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政治上册教案学情分析怎么写
初二政治上册教案学情分析
初二政治上册教案学情分析只有有一个很好的教案,其初二政治课程的进度才能保持一致,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初二政治上册教案学情分析,欢迎大家阅读!初二政治上册学情分析教学目的:1. 师生相互认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2. 新教材特点的认识,使学生对本学科初步了解。
3。
对学生提出具体的建议与要求。
重点:师生交流,新教材的特点介绍。
难点:对学生提出本课程的要求。
教学方法:活动教程:[导入] 自我介绍一、认识班级成员(学生自我介绍)[活动]1、分组:把全班学生编成两大组,看哪一组成员的介绍更精彩?2、要求:每位学生在黑板上“签名”,并用1—2句话介绍自己。
3、评价4、获胜组代表讲话。
注:每位学生介绍后都以掌声鼓励。
二、新教材特点介绍内容生活化,活动内容化素质教育包括思想品德、学习成绩、身心素质三方面,其中“思想品德”包括政治素质、集体观念、遵纪守法、道德修养。
“身心素质”包括体育课成绩、平时锻炼记录、心理健康水平。
发展性素质包括创新与创造,技术技能,组织管理水平,文体特长,知识面的广度等因素。
整套教材,以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为构建的基础,以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建康的生活为追求,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与积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为基本原则。
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教育内容,统筹设计教材结构。
——七年级,针对学生适应中学生活、把握自我成长等问题,以珍惜初中生活、学做生活主人为教育主题,以关爱、自尊、自强为核心概念,着力培养学生的生活适应、自我调适等能力。
——八年级,针对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中遇到的“我与他人关系”问题,以学会交往合作、维护权利履行义务为教育主题,以交往合作、权利义务为核心概念,着力培养学生的交往、维权等能力,培养高尚的道德和正直的品质。
——九年级,针对学生生活扩展到国家社会层面及面临的未来选择问题,以承担社会责任、迎接希望明天为教育主题,以责任、使命为核心概念,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和选择等能力。
八年级学情分析道德与法治
【精选】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学情分析一.本年级学情分析:本学年八年级共有6个教学班,每班有六十多人,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发现,有许多的学生对本门课程不够重视,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导致课堂秩序比较乱,学习效果也很不理想。
表现在作业每次上交不齐,正确率低。
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本门课程的认识有问题;部分学生认为《道德与法治》课是副课,每周学校仅仅安排两课时(相比语数外每周五、六节课来说少的多),中考又是开卷考试,于是就抱有捎带知道一点就可以了的心态。
其次,由于八年级学生正好处于青春期叛逆阶段,自我意识表现较为强烈,一些学生由于学习目标不够明确,是非辨别能力弱的同学在此阶段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就不够重视起来。
再次,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也使部分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热情不够高涨。
二.要改变这种现状,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培养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入手。
在课堂上,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对一门学科产生浓厚兴趣之后,学生就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并在此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因此,学生对学习《道德与法治》是否感兴趣,不仅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而且影响着《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
2、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让学生在思想上对本门课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不论哪门课程,都是必须要学好的,没有什么主副课之分。
3、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以及现在学生与以前学生之间的差异,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随着时代的进步,网络、手机、电视等已经成为了现代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渠道,因此,现代学生所掌握的信息量相较于以前的学生要大得多。
教师如果还是一味地采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显然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根本原因在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让学生享受在一个平等、民主、自由的学习气氛中。
八年级政治上册教学计划(四篇)
八年级政治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这册教材涉及到很多法律方面的内容,基础内容较多,需要学生认真掌握。
教材列举了相关案例,大部分内容是与学生日常生活接近的。
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又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学生分析三、教学重点:1、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2、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就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
3、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4、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
关心和尊重他人,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5、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6、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权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7、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
8、懂得社会是一个合作系统,合作既带来利益也产生负担,合作需要公平,公平互惠的合作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个人的发展,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9、懂得正义是面向每个人的,它要求每个人都必须自觉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能够分辨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养成积极健康的社会正义感,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规则和程序为荣,努力做有正义感的公民。
四、教学难点:1、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2、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
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3、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初二政治上册教案学情分析怎么写
初二政治上册教案学情分析怎么写只有有一个很好的教案,初二政治课程的效果才能会明显。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初二政治上册教案学情分析,希望你们喜欢。
初二政治上册学情分析本学年度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本人承担八年级201、202、203 班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为完成新学期的教学任务,现将本学期思想品德教育课的教学作如下安排:一、基本情况分析:八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
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
整体来看学生的思维活跃,学习兴趣较浓。
但学习方法欠缺,不能很好的运用思想品德知识来解决问题。
这在以后的教学中也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及要求:1、教学任务:本学期要完成八年级下册全册的教育教学任务。
2、要求:(1)认真实行自学互帮导学法(2)学生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还应掌握切实有效的学习方法,并把书本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做到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三、教学措施1、做好教学常规工作(1)、认真钻研教材、教纲。
熟悉教材及其指导思想,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
做到授课胸有书。
认真细致批改学生作业,全收全改,及时收发。
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及时检测。
(2)、虚心学习,本期听课不少于10节,多听与政治历史科相关教师的课。
(3)、认真及时写好计划和总结,按计划实施教学工作。
2、积极参加教研,提高业务水平(1)、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承担学校安排的本期政治的一节公开课,提高教研能力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或教学设计。
(2)、努力学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
平时注重再学习,浏览百科,摄取与政治学历史科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当代社会新科技发展信息,渗透到教学中去,使教学更有说服力。
四、教学进度由于本学期课程内容要比八年级上册的内容多,并且时间上也要短一些,因此有一部分课程是一节课上一课内容。
八年级上册政治教案5篇
八年级上册政治教案5篇八年级上册政治教案5篇政治老师在写教案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八年级上册政治教案,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八年级上册政治教案篇1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知道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有反作用。
2、明确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2、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意义,培养学生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不同性质的文化对政治、经济的作用不同,我们要自觉掌握先进健康的文化,抵制落后、腐朽的文化。
2、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学习,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3、树立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教学方法】本框理论性较强,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案例的作用。
第一目,用“学案”导学;第二目,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按照体验感悟事实材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教学。
八年级上册政治教案篇2教学目标: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平等享有民事权利能力,明确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觉的合法权益。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生活中的现象,使他们养成法制观念,进而自觉守法、用法。
教学难点:未成年人有没有署名权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第一框未成年人也有有署名权教学流程:一、导入结合案例,以问题切入,引导学生思考未成年人是否和成年人一样享有各种民事权利,并实施各种法律行为。
二、合作探疑(一)“案情发布”案例《6岁的孩子有没有著作权?》围绕未成年人有没有著作权这一主题展开,并结合案例内容提出有关署名权三个方面的问题:1、在我国哪些人有署名权?2、6岁的刘奇是否具有署名权并应获得稿酬?3、该出版社是否侵犯了刘奇的权利?我国公民(只要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初二政治上册教案学情分析
初二政治上册教案学情分析只有有一个很好的教案,其初二政治课程的进度才能保持一致,学习啦为大家整理了初二政治上册教案学情分析,欢迎大家阅读!教学目的:1.师生相互认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2.新教材特点的认识,使学生对本学科初步了解。
3。
对学生提出具体的建议与要求。
重点:师生交流,新教材的特点介绍。
难点:对学生提出本课程的要求。
教学方法:活动教程:[导入]自我介绍一、认识班级成员(学生自我介绍)[活动]1、分组:把全班学生编成两大组,看哪一组成员的介绍更精彩?2、要求:每位学生在黑板上“签名”,并用1—2句话介绍自己。
3、评价4、获胜组代表讲话。
注:每位学生介绍后都以掌声鼓励。
二、新教材特点介绍内容生活化,活动内容化素质教育包括思想品德、学习成绩、身心素质三方面,其中“思想品德”包括政治素质、集体观念、遵纪守法、道德修养。
“身心素质”包括体育课成绩、平时锻炼记录、心理健康水平。
发展性素质包括创新与创造,技术技能,组织管理水平,文体特长,知识面的广度等因素。
整套教材,以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为构建的基础,以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建康的生活为追求,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与积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为基本原则。
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教育内容,统筹设计教材结构。
——七年级,针对学生适应中学生活、把握自我成长等问题,以珍惜初中生活、学做生活主人为教育主题,以关爱、自尊、自强为核心概念,着力培养学生的生活适应、自我调适等能力。
——八年级,针对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中遇到的“我与他人关系”问题,以学会交往合作、维护权利履行义务为教育主题,以交往合作、权利义务为核心概念,着力培养学生的交往、维权等能力,培养高尚的道德和正直的品质。
——九年级,针对学生生活扩展到国家社会层面及面临的未来选择问题,以承担社会责任、迎接希望明天为教育主题,以责任、使命为核心概念,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和选择等能力。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2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2服务社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7.2服务社会》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明白作为社会成员,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做出贡献。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对公平正义有较强的敏感度。
但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对服务社会的认识可能仅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出发,体会服务社会的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社会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学会从身边小事做起,为社会做出贡献。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社会、关心他人、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出发,深入理解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热情。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深化对服务社会的认识。
3.实践操作法:鼓励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设计好小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准备一些社会公益活动的资料,让学生了解如何参与。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作为社会成员,我们有没有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做贡献?让学生认识到本节课的主题——服务社会。
初二思想政治课
初二思想政治课《法律规范经济行为》教学设计杨娜【教材分析】:本课第一框主要从理论(法律、法制)的角度讲了宪法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规定,第三框主要从实践的角度讲了依法打击经济犯罪的几种类型。
本框内容主要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说明如何规范经济行为,在全课中具有承上启下、前后衔接的作用,学好本框对理解全课具有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法律知识,这对本课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但作为学生他们并不十分了解经济问题,更不理解他们今后作为生产者或销售者该如何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这是本课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我国规范经济活动的几个重要法律法规的名称。
理解:各种经济活动的参与者都要依据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结合个人的所见所闻,对照有关法规,具有初步的正确判断多种经济活动参与者是否依法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3、德育目标教育青少年养成依法参与经济活动的习惯,培养遵纪守法观念。
进行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法律规定我国经济活动中的各种规则。
【教学难点】:经济活动的参与者都要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教学策略】:教学时间:1课时教法、学法:研究性学习与教师讲解相结合。
在讲完第一框题后,老师把第二框题的内容作以概括,指导学生预习,并把学生分成研究性学习小组,制定本小组的研究计划,由组长直接向老师汇报。
老师根据汇报的情况,挑选部分内容用于课堂教学。
教学媒体:教学课件,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得来的调查结果、搜集到的影音文件、自创的漫画等。
【教学过程】:〖课前演讲〗:有一组学生,在上网查阅资料后,到沈阳市商业城鞋帽部进行现场采访,形成文章,并自制课件,被用于课前演讲。
(文章节选)(课件展示)雪天送鞋:来到沈阳商业城,记者看到大厅里挂满了各项信用服务承诺,这些信用承诺不仅挂在最抢眼的位置上更是挂在每个员工的心坎里。
有一年冬天,一位母亲带着自己的双胞胎女儿来买鞋,几经挑选后,相中了一款红色女皮鞋。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范文(4篇)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范文(4篇)【篇1】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党的教育方针和科教兴国战略为指导,以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为方向,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功能,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在班级中提倡民主平等、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进一步加强班级的学习风气精神建设,增强班级学习积极性的凝聚力。
坚持德育教研,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二、学情、教材分析(一)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女同学爱学上进,但部分男同学虽很聪明,但学习劲头不足,对于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基础知识及书写方面对他们来说是弱项,究其原因是认识不到位,这还有待于采取恰当的方法去解决。
八年级学生总的来说比较稳定,学习态度及氛围都比较好,学以致用恰恰是他们的弱点,这就需要让他们知道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不单需要记忆一些基础知识,还需要灵活应用,来解决一些实际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对个别的学生不是十分了解,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与日常交往中,进一步了解、分析、及时发现,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对症下药,以便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教材分析本册书包含四个单元十课的内容,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分为两课,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网络生活新空间,善于与人交流合作,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本单元为后三个单元起到铺垫的作用,所以在整册教材中举足轻重。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如何合理利用网络。
教学难点是懂得如何在社会中成长和理解网络提供的新空间。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分为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秩序、社会生活讲道德和做守法的公民,以人际交往为主题,围绕学生生活圈的扩展,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学会人际交流与沟通;。
尊重他人,做一个诚实的人;学会尊重宽容他人,能够平等待人,与人为善。
他是对上一单元内容的承接,也是本册教材内容的重点之一。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的主题。
本课内容旨在让学生理解国家兴亡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材通过理论阐述、历史事例、现实案例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关心国家大事,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活跃,对国家和社会问题有自己的看法。
但他们可能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对国家兴亡与个人责任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国家兴亡与每个人的生活紧密相连,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国家兴亡与每个人的关系,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责任关心国家大事,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国家兴亡与每个人的关系。
2.如何激发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履行个人责任的积极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国家兴亡与个人的关系。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历史和现实中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每个人都有责任关心国家大事。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等相关教学材料。
2.历史和现实案例素材。
3.讨论问题清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我国近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成就背后每个人的付出和努力。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理论阐述,让学生了解国家兴亡与每个人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分析历史和现实中的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每个人都有责任关心国家大事。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国家兴亡和个人责任的认识,互相启发,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履行责任,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八年级上册政治教学计划范文(三篇)
八年级上册政治教学计划范文一、学情分析总体上讲,本届八年级学生大多数有学习自觉性,求知欲强,在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也有部分同学无所事事,不思进取,一部分同学的基础比较差,理解能力较差,学习不认真,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思维灵活性不够强,部分学生学习缺乏兴趣,目的不明确。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八年政治教材的内容,全书共有四单元、十课书。
1、第一单元是相亲相爱一家人。
这一单元有两个内容,一是爱在屋檐下,二是我与父母交朋友。
这单元的内容主要是讲述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以学会同家长沟通,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对青少年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2、第二单元是师友结伴同行。
这一单元的内容有两个,一是同侪携手共进。
二是老师伴我成长。
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关于在学校人际交往中,我们同老师,与同学交往出现的相关问题。
3、第三单元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本单元的内容两个,一是多元文化“地球村”,二是网络交往新空间。
这单元的教育属于未来教育,可以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开阔视野和开阔胸襟。
4、第四单元交往艺术新思维。
这一单元的内容有四个,一是友好交往礼为先,二是竞争合作求双赢,三是心有他人天地宽,四是诚信做人到永远。
中学生要融入社会,了解现现代社会的交际方式,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学会展示自己,就要学会交往。
三、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要求中学生在家庭中要学会与父母交流,沟通,体会家长的辛苦,孝敬父母和长辈,处理好同父母的关系。
2、我们要正确处理学校内的人际关系,养成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在学校这个具体情境中与人流畅在交流,沟通,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从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入手,最终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民友好交往,同时树立强烈的忙乱自豪感。
同时让我们了解网络交往,学会自我保护,过健康的网络生活。
4、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如何友好交往、如何合作竟争、如何关心他人、如何诚信做人等等。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服务社会》教学设计5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服务社会》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服务社会》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学会关爱他人,培养亲社会行为。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关爱他人,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本课是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教育性。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和生理都在发生变化。
这一阶段的学生开始关注社会,关心他人,有较强的同情心。
但同时,他们也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对社会现象产生误解,对服务社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亲社会行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学会关爱他人,培养亲社会行为。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社会、关爱他人的情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学会关爱他人。
2.难点: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养成良好的亲社会行为。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贴近生活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认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服务社会的过程,提高实践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2.案例材料:关于服务社会的案例,如志愿者活动、关爱弱势群体等。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4.小组讨论材料:卡片、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组关于服务社会的图片,如志愿者活动、关爱弱势群体等。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情分析报告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情分析报告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学科。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教学质量,特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学情进行了深入分析。
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态度1、兴趣方面通过课堂观察和问卷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表现出较高的兴趣。
他们认为这门课程能够帮助他们理解社会现象,指导自己的行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然而,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课程缺乏兴趣,认为内容枯燥、理论性强,与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
2、学习态度大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
但也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存在敷衍了事、抄袭作业等现象。
他们认为这门课程不是主科,对升学影响不大,因此不够重视。
二、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方法1、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较大差异。
部分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善于总结归纳知识点。
而另一部分学生则依赖教师的讲解,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遇到问题时缺乏解决的能力。
2、学习方法在学习方法上,部分学生能够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善于做笔记,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
但仍有很多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只是机械地背诵知识点,不注重理解和运用,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三、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1、基础知识通过阶段性测试和课堂提问发现,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参差不齐。
部分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理解清晰,能够准确表述;而有些学生则对基础知识模糊不清,概念混淆。
2、知识运用在知识运用方面,多数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但在分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有所欠缺。
部分学生在遇到综合性较强的问题时,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对学生学习的影响1、教学方法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参与度。
而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八年级上册政治(新人教版)教案5篇
八年级上册政治(新人教版)教案5篇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政治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能说出怎样做一个讲诚信的人:真诚待人、友善待人、小事也讲诚信。
2、能力目标:联系学生身边的事例,能分辨身边的行为是否诚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能把诚信落实到自己行动中,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并学会怎样做一个讲诚信的人教学难点将诚信内化为美德,外化为具体行动,做一个讲诚信的人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故事反思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播放《诚信故事三》来导入新课,并宣布本节课的学习流程及组间竞争规则。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导入既可使学生在具有视觉和听觉冲击画面中将注意力迅速由课外转移到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形成竞争意识,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创设良好的教学时刻。
(二)、【目标引领明确任务】通过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由教师进行解读,强调关键字词【设计意图】通过目标的解读,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任务是什么,应怎样去完成目标,让目标引领学生完成任务,走向成功。
(三)【定向自学初步感知】带着问题自学课本68-71页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弄本节课的基础知识,最后根据本节的重点知识进行一个当堂检测,问题是:1、怎样做一个讲诚信的人2、怎样真诚待人3、我们应怎样做到友善待人为什么要友善待人4、怎样做到小事也要讲诚信【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置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本节的重点基础知识,突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同时也为后面的环节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讨论交流感悟生活】小组的成员在组长的组织下对探究一、二的肉内容进行讨论,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找其他组的成员及老师进行讨论,然后将本组成员智慧的结晶与全班同学一起交流,从而达到答案的最优化。
最后由教师进行点拨、小结。
探究点一:读课本P68页小力的故事思考:小力的行为对吗为什么呢(温馨提示:从不对的原因和对小力的影响方面去思考)【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小组的讨论交流,可以使学生从自身了解的事例中来获得认识,理解讲诚信要做到真诚待人,讲究公正。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分析与教学计划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简析与教学计划一、课程背景1、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对于本教材相关的知识已经初步了解,也已初步具有观察、思维、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但学生对本教材理解运用难度增大,需要引导学生关注时政热点并学会分析归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道德和法治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文献资料、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走进生活,正确参与社会生活,尤其是网络时代,要能正确认识和利用网络。
认识规则对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树立以遵守规则为荣,以违反规则为耻的意识,自觉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知道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知道责任的含义和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努力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认识到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学会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利益,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教材分析本教材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点,以学生的活动和体验为过程,以促进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为目标而组织编写的。
教学要围绕“我与社会和国家的关系”这一主题展开,旨在通过学习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学会遵守规则,增强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树立勇于承担责任的观念;了解国家安全,培养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
教材本身就是以学生逐步展开的生活为基础,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学会在对生活的思考中获得新知,力求把正确的价值蕴含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通过课内课外的有效结合,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在道德践行中健康发展。
二、课程目标本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四有”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了解社会,走进生活,养成亲社会行为;学会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正确利用网络;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遵守道德和法律,做遵纪守法好公民;明确责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关心国家发展,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初中政治学情分析
初中政治学情分析初中思想品德课学情分析学情分析主要包括学生学习起点状态的分析、学生潜在状态的分析两部分。
学生起点状态的分析主要从三个维度展开:知识维度,指学生的认知基础;技能维度,指学生已有的学习能力;素质维度,指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意志品质……学生潜在状态的分析,主要指学生可能发生的状况与可能的发展。
主要要说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认知结构,学生的情感和发展需要;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都能参与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状态?学生的学习习惯是怎样的,适宜于采用何种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探究式,合作式?……学生在课堂教学动态中,可能会生成哪些资源?如:?学生对某一问题可能会怎么反映? ??教师应怎样应对? ?下面我就初中思想品德课作学情分析,敬请各位老师斧正。
在我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认为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有两难:其一,概念、观点较为抽象、枯燥,与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有一定差距。
其二,社会上的某些重金钱、实惠的诱惑,重经济、轻思品倾向的影响,导致学生轻视思想品德课。
有些思想品德课教师也心灰意冷,抱着?你们不愿学,我也懒得教?的思想,照本宣科,支差应付,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了解到,许多老师对学情的把握全凭自己经验的进行臆测和判断,没有一套有效的方法去切实把握学生的实情。
事实上,因学生属于不同班级、不同学校、不同地区,学情就会不同。
曾听过同一个执教者关于?正确对待表扬与批评?的两堂课,第一个班上得很成功。
在第二班上时,该教师忽略了学情有了较大的变化,仍然套用了第一个班的教法,以致预设的情境问题、分组讨论等环节无法激起学生心灵的火花,教学实效可想而知。
这表明,学生现有的思想方式和行为习惯,对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显得很重要。
一、学生的热点问题要善于剖析我们捕捉到的来自学生中间的信息,可能非常凌乱,成因也可能会很复杂,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联系或许未必紧密,不可能把捕捉到的所有信息简单地堆砌到课堂教学中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政治上册教案学情分析怎么写只有有一个很好的教案,初二政治课程的效果才能会明显。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初二政治上册教案学情分析,希望你们喜欢。
初二政治上册学情分析本学年度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本人承担八年级201、202、203 班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为完成新学期的教学任务,现将本学期思想品德教育课的教学作如下安排:一、基本情况分析:八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
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
整体来看学生的思维活跃,学习兴趣较浓。
但学习方法欠缺,不能很好的运用思想品德知识来解决问题。
这在以后的教学中也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及要求:1、教学任务:本学期要完成八年级下册全册的教育教学任务。
2、要求:(1)认真实行自学互帮导学法(2)学生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还应掌握切实有效的学习方法,并把书本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做到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三、教学措施1、做好教学常规工作(1)、认真钻研教材、教纲。
熟悉教材及其指导思想,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
做到授课胸有书。
认真细致批改学生作业,全收全改,及时收发。
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及时检测。
(2)、虚心学习,本期听课不少于10节,多听与政治历史科相关教师的课。
(3)、认真及时写好计划和总结,按计划实施教学工作。
2、积极参加教研,提高业务水平(1)、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承担学校安排的本期政治的一节公开课,提高教研能力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或教学设计。
(2)、努力学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
平时注重再学习,浏览百科,摄取与政治学历史科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当代社会新科技发展信息,渗透到教学中去,使教学更有说服力。
四、教学进度由于本学期课程内容要比八年级上册的内容多,并且时间上也要短一些,因此有一部分课程是一节课上一课内容。
具体安排如下:时间内容第一周第二周第一单元课程内容并单元考试第三周第五周第二单元课程内容并单元考试第六周第七周第三单元课程内容并单元考试第八周第十周复习迎接期中考试第十一周第十三周第四单元课程内容并单元考试第十四周第十六周第五单元课程内容并单元考试第十六周期末复习复习迎接期末考试初二政治上册教案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第一框严也是一种爱(两课时)知识目标:通过案例的分析讨论及活动的体验探究,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代沟,代沟的表现和形成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逆反心理的危害,同时让学生明白通过亲子双方的努力,代沟是可以填平的。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自知能力和正确理解家长心情的知人能力;对代沟产生的原因的分析能力;对逆反心理的辨证分析能力,增强促进自我成长的责任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父母亲人的爱;对自己正确行为的赞赏,对错误行为的后悔和耻辱;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心情和期待,正确对待父母教育的情感;坚持正确的看法和行为,丢掉不良思想行为的态度。
教学重点:正确看待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
教学难点:代沟的产生及逆反心理的危害。
第一课时成长也会有烦恼课前准备:课前先通过班主任了解班级学生基本的家庭关系,记录特殊家庭的学生、与父母关系紧张的学生等,以便在活动中给予更多的关注。
同时还可以记录家庭关系良好的学生,以便于有意识地让他们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给其他同学提供好的建议。
教学过程一、成长的烦恼1.同龄人的心声(见附录)活动内容:引导思考,同学们有过类似的烦恼吗?请举几例。
为什么原来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现在变得格格不入?设计意图:设置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件场景,勾勒出生活画面,以增强学生的认同感。
同时对同伴的了解有助于学生纠正认知偏差,缓解心理压力。
如一些学生可能本来对自己的亲子关系很不满意,但他可能抱怨自己父亲不好。
通过这一了解发现很多人也跟他差不多,知道这种现象是青春期孩子的共性,他对父母的不满情绪就会降低。
教师行为:指导学生开展这一活动,可以先让学生认可教材上的材料,即学生身边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事,是每个学生都可能遇到的事。
然后可以让学生补充相近的材料,意在让学生参与,介入到现实生活情景之中。
再让学生讨论分析原因,从中体会父母的期望、立场、态度、心思,通过这些分析体会父母的爱。
最后,让学生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这样可以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教学建议:开展这一活动,重在发挥其导向的功能,并不是要通过这一活动解决全部问题,因而要注意达成有限目标,要在努力方向上引导。
要注意让学生站在不同立场上思考问题,即会与父母换位思考,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父母严要求中蕴涵的爱心和期待。
2.苦恼的不只是我们(见附录:一份杂志上的两封信)活动内容:分析成长中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烦恼?通过比较两代人的不同,分析造成隔阂的原因。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活动,首先在于让学生站在父母的角度看问题,这样对父母的正确做法更容易接受,不当之处也更容易理解和宽容。
其次,通过比较,让学生对自己有个再认识。
青春期的初中学生容易走极端,看问题容易片面。
通过这一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审视自己,从自己方面找原因,促进心理的成熟和处事方法的掌握。
还有,比较方法是学生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这一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终身受益的方法,以增强其能力。
教师行为:第一步,让学生分析,找出与父母的差别;第二步,探讨这些差别会造成哪些交往中的障碍;第三步,让学生评价矛盾的性质(爱与期待中的矛盾),不能夸大这些矛盾;第四步,体会矛盾之中包含的父母的爱心和期待。
鉴于比较两代人涉及许多内容,先为学生提供可比较的角度:教学建议:开展这一活动,老师需要把握好度,即不能搞得太宽太多,因为这只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铺垫,而不是教学的重点。
二是要渗透辨证观点的教育,即比较中分析并全面地看问题,分别看到两代人的利与弊。
三是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父母对子女的心情。
这是体谅父母苦心的关键,也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
二、成长不烦恼:1.阅读感悟:其实你只有8%的烦恼出示材料: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心理学实验:要求实验者把未来7天所预料的烦恼事情写下来,投入烦恼箱。
在过后第三周,打开烦恼箱,每个人核对烦恼箱的每项烦恼,结果发现其中九成的烦恼没有发生。
他们把剩下的一成烦恼仍然留在烦恼箱里,过了三周,再拿出来核对,结果发现,那些烦恼已经不成为烦恼了。
结论:一般人的忧虑40%属于过去,50%属于未来,只有10%属于现在。
92%的忧虑没有发生,剩下8%是你可以轻易应付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不必因亲子关系出现裂痕而过于忧虑。
2.质疑交流:订立一份《家庭和约》出示材料:最近,华华在自己的卧室门上挂上了请勿打扰的牌子,让妈妈百思不得其解:是自己做错了什么?还是孩子已经独立到非要挂牌子的地步? 爸爸也难过地说:自从挂了那块牌子,我觉得好好的家就像旅馆似的。
但华华却不以为然。
教师行为:引导学生讨论:父母为什么为难过?你对此怎么看待?如果是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如果与父母共同制定一个家庭规则并遵照家庭规则去做,结果可能会怎么样?并引导学生自拟提纲,与父母订立一份《家庭合约》。
3.身体力行:预防父母唠叨的招数参照下面预防父母唠叨的招数,指导学生将其运用于实践。
学习方面:赶前不赶后,完成了作业,父母唠叨自然少了。
仪表方面:如果你对奇装异服感兴趣,那肯定在父母干涉之列,此类的尽量避免。
社交方面:社交本来是你的自由,但别忘了父母还是你的法定监护人。
所以,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你在哪里,干什么,和谁在一起?出门前说得越详细越好,最好把联系电话留下,大多数父母即使知道孩子的派对地址,也不会到现场来捉拿你的。
卫生方面:起床叠被子,保持房间整洁,也是许多父母希望孩子养成的好习惯,如果你不讲究这一套,就不让他们看见,更不要让他们插手打扫啦(否则更有话唠叨你了)。
适当的时候,来起早起,把自己的房间好好打扫一番,也捎带打扫一下家里的其他房间,这会让你的父母欣喜不已。
课前准备:本课内容浅显,不涉及更多伦理,主要是情感和实践问题。
要提高本课的教育实效,首先要在课前调查了解自己的学生,以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和主动性。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哪些事容易引起与家长的冲突。
②学生在化解与家长的冲突,有哪些成功的经验。
③学生在与家长的关系中,还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④学生逆反心理在家庭关系中的反映。
⑤能够感染学生的例子,特别是在时间和空间上与学生接近的例子。
教学过程:一.阅读感悟爱的冲突(见附录)活动内容:引导思考:你是否也经历过爱的冲突?试举一例。
仔细体会材料,是爸爸妈妈不爱我们吗?还是他们不知道怎样表达爱?会不会是他们已经表达了而我们却未察觉?代沟,究竟谁不理解谁?是爸爸妈妈不理解我们,还是我们不理解爸爸妈妈?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和回忆自身心灵深处的感动和故事,让学生读懂父母的真诚与无私,为后面引导学生从自身角度分析逆反心理的危害作铺垫。
二.理性分析冲突的代价活动内容:连续性提问:你当时是怎样想的?最终结果怎样?这个结果对你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与影响吗?如果有,请具体说明。
现在你对这件事是怎样想的?如果你当时按你现在的想法去做,设想一下结果又会是怎样?你认为代沟产生的责任主要在于谁,为什么?设计意图:意在让学生体会家庭冲突的不快,体会逆反心理造成的影响亲子关系、伤害父母和自己等危害,认识到逆反心理所存在的不利的一面。
这样能让学生理智地对待与家长的矛盾,不任性,会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教师行为:指导学生开展这一活动,主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感受,通过体验明辨是非,以便在今后的生活中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因为冲突的解决有正面和反面两种体验。
所以要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来谈,既可以讲正面的经验,也可以讲反面的教训。
教学建议:在活动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引导学生讨论;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事件本身的介绍不必过细,核心在于让学生体验;要注意学生思想的升华,即理性地看待处理问题的不同结果;可以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对危害进行梳理,如情感伤害、经济损失、阻碍家庭和个人发展等。
三.认真聆听来自父母的心声活动内容:出示材料:《孩子,我为什么会打你》(见附录)。
引导思考:你也有过挨打的经历吗?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现在如何看待这种经历?采访自己的父母,问问他们当时是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