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龙腾虎掷”的稼轩词教学课件设计
合集下载
“龙腾虎掷”的稼轩词ppt6(4
![“龙腾虎掷”的稼轩词ppt6(4](https://img.taocdn.com/s3/m/e8fdc6a3a0116c175f0e4850.png)
二、诗词故事
稼轩居士的由来
辛弃疾南渡赋闲20年,基本上在江西上饶带湖和铅山飘泉过着闲 居生活。1181年春,辛弃疾来到上饶兴建带湖新居和庄园。他根据带 湖四周的地形地势,亲自设计了“高处建舍、低处辟田”的庄园格局,并 对家人说:“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因此,他把带湖庄园取名为 “稼轩”,并以此自号“稼轩居士”。当年农历十一月,由于受弹劾,官职 被罢,带湖新居正好落成。辛弃疾回到上饶,开始了他中年以后的闲 居生活。
答案
文本拓展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 检校①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②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注
①检校:核查。②床头:指酿酒的糟架。
(1)这首词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词人“万事从今足”的心态? 答案 “连云松竹”,是欣赏大自然美景,写的是精神上的满足。分肉
三、文题背景 1.这首词约写于辛弃疾遭谗落职退居上饶期间。元夕,农历正月十五之 夜,也称元宵节、灯节。 2.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 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第三境也。这第三种境界,便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 夫。
提示论以什么样的标准,它都是中国最经典 的情话之一。苦苦找寻的惘然,失而复得的惊喜。 辛弃疾用一阕《青玉案》证明了自己生命中深藏 不泯的柔情,感动了他生命中的女子,也打动了
千年以后的人们。
三、品读,鉴赏评析
1.诵读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想一想,词中的“那人”是
什么样的形象?词人是如何通过背景渲染来塑造这一形象的?
答案
2.“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之《龙腾虎掷的稼轩词》 课件 PPT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之《龙腾虎掷的稼轩词》 课件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10f0f86ce2f0066f533226e.png)
➢ “行人”指当年在金人逼迫下逃难的人。词人 身临隆祐太后被追之地,痛感建炎国脉如缕之 危,愤金兵之猖狂,羞国耻之未雪,乃将满怀 之悲愤,化为此悲凉之句。
➢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 长安指汴京,西北望犹言直北望。词人因回想 隆祐被追而念及神州陆沉,独立造口仰望汴京 亦犹杜老之独立夔州仰望长安。抬望眼,遥望 长安,境界顿时无限高远。然而,可惜有无数 青山重重遮拦,望不见也,境界遂一变而为具 有封闭式之意味,顿挫极有力。歇拍虽暗用李 勉登郁孤台望阙之故事,却写出自己之满怀忠 愤。
➢ 下片则是直接言志。 ➢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借用张翰
因思乡而弃官归里的事典,一方面表白失地未收、 山河未复、决不消极面世的心意,一方面抒发收 复难期、希望渺茫、欲归不能的苦闷。 ➢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借用刘备 鄙弃许汜计较名位私利的事典,申明自己非为名 利、一心报国的衷情高格。 ➢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借用桓温 北伐途中慨叹光阴易逝的事典,表达对年华虚度、 收复难成、壮志未酬、英雄坐老的悲愤。 ➢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红巾翠 袖”借代歌女,“?英雄泪”是理解、宽慰之意。 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呼应,进一步宣泄无 人理解、英雄被困的孤独和痛苦。
➢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写环境 和处境。“落日”喻国势殆危,含忧国忧民之 思。“断鸿”飘零之身,含英雄失路之哀。 “江南游子”,自指。“游”字多蕴,既有国 破家亡、流离失所之叹,又有屡遭排斥、壮志 难酬之怨。
➢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写报国无门的幽愤。看宝刀、拍栏杆,以典型 动作宣泄被压抑着的杀敌报国壮志激情。“无 人会,登临意”,以不言之言表达不被重用、 无人理解、壮怀难申的孤独和愤懑。
➢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 长安指汴京,西北望犹言直北望。词人因回想 隆祐被追而念及神州陆沉,独立造口仰望汴京 亦犹杜老之独立夔州仰望长安。抬望眼,遥望 长安,境界顿时无限高远。然而,可惜有无数 青山重重遮拦,望不见也,境界遂一变而为具 有封闭式之意味,顿挫极有力。歇拍虽暗用李 勉登郁孤台望阙之故事,却写出自己之满怀忠 愤。
➢ 下片则是直接言志。 ➢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借用张翰
因思乡而弃官归里的事典,一方面表白失地未收、 山河未复、决不消极面世的心意,一方面抒发收 复难期、希望渺茫、欲归不能的苦闷。 ➢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借用刘备 鄙弃许汜计较名位私利的事典,申明自己非为名 利、一心报国的衷情高格。 ➢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借用桓温 北伐途中慨叹光阴易逝的事典,表达对年华虚度、 收复难成、壮志未酬、英雄坐老的悲愤。 ➢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红巾翠 袖”借代歌女,“?英雄泪”是理解、宽慰之意。 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呼应,进一步宣泄无 人理解、英雄被困的孤独和痛苦。
➢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写环境 和处境。“落日”喻国势殆危,含忧国忧民之 思。“断鸿”飘零之身,含英雄失路之哀。 “江南游子”,自指。“游”字多蕴,既有国 破家亡、流离失所之叹,又有屡遭排斥、壮志 难酬之怨。
➢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写报国无门的幽愤。看宝刀、拍栏杆,以典型 动作宣泄被压抑着的杀敌报国壮志激情。“无 人会,登临意”,以不言之言表达不被重用、 无人理解、壮怀难申的孤独和愤懑。
【高中语文】“龙腾虎掷”的稼轩词ppt6(课件+试题,11套)2
![【高中语文】“龙腾虎掷”的稼轩词ppt6(课件+试题,11套)2](https://img.taocdn.com/s3/m/eccd595aa417866fb94a8e0a.png)
三、品读,鉴赏评析 1.诵读这首词,根据背景,具体说说词人有哪些“登临意”。
答案
2.“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 人会,登临意 ” 七句,写 “ 江南游子 ”( 词人自称 ) ,有何特色?刻 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为何自称“江南游子”?
答案
3.“ 无人会,登临意 ”( 无人能够理解我登临时深沉的内心感受 ) ,结 合这句与下片的内容关系,说说上片结句“住而未住,收而未尽”的 效果。 答案 上片结句“登临意”扣住题目,但未明言“登临”之意,为下
答案 ①花态度:指一般花的鲜艳娇嫩。
②雪精神:指梅傲雪耐寒的神韵。
(2)有人认为“醉中浑不记”中的“醉”是“酒醉”,你怎样理解这一
“醉”字? 答案 醉非酒醉,而是心醉于梅,不知不觉中天已向晚,足见探梅之
时之久,爱梅之意之深。
答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 ( 公元 1174 年 ) 秋。是年春,稼轩由滁州知府
改调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得以再返建康 (南京) 。时稼轩三十五岁,南归
已逾十年,壮志依然难酬,胸中充满郁愤之气。此词为稼轩早期词中最
负盛名的一篇,艺术上也渐趋成熟境地。
建康,江苏南京古称。赏心亭,据《景定建康志》:赏心亭位于建康水
△
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
△ △
翠袖,揾/英雄/泪?
△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词。 提示 稼轩写此词时三十五岁,南归已逾十年,却长期沉沦下僚,才
志难伸,遂借登临之际赋此词,一吐胸中块垒。感情豪而不放,壮中 见悲,力主沉郁顿挫。
高中语文“龙腾虎掷”的稼轩词ppt6(课件+试题,打包11套) 苏教版3最新优选公开课件
![高中语文“龙腾虎掷”的稼轩词ppt6(课件+试题,打包11套) 苏教版3最新优选公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c0a5299770bf78a65295495.png)
•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有一句话说:“人的一生会遇到两个人,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柔了岁月。” 惊艳了时光的那个人,是青春回忆里最绚烂、最耀眼的存在,不后悔跟他经历过的快乐与感动,哪怕后来的大风大浪都是他给的,但还是想对他说,有生之年,欣喜相逢。 你给过我太多的快乐和感动,太多的收获和意外,也有太多的心酸和坎坷。可总归你来过我的生命,也带给我许多的美好和小幸福。我不知道是怎样的缘分让我们相遇,可我都不想去追究了,因为我相信每一种遇见,都有意义,每一个爱过的人,都有记忆。无论怎样,都是幸运的,因为你带给了我一些特殊的感受,以至于每次回味起来,都觉得人生是精彩的。 我始终还记得那年夏天你为了在我路过的城市见我冒着大雨开车几百公里,只为在车站短短的停留……我也记得在街头只因我看了一眼那各式的冰糖葫芦,你穿越熙攘的人群排队为我拿回最后一个糖葫芦欣喜的样子,不是爱吃甜食的我那晚一口气吃掉了那个糖葫芦,而你看着我憋得满嘴和通红的脸只是宠溺的笑笑……我还记得因为我随口一说自己都没在意的东西而你却把它买回来了,就在有次离别的车站,当我不告而别你知道后发疯的电话、视频和在机场着急的身影,手里还提着我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说过的东西时我就知道你就是那个惊艳了时光也温柔了我曾经岁月的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的路坎坎坷坷,舍与得在一念之间,我也曾满怀期待所有的相遇与分别是事出有因或者可以久别重逢。可怎奈,当再次面临抉择时才知道有的相遇只是漫漫人生路上的一个劫,一份缘的未尽而已…… 谢谢你来过,谢谢你给过我那么多,也谢谢你给我那些惊艳的时光!很知足过去有你陪伴的时光,很怀念那些和你一起走过的日子。未来我不知道该怎么取舍,我也不知道以后又会怎样?可无论是什么我都不会后悔认识你了,无论你带给我的是恩赐还是劫难我都不后悔了,至少我感受过你的温柔,拥有过你的怀抱,也和你十指相扣的走过了一段路。所以,以后无论怎样你都是我不经意间想起和思念的人。 谢谢你来过!不管你是否真的快乐?不管岁月是否善待你我,也不管能否一直有你带给我的小确幸,还是谢谢你!谢谢你带给我的幸运,谢谢你曾为了我付出了全部的时间与爱,也谢谢你给我的岁月平淡和温情有于…… 没有太多的修饰,只是很庆幸曾经你也是我的“那个他”。谢谢你来过,谢谢你让我觉得我不会孤单,谢谢你用漫漫柔情,温暖了我的生命。你给的美好,我会悉数珍藏,用力保护的。
【精选】_高中语文专题十二“龙腾虎掷”的稼轩词水龙吟楚天千里清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蚜
![【精选】_高中语文专题十二“龙腾虎掷”的稼轩词水龙吟楚天千里清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蚜](https://img.taocdn.com/s3/m/20a5e94ef5335a8102d220b6.png)
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
△
△
翠袖,揾/英雄/泪? △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词。 提示 稼轩写此词时三十五岁,南归已逾十年,却长期沉沦下僚,才志 难伸,遂借登临之际赋此词,一吐胸中块垒。感情豪而不放,壮中见悲, 力主沉郁顿挫。
提示
二、悟读,诗情画境 不管登过多少高山,不管拍遍多少栏杆,他总以为 自己登临的意图无人知晓。在那个山河破碎、故土 沦陷的时代,他只求带兵作战,重整旧河山,收复 失地。然而,还是与向金国进贡求和的基本国策不 合,他被冷落在山水间,作几首抒抒胸臆、泄泄愤 怒的豪放词,以此“揾英雄泪”。
优等生经验谈:听课时应注意学习老师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同学们如果理解了老师的思路和过程,那么后面的结论自然就出现了,学习起来才能够举 一反三,事半功倍。
2019/8/4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0
谢谢欣赏!
2019/8/4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1
一般来说,一节课的要点就是老师们在备课中准备的讲课大纲。许多老师在讲课正式开始之前会告诉大家,同学们对此要格外注意。例如在学习物理 课“力的三要素”这一节时,老师会先列出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这就是一堂课的要点。把这三点认真听好了,这节课就基本掌握了。
二、听思路。
思路就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步骤。例如老师在讲解一道数学题时,首先思考应该从什么地方下手,然后在思考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样的过程来进行解 答。听课时关键应该弄清楚老师讲解问题的思路。
答案
文本拓展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 探梅 辛弃疾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是 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 月黄昏。
苏教(部审)版高中唐诗宋词选读《龙腾虎掷”的稼轩词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公开课课件_8
![苏教(部审)版高中唐诗宋词选读《龙腾虎掷”的稼轩词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公开课课件_8](https://img.taocdn.com/s3/m/cfda42b84afe04a1b071deee.png)
拓展延伸古典诗词中的登高情怀
(三) 时事艰难,忧国忧民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此词写作者登郁孤台远望,“借水怨山”,抒 发国家兴亡的感慨。上片由眼前景物引出历史回忆, 抒发家国沦亡之创痛和收复无望的悲愤;下片借景 生情,抒愁苦与不满之情。全词对朝廷苟安江南的 不满和自己一筹莫展的愁闷。
拓展延伸古典诗词中的登高情怀
拓展延伸古典诗词中的登高情怀
(三) 时事艰难,忧国忧民
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素有“以天下为己任”的 精神追求,他们心系天下,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 紧密联系在一起,渴望建功立业以实现个人价值。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 兴亡,匹夫有责”等都是他们这种崇高精神的真实 写照。
总结全词: 辛弃疾登临感怀,阔景、壮志、豪气、悲怀一
时齐集,笔力遒劲而笔致婉曲,表现出独具“辛” 味独特的沉郁悲慨,表达了内心深沉的爱国之情。 全词写尽英雄失意之感,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至今 读来仍动人心魄。
活动二:
总结归纳辛词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联系已学辛词《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教学设计的初衷: 活动一:赏析《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活动二:总结归纳辛词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 活动三:拓展延伸古典诗词中的登高情怀 。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和词风,掌握 辛词善用典故。 2.过程和方法:诵读质疑,合作探究,在赏景、 析典、知人、论世中准确把握情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悟辛弃疾心忧天下、矢 志报国的信念; 感受古典诗词中的登高情怀。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赏景、析典、知人、论世,感受作品情 绪,理解词人心志。 2.难点:总结归纳辛词的思想和艺术特色,拓展 延伸古典诗词中的登高情怀。
苏教(部审)版高中唐诗宋词选读《龙腾虎掷”的稼轩词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公开课课件_2
![苏教(部审)版高中唐诗宋词选读《龙腾虎掷”的稼轩词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公开课课件_2](https://img.taocdn.com/s3/m/780731d28762caaedd33d4e1.png)
再读文本,品味赏析
作者是如何传情达
意的? (内容+手法+感情)
比较阅读,深味诗情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 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 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 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 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 尊还酹江月。
州、徐州、湖州太守。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1079年,43岁时新党执政,卷入政治漩涡, 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1080年,被贬 黄州。1085年,旧党执政,往京都,先后任中 书舍人、吏部、兵部、礼部尚书等要职。1094 年,新党再度执政,被贬惠州。1097年,被贬 海南。1101年 旧党执政,北返,同年一代豪 放词宗病逝。
辛弃疾主要经历:1140年,出生于济南。此时 ,家乡已被金兵侵占13年。1161年,21岁参加 起义军,开始了一生的戎马生活,把洗雪国耻 、收复失地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1162年,奉 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途中,率五十多人袭 击五万人敌营,活捉叛徒。同年被任命为江阴 签判。1165年,主张抗金,朝廷不应,遂被疏 远 。1181年,41岁任隆兴知府 。当年,主抗金 ,受弹劾,被罢官。此后二十年,大部分时间 都在乡闲居。1203年,辛弃疾被起用绍兴知府 。1205年,又被罢官。1207年,68岁的辛弃疾 ,朝廷再次起用他,已病重卧床不起。同年九 月初十,民族英雄、爱国词人辛弃疾带着忧愤 的心情和没有实现的遗愿离开了人世。
比较阅读,深味诗情
同:二者都有年华逝去,壮志难酬之慨。 异: 苏 轼: 旷达,洒脱。 辛弃疾: 悲愤,深沉,无以排遣。
原因:二人生活的时代不同。 苏轼生活在北宋中期,社会相对安定,没有民族 仇、家国恨,犹能潇洒浪漫。 辛弃疾生活在南宋初期,江山半壁沦陷,国势危 急,却深受排挤,报国无门,故悲愤难抑。
“龙腾虎掷”的稼轩词ppt6(课件+试题,打包11套) 苏教版
![“龙腾虎掷”的稼轩词ppt6(课件+试题,打包11套)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df09118bd64783e09122b86.png)
二、诗词故事
辛弃疾的执政才干
辛弃疾在任湖南安抚使期间,曾创办了一支两千五百人的“飞虎 军”,铁甲烈马,威风凛凛,雄镇江南。建军之初,造营房,恰逢连 日阴雨,无法烧制屋瓦。怎么办?辛弃疾自有办法,他令长沙市民, 每户送瓦二十片,立付现银,两日内便全部筹足,其施政的干练作风 可见一斑。
三、文题背景 丑奴儿,词牌名,采桑子的别名。博山,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三十里, 有博山寺、雨岩等名胜。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上饶带湖时,常闲游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山,往来于博山道中。这首词是他在博山道中一墙壁上题写的。全词抒
发了作者胸中郁结的悲愤愁苦不能抒发的苦闷。
文本赏读
一、诵读,整体感知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 △ △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 天凉/好个/秋”!
淡雅的自然风光的喜爱和对醇厚朴实的民情风俗的赞赏。
答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龙腾虎掷的稼轩词ppt 苏教版最新公开课优选PPT课件
![龙腾虎掷的稼轩词ppt 苏教版最新公开课优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b3fc7ea300a6c30d229f3b.png)
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 幼安 ,号稼轩, 济南历城人。抗金英雄,南宋著名词人。 艺术风格以 豪放 为主,与苏轼并称为 “苏辛 ”,传世词有600多首,皆冠两宋。 其词抒发强烈的爱国热情,倾诉 壮志难酬的 悲愤,乃“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
生平经历
23岁前,在中原金国统治区生活和起义。他自 来自丧父由祖父辛赞养大,受影响颇深
名家评说
词仅四十四字,举怀人恋阙,望远思归,悉纳其中, 而以清空出之,复一气旋折,深得唐贤消息。集中之高格 也。(俞陛云《宋词选释》)
此首书江西造口壁,不假雕绘,自抒悲愤。小词而 苍莽悲壮如此,诚不多见。盖以真情郁勃,而又有气魄足 以畅发其情。起从近处写水,次从远处写山。下片将山水 打成一片,慨叹不尽。末以愁闻鹧鸪作结,犹觉无限悲愤。
归居田园
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派的代表,是两宋豪放词派的代表,
是宋词的集大成者。著有《稼轩长短句》,流传至今的词作有
620多首,数量居两宋词家之冠。他的词继承了苏轼开创的豪
放词风,把爱国词创作推向顶峰。他的词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充满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还吸取婉约词蕴藉细腻的长处,兼
容众体,吸取各家之长。在豪雄英伟之气为主的同时,也不乏
对照书下注释,整体感知。
【注】郁孤台下清江水不停奔流,流水中冲 走了多少泪水,这都是逃亡百姓的痛苦。抬 起头来遥望西北方,可怜昔日的京都啊,全 被无数的高山遮住。
青山怎么能够挡住滚滚的江水啊,江水毕 竟要向东方流去。我独立在暮色苍茫的江畔, 勾引起心中无限的苦愁,又听见深山传来鹧 鸪哀啼:“行不得也哥哥!”
果?
幼安由此起兴。" 辛弃疾登上郁孤 台,回想四十七年前金兵长驱直
入江南、江西腹地,南宋几乎灭
高中语文“龙腾虎掷”的稼轩词ppt6(课件+试题,打包11套) 苏教版2最新优选公开课件
![高中语文“龙腾虎掷”的稼轩词ppt6(课件+试题,打包11套) 苏教版2最新优选公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5d4c2579563c1ec4da7113.png)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 归路月黄昏。
(1)“花态度”、“雪精神”具体指什么?试对此进行分析。 答案 ①花态度:指一般花的鲜艳娇嫩。 ②雪精神:指梅傲雪耐寒的神韵。 (2)有人认为“醉中浑不记”中的“醉”是“酒醉”,你怎样理解这一“醉”字?
答案 醉非酒醉,而是心醉于梅,不知不觉中天已向晚,足见探梅之 时之久,爱梅之意之深。
•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有一句话说:“人的一生会遇到两个人,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柔了岁月。” 惊艳了时光的那个人,是青春回忆里最绚烂、最耀眼的存在,不后悔跟他经历过的快乐与感动,哪怕后来的大风大浪都是他给的,但还是想对他说,有生之年,欣喜相逢。 你给过我太多的快乐和感动,太多的收获和意外,也有太多的心酸和坎坷。可总归你来过我的生命,也带给我许多的美好和小幸福。我不知道是怎样的缘分让我们相遇,可我都不想去追究了,因为我相信每一种遇见,都有意义,每一个爱过的人,都有记忆。无论怎样,都是幸运的,因为你带给了我一些特殊的感受,以至于每次回味起来,都觉得人生是精彩的。 我始终还记得那年夏天你为了在我路过的城市见我冒着大雨开车几百公里,只为在车站短短的停留……我也记得在街头只因我看了一眼那各式的冰糖葫芦,你穿越熙攘的人群排队为我拿回最后一个糖葫芦欣喜的样子,不是爱吃甜食的我那晚一口气吃掉了那个糖葫芦,而你看着我憋得满嘴和通红的脸只是宠溺的笑笑……我还记得因为我随口一说自己都没在意的东西而你却把它买回来了,就在有次离别的车站,当我不告而别你知道后发疯的电话、视频和在机场着急的身影,手里还提着我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说过的东西时我就知道你就是那个惊艳了时光也温柔了我曾经岁月的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的路坎坎坷坷,舍与得在一念之间,我也曾满怀期待所有的相遇与分别是事出有因或者可以久别重逢。可怎奈,当再次面临抉择时才知道有的相遇只是漫漫人生路上的一个劫,一份缘的未尽而已…… 谢谢你来过,谢谢你给过我那么多,也谢谢你给我那些惊艳的时光!很知足过去有你陪伴的时光,很怀念那些和你一起走过的日子。未来我不知道该怎么取舍,我也不知道以后又会怎样?可无论是什么我都不会后悔认识你了,无论你带给我的是恩赐还是劫难我都不后悔了,至少我感受过你的温柔,拥有过你的怀抱,也和你十指相扣的走过了一段路。所以,以后无论怎样你都是我不经意间想起和思念的人。 谢谢你来过!不管你是否真的快乐?不管岁月是否善待你我,也不管能否一直有你带给我的小确幸,还是谢谢你!谢谢你带给我的幸运,谢谢你曾为了我付出了全部的时间与爱,也谢谢你给我的岁月平淡和温情有于…… 没有太多的修饰,只是很庆幸曾经你也是我的“那个他”。谢谢你来过,谢谢你让我觉得我不会孤单,谢谢你用漫漫柔情,温暖了我的生命。你给的美好,我会悉数珍藏,用力保护的。
(1)“花态度”、“雪精神”具体指什么?试对此进行分析。 答案 ①花态度:指一般花的鲜艳娇嫩。 ②雪精神:指梅傲雪耐寒的神韵。 (2)有人认为“醉中浑不记”中的“醉”是“酒醉”,你怎样理解这一“醉”字?
答案 醉非酒醉,而是心醉于梅,不知不觉中天已向晚,足见探梅之 时之久,爱梅之意之深。
•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有一句话说:“人的一生会遇到两个人,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柔了岁月。” 惊艳了时光的那个人,是青春回忆里最绚烂、最耀眼的存在,不后悔跟他经历过的快乐与感动,哪怕后来的大风大浪都是他给的,但还是想对他说,有生之年,欣喜相逢。 你给过我太多的快乐和感动,太多的收获和意外,也有太多的心酸和坎坷。可总归你来过我的生命,也带给我许多的美好和小幸福。我不知道是怎样的缘分让我们相遇,可我都不想去追究了,因为我相信每一种遇见,都有意义,每一个爱过的人,都有记忆。无论怎样,都是幸运的,因为你带给了我一些特殊的感受,以至于每次回味起来,都觉得人生是精彩的。 我始终还记得那年夏天你为了在我路过的城市见我冒着大雨开车几百公里,只为在车站短短的停留……我也记得在街头只因我看了一眼那各式的冰糖葫芦,你穿越熙攘的人群排队为我拿回最后一个糖葫芦欣喜的样子,不是爱吃甜食的我那晚一口气吃掉了那个糖葫芦,而你看着我憋得满嘴和通红的脸只是宠溺的笑笑……我还记得因为我随口一说自己都没在意的东西而你却把它买回来了,就在有次离别的车站,当我不告而别你知道后发疯的电话、视频和在机场着急的身影,手里还提着我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说过的东西时我就知道你就是那个惊艳了时光也温柔了我曾经岁月的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的路坎坎坷坷,舍与得在一念之间,我也曾满怀期待所有的相遇与分别是事出有因或者可以久别重逢。可怎奈,当再次面临抉择时才知道有的相遇只是漫漫人生路上的一个劫,一份缘的未尽而已…… 谢谢你来过,谢谢你给过我那么多,也谢谢你给我那些惊艳的时光!很知足过去有你陪伴的时光,很怀念那些和你一起走过的日子。未来我不知道该怎么取舍,我也不知道以后又会怎样?可无论是什么我都不会后悔认识你了,无论你带给我的是恩赐还是劫难我都不后悔了,至少我感受过你的温柔,拥有过你的怀抱,也和你十指相扣的走过了一段路。所以,以后无论怎样你都是我不经意间想起和思念的人。 谢谢你来过!不管你是否真的快乐?不管岁月是否善待你我,也不管能否一直有你带给我的小确幸,还是谢谢你!谢谢你带给我的幸运,谢谢你曾为了我付出了全部的时间与爱,也谢谢你给我的岁月平淡和温情有于…… 没有太多的修饰,只是很庆幸曾经你也是我的“那个他”。谢谢你来过,谢谢你让我觉得我不会孤单,谢谢你用漫漫柔情,温暖了我的生命。你给的美好,我会悉数珍藏,用力保护的。
【高中语文】“龙腾虎掷”的稼轩词ppt4
![【高中语文】“龙腾虎掷”的稼轩词ppt4](https://img.taocdn.com/s3/m/49f9856ab307e87100f69602.png)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两句是怎样照应上文的?
这两句,具体描写观赏元宵的女性人群。 “蛾儿雪柳黄金缕”写她们头上的打扮,她 们是多么尽态极妍,照应前面的“宝马雕 车”。“暗香去”与前面的“香满路”呼应。
盛妆的贵族女子—在熙熙攘攘的人群 中,一遍又一遍地寻 找那个意中人,却怎 么也看不到她,就在 几乎绝望的时候,无 意中一回头,发现她 竟然在灯火稀疏的暗 处。
“蓦然回首, 那 人却在灯火阑珊 处”这是一个怎 样的女子呢?
与众不同 寂寞孤独 不慕荣华 不流时俗
作者塑造这样一位美人,用意是什么?
她是抒情主人公的意中 人,实际上就是作者的一种理
想人格的化身。寄寓了词人在
政治上的失意苦闷的心情,表
达了不愿跟统治者(“当权者”
或“时俗”)同流合污的思想
感情。
下阕:万人丛中觅情人
永遇乐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 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 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瑕,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 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云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不 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 【注释】
①落日熔金:落日的颜色好象熔化的黄金。 ②合璧:象璧玉一样合成一块。 ③吹梅笛怨:指笛子吹出《梅花落》曲幽怨的声 音。 ④次第:接着,转眼。 ⑤中州:这里指北宋汴京。 ⑥三五:指元宵节。 ⑦铺翠冠儿:饰有翠羽的女式帽子。 ⑧捻金雪柳:元宵节女子头上的装饰。 ⑨簇带:妆扮之意。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丑奴儿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上由行 伍出身,以武起 事,而最终以文 为业,成为大诗 词作家的只有一 人;他的词不是 用笔写成的,而 是用刀和剑刻成 的。
这个人是谁?
学习目标
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体会词人 的豪放风格。 2.准确理解辛词的思想内容及表现手法。 3.体会辛弃疾炽热的爱国思想。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 稼,轩济
元夕特点:繁华 热闹、流光溢彩、 车水马龙、笑语 盈盈
词人如何刻画“那人”的形象? 作者塑造“那人”的用意是什么?
对比,那人是一个孤高、淡泊、自甘寂寞、 独在“灯火阑珊处”的女性形象。
她既是作者的志同道合者,也是作者一种理 想人格的化身。寄寓了词人在政治上的失意 苦闷的心情,表达了不愿跟统治者(“当权者” 或“时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找出上片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它们又 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呢?
明确:⑴看、拍、会、登 。
⑵抒发了词人虽有沙场立功的雄 心壮志,却是无人赏识、英雄无 用武之地的苦闷与悲愤。
下片词人如何抒发情感的?
用典
⑴张翰→乐于归隐 ⑵许汜→谋取私利 ⑶刘备→雄才大略 ⑷桓温→叹时光流逝
抒发了国难当头,不忘时 事,仰慕英雄人物,感叹 人生易老,功业无成!
借景抒情:江水、山景、 落日、断鸿、游子等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色描 写又牵动了词人怎样的心绪呢?
远山,把无情之景写为有情 之景,便牵动了他久蓄的愁 苦愤恨。
“落日”本是自然景物,辛弃 疾用“落日”而字,含有比喻南 宋国势衰颓的意思,亦表达了作 者的愁苦心情。
“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 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 心情。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 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 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 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 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 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 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 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 袖,揾英雄泪?
-
青 玉 案 元 夕
这首词作于公元1174年或1175年 (南宋淳熙元年或二年)。当时, 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 阶级却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 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洞察形 势的辛弃疾,欲补天穹,却恨无路 请缨。他满腹的激情、哀伤、怨恨, 交织成了这幅元夕求索图。
南历城人。抗金英雄,南宋著名词人。艺
术风格以 豪为放主,与苏轼并称为“ ”,
传苏世辛词有600多首,皆冠两宋。其词抒
发
强,烈倾的诉爱国热情的悲愤,壮乃志难酬
“
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南宋 辛弃疾
➢ 这首词作于淳熙元年(1174)秋,作者在 江东安抚司参议官任上。这时他南渡已十二 年之久,尚未得到北伐抗敌的机会。在这种 境遇下他深感受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 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着大 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 了这首抑郁悲愤的抒情词。
今天我们有幸与八百年前的古人神交,重回那 个神州破碎,英雄难觅的时代。八百年间,民 族兴亡轮回往复,一次次沉沦又一次次觉醒, 就凭着中国人骨子里从未丧失的一股气。这股 气,清新地流露在八百年前的字里行间,又无 限地活跃在八百年后的春风里。在这里我们感 谢辛弃疾,感谢他为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 粮;感谢他让我们感受到了浓厚的爱国情结。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 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 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 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 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 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 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 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 袖,揾英雄泪?
词上片如何抒发这种抑郁 愤懑?
这个人是谁?
学习目标
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体会词人 的豪放风格。 2.准确理解辛词的思想内容及表现手法。 3.体会辛弃疾炽热的爱国思想。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 稼,轩济
元夕特点:繁华 热闹、流光溢彩、 车水马龙、笑语 盈盈
词人如何刻画“那人”的形象? 作者塑造“那人”的用意是什么?
对比,那人是一个孤高、淡泊、自甘寂寞、 独在“灯火阑珊处”的女性形象。
她既是作者的志同道合者,也是作者一种理 想人格的化身。寄寓了词人在政治上的失意 苦闷的心情,表达了不愿跟统治者(“当权者” 或“时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找出上片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它们又 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呢?
明确:⑴看、拍、会、登 。
⑵抒发了词人虽有沙场立功的雄 心壮志,却是无人赏识、英雄无 用武之地的苦闷与悲愤。
下片词人如何抒发情感的?
用典
⑴张翰→乐于归隐 ⑵许汜→谋取私利 ⑶刘备→雄才大略 ⑷桓温→叹时光流逝
抒发了国难当头,不忘时 事,仰慕英雄人物,感叹 人生易老,功业无成!
借景抒情:江水、山景、 落日、断鸿、游子等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色描 写又牵动了词人怎样的心绪呢?
远山,把无情之景写为有情 之景,便牵动了他久蓄的愁 苦愤恨。
“落日”本是自然景物,辛弃 疾用“落日”而字,含有比喻南 宋国势衰颓的意思,亦表达了作 者的愁苦心情。
“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 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 心情。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 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 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 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 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 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 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 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 袖,揾英雄泪?
-
青 玉 案 元 夕
这首词作于公元1174年或1175年 (南宋淳熙元年或二年)。当时, 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 阶级却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 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洞察形 势的辛弃疾,欲补天穹,却恨无路 请缨。他满腹的激情、哀伤、怨恨, 交织成了这幅元夕求索图。
南历城人。抗金英雄,南宋著名词人。艺
术风格以 豪为放主,与苏轼并称为“ ”,
传苏世辛词有600多首,皆冠两宋。其词抒
发
强,烈倾的诉爱国热情的悲愤,壮乃志难酬
“
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南宋 辛弃疾
➢ 这首词作于淳熙元年(1174)秋,作者在 江东安抚司参议官任上。这时他南渡已十二 年之久,尚未得到北伐抗敌的机会。在这种 境遇下他深感受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 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着大 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 了这首抑郁悲愤的抒情词。
今天我们有幸与八百年前的古人神交,重回那 个神州破碎,英雄难觅的时代。八百年间,民 族兴亡轮回往复,一次次沉沦又一次次觉醒, 就凭着中国人骨子里从未丧失的一股气。这股 气,清新地流露在八百年前的字里行间,又无 限地活跃在八百年后的春风里。在这里我们感 谢辛弃疾,感谢他为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 粮;感谢他让我们感受到了浓厚的爱国情结。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 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 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 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 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 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 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 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 袖,揾英雄泪?
词上片如何抒发这种抑郁 愤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