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心理学8大众传播专题1媒介中的群体形象

合集下载

大众传媒在集体行为中的角色及功能分析

大众传媒在集体行为中的角色及功能分析

大众传媒在集体行为中的角色及功能分析
大众传媒在集体行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影响人们的
思想、态度和行为,从而影响群体的行为。

以下是大众传媒在集体
行为中的主要角色和功能分析:
1. 发现和引导问题:大众传媒可以通过报道和讨论引领公众的
关注和探讨,从而加深人们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2. 形成公共舆论:大众传媒可以通过发表报道和评论来引导公
众的看法和态度,从而形成公共舆论,影响大众的行为和决策。

3. 传递信息和知识:大众传媒可以传递各种信息和知识,扩大
大众的视野和知识面,提升公共的素质和文化水平。

4. 促进社交交往:大众传媒可以成为社交交往的媒介,通过各
种社交网络平台提供沟通和交流的渠道,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5. 传递价值观和文化:大众传媒可以传播不同的价值观和文化,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推动社会的多元化和开放性。

总之,大众传媒在集体行为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能
够引导和塑造公众的思想、态度和行为,从而对整个社会产生深远
的影响。

大众传媒与群体心理现象

大众传媒与群体心理现象

大众传媒与群体心理现象大众传媒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对群体心理现象产生着深远影响。

在当今社会,大众传媒的发展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群体心理现象则是人们在群体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大众传媒与群体心理现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本文将从大众传媒对群体心理现象的影响、群体心理现象对大众传媒的塑造以及如何理性看待大众传媒与群体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展开探讨。

首先,大众传媒对群体心理现象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大众传媒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平台,通过各种形式的媒介向大众传递信息、观点和价值取向,引导和影响着群体的认知和情感。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大众传媒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人们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渠道获取信息的速度和广度都得到了极大提升。

大众传媒所传递的信息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等各个领域,不仅塑造着人们的认知框架,还影响着他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例如,电视台播放的新闻报道、电影电视剧中的情节、广告中的产品宣传等都会对观众产生一定的心理影响,引发共鸣或共情,进而影响其行为和态度。

其次,群体心理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着大众传媒的内容和形式。

群体心理现象是指在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如集体决策、集体行为、集体情绪等。

群体心理现象的形成和表现往往受到大众传媒的引导和操控。

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下,群体心理现象会对大众传媒的内容和形式产生影响,引导媒体关注某些热点话题、强调某种价值取向,甚至影响媒体的立场和导向。

例如,某一社会事件引发了公众的强烈情绪反应,大众传媒可能会加大对该事件的报道力度,以迎合观众的情绪需求,从而形成舆论的聚焦效应。

最后,如何理性看待大众传媒与群体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大众传媒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客观、公正地传递信息,引导公众形成理性的判断和观点。

同时,公众也应当保持理性思考,审慎对待大众传媒所传递的信息,不盲目跟风、盲目相信,避免被媒体操控和误导。

传播心理学复习提纲

传播心理学复习提纲

传播心理学复习笔记考试范围:暴力(4)、亲社会行为(6)、广告(7)、媒体与青少年(9 重点为音乐)、媒介中的群体形象(10 重点为男性)、媒介受众研究(11 重点为副社会互动parasocila interaction,也叫准社会交往,准社会互动,拟社会互动)、体育(13)媒介心理学:媒介内容在受众头脑中的反映,以及它所带来的个人或社会效果。

(态度、行为、公众舆论、群体行为、社会变革)Chapter4 The Effects of Media Violence媒介暴力效果研究(pptP18—38,课本P49—72)一、媒介暴力的即时效果两个特定的解释在媒介暴力争论中很有影响:一是角色模仿,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1973);二是兴奋转移,是在观看娱乐节目后的认知和心理反应(Zillmann,1971)1、模仿:( P52,共要求3段内容,第1段界定)(1)媒介效果模仿模型:班杜拉,于1963年的“Bobo doll”低外部效度。

(玩偶实验:”Bobo doll”——孩子们在收看了相应的电视节目后,击打bobo doll更加频繁。

a.这些研究已经成为社会心理学及教科书中侵略性报道的强制参照。

b.低外部效度。

)(2)Comstock(康斯托克)、schorrer,1999年确定了电视暴力和社会行为的联系。

(P52)(第2段有关体育的研究)(3)支持媒介暴力与攻击行为有关联的人更加倾向于“现实中的暴力行为与媒介使用”。

(4)Phillips,1983,验证10天刑事案件与同时直播的拳击赛有关联,杀人案件有显著提高。

但与Super bowl 比赛没有相关性。

被杀者与比赛得胜者的种族一致,表明凶手是为报复拳击赛的胜者。

但有些数据很难解释:第3、6、9天杀人案数量上升。

美国以外进行的比赛,以及通过网络新闻起作用的都有更强的效果。

(5)体育能否与其他产生相同效果的媒介暴力形式归并到一起,没有理论框架支持。

(第3段有关现实中的暴力事件研究)(6)Hennigan(亨尼根) et al.(1982)在1949-1952年,电视介入后,罪案数量上升,其中抢劫最多。

媒体中的群体形象—留守儿童

媒体中的群体形象—留守儿童

媒体中的群体形象—留守儿童一、实践主题媒体中的群体形象—留守儿童三、实践目的众所周知,媒体报道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了解更加广阔的世界的最好途径,但是在媒体进行符号再现的过程之中,很容易形成刻板印象,本次社会实践通过对当下很受媒体与社会关注的留守儿童问题的探究,来试图揭示媒体在群体形象的塑造过程之中运行机制。

因此,对这一主题进行了为期两周的社会调查。

四、实践方法1、调查法:通过对周边地区留守儿童的走访,对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产生原因进行真实的呈现。

2、文献法:通过网络搜索的方式来搜集关于留守儿童的新闻报导。

在新浪新闻中心中搜索出“留守儿童”关键字,按照相关度进行筛选,得到关于留守儿童的相关新闻。

取前160页共计3200条新闻,将其中相关度低、内容重复的、与表现留守儿童形象无关的新闻去除,如“留守儿童群体庞大XXX呼吁身边人投身公益”之类无法表现特定形象的新闻以及“毕节留守儿童死亡事件频繁发生引关注”与“XXX:为什么又是毕节留守儿童死亡”等重复的新闻,均需剔除。

最终在3200条新闻之中,只有522是符合要求的,剩余2678条基本与表现留守儿童这一社会形象没有关联。

3.查阅资料:这一方法通过到网上查阅相关关于留守儿童的资料,通过已有的调查报告,希望能够更加真实的反映出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形象的真实面貌。

五、数据整理与分析从对网络上关于留守儿童的报道之中,我们不难发现,涉及到消极方面的报道牢牢占据着主导地位,在能够表现留守儿童媒体形象的报导之中,有62.8%的新闻是涉及到消极方面的,只有27.0%的报导是有利于表现留守儿童正面形象的,在消极的形象之中,更多点都是在强调父母不在孩子身边对于孩子心理的影响。

而这种印象之中以自卑内向为主,几乎是留守儿童所共有的特征。

而在长期缺乏父母关爱的情况之下,为了补足这份空缺,在这些孩子的圈子之内就很自然的会形成一些类似的黑帮的组织,在组织里面,留守孩子可以得到些许同伴之间的关爱,使得因长期孤独而产生的孤独感得到缓解。

传播学第九章-大众传播的受众PPT课件

传播学第九章-大众传播的受众PPT课件

大众传播产品有哪些?和你同年龄、同教育
层次、类似家庭背景的人是否喜欢它?如果
Hale Waihona Puke 你们都喜欢,那么,这个产品中的哪些要素
符合了你们这个受众群的需求?
-
17
• 【知识难点】
– 1、受众的选择性动机。 – 2、影响受众选择的因素。
-
2
第一节 受众的类型和社会特征
• 概念 • 特征 • 受众细分 • 受众类型的影响和制约因素 • 受众与媒介的发展趋势
-
3
一、概 念
受众:
Audience,指接受信息传播的群众。
引入传播学后,泛指:
报刊、书籍的读者 广播的听众 电影、电视的观众
受众的信息反馈
1、重要性 2、特点
延时性、间接性、代表性、积累性、量化性 3、受众调查
-
16
练习题
自学第六节,运用其中受众调查的方法, 尝试完成以下任务:
1、观察一系列广播、电视节目,或者报纸、 杂志,分析一下,它们的目标受众群大致是 些什么人?
2、每个人都是受众当中的一员。你最喜欢的
• 受众依赖媒介提供的信息去满足他们的需要并实现他们 的目标。
– 影响受众对媒介依赖程度的因素:
• 媒介提供的相关信息数量和集中程度
• 社会的稳定程度
• 受众与媒介相互依赖,但媒介的地位较强,主要从传播 内容方面对受众形成控制。
• 依赖的宏观微观之观点(个人、社会系统)
• 受众的信息依赖程度影响媒介信息对受众的影响程度。
• 动机理论
-
10
1、卡茨:“使用与满足理论”
社会条件 需求
媒介印象
媒介接触 满足类型
个人特性
媒介印象 可能性

《大众传播学》第八讲 受众分析

《大众传播学》第八讲 受众分析
■拉札斯菲尔德的两级传播和舆论领袖理论, 更能说明这一理论。
4、社会参与论
■由美国学者巴伦于1967年在《报纸的参与 权利》一文中指出,为了维护受众的表达自 由,保障受众参与和使用传播媒介的权利, 宪法第一修正案必合国的《多种声音,一个世界》报告 (1980年)指出,“不要都把读者、听众和 观众当作消息情报的被动接受者,大众媒介 的负责人应该鼓励他们的读者、听众和观众 在信息传播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办法是 拨出更多的报纸篇幅和更多的广播时间,供 公众或有组织的社会集团的个别成员发表意 见和看法。”
2、大众社会理论 ■大众社会理论一个主要问题是它的精英史观,
把精英看作历史的主导者,而大众是软弱无 力,一盘散沙式的存在,只能被动地接受权 力精英的操纵。
3、靶子论
■用大众社会理论的观点看大众传播的受众,
受众无疑就是大众本身,受众具备着大众的 一切特点,因此,受众在本质上是一种被动 的存在。大众传播最初正是指对“乌合之众” 的传播。在本世纪初的大众传播观念中,受 众无非都是“乌合之众”。
受众
(三) 受众中心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众研究继续深入, 使用与满足论、信息论寻求论等理论认为受 众是传播活动的中心环节,他们主动追求特 定目标,寻求信息,从而形成“受众中心 论”。
1、使用与满足论
■ 在美国经验主义传播学历史上,“使用与满 足说”得到确认的时间大约是在20世纪70年 代,但从这一方法所涉及的思想来说,早在 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了。
■ 个人差异论还发现,人们在接受信息时(即 传播内容)存在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 选择性记忆。
■ 个人差异论对之前的“靶子论”提出了置疑, 是使枪弹论趋于破产的理论。
2、社会类别论
■ 由美国学者约翰赖利与马蒂尔达怀特赖利 提出。社会类别论是个人差异论的扩展。个人 差异论强调的是不同的个人对相同的信息的不 同反应;社会类别论强调的是不同的群体对相 同信息的不同反映。

传播心理学8大众传播专题1媒介中的群体形象

传播心理学8大众传播专题1媒介中的群体形象

一、媒介上的女性形象
(一)内容分析研究
1. 数量: 媒介上的女性数量比男性数量少得多。对20
世纪70-90年代的电视节目角色进行内容分析发 现,黄金时段电视节目中的男性数量是女性的两 倍,儿童节目中男性的数量是女性的4倍还多。
●广告中女性角色出现的频率几乎和男性相似,但同期 声中男性占了全部时间的83%至90%
通过媒介我们接触了比实际生活更广范围的 人群。媒介不仅是我们了解这些群体的开始,而 且有时也是我们了解他们最主要的信息来源,甚 至是惟一来源。
●媒介上不同群体的形象是如何塑造的? ●媒介上的形象对这些群体的影响是什么?
基本理论:
培养/涵化理论(Cultivation Theory) 社会化理论
三、媒介刻板印象的影响
对于受众来说,媒介是他们对某些群体 形成印象的主要的或许是最主要的信息来 源,有时是唯一来源。媒介再现出来的刻 板印象会建立受众对世界的“现实认知” ,并引导受众按照某一框架处理信息。
●女性会更期待男性能够主导女性,期待男 性更加冷酷;男性就更期待女性能够服从男 性和更关注自己的面容以取悦男性。
●受众还会把电视对同性的塑造看成是我们 应当效仿的标准。如果我们自己达不到这样 的标准,就会产生失落感,进一步自我贬低 。
对于受众来说,媒介是他们对某些群体 形成印象的主要的或许是最主要的信息来 源,有时是唯一来源。媒介再现出来的刻 板印象会建立受众对世界的“现实认知” ,并引导受众按照某一框架处理信息。
研究者把女孩们分成三个组,给第一个组 看芭比娃娃的图片,第二个组看艾姆娃娃(更 接近正常身材)的图片,第三个组为控制组, 不看任何图片。
结果显示,看过芭比娃娃之后,相对于 其它两组,小女孩对自己体型更加不满 意,更渴望变瘦,而且岁数小的孩子受 到的影响更明显。

大众传播的受众课件

大众传播的受众课件

02
大众传播受众的心理
大众传播受众的需求
信息需求
受众需要获取新闻、娱乐、教 育等方面的信息,以满足其了 解世界、增长知识和娱乐生活
的需求。
认同需求
受众寻求与自身价值观和信仰 相符的信息,以强化自我认同 和社会归属感。
社交需求
受众通过分享和讨论信息,建 立和维系社交关系,满足社交 需求。
娱乐需求
受众追求轻松、有趣的信息内 容,以释放压力、愉悦身心。
大众传播对受众的影响力
信息传播
大众传播通过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介向受众传递信息,影响受众对世 界的认知和理解。传播内容的质量和价值观念直接影响着受众的认知、态度和行 为。
价值观念塑造
大众传播不仅传递信息,还通过隐含的价值观念影响受众的价值观。这种影响可 能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对于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 法
总结词
实验法是一种通过控制一定条件来观察 受众反应的研究方法。
VS
详细描述
实验法通过设置不同的实验条件,观察受 众在媒介使用、信息接受等方面的反应, 了解不同条件对受众的影响。这种方法具 有可重复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提供较为准 确的结论,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受众的心 理和行为特点。
06
大众传播受众的未来发展
大众传播的受众课 件
目录
• 大众传播受众概述 • 大众传播受众的心理 • 大众传播受众的社会影响 • 大众传播与受众的关系 • 大众传播受众的研究方法 • 大众传播受众的未来发展
01
大众传播受众概述
大众传播受众的定义
受众:指大众传播媒介所面对和 影响的广泛的社会群体,也就是
大众传播的对象。
受众是信息传播的接收者,包括 报刊和书籍的读者、广播的听众、

新闻传播学受众分析知识点总结

新闻传播学受众分析知识点总结

新闻传播学受众分析知识点总结在新闻传播学的广袤领域中,受众分析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

它帮助我们理解信息是如何被接收、解读和回应的,对于新闻传播的效果评估和策略制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受众的定义与分类受众,简单来说,就是接收信息的群体或个人。

他们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按照不同的标准,受众可以有多种分类方式。

从规模上看,可分为大众受众和小众受众。

大众受众是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的群体,如通过电视新闻获取信息的广大观众;小众受众则是相对较小、特定的群体,比如某些专业领域杂志的读者。

从地域角度,有本地受众、国内受众和国际受众。

本地受众更关注本地发生的新闻事件,而国际受众则对全球性的议题更感兴趣。

按照信息接收的主动性,可分为主动受众和被动受众。

主动受众积极寻找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如通过网络搜索特定新闻;被动受众则是在无意中接触到信息,例如在公共场合听到广播。

二、受众的特征1、个体差异每个受众都是独特的,具有不同的年龄、性别、教育背景、职业、兴趣爱好等。

这些因素影响着他们对新闻的需求、理解和反应。

例如,年轻人可能更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获取新闻,而老年人可能更依赖传统的电视和报纸。

2、社会背景受众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传统和社会阶层也会塑造他们的新闻接受习惯和价值观。

不同社会阶层的受众对经济、政治等新闻的关注度和解读方式可能存在差异。

3、心理需求受众的心理需求包括获取信息、娱乐消遣、社交互动、自我认同等。

有的人看新闻是为了了解世界动态,有的人则是为了在与他人交流时有话题可聊。

三、受众的信息接收行为1、选择性注意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受众不可能关注所有的信息,而是会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和当时的情境,有选择地注意某些信息。

比如,在浏览网页时,人们往往会快速跳过不感兴趣的标题,而点击吸引自己的内容。

2、选择性理解受众对所接收的信息并非完全按照传播者的意图来理解,而是会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和价值观进行解读。

同样一则新闻,不同的受众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第12周《大众传播的受众①》ppt

第12周《大众传播的受众①》ppt

思考


截止目前,我们一共介绍了哪几种受众观? 掌握各种受众观的理论核心概述和产生时间。 受众的权利具体包括哪些? 中国目前传媒市场的改革,哪些举措是这些理 论的具体体现。

中国目前只有通过法律 途径解决。北京电视台 报道一家装饰公司的违 约行为,被对方认定是 对自己的歪曲报道,诉 诸法庭。

2、意见广告:
为了取得受众的好 感和信任,印刷 媒介在不同程度 上以收费形式刊 登读者要求刊登 的意见广告。

3、“开放频道”。 以受众为中心的受众观对广告业的影响: 肯· 罗曼和珍· 曼丝在风行全球的新版《如何做 广告》中提出他们的品牌成功的秘诀之一: “切毋忽视消费者”。大多数产品的宣传策略 都过分强调产品的属性,而很少注意消费者, 特别是有关消费者的态度和使用习性。
受众即市场的原因:




1、大众传媒是一种经营组织——信息产品必 须在市场上销售——销售市场是受众 2、产品必须试销对路——满足市场需求—— 满足受众需求 3、既然传媒活动是市场活动——市场竞争— —受众的争夺 如今的受众市场正从“大众”市场向“小众” 市场转变,因此准确的市场定位,开拓具有特 定需求的“小众”市场成了大众传媒保证经济 利益的最佳选择。
传播学家克劳斯 将受众分为三个层次:



1、特定的国家或区域内能够接触到传媒信息 的人口——最大的受众群 2、对特定传媒或特定信息内容保持定期接触 的人口——特定受众群 3、不但接触了媒介内容而且也在态度或行动 上实际接受了媒介影响的人——有效受众
受众的群体背景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人口统计学意义的群体,包括性别、年龄、 籍贯、民族、职业等; 二是社会关系意义上的群体,如家庭、单位、 团体、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等的归属阶层,宗 教信仰群体等等。 传播学研究表明,受众的群体背景或社会背景 是决定他们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因素, 有时这种影响甚至超过大众传播的影响。

8.大众传播

8.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影响力的原因:

(一)人与环境互动过程的变化 人与环境的关系包含四个基本元素:客观环境本身——人 对环境的认知——人的行为——人的行为对客观环境的反馈或 影响。

传统村落是“熟人社会”,个人对村里保持经验的接触,
人对环境的认知建立在“第一手信息”的基础上。

工业革命和“交往革命”之后,人的环境超出了人际交往 的范围。只有通过大众传播的中介作用才能了解更大范围的环 境。这种环境已经不是纯客观的,而是带有大众传播的烙印,
些人甚至匆匆收拾行装,向西海岸驾车逃亡。

(一)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Society,1948):

1、环境监视;“瞭望哨”;


2、社会协调;
3、社会遗产传承。


(二)C·R·赖特的”四功能说”(《大众传播:功能的

1969年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行走,实况转播被发回到地 球时,1亿2500万人收看了这一登峰造极的广播。据估计, 由卫星网带给全世界各地的观众有5亿。

电视的吸引力来自其媒介特性: 集视听觉于一体,通过影像、画面、声音、字幕及特
技,多方面地传递信息,给观众以强烈的现场感、目击感
和冲击力;

不仅是人们获得外界新闻和信息的手段,而且是丰富 多彩的文化和娱乐的主要提供者。
第八章 大众传播
第一节 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

一、大众传播的定义——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 用传播技术和专业化手段,以大众为对象而进行 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概念较早见于194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宪章。 杰诺维茨(1968):大众传播由一些机构和技术所构成,专业 化群体凭借这些机构和技术,向为数众多、各不相同而又分布广泛的 受众传播符号的内容。

传播学——第八章 受众

传播学——第八章 受众

四、满足需要论(使用与满足论) 满足需要论(使用与满足论) 受众面对大众传播并不是被动的, 受众面对大众传播并不是被动的,实际上受众总是主动地 选择自己所偏爱的和所需要的媒介内容和讯息,而且不同 选择自己所偏爱的和所需要的媒介内容和讯息, 的受众还可以通过同一个媒介讯息来满足不同的需要, 的受众还可以通过同一个媒介讯息来满足不同的需要,并 达到不同的目的。因此,不是传播媒介在使用人, 达到不同的目的。因此,不是传播媒介在使用人,而是人 在使用媒介。 在使用媒介。
(3)D·麦奎尔和布卢姆勒 麦奎尔和布卢姆勒 1964年开始, 1964年开始,对英国电视节目的研究 年开始 ①心绪转换 ②人际关系效用 ③自我确认 ④环境监测
(4)布卢姆勒和卡茨 1974年 1974年,五种可能的社会情况导致对媒介的需要和使用 ①社会局势产生各种紧张关系和冲突,导致要使用大众媒介 社会局势产生各种紧张关系和冲突, 来缓和。 来缓和。 ②社会局势造成对问题的发觉,要求注意并从媒介寻求可能 社会局势造成对问题的发觉, 得到的有关情报。 得到的有关情报。 ③社会局势提供了可以满足某些需要的少有的真实的机会, 社会局势提供了可以满足某些需要的少有的真实的机会, 导致向大众媒介取得辅助性的、补充的或替代性的服务。 导致向大众媒介取得辅助性的、补充的或替代性的服务。 ④社会局势使某些价值提高,而利用媒介中合适的材料是有 社会局势使某些价值提高, 助于确认和增强这些价值的。 助于确认和增强这些价值的。 ⑤社会局势提供一种要求熟悉某些媒介材料的有希望领域, 社会局势提供一种要求熟悉某些媒介材料的有希望领域, 而这些材料必须记录下来以便维持其继续作为有地位的社会 团体的成员。 团体的成员。
演讲。 演讲。
二、社会类型论(社会范畴论) 社会类型论(社会范畴论) 社会类型论以社会学为基础, 社会类型论以社会学为基础,重点强调受众的社会群体的 特性差异。认为受众是可以分类的,尽管每个受传者的个 特性差异。认为受众是可以分类的, 性千差万别,但在一定的社会阶层中,由于受众在性别、 性千差万别,但在一定的社会阶层中,由于受众在性别、 年龄、地区、民族、职业、工资收入、宗教信仰、 年龄、地区、民族、职业、工资收入、宗教信仰、文化程 度等方面相同或相近,会形成不同的社会类型。 度等方面相同或相近,会形成不同的社会类型。某一社会 类型的受众对同一讯息又会有大体一致的反应。 类型的受众对同一讯息又会有大体一致的反应。

大众传播心理学(课件整理)

大众传播心理学(课件整理)

第一章社会中的自我社会思维:自我的信念、思维、态度……社会影响:基因、从众、说服、群体影响……社会关系:偏见、攻击、吸引、亲密、利他……一、自我概念:我是谁1.我们:世界的中心人类是一种自我的动物,我们常常将自己看成是世界的中心,常常过于关注自我,并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度。

2、决定自我的社会因素A.我们扮演的社会角色当我们扮演某一个角色时,这个角色会逐渐被我们的自我感觉所接受。

B社会同一性自我概念不仅包括个人身份,也包括社会身份。

对于你是谁的社会定义,暗含你不是谁的定义。

C.社会比较社会比较影响我们对自我的判断。

生活中的大部分围绕比较来进行D.成功或失败自我概念也取决于我们日常生活成败的经验E.其他人的评价公认的成就能增强个体的自我概念。

因为我们看到了别人对自己的积极评价。

F.周围的文化个人主义文化——爱自己集体主义文化——相互依赖型自我二、自我服务偏见1.对积极和消极事件的不同解释人们倾向于一边轻易为自己的失败开脱,一边欣然接受成功的荣耀,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把自己看得比别人要好。

2.每个人都高于平均水平,可能吗当人们拿自己和别人比较的时候,也会出现自我服务的偏见。

在多数主观和社会赞许性方面,大部分人都觉的自己比平均水平更高。

伦理道德、工作能力、优点、驾驶技术、聪明才智、赡养父母、健康、洞察力、摆脱偏见……3.盲目乐观过度的乐观会会增强我们的脆弱性。

由于相信自己总会幸免于难,我们往往不去采取明智的预防措施。

4.虚假普遍性在观点方面,我们过高低估计别人对我们观点的赞成度以支持自己的立场。

三、自我展示1.虚伪的谦虚人们之所以表现谦虚,是为了安抚内心、战术需要及让别人对自己有一个好的看法。

2.自我妨碍由于害怕失败,人们通过设置障碍物来阻扰自己获得成功,以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第二章社会信念与判断1.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人们通常试图将个体的行为或者归结为内部原因(个人性格等),或者归结为外部原因(社会情境等)。

大众传播的受众PPT课件

大众传播的受众PPT课件
6
2020/10/13
赫尔塔·赫卓格
1、1944年,对广播知识问答节目(Quiz)的研究 ①竞争心理需求 ②获得新知识的需求 ③自我评价的需求 ④休闲娱乐
2、对广播肥皂剧的研究 ①“逃避日常生活的烦恼” ②“寻求代理参加的幻觉” ③“日常生活的教科书”
7 2020/10/13
贝雷尔森
1、1940年,《读书为我们带来什么》 ①实用动机 ②夸耀动机 ③休憩动机 ④逃避动机
10
2020/10/13
E·卡茨 《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1974 年)
11 2020/10/13
谢谢您的指导
THANK YOU FOR YOUR GUIDANCE.
感谢阅读!为了方便学习和使用,本文档的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和打印。欢迎下载!
汇报人:XXXX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2、1949年,《没有报纸意味着什么》 ①获得外界消息的信息来源 ②日常生活的工具 ③休憩的手段 ④获得社会威信的手段 ⑤社交的手段 ⑥读报本身的目的化
8
2020/10/13
D·麦奎尔和布卢姆勒
1969年开始,对英国电视节目的研究 ①心绪转换 ②人际关系效用 ③自我确认 ④环境监测
9 2020/10/13
大众的主要特点:p168
大众(mass)vs. 精英(elite)
4
2020/10/13
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提出 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评价 互联网、手机的使用与满足
5 2020/10/13
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提出
• 使用与满足认为受众是主动的,应该研究受众对 媒体做了什么,而不是仅仅研究媒体对受众做了 什么。
3
2020/10/13

大众传播学(1)

大众传播学(1)

2016/6/17
传播学
13
5、非常态社会集体行为(collective behavior)(PP.95)
Eg.1.从一则广告看 “非典”中的信息传播; 产生条件: 1)结构性压力; 2)触发性事件; 3)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 社会传播机制: 1)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 2)群体模仿与“匿名性”; 3)社会流言与谣言;
2016/6/17 传播学 6
3、小群体内部传播网络类型
里维特的实验:为测定群体成员的关系 对解决某问题的影响,五人群体中的传 播网络分为: 1)环形; 2)链型; 3)Y型; 4)轮型;
2016/6/17
传播学
7
二、群体传播及其内部机制(P91)
1、群体存在的基础条件: (1)共同的目标和关心事项; (2)成员间的协作意愿; (3)群体与成员间、成员内的互动机制;
2016/6/17
传播学
4
§6.1 群体传播
一、群体的概念
1、群体: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 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 合体(PP.89);
2016/6/17
传播学
5
2、群体分类:
1)非组织群体→群体传播 组织群体→组织传播 2)初级群体(primary group) 次级群体(secondary group) 3)基本群体(primary group) 参考群体(reference group) 偶然群体 (casual group)
1、组织:人们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各自担 任不同角色分工,在统一意志下从事协 作行为的持续性体系;(PP.100)
2016/6/17
传播学
10
2、组织的结构特点(PP.100):
(1)专业化的分工; (2)职务分工和岗位责任制; (3)组织系统的阶层制或等级制; Eg.出版社的组织结构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媒介上的少数群体形象
1. 不同族裔在美国媒介中的群体形象
●非洲裔美国人 ●拉丁美洲人 ●土著美洲人 ●亚洲裔美国人 ●阿拉伯人和阿拉伯裔美国人
2. 同性恋人群
研究表明,媒介上正面的同性恋形象 在提高社会对同性恋的宽容度和接受程度 方面同非常有效的,这说明娱乐媒介在消 除社会对同性恋的歧视有着潜在的巨大作 用。
3. 老年群体
4. 残疾人群
● 电视上仅有不到1%的角色患有残疾,实际人 口中10%-20%的人患有某种身体残疾。电视上的 残疾人形象主要是“痛苦的残疾人” 和“残疾超 人” 两种刻板形象。
●媒介严重夸大了现实精神病患者的暴力倾向和 反社会人格特点。
5. 职业群体 ●警察 ●律师和法庭审判 ●农民和农村生活 ●大学生
●女性会更期待男性能够主导女性,期待男 性更加冷酷;男性就更期待女性能够服从男 性和更关注自己的面容以取悦男性。
●受众还会把电视对同性的塑造看成是我们 应当效仿的标准。如果我们自己达不到这样 的标准,就会产生失落感,进一步自我贬低 。
对于受众来说,媒介是他们对某些群体 形成印象的主要的或许是最主要的信息来 源,有时是唯一来源。媒介再现出来的刻 板印象会建立受众对世界的“现实认知” ,并引导受众按照某一框架处理信息。
3. 女性的焦虑 媒介上的女性总是极不协调地被刻画为家庭主妇和母亲的
形象,对女性在经济、职业和社区中的角色进行轻描淡写甚至 是根本不描写。
4. 女强人:电视对女强人的呈现好像是她们显得太轻松了
5. 女性和暴力 女性总是暴力的受害者,尤其是男性暴力的受害者。
芭比(Barbie)娃娃和艾姆(Emme)娃娃
第八讲
大众传播心理学专题1 媒介中的群体形象
日本时 尚杂志 公布的 模特身 材对照 表
模特比普通女性瘦23%,在1970年代时,模 特比普通女性瘦7%。整体来说,她们的身材非常 不正常,既高又瘦,而且臀小。如果乳房很大, 则很可能做过隆胸手术,因为这种体型的女性很 少有大的乳房。(Kilbourne, 1995)
结果发现,瘦娃娃更容易被赋予各种积 极的属性,比如“聪明”、“快乐”、 “朋友多”、“热心帮助他人”,胖娃 娃则被贴上了“悲伤”、“没朋友”、 “疲惫”等负面的标签。
二、媒介上的男性形象
1. 冷酷无情的形象
媒介上男性显著的形象就是沉着、冷酷、自信、果断 和刚性。虽然很大程度上这是正确的,但这会给年轻的 男孩传达这样一个信息:男人理所应当就是这样的,如 果一个男人不能够压制自己的情感,或至少不能够隐藏 这样一种情感,那就不是一个真正的男人。
2. 外貌 健美的肌肉、白发、秃头
3. 友谊 媒介上的男性友谊比女性友谊更为内敛和深沉,媒
介上的女性友谊有一种更大程度的情感亲密,更加外露 。这种性别的差异相对准确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两性之 间不同的交流方式。
4. 家庭角色
媒介上的男性整体非常能干,但在家务活和照顾孩子 方面却经常被呈现为笨手笨脚的形象。
虽然男性通过实践也逐渐学会照顾孩子,但他们一 开始表现出来的笨拙好像是在暗示照顾孩子不是男性正 常角色的一部分。同时,在人际交往中,男性也经常被 塑造成冷酷和粗鲁的形象(例如,不知道如何和自己的 孩子讨论成长中敏感的个人问题。)
三、 媒介上的两性形象对性别刻板印象的影 响
●根据培养理论和模仿理论,人们不应低估 媒介反复接触的结果。如果人们反复看到反 映两性负面的或片面的形象出现在媒介上, 那他们很可能认为这就应当是真实的男女两 性的形象。
研究者把女孩们分成三个组,给第一个组 看芭比娃娃的图片,第二个组看艾姆娃娃(更 接近正常身材)的图片,第三个组为控制组, 不看任何图片。
结果显示,看过芭比娃娃之后,相对于 其它两组,小女孩对自己体型更加不满 意,更渴望变瘦,而且岁数小的孩子受 到的影响更明显。
另一项研究(Body-size sigmatization by preschool girls: In a doll’s world, it is good to be “Barbie”)给3岁半到5岁半女孩呈现了 胖、瘦和中等身材的娃娃,然后让她们评 判一下这些娃娃可能具有哪些积极或消极 的属性。
三、媒介刻板印象的影响
对于受众来说,媒介是他们对某些群体 形成印象的主要的或许是最主要的信息来 源,有时是唯一来源。媒介再现出来的刻 板印象会建立受众对世界的“现实认知” ,并引导受众按照某一框架处理信息。
一、媒介上的女性形象
(一)内容分析研究
1. 数量: 媒介上的女性数量比男性数量少得多。对20
世纪70-90年代的电视节目角色进行内容分析发 现,黄金时段电视节目中的男性数量是女性的两 倍,儿童节目中男性的数量是女性的4倍还多。
●广告中女性角色出现的频率几乎和男性相似,但同期 声中男性占了全部时间的83%至90%
●儿童卡通片中男性角色经常是女性角色的三倍
●音乐录影带中男性角色的数量至少是女性角色的两倍 ,除了生活时尚版外,报纸上其他版面的男性图片数量 都远远多于女性图片的数量
2. 相貌
女性经常被刻画为年轻的、漂亮的形象,女性保持 青春和魅力的目的是取悦男性。一旦女性不再青春妩媚 ,她们将成为被取笑的对象。
基本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法
培养/涵化理论:
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 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 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它们所描 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 正在出现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 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养” 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 观。

通过媒介我们接触了比实际生活更广范围的 人群。媒介不仅是我们了解这些群体的开始,而 且有时也是我们了解他们最主要的信息来源,甚 至是惟一来源。
●媒介上不同群体的形象是如何塑造的? ●媒介上的形象对这些群体的影响是什么?
基本理论:
培养/涵化理论(Cultivation Theory) 社会化理论
(二)实验研究
关于芭比娃娃对女孩体型感知影响的经典实验 (Does Barbie make girls want to be thing? The effect of experimental exposure to images of dolls on the body image of 5- to 8-year-old girl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