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探究 教育文档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探究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标指出:“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本课题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着眼与学生的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让学生在动态的活动中发现和接受新知识,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丰富自己的知识,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中增长知识,掌握技能,发展能力,展现个性,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获得终身受益的数学知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农村中学学生的数学素养与全面素质。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构建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构建 1、理论依据

(1)新课程改革论。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推进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

(2)现代教学论。布鲁纳结构主义理论认为:在发展的每个阶段,学生都有他自己的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独特方式。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的基本观点主要表现为“自我――主动”的学习观,要素主要体现在意义学习和自我学习。. 2、现实基础

农村中学教育的对象是13~15岁的青少年,他们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已日趋成熟,有寻求发展的欲望,自我意识能力和水平大大提高,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能力也进一步提高。

(二)、课题的实施

教育界里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你听来的就会很快忘掉,你看见的就能记住,你做了的就能学会。”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

1、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数学

操作性数学活动教学是通过对一些工具、材料的动手操作,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检验数学结论(或假设)的教学活动。这种探究式活动常适用于与几何图形相关的知识、定理、公式的探求或验证。

以下以课堂实例1:《圆的形成及性质探求》为例进行说明。

(1)课前准备性操作

①收集资料,现实生活中有哪些是圆图形。(途径:观察交通运输工具、建筑物等;网上索取资料)课前展示学生的资料成果。

②预习圆的画法(书本示例)。准备一个圆规、一把直尺、一条细绳、一支铅笔,一副三角板,若干图钉.

(2)课中针对性操作

要求每四个学生为一组,请各组同学按以下程序操作并思考记录:

①取适当长度(m)的细绳,在细线的一端用图钉固定,然后把细绳绕着固定的点旋转一周

②四人小组合作:用铅笔一端拉紧细线,并转动一周,画出一个圆。

③保持细绳长度不变,改变定点(图钉)的距离,圆发生了哪些变化?

④当细绳一端固定不变,长度变成(2m)再旋转一周,圆发生了什么变化?

⑤全班各组交流实验结果

⑧由上述实验回答:圆是满足什么条件的图形?

在上述的实验过程中,圆的概念、性质不是作为结果直接告诉学生的,而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获得的,这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动手实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爱玩”的积极性,寓教于乐,把学生推到了思维前沿,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给学生提供了参与实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的思维活动中去构建新的认知结构。而四个学生的分工协作探究,既加强了数学交流,又培养了合作精神。

、在自主探索中体验数学2

创新的教育价值观认为,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解答,掌握结论,而是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激发兴趣,从而寻求和发现新的问题。由此,教学要打破

问题—解答—结论的封闭过程,构建问题—探究—解答—结论……不断循环的开放式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再创造中深刻体验数学。

课堂实例2:三角形内接正方形的面积变化规律(在多媒体综合教室的实验研究,课堂上通过教师的演示和引导,学生主要是观察实验、体会变化、发现规律)

⑴出示图形:△ABC是一块锐角三角形余料,边BC=120毫米,高AD=80毫米,要把它加工成正方形零件,使正方形的一边在BC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AB、AC上,这个正方形零件的边长是多少?

⑵观察:观察正方形的边长与三角形的底与高之间存在怎么样的联系?

⑶设正方形边长为x,正方形面积为y,建立y与x间的关系,让学生观察当x变化时,y 的变化特点及其是否有最大值。

三角形内有并排的n个正方形,它们组成的矩形内接于△ABC,请写出正方形的边长。

在实验的第一阶段,由特殊位置观察、归纳、猜想一般结论,这是思维实验常用的手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参与实验的过程纳入通过学生的再创造,实际上是在观察实验模拟过程中思考,

自己的认知结构,彻底改变了“只讲授结果”的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3、在思维过程中体验数学

数学思维的一般方法有:观察与实验,比较、分类与系统化,归纳演绎与数学归纳法,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一般与特殊化,模型化与具体化,类比与映射,联想与猜想等等。下面选取几个从不同的数学思维方式加以实例说明。

(1)比较、抽象与类比课堂实例3:函数的增减性

①回顾函数的增减性,请学生判断下面几个函数的增减性,并画出相应的函数图像。(1)y=2x (2)y=x3 (3)y=x+1 (4)y= ②学生回答。利用投影机把这几个函数图像显示在屏幕上。(成果的交流)

③对照函数的图像,创设如下问题情境:

问题1:观察这些图像:直观显示函数的增减性,是否所有的函数都能在全体实数范围内体现统一的增减性

问题2:形如函数(2),函数(4)这两种函数,它们的增减性该如何去描述?(通过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那样怎样解决问题呢?提出下面两个问题)问题3:观察图(1)(2)(3)(4)函数的自变量有什么特征?(函数⑴⑵⑶自变量是全体实数范围,函数⑷的自变量范围③是x≠0的全体实体)

:函数⑵的增减性有什么特征?以什么为分界线来描4问题

述?

问题5:函数⑷的增减性该如何描述?

课例在函数增减性性质的引入过程中,从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出发,通过从特殊到一般的提炼,通过类比,尤其是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突出了知识的发生过程,体现了能力的培养。

(2)一般与特殊化课堂实例4:如何求

①出示表(一):特殊角的正弦和余弦值(填空)。

②不用计算器,求的精确值呢?

③把问题归结为求sin(a-b)= ?引出课题。

④辨析是否等于sina-sinb?(这个展开形式学生在实际解题中很容易出现,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加以验证。引导学生利用其它满足条件的一些特殊角的值进行验证)

⑤引导学生利用特殊角探索sin(a-b)= ?

⑥学生归纳公式(由特殊到一般)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亲身体验思维的整合过程,形成归纳分析的能力。本环节蕴涵着本节课的难点,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在用特殊角验证的过程中采用教师先示范,学生跟着模仿,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其余两种组合形式的验证,学生比较容易下手,使探究过程达到切实可行的地步。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体验数学规律形成,优化数学认知结构的组建。

4、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

)、走进生活,感受“活”的数学。著名数学家华罗庚1(

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是脱离实际。

在教学中,可结合百姓生活,引导学生到商场或超市体验商家的“节假日促销”——这些促销方式中有什么学问?并以“生活中的数学”为题写出结果。让学生不但了解商家诸如打折、赠送礼品、抽奖、赠卷等费尽心思的促销方式,同时还告诫自己在购买商品时,应先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