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心肺复苏(CPR)
2015心肺复苏(CPR)

基础生命支持--畅通呼吸道(Airway,A)
仰面抬颌法
患者心博骤停后,全身肌肉松弛,可发 生舌根后坠,使气道受阻,为了保持 呼吸道通畅,可采用压额举颌法,也 可采用下颚推前法(对有颈椎损伤者适 宜)开放气道
基础生命支持(BLS)--人工循环(C)
• 两手手指跷起(扣在一起)离开胸壁
基础生命支持6---重建循环(Circulation)
确定按压深度
• 胸骨下陷5-6cm • 产生60~80mmHg动脉收
缩压 • 有效标准:
能触摸到颈或股动脉搏动
基础生命支持6---重建循环(Circulation)
基础生命支持---电除颤
➢ 电极的位置:Sternum电极板置于右锁骨下锁骨中线上, Apex电极板置于左侧第五肋腋中线上
➢ 指南建议前-侧电极位置是合适的默认电极片位置 ➢ 涂导电糊(生理盐水纱布)、选择能量、充电、放电 ➢ 指南建议前-后和前-侧位置通常是使用植入式起搏器和
除颤器的患者可接受的位置,应离电池至少10cm。放 置电极片或电极板位置不要导致除颤延迟
基础生命支持---评估
按压与呼吸比例
• 无论单人或双人均为30:2,经过5个循环后评价不超 过10秒,再胸外按压,同时应知道可在此时进行电除颤
• 原则上,院内应在3分钟内完成第一次除颤,院外应在5 分钟内完成第一次除颤
早期除颤
心脏电复律
• 心脏电复律是利用外源性电流治疗心律失 常的一种方法。
• 通过电击心脏来终止心房纤颤、心房扑动 、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 纤颤等快速型心律失常恢复正常心律的一 种有效方法。包括电复律和电除颤。
2015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更新要点

《2015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与之前的《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有许多不同之处,而且这一版是一份“更新”,而非原指南的全面修订。
AHA呼吁,迅速采取行动,团队合作实施CPR,在这版中,重申了2010版的建议:复苏系统应对急救系统建立持续性评估和改进。
对于院外的非专业施救者及社区人员,指南强调和鼓励识别心脏骤停征象,及时打急救电话呼救并立即开始徒手CPR(心脏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对于专业医护人员,主要强调通过专门的监控系统,预防心脏骤停的发生、及时进行早期心肺复苏和早期除颤,同时强调了给予高质量CPR的重要性:以足够的速率和深度(5~6cm)按压胸部,允许每次按压后胸廓充分回弹,按压间隙双手应离开患者胸壁,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避免过度通气。
指南也指出,应充分利用社会媒体呼叫施救者,手机等现代化电子设备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那么,指南中具体做了哪些修改呢?修改1:及早识别、立即呼救新指南指出,一旦发现患者没有反应,医护人员必须立即就近呼救,但在现实情况中,医护人员应继续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然后再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或请求支援)。
此条建议变更的用意是尽量减少延迟,鼓励快速、有效、同步的检查和反应,而非缓慢、拘泥、按部就班的做法。
修改2:胸部按压所有心脏骤停患者胸部按压的强调事项是医护人员应为所有心脏骤停的成人患者提供胸部按压和通气,无论这是否因心脏病导致。
而且,医护人员比较实际的做法应是根据最有可能导致停搏的原因,调整施救行动的顺序。
深度在徒手心肺复苏过程中,施救者应以至少2英寸(5cm)的深度对普通成人实施胸部按压,同时避免胸部按压深度过大(>2.4英寸),否则会造成损伤。
但在不使用反馈装置的时候,难以判断按压深度,往往是过浅而不是过深。
频率对于心脏骤停的成人患者,施救者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速率进行胸外按压较为合理。
研究表明,当按压速率超过120次每分钟时,按压深度会由于剂量依存的原因而减少。
心肺复苏最新标准2015

心肺复苏最新标准2015心肺复苏(CPR)是一种急救措施,用于在心脏停止跳动或呼吸停止时维持血液循环。
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了最新的心肺复苏指南,对心肺复苏的操作标准进行了更新。
这些更新的标准旨在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并为急救人员和医护人员提供更清晰、更简单的操作指南。
根据最新的心肺复苏标准,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变化和更新:1. 胸外按压深度,AHA建议在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至少应达到5厘米(2英寸),最大深度不超过6厘米(2.4英寸)。
这一变化旨在确保足够的血液被推动到患者的大血管和重要器官,从而提高心肺复苏的有效性。
2. 胸外按压速率,AHA建议在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速率应为每分钟100-120次。
这一变化旨在确保按压的速率与心脏跳动的频率相匹配,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3. 呼吸比例,AHA建议在心肺复苏时,每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应进行2次人工呼吸。
这一变化旨在减少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之间的转换时间,从而提高心肺复苏的连续性和效率。
4.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AHA强调在心肺复苏中使用AED的重要性。
AED能够检测心律失常并提供电击治疗,因此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及时使用AED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5. 高质量心肺复苏的重要性,AHA强调了高质量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包括按压深度、按压速率、呼吸比例、胸外按压的连续性和中断时间的最小化等。
这些因素都对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产生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2015年最新的心肺复苏标准对心肺复苏的操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旨在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因此,对于急救人员和医护人员来说,熟悉并严格遵守这些最新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准确地进行心肺复苏,才能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
希望通过这些最新标准的推广和实施,能够为更多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2015心肺复苏(CPR)

• 早期除颤(1分钟内)成功率97%。 • 如果将电极片放在距离起搏器或植入式心律转 复除颤器装置至少 8 厘米以外的位置,则不会 损坏装置的起搏、检测或捕获功能。
电极板位置
标有Apex的电极板放置在 胸部左侧锁骨中线4-5肋 间,另一个放在胸骨右侧 锁骨中线2-3肋间
单相除颤电流方向图
单相波除颤仪
缺
点:
除颤需要的能量水平比较高,电流峰值 比较大,对心肌功能可能造成一定程度 的损伤 对人体经胸阻抗的变化没有自动调节功 能,特别是对高经胸阻抗者除颤效果不 佳
双相除颤电流方向图
双相波除颤仪
优
点:
随经胸阻抗而变化,首次电击成功率高
选择的能量较小,电流峰值较低或相对 “恒定”对心肌功能的损伤轻微
谁都无法拿到猝死的“免死金牌”
• 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的医生 • 还是拥有财富的名星:谢晋、侯耀文、马 季、柯受良、古月 • 还是身体素质强健的运动员:美国排球名 将海曼,中国蛙泳接班人庆文怡。 • 还是尚未成年的学生。
深圳地铁口女高管猝死
唐子人,哥伦比亚海洋公园成 功复苏猝死患者
不会救、不敢救
抢救争分夺秒
• • • • • 白金时间 一分钟。成功率90% 黄金时间 四分钟 白银时间 4-8分钟 白布单时间 8-10分钟 每延长1分钟施救成功率下降10%
心脏骤停分类
1 心室颤动(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最常见(77-84%) 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复苏成功率高。
BLS中成人高质量CPR注意事项
施救者应该
心肺复苏术CPR(2015年国际新标准操作)

心肺复苏术,简称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意指当一个人因某种因素造成呼吸,心跳停止,而产生悴死现象,为紧急掌握患者生机,将患者从鬼门关抢救回来的一种急救技术.心肺复苏术(CPR)是现场急救的技术,如果在患者倒地後四分钟之内进行CPR ;八分钟内做高级心脏救护术(ACLS),则患者救活率高达43%.许多危急的生命,以CPR抢救回来。
在美国西雅图,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成年人会此技术,而在国外其对悴死病人的救活率超过百分之四十。
反观国内,在紧急救护网体制尚未建全下,依一项研究显示,患者到医院前的救活率只有百分之一点四,这其中原因乃是我国医院及社团不够重视CPR和ACLS训练,且大多数人无受过正规的心肺复苏术训练。
心肺复苏2015年国际新标准操作流程一、首先评估现场环境安全1、意识的判断: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喂!你怎么了?”告知无反应。
2、检查呼吸:观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1001、1002、1003、1004、1005…)告知无呼吸3、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告之无搏动(数1001,1002,1003,1004,1005…判断五秒以上10秒以下)。
4、呼救:来人啊!5、松解衣领及裤带。
6、胸外心脏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深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陷深度5 ㎝)7、打开气道:仰头抬颌法。
口腔无分泌物,无假牙。
8、人工呼吸:口对口吹气量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1200毫升,胸廓稍起伏即可。
吹气时间不宜过长,过长会引起急性胃扩张、胃胀气和呕吐。
吹气过程要注意观察患(伤)者气道是否通畅,胸廓是否被吹起。
9、持续2分钟的高效率的CPR: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操作5个周期。
(先心脏按压,后送气)10、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听是否有呼吸音,同时触摸是否有颈动脉博动)。
2015标准心肺复苏方法及步骤

标准心肺复苏方法及步骤心肺复苏(CPR)是一种针对心脏骤停和呼吸停止的紧急生命支持技术,标准步骤如下:
1.识别心脏骤停和呼吸停止。
2.请求紧急医疗服务(EMS)并启动心脏骤停和呼吸停止应急响
应。
3.在等待EMS到达之前,进行基础生命支持(BLS)包括以下
步骤:
a. 轻拍患者肩膀并大声喊叫以确认患者是否清醒。
b. 如果患者无反应,立即呼救120或附近的急救电话,并让另一
名熟悉心肺复苏术的人员前来协助。
c. 除去患者身上的任何束缚物,将其放置为仰卧位,即肩膀平放,
头部无倾斜,双脚轻轻抬起。
d. 进行2次缓慢的呼吸(吹气),每次持续1~1.5秒,以确保患
者呼吸道畅通。
e. 每5个周期(每个周期包括2次呼吸、30次胸外按压和2次电
除颤),检查一次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
f. 电除颤时,选择非专业人员操作,以避免对患者的进一步伤害。
g. 持续进行心肺复苏术,直到EMS到达接管患者。
1.高级生命支持(ALS)包括以下步骤:
a. 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b. 建立静脉通道和输液。
c. 使用药物,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
d. 电除颤和心肺复苏术。
e. 进行高级心肺复苏术培训(如AHA或红十字会培训)。
f. 转运患者到适当的医疗设施进行进一步治疗和康复。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心脏骤停和呼吸停止患者,时间就是生命,越早进行心肺复苏术,患者的生存率就越高。
因此,在等待EMS到达之前,应尽快进行BLS操作。
201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201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国际心肺复苏指南(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是制定和推广心肺复苏基本技能和应急处理方案的权威指导。
它的主要目的是救助那些处于心跳骤停或呼吸困难状态的人,并提供了一套基于科学证据的操作步骤。
本文将介绍201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一些重要内容。
1. 核心原则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强调以下几个核心原则:- 早期心肺复苏:对于任何可能出现心跳骤停的患者,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步骤,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通气。
- 打电话求救:在开始心肺复苏之前,一定要尽快拨打急救电话,以确保专业医疗人员的迅速到场。
- 高质量胸外按压:胸外按压是复苏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应保持至少5厘米的按压深度和至少100次/分钟的频率。
- 避免停顿:尽量减少心肺复苏过程中的停顿时间,确保流畅的按压和通气。
2. 成人心肺复苏成人心跳骤停的处理步骤按照指南的要求应该为:确认患者无反应和无正常呼吸后,立即呼叫急救电话,并开始心肺复苏。
胸外按压和人工通气应该以30:2的比例交替进行,每两分钟需要检查自主心律。
如果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可用,应尽早使用。
3. 儿童心肺复苏儿童心肺复苏相较于成人有一些特殊要求。
当发生儿童心跳骤停时,首先需要保持先前确认的呼吸困难,并尽快呼叫急救电话。
心肺复苏步骤为: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通气,频率为至少100次/分钟。
儿童复苏时应使用深度足够压迫但不超过6厘米的胸外按压。
4. 呼吸困难处理除了心跳骤停之外,指南还提供了应急处理呼吸困难患者的指导。
如果患者仍有自主呼吸但存在呼吸困难,应将其放置在舒适姿势,鼓励患者进行缓慢的深呼吸。
如果患者意识模糊或伴有紫绀,则需要立即求助急救,并酌情给予人工通气。
5.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是一种用于恢复心脏正常节律的设备,可以在心跳骤停的情况下施行。
2015新指南心肺复苏

同步电复律
适应于: 心房纤颤电复律治疗 心房扑动和其他室上性心 律的电复律治疗 成人稳定型单型性室性心 动过速的电复律 治疗
双相波是 120 至 200 J 单相波是 200J 50 J 至 100 J 100 J
如果首次电复律电击失败,操作者应逐渐提高剂量。
除颤能量
关于电除颤的理想能量仍无定论,但有一点是确定的,能 量越小对心肌的损害也越小, 据报道,复苏后心功能不 全与电除颤能量有直接关系。如能量超过400焦耳病人就 可能发生轻微心肌坏死, 目前临床上掌握在200-400焦耳 之间。除颤器所释放电流应是能够终止室颤的最低能量。 能量和电流过低则无法终止心律失常,能量和电流过高则 会导致心肌损害。成人电除颤时与体形和对能量需求间无 确切的关系。
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CPR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
是一系列提高心脏骤停后生存机会的救命措施, 主要包括: 1、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 2、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dvanced cardiovascular life support , ACLS)
心肺复苏—BLS(CAB)
内容 识别 建议 无反应,没有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仅仅是喘息) 10s内未扪及脉搏(医务人员)
心肺复苏程序
按压速率 按压幅度 胸廓回弹 气道 按压-通气比 (置入高级气道前) 通气:非专业或不熟练时 使用高级气道(医务人员) 除颤
C→A→B
100-120次/分 5-6cm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 仰头提颏法(医务人员怀疑外伤:推举下颌) 30:2 单纯胸外按压 呼吸:10-12次/分;与胸外按压不同步 大约每次呼吸1s;明显胸廓隆起 尽快连接并使用AED;尽可能缩短电击前后的胸外 按压中断;每次电击后立即从按压开始心肺复苏
2015心肺复苏术

背景
开始复苏的时间与成活率
心肺复苏 <4分钟 >5分钟 8~12分钟 >12分钟 成活率 43% 18% 6% 0
概念
心肺复苏术(CPR):是针对心脏、呼吸骤 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进行胸外按压形成 暂时的人工循环,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 采用人工呼吸以纠正缺氧,并努力恢复自主 呼吸,从而促使心脏恢复自主搏动。
5. AED不能用于1岁以下婴幼儿,因电能太高;若除颤用于小儿,电能计 算是2J/kg,最大电压不能大于成人电压。
6.电极板用后,注意清洁,妥善保存。
一台无法工作的除颤仪,将置病人于死地!
除颤成功随时间延误而降低,每延误一分钟,存活率降 低7~10%,心室颤动常在几分钟内转为心跳停止。 早期除颤(1分钟内)成功率97% 强调除颤后,立即CPR。 在没有除颤仪时,胸前叩击,45%可恢复窦性心律,室 颤室速安全有效。
简易呼吸器的清洁与消毒
将各部件拆开,置入健之素等消毒液中浸泡半小
时,清水冲洗晾干调试后备用。特殊感染者,可
用环氧乙烷熏蒸。
储氧袋禁用消毒剂浸泡,因易损坏
简易呼吸器测试
注意:使用简易呼吸器容易发生的问题——活瓣漏气,使
病人得不到有效通气。所以一定要定时检查、测试、维修和保
养。气囊不宜挤压变形后放置,以免影响弹性。 1 气囊的测试
(如果有AED)
心肺复苏术流程:检查脉搏
不超过10秒钟 方法:检查者用一手中、食指的指腹,从喉节开 始沿气管向检查者一侧,轻压下滑至胸锁乳突肌 前缘,如果触及不到颈动脉搏动即认为无心跳。
心肺复苏术流程
体位摆放 取仰卧位 在地面或硬床板上 整体翻转,头颈身体同轴转动
2015年最新心肺复苏指南

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次数
2015( 重申 2010 版的建议): 施救者应尽可能减少胸 外按压中断的次数和时间,尽可能增加每分钟胸外按压的 次数。 2015( 更新): 对于没有高级气道接受心肺复苏的心脏 骤停成人患者,实施心肺复苏的目标应该是尽量提高胸部 按压在整个心肺复苏中的比例,目标比例为至少 60%。 理由: 胸外按压中断可能因急救需求(如心律分析和通气 等)而有意造成,也可能是无意造成(如施救者受到打扰 )。胸外按压比例是指实施按压的时间在心肺复苏所用总 时间中所占的比例。可以通过尽量减少胸部按压时的暂停 来增加胸外按压比例。胸外按压比例的理想目标尚未确定 。设定胸外按压比例,旨在限制按压中断,在心肺复苏时 尽可能增加冠状动脉灌注和血流。
• 如果紧急医疗系统采用包括持续胸部 按压的综合救治干预,对于院外心脏 骤停患者可以考虑在综合救治干预中 使用被动通气技术。 • 对于正在进行持续心肺复苏且有高级 气道的患者,对通气速率的建议简化 为每 6 秒一次呼吸(每分钟 10次呼吸 )。
与2010年版的心肺复苏指南对比
及早识别患者并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2015( 更新): 一旦发现患者没有反应,医护 人员必须立即就近呼救,但在现实情况中,医护 人员应继续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然后再启动应 急反应系统(或请求支援)。 2010( 旧): 医务人员在查看患者呼吸是否消 失或呼吸是否正常时,也应检查反应。 理由: 此条建议变更的用意是尽量减少延迟,鼓 励快速、有效、同步的检查和反应,而非缓慢、 拘泥、按部就班的做法。
在 2015《指南更新》中,针对医务 人员的关键问题及重大变更如下:
一、急救系统和持续质量改进
1• 这些建议使得应急反应系统的启动更加灵 活,更加符合医护人员的临床环境。鼓励 经过培训的施救者同时进行几个步骤(即 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以缩短开始首次 胸部按压的时间。
2015心肺复苏流程

2015心肺复苏流程首先,当你发现一个人突然倒地且没有呼吸,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然后立即呼叫急救电话。
在开始CPR之前,要确保患者躺在平坦坚硬的表面上,解开其衣服以便进行急救操作。
然后检查患者的呼吸,如果没有呼吸或仅有间歇性呼吸,即可开始进行心肺复苏。
接下来,进行胸外按压。
将一只手掌放在患者的胸骨中间位置,另一只手叠在上方,然后用身体重量压下去,每次按压至少压缩5厘米深,按压频率应保持在100-120次/分钟。
在进行按压时,要确保不要过于用力,以免造成患者胸部骨折。
同时,进行人工呼吸。
将患者头部向后仰,掀开患者的下巴,用手捏住患者的鼻孔,用嘴对嘴或口对口的方式进行人工呼吸。
每次呼吸应持续1秒钟,观察患者的胸廓是否有抬起的迹象,以确保呼吸到位。
在进行CPR的过程中,要保持持续不间断的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或患者恢复意识。
在进行CPR时,要尽量减少中断时间,以确保患者得到足够的血液和氧气供应。
除了基本的心肺复苏流程,AHA在2015年的指南中还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例如在进行CPR时可以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AED是一种能够监测心律并在需要时提供电击的设备,可以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为患者提供及时的除颤治疗。
另外,AHA还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医疗机构内进行心肺复苏时,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协作,按照统一的流程进行急救操作,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总之,2015年的心肺复苏流程指南为我们提供了最新的急救技术和操作建议,对于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具有重要意义。
急救人员和医护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熟练掌握这些技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肺复苏,挽救生命。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这一技能,多加练习,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闭式胸部 心脏按压与 人工呼吸相 结合,心肺 复苏术诞生
ZOLL提出 电击除颤, 和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构 成了现代心 肺复苏术
强调了心肺 复苏术中脑 和神经系统 功能的恢复, 诞生了心肺 脑复苏的新 标准
发展为心肺 复苏学,每 隔5年更新 心肺复苏指 南
前言
• 心脏骤停是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领域中最危急的 情况之一,表现为心脏机械活动突然停止,患者 对刺激无反应,无脉搏,无自主呼吸或濒死叹息 样呼吸,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常致患者即 刻死亡,即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SCD)。 • 我国SCD的发生率为每年41.84/10万(0.04%) ,以13亿人口推算,我国每年发生SCD 54.4万例 。即使在美国,SCD抢救成活率仍小于5%。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
• CPR标准用药
室颤
肾上腺素1mg,每3-5分钟重复一次 或血管加压素40IU,单次用药 +
胺碘酮首剂为300mg,每10-15分钟重复150mg,
可重复6-8次 或利多卡因1.0-1.5 mg/kg,每5-10分钟可再用 O.5O-0.75 mg/kg静脉注射,直到最大量为3mg/kg
心脏骤停分类
4 心电机械分离(pulseless electrical
activity)
极少(5-8%) 常为终末期心脏病,心泵衰竭 心脏应激性极差,复苏十分困难。
心肺复苏CPR
是一系列提高心脏骤停后生存机会的救命措施,
主要包括: 1、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
仰 头 抬 颏 法
托 颌 法
B、人工呼吸 (Breathing)
口对口/鼻:连续吹2口气,缓慢吹气,每次持续>1秒 有效指征:胸廓有起伏即可 有高级气道、双人施救时: 8-10 次/min 通气时不中止按压。
简化的成人BLS流程(非专业人员)
专业人员BLS整体流程
没有反应,没有呼吸, 没有脉搏(判断不超过10秒) 启动EMS,取AED
心脏骤停分类
1 心室颤动(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最常见(77-84%) 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复苏成功率高。
心脏骤停分类
2 无脉室速(Pulseless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心脏骤停分类
3 心搏停顿( Asystole)
较常见(16-26%) 多见于麻醉、手术意外和过敏性休克 其心脏应激性降低,复苏成功率低。
院外心脏骤停- 2010美国:
对于现场有高级生命支持急救人员为发生院 外心脏骤停的成人提供救治的情况,已制定 “终止高级生命支持的复苏规则”, 在满足 下列所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在使用救护车转移 之前终止复苏操作: 1、心脏骤停没有任何目击者 2、未实施旁观者心肺复苏 3、在现场进行一整套高级生命支持救治 后未恢复自主循环 4、未给予AED电击
• 胸骨下1/2中部
继续强调高质量的心肺复苏
按压频率至少为100次/分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 尽可能减少按压的中断
成人胸骨按下至少5厘米; 儿童和婴儿的按压幅度至 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 儿童大约为5厘米 婴儿大约为4厘米
双人按压时,每2min换人
BLS的程序
A、保持呼吸道通畅 (Airway)
基础生命支持 (Basic Life support,BLS)的程序
1、判断
2、呼救
3、放平患者,心脏按压
仰头抬颏
口对鼻 人工呼吸
4、疏通气道
5、口对口人工呼吸
心肺复苏术CPR
CPR的技术包含了三种基本的急救技巧
胸外按压(Compression) 开放气道(Airway) 人工呼吸(Breathing)
目标
• 减少患有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心肌坏死范围 ,从而保留左心室功能、防止心力衰竭并减 少其他心血管并发症。 • 避免出现主要心脏不良事件:死亡、非致命 性心肌梗塞以及需要紧急进行血运重建术。 • 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急性致命并发症 ,如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不稳 定型心动过速和有症状的心动过缓。
根据电流脉冲通过心脏的方向: 单相波除颤仪 双相波除颤仪 根据电极板放置位置: 体外除颤仪 体内除颤仪
根据脉冲发放与R波关系可分为同步与非同步
• ⑴同步电复律: • ⑵非同步电复律:
电复律/除颤能量选择
电复律 类型 心律失常 类型 房颤 单相波能量 (焦耳) 200 50-100 100 360 360 双向波能量 (焦耳) 120—200 50-100 100 150-200 150-200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ACLS
• 指由专业急救、医护人员应用急救器材和药品 所实施的一系列复苏措施,主要包括人工气道 的建立、机械通气、循环辅助仪器、药物和液 体的应用、电除颤、病情和疗效评估、复苏后 脏器功能的维持等。
心肺复苏术CPR
CPR开始的时间 1分钟 4分钟内 6分钟内 8分钟内 10分钟内 CPR成功率 >90% 60% 40% 20% 0%
胸外按压 人工通气
(30:2)
AED到达
可以除颤 电击一次后 继续5个周期CPR
分析心律
不可除颤
继续 5个周期CPR
自主循环恢复,复苏成功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
• 气道建立:
气囊-面罩、气管插管等
• 气道管理和通气
潮气量控制在500-600ml(6-7ml/kg) 呼吸频率在 8-10次/分 短时间提供100%的氧气
心脏电复律
• 心脏电复律是利用外源性电流治疗心律失 常的一种方法。 • 通过电击心脏来终止心房纤颤、心房扑动 、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 纤颤等快速型心律失常恢复正常心律的一 种有效方法。包括电复律和电除颤。 • 用于转复各种快速心律时称为电复律。 • 用于消除心室颤动时称为电除颤。
分类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
2、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dvanced cardiovascular life support,ACLS)
基础生命支持BLS
• BLS是心脏骤停后挽救生命的基础,主要 是指徒手实施CPR。BLS的基本内容包括识 别心脏骤停、呼叫急救系统、尽早开始 CPR、迅速使用除颤器/AED除颤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
• CPR标准用药
心室停搏与电机械分离
肾上腺素1mg,每3-5分钟重复一次
Hale Waihona Puke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
• 碳酸氢钠
• 不常规使用碳酸氢钠。 • 当代谢性酸中毒是心脏骤停病因等特殊情况 下可以使用。
• 溶栓治疗
• 溶栓治疗增加颅内出血风险,但怀疑或确定 肺栓塞是心脏骤停的病因时,可考虑经验性 溶栓治疗。
2015年心肺复苏指南展位
• • • • 1、CPR的优先顺序 2、机械CPR装置 3、低温治疗 4、复苏后管理
Thank
you!
资料源于2010年10月18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公布最新心肺复苏(CPR)指南
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的程序 C、胸外心脏按压 ( compression )
单人复苏 30:2
按压时,肘应伸直, 依靠肩和背部力量 按压和放松时间大致相等
双人复苏 30:2
心脏按压部位确定法
复苏后综合管理
根据血氧饱和度调整吸氧浓度
尽可能将氧合血红蛋白 饱和度保持在94%到99% 之间。 氧合血红蛋白饱和度为 100%,可能对应动脉 氧分压(Pao2)为大约 80-500mmHg之间的 任意值。
在恢复自主循环后,将 吸氧浓度调整到需要的 最低浓度,实现动脉氧 合血红蛋白饱和度≥94%
ACS中的心肺复苏-2010美国
同步
房扑 阵发性室上速 单型性室速 多型性室速
非同步
室颤和室扑
单相除颤电流方向图
双相除颤电流方向图
自动体外除颤仪(AED)
电击除颤(defibrillation)
除颤时机:室颤、无脉性室速、多形性心动过速 电极位置:四个电极片位置(前-侧、前-后、 前-左肩胛、前-右肩胛)对于治疗心房或心室心 律失常的效果相同 非同步:仅1次单相360J或双相200J电击除颤 电除颤后立即CPR,连续做5组,约2分钟
心肺复苏
*********************
背景
《2010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
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心肺复苏2011中国专家共识》
心肺复苏的发展历史
1960 1966 1985 2000 2005 2010
1950
美国的Peter Safar和 James Elam 医生开始采 用人工呼吸 来复苏病人
• 心脏骤停时不推荐常规使用起搏治疗。
复苏后综合管理
移送至ICU加强监护
A
预防及治疗 MODS,避免 过度通气与氧 过剩
E 心脏停止后监护
B
维持心肺功能 及重要器官血 流灌注
控制体温以达 到最理想的神 经系统复原
D
C
对ACS及其它 可逆因素的辨 识与治疗������ ������ ������ ������ ������ ������ ������
早起动
早CPR
早除颤
早ACLS
综合治疗
2010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院外心脏骤停- 2010美国:
• 接受了基础生命支持的成人,已制定“终止基 础生命支持的复苏规则”,在满足下列所有条 件的情况下可在使用救护车转移之前终止基础 生命支持: • 急救医务人员或第一旁观者没有目击到心脏骤 停 • 完成三轮心肺复苏和 AED 分析后没有恢复自主 循环 • 未给予AED电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