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新闽教版七年级上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新教材教案全套
第二课信息技术及发展趋势一、教材及学情分析信息技术对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发布、交流管理等的现代科学技术。
初中主要学习信息科学常识和常用信息技术,学生对信息技术很感兴趣,但信息技术是什么不太明白,本节主要从总体上给学生认识信息技术。
为以后学习具体的信息处理技术提供理论基础认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2.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
3.认识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4.激发学生了解、掌握并应用先进技术的热情。
·技能目标1.了解信息的发展有关知识。
2.利用网络查找有关信息知识。
3.了解信息的发展趋势·情感目标通过利用搜索查找信息发展、信息技术与其它科学,发展方向,让学生感受信息的重要性,体验信息时代发展快速的感受。
培养同学们的团结、协作、相互交流的学习精神。
三、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如何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难点:知道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五次革命)。
四、教学准备1.准备有关信息传输媒介的音像资料。
2.有条件的可用网络教室上网搜索有关知识。
五、教学建议建议课时:1课时。
六、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讲授知识、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协作完成,教师辅导。
七、教学教程:一、引入:1.学生你们上过网吗?(同学们大部分回答上过?接着问下面的问题。
)2.你们知道上网是获取了什么?回答:概括起来各种信息(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信息的发展和趋势的知识。
二、信息技术发展历程你们是如何感受到信息?(学生能说出信息的交流方式、媒介、形式)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急要交流方便快捷,因此才有了电视,电话,手机。
而现在我们可以在因特网上交流,突破了以往人们在信息交流中所受到的时空限制,极大的丰富了信息内容和表现形式。
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表达、管理、交流、发布等处理的信息技术,先后经历了5次革命。
(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完成下面的表格内的内容,特别对发生年代及科学家一栏提示上网查找或通过其它方法获取)教师可准备有关信息发展阶段的图片或者挂图。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全册教案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册教案2、你知道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吗?可以说一下吗?二、新知1、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的,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外部设备等,而软件则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2、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微型计算机是一种使用微处理器作为中央处理器的计算机。
它由中央处理器、主板、内存、硬盘、显示器、键盘、鼠标等组成。
3、软件介绍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资源和控制计算机的各种操作。
而应用软件则是用来完成特定任务的软件,如文字处理软件、图像处理软件、多媒体软件等。
三、小结微型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重要工具,它的基本组成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软件介绍,对于高效地使用计算机具有重要意义。
四、思考与练:KP7、151、观察你的计算机系统的外观组成,制作一张记录表格,记录下每个部件的品牌或型号。
2、尝试打开计算机主机,观察其中的硬件组成,了解各部件的作用。
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技术,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和利用的一种技术。
新知1、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高效地处理大量信息,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信息的交流和共享。
2、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软件介绍①、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微型计算机主要由主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三部分组成。
主机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包括中央处理器和存储器等。
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等,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等。
②、计算机软件软件是指控制计算机工作的命令集合及其辅助资料。
它是程序系统的一部分,有助于提高计算机的运行效率和功能。
小结计算机是一种高效的信息处理工具,它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掌握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和软件知识,是灵活应用微型计算机的基础。
思考与练:KP21教学后记:学生初步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关系是关键点。
课时教学计划授课时间:总第3课时课题:电脑的总管家——操作系统教学内容:第一节:走近视窗第二节:窗口探密教学目标:1.能够比较各种操作系统的优劣,了解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的特点及其流行原因。
初中闽教版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闽教版信息技术教案1. 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应用领域,理解信息技术的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开关机、操作界面熟悉、文件基本操作等。
3. 学会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和资料收集。
4.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发展2.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3. 搜索引擎的使用4. 信息检索和资料收集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引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 讲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发展:教师通过讲解,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现状,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3. 计算机基本操作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计算机基本操作练习,包括开关机、操作界面熟悉、文件基本操作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搜索引擎的使用:教师讲解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学会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和资料收集。
5. 信息检索和资料收集:学生分组进行信息检索和资料收集,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同时,教师提出拓展任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引导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2.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计算机基本操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信息检索和资料收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成果:检查学生计算机操作练习和信息检索成果,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改进方向。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闽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2. 计算机设备:保证每名学生都能进行实践操作3. 网络资源:搜索引擎、相关网站等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展示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第2课计算机的组装教案-闽教版(2020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闽教版(2020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2课《计算机的组装》。课程将介绍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声卡、网卡等部件,并引导学生了解各部件的功能与相互关系。此外,课程还将介绍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如显示器、键盘、鼠标等,以及它们的连接方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对计算机硬件系统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为后续学习计算机组装打下基础。
问题:请简述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
答案:计算机硬件系统主要由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声卡、网卡等部件组成。
2. 题型二:连线题
问题:请将下列计算机硬件设备与其功能相匹配。
答案:
- 主板:连接和协调各硬件设备,传递数据和控制信号。
- CPU:执行计算机指令,进行数据处理和运算。
- 内存:临时存储计算机运行所需的数据和指令。
2. 观察: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组装计算机时是否能够正确连接硬件设备,是否能够遵循组装步骤和规范。通过观察,教师可以评估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测试:教师可以通过小测验或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和组装技能的掌握情况。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选择题、填空题或简答题,测试学生对主板、CPU、内存、硬盘等硬件设备的功能和相互关系的理解,以及对组装步骤和注意事项的掌握。通过测试,教师可以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计算机组装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对计算机内部构造了解不足,难以识别各硬件设备;对硬件设备的功能和相互关系不熟悉,导致组装过程中出现错误;在连接外部设备时,可能无法正确选择接口和线缆;在小组合作中,分工不明确,导致效率低下。针对这些困难,教师需要提供详细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挑战,顺利完成计算机组装任务。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新教材教案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新教材教案全套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基本技术。
3. 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互联网、大数据、等。
3. 信息技术的基本技术:计算机网络、数据压缩、加密等。
4. 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提高生产力、促进知识传播、改变生活方式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信息技术的概念、应用领域和发展历程。
2. 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基本技术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教学软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实例,引起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2. 讲解:讲解信息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和基本技术。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信息技术应用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信息技术的作用。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分享讨论成果。
第二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概念、发展和分类。
2. 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组成。
3. 学会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定义、发展和分类。
2. 计算机硬件:CPU、内存、硬盘等。
3. 计算机软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
4.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开关机、使用输入设备、使用输出设备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概念、发展和分类,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组成。
2. 教学难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实践操作、小组合作。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计算机设备、教学软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 讲解:讲解计算机的概念、发展和分类,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组成。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计算机基本操作的实践,教师指导。
初中七年级初一信息技术上下册全册教案
初中七年级初一信息技术上下册全册教案第一章:生活在信息社会第1课时信息与信息社会教学内容:信息与信息社会教学目的: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涵义和主要特点,知道人们获取信息的基本途径,增强信息意识。
教学过程:一、学生看书,并进行实践。
二、精讲:1、信息:人们通常把数据图片、文字、影像等在载体中传递,叫着信息。
2、信息的获取:人们主要用眼及其它感官来获取信息。
3、信息的处理:人工处理机器处理:主要是指用计算机处理。
4、信息社会:三、小结:信息的概念和信息的处理方法四、学生练习: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第2课时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教学目的: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涵义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过程:一、学生看书:二、精讲:1、通信技术的应用2、微电子技术及其应用3、电子计算机及其应用科学处理数据处理实时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教学办公自动化人工智能多媒体应用网络应用三、小结: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四、练习:什么是信息技术?它由那些技术组成?什么是通信技术?电子计算机主要用于那些领域?第3课时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目的:了解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过程:一、学生看书:二、精讲及板书:1、计算机的发展历程2、通信技术的发展3、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小型化网络化4、生物计算机三、小结: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四、练习:1、计算机发展经历了那几代?2、计算机向什么方向发展?3、我国计算机发展的情况怎样?第4课时信息社会的道德和意识教学内容:信息社会的道德和意识教学目的: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以及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2、引导学生遵守网络上的道德规范以及了解学习信息技术的意义与方法。
3、教育学生养成计算机使用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计算机病毒的几个特征。
2.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教学难点:计算机使用的良好习惯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新授:(一)信息安全1、计算机病毒的特征(1) 隐蔽性(2)传染性 (3)破坏性2.计算机病毒的防治(1)软盘和光盘是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2)网络是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一个主要桥梁(3)定期用杀毒软件查毒(4)安装病毒监视软件(二)网络上的道德规范1.上网要有节制,不应终日沉湎于网络,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2.选择能够开阔眼界,启迪思维的有益内容,自觉抵制不健康的信息.3.培养高尚的情趣,不发表低级趣味的或不负责任的言论.4.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三)学习信息技术的意义与方法1、多实践2、勤动脑3、善应用(四)计算机使用的良好习惯三.课堂总结:1.电脑病毒的特征有哪些?2.使用电脑要注意那几点防病毒?3.上网时我们要注意做到哪几点?4.学习信息技术有什么意义?怎样学习?5.我们使用计算机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四.课堂反馈:作业:练习一、二。
2019-2020年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全册教案
2019-2020年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册教案课时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重点强调:中英文切换按钮☆其次强调:中英文标点符号切换按钮三、小结:1、输入文字是使用计算机的一项基本操作技能。
2、汉字输入法有很多,全拼输入法只是其中的一种。
四、思考与练习:KP39 五、在记事本中输入KP38中的段文字六、关机教学后记输入法提示行有时会隐藏,要教会学生调出来课题计算机基础知识课型复习课教学内容计算机的软件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 1、理解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关系2、知道什么是计算机软件3、能区分计算机软件与非计算机软件教学重、难点重点:计算机软件难点:正确区分计算机软件教法、学法师:讲演辅结合生:边学边练,自主探究教学程序认知操作一、复习提问1、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你所知道的计算机硬件。
2、P4 1.5G/512M/40G/15’液晶/24XDVD是什么配置?3、举例说明输入设备与输出设备的本质区别?二、复习过程计算机有着强大而丰富的功能,能够做许多事情,这是不争的事实产,但这些不能全归功于计算机硬件的高性能上,计算机之所以能够帮助我们做很多事,丰富我们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是计算机软件的功劳。
如果我们把计算机硬件比做“躯体”,则计算机软件就好比是“灵魂”。
今天我们来学习计算机一.开机二.登录入网1、通过观察计算机中的各种程序图标,认识计算机软件国庆放假第六课时课时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3、观察下图,指出各项名称:1指(),2指(),3指();用于启动应用程序、切换应用程序及设置操作环境的是()(填数字或名称均可)三.考核时间:40分钟四.成绩评定:1.学生考完后提交作业2.教师打开学生作业记录进行评定考核后记教会学生使用网络进行网上考试,效率高,准确总第11课时运动会课时教学计划授课时间: 总第12课时课题信息的获取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信息社会向我们招手课时教学计划授课时间: 总第13课时课时教学计划第14课时课题名称:手机的服务功能课题任务:手机早已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持有手机的人群比例一直呈直线增长。
2020闽教版信息技术七上 第1课 信息特征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案(2课时)
第1-2课时信息特征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教学内容分析教材的主题1从探究信息的概念和特征、现代信息技术组成、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三方面来组织教学内容,重点展现物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及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科技,引导学生展望与期待信息技术发展的未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与积极性。
主题2学习二进制、信息编码等相关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为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奠定基础。
教师要理解和挖掘教材中的案例及其价值,从每一项信息技术的发明与应用,在信息的描述、表现、处理手段等方面发生哪些变化,对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作用等方面展开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思考和探究等方式,认识和理解所学内容。
不能用理论灌输,而是要引导学生注意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归纳和提炼理论知识。
教学对象分析在小学三年级上册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本课是对小学阶段的信息、信息技术等基础知识的延续和拓展。
在此之前,学生在小学也接触过信息的概念,但仅仅基于信息即消息的浅层理解,对于信息概念,不做深入要求,只要求学生能了解“信息”即“消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感受到的现象”即可。
在信息技术方面,小学已经介绍常见的信息技术应用实例。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像物联网、云计算VR、AI、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应用已进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对理解本节的信息、信息技术等知识会有很大的帮助。
七年级的学生对事物主要还是感性认识,他们处在生理和心理的发育阶段,注意力容易转移,要想让他们耐心地理解抽象的二进制、信息编码、信息的存储单位等知识会有一定的困难。
要构建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本课的学习能帮助学生认识信息及其特征,感受信息技术及其发展。
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接触如学号、身份证号、电话号码等编码实例,但没有形成概念。
对信息编码原理、二进制、ASC码等知识,七年级学生不易理解,如何利用好教材提供的信息编码案例,让学生对探索信息编码的内容产生兴趣至关重要。
2020年七年级信息技术全册精品教案(完整版)
2020年七年级信息技术全册精品教案(完整版)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课题: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要求: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信息意识。
教学器材:、演示用计算机。
授课地点:电教室教学过程1、引言本章是教材的第一章,这章的内容对学习信息技术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学习使学生有较强的信息意识。
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计算机的组成,硬件和软件知识,计算机的安全与病毒防治以及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同学们对中学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同学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2、什么是信息?自从有了人类,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就有了信息交流。
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到20世纪后叶我们把信息与信息技术交流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研究。
(举例)有关信息、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
所谓信息,通常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3、什么是信息技术一般说来,信息技术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的技术。
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可以直接从生产、生活、科研活动中收集和获取信息,也可以从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获取间接的信息。
其中计算机网络上收集和获取信息是极其重要的一条途径。
请阅读P2—P4。
(实例演示)从信息学的角度,从为了解1990年到1999年十年中,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情况,分析相应的教育发展情况作为例子,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示例告诉我们信息世界里,必须学习和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
操作步骤:A、连接上网,B、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
C、检验结果:D、依次选取“中国教育概况”“中国教育科研网”E、从中找到数据输入到电子表格中,F、再把数据以图表的形式表示。
全国闽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活动1组建无线局域网》教学设计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研究无线网络的频率划分和标准,了解不同频段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探究无线网络的信号覆盖范围,以及如何通过调整天线和设备位置来优化覆盖效果。
全国闽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活动1组建无线局域网》教学设计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全国闽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活动1组建无线局域网》教学设计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
3.授课时间:第一周,上午第2节
4.教学时数:1课时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价每个小组在讨论中提出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他们展示成果的方式和表达清晰度。
3.随堂测试:设计一些与无线局域网相关的问题,通过随堂测试来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实践活动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估他们对无线局域网组建步骤的掌握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查找资料、观看视频等方式,深入了解无线局域网的概念、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学生可以尝试自己组建无线局域网,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相关技能,并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
-学生可以探讨Leabharlann 线局域网的安全问题,了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和网络安全。
-培养信息技术的实践能力。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使用无线路由器、无线网卡等设备,掌握组建无线局域网的技能。
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全册)
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全册)二、精讲:1、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历程2、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3、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三、小结: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四、练:简述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你认为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第4课时信息社会的道德和意识教学内容:信息社会的道德和意识教学目的:了解信息社会中的道德和意识问题,增强信息安全意识。
教学过程:一、学生看书:二、精讲:1、信息安全意识2、网络道德问题3、知识产权保护三、小结:信息社会中的道德和意识问题四、练:你认为在信息社会中应该如何保护知识产权?在使用网络时应该注意什么道德问题?第5课时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教学目的: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
教学过程:一、学生看书:二、精讲:1、计算机的基本结构2、计算机的工作原理3、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三、小结: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组成部分四、练:简述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列举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
第6课时计算机的分类及计算机的文化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分类及计算机的文化教学目的:了解计算机的分类和计算机文化的概念,掌握不同类型计算机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学生看书:二、精讲:1、计算机的分类2、计算机文化的概念3、不同类型计算机的特点三、小结:计算机的分类和计算机文化的概念四、练:列举几种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简述它们的特点。
什么是计算机文化?它有哪些内容?第7课时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教学内容: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教学目的:了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系统,掌握它们的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一、学生看书:二、精讲:1、计算机的硬件系统2、计算机的软件系统3、硬件和软件的关系三、小结: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四、练:什么是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什么是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第8课时学会正确开、关机教学内容:学会正确开、关机教学目的:掌握计算机的正确开、关机方法,了解开、关机的注意事项。
新闽教版七年级上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20xx-20xx学年上学期信息技术教案课题:活动一:话说信息技术应用教学目标:1.通过感受和描述身边的信息,感知信息,了解信息的概念及其特征。
2.了解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过程。
3.感受信息技术带来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的变化。
4.能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信息及其特征、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能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2.教学难点:了解信息的概念及其特征。
教学准备:1.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互联网环境、转播控制系统。
2.资源准备:课件、《感觉剥夺实验》故事、课前布置学生查阅并完成表1-1、《数字化跑道》视频、近代信息技术的实例图片、增强现实技术图片、增强现实技术图片、云计算图片。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课题:活动二:探索信息编码教学目标:1、体验信息编码的过程,了解信息编码基本原理。
2、初步了解二进制数、ASCII编码、汉字编码等计算机中的信息编码。
3、了解条形码、常用的信息编码及其应用。
4、体验信息编码的应用,建立使用信息编码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体验信息编码的过程,了解信息编码基本原理;了解计算机中的信息编码以及生活中常用信息编码的应用。
2、教学难点:了解信息编码的基本原理及意义;了解计算机中的信息编码以及生活中常用信息编码的应用。
教学准备:1、教学环境。
软件:Microsoft PowerPoint 、视频播放软件硬件:多媒体计算机房、教学广播控制系统。
2、教学资源:《泰坦尼克号》片段,《天赐·第一季》片段,视频《洛川苹果安全身份证》、《日本食品安全记》、《日本祭墓形式》教学课时:2课时课题:活动三:导购电脑设备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认识计算机硬件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
2.学生正确连接计算机的主机和主要的外部设备。
3.了解计算机软件及其分类;树立应用计算机软件解决问题的意识,树立软件版权意识,使用正版软件。
闽教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活动二探索信息编码教案
6. 教学软件: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软件,如编程软件、编码转换工具等。这些软件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实际的编码操作和实验。教师应确保软件的安装和运行,并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它们。
3. 增强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能力,让学生了解汉字编码的多种方式。
4. 提升学生信息社会责任,使学生意识到信息编码在信息安全中的作用。
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在进入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机硬件的基础知识。他们了解了一些常见的信息存储和传输方式,如磁盘、光盘等。此外,学生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编程语言,如Scratch或Python,这有助于他们理解编程和编码的基本概念。
在学习和理解二进制和ASCII编码时,学生可能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这些编码方式较为抽象,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数学基础。此外,学生可能对汉字编码的多种方式感到困惑,因为他们可能不熟悉汉字的内部结构。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实例和实际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2. 调整教学时间:适当调整教学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多元化评价方式:增加多元化评价方式,如小组合作、口头报告、作品展示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板书设计
1. 信息编码的概念:
- 信息编码:将信息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
2. 二进制编码方式:
福建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福建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第一单元信息技术基础活动一话说信息技术应用活动背景:信息技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可视电话、网络购物等就在我们的身边。
现代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人类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加速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改变了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如苹果公司推出的平板电脑正在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北大方正研制的汉字激光系统带来了汉字印刷的第二次革命,视频电话备感亲切,网络购物风靡全球。
活动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息及其特征。
2、了解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过程。
3、能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利用信息解决问题,并能根据信息的特征对自己所获取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进行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认识到信息对人类的重要性。
2、能够辨别信息的真伪性。
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3、激发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态度和习惯。
知识重点难点:重点:信息的本质概念。
难点:信息的概念和特征。
活动时间安排:三课时活动内容:任务一:探讨信息的奥秘(第一课时)第一部分探究活动:1、什么是信息?信息学研究那些内容?2、为什么现在掌握信息技术基础成了我们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主题:感知信息1、五光十色看“信息”。
广义的信息: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形式的变化,是一种客观存在。
如:日出、月落、花开花谢等。
狭义的信息是指人们所能感觉到并被理解的东西,如:人通过手势、表情、眼神、说话等简行为来表达某种情感,图书、报刊、广播、电视等不时传递着各种信息。
2、七嘴八舌说“信息”。
查找资料,收集有关“信息”一词的不同解释,并将结果起填写在表1-1中。
通过比较,说一说你对“信息”的理解。
3、信息特征大家谈。
通过讨论和实例,了解信息的七个特征。
第二部分创新活动完成教材P4至P5中三个任务。
任务二:纵观信息技术发展历程(第二课时)第一部分:探究活动活动主题: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1、解读古代信息技术。
闽教2020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教案
第1-2课时信息特征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教学内容分析教材的主题1从探究信息的概念和特征、现代信息技术组成、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三方面来组织教学内容,重点展现物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及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科技,引导学生展望与期待信息技术发展的未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与积极性。
主题2学习二进制、信息编码等相关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为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奠定基础。
教师要理解和挖掘教材中的案例及其价值,从每一项信息技术的发明与应用,在信息的描述、表现、处理手段等方面发生哪些变化,对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作用等方面展开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思考和探究等方式,认识和理解所学内容。
不能用理论灌输,而是要引导学生注意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归纳和提炼理论知识。
教学对象分析在小学三年级上册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本课是对小学阶段的信息、信息技术等基础知识的延续和拓展。
在此之前,学生在小学也接触过信息的概念,但仅仅基于信息即消息的浅层理解,对于信息概念,不做深入要求,只要求学生能了解“信息”即“消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感受到的现象”即可。
在信息技术方面,小学已经介绍常见的信息技术应用实例。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像物联网、云计算VR、AI、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应用已进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对理解本节的信息、信息技术等知识会有很大的帮助。
七年级的学生对事物主要还是感性认识,他们处在生理和心理的发育阶段,注意力容易转移,要想让他们耐心地理解抽象的二进制、信息编码、信息的存储单位等知识会有一定的困难。
要构建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本课的学习能帮助学生认识信息及其特征,感受信息技术及其发展。
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接触如学号、身份证号、电话号码等编码实例,但没有形成概念。
对信息编码原理、二进制、ASC码等知识,七年级学生不易理解,如何利用好教材提供的信息编码案例,让学生对探索信息编码的内容产生兴趣至关重要。
第1课信息技术特征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主题一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二课时)教案-闽教版(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主题一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2、知道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3、了解物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4、体验人工智能的魅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物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教学难点:了解物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教学方法:1、例子、问题导学法:通过展示例子和案例,由问题引导思考、分析讨论、解释身边信息技术的应用。
2、比赛教学、小组合作教学法。
3、交流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环境:电脑教室教学过程:教学环境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课件展示图片:智慧教室、VR街景、远程医疗、智能机器人2、启发探究:让学生分析图片中的信息技术在哪些方面有应用。
理解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3、板书课题:信息技术观看课件并思考并回答问题。
倾听老师讲述,接受课题。
用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现实生活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场景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概念 1、播放视频《信息技术发展历程》启发讲述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技术是一切与信息收集加工、处理、存储、传输、交流及应用有关的各种技术2、课件展示当前信息技术方面的热点词汇,如物联网、云计算、VR 、AI 、区块链。
3、自主阅读: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4-p6.4、启发引导: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列举生活中哪些应用使用了这些热门信息技术。
观看视频,倾听老师讲述。
思考并回答问题。
阅读教材,思考、寻找身边的信息,积极参与回答活动,参与组抢答赛的评价活动,学会倾听他人汇报。
物联网 云计算虚拟现实技术教师补充讲解 智能家居、智能摄像头倾听老师讲述。
教师补充讲解 百度翻译、百度网盘倾听老师讲述。
教师补充讲解 VR 游戏 倾听老师讲述。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新教材教案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新教材教案全套第一章:计算机基础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操作。
3. 学会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操作。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硬件和软件。
3. 计算机的操作:启动和关闭、桌面和窗口操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基本组成和操作。
2. 难点:计算机的操作。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五、教学步骤1. 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硬件和软件。
3. 演示计算机的操作:启动和关闭、桌面和窗口操作。
4. 学生实践操作,教师辅导。
六、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总结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练习计算机的操作。
第二章:操作系统一、教学目标1. 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2. 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3. 学会使用常用软件。
二、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2. 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桌面、文件管理、系统设置。
3. 常用软件的使用:画图、记事本、计算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2. 难点:常用软件的使用。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五、教学步骤1. 讲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2. 介绍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桌面、文件管理、系统设置。
3. 演示常用软件的使用:画图、记事本、计算器。
4. 学生实践操作,教师辅导。
六、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总结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2. 练习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第三章:文字处理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概念和功能。
2. 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
3. 学会编辑和排版文档。
二、教学内容1. 文字处理软件的概念和功能。
2. Word的基本操作:创建文档、编辑文本、设置字体和段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活动一:话说信息技术应用教学目标:1.通过感受和描述身边的信息,感知信息,了解信息的概念及其特征。
2.了解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过程。
3.感受信息技术带来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的变化。
4.能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信息及其特征、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能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2.教学难点:了解信息的概念及其特征。
教学准备:1.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互联网环境、转播控制系统。
2.资源准备:课件、《感觉剥夺实验》故事、课前布置学生查阅并完成表1-1、《数字化跑道》视频、近代信息技术的实例图片、增强现实技术图片、增强现实技术图片、云计算图片。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展示图片: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小朋友与妈妈通视频电话、网络购物、汉字激光照排。
2、让学生指认图片,解释其展示的信息技术的应用。
3、提问:你能不能举些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使用信息技术的例子呢?4、出示三个任务,说明通过三个任务来探讨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任务一:探讨信息的奥秘任务二:纵观信息技术发展接受老师的问题,讨论、思考并回答问题倾听老师讲述,接受课题让学生明确今天的时代就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离不开信息 1、课件显示任务一:探讨信息的奥秘。
2、课件展示,并讲故事:《感觉剥夺实验》3、提出问题:请问案例想告诉我们什么呢?引导学生思考并激励学生回答。
4、倾听学生的发言,适当点评,课件显示小结:(1)信息很重要,人类离不开信息(2)人类可利用的资源有三种:物质、能量、信息5、提问:说说你身边每天都接触到、应用到哪些呢?6、激励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2~P3的“五光十色看‘信息’”,回答问题7、教师进行总结,课件显示: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里,每一天都在与信息打交道。
人类离不开信息!接受任务倾听老师讲述思考并回答问题。
倾听老师的点评与小结。
阅读教材,思考、寻找身边的信息,积极参与回答活动,参与组与组抢答赛的评价活动,学会倾听他人汇报。
倾听老师的点评与小结通过故事,让学生明白信息是当今人类必不可少的三元素之一,建立起信息很重要的意识,为后面的教学作好铺垫。
通过让学生寻找和发现身边的信息,突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建立信息意识。
什么是信息1、提问:既然人类离不开信息,那什么是信息呢?2、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查阅并收集到的“信息”概念,结合自己的理解,七嘴八舌说“信息”3、教师进行总结,课件显示:(1)信息概念广义:信息是任何一个事物的运动状态以及运动状态形式的变化,是一种客观存在。
狭义:指人们所能感觉到并能理解的东西。
(2)早在古代,信息就被人们所注意并应用,但受到技术条件的制约,当时信息利用的规模和范围十分有限。
随着人类对信息的深入认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会应用信息已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思考问题,理解信息概念通过比对专家的信息概念,再说一说、悟一悟自己理解的信息,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信息。
突破教学重难点。
通过总结让学生再次强化信息的概念信息的特征1、播放视频:《数字化跑道》,引导学生从视频中了解到为了更好地训练运动员,提高运动员的跑步速度,需要获得很多运动员的跑步详细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应用到每天的训练活动中的案例。
2、问题引导:那怎样才能更有效地获取并应用信息呢?你了解信息吗?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P3~P4的信息特征,鼓励学生谈一谈信息具有的特征,并列举能解释该特征的例子。
4、教师展示课件,归纳总结信息的特征:可存储、可转换、可处理、可传递、可利用、可共享、可识别,结合《数字化跑道》进行讲解。
5、课件展示,以小组抢答引导学生谈一谈案例所表现的信息特征:(1)视频展示《花木兰烽火传信》(2)啤酒和尿布一起销售的案例(3)孙膑“减灶退敌”、诸葛亮“空城计”吓退司马懿(4)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5)田径110米栏刘翔取得奥运冠军的消息已广为人知观看视频,分拆讨论视频案例。
阅读教材,思考并寻找与信息特征相对应的例子倾听老师的讲解及小结参与抢答,完成练习通过视频激发学生对讨论信息应用的兴趣通过阅读与举例,让学生形成并强化信息特征的知识,突破教学目标及教学难点。
通过归纳,巩固信息特征知识点,突破难点通过练习,再次强化信息特征的知识点,突破难点“探讨信息的奥秘”任务与小结1、总结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有什么收获?2、教师激励小组抢答引导学生总结:(1)信息很重要,人类离不开信息!(2)人类可利用的资源有三种:物质、能量、信息。
(3)信息概念广义:信息是任何一个事物的运动状态以及运动状态形式的变化,是一种客观存在。
狭义:指人们所能感觉到并能理解的东西。
(4)信息的特征:可存储、可转换、可处理、可传递、可利用、可共享、可识别。
3、做一做:请同学们完成“创新活动”中的练习4、教师巡视,并及时评价、讲解抢答,回顾信息及其特征一知识点完成所学知识,完成创新活动通过回顾总结所学的知识点,强化重点。
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巩固教学知识点第2课时:什么是信息技术 1、播放视频《数字化跑道》2、课件展示:引导学生从视频中知道,只有经过获取、加工、处理、存储、传递信息,才使得应用信息成为可能。
我们把一切与信息收集、加工、处理、存储、传输乃至应用有关的各种技术,称为信息技术。
3、课件展示任务二:纵观信息技术发展历程。
观看视频,感受信息技术的应用,明确任务。
结合视频和介绍,认识什么是信息技术,达成教学目标古代信息技术1、分组游戏活动:一、三组传悄悄话,三、四组传纸条。
2、同组比对第一个发出的信息和最后一个收到的信息是否一样?再比对一、三组与二、四组信息信息传递过程发生差错的情况。
3、课件展示。
(1)不同一信息技术对信息的读取、传递、处理、保存和展示的效果不一样。
(2)师生讨论填表。
信息技术信息形式效果传悄悄话自然语言易出错传纸条文字准确性好(3)请你说出其他的古代信息技术例子:驿传、烽火、飞鸽传书……参与游戏比对核实信息倾听教师介绍,参与讨论并抢答,举古代信息技术例子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信息的传递和存储。
通过游戏与抢答,让学生了解古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近代信息技术1、课件展示图片:无线通信、电话、电报机图片等。
2、讲解:电报、电话发明,磁波发现,无线电广播发明,带来人类通信领域的变革,预示着一个信息时代——近代信息技术的来临。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P7的内容,与老师一起完成课件展示的表格。
科学家国籍技术发明或科学发现莫乐斯美国莫尔斯电码贝尔、沃森美国电话马可尼美国无线电通信波波夫俄罗斯无线电通信费森登美国无线电广播4、讲解:美国贝尔实验室对推动美国科学发展和技术研发的作用:鼓励有志科学青年努力学习,争取有朝一日也能走进贝尔实验室学习、研究,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贡献。
看图片,感受近代信息技术带来的通信领域的变化。
阅读教材,积极抢答。
倾听老师讲解。
通过看图、阅读,帮助学生梳理教材知识点,从而了解近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通过讲解贝尔实验,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怀。
现代信息技术1、提问:了解了古代、近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又有哪些呢?2、引导阅读:教材P7的“了解现代信息技术”。
3、课件展示: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等。
4、课件展示抢答问题:请你列举出你知道的现代信息技术实例。
教师鼓励并点评学生回答情况。
如:通信技术:电话、手机、通信卫星等;计算机技术:与网络的结合,功能强大微电子技术:电子笔记本、手提电脑、微芯片在医学上的应用等;人工智能: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等5、体验1:以小组为单位,访问小i机器人网站,与小i聊天,体验人工智能。
6、体验2:登录“地球在线”查找自己学校的地理位置、自己家的地理位置,体验Google Earth卫星地图。
7、交流:谈谈你与小i机器人聊天的情况与感受。
8、完成P8的表1~4。
阅读、思考并抢答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体验现代信息技术。
谈体验活动后的感受,完成填表。
展望信息技术发展1、提问:未来的信息技术会是什么样的呢?2、课件展示任务三:展望信息技术发展。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9~P10的“1.了解增强现实技术”“2.了解‘云计算机’”内容,课件展示,师生讨论:(1)图片展示增强现实技术(2)图片展示“云计算”4、课件展示,与学生讨论P10图1~6的三幅图,引导学生畅谈未来信息技术将会给人类生活带来什么新变化。
5、教师鼓励小组抢答,适时积极评价学生发言。
接受任务阅读、抢答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思考未来的信息技术应用,加深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信息技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1、课件展示:信息技术改变了我们的学习、生活方式,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交流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并举例信息技术改变人们的学习、生活方式的实例。
(1)上网查资料(2)网上购物(3)发电子邮件(4)写网络日记、开个人博客(5)看网络新闻(6)通视频电话(7)语音识别……3、交流讨论: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或身边朋友遭遇的信息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
(1)不良网页信息(2)垃圾邮件(3)垃圾短信(4)网络游戏成瘾(5)手机控制瘾……4、教师适时补充学生看法5、集体宣读《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6、完成P11的“创新活动”交流讨论,抢答听老师的见解。
大声朗读。
完成练习。
通过学生交流讨论,加深认识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在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负面的影响也随之而来。
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突破教学重难点。
信息技术发展及影响的小结1、总结: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有什么收获?2、教师激励小组抢答引导学生总结。
3、课件展示;(1)信息技术是指一切与信息收集、加工、处理、存储、传输乃至应用有关的各种技术。
(2)信息技术发展经历。
古代信息技术:烽火、驿传等近代信息技术:电报、无线电等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展望信息技术的发展。
(3)信息技术带来的正、负面影响(4)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文明上网。
4、课堂评价:完成P12的“活动评价”回忆前面所学知识,抢答完成总结完成评价表格通过小结,让学生再次回顾所学知识点并突破重难点,通过评价检阅学生学习情况。
课题:活动二:探索信息编码教学目标:1、体验信息编码的过程,了解信息编码基本原理。
2、初步了解二进制数、ASCII编码、汉字编码等计算机中的信息编码。
3、了解条形码、常用的信息编码及其应用。
4、体验信息编码的应用,建立使用信息编码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体验信息编码的过程,了解信息编码基本原理;了解计算机中的信息编码以及生活中常用信息编码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