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综合评价体系意义及目前状况

合集下载

医院社会评价体系

医院社会评价体系

医院社会评价体系医院社会评价体系是一种评估和监测医院服务质量、管理水平以及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机制。

它包括多个指标和评价标准,可以通过定期评估和监控来提供对医院在社会中的综合评价。

医院社会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增加透明度、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医院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1.医疗服务质量:评估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疾病诊断和治疗效果、手术安全等方面。

可以通过指标比较、患者满意度调查、医疗质量报告等方式进行评价。

2.服务态度和沟通能力:评估医院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沟通能力、人文关怀等方面。

例如,可以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投诉处理情况、医患和睦度等指标来评价。

3.医院管理水平:评估医院的管理效率、经济效益、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方面。

可以通过指标比较、管理绩效评估、内外部评估结果等综合评价。

4.院内公平和纪律:评估医院内部公平秩序、纪律执行情况、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等方面。

可以通过内部纪律检查、投诉调查、医疗纠纷处理等指标进行评价。

5.社会责任履行:评估医院在社会上履行的社会责任,如环境保护、公益慈善、医疗援助等方面。

例如,可以通过公益捐赠金额、社会评价调查、社会责任报告等指标进行评估。

1.确定评价指标和标准:根据医院的管理目标和服务定位,确定需要评估的指标和标准。

这些指标和标准应该能够全面反映医院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2.数据收集和分析:收集相关数据,包括患者满意度调查数据、质量报告数据、社会评价数据等。

对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医院在各个方面的表现和改进空间。

3.评估和监测: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评估和监测。

可以采用内部评估、第三方评估或者自评评估等方法,以确保评估的客观和公正性。

4.评价结果公示:将评价结果及时公示,让患者和社会公众了解医院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可以通过医院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公示。

5.持续改进和发展:根据评价结果,制定改进措施,并跟踪改进效果。

医院应在持续改进和学习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社会责任履行水平。

新时期医院业绩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其意义

新时期医院业绩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其意义

[ 中图法分类号 ] C 5 93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 10 — 64 20 )6— 54 0 06 97 (080 07 — 3
() 2 外部压力不 能有效地传达递补到科 室 ; ) 体的情况不能 (整 3
很好地影响到局部 。 11 3 以人 为本 不落实: ) 价人才 的业绩 体系没有健 全 ; . . (评 1 () 2 人力资源开发的机制没有建立 ; ) ( 鼓励人人成才 的环境没 3
评价 中, 强调的是 对业绩 动因 的计量 与反映 。() 3协调性 , 战
略业绩 评价作为 医院各部 门之 间沟通 的纽带 , 可促 进彼此 间 的信息交流 、 团结与协作 , 以保证 医院总体 战略 的有 效实施。
( 外向性 , 4 ) 战略业绩评价把视角更多地投 向了医院生存 的外
11 1 管理体 制不科学: ) . . ( 计划经 济体制下 的官僚 体制 , 1 不 是市场经济 下 的双重 体制 ; ) ( 金字 塔管理 , 次多 , 2 层 职责不
有形 成 。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 中国的医疗行业面
临两大趋势 : 即医疗体制模式的国际化和 医疗发展模式 的 国
际化。也就是说 , 无论 今后 的医改 方案如何 制定 , 它必 然要 与 国际接轨 ; 医院的发展无 论有多 少 中国的 国情 , 也必 须与 先进的 国际模式同步。因此 , 要促进医院协调 可持续 发展尽
1 1 医院管理体 制变革 的需要 .
院战略来动态地衡 量战 略 目标 的完成 程度并 及时反 馈信息
的过程。它与传统业绩评价 系统 的不 同之处在 于: ) ( 战略导 1
向性 , 战略业绩评价 始终 围绕 医院战略 这个核 心 , 过业绩 通 评价监控所 属医院战略实施 的过 程。() 2前瞻性 , 在战略业绩

医院临床医疗科室综合评价体系初探

医院临床医疗科室综合评价体系初探

临床 科 室作 为子 系统 , 决 了许 多实 际工作 中相对 棘手 的 问题 。这个程 序 既可 用 于各临床 科 室之 间的横 向 比较 , 可 用 解 又
于每个科 室的纵向比较, 是医院内部综合评价的有利工具。
【 关键词】 临床科室综合评价 ; 动态监控 ; 持续改进
Pr l n r ic s i n n s n h tc le a u to y t m o l c l e a t e ti m a l n d u - ie o p t l ei mi a y d s u so o y t e i a v l a i n s se f r ci a p r m n n s l a d me i m sz d h s ia / ni d
科 学评 价 医院 内不 同临 床科 室 的 项指标 , 以此组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纳入 医疗 管 理 职 能 部 门 的 日常工 作 ,
工作负荷 、 医疗质量、 经济效 益和管理 用 以评 价 临床科 室工 作 。
水 平 , 得 出 一 个 综 合 的 、 量 的 评 并 定
实 施动 态监 控并 与科室 目标责 任制 相
YA NG n ,Z Ho g HAO ii./ C ieeHe l a t n g me t2 0 ,5 3 :1- 2 Guxn / hn s at Qu lyMa a e n ,0 8 1 ( ) 4 4 h i
Ab t a t S n h tc le au to o d c e vc u i sa h ttp c i o p t d n sr t n s r c y t eia v l ai n f rme i a s r i e q a t i o o i n h s i a mii t i 、W e d sg e y te i l l y l a ao e in d a s n h t - c v u t n s se i i h h s i li e a d a i y tm n l ia e a t n e a d a u s se l a e a ai y t m n wh c o p t sr g r sa b g s s l o a e a dci c d p r n l me ti r g r ss b y t m.T i v u t n s s s h s e a ai y - l o tm a ov e e a i iu tp o l ms i h r c i e a d i wa p l d n to l n h r o t l o a io mo g ci i a e a t e h s s le s v r ldf c l r b e n t e p a tc s a p i o n y i o i n a mp rs n a n l c d p r- d f n t e z c n l

医院绩效考核管理的必要性及对策分析

医院绩效考核管理的必要性及对策分析

医院绩效考核管理的必要性及对策分析【摘要】医院绩效考核管理在医疗行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首先介绍了医院绩效考核管理的定义与特点,然后详细分析了其必要性和对策。

在探讨了完善医院绩效考核管理的途径和提升医院绩效的建议。

结论部分强调了医院绩效考核管理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细致的研究和分析,文章综合阐述了医院绩效考核管理在医疗行业中的不可或缺性,为医院提升绩效和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医院绩效考核管理、必要性分析、对策分析、途径、建议、重要性、发展趋势、医疗行业、绩效指标、绩效评价、医院管理、提升绩效、医疗质量、医疗资源、目标管理1. 引言1.1 研究背景医院是人们生病时候寻求医疗凯旋的地方,而医院的绩效考核管理则是评估医院运作情况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当今医疗行业竞争激烈,医院绩效考核管理越发凸显其重要性。

通过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管理,可以促进医院内部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减少医疗事故和误诊事件的发生,提升医院整体运营效率。

目前我国医院绩效考核管理体系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比如考核指标不合理、数据采集不完善、考核结果不公平等。

有必要对医院绩效考核管理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必要性和对策分析,以期能够全面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医院绩效考核管理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1.2 研究意义医院绩效考核管理一直是医疗行业关注的重点议题之一。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需求的持续增长,医院绩效考核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医疗环境下,医院管理者需要通过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管理手段,实现医院绩效的持续提升和优化。

医院绩效考核管理的落实可以有效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和服务水平,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满足患者多样化的需求,并增强医院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医院绩效考核管理有助于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专业水平,减少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提升医院的社会信誉。

医院统计指标综合评价

医院统计指标综合评价

我院关于统计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建立的简章〔草稿〕医院是一个多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

单一统计指标只反映某一局部的数量特征,而不能全面概括整体的综合状况。

为了获得对整体的、全面的认识,必须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统计指标综合评价体系,以保证对医院工作认识的全面性、客观性。

进行统计工作的综合评价,就是利用对医院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测量,构造综合评价模型,求得综合评价价值,最后进行比拟和排序的统计分析的过程。

通过综合评价,可对医院某一方面工作的数量特征有一综合认识,还可对不同部门科室、不同工作内容之间的综合评价结果进行比拟和排序。

用统计指标评价医院的工作虽是事后的检查和评价,但它能起到信息反响和质量控制的作用,符合现代化医院管理的思想。

在统计指标综合评价体系中由于各指标在体系中的重要程度不完全等价,需要对每个指标确定一个权重系数。

权重系数确实定是否合理对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至关重要。

科学合理地确定各层每一项指标的权重,是保证该指标体系在实际评价工作中切实可行的关键。

一、模型构建本体系拟方案选用医疗工作量、医疗质量、医疗工作效率和业务收入等五大统计指标构成综合评价模型。

其中人员构架暂定权重系数为0.05,医疗工作量和医疗工作效率两大统计指标暂定权重系数为0.2,业务收入暂定权重系数为0.25,医疗质量统计指标暂定权重系数为0.3,最终权重数值归由医院决策者确定。

以下为各大统计指标的详细内容。

〔一〕医疗工作量指标医疗工作量的计量单位主要为病种数、住院人次数、门诊人次数。

通过分析病床、住院、门诊和医疗技术科室等方面工作量及其比例情况,反映医院人力、物力和技术效果是否得到正常发挥。

工作量越大,表示完成的任务越多;治疗的疑难病种越多,表示发挥技术的效能越高。

1、住院工作量及其比例情况分析:包括入院人数、出院人数、各科出院人次数构成比、出院疾病分类及其构成比。

入院人数说明医院是否正常地完成收容任务。

正常收容人数=实有床位数×正常床位使用率×正常床位周转次数。

医疗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医疗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医疗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近年来医疗质量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提升医疗质量和利益患者,积极探索各种以医疗质量为主题的评价指标体系,是相当重要的措施。

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医疗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医疗质量的定义。

医疗质量是指医院、诊所和其他医疗机构所提供的有益的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这包括技术水平、服务水平和安全水平等。

明确定义后,就可以确定一组可用于评估医疗质量的指标,这些指标可以通过实地调查、抽样调查、文献搜索、病史研究等多种方式获得。

其次,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医疗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建立评估手段,以便根据各项指标评估医疗质量。

有两种经典评估手段:简单加权法和熵权法。

简单加权法是根据权重对不同指标进行评估,而熵权法则更加灵活,它是根据比例给定指标的权重,并将各指标的权重综合考虑。

这两种方法都能够准确有效地反映医疗质量水平。

此外,医疗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还必须确保其客观性和科学性。

首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要遵循正确的科学方法,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医疗质量状况,其次,针对不同的医疗机构和医疗设施,应采用不同的评估标准和标准制定方法确保客观性,最后,定期对现行指标体系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其有效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最后,实施医疗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需要一个良好的监管机制,以保证该指标体系的有效实施。

设立中央或地方专职机构,对全国各地的医疗质量进行定期评价,对违反规定或存在安全隐患的医疗机构,要坚持严格执行监管措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综上所述,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明确医疗质量的定义,建立专业的评估指标和评估手段,还是设立监管机制,都必须做到客观、科学、有效。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医疗机构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从而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正常就医。

医院绩效考评体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医院绩效考评体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医院绩效考评体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医院绩效考评体系是评价医院运营状况、医疗质量和管理效益的重要工具。

目前医院
绩效考评体系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过于注重经济指标、缺乏科学性、考核内容不够全面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思路:
问题一:过于注重经济指标
医院绩效考评体系往往过于注重经济指标,如收入、利润等,而忽视了医院的社会责
任和医疗质量。

这会导致医院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服务质量和患者权益。

解决思路一:优化指标体系
应该在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中增加医疗质量、科研创新、患者满意度等指标,以全面评
价医院的绩效表现。

考核指标应包括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患者体验等方面,以确保医院
绩效考评的全面性。

问题二:缺乏科学性
医院绩效考评体系缺乏科学性,指标设定随意,评价标准不统一,容易导致评价结果
的不公正和不可靠。

解决思路二: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应该制定科学的指标设定和评价标准,定期进行修订和优化。

可以借鉴国内外医院绩
效考核经验,根据医院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医院实际的绩效指标和评价标准。

加强
对评价结果的监督和审核,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问题三:考核内容不够全面
医院绩效考评体系存在考核内容不够全面的问题,常常只考虑了医疗质量和经济效益,忽视了其他方面的表现,如医院管理、人才培养等。

解决思路三:拓展考核内容
应该在绩效考评体系中增加管理效益、人才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考核内容,以全
面评价医院的绩效水平和发展水平。

可以引入医院等级评定和国际认证等机制,提高医院
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

三级综合医院学科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三级综合医院学科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三级综合医院学科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丁凡;门韵;王健生;左煌;姚红梅【摘要】目的通过建立一套导向性强、量化可比、简化易行的临床学科评估方法,实现对医院学科建设的科学、动态监测.方法采用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专家会议法筛选评价指标,确定评估指标的权重和评价标准,构建医院临床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结果形成包含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61个三级指标的修订版体系.应用后,能客观地反映医院临床学科发展现状与年度学科建设成效.结论学科评价指标体系可作为衡量医院建设成效和学科建设工作的重要手段.评价指标仍需在实践中不断修订和完善.【期刊名称】《中国卫生质量管理》【年(卷),期】2019(026)004【总页数】4页(P41-44)【关键词】学科建设;临床学科评估体系;评价指标;管理效率;医疗质量【作者】丁凡;门韵;王健生;左煌;姚红梅【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西安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西安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西安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西安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西安71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32临床学科建设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核心,是衡量医院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

如何做好医院学科建设工作,对推动临床学科健康及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1]。

探索医院学科评价机制,建立适合临床学科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管理方法,对促进临床学科发展,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有重要意义[2]。

医院临床学科评估与高校学科评估相比, 涉及范围广,影响因素多,评价难度大,特别是医疗行为与医疗工作量是评估的重点和难点[3]。

近几年来,国内一些医院先后通过构建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探索建立医院学科综合评价机制。

不同版本的学科评估体系因评估目的不同,评估内容各有侧重,指标体系的设置和评价标准也各有优缺点,但尚未形成系统评价体系。

医院社会评价体系

医院社会评价体系

医院社会评价体系一、引言医院是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机构,其服务质量和社会评价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健康和福祉。

为了确保医院的服务质量和社会评价的准确性,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医院社会评价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医院社会评价的背景和意义、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以及评价结果使用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医院社会评价的背景和意义医院社会评价是指通过对医院服务质量、医疗技术水平、患者满意度等进行评估,从而得出对医院整体综合实力的评价。

医院社会评价的背景在于社会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而医院的服务质量和社会声誉直接影响到公众对医院的信任和选择。

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医院社会评价体系,可以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增强医院的社会声誉,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三、评价指标体系1. 医院服务质量指标- 门诊患者平均等待时间- 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时间- 医疗事故发生率- 医疗纠纷处理效率- 医疗费用透明度2. 医疗技术水平指标- 医院医疗设备更新率- 医院医师专业技术水平- 医院科研成果转化率- 医院参与临床试验的数量和质量3. 患者满意度指标- 患者对医院服务态度的评价- 患者对医生技术水平的评价- 患者对医院环境的评价- 患者对医院信息传达的评价四、评价方法1. 数据收集- 通过医院内部系统收集相关数据,如就诊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等。

- 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的评价意见。

2. 数据分析-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计算各项指标的得分。

- 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比较和综合评价。

3. 结果展示- 将评价结果以报告的形式展示给医院管理层和公众。

- 可以通过网站、宣传册等方式向公众公开评价结果。

五、评价结果使用1. 内部管理- 医院管理层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对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进行改进和提升。

- 可以通过评价结果对医院内部进行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的建立。

2. 外部公示- 医院可以将评价结果公示,增加公众对医院的信任和选择。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完成10.1得3分,完成10.2得2分;未完成得0分。
汪道杰
人力资源部
财务科
11. 推进县级公立医院去行政化情况
11.1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人不再兼任县级公立医院领导职务(院长任命文件)
查阅档案资料
完成得2分,未完成得0分。
朱天利
院办
12.落实院长负责制情况
12.1新任院长普遍实行竞争性选拔方式
26.1完善公立医院合理用药管理、处方审核制度
26.2加强临床路径管理情况(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数量不少于所在省份县级医院平均水平得2分,否则得0分)
26.3严格控制高值医用耗材的不合理使用
查阅文件,了解情况
每完成一项得2分,未完成得0分。
游先念
医务科
(九)分级诊疗制度(10分)
27. 建立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机制情况
了解情况
1.1、1.2每完成一项得2分,1.3完成得1分;未完成得0分。
2.制订政策文件情况
2.1所在省(区、市)编制了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行动计划
2.2所在省(区、市)对各项改革任务明确了牵头部门和时间进度
2.3所在省(区、市)制订了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相关配套文件
查阅文件
2.1、2.3每完成一项得1分,2.2完成得3分;未完成得0分。
22.2新进人员按规定实行公开招聘制度(所有医院都做到得1分,否则得0分)
22.1了解实际情况,22.2了解最近一次招聘情况
22.1完成得2分,22.2完成得1分,未完成得0分。
汪道杰
人力资源部
(七)分配制度(8分)
23. 完善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情况
23.1严禁给医务人员设定创收指标

公立医院的改革及其绩效评价

公立医院的改革及其绩效评价

人才短缺
基层医疗机构和偏远地区医疗人才匮乏,难 以满足当地居民的医疗需求。
资金投入不足
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不足,导致医院运营 困难。
医疗服务质量不高
公立医院存在医疗服务质量不高、患者满意 度低等问题。
进一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建议和措施
加大政府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提高医院的硬件 设施和软件服务水平。
将多个指标降维为少数几个主成分,以反 映公立医院的绩效水平。该方法适用于对 公立医院的综合评价和横向比较。
将模糊数学理论应用于绩效评价中,能够 处理不确定性问题。该方法适用于对公立 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进行评价。
04
公立医院改革的效果评价
公立医院改革效果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科学性原则
评价方法应符合科学规律,指标设计 应科学、合理、系统,能够客观反映 公立医院改革的实际效果。
加强卫生行政部门监管
卫生行政部门作为监管机构,加强对公立医院的监管,确保医院的 质量和安全。
建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
通过建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医院管理层和理事会的职责和权 利,实现医院的科学决策。
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
01
02
03
推进医药分开
通过取消药品加成、设立 药事服务费等措施,推动 医药分开,减少医生对药 品的依赖。
客观性原则
评价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主观因素的 影响,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 性。
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指标应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在实 际评价中得到应用和验证。
动态性原则
评价指标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情况的 变化进行动态调整,以适应公立医院 改革发展的需要。
基于满意度调查的公立医院改革效果评价
患者满意度

医院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的现状和应用

医院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的现状和应用

医院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的现状和应用夏裕俊;王婷;陈功【摘要】In this paper, the information-based actuality and trend of hospital intergrtaed operation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The general features, advantages and effects of hospital business operation system (HBOS) are described, Cost accounting system is deeply parsed. The actual application of HBOS in Jiangsu province is introduced at last.%本文详细介绍了医院综合运营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阐述了医院综合运营管理系统( HBOS)的总体特点、优势和作用,并对其中的成本核算系统做了深入的解析,最后还介绍了该系统在江苏省中医院的实际应用情况.【期刊名称】《中国医疗设备》【年(卷),期】2012(027)002【总页数】4页(P99-101,73)【关键词】医院综合运营管理;企业资源计划;一体化;成本核算【作者】夏裕俊;王婷;陈功【作者单位】江苏省中医院医院办公室,江苏南京210029;江苏省中医院医院办公室,江苏南京210029;江苏省中医院医院办公室,江苏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3242009年4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年至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要求从2009年到2011年,积极推进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完善公立医院经济补偿政策,逐步解决“以药补医”问题[1]。

2010年底,卫生部会同财政部修订印发了《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这两个制度将于2011年7月1日在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施行,然后再在全国施行。

浅析民营医院绩效考核的现状与对策

浅析民营医院绩效考核的现状与对策

浅析民营医院绩效考核的现状与对策【摘要】民营医院绩效考核在医疗行业中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如评价指标不合理、考核标准不统一等。

本文旨在分析民营医院绩效考核的现状,探讨影响绩效考核的因素,并提出提升考核效率的对策,包括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和加强人才培养。

通过对现状与对策的总结,展望未来民营医院绩效考核的发展,并强调绩效考核的重要性。

这将有助于提高民营医院的绩效水平,提升服务质量,推动医疗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民营医院、绩效考核、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对策、科学考核体系、人才培养、总结、展望、重要性。

1. 引言1.1 民营医院绩效考核的重要性民营医院作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绩效考核显得尤为重要。

绩效考核可以帮助民营医院更好地评估和调整自身的运营状况,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增强竞争力,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医院绩效的科学评估,可以更好地激发医务人员的工作激情与责任感,促进医疗服务效率的提升,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确保医院的良好声誉和稳定的发展。

民营医院绩效考核不仅关乎医院的经营效益和医疗服务质量,更直接影响着广大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

在当前医疗服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民营医院如何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2 存在的问题在民营医院绩效考核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现有的绩效考核体系往往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导致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影响了医院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绩效考核过程中存在主管人员主观评价等现象,容易造成不公平对待和偏见,影响了员工积极性和工作激情。

一些民营医院在绩效考核中过分注重经济指标,忽视了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导致医疗事故频发和患者投诉增多。

医院内部管理混乱、员工素质低下等也是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如何建立科学、客观的绩效考核体系,提高考核的准确性和公正性,成为民营医院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1.3 研究的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深入探讨民营医院绩效考核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绩效考核的因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以提升民营医院的绩效考核水平。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公立医院作为国家医疗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广大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责任。

绩效考核是评价医院运行情况和医务人员绩效的重要手段,能够促进医院的提升和改进。

然而,在实际运行中,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医院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首先,指标设置不合理是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目前的绩效考核指标往往过于片面和数量化,忽视了医疗质量、患者满意度等关键因素,导致考核结果与实际情况脱节。

其次,评价标准不科学也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现有的考核评价标准往往过于武断和主观,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容易导致结果扭曲和不公平。

最后,激励机制不健全也制约了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的有效实施。

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和奖惩机制,导致医务人员缺乏积极性和责任感,影响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因此,针对以上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优化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

通过优化指标设置、科学制定评价标准和健全激励机制,可以推动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的改进,提高医院的整体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1.2 问题意义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存在的问题意义十分重大。

公立医院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其绩效考核直接影响着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如果绩效考核存在问题,可能导致医院服务质量下降,影响患者就医体验,甚至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关系到医务人员的薪酬和职业发展,直接影响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

如果绩效考核不科学,可能会导致医务人员工作动力不足,影响医疗服务水平。

公立医院是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支柱,绩效考核的合理与否关系到医疗卫生事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解决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存在的问题,不仅是医院内部管理的需要,也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对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院效率、促进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存在的问题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指标设置不合理、评价标准不科学和激励机制不健全三个方面。

通过不断修正综合评价体系来完善医院内部管理

通过不断修正综合评价体系来完善医院内部管理

用功 效系
数 法建 立多指标评价体 系, 并在工作 中不断摸索、 不断完善 。结果 姓放心 示范医院” 。结论
通过 1 0年 实践 , 医院成 为全 国首批达标 的“ 国百 全
【 关键词 】 现代医院管理 综合效益评价
功效系数法
中图分类号 : 9 .2 文 献标 识码 : 文章编号 :0 65 5 (0 7 0 —0 70 R17 3 A 10 -23 20 ) 104 - 5
yn n r tnDp r et T eT i o h lfH zo 砂, hj n , 100 i.I oma o eat n , h hr H s a o uh u f i m d p Z ea g 33 0 i
【 bt c】 O j t e Tr g a z g ahcn a amn tteo csh pr i t tnt cm a t n A s at r b cv ho ha li c li l d isav f e t oe tnsu i o pr f ad ei u n yn e ic iri f e ao iao o i e i
在 保证社 会效 益 的前 提 下求生存 和发展 , 明确 目标 , 理
清思路 , 根据本 院特点 , 出了一条大专科 、 走 小综合发
展 的独特 之 路 。1 来 用 综 合评 价 体 系结 合 质 控 方 0年 法进 行 了不断 摸索 、 比较 运 用 , 形成 了一 个 实 用性 强 、
殊性 , 以及 医疗 服务 质 量 内涵 的全 面 性 和不 同 医疗 单 元 的相 通 性 _ , 择 了 综 合 指 数 法 中 的功 效 系 数 模 3 选 型 。从 19 9 6年来 , 过不 断改进 评价 体系 中的指 标构 通

我国卫生服务整合的体系背景分析及实施效果评价

我国卫生服务整合的体系背景分析及实施效果评价

文献综述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不断发展,国家相继出台 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逐步完善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国内学者也对药品 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开展了大量研究。例如,张三等(2021)从政策角度分析了我 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的历史沿革和现状,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李四等(2022)则从临床实践角度研究了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与报告工作,为优 化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
二、我国卫生服务整合的体系现 状分析
1、政策环境:近年来,我国政府在卫生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鼓励和 支持卫生服务整合。例如,国家卫计委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 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就为卫生服务整合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指导。
2、制度框架:我国卫生服务整合的制度框架主要包括医保制度、分级诊疗 制度、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规划等。这些制度的实施和落实,为卫生服务整合提供 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四、结论与建议
我国卫生服务整合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为了进一 步推进卫生服务整合工作,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应继续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卫生服务整 合工作。同时,要加强对各地卫生服务整合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确保政策的有效 落实。
2、加强人才培养:要加快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医疗卫生人才队伍,为卫生服 务整合提供人才保障。同时,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 服务水平。
2、服务质量的提升:通过卫生服务整合,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合作得 到了加强,医疗服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即可享受到上级 医院的优质服务,减少了跨级别医院就诊的麻烦和费用。
3、群众满意度提高:整合后的卫生服务体系更加注重患者的需求和体验, 提高了群众就医的满意度。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医疗卫生 机构,享受到更为便捷和高效的医疗服务。

浅谈高质量发展下公立医院运营分析体系构建

浅谈高质量发展下公立医院运营分析体系构建

浅谈高质量发展下公立医院运营分析体系构建2023 年,我国新冠疫情防控作出一系列重大调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回归乙类管理,面对疫情形势的不确定性,中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给公立医疗机构的运行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加之医改的不断深入,药品耗材加成的取消、分级诊疗、医保付费改革等措施的实施以及新冠疫情带来的运营成本和防控成本的增加,这些都是公立医院面临的运营难题。

2021 年5 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18 号)明确指出通过建立健全运营管理体系来提升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效能。

公立医院在秉承公益性原则的前提下,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有效应对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的同时,要加强医院运营管理效率,构建科学合理的运营分析体系,来保证医院健康稳定发展。

一、公立医院运营分析体系的现状(一)公立医院运营分析体系模式化公立医院的运营分析,主要以医院HIS 系统的报表数据和财务数据为基础,结合临床业务流程,将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融合,一般由财务人员对医院整体经济运行情况及业务科室相关指标进行分析与通报。

目前公立医院每月的运营分析主要包括医疗服务量指标分析、医疗收入指标分析、收入结构指标分析、均次费用指标分析以及部分医改指标分析,指标的选取不够全面,财务分析方法上也局限于时间上的同比与环比分析,加上财务人员日常工作繁多,各种专项审计、医保飞行检查等应接不暇,每个月的运营分析大都是套用现有模板,不能深挖数据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运营分析模式化严重,难以发挥实质作用。

(二)公立医院运营分析表面化公立医院的运营分析与医院的业务息息相关,运营分析要与医疗业务相融合,但大部分公立医院每月的运营分析关注点主要聚焦在业务科室的医疗收入指标上,造成临床科室盲目追求各自科室的收入,而不考虑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投入成本,财务人员因为医疗知识的欠缺,不能把医疗信息整合到运营分析中,造成数据分析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内容浅显,无法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信息。

浅谈医院综合评价体系的意义及目前状况

浅谈医院综合评价体系的意义及目前状况

浅谈医院综合评价体系的意义及目前状况摘要:医院综合评价体系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科室人员在劳动、技术、管理等要素的贡献水平.方法作为考评科室业绩的重要指标。

目的:要通过合理的绩效评价与考核手段发挥经济杠杆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充分调动全员的工作积极性.结果促进医院增收节支活动的开展,加强对患者医疗费用的控制和管理,促进医院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医院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综合评价体系重要指标工作业绩1 建立综合评价体系的意义1.1 有利于科学评价科室的工作业绩科室、职工的业绩通过劳动、技术、管理等要素体现科室和职工业绩是综合指标,综合指标涵盖了劳动量、管理水平、医疗技术水平、病历质量、院内感染质量、医德医风、物价收费质量、医保管理质量、教学科研质量等。

采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出综合指标的分值,从总体上评价科室和职工的工作业绩。

1.2 以质量考核为核心实行绩效考核综合质量考核是指医疗服务态度和医疗质量以及其他各项管理工作应达到的标准和要求。

具体考核由相关职能部门每月一次形成常态,结果与科室绩效挂钩,当月兑现。

原有的以科室成本核算为主要考核指标计算绩效的分配模式,主要是以考核经济指标为主,不能准确地反映临床科室的工作强度、风险程度和技术含量,也不符合国家管理要求。

建立以成本控制为目的的科室成本核算考核为基础,以工作量、工作效率的考核为主体,使绩效考核与多指标体系挂钩,降低每个指标体系调控奖金的权重,每个指标体系间互相补充,避免单一指标考核的不足,使绩效分配更加公平合理。

1.3 有利于合理计算科室和职工的绩效工资发挥分配要素的杠杆作用根据各要素在绩效分配中的作用确定权重来计算综合指标的分值,能全面、综合地反映各要素在分配中的作用程度,以此计算绩效工资比较科学、合理、并能发挥分配要素的杠杆作用。

同时将管理纳入分配要素,将管理人员的待遇与管理水平挂钩,促使他们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2 目前国有医疗单位实行内部绩效评价系统主要从以下4个层面对其进行分析2.1 年度考核是我国国有医疗机构目前实行的最为普遍的绩效考核方法具体方式:年底发给职工一张年度考核表,要求职工根据自己本年度的表现和完成的工作情况据实写一份工作小结,由科主任为核心的评价小组进行评价,得出“优秀、合格、不合格”等考核结果,用此结果作为对其一年的工作评价,并以此为第二年发放工资、聘任、晋升等方面的依据。

医院管理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

医院管理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

[ ] Da o ,C r 4 ws nJ arA.Ou c me v laini rh p e is J.J to se au to no to adc [ ]
Bo e a d J i tSur e y,2 01,8 3 3 3— 3 4 n n o n gr 0 3( ): 1 1
r] 5
Ha s DD,S e b u n y h r o r e CD, Ma e z 1 RM . Co e me s r s o r a u e f h at —e ae u l y o i .Us ts ma u 1f rt e me i e l r ltd q a i f f r h t 1 e J】 e’ n a o h d —
维普资讯
解 H放 diJ h 2 2 u;( :7 2 o Ar院 管理裔 0A ’ 4 3 军 医 n iPA 0 g9 )2 8 s a Cn L 3 7
eau e J . JNain lC n e n t ue 0 0 9 3 ; 9 rt r [ ] t a a c rIsi t ,2 0 , 2( ) 1 5 o t
医 院 管 理 综 合 评 价 体 系 的 建 立
魏培 德 , 立 志 , 李 郭 琪
文献 标 识 码 : A 中图分 类 号 : 9. 2 R 1 7 3
( 7 8 1部 队 卫 生 处 , 州 3 0 0 ) 第 38 福 5 0 3
文 章 编 号 : 0 8— 9 8 ( 0 2 0 0 2 0 2 10 952 0 )4 37 3 8—0 2 关 键 词 : 院 管 理 ; 合 评 价 ; 系 医 综 体
r ] Co nsSJ,Ra 2 o o S,Ke nng rDL ta . A ompa a ie r ve i i e e 1 c r tv e iw

医院财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完善分析

医院财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完善分析

作者: 薛宝旭
作者机构: 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
出版物刊名: 中国经贸
页码: 214-215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4期
主题词: 医院;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摘要:对医院的财务进行分析,目的就是在一段时期内医院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进行分析,了解医院在当前的发展状况以及是否存在财务方面的问题。

通过这种评判,为医院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医院财务评价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对如何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出自己的意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医院综合评价体系的意义及目前状况
摘要:医院综合评价体系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科室人员在劳动、技术、管理等要素的贡献水平.方法作为考评科室业绩的重要指标。

目的:要通过合理的绩效评价与考核手段发挥经济杠杆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充分调动全员的工作积极性.结果促进医院增收节支活动的开展,加强对患者医疗费用的控制和管理,促进医院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医院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综合评价体系重要指标工作业绩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674-098x(2012)04(a)-0242-01
1 建立综合评价体系的意义
1.1 有利于科学评价科室的工作业绩
科室、职工的业绩通过劳动、技术、管理等要素体现科室和职工业绩是综合指标,综合指标涵盖了劳动量、管理水平、医疗技术水平、病历质量、院内感染质量、医德医风、物价收费质量、医保管理质量、教学科研质量等。

采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出综合指标的分值,从总体上评价科室和职工的工作业绩。

1.2 以质量考核为核心实行绩效考核
综合质量考核是指医疗服务态度和医疗质量以及其他各项管理工作应达到的标准和要求。

具体考核由相关职能部门每月一次形成常态,结果与科室绩效挂钩,当月兑现。

原有的以科室成本核算为主要考核指标计算绩效的分配模式,主要是以考核经济指标为主,不
能准确地反映临床科室的工作强度、风险程度和技术含量,也不符合国家管理要求。

建立以成本控制为目的的科室成本核算考核为基础,以工作量、工作效率的考核为主体,使绩效考核与多指标体系挂钩,降低每个指标体系调控奖金的权重,每个指标体系间互相补充,避免单一指标考核的不足,使绩效分配更加公平合理。

1.3 有利于合理计算科室和职工的绩效工资发挥分配要素的杠杆作用
根据各要素在绩效分配中的作用确定权重来计算综合指标的分值,能全面、综合地反映各要素在分配中的作用程度,以此计算绩效工资比较科学、合理、并能发挥分配要素的杠杆作用。

同时将管理纳入分配要素,将管理人员的待遇与管理水平挂钩,促使他们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2 目前国有医疗单位实行内部绩效评价系统主要从以下4个层面对其进行分析
2.1 年度考核是我国国有医疗机构目前实行的最为普遍的绩效考核方法
具体方式:年底发给职工一张年度考核表,要求职工根据自己本年度的表现和完成的工作情况据实写一份工作小结,由科主任为核心的评价小组进行评价,得出“优秀、合格、不合格”等考核结果,用此结果作为对其一年的工作评价,并以此为第二年发放工资、聘任、晋升等方面的依据。

2.2 在医疗机发展中,有效地运用综合指标考评绩效方法,评价
有收入科室主任和普通医务人员的业绩
综合指标考评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以成本控制为目的形成的科室核算为基础,以工作量、经济效率、服务质量、服务效率的考核为辅助指标,以综合质量考核为核心的综合绩效考核体系。

(1)以成本控制为目的科室成本核算为基础主要考核指标有:医疗科室收入、医保超标、人员福利费、大型医疗设备、房屋占用、药品比例、剖宫产率超标等。

以成本控制为目的的科室成本核算作为目前大多数医院所采取的绩效分配方法,虽然本身具有制约性,但科室成本核
算对于医院的增收节支、医保超标、药品比例和各种消耗的控制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①以工作量、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的考核为主体的工作量考核指标有:平均住院日、床位使用率、手术例数、正常分娩例数、消融例数、门诊人次、收容患者量作为临床科室的主要工作量指标,能充分反映临床科室的劳动强度和风险程度。

②经济效率指标:床位使用率、平均住院日、药品比例在医院绩效管理中是评估医院和科室劳动效率的关键性指标,提高床位使用率、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药品比例是提高科室绩效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严格履行剖宫产率升高主任负责制,使正常分娩的患者大大增加。

③服务质量:三级查房、病例甲级率、执行物价政策、劳动纪律、院内感染控制程度。

④服务效率:医疗纠纷(事故率)、病案管理、患者服务投诉率(包括医疗服务质量、护理服务质量、医德医风、医保管理质量)、科研论文发表(国家级、省级)、门诊诊疗人次、医技科室工作量、百门诊人次入住率。

把该体系现有的分配方
法相结合计算公式如下:
科室绩效工资=(折余收入-折余支出)*提取比例*科室考评分值
目前大多数医院的绩效考核分配都是以科室为核算单位,进行成本核算并结合质量绩效考核的分配制度。

这种分配制度确实能起到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降低成本的作用,但容易造成忽视服务质量和社会效益、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倾向。

为适应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走“优质、高效、低耗”的发展之路,把工作量指标、效率指标、医疗质量、服务态度、社会效益等方面的指标纳入到综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使医院的绩效考核由单纯的经济指标考核,
转变为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绩效考核评价。

2.3 对于普通者而言,绩效评价体系对岗位聘用制对他们的影响更大,因为他们必须达到和完成规定的标准才能被聘用到相应岗位并享受相应的待遇
因此在目前深化医疗改革的形势下,受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影响,医疗单位中普遍存在中高级岗位设置数少而达到标准的医务人员
多的事实,在这种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使这些岗位处于众多医务人
员的争聘之中,充分调动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也是在实行
岗位聘用制做的较成功的部分。

2.4 对普通行政人员的考核,现在多数医疗机构在制定行政管理人员的奖金基数时,基本定位为医疗机构的平均奖
在绩效工资的发放上,由于行政管理人员多进行的是脑力劳动,
在考核上存在较大难度,表现为让每个职务相同的行政人员拿相同
的绩效。

可能产生:一是一些行政管理人员认为自己的劳动价值没有得到体现,感到自身无论如何努力也不会得到高回报,干多干少一样,养成行政管理人员吃“大锅饭”的习惯;二是受外界因素影响,部分行政管理人员感到自己的劳动收益远低于社会同类人员的标准,产生向外流动的想法,导致行政管理人员的流失。

因此这也是在国有医疗机构中建立良好绩效评价系统中最难的一部分。

总之,将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与考核指标应用于医院临床科室薪酬分配中的管理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在人事制度改革同步进行的前提下,通过绩效考核实行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分配办法,将受聘人员的工资与奖金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以及成果转化中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直接挂钩,积极进行按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分配的探索,提高工作绩效和运行效率、服务水平,使职工的收入与技术水平、工作强度、工作质量、服务态度和劳动贡献等因素挂钩,激活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掘了内部潜力,发挥资源的利用效果,全面推动医院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华宇.建立医院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及其方法学研究进展.中国医院管理,2004,6.
[2] 金新政,籍国章.医院经营管理绩效考核方法的研究.中国医院统计,2004,1.
[3] 翁永才,张启华,等.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考核研究.卫生经济研究,200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