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标准
二、课程概述
1、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非模具专业学生的一门拓展专业课。

该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

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冲压工艺及冲模设计的基本知识,了解冲模加工的特点,初步具有编制冲压工艺规程的能力,具有进行设计简单冲模的能力;了解塑料成型的特点,掌握塑料模的基本结构和塑料模设计的基本知识。

2、课程与前修后续课程的关系
开设本课程,是在修完《高等数学》、《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金属工艺学》等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后开设;与该课程平行开设的课程有:《数控自动编程技术》,这些课程讲述了机械零件的加工方法,而模具零件也是机械零件的一类,其他零件适用的模具零件也适用。

3、课程标准基本理念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形成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整体框架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4、课程标准设计思路
针对岗位工作过程任务、项目实用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以及职业素质培养,符合高职教育中突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特色。

在设置上具有针对性同时又强调适应性,课程内容不能太专、太细,而要考虑到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能跟上时代发展、职业变化的需求而不断调整自身的问题,因此着重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

因此,讲授必需冲压和塑料成型基础知识,着重介绍典型模设计制造内容,并适当简介新工艺和新的成型模具。

本课程标准用于指导非模具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的建设与教学实施。

三、课程目标
1、课程总体目标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拓宽机械类非模具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和就业面。

使机械类非模具专业的学生具有从事模具设计、模具加工工艺规程编制及实施、模具零部件生产、模具装配与调试、模具维修、模具加工质量检验与质量管理等工作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冲压工艺及冲模设计的基本知识,了解冲模加工的特点,初步具有编制冲压工艺规程的能力,具有进行设计简单冲模的能力;了解塑料成型的特点,掌握塑料模的基本结构和塑料模设计的基本知识。

2、知识、能力与素质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塑料模的基本结构和塑料模设计的基本知识;
掌握冲压工艺及冲模设计的基本知识;
初步具有编制冲压工艺规程的能力;
具有进行设计和制造简单冲模的能力;
了解塑料成型特点,掌握塑料模的基本结构和塑料模设计的基本知识;
掌握模具基本概念及模具技术范畴。

(2)能力目标
①专业能力
初步具有编制冲压工艺规程的能力;
具有设计和制造简单冲模的能力;
具有设计和制造简单注射模的能力;
具有阅读模具相关图样的能力。

②方法能力
具备查阅资料的自学能力;
具备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备利用已有知识分析概括未知知识的能力;
独立工作能力;
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能力等。

③社会能力
a、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
b、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
c、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d、具备沟通能力和主动服务意识、法律意识。

(3)素质目标
a、具有勤奋学习的态度,严谨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
b、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c、具有高度责任心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d、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内容标准
1、课程内容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的设计应紧紧围绕培养相关模具专业技能型人才这一目标,注重学生模具基础能力和解决现场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有针对性地在重点教学内容上加强。

通过对长株潭地区模具相关企业的走访和对市场的调查了解,目前本地区模具行业中注射模约占塑料模的40%,冲压模约占30%,因此,在教学内容选取上将注射模设计和冲压模设计作为重点讲授。

对于其他成形工艺内容作为一般介绍。

模块一:冲压模具设计基础
模块二:冲裁工艺及冲裁模设计
模块三:弯曲工艺及弯曲模具设计
模块四:拉深工艺及拉深模设计
模块五:其他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
模块六:冲压模具设计实例
模块七:塑料成形概述
模块八:注射成形工艺及注塑模
模块九:其他塑料成形工艺与模具
2、课程内容标准
五、课程实施建议
1、教学建议
(1)教学模式
本课程理论性较强,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在资讯阶段主要采用讲授方法,使学生获得模具基础知识,然后给定工作任务,结合教师引导和分析,以学生为主,可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选用训练,教师最后做总结和打分等。

培养专业能力的同时,注重方法能力和核心能力的培养。

教学和实训主要场所为教室,可根据学校实训设备,增加一些实训环节,提高学生对模具设计与制造方面感性认识。

(2)教学方法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以项目教学法为主体,配合诸如“案例分析”、“讨论式教学”、“启发引导教学”和“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3)教学手段
①多媒体技术应用
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取得实效。

②实操练习
学生通过模具拆装实训,掌握模具结构组成、零件功能,增强理论与实践知识的结合。

2、教学团队建议
(1)团队结构与规模
该门课程最好形成3人的教学团队,形成梯队结构。

(2)课程负责人要求
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中级职称以上的双师型教师。

(3)教师专业背景与能力要求
主讲教师:担任本课程的主讲教师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较强的科研能力和一定的企业实际工作经历,具有双师素质;熟悉与本课程相关的行业行规;熟悉与本课程相关典型企业的组织结构,了解典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流程,熟悉企业典型经济业务的业务流程;能采用案例分析法、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启发引导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

专业实训指导教师:对学院的实习实训设备的工作性能和特性要求熟悉,具有较好的操作动手和教学指导能力,能解决学生在操作练习时的疑难,有一定的教学组织与管理能力。

兼职教师:行业企业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具备教师基本素质和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和管理经验;熟悉不同岗位的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流程;熟悉特定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生产经营管理的相关制度;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相当的教学技能指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

3、实习实训条件建议
实施本课程教学,校内、外实习实训硬件环境应具备以下条件:
(1)校内实训条件
①有专用的教学与实训室,理实一体化教室,能够满足一个正常教学班级的教学组织活动。

(2)校外实训条件
建议有一至两家模具设计与制造企业,供学生参观与见习。

4、教材及参考资料建议
(1)教材
教材选取应遵循“适用、实用、够用”的原则。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应图文并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各种冲压成形和塑料成形的认识和理解。

教材表达要精练、准确、科学。

教材的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试运行,要将本专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时地纳入,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2)参考资料
●基本的《模具设计与制造》多媒体网络课程资源。

●有关模具设计软件。

●《模具设计手册》、《模具制造工艺手册》、《模具国家标准》和有关专业图书
与期刊等图书资源。

●来自企业的合作伙伴提供的企业生产与管理规范、生产案例等企业生产软资源。

5、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建议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课程资源的利用率。

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多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产学合作开发实验实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的市场企业的资源,进行产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行“工学结合,工学交替”,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要求,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六、教学评价建议
1、考核方式
课程的考核评价采用“过程+考试结果”的方式进行,即学生综合成绩的评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考核评价,即为过程考核,在平时以实务或项目完成情况适当方式给出成绩;二是通过对学生提交的工作成果、理论作业、调查报告以及期末试卷测试成绩对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程度进行考核评价。

2、考核内容
考核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具体技能方法的掌握程度,工作方案设计实施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工作态度(包括出勤、纪律),工作效率(包括进度),工作质量(失误率、正确率)等。

3、考核结论
考试结论采取百分制评价,形成性评价占60%,终结性评价占40%。

其中形成性评价中包含教学中的任务考核和平时出勤等。

七、其它说明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