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系统论的观点作指导的原则
现代教育技术概述参考答案
第1章 现代教育技术概述1.什么是教育技术?2.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是什么?3.什么是现代教育技术?4.现代教育媒体的特点是什么?5.联系实际谈谈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6.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的要点是什么?对研究现代教育技术有什么指导意义?7.学习理论有哪两个主要流派?它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8.什么是传播理论?简述传播理论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关系。
9.信息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是如何指导教学过程的实施的?10.什么是系统论?什么是教育系统论?11.系统科学理论对现代教育技术有何影响?12.什么是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对教育体制将产生什么影响?13.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什么?14.简述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
第1章 现代教育技术概述(参考答案)1.什么是教育技术? 答:教育技术这个术语于70年代在正式文件中出现,它是在视听教学、程序教学和系统设计科学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教育学科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
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系统科学提高教学效益,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理论和实践的技术。
它通过研究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来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即解决"如何教"和"怎样教好"的问题。
1970年美国总统咨询委员会从方法和方法论的角度下了另一定义,认为教育技术是设计实施以及评价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
随着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人们认识到教育技术既不是单纯的物化技术,也不是单纯的系统技术,而是分析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综合技术。
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发表了关于教育技术的最新定义,其表述为:"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是什么? 答: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强调从学习者的角度,利用系统方法组织教学过程,优化协调教学资源。
请结合您的经验谈谈您是如何理解教育技术中的“技术”的?
(1)请结合您的经验谈谈您是如何理解教育技术中的“技术”的?所谓现代教育技术就是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教育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目前主要指计算机技术、数字音像技术、电子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卫星广播技术、远程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及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
它是现代教学设计、现代教学媒体和现代媒体教学法的综合体现。
是以实现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效果、教学效益最优化为目的。
可从三方面来理解教育技术:(1)教育技术是教育过程中所用到的各种物化手段。
从最基本的黑板、粉笔、文字教材、教具、投影仪、幻灯机、电视机、有线与无线扩音系统、视频展示台到多媒体计算机;CAW闭路电视教学网络系统、计算机双向传输交互网络系统等都是教育技术的硬件组成部分。
(2)教育技术又是经过精心选择和合理组织的学习教材,这些学习教材应当满足社会和学生个人学习的需要,还必须符合认知规律,适合于学生的学习。
这是教育技术的软件组成部分。
(3)教育技术还是设计、实施和评价教育、教学过程的方法。
诸如夸美纽斯的直观教学法、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以及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所提倡的启发式教学法等各个阶段、各个时期的教育、教学方法。
这也是教育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教学规律看:现代教育技术克服了传统教学知识结构线性的缺陷,具有信息呈现多形式、非线性网络结构的特点,符合现代教育认知规律。
从教学模式看: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系统既是一个可以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与系统,同时又是能够形成相互协作的教学环境与系统。
(2)在您的教学实践经历中,您觉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出现了哪些问题?您又有哪些好的解决方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的问题:理论理解方面存在的问题:观念转换滞后;体制上存在的问题;在课程整合中混淆了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教师对课程整合的内涵认识肤浅。
;教师对信息素养的理解不够准确。
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配套设施跟不上;整合中过分偏重于素材性资源;课程整合中过分依赖网络资源,忽视了其它教学资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深度不够,只停留在媒体观上。
坚持系统观念推动改革行稳致远——论述学习贯彻全会精神
坚持系统观念推动改革行稳致远——论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坚持系统观念是全会提出“六个坚持”重大原则中的其中一条,强调要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这是一条十分重要的原则,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
系统观念作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就是要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一分为二地而不是绝对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行稳致远。
在40多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中,我们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握规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统筹协调,牢牢把握改革的主动权。
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坚持系统观念,运用辩证思维,才能从整体上更加全面、综合、准确地认识和处理问题,进而指导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胜利。
处理好经济与社会的重大关系。
经济发展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社会稳定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两者的关系问题是影响改革的协同性和可持续性的重大问题,一旦处理不好,容易造成经济发展受阻、社会矛盾频发等严重后果。
对此,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运用辩证思维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在制定政策与推进改革中,既要看到经济发展对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也要重视社会稳定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重大关系。
效率的提高要以公平为前提,公平要建立在效率的基础上,实现两者的辩证统一,才能使得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是关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平衡性、协调性与包容性的重大问题。
坚持系统观念,做到统筹兼顾,既要提升效率以创造更加丰沛的物质财富,又要保障公平以保证最广大人民的获得感;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加公平、更有效率、更可持续。
系统论的概念与基本原则
系统论的概念与根本原则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
系统思想源远流长,但作为一门科学的系统论,人们公认是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L.Von.Bertalanffy〕创立的。
他在1952年发表“抗体系统论〞,提出了系统论的思想。
1973年提出了一般系统论原理,奠定了这门科学的理论根底。
但是他的论文《关于一般系统论》,到1945年才分开发表,他的理论到1948年在美国再次讲授“一般系统论〞时,才得到学术界的重视。
确立这门科学学术地位的是1968年贝塔朗菲发表的专著:《一般系统理论——根底、开展和应用》〔《General System Theory; Foundations, Development, Applications》〕,该书被公认为是这门学科的代表作。
系统一词,X于古希腊语,是由局部级成整体的意思。
今天人们从各种角度上研究系统,对系统下的定义不下几十种。
如说“系统是诸元素及其顺常行为的给定集合〞,“系统是有组织的和被组织化的全体〞,“系统是有联系的物质和过程的集合〞,“系统是许多要素保持有机的秩序,向同一目的行动的东西〞,等等。
一般系统论则试图给一个能描示各种系统共同特征的一般的系统定义,通常把系统定义为:由假设干要素以肯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
在这个定义中包含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说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
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全部系统的共同的根本特征。
这些,既是系统所具有的根本思想观点,而且它也是系统方法的根本原则,表现了系统论不仅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具有科学方法论的含义,这正是系统论这门科学的特点。
,贝塔朗菲对此曾作过说明,英语System Approach直译为系统方法,也可译成系统论,因为它既可代表概念、观点、模型,又可表示数学方法。
系统论的概念与基本原则
系统论的概念与基本原则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
系统思想源远流长,但作为一门科学的系统论,人们公认是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L.Von.Bertalanffy)创立的。
他在1952年发表“抗体系统论”,提出了系统论的思想。
1973年提出了一般系统论原理,奠定了这门科学的理论基础。
但是他的论文《关于一般系统论》,到1945年才分开发表,他的理论到1948年在美国再次讲授“一般系统论”时,才得到学术界的重视。
确立这门科学学术地位的是1968年贝塔朗菲发表的专著:《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和应用》(《General System Theory; Foundations, Development, Applications》),该书被公认为是这门学科的代表作。
系统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是由部分级成整体的意思。
今天人们从各种角度上研究系统,对系统下的定义不下几十种。
如说“系统是诸元素及其顺常行为的给定集合”,“系统是有组织的和被组织化的全体”,“系统是有联系的物质和过程的集合”,“系统是许多要素保持有机的秩序,向同一目的行动的东西”,等等。
一般系统论则试图给一个能描示各种系统共同特征的一般的系统定义,通常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
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
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
这些,既是系统所具有的基本思想观点,而且它也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表现了系统论不仅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具有科学方法论的含义,这正是系统论这门科学的特点。
,贝塔朗菲对此曾作过说明,英语System Approach直译为系统方法,也可译成系统论,因为它既可代表概念、观点、模型,又可表示数学方法。
请从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视角,谈谈如何理解并践行坚持守正创新及坚持系统观念的思
请从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视角,谈谈如何理解并践行坚持守正创新及坚持系统观念的思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新高度,提出的关于发展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就必须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指导我们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
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回答了新形势下我国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用新的思想和观点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新时期我们党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同时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性质和宗旨。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则。
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人口、环境相协调,体现了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科学自然观。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原理。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统筹兼顾,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在发展问题上的运用。
落实到发展的实践中,就是要坚持“五个统筹”。
新闻采编综合素质理论素养与专业技能考试(样卷2)参考答案【最新】
新闻采编综合素质理论素养与专业技能考试(样卷2参考答案)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范围:教材第一、二部分分值:200分考生姓名_________ 所在媒体_________第一部分:理论素养(满分100分)一、填空题(共10分;每空0.5分)(答案在教材内可寻)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对新闻工作的启示可以总结为“坚持‘两个原则’和处理好‘三对关系’”。
坚持“两个原则”指的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坚持适度原则;处理好“三对关系”指的是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本质和现象的关系和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2、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主要有行为主义学派、精神分析学派、人本主义学派、认知心理学派和神经生理学派。
(写四个即可)3、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个主要部分。
具体来说它是由“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组成的。
4、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法律义务主要体现在维护国家安全、保障社会秩序、维护司法公正和不侵害公民和法人的人格权与著作权。
二、名词解释(共25分;每题5分;答题者请在6题中选择5题作答)名词解释答题步骤说明:第一步:解释基本概念第二步:概念特征和理念的简要说明阐释第三步:概念存在的意义价值社会化:社会化是指社会对个人的教化,以及个人主动对社会进行适应的过程。
简单地来说就学习怎么做人、做一个合格的人的过程。
社会化分基本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反向社会化等类型。
基本社会化就是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比如,刚出生的孩子经过二十多年的培养,大学毕业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继续社会化是指成年人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主动选择、学习和接受新的文化的过程,如结婚后学习怎样做丈夫、做爸爸;父母年老去世后学习怎样适应这个变化等。
再社会化也称重新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以前的社会化不太成功,需要重新再社会化一遍。
比如,一个被判刑的罪犯就需要监狱等教化机构来帮助他重新做人。
反向社会化,是指传统的受教育者对施教者返回去施加影响,向他们传授社会变化后的新知识,如子女教父母如何上网、学习外语新知识等。
坚持系统观念 促进协调发展
坚持系统观念促进协调发展坚持系统观念促进协调发展近年来,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持续增长,国际影响力和国家实力不断提升。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发突出,如环境污染、资源匮乏、人口老龄化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坚持系统观念,促进协调发展。
什么是系统观念?系统观念是指从整体的角度看待问题,强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注重整体综合效益。
在促进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局限于个别问题或个别部门,而应该从系统的角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首先,坚持系统观念有助于优化经济结构。
在传统的发展模式下,我们往往只关注经济增长的速度,而忽视了经济结构的合理性。
这导致了资源的过度使用,环境的破坏和不可持续发展。
然而,如果我们能够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待经济问题,就能够发现经济结构中的不平衡和矛盾,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改善。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发展环保产业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其次,坚持系统观念有助于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由于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忽视,使得我们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
如果我们只关注经济发展,而不顾生态环境的改善,那将是一种短视和自我毁灭的做法。
然而,如果我们能够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待生态环境问题,就能够发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生态修复来恢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通过生态保护来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
再次,坚持系统观念有助于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和谐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基本要求,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条件。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社会矛盾和冲突时有发生。
如果我们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那将是社会不稳定和社会动荡的隐患。
然而,如果我们能够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待社会问题,就能够发现社会各个层面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中医药学论文范文:复兴中医药学思考
复兴中医药学思考1复兴中医药要克服对中医药学无科学价值的错误倾向中医药学是否具有科学价值?本来是一个实践中的客观效果问题,应该由社会实践中的主体—广大人民群众去判断。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的实践证明,中医药学不仅在理论上是正确的,而且在实践中也无数次地证明了它的真理性、有效性。
当今国际上好些著名研究机构,如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心脏病研究中心、英国卡迪夫大学、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专家等,对中医药学的确切疗效、专利申请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广泛认可和热忱参与,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说得好:“中国对世界是有很大贡献的,我看中医是一项。
中医尽管有些道理还说不清,但行之有效就是真理。
”可是,近代以来特别是鸦片战争中,传统的优秀的文明古国被西方坚船厉炮的强攻下打败后,一些学习西方、主张革命的先进知识分子,出于当时救亡图存的需要,却对包括中医药学在内的传统文化也丧失了信心,产生了疑问。
连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倡导者、领导人也对中医药学的科学性,提出了疑问。
陈独秀说:中医“既不能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菌毒传染,更无闻焉。
”胡适说:“西医能说清楚他得的什么病,诊断病在什么地方、什么性质、什么原因,而且可以看得见—显微镜下可以看得见。
中医能治好病,但就是说不清楚得的什么病,所以中医不科学。
”正是由于种种复杂原因而提出的这些误判的影响,中医药学无科学价值的认识一直危害着中医药学事业的繁荣和昌盛。
为什么时至今天,仍有人会将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药学视为无科学价值的呢?依笔者看来,要正确地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这一错误倾向产生的特殊历史条件和认识根源,从而对症下药,拨乱反正。
笔者认为,这些复杂认识根源中最为主要的是4个方面:一是落后挨打,被打懵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医药学地位作用的认识出现了误判。
这种认识上的误判,是一些人认识上片面化、走极端的体现,不仅未能真正找到中华民族求亡图存之道,反而导致丧失民族自信和自尊,贻害无穷。
运用马克思系统观点
运用马克思系统观点
运用马克思系统观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整体性原则:将事物视为一个整体,注重其整体功能的发挥,强调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而不是仅仅关注某个单一的部分。
2. 动态性原则:认为任何系统都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一定环境中,与外界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发生变化。
这要求我们把握并遵循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客观规律,着眼于系统的动态性,对事物发展环境进行系统分析和整体把握。
3. 开放性原则:马克思主义系统观认为系统是开放的,与外界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因此,应该注重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外部变化。
4. 有序性原则:系统内的各要素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和功能定位,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则和顺序排列,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
这种有序性是系统稳定性和功能发挥的重要保障。
5. 自组织性原则:系统具有自我组织和自我调整的能力,能够在外部环境的变化下自行调整其结构和功能,以实现自身的平衡和发展。
这种自组织性是系统生命力和创新力的源泉。
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系统观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处理发展中的矛盾。
同时,它也可以指导我们进行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系统论的基本原则
系统论的基本原则
1、统一性原则:把系统划分为子系统,每个子系统的模型都应该是相同的,以便于实现系统的统一性;
2、抽象性原则:系统应该以抽象的方式来描述,而不是以具体的方式来描述;
3、结构性原则:系统应该以模块化的方式来构建,以便于模块之间的重用;
4、可维护性原则:系统应该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以便于在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够快速地恢复;
5、可扩展性原则:系统应该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以便于在系统发生变化时能够快速地应对;
6、可测试性原则:系统应该具有良好的可测试性,以便于在系统实施前能够准确地验证系统的功能;
7、可操作性原则:系统应该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以便于用户能够轻松地控制系统。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与技术】练习题及答案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与技术第一章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 )是措预知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存在的固有的或潜在的危险. 并且为消除这些危险所采取的各种方法、手段和行动的总称。
A、建筑B、质量C、造价D、安全谷案:D2、安全不但包括( ),还包括资产安全。
A、人身实全B、社会稳定C、环境治理D、菅理制度答案:A3、安全问题是随着( 〕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的发展而发展的.A、投标B、工程开工C、生产D、:生产力答案:C4、( )与生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A、质量B、生产C、安全D、价格答案:C5、( )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促进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A、安全B、生产力C、管理体系D、市场环境答案:A6、( )是以安全为目的,制定有关安全工作的方针、政策、计划,通过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职能,合理有效地使用人力、财力、物力、时间和信息,为达到预定的安全防范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的总和.A、安全管理B、综合治理C、预防为主D、施工过程答案:A7、建筑业()的特点使其成为高危行业。
A、高危行业B、劳动密集型C、高处作业D、机械化程度高答案:B8、安全管理的基本要素包括人、财、物、()、时间、机构和制度等,前五项是管理内容,后两项是管理手段。
A、机械B、管理C、信息D、环境答案. C9、基本要素中的(人)既是被管理者,又是掌握管理手段的管理者,具有巨大的能动性,是现代化管理中最为重安的因素.A、材料B、机械 C. 信息D、人答案:D10、(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就是研究如何正确而有效地处理人、财、物、信息、时间、机构和制度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以达到管理的目标.A、安全管理B、综合治理C、制度建设D、安全文化答案:A11、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为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 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而采取一系列()措施:A、系缔B、组织C、行为D、控制答案:B12、安全管理的{)是发现、分析和消除生产过程中珀各种危险,防止发生事故和职业病,避免各种损失:,保障员工的安全健康,从而推动企业生产的顺利发展。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意见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意见2011-04-14 13:42 浏览次数:文章来源:教务处经贸教字〔2011〕3号依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确定“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的通知》(教高函〔2010〕27号)要求,结合学院《关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经贸教字〔2011〕1号),现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提出如下原则意见。
请各系(院)参照此意见,切实研究并落实。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切实加强质量内涵建设;实践校企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方式,努力营造有利于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合作育人环境;继续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突出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开放性、实践性、适应性和灵活性;充分发挥学院骨干高职院校的示范作用,努力打造“经贸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院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基本原则1.系统性原则:积极探索并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抓住管理、条件、内容等要素,考虑教学活动、教学管理全过程,以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队伍、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为切入点,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开放性原则: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推进产学融合,加强和企业在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生产性实训与顶岗实习及协同管理等方面的合作,充分体现“对接行业发展、促进校企共赢、保障学生就业”的高职教育理念。
3.实践性原则: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合理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凸现工作学习一体化的特色;科学设计生产性实训及顶岗实习环节,力求实现“所学”与“所用”零距离;继续实施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企业工作经历证书并重的“三证书”制,确保学生在学期间既能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又能掌握未来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
使用系统论时必需遵循的三大原则
使用系统论时必需遵循的三大原则系统论是把对象作为整体加以考察、研究的方法论。
它是以系统有机联系的整体作为研究点,着力在整体与部分、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地、准确地、全面地考察对象,以求最优秀的处理间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科学方法。
用系统的方法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时,要遵循如下的原则:1、整体原则“客观世界的统一性是系统方法整体性原则的来源和依据,也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出发点。
”这种原则,要求人们在研究问题时,立足点要高,站在全局的高度,把研究的对象看作一个整体,然后解剖分析这个整体—即系统的子系统,还可进一步对子系统进行研究,找出构成子系统的要家。
再进一步研究要素如何构成子系统,子系统怎样构成系统—即整体。
当然,对于要素与要素之间、子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关系,相互之间存在的矛盾,我们要考虑如何解决矛盾,发挥各种有利的因素,使局部服从整体,有利于整体的协调运转,以期达到全局上最好的效果。
例如大学生,用系统论的方法进行研究,就必须把他放在人的这个大系统中加以考察,从中了解其全面的规律性。
2、联系原则客观世界是一个有机的联系整体。
任何科学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我们在选题、研究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这一联系的原则,如经济,它必然和政治、法律、宗教、文学等都有联系。
中国的经济,也必然会和世界各国的经济或多或少有联系。
再如法律,同样和政治、经济、文化、国情有必然的联系,舍去这些联系,那么就不存在法律,或者说是一纸空文。
所以.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我们可以选用这种方法.对提高论文的质量会有助益。
3、最优原则最优原则,是系统方法的出发点和归宿。
这种方法,是指人们在研究问题时,从各子系统、要素中选取最优的方案,使系统具有最优的功能,表现出最优行为。
最优原则和整体原则、联系原则是密切联系的。
例如,经济和政治、法律、宗教、文化等的关系,要选取最优方法,就必须对那些有联系的因素进行全面考察,从众多的因素里选取最优的因素,才能体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
管理学原理概论
⏹概述⏹管理思想——产生、发展⏹基本原理——系统、人本、责任、效益⏹基本方法——行政、经济、法律、教育⏹基本职能——决策、组织、控制⏹领导职能——领导、激励、沟通⏹ 1.1 管理的概念⏹⏹管理的概念问题既是一个很普通又是一个很深奥的问题。
⏹结论:管理的概念不定,众说纷纭管理概念难以定义的原因⏹管理对象的广泛导致概念内涵的宽泛性⏹管理层次的跨度导致概念内容的复杂性⏹管理内容的变化导致概念理解的深入性⏹管理客观的实在导致人们站在不同的角度认识它,难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管理的概念⏹管理定义:管理者在一定条件下为有效实现目标,通过决策、组织、控制等职能来协调发挥组织中的人、财、物等高效运行的过程。
⏹管理实质:实现目标的过程⏹管理主体:管理者⏹管理对象:人、财、物、时间、信息⏹管理目标:达到高效⏹管理职能:决策、组织、控制、领导、激励、沟通1.2 管理的对象⏹人:指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两类,是管理要素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对人的科学管理是整个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要求是人尽其才。
⏹财:指管理中物的货币表现,它是管理的手段也是管理目的,管理的目的就是效益最大化,要求是财尽其效。
⏹物:指管理中物的要素,缺乏物资其他管理要素无法发挥作用,要求是物尽其用。
⏹时间:时间就是效率、时间意味着时机、效益。
⏹信息:指反映管理内容的数据,管理活动的基础是信息沟通,整个管理过程就是信息处理的过程1.3 管理的职能⏹制定目标——环境与条件决定目标——决策⏹拟定方案——运筹决策、制定计划——决策⏹结构设计——目标分解、任务落岗——组织⏹人员配备——人员选聘、考核培训——组织⏹纠正偏差——目标与实际比较纠正——控制⏹群体对象——需要统一指挥——领导⏹主观能动——需要调动积极性——激励⏹载体信息——需要避免传递障碍——沟通1.4 管理的性质⏹管理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即管理具有与指挥劳动和监督劳动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这是马克思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
“三生教育”理念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体现
“三生教育”理念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体现彭华军狄丹昆明市五华区教育科研中心650031 云南师范大学成人继续教育学院650092“三生教育”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认知行为过程。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
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
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的幸福生活的教育。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全过程中无时无刻不体现着“三生教育”的核心理念。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就是“三生教育”“三生教育”站在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融合的高度,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人、成才,关注人类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关注个体生命、生存、生活和做人、做事、做学问,着力开启学生心智,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爱心、感恩之心、社会责任感,从人生的起点上逐步建构个体成长的基础,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
从本质上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关注受教育者的发展,在心理健康教育者眼中,受教育者的发展包含四个方面:一是可持续发展;二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发展;三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四是坚信每一个学生都会发展。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有机体都有的一种天生的“自我实现”的动机,维果茨基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推断,人类心理发展存在一个“最近发展区”,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则是立足学生心理的“最近发展区”,凭借创造出学生新的心理发展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心理不断发展,以达到最佳水平。
从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三生教育”的本质分析不难发现,心理健康教育与“三生教育”均以围绕育人为本、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目标高度一致,所以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就是“三生教育”。
(精品)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1、健康的涵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完全按好的状态。
2、心理健康的涵义: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
3、制定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1)统计常模(2)社会规范(3)生活适应(4)临床诊断(5)主观经验4、西方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代表性观点:5、我国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代表性观点:6、心理健康的标准:(1)智力水平正常(2)自我意识正确(3)人际关系和谐(4)生活平衡积极(5)社会适应良好(6)情绪乐观向上(7)人格统一完善(8)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与目标:识记:1、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涵义: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2、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要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好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3、心理健康的具体目标: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増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4、教育性原则的涵义:是指教育者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积极中肯的分析,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5、全体性原则的涵义: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所有学生,全体学生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参与者,学校的一切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设施、计划、组织活动,都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需要和普遍存在的问题。
(完整版)《管理学》习题与答案——第06章组织文化
第六章组织文化一、教学要点1、组织文化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2、迪尔和肯尼迪的组织文化五要素。
3、麦金瑟的7S的基本内容。
4、系统论观点的组织文化的结构层次、表现形态和构成要素的基本内容.5、组织文化的功能.6、塑造组织文化的主要途径。
7、关键名词:组织文化、麦金瑟7S结构、组织精神、组织价值观、组织形象、二、习题(一)填充题1。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总和。
2.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__________,以及与之相适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化的精神。
3。
文化具有如下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为组织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总和。
5。
组织文化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6。
组织文化是以____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7。
组织文化的重要任务是增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8.迪尔和肯尼迪认为构成组织文化的要素有五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麦金瑟-7S结构中的七种文化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从现代系统论的观点来看,组织文化的结构层次有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组织文化的表现形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坚持以系统观念推进现代化建设
坚持以系统观念推进现代化建设作者:冯鹏志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1年第1期编者按为聚焦党校学员“两带来”,发挥党校优势、体现党校特色,本刊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务部合作,开设“党校学员‘两带来’”栏目,每期从党校学员“两带来”问题中选取两个问题,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解答。
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坚持系统观念作为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从实践角度看,我们应如何把握运用好这一原则,全面协调推动各方面工作和现代化国家建设?冯鹏志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将胜利完成,我国正进入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
由于各种复杂内外部因素的交织影响和深刻变动,这一阶段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机遇期,也势必表现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变期。
在这一全新的时空背景下,如何有效应对深刻复杂变化的发展环境、发展问题和发展矛盾,是摆在我们党和中华民族面前的重大时代课题。
正是在回应上述重大时代课题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从治国理政方法论的高度指出,“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要“善用系统思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也明确提出,坚持系统观念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
从实践的角度看,坚持系统观念的原则,就是要围绕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轴,在深入理解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国特色及其本质要求的前提下,切实把握好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的根本前提、实践导向、战略重点和科学程式,从而在时代风云变幻中全面协调推动各方面工作和现代化国家建设。
一、把握好坚持系统观念的根本前提:全面贯彻“两个维护”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有目的、有方向的现代化建设,是把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和建设现代化国家有机统一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就决定了坚持以系统观念推动现代化国家建设,必须坚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根本要求。
而“两个维护”作为党的最高政治原则的提出,正是我们党在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的基础上进行理论与实践创新的重大成果,体现了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要求与现代化国家建设的系统性要求相结合的创新典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信息系统是系统工程理论、现代管理理论与先进的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乃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
因为企业信息系统不只是单纯的计算机系统,而是人们借助于计算机进行管理的人—机系统。
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既要涉及到技术因素,又要涉及到人的因素;既要涉及到企业的内部环境,又要涉及到企业的外环境因素。
企业信息系统购建设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完成的,需要经过周密设计、反复论证、精心安排、细致实施等许多环节,就是说,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是一个生命周期。
国内外的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都告诉我们,企业信息系统建设决不是单纯的技术开发项目。
其中要涉及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计算机软件与网络的配备、有关人员的技术培训,以及信息系统的管理与维护等许多方面的问题。
因此,在企业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必须以系统论与系统工程的理论做指导,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处理问题,须采用自上而下的总体规划和自下而上分步实施的方法。
首先格整个系统作结构化的划分,然后从高层管理到基层管理,从整体到局部,从组织的功能、机制、任务到其内部每一项管理活动的细节来进行系统分桥与设计。
在信息系统的开发环境建设上,应注意协调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模式间的关系以及信息技术与管理方法的关系。
倍息系统是服务丁企业管理的,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许多人文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受组织管理模式的影响。
同时又要摆脱系统对企业机构的依从件,推动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使系统具有、2的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切美忘记,企业信息系统首先是一个系统。
既然是系统,就有它的系统日标。
范个系统的功能就是为了达到达个系统目标。
系统从环境取得信息,称之为系统的输入。
系统向外界环境发比信息,就是系统的输出。
企4r信息系统的功能就是把输入信息转换成输出信息。
企业信息系统uJ以分解为一组织相互关联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各自都有其独立的功能和自身的目标,1f它的边界,有它的输入、输出,但彼此联系.相互配合,共同实现系统的总目标。
一个子系统本身还可以分解出吏低一矮的广系统。
系统所以能够逐层分级.就是围为系统具有层次性。
凯然系统的结构具有层次性,当而对一个复杂的管理系统时,就应该自先看到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从战略上去观察一个系统的目标、功能与环境之间的输入、输出关系;其次,应当看到系统内部可以分解为几个子系统、子系统的功能、以及各个广系统之间的输入、输出关系,然后进“步去观察十系统内部的组成与功能。
只有对企业信息系统这个复杂的事物进行出上至下、由粗到细的逐级分解.才能清晰地、完整地剖析比系统的功能、系统的组织以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
只有这样,d能够保证既能把握全局,义可以按照需要,剖析到所应了解的任何——个细节。
以系统工程的观点做指导进行信息系统工程建设,就应当密切注意部门之间的协调、项目之间的衔接、信息工作人员之间的配合。
现在,有不少企业开发了‘些单项数据处理项目。
这种开发工作往往是一个个项目孤扩地进行开发的,他们各自运用—台微机,各有自己的程序和数据,而项白之间吁不联系。
一个企业.如果相互之间不能通气,系统之问不能连接,数据就无法共享。
当项日之间必须连接时,不得不做很大的修改。
甚至推翻以前的全部工作而重新开始。
尤其是在数据信息方面.问题也不少,同样的数据,在同·个企业的不同部门内都不能够统一,相互之间就很难沟通联系。
还有这种情况,有的部门花了大量的时间、做了大量的工作,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后来发现其他部门也在做着同样的1:作,重复收集和重复处理着相同的数据。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各个部门之间缺乏联系,没能以系统工程的观点指导自己的工作。
企业信息系统中的个子系统本是企业大系统中的·个组成部
分,因而其中不少信息是供企业大系统共亭的,而孤立地升发一个天系统,无法估汁整个系统的信息共享。
这样开发出来的孤立的丫系统,效率不高,功能人强。
因此,企业并发信息系统,有必要从战略k进行规划,在系统的总目标下,设置各个子系统。
开发子系统时,必须苗先搞清楚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子系统与于系统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某个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信息输入、输出关系。
孤立地开发一个—“个小项日,只能是事倍功半。
单从形式上看,可能见效快.但是,从战略上看,却是效率低,进度慢。
企业信息系统是基于电子汁算机系统的信息处理系统,它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有硬g件系统和复杂的软件系统。
企业信息系统又是一个人—机系统。
企业信息系统由众多的子系统组成,被此之间的信息紧密联系者,组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
由于上述原因,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自然是复杂的、工作员很大的信息系统工作。
过去,由于对这项工作的复杂性认识不足,以至产生了开发周期延迟、预算超支等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