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折线统计图》公开课PPT课件
《折线统计图》课件
![《折线统计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3d46643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20.png)
调整图表样式
根据需要调整图表的背景色、网格线、图例等样式,使图表 更加美观。
颜色搭配
合理搭配图表中各元素的颜色,使图表更加易于阅读和理解 。
03 折线统计图的应 用
趋势分析
总结词
通过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晰地展示数据随时间或其他连续变量的变化趋势。
详细描述
折线统计图特别适合用于展示具有时间序列性质的数据,如气温变化、股票价格 波动等。通过观察线条的走向和变化,可以快速识别出数据的增长或下降趋势, 从而对未来趋势进行预测。
《折线统计图》课件
目录
• 折线统计图简介 • 折线统计图的制作 • 折线统计图的应用 • 折线统计图的优化 • 折线统计图与其他统计图的比较
01 折线统计图简介
折线统计图的定义
折线统计图是一种用线段的升降 来表示指标的连续变化情况的图
形。
它主要用于表示数据随时间或其 他因素的变化趋势。
折线统计图通过将数据点按顺序 连接成线段,可以清晰地展示数
折线统计图与饼图的比较
总结词
饼图和折线图在表示数据结构和比例方面有 所不同。
详细描述
饼图通过各部分的大小和比例来展示分类数 据的占比关系,适合表示整体中各部分的相 对大小;而折线图则更适合表示随时间或其 他连续变量的数据变化趋势,强调数据之间 的动态关系。
折线统计图与散点图的比较
总结词
散点图和折线图在表示数据关系和趋势方面 有所不同。
详细描述
散点图通过点的位置来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 关系,适合表示数据的关联性和相关性;而 折线图则更适合表示一个变量随时间或其他 连续变量的变化趋势,强调时间或其他连续
变量对数据变化的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折线统计图 公开课获奖课件
![折线统计图 公开课获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6d543ea0c22590102029dfa.png)
曹杨二中高三(14)班学生 班级职务:学习委员 高考志愿:北京 大学中文系 高考成绩:语文121分数学146分 英语146分历史134分 综合28分总分 575分 (另有附加分10 分)
上海高考文科状元--常方舟
“我对竞赛题一样发怵” 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常方舟认为学习的高 效率是最重要因素,“高中三年,我每天晚 上都是10:30休息,这个生活习惯雷打不动。 早晨总是6:15起床,以保证八小时左右的睡 眠。平时功课再多再忙,我也不会‘开夜 车’。身体健康,体力充沛才能保证有效学 习。”高三阶段,有的同学每天学习到凌晨 两三点,这种习惯在常方舟看来反而会影响 次日的学习状态。每天课后,常方舟也不会 花太多时间做功课,常常是做完老师布置的 作业就算完。
谢谢您下载使用!
更多精彩内容,微信扫描二维码获取
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资源
附赠 中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前
言
高考状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许多 人的眼中,他们就如浩瀚宇宙里璀璨夺目 的星星那样遥不可及。但实际上他们和我 们每一个同学都一样平凡而普通,但他们 有是不平凡不普通的,他们的不平凡之处 就是在学习方面有一些独到的个性,又有 着一些共性,而这些对在校的同学尤其是 将参加高考的同学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青 春 风 采
高考总分:
692分(含20分加分) 语文131分 数学145分 英语141分 文综255分
毕业学校:北京二中 报考高校: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 院 北京市文科状元 阳光女孩--何旋
来自北京二中,高考成绩672分,还有20 分加分。“何旋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她 的笑声,远远的就能听见她的笑声。” 班主任吴京梅说,何旋是个阳光女孩。 “她是学校的摄影记者,非常外向,如 果加上20分的加分,她的成绩应该是 692。”吴老师说,何旋考出好成绩的秘 诀是心态好。“她很自信,也很有爱心。 考试结束后,她还问我怎么给边远地区 的学校捐书”。
小学数学《折线统计图》公开课PPT课件
![小学数学《折线统计图》公开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1dab819b9d528ea80c7792b.png)
时间
时间
武汉
南极
吐鲁番
自主练习 应用提高
3、选一选:
下面事件中,( ❶)最适合用如图来表示。
❶.近五年全国信件邮寄的变化情况。 ❷.武汉1—5月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 ❸.近五年全国私人拥有汽车的变化情况。
自主练习 应用提高
4.想一想:
206
2007
全课总结 拓展延伸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 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征?
参赛队伍/支
省略
520 510 500 490 480 470 460 450 440 430 420 410 400
390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89
468 454
519 499
426
394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年份
妈妈记录了陈东0~10岁的身高,根据下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动
520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表
(2006-2012)
519
510 500
499
490
489
480 470 460
468 454
450
440
430 426
420
410
400 390
394
0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年份
这种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
年份
生 活 中 的 折 线 统 计 图
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
自主练习 应用提高
1.填一填:
单位/摄氏度
小明在3月7—9日的体温记录折线统计图
40
39.5
2023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折线统计图》PPT课件
![2023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折线统计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2ee83c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77.png)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2012- 2021 年某地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 数统计图
300
250
200
150
100
50
年份
0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参赛队伍/支
课堂练习
(1)哪一年参赛 队伍最多?哪一年 参赛队伍比上一 年增加的最多?
数。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写出统计图的标题。
1998 -2021 年全国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统计图
A.条形统计图 B.单式折线统计图 C.复式折线统计图
课堂练习
选择。
(2)在( C )中可以同时看出两组数据的增 减变化情况。
A.条形统计图
B.单式折线统计图
C.复式折线统计图
课堂练习 选择。
(3)对比两年1-12月的气温增减变化情况,选 用( B )比较好。
A.条形统计图
B.单式折线统计图
C.复式折线统计图
年份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参赛队伍/支 128 123 137 168 175 190 212 203 247 264
2012—2021年某地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数统计表
年份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折线统计图课时》课件
![《折线统计图课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c95980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1f.png)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去除 异常值、缺失值和重复值,确保 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确定坐标轴
选择合适的轴
根据数据的特点和展示需求,选择合 适的横轴和纵轴,确保能够清晰地表 达数据的趋势和变化。
设置坐标轴范围
根据数据的大小和展示需求,合理设 置坐标轴的范围,使数据在图表中能 够得到适当的展示。
详细描述
通过观察折线统计图上的趋势,可以尝试预测未来的数据走向。例如,如果过去的数据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可以 合理推测未来的数据将继续保持增长。这种预测可以为决策提供依据,但需要注意数据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
04
折线统计图的优化与改进
调整坐标轴范围
坐标轴范围调整
根据数据特点,合理调整坐标轴的范 围,使得数据点在图表中分布更加均 匀,便于观察数据变化趋势。
折线统计图的应用场景
时间序列分析
用于分析时间序列数据, 如股票价格、销售数据等 。
趋势分析
用于分析数据随时间或其 他变量的变化趋势,如气 温变化、人口增长等。
比较分析
用于比较不同数据集之间 的变化情况,如不同地区 、不同年份的销售数据。
02
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数据准备
收集数据
首先需要收集需要展示的数据, 这些数据通常以表格形式呈现, 包括时间序列数据和对应的数据 值。
03
折线统计图的分析与解读
识别趋势
总结词
通过观察折线统计图上的数据点,可以识别出数据的趋势和走向。
详细描述
折线统计图通过连接数据点形成线段,能够直观地展示数据随时间或其他因素的 变化趋势。例如,如果数据点呈现上升趋势,则说明某一指标在逐渐增加;如果 数据点呈现下降趋势,则说明该指标在逐渐减少。
折线统计图公开课件优秀课件
![折线统计图公开课件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d60270d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94.png)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不仅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数量有什么变化?你能预测一下,2013年参赛的队伍数可能会是多少?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看了这个折线统计图,你有什么感想?
青少年们科技意识增强了,越来越喜欢机器人大赛了。
你能根据上表画出折线统计图吗? 妈妈记录了陈东0~10岁的身高,如下表。 完成书本第105页“做一做” 拓展延伸
陈东0-10岁身高情况统计图
0
身高/cm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0
1
2
3
4
年龄
5
6
7
8
9
10
50
74
85
93
101
108
115
120
130
135
141
省略
— 减少)
— 不变)
该统计图多长时间记录一次数据的?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
参赛的队伍上升得最快的是哪一年到哪一年?下降得最快的是哪一年到哪一年?
A
你发现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B
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够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小组议一议
3
结合今天的课程,写一篇数学日记《生活中的好朋友---折线统计图》。 请根据自己的爱好或能力,选做一题。
自选作业
THANKS FOR WATCHING
谢谢
6
37.5
人的正常体温
小学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折线统计图》PPT课件
![小学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折线统计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7fa548d102de2bd97058835.png)
11111222202468024680246
单 位:。 c
12
16
21
24
20
15
9
7:090:0101:1030:1050:1070:1090:00
某地5月21日白天室外气温情况统计表
11111222202468024680246
单 位:。
21 24 20
c 16 12
15 9
7:090:0101:1030:1050:1070:1090:00
130
128
125
120
121
115 116 110
0 6岁 7岁 8岁 9岁 10岁 11岁 12岁
从这张图中,你可以知道什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同 学们要对折线统计图有一 定的了解,能够读懂图中 所含的信息,能够根据统
计表画出折线统计图。
单位:次
160 140
140
2005年5月
120
105
100
90
110
95 90
80
60
40
20
0
跳绳前 跳绳刚 跳绳后 跳绳后 跳绳后 跳绳后
停止
1分
2分
3分
4分
从这张图中,你可以知道什么?
小明6~12岁每年生日身高情况统计图
单位:cm
145 140
2008 年 5 月
142
135Biblioteka 136133130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1. 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 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在
提供的表格中制作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2. 体会统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及作用,能 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或预测, 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发展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1完整ppt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1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30082faff00bed5b8f31db9.png)
28 枚
32 枚
整理版课件
3
中国代表团历届奥运会金牌获奖情况统计图
整理版课件
4
中国代表团历届奥运会金牌获奖情况统计图
整理版课件
5
中国代表团历届奥运会金牌获奖情况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能够清晰地显示数
据的增减变化规律。
整理版课件
6
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
股票分析图
心电图
整理版课件
7
妈妈记录了陈东0岁到10岁的身高,如下表。
年龄/岁 0 1 2 3 4 5 6 7 8 9 10 身高/厘米 50 74 85 93 101 108 115 120 130 135 141
整理版课件
8
陈东0~10岁身高情况统计图
整理版课件
9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折线统计图
整理版课件
1
24届奥运会获5枚金牌; 25届奥运会获16枚金牌; 26届奥运会获16枚金牌; 27届奥运会获28枚金牌; 28届奥运会获32枚金牌。
整理版课件
统计表 统计2 图
中国代表团历届奥运会金牌获奖情况统计表
奥运 会届
数
24 届
25 届
26 届
27 届
28 届
金牌
5 枚
16 枚
16 枚
折线统计图公开课件优秀课件
![折线统计图公开课件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77c5265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b6.png)
对比不同数据集
通过比较不同数据集的趋势和差 异,进行深入分析。
预测趋势
根据历史数据的变化趋势,预测 未来的数据走向。
04
折线统计图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公司销售额的折线统计图
总结词
直观反映销售趋势
详细描述
通过折线统计图展示某公司近几年的销售额,可以清晰地看出销售额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增长或下 降。这种图表有助于分析者快速了解公司的销售状况,预测未来的销售趋势,并制定相应的销售策略 。
拥挤,影响图表的可读性。
结合其他图表类型
为了更好地表达多维数据,可 以结合使用其他图表类型,如 柱状图、散点图等。
正确使用图表元素
在制作折线统计图时,应正确 使用图表元素,如坐标轴、图 例等,以提高图表的可读性和 准确性。
避免视觉误差
在制作折线统计图时,应注意 避免产生视觉误差,如使用合 适的线条宽度和颜色,避免数
折线统计图在展示大量数据时可能会显得拥挤, 导致数据点之间的区分度降低。
难以表达多维数据
折线统计图主要适用于展示时间序列数据,对于 多维度的数据表达不够直观。
容易产生视觉误差
由于线条的连续性,折线统计图可能会引发视觉 误差,如线性回归线的误导。
如何改进折线统计图的使用效果
使用合适的数据量
在制作折线统计图时,应选择 适当的数据量,避免数据过于
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
确定图表类型
根据数据特点和课件需求,选择适合的折线统计图类型,如单系列折线图、多 系列折线图或堆叠折线图。
确定图表布局
根据课件排版要求,选择合适的图表布局,确保图表与课件内容协调一致。
创建图表并设置数据系列
使用图表软件
选择合适的图表软件(如Excel、Tableau、Power BI等),根据已准备的数据创 建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公开课课件
![《折线统计图》公开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f7f0ac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be.png)
《折线统计图》公开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与概率》中的《折线统计图》。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学会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
具体内容包括: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如何绘制折线统计图以及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特点,理解其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
难点: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折线统计图模板、铅笔、直尺、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同学们身高数据的统计表,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出折线统计图的概念。
2. 自主学习(5分钟)学生自主探究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教师巡回指导,为学生提供必要帮助。
3. 合作交流(10分钟)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学会如何绘制折线统计图,以及如何从图中获取信息。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及时批改,为学生提供反馈。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绘制方法、应用实例。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家庭作业设计一道关于家庭成员身高的折线统计图,并附上简要说明。
家庭成员身高(cm)爸爸 180妈妈 165哥哥 175姐姐 158我 145(1)哪个月份的销售额最高?(2)哪个月份的销售额最低?(3)销售额最高的月份比最低的月份高出多少?答案:(1)销售额最高的月份是6月。
(2)销售额最低的月份是1月。
(3)6月的销售额比1月高出1500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活动,使学生掌握了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知识和绘制方法。
《折线统计图》课件
![《折线统计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02c807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37.png)
时间序列数据分析
时间序列数据展示
通过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晰展示时间序列数据的 变化趋势,如股票价格、气温变化等。
时间点对比
折线统计图可以突出显示特定时间点的数据,方 便分析者对比不同时间点的数据差异。
时间段分析
通过分析折线统计图中不同时间段的数据变化, 可以发现周期性规律、趋势变化等。
地域差异对比
地域数据可视化
折线统计图可以将不同地域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对比,直观展示地 域之间的差异。
地域趋势分析
通过分析折线统计图中不同地域的数据变化趋势,可以发现地域发 展的异同点。
地域间关联探究
结合其他分析方法,折线统计图可用于探究不同地域间数据的关联 性和影响因素。
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行业历史数据回顾
01
通过折线统计图展示行业历史数据,可以帮助分析者了解行业
对比数据点
将不同折线上的相同时间点的数据点进行对比,可以了解各数据集在同 一时间点的具体表现。这有助于发现数据集之间的共性和差异。
03
对比整体形态
观察多条折线的整体形态,可以了解各数据集的整体特征和变化规律。
例如,某些折线可能呈现周期性波动,而其他折线则可能呈现稳定增长
或下降的趋势。
04
折线统计图在数据分析中应用
《折线统计图》课件
目录
• 折线统计图基本概念 • 折线统计图绘制方法 • 折线统计图解读技巧 • 折线统计图在数据分析中应用 • 折线统计图优化与美化技巧 • 实战案例:运用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
01
折线统计图基本概念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 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增减变化。
人教版《折线统计图》(完美版)PPT课件3(2024版)
![人教版《折线统计图》(完美版)PPT课件3(2024版)](https://img.taocdn.com/s3/m/1a46bd72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21.png)
——
出生人口
——
死亡人口
7.0 6.5
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你能说说 上海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的
6.0
变化趋势?
5.5
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年份
人口数/万人
11.0 10.5 10.0 9.5 9.0 8.5 8.0 7.5
结构及特点。 第2课时 复式折线统计图
2001-2010年上海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统计图 观察比较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统计图,二者有什么不同点?
2.理解图例的作用,掌握复式折线统计 每年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小组合作调查一项你们感兴趣的事例,用统计表、统计图将统计的结果呈现出来,并说一说你能从数据中发现什么。 每年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结合全国2001—2010年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统计表,你能发现什么共同的规律吗?
小组合作调查一项你们感兴趣的事例,用统计表、统计图将统计的结果呈现出来,并说一说你能从数据中发现什么。 每年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能对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判断和合理的推理。
单的分析、比较、判断和合理的推理。
导入新知
同学们,复式折线统计图与 单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它 自身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带着这 些疑问我们继续今天的学习。
合作探究
人口数/万人
11.0 10.5 10.0 9.5 9.0 8.5 8.0 7.5
2001-2010年上海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统计图
——
出生人口
——
死亡人口
7.0 6.5 6.0 5.5
折线统计图公开课件优秀课件
![折线统计图公开课件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7c0f0c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aa.png)
折线统计图公开课件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统计表与统计图》的第107页。
内容包括: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以及如何根据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知识,能够看懂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绘制折线统计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知道折线统计图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2.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处理数据的能力,以及运用统计图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折线统计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以及如何根据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难点:如何根据实际情况绘制折线统计图,以及如何分析折线统计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电脑。
学具:折线统计图模板、数据表格、彩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幅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一下这幅图表示了什么信息。
2. 讲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教师通过示例,讲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让学生明白折线统计图是一种用折线连接各个数据点的统计图,能够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
3. 讲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教师通过示例,讲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让学生知道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4. 演示如何绘制折线统计图:教师通过示例,演示如何根据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让学生掌握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5. 学生动手实践:学生分组合作,根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教师巡回指导。
6. 展示评价:各小组展示自己绘制的折线统计图,互相评价,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折线统计图概念:用折线连接各个数据点的统计图特点:能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绘制方法:1. 收集数据,整理数据2. 画坐标轴,确定刻度3. 根据数据绘制折线图七、作业设计数据:小明上个月每天的学习时间(分钟)如下:1号:20, 2号:25, 3号:30, 4号:35, 5号:40, 6号:452. 作业答案:(此处插入折线统计图,展示小明上个月每天的学习时间)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初步了解折线统计图;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和绘制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课件
![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021c8c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23.png)
0
1
2
3
4
5
6
7
8
9
10
身高/厘米
50
74
85
93
101
108
115
120
130
135
14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陈东0~10岁身高情况统计图
50
74
85
93
101
108
115
120
130
135
141
(1)陈东几岁到几岁时长得最快?长了多少厘米?
(2)陈东身高115厘米时几岁?
(3)陈东5岁半时身高大约是多少?
(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某病人的体温记录折线统计图
(1)护士每隔几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2)他在4月8日12时的体温是多少摄氏度? (3)他的体温在哪段时间里下降得最快?哪段时间里比较稳定? (4)图中的虚线表示什么? (5) 从体温看,这个病人的病情是在恶化还是在好转?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年份/年
单位/万人
××市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人数统计图 (1998~2003年)
8
8
10
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的人数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感想?
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有何相同点与不同点? XX市参观科技馆人数统计图 (1998~2003)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0
1
2
3
4
5
6
7
8
9
1998
1999
20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0
500
499
490
489
480
470 460
468 454
450
440
430 426
420
410
400
394
390
0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年份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 能清楚的表示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
下列两组数据选用什么统计图来表示比较合适呢?为什么?
(3)他的体温最高是( 39.5)摄氏度,最低是( 36.8)摄氏度。
(4)图中的横虚线表示什么?人的正常体温
(5)从体温看,这个人的病情是恶化还是好转?好转
自主练习 应用提高
2.连一连:三个地区8月某天的气温变化统计图
单位/摄氏度
单位/摄氏度
36
单位/摄氏度
35
13 8
24
27
-17
-22 -29
手
绘
制
,
身高/cm
陈东0~10岁的身高情况统计图
阅
150
读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85
93
101
108
115
130 135 120
141
思 考
70 60
74
50 5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年龄
陈东哪一年长得最快?长了多少厘米?
生活中五的、折生线活统中计的图折线统计图
股 票 走 势 图
生
活
中
心
的
电 图
折 线
统
计
图
天 气 变 化 情 况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
(1)第一小组身高情况统计表
姓名 身高
丹丹 135
图图 140
开开 139
聪聪 142
明明 143
(2)陈东0-10岁的身高情况统计表
年龄 身高 /cm
0 1 2 3 4 5 6 7 8 9 10 50 74 85 93 10 10 11 12 13 13 14
1 8 5 0 0 51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 (2006—2012年)
520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表
(2006-2012)
519
510 500
499
490
489
480 470 460
468 454
450
440
430 426
420
410
400 390
394
0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年份
这种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
年份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
Thank you!
参赛队伍/支
省略
520 510 500 490 480 470 460 450 440 430 420 410 400
390
0
489
468 454
519 499
426
394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年份
妈妈记录了陈东0~10岁的身高,根据下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动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折线统计图
创设情景 导入新知
创设情景 导入新知
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作品
2006——2012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 参赛队伍数据:
2006年我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有426支 2007年我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有394支 2008年我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有468支 2009年我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有454支 2010年我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有489支 2011年我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有499支 2012年我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有519支
观察这两幅统计图,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 地方吗?
相同点:标题、横轴、纵轴 都能表示数量的多少。
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1. 这些不同位置上的点都表示什么? 2.这一条条的线段看起来有什么不同?它们有什么作用呢? 3. 与条形统计图比较,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优势?
旧知迁移 探究新知
520
519
生 活 中 的 折 线 统 计 图
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
自主练习 应用提高
1.填一填:
单位/摄氏度
小明在3月7—9日的体温记录折线统计图
40
39.5
39
39.2
39
38
38
38
37.5
37
37 37.2 37.1
37
36.8
36
3月7日
3月8日
3月9日
(1)护士每隔( 6)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2)他在3月9日12时的体温是( 37.2)摄氏度。
你打算怎样整理这些数据?
旧知迁移 探究新知
时间 / 年 参赛队伍 / 支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表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426 394 468 454 489
2011 2012 499 519
条形统计图能 清楚的看出数量 的多少。
年份
旧知迁移 探究新知
参赛队伍/支
时间
时间
时间
武汉
南极
吐鲁番
自主练习 应用提高
3、选一选:
下面事件中,( ❶)最适合用如图来表示。
❶.近五年全国信件邮寄的变化情况。 ❷.武汉1—5月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 ❸.近五年全国私人拥有汽车的变化情况。
自主练习 应用提高
4.想一想:
206
2007
全课总结 拓展延伸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 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