恢复能力是城市韧性的核心能力,其他能力围绕其核心能力起到支撑作用。
关于韧性的内涵界定研究,大致分为能力恢复说、扰动说、系统说和提升能力说4种,笔者更倾向于系统说,强调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系统在遭受灾害时的自适应力与学习力。
有学者指出,从社会脆弱性到社会生态韧性,灾害韧性为灾害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与研究范式,为政府、学界提供了全新的政策视角与理论框架。
目前学界关于韧性评估指标的研究较少,有学者指出,关于韧性城市评估的研究存在较多局限:其一,由于评估指标的多样性与不确定性,实证数据稳定连续地获取相当困难;其二,相较于传统的计算方法而言,自然领域与社会领域的灾害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无法像传统方法一般利用连续稳定的历史数据及灾害发生周期来观察灾害发生频率和规律;其三,由于韧性作用的时间、空间尺度及社会差异也是动态的,并且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非线型性,导致其评估指标也具有不确定性和易固化的局限性;最后,关于一些“无形”的城市韧性,如价值观和城市幸福感凝聚力等,城市灾害韧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以深圳市为例吴嘉琪 游鸽*往往难以进行操作化测量与论述。
城市洪水灾害损失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城市洪水灾害损失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作者:刘高峰李娜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第22期摘要对城市洪水灾害损失评估做了界定,在综述国内外洪水灾害损失评估研究的基础上,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可得性原则,依据城市洪水灾害形成机制,构建了城市洪水灾害损失评估指标体系,旨在为城市洪灾损失评估和灾害补偿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城市洪水灾害;损失评估;指标体系;洪灾形成机制中图分类号 P426.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2-0267-03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波动的影响,又迫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巨大压力,我国城市处在很大的洪水风险中,并呈加剧态势。
协调处理好人与洪水之间、人与人之间基于洪水风险的利害关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设法解决沿袭传统治水理念与方法已经难以处理的治水新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研究城市洪水灾害损失评估及补偿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是我国城市洪水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对建立城市洪水灾害损失评估指标体系进行分析,旨在为科学实施城市洪水灾害评估和补偿提供借鉴和指导。
1城市洪水灾害损失评估的界定城市洪水灾害损失评估,就是指在掌握丰富的历史与现实灾害数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统计计量分析方法对洪水灾害对城市可能造成的、正在造成的或已经造成的人员伤害与财产或利益损失进行定量的评价与估算,以准确把握灾害损失现象的基本特征的一种灾害统计分析、评价方法。
灾害损失评估,主要由灾害损失预评估、灾害损失跟踪评估和灾害损失实评估3种。
1.1灾害损失预评估灾害损失预评估是指在洪水灾害发生前对其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预测性评估,包括可能造成的损害或损失大小、数量多寡及损害程度等,目的是在洪水灾害发生前尽量采用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消除或减少洪水灾害给城市带来的损失后果。
1.2灾害损失跟踪评估灾害损失跟踪评估是指在洪水灾害发生时对其所造成的损失进行快速评估,目的是为抗灾抢险与救灾决策以及尽可能地采取缩小损失程度的应急措施提供依据。
地震风险评估:评价区域易损性
基于地震风险的易损性评价方法
地震风险的定义与计算
• 地震风险表示地震对区域造成损失的概率 • 地震风险综合考虑了地震概率、地震烈度、区域易损性等因素
基于地震风险的易损性评估不同地震风险下的区域易损性 • 为防震减灾提供依据
03 地震风险评估的关键因素与数据
05 地震风险评估与区域易损性评价的未来趋势
地震风险评估技术的创新与改进
地震风险评估技术的发展
• 应用新的地震预测方法,提高地震风险评估的准确性 • 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多源地震数据,提高评估效果
地震风险评估技术的改进
• 优化评估方法,提高评估效率 • 加强跨学科合作,提高评估水平
区域易损性评价方法的综合应用
• 分析地震中风险区域的地震风险与易损性关系 • 评估地震中风险区域的易损性水平 • 为防震减灾提供依据
地震低风险区域的易损性评价
地震低风险区域的定义与特点
• 地震低风险区域表示地震风险较低的区域 • 地震低风险区域的特点包括地震活动较少、地质构造较 为稳定等
地震低风险区域的易损性评价
• 分析地震低风险区域的地震风险与易损性关系 • 评估地震低风险区域的易损性水平 • 为防震减灾提供依据
地震风险评估的挑战
• 提高评估方法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 整合多源数据,实现数据共享 • 加强跨学科合作,提高评估效果
02 区域易损性评价的方法与技术
基于地震概率的易损性评价方法
地震概率的定义与计算
• 地震概率表示某一区域发生地震的概率 • 地震概率的计算方法包括历史地震概率法、概率地震危 险性法等
区域易损性评价方法的综合应用
• 结合地震概率、地震烈度、地震风险等多种方法进行评 价 • 充分考虑区域地质构造、建筑物与基础设施的易损性特 征
城市灾害易损性及其评价指标
城市灾害易损性及其评价指标唐波;刘希林;尚志海【摘要】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cities are becoming important areas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owever, disasters bring great losses to urban development. By analyzing dimensions and spatial-temporal properties of vulnerability, and based on the summary of current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methods including multi-factor composite function metho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data envelope analysis method, etc. , and combining with the complex system of internal characteristics in urban regions, a reasonable urban disaster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framework is established in 4 aspects as population vulnerability, economical vulnerability, social vulnerability and ecological-environment vulnerability. A disaster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system of 11 indexes as population immigration rate, economic density and so on is discussed. Finally, research of urban disaster vulnerability is proved to be significant in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城市化的加速使城市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同时灾害给城市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通过分析易损性的维度和时空性,并在总结多因子复合函数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等易损性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复杂的城市系统的内部特征,从人口易损性、经济易损性、社会易损性和生态环境易损性4个方面建立适合城市灾害易损性评价的框架;探讨了包括人口迁入率和经济密度等11个城市灾害易损性指标体系.最后指出城市灾害易损性研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灾害学》【年(卷),期】2012(027)004【总页数】6页(P6-11)【关键词】易损性;城市灾害;评价指标【作者】唐波;刘希林;尚志海【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广州510275;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广州510275;中山大学自然灾害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75;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广州510275;嘉应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广东梅州5141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4城市的发展见证着历史的变迁和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城市灾害与城市发展相伴而生。
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指标
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指标
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指标可以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制定,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
1. 突发事件风险指标:评估城市发生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社会突发事件等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2. 犯罪率指标:评估城市的治安状况,包括暴力犯罪、盗窃、诈骗等各类犯罪的发生率和趋势。
3. 消防安全指标:评估城市消防设施和人员配备的完善程度,以及火灾发生后的处置能力和救援效率。
4. 道路交通安全指标:评估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包括交通流量、交通违法行为、道路安全设施等相关因素。
5. 公共卫生指标:评估城市的传染病传播风险、环境卫生状况、医疗资源等公共卫生方面的情况。
6. 自然灾害风险指标:评估城市可能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如地震、洪水、风暴等灾害类型的概率和潜在损失。
7. 社会稳定指标:评估城市社会秩序和社会动态的稳定程度,包括社会抗议、示威活动、社会矛盾等因素的影响。
8. 紧急应急指标:评估城市的应急规划和应急响应体系的完备
性和效能,包括应急预警、物资储备、救援力量等方面的情况。
这些指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权重设定和综合评估,从而得到城市安全风险的综合评估结果,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参考依据,以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管理措施。
暴雨灾害的城市脆弱性评估与减灾
暴雨灾害的城市脆弱性评估与减灾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暴雨灾害对城市造成的威胁越来越大。
尤其是在一些地理位置低洼或排水系统不完善的城市,暴雨灾害的影响更加严重。
为了减少暴雨灾害对城市带来的危害,进行城市脆弱性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减灾措施变得至关重要。
一、城市脆弱性评估的重要性城市脆弱性评估是对城市系统在面对暴雨灾害时的抵抗能力的评估,这对于城市规划与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评估城市的脆弱性,可以全面了解城市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为城市的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城市脆弱性评估也可以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合理调配资源,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轻暴雨灾害对城市的冲击。
二、城市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城市脆弱性评估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指标体系来衡量城市在暴雨灾害中的脆弱程度。
这个指标体系应包括城市的物质脆弱性、社会脆弱性和经济脆弱性等方面。
物质脆弱性指城市基础设施和建筑物抵御暴雨灾害的能力;社会脆弱性指城市居民的抵御暴雨灾害的能力,如脱贫人口、老年人和儿童等特殊群体的情况;经济脆弱性指城市经济系统在暴雨灾害中的影响程度。
通过综合考虑这些指标,可以综合评估城市的脆弱程度。
三、城市脆弱性评估方法城市脆弱性评估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有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
定性评估主要通过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等方式,综合考虑各个因素,对城市的脆弱性进行评估。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但结果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
定量评估则通过收集城市的相关数据,运用数学和统计方法对城市脆弱性进行量化评估。
这种方法科学准确,但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和专业知识的运用。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评估方法或综合运用两种方法。
四、城市脆弱性评估的实践案例目前,世界上许多城市都开始重视城市脆弱性评估,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进展。
例如,荷兰鹿特丹市采用了多层次的脆弱性评估方法,将物质脆弱性、社会脆弱性和经济脆弱性相结合,对城市的洪涝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减灾计划。
另外,美国洛杉矶市通过定量评估,建立了城市的暴雨洪涝脆弱性指数,帮助城市规划部门更好地管理城市的水资源和防洪设施。
城市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评估
城市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评估自然灾害是无法预测和控制的力量,然而,适应并抵御这些力量却是我们作为人类所能做的。
城市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评估,是对城市的抵御能力和脆弱性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城市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评估的重要性以及评估的方法。
为什么评估城市的抵御能力很重要呢?首先,城市作为人类生活的重要场所,人口密集、资源丰富,一旦受到自然灾害的袭击,其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不容忽视。
评估城市的抵御能力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城市所处的风险状况,有针对性地规划和应对自然灾害。
其次,城市抵御能力的评估结果可以用于比较不同城市之间的优劣,并提供政策制定者、规划者和决策者们依据,以制定相应的建设和改进措施。
那么,我们如何评估城市的抵御能力呢?评估城市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是单一的指标,而是综合考虑城市的物理环境、社会经济状况、应急管理等多个方面。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城市的物理环境,包括地理位置、地质构造、气候和水文等因素。
不同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可能面临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洪水、风灾等。
因此,评估城市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是评估城市抵御能力的重要一环。
其次,我们需要考虑城市的社会经济状况。
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居民收入水平等因素会影响城市的抵御能力。
建设健全的基础设施可以减轻自然灾害对城市的影响,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则可以增加城市的抵御能力。
因此,评估城市的社会经济状况是评估城市抵御能力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最后,我们还需要考虑城市的应急管理措施。
应急管理是城市抵御自然灾害的重要手段。
城市应急管理体系的完善程度、灾害预警系统的准确性和应急救援能力等都会影响城市抵御自然灾害的效果。
因此,评估城市的应急管理措施也是城市抵御能力评估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对城市的物理环境、社会经济状况和应急管理措施等方面的评估,可以综合得出城市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评估结果。
评估结果可以以定量或定性的形式呈现,比如指标评分、风险评估等。
城市防灾复习资料
∙填空∙按灾因不同可概括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两大类。
城市自然灾害:城市气象灾害、城市海洋灾害、城市洪水灾害、城市地质与地震灾害、城市蚁害和蟑害。
城市人为灾害:战争、火灾、化学灾害、交通事故、传染病流行、职业病、药害、物理灾害、生产事故、环境公害、城市生物灾害。
2. 城市灾害的特点:高频度与群发性、高度扩张性、高灾损失性、区域性。
3. 我国城市防灾减灾面临的问题:城市人口密度过大、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状况差、城市设防标准低、居民防灾观念薄弱。
4.我国城市灾害管理体制:政府统一领导,上下分级管理,部门分工负责,以地方为主、中央为辅。
5. 地震成灾主要有四种机制,造成的灾害称之为原生灾害、直接灾害、次生灾害、诱发灾害,此外还有伴生灾害。
6. 地震的成灾条件:地震方面条件:(1)地震强度、频度的影响;(2)地点的影响;(3)时间的影响。
受灾对象方面的条件:(1)人口、建筑物等财产密度;(2)对地震的防备程度。
7. 我国防震救灾工作中的三个方面:推进地震科技进步与应用、政府领导职能以及发动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
在三者之中,最关键的是充分发挥政府的领导职能。
8. 洪灾的特点:(1)不均匀性与差异性;(2)多样性;(3)随机性与可预测性;(4)突变性与规律性;(5)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9.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具备充足的水源、一定的地形坡降和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量这三个基本条件。
但泥石流的发生还必须有激发、触发和诱发的充分必要条件(外在条件)。
据此,泥石流的成因可分为激发、触发和诱发三大类。
10. 国内外风暴潮专家一般把风暴潮灾害划分为4个等级:特大潮灾、严重潮灾、较大潮灾和轻度潮灾。
11. 尽量减少汽车废气的排放量是当前一些国家和地区采取的防治光化学烟雾的共同措施。
12. 城市综合防灾体系的特点:(1)多灾性:自然灾害,认为事故性灾害,人为故意性灾害;(2)全过程:灾前的防灾,灾后的应急;(3)多手段:工程防灾、规划防灾、管理防灾13. 防洪标准:根据防洪对象的不同,分为设计一级标准和设计、核对两级标准两种。
灾害易损性评估与减灾规划
灾害易损性评估与减灾规划在面临日益频繁和严重的自然灾害威胁下,灾害易损性评估与减灾规划成为了当今社会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降低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们必须全面了解不同地区的易损性,并制定科学有效的减灾规划。
一、灾害易损性评估灾害易损性评估是评估特定地区或特定群体对灾害的脆弱性程度的过程。
它主要包括对人口、建筑、基础设施、经济、环境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灾害易损性评估,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地区或群体在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中所面临的风险程度,为减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1. 人口易损性评估人口易损性评估主要侧重于对居民的脆弱性评估。
主要考察因素包括年龄结构、教育程度、经济状况、社会保障制度等。
例如,老年人和孕妇都是人口易损性较高的特殊群体,他们在面临灾害时需要特别关注和照顾。
2. 建筑物易损性评估建筑物易损性评估主要考察建筑的质量、结构和抗震能力。
不同的建筑物在面临不同自然灾害时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地震中,抗震指标更高的建筑物相对来说能更好地抵御地震的影响,减少人员伤亡。
3. 基础设施易损性评估基础设施易损性评估主要考察各种基础设施的承受能力。
例如,电力系统、供水系统和交通系统都是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它们的易损性会影响城市的正常运行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评估基础设施的易损性,有助于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增强。
二、减灾规划与实施减灾规划是在灾害易损性评估的基础上,针对具体问题制定的一系列减灾措施的计划。
通过减灾规划,可以降低灾害造成的伤亡和经济损失,并提高社会的抵御灾害的能力。
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减灾规划的核心在于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责任主体,规范减灾行动。
例如,制定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加强对建筑物抗震能力的检测和监管;制定应急救援法规,明确地方政府和应急机构在灾害发生时的职责和任务。
2. 建立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减灾规划要求建立完善的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
通过使用现代化的监测技术,例如地震监测、气象监测等,以及智能化的预警系统,可以提前预警,减少灾害对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区域雷灾易损性分析_评估及易损度区划
第21卷第4期热带气象学报V ol.21, No.4 2005年08月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Aug., 2005文章编号:1004-4965(2005)04-0441-08区域雷灾易损性分析、评估及易损度区划尹 娜, 肖稳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南京 210044)摘 要:根据广东省近10年来的雷电灾害统计资料和近35年来的雷暴日观测统计资料,提炼出雷击密度、雷电灾害频度、经济损失模数、生命易损模数作为雷灾易损性评价指标。
在详细分析了广东省各地市的自然环境、经济状况和各地区雷灾损失情况,对广东省各地市面对雷电灾害的脆弱性和易损性进行了综合评估,初步形成了各地易损性结构和广东省雷灾易损度区划。
提出雷电灾害区域易损性分析、评估的模式,为区域防御雷电灾害、减低雷电损失的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关 键 词:雷灾易损性;评估指标;易损度中图分类号:P429 文献标识码:B1 引言雷电是自然界中的一种特殊的、极为壮观的声、光、电现象,这不仅在于它那划破长空的耀眼闪电和令人震耳欲聋的雷鸣,更重要的是它给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众所周知,雷电能造成人员伤亡,能使建筑物起火、击毁,能对电力、电话、计算机及其网络等设备造成破坏,雷电又是年年重复发生的自然现象,在每年的7、8、9月是雷暴的高发期,尤其是在热带地区,雷电次数就更多。
据广东省防雷中心统计,仅在2004年,广东省就发生雷灾事故2 179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8 329万元,间接经济损失更是高达15亿。
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是牵涉到社会许多方面的十分复杂的问题,因此,很难精确的计算这种损失;但是,为了保护自身的安全和发展,为了减轻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又十分需要了解雷电可能造成的或已经造成的后果,所以就需要对这种损失进行评价和估计,即雷灾评估。
雷灾评估属于灾害评估的一种,目前在灾害评估方面,受关注最多的是地震、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至于雷电灾害由于其具有更大的随机性和瞬时性,所以现时并不受大家重视。
城市灾害风险评估与规划
城市灾害风险评估与规划灾害是指极端自然事件造成的损害、破坏或悲剧性结果。
城市灾害风险评估与规划是帮助城市从容应对和减轻灾害风险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城市灾害风险评估的方法和实施,并重点介绍灾害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第一部分:城市灾害风险评估城市灾害风险评估是为了理解和度量城市所面临的各种灾害风险,并据此确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评估方法:1. 社会经济影响评估这种方法通过分析灾害对城市社会经济方面的影响,进行灾害风险评估。
其中包括灾害对人口、基础设施、经济产值和就业机会等方面的影响分析。
2. 多指标综合评估该评估方法根据一系列指标和参数,综合考虑灾害的潜在危险性、脆弱性和暴露性。
通过对这些指标进行权衡,可以获得一个全面的城市灾害风险评估结果。
3. 空间分析技术空间分析技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将城市的空间数据与灾害风险因素相结合。
这种方法可以精确定位和描述潜在的灾害风险区域,提供基于空间的决策支持。
第二部分:城市灾害规划城市灾害规划是为了减少灾害损失、提高城市抵御能力和恢复能力,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进行对策的制定和实施。
1. 基础设施规划基础设施是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城市灾害规划中,需要考虑建设抗灾能力强的基础设施,如抗震建筑、排水系统和通讯网络等。
此外,还需要制定紧急管理和应急预案,以便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快速响应。
2. 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是确保城市有序发展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
在灾害规划中,需要避免在潜在灾害风险区域进行开发,提倡合理的土地利用,减少灾害的潜在影响。
3. 社区参与规划社区参与是城市灾害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与社区居民的互动交流,可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关切,并制定相应的规划措施。
此外,社区居民的参与还可以提高灾害预警和紧急反应的效果,提高整个城市的应对能力。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以日本东京都为例,该城市面临地震、台风、洪水等多种自然灾害威胁。
城市防洪救灾的灾情监测与评估
城市防洪救灾的灾情监测与评估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防洪救灾是保障城市安全、减轻灾害损失的重要工作。
而如何进行灾情的监测与评估,则是防洪救灾工作的基础和关键所在。
本文将从城市防洪救灾的必要性、灾情监测与评估的目标、方法和技术、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论述和分析。
一、城市防洪救灾的必要性城市作为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其发展规模和人口密度均远高于农村地区。
然而,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不利于自然环境的影响,例如随意填埋土地、过度开发草地和湿地等,这些行为不仅影响了城市的自然水循环,还有可能导致灾害的发生。
因此,城市防洪救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灾情监测与评估的目标灾情监测与评估旨在及早掌握灾情信息、准确判断灾害程度,以便及时调动救援力量、做出恰当的决策。
其主要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迅速了解灾害情况:通过灾情监测,可以收集到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灾区面积等基本信息,为灾害救援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2. 准确评估灾害程度:通过灾情评估,可以对灾害造成的危害进行准确评估,判断灾害对城市基础设施、人员财产等的影响程度。
3. 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灾情监测与评估的结果,能够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灾害应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更好地避免和减轻灾害的损失。
三、灾情监测与评估的方法和技术灾情监测与评估的方法和技术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知识与技能,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 水文监测技术:通过监测降雨量、江河水位、蓄水容量等水文指标,可以对洪水的形成、演变和动态变化进行实时监测。
2. 遥感技术:通过卫星遥感图像的获取和分析,可以远程了解灾害范围和影响,对城市进行快速评估。
3. 气象预警系统:依靠气象预报和预警,可以及时发现灾害险情并进行预测和评估,从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4. 物联网技术:利用物联网传感器的安装和数据采集,可以实现对城市防洪设施、建筑物安全等方面进行实时监测。
四、应对策略灾情监测与评估的结果直接影响到救灾效果和灾害损失的大小,因此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以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和精确性。
应急预案中的灾害损害调查与评估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在制定应急预案时,应充分考虑灾害的特点和影响,结合历史灾害数据和现有科技手段 ,进行科学的风险识别和情景构建。同时,要全面评估现有应急资源和能力,设计切实 可行的应急方案,确保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预案制定过程中,应加强各部门之间
的协同配合,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以保持预案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03
CATALOGUE
灾害损害评估
评估目的与标准
评估目的
确定灾害造成的损失程度,为灾后恢复和重建提供依据。
评估标准
根据国家或地方制定的评估标准,如《灾害损失评估标准》 等。
评估内容与方法
评估内容
包括人员伤亡、房屋损坏、基础设施受损、生态环境破坏等方面。
评估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遥感监测、专家评估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
案例二:洪水灾害损害调查与评估
总结词
洪水灾害损害调查与评估是应急预案中的关 键环节,需要全面了解洪水灾害的影响范围 和程度,为抗洪抢险和灾后恢复工作提供科 学依据。
详细描述
在洪水灾害发生后,应迅速组织专业人员对 灾区进行调查,评估受灾地区的范围和程度 ,以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同时,还 需对灾区的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基础 设施进行评估,为政府和救援机构提供决策 依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案例三:火灾灾害损害调查与评估
总结词
火灾灾害损害调查与评估是应急预案中的重 要环节,需要全面了解火灾造成的损失情况 ,为后续的救援和恢复工作提供依据。
详细描述
在火灾灾害发生后,应迅速组织专业人员对 火灾现场进行调查,评估建筑物、设施、人 员的受损情况,以及火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同时,还需对灾区的社会经济状况进行综 合评估,为政府和救援机构提供决策依据。
灾害风险管理
第一章灾害风险概念:某种程度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即致灾可能性;灾害给人类社会可能带来的危害,即风险损失。
灾害:广义来说,凡危及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条件安全的各类事件均称之为灾害。
灾害:致灾因子(事件)和易损性(脆弱性)共同作用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的过程。
灾害=致灾因子×脆弱性致灾因子:造成生命损失、财产损失与环境破坏可能的威胁事件,是形成灾害主要原因。
致灾因子:自然性因子:地震、洪水、台风等技术性因子:火灾、爆炸、交通、环境污染等社会性因子:战争、骚乱、凶杀、恐怖活动等城市灾害:承灾体为城市的灾害。
同样分自然、技术和社会灾害。
城市灾害易损性:是反映城市对灾害承受能力和敏感程度,主要体现在人口、建筑物、经济、生命线工程等几个方面。
由于城市人口众多、建筑密集、财富集中,是社会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因此城市灾害特点:1、种类多、频率高;2、受灾对象多、经济和社会危害大;3、连发性强;4、影响深远;5、灾害损失增长严重;6、修复难度大、恢复时间长;7、预防灾害的难度大。
灾害风险定义:灾害系统一种状态。
灾前由风险源、风险载体和人类社会的防火减灾措施等三个方面相互作用产生的、人们不能确切把握的一种不确定性态势。
性质:自然灾害形成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其强度、损失程度和概率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越大,对人类社会威胁越大,即灾害风险越高!灾害风险管理:是对各种风险进行识别、估计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做出风险决策,从而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妥善处理风险造成的损失,期望最小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目的。
灾害风管理包括灾害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及风险管理与决策!中国历史时期减灾机制:检灾是历史时期国家行政机关对灾害进行先导管理。
我国历史上的检灾体制:测灾、报灾、核灾、评灾并贯穿奖惩措施(激励机制)。
一、测灾环节二、报灾环节三、核灾环节四、评灾环节四、奖惩环节一、行政措施1.设官仓2.修水利3.蠲免4.缓征5.赈给6.赈贷7.养恤8.抚恤二、市场性措施1.赈粜2.招商3.工赈4.其他三、社会性措施1.劝分2.设义(社)仓3.其他日本灾害管理工作1、法律《灾害对策基本法》为基础的系列法律法规体系2、灾害管理组织体系(1)中央防灾会议(2)地方政府防灾会议(3)防灾专门机构:A:备灾部门:国土交通省(发布与管理)和气象厅(监测与信息)B:救援体系:消防、警察、自卫队和专门的灾害医疗中心C:综合性应急处理防灾指挥所,3、灾害管理规划体系(1)中央政府的《防灾基本规划》:(2)《防灾业务规划》:各个机构的减灾对策(3)《地方防灾规划》:分灾种规划和灾害损失的具体估计4、政府资金投入体系资金主要有防灾减灾科技研究、灾害预防、国土整治和灾后恢复重建四个方面5、防灾减灾宣传及活动6、其他基础性工作7、先进技术手段应用防灾领域,积极推进防灾领域的科研和相关合作美国灾害管理工作1、灾害管理法律体系:《灾害救助法》2、灾害管理组织体系:FEMA3、灾害管理规划体系:《联邦响应计划》4、灾害救援体系:应急指挥系统;民间社区灾难联防体系;行政资源系统;灾民安顿系统;信息指挥系统5、政府资金管理:FEMA拥有数十亿美元预算资金,救灾基金,集中支出第三章脆弱性的涵义:“社区、系统或资产易于受到某种致灾因子损害的性质和处境”。
城市自然灾害定量评估方法及应用
4、注重实践和应用
4、注重实践和应用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最终要应用于实践,为制定政策和措施提供支持。未来发 展中,将更加注重评估结果的实际应用效果,通过实践验证和完善评估方法和技 术。
4、注重实践和应用
总之,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的研究是应对自然灾害的重要内容。 通过不断完善和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灾害风险状况, 为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提供有力支持。
2、数据驱动和智能化
2、数据驱动和智能化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据驱动和智能化将成为自然灾害风险 评估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可以更准确地了解灾害发生的规律 和趋势;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评估的效率和准确性。
3、精细化评估
3、精细化评估
随着人们对自然灾害风险认识的深入,精细化评估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 势。精细化评估可以更准确地了解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风险状况和需求,为制 定更加精准的应对策略提供依据。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估越来越受到。 本次演示将对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进行综述,旨在概述当前的研究状况、 方法、应用和未来展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引言
引言
城市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灾害性事件,如地震、洪水、台风、暴 雪等。这些事件往往会对城市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和环境损失。因此,城市自 然灾害风险评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旨在探讨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 基本概念、方法、应用和未来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五、结论
五、结论
城市自然灾害定量评估方法为政府决策、社会公益和保险等领域提供了重要 的科学依据和支持。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 和改进。未来,随着遥感技术、GIS技术、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定量评估 方法将在城市自然灾害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需 要我们不断努力和探索。
灾害易损性分析报告
灾害易损性分析报告灾害易损性分析报告一、背景灾害是人类社会不可避免的自然风险,它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和损失。
为了有效地降低灾害的发生和损失,必须对灾害危险性和城市区域易损性进行科学监测和预测,及时掌握可能引起灾害的地质、气象、水文等方面的变化情况,针对性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因此,本文将对灾害易损性分析进行详细说明。
二、导入灾害易损性是指区域内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所受到的灾害威胁的脆弱程度。
易损性高的区域,发生灾害时受灾程度和损失将更加惨重,而降低易损性则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灾害的危害范围。
灾害易损性分析是对受灾区域相关要素信息的综合分析和评价,是一种对区域脆弱性的综合分析方法。
三、指标选择及评价方法灾害易损性分析,可以从灾害发生的自然属性、社会经济属性、城市规划建设属性等多个方面入手。
在指标选择上,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常用的一些指标进行评价,这些指标应当具有代表性,能够全面反映受灾区域的特点和脆弱性。
1、自然属性指标(1)地质条件:包括区域地形、地质构造、土层厚度、岩性等自然属性,作为判断土地承载力、地形地貌稳定性、山体滑坡、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危险的决定性因素。
(2)气象条件:指受灾区域年均气温、年降水量、气候类型等自然属性,作为判断洪涝、干旱、风灾等气象灾害发生危险的决定性因素。
(3)水文条件:主要包括河流、水库、山泉、地下水等湿地环境,归纳总结出内涝、洪涝等灾害的易损分析指标,为提出治理建议提供数据支持。
2、社会经济属性指标(1)财产、资产:指受灾区域内房产、土地等不动产及财物等有形无形资产,受灾程度常直接影响受损资产的价值。
(2)人口密度:指每平方公里区域内人口数量,是分析人口集聚性和空间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
(3)教育程度和医疗水平:指受灾区域内常住人口的教育程度和医疗水平,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反映一个区域的承受及恢复能力。
3、城市规划建设属性指标(1)城市化率:反映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该指标越高,随之而来可能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也就越严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灾
害
学
Vo . 7 N . 12 o 4
0c. 0 2 t2 1
J OURNAL OF C AS AT TROP HOL OGY
城 市 灾 害 易 损 性 及 其 评 价 指 标
唐 波 ,刘 希林 ,尚志 海
(.中山大学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 院,广东 广州 5 0 7 ;2 1 12 5 .中山大学 自然灾害研 究中心 , 广东 广州 50 7 ;3 125 .嘉应学院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广东 梅州 5 40 ) 1 15
轻 自然灾 害 十年 (D D 中将 “ 源 和 环 境 的易 IN R) 资 损 性 ” 入 2 世 纪 国际减灾 面 临的 5个挑 战性 领域 列 1 之 一 。全 面 、合理 和 系 统 的 易 损 性 评 价 不 仅 成 为 风 险评估 的 核 心 因 素 ,也 是 国 际 社 会 解 决 贫 困 、 人 口、发展 和 环 境 问题 的 基 础 。。研 究 城 市 灾 。 害易损 性 ,能够 发现 城 市 灾 害 风 险管 理 中的 缺 陷 , 从 而 能够 提 出具 有 针 对 性 的措 施 ,对 城 市 可 持 续 发展 具有重 要 意义 。
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关 系决定 的 。所 以,不 同 承灾 体 的易 损性 是不 同的 ,而 且相 同承灾 体 在不 同 时 间的易损性 也 不相 同 ,这就 反 映 出易损 性 的 时 间 性 ,它 不 是 静 止 的 ,是 一 种 过 程 而 不 是 一 种 状 态 。所 以时间性表 现为在 不 同的 时间段 中 ,同一 个地方 的易损 性是 存 在差 异 的 ,这 就涉 及 到 当前 的 易损性 和未来 的易损 性 。刘 希林 在 泥石 流 易损 度 评 价 中 ,认 为社会 经济 发展水 平 ( 财产 和人 口) 与泥 石 流易损度 的关 系是 一 种非 线性 关 系 ,并 将 其划 分 为 三个阶段 ] dn i 1。A ei 在研究尼 日利亚应对全球气 7 y 候 变化 和 自然 灾 害 的易损 性 时 ,就把 未 来 城市 人 口 和城市化 水平纳入 易掼 陛评估 因素之 中 引。 1 3 易损 性 的 空间性 . 易损性 的 空 间 性 主 要 表 现 为 经 济 发 达 地 区和 经 济欠 发 达 地 区 的 易 损 性 ,以 及 乡 村 和 城 市 的易 损 性 的差 异 。程 晓 昀 在 研 究 江 苏 省 自然 灾 害 社 会 易损 性 时 ,发 现 20 00—20 0 8年 江 苏 省 自然 灾 害 社 会 易 损性 存 在 明 显 的 空 间 格 局差 异 ¨ ;刘 毅 等 在 评 价我 国 自然 灾 害 区 域 脆 弱 性 时 ,认 为 脆 弱 性 水 平 与地 区经 济 水 平 具 有 明显 的 负 相 关 关 系 ,经 济 发 达 的地 区脆 弱性 相对 较 低 ;王 静 爱 利 用 城 市 化综合指数 ( L 和 自然灾害密度 ( C ,运用图谱 C) Q ) 模型和反馈程序等方 法 ,在数 字地 图技术 的基 础 上 ,将 我 国划 分 为 沿 海 城 市 灾 害 地 区 、东 部 地 区 城 市灾 害 区和 西 部 城 市 灾 害 区 3部 分 、1 5个 次 区 域和 2 2个单 元 ,用 来 表 明我 国城 市 自然 灾 害 空 间
一
T re 框 架 J u r n ,本 文 主要 从 暴 露 程 度 、敏感 程 度 和恢 复力 三个 方 面来分 析 易损性 的影 响 因素 。 ( ) 露程 度 1暴 暴露 程 度 是 易 损 性 的表 现 形 式 ,指 的是 某 个 体 、群体 或 系 统 在 特 定 的压 力 或 者 冲击 下 表 现 的 接触 程度 ,通 常运 用暴 露元 素 (xoue来 说 明 epsr) 危 险 地 区 的暴 露 程 度 。根 据 联 合 国 国际 减 灾 战 略 ( NS R) U ID 的定 义 :暴 露元 素是 指位 于危 险 地 区易 于受 到 损 害 的 人 员 、财 产 、 系 统 或 者 其 他 成 分 , 可 以用某个 地 区有 多 少 人 或 者 多少 类 资 产来 衡 量 。 具 体 来讲 ,暴 露 程 度 应 该 是 研 究 对 象 的组 成 部 分 ( 人 、家庭 、财 产 、生 态 系 统 等 ) 对 灾 害 的状 个 面 态 。所 以暴 露 程 度 不 仅 与 致 灾 因 子 本 身 的特 性 有 关 ,如灾 害 的频 率 、强 度 和 持 续 时 间 ,也 同时 与 组 成 部 分 的 特 性 有 关 ,如 人 口数 量 、年 龄 结 构 、
摘 要 :城市化 的加速使城市成 为国 民经 济和社 会发展 的重要 区域 ,同时灾 害给城 市发 展造成 了巨 大的损失 。 通过分析易损 性的维度 和时空性 ,并在 总结 多因子复合 函数方法 、模 糊综合评 价方法 、数 据包络 分析方法 等易 损性研究 方法 的基 础上 ,结合复 杂的城市 系统 的内部 特征 ,从人 口易损性 、经济易损 性 、社会 易损 性和生 态环 境易损性 4个方 面建立适合城市灾害 易损性评价 的框架 ;探讨 了包括人 口迁入 率和经济密度 等 1 个城市 灾害易 1 损性指标体系 。最后指出城市灾害易损性研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易损性 ;城市灾害 ;评 价指标
1 易 损 性 的属 性 与特 征
易损 性是 一 个 复杂 的概 念 ,从 广 义上 来 理 解 , 易 损性 即潜 在 的 最 大 损 失 。在 自然 灾 害 领 域 的研 究 中 ,易损性 被 定 义 为 暴 露 程 度 、应 对 能 力 和 压 力 后果 的综 合 体 现 L 1 ;在 社会 科 学 中 ,易 损 性 被
收稿 日期 :2 1 0 2—0 2—1 7 修 回 日期 :2 1 0 0 2— 3—2 9
基金项 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 点专项科研基金项 目( 0 1 1 0 1 2 10 7 00 ) 1 1 1 作者简介 :唐波 (9 8一) 18 ,男,湖南衡阳人 ,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灾害风险评价研究.E m i bl n9 @13 cm — al a e16 6 .o :t l 通讯作者 :刘希林 (9 3 , , 16 一) 男 湖南新邵人 , 博士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主要从 事地貌灾 害过程及评 估和预测 的科研 和教学工作
E- i:l xln ma l y u e u c ma l i i @ u i i .s s . d . n
4期
唐波 ,等 :城 市灾 害易损性及其评价指标
7
体 的 内部 因子 和 外 部 因 子 ,包 括 地 域 和 对 象 。所 以在 研究 易 损 性 时 ,要 明 确 是 研 究 一 个 点 ,还 是 个 社 区 ,或 者 是 多 个 地 区 以 及 国家 甚 至 世 界 范 围 ;同 时也 要 说 明 农 村 、城 镇 、城 市 、城 市 群 或 者经 济 区 等不 同研 究 对 象 。知 识 域 是 指 易 损 性 因 素所 属 的 知识 领 域 。这 就 要 求 在 易 损 性 研 究 过 程 中 ,要指 明易 损 性 的 属 性 ,因 为 影 响 易 损 性 的 因 素所 属 的知 识 域 是 有 差 异 的 。例 如 城 市 灾 害 的易 损 性研 究 过 程 中包 括 人 口易 损 性 、社 会 经 济 易 损 性 和 生态 易 损 性 等 因 素 ,人 口易 损 性 与人 口动 力 学 相关 ,社 会 经济 易 损 性 则 与社 会 和经 济 学 联 系 , 生 态 易损 性 就 要 涉 及 生 态 学 知 识 ,而 这 些 易 损 性 因素属 于不 同的科学 领 域 。 1 2 易损性 的 时 间性 . 易损性 是 承 灾 体 ( 会 、区 域 和 人 群 ) 对 灾 社 应 害的一 种 能 力 ,并 且 这 种 能 力 在 很 大 程 群体和社 区) 应对压 力和变化能力的社会经济因素 。所 以,综合 自 然灾害领域 和社 会科 学领域 对于 易损性 的研 究 , 可 以认 为易 损 性 是 承 灾 体 面 对 自然 或社 会 环 境 中 的压 力或 扰 动 可 能 造 成 的损 失 以及 对 这 些 压 力 和 扰 动 的应 对 与适 应 能 力 ,其 中这 种 能 力 被 认 为 是 易 损性 的 决 定 性 因 素 ,也 在 减 少 易 损 性 政 策 中 处 于核心 地 位 H 引。为 了科 学 地 理解 易损 性 ,本 文 主 要 从 以下三个 方 面进行 分析 。 1 1 易损性 的研 究维 度 . 易损性 是 一 个 多 维 度 的概 念 ,并 且 在 测 度 和 不 管是 研 究 城 市 自然 灾 害 还 是 人 为 灾 害 ,易 07年 ,F s l us 在 e 损性都是构成灾害风险的重要部分。19 90年以来 , 分类方面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20 研究 中认 为 ,易 损性 的 研 究 要 注 意 两个 相 互 独 立 易损性逐渐成 为灾 害学术研究 的一个重要概念 和 国际社 会 发 展 减 灾 策 略 的 一 个 中心 议 题 。 国 际减 的维度 :范 围 和 知识 域 。这 里 的范 围是 指 承 灾
中图分类号 :X 4 文献标 志码 :A 文章编号 :10 8 1 2 1 )4— 0 6— 6 00— 1X(02 0 00 0
城 市 的 发 展 见 证 着 历 史 的 变 迁 和 当今 世 界 的 发 展潮 流 ,城 市 灾 害 与 城 市 发 展 相 伴 而 生 。 无 论 是印度 洋 海 啸 还 是 “ 特 里 娜 ” 风 ,也 无论 是 中 卡 飓 国南方 冰 雪 灾 害 还 是 汶 J 地 震 ,灾 害 不 只 是 给 我 t l 们带来了巨大 的经济损失 ,更 多的是让 我们对灾 害进 行 了新 的反 思 和 审 视 。在 这 些 灾 害 中 ,城 市 作为 一个 巨 大 而脆 弱 的 承 灾 体 ,造 成 的 破 坏 和 损 失可 想 而 知 。随 着 全 球 经 济 的 高 速 发 展 和 城 市 化 的不 断 加 速 ,灾 害 对 于 城 市 这 个 独 特 的 自然一 经 济一 社会 系 统 的 冲击 和影 响也 逐 渐 呈 现 出一 种 动 态 、复 杂 和 不 确 定 的 特 点 。 因此 ,城 市 应 对 灾 害 以及 灾 后 恢 复 的 能 力 成 为 其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一 个 必 要条 件 。 如何科学和 系统地从 复杂 的城市 系统 中探讨 城市 具有 的抗 灾 和 防 灾 能 力 ,是 国 内 外 城 市 灾 害 研究 的 主题 之 一 , 已取 得 不 少 成 果 。S ebnn研 h rii 究 了孟买 、里 约 热 内卢 和 上 海 三 座 沿 海 城 市 的未 来气 象灾 害 ,并 为 其 今 后 发 展 提 出 了建 设 性 的建 议 ;Ama 分 析 了罗 马尼 亚 加勒 斯 特市 地 震 灾 害 r s 的社会 易 损 性 和 风 险 认 知 ;Hasn以 西 非城 市 no 为例 ,评价 了基 础 设 施 对 城 市 灾 害 和 未 来 社 会 发 展 的影 响 J 。在 国 内 ,城 市 单 种 灾 害 系 统 研 究 出 现 在 17 代 ,金 磊 、王 绍 玉 、冯 百 侠 等 学 者 在 9 0年 城 市灾 害 学 科 建 立 、城 市 灾 害 学 的 构 成 要 素 、理 论方法 、学科 研 究 建 议 和 城 市 灾 害 管 理 方 面 作 出 了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