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区蕨类植物资源及其应用_舒应萍

合集下载

10种观赏蕨类植物的耐阴性

10种观赏蕨类植物的耐阴性

10种观赏蕨类植物的耐阴性丁晓浩;何云核【摘要】通过对耐阴性指标叶绿素a/b值及光补偿点分析,参试的10种观赏蕨类植物的叶绿素b含量较高,叶绿素a/b值均小于3∶1,光补偿点在不同的相对光强条件下均较低,表明参试的各种观赏蕨类均具有较强的耐阴性.耐阴观赏蕨的相对耐阴性由大到小排列分为强耐阴性(Ⅰ级)、较强耐阴性(Ⅱ)级、一般耐阴性(Ⅲ级)3个等级:Ⅰ级包括伏地卷柏、卵叶盾蕨、凤尾蕨;Ⅱ级包括半边旗、狗脊蕨、镰羽贯众;Ⅲ级包括银粉背蕨、紫萁、野稚尾、黑足鳞毛蕨.【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年(卷),期】2013(041)006【总页数】3页(P148-150)【关键词】蕨类植物;观赏蕨;耐阴性;级别【作者】丁晓浩;何云核【作者单位】阜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安徽阜阳,236037;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浙江临安311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82.350.1观赏蕨类植物的利用起源于欧美等西方国家。

观赏蕨类植物拥有独特的叶形、优美的叶姿、流畅的线条,与我国传统观赏花卉有很大差异。

多数蕨类植物拥有其他植物无法比拟的耐阴性,在阴暗角落或乔木下较暗处,种植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蕨类植物,可形成不同于其他园林风格的奇特景观。

在面积较大的林下,可种植观赏蕨类植物,极易形成满目苍翠的自然景观,还可与其他观花地被混植,形成多样化的林下植被景观[1]。

通过对引种栽培成功的10种观赏蕨类植物的耐阴性进行对比研究,为合理利用观赏蕨类植物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将10种在大棚内盆栽的观赏蕨在同一条件下,测定叶绿素a/b值和光补偿点,参考其他领域相关的研究方法和成果[2-5],对10种观赏蕨的耐阴性进行排序。

1.1 材料试验材料为狗脊蕨(Woodwardia japonica)、镰羽贯众(Cyrtomium balansae)、紫萁(Osmunda japonica)、凤尾蕨(Pteris nervosa)、半边旗(Pteris semipinnata)、伏地卷柏(Selaginella nipponica)、野稚尾(Onychium japonicum)、卵叶盾蕨(Neolepisorus ovatus)、银粉背蕨(Aleuritopteris argentea)、黑足鳞毛蕨(Dryopteris fuscipes),材料均来自合肥市蜀山区彩色植物繁殖基地,生长条件为基地内树阴下。

江苏省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

江苏省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

江苏省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
常缨;强胜
【期刊名称】《植物研究》
【年(卷),期】2004(24)3
【摘要】报道了江苏省新记录的两种蕨类植物 ,分属 1科。

【总页数】1页(P271-271)
【关键词】江苏;蕨类植物;杭州鳞毛蕨;对马耳蕨
【作者】常缨;强胜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科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9.36
【相关文献】
1.安徽省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Ⅳ) [J], 韦宏金; 陈彬; 杨庆华
2.江西省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6种 [J], 魏作影;顾钰峰;夏增强;袁泉;沈慧;陈凤彬;曹建国;严岳鸿
3.河南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 [J], 曾飞燕;周伟;曾微
4.湖北省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8种 [J], 韦宏金;王正伟;陈彬
5.福建省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Ⅰ) [J], 韦宏金;郭永俊;葛斌杰;许春枝;苏享修;陈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明湖国家湿地公园蕨类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明湖国家湿地公园蕨类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明湖国家湿地公园蕨类植物资源调查研究廖雯;向红;王绪英;左经会;匡其羽【摘要】为对明湖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监测和六盘水蕨类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采集标本与查阅文献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公园蕨类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公园内有蕨类植物21科33属54种,其中药用蕨类植物20科30属47种,观赏蕨类植物21科30属46种,观赏蕨类植物有4种应用类型;根据分析,公园内蕨类植物具有土生、石生、附生、水生、藤本5种生态类型.针对公园内蕨类植物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了合理建议.【期刊名称】《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0)003【总页数】5页(P47-51)【关键词】生物多样性;蕨类植物;明湖国家湿地公园【作者】廖雯;向红;王绪英;左经会;匡其羽【作者单位】六盘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贵州六盘水 553001;六盘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贵州六盘水 553001;六盘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贵州六盘水 553001;六盘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贵州六盘水553001;六盘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贵州六盘水 553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9.36明湖国家湿地公园由龙贵地水库、窑上水库、水城河源头段、明湖湿地、小山峡(俗称一线天)五个湿地群组成,是贵州省第一个获得正式授牌的AAAA级国家湿地公园。

该湿地公园在建设中维持了原有的人工植被和自然植被,以保护和恢复原有的湿地生态系统植被群系景观为主,而植被群系中比较原始的一大类群,也是最早的陆生植物的蕨类植物,是生长在山野的草本植物,有着顽强而旺盛的生命力,具有药用、食用、观赏等功能。

对明湖国家湿地公园蕨类植物资源调查研究,可为明湖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的监测、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1 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基本概况明湖国家湿地公园于2012年4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中心城区西郊,地理坐标为北纬26°34′40″~26°35′38″,东经104°45′29″~104°48′45″,东抵六盘水师范学院,西、北至凉水井一带以公路为界,南到明湖村一线天峡谷南部山脊。

钟山风景区南麓野生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前景

钟山风景区南麓野生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前景

i o t fZho g h n s e c a e s nsuho n s a c ni r a
Z ANG e g TI H Ch n . AN Ru. a nn
( . h ei f ni n et n rA ae yC n a Su n esyO oet n eho g , hnsa 1T eD s no v o m n a dAt cdm , et ot U i r t f rsyadT cnl y C agh g E r r l h v i F r o 4 0 0 C i ;. a dcp r icueA a e y N m n oet n esy N mig 10 7 C i ) 104,hn 2 Ln saeA c t tr cdm , a igF r r U i r t, a n 0 3 ,hn a he s y v i 2 a
t e lc l p ce h c a e u e s dr c r n i c maei l o h e eo me ta d u i z t n o a d n p a t. n te h o a e isw i h c n b s d a i t d r t tr r e d v lp n n t iai f r e ln s I h s e oi e af t l o g e d, o u g sin wa d a c d t rt c g i s t e if e c fh ma cii e n t e e w l ln s i hs T uit n s me s g e t sa v n e p oe t an t h n l n e o u n a t t s o h s i p a t n t i o r o o a u vi d s
Ab ta t I h t d t e cr ut u v y o h l r a n a n s uh o h n s a c nc Ar a wa d o c l c sr c :n t e su y, ic i s r e ft e wi o n me t li o t fZ o g h n S e i e s ma e t ol t h y r d e 2 7 s e i so n i s e m a l sb ln i gt 7 f mi e , 4 e u . h b n a t ie st fs e isi estsw sr — 1 p c e f go p r s mp e eo gn 5 a l s 1 3 g n s T ea u d n v ri o p ce n t i a e a o i d y h e

南京宁镇山脉南支蕨类植物区系及园林应用

南京宁镇山脉南支蕨类植物区系及园林应用
which was ancient and relic. The flora was closely related with Longwang Mountain in Zhejiang and Yuntai Mountain in
Jiangsu, and less closely related with Huangshan Mountain in Anhui and Gaoleshan Mountain in Zhejiang and distant
第 41 卷 第 3 学 版 )
Journ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 Natural Sciences Edition)
DOI:10.3969 / j.issn.1000-2006.201602011
Vol.41, No.3
较丰富,具有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征,东亚分布物种在该区系占有主要优势。 该区观赏蕨类植物资源较为丰富,
但是许多观赏价值较高并有应用前景的蕨类植物还未被认知和开发利用。
关键词:蕨类植物区系;生态类型;园林应用;宁镇山脉南支;将军山
中图分类号:Q948.2;S688 文献标志码:A
era and 19 families in the flora, whose integrative coefficient was 0 442, and species richness index was 25.54,which
was the maximum. The dominant family consisted of Thelypteridaceae, while there was no dominant genera in this flora,
May, 2017

江苏蕨类植物区系

江苏蕨类植物区系

王金虎1,2,郝日明汤庚国1(1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37;2苏州科技学院生物系,江苏苏州215009;3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江苏南京210095)摘要:对江苏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和地理成分进行了分析,并与相邻地区的浙江、安徽和山东等地进行了比较。

江苏共有蕨类植物35科67属140种(含变种和亚种);世界分布类型有18科、19属、5种;热带分布类型有16科、34属、16种;温带分布类型有1科、14属、102种;中国特有分布17种。

江苏蕨类植物区系组成比较简单,本区不是近代种系分化中心;地理成分具有明显的从热带向温带的过渡性。

通过与邻接地区的比较发现,江苏蕨类植物区系与安徽有较大的亲缘关系,它南承浙江,北接山东,同样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在中国蕨类植物分区中,华东-华中地区含江苏、安徽、浙江,而不含山东的分区方案较合理;水热条件是决定一个地区蕨类植物区系种类丰富程度的重要因素,复杂的地形变化是引起一个地区种系分化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蕨类植物区系;植物地理成分;江苏中图分类号:Q9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3-2700(2007)02-137-08WANG Jin-Hu1,2,HAO Ri-Ming3**,TANG Geng-Guo1(1College of Forest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njing210037,China;2Department of Biology,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uzhou,Suzhou215009,China;3College of Horticulture,Nanji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Nanjing210095,China)The floristic co mposition and element of pteridoflora of Jiangsu Province in China were analy zed,and the affini-ties with its neighbor regions,such as Zhejiang Province,Anhui Province and Shandong Province,were discussed as well.The pteridoflora of Jiangsu consists of35families,67genera and140species(including varieties and subspecies).It contains18families,19genera and5species belonging to the cosmopolitan areal type;16families,34genera and16 species belonging to the tropical areal types;1family,14genera and102species belonging to the temperate areal types;and17species endemic to China.The floristic composition of pteridoflora of Jiangsu is relatively poor,and this area may not be a differentiation center in modern times.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loristic elements indicate that this is a transitional pteridoflora from the tropics to the temperates.A comparison with its neighbor regions reveals that the pteridoflora of Jiangsu is close to that of Anhui and is a link with its southern neighbor,Zhejiang and its northern neighbor,Shandong,so that the system of regionalization of Chinese pteridoflora which includes Zhejiang,Anhui and Jiangsu in the central and east China re-gion,but not Shandong seems reasonable.It also reveals that climatic condition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for distribution and flourishing of pteridophyte population and complex land topography gives rise to differentiation of pteridophytes.Pteridoflora;Floristic element;Jiangsu Province云南植物研究2007,29(2):137~144Acta Botanica Yunnanica通讯作者:Author of correspondence;E-mail:haoriming@收稿日期:2006-05-10,2006-09-10接受发表作者简介:王金虎(1963-)男,在读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植物分类学教学与科研。

南京市几种蕨类植物孢子繁殖及抗旱性研究

南京市几种蕨类植物孢子繁殖及抗旱性研究

南京市几种蕨类植物孢子繁殖及抗旱性研究引言蕨类植物是盖子植物门中的一类,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植物种类,如蕨类植物、蕨类植物、马尾藻等。

其中,蕨类植物因具有独特的形态和生态特征而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探究南京市几种常见蕨类植物的孢子繁殖和抗旱性,为该地区的植物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材料与方法1.植物材料选择南京市常见的几种蕨类植物,包括中华鳞毛蕨(Adiantum reniforme)、大叶铁角蕨(Dryopteris crassirhizoma)、龙胆杨梅蕨(Plagiogyriaceae pseudochrysoriza )和银粉毛蕨(Nephrolepis falcatus)。

2.孢子制备在适宜温度(25~30℃)和光照条件下,将成熟的孢子收集起来,通过筛子过滤和水的定性浸泡,获得纯净的孢子。

3.培养条件将接种盘内的MS培养液在高温高压灭菌器内灭菌,冷却到室温后,通过无菌的方法向培养液中悬浮合适量的孢子,放置于适宜的光照、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培养。

4.孢子萌发率的测定取每种蕨类植物培养基盘内的100个孢子,计算萌发出小苗的数量,并用萌发苗的数量除以总孢子量得到孢子萌发率。

5.相对含水量的测定取干燥的植物生长物质称重并记为干重,将其放置在容器中,以100%相对湿度保存3天,然后取出后称重得到湿重。

以此计算相对湿度,并将相对湿度的指数作为相对含水量的参考值。

6.耐旱性的测定将4种植物的成年植株置于自然通风、散射遮阳、开口向下的条件下进行连续5天的干旱处理。

比较处理前后植株的形态学和生理学特征,包括叶片脱水率、相对含水量及叶绿素含量等。

结果1.孢子萌发率通过实验发现,4种蕨类植物的孢子萌发率均较高,其中,银粉毛蕨的孢子萌发率最高(95.6%),其次是大叶铁角蕨(89.7%),中华鳞毛蕨和龙胆杨梅蕨的孢子萌发率稍低一些。

2.相对含水量相对含水量是一个衡量植物抗旱性的重要指标,实验结果表明,4种蕨类植物的相对含水量都较高,其中,银粉毛蕨的相对含水量最高(98.1%),其次是中华鳞毛蕨(90.2%),大叶铁角蕨和龙胆杨梅蕨的相对含水量稍低一些。

园林常见蕨类植物数据库汇表

园林常见蕨类植物数据库汇表
蕨类植物生存环境和分布
蕨类植物体内输导水分和养料的维管组织,蕨类植物的有性 生殖过程离不开水,通常生长在森林下层的阴暗而潮湿的环 境里,少数耐旱的种类能生长于干旱荒坡、路旁及房前屋后。 现存的蕨类植物约有12000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尤其 是热带和亚热带最为丰富。中国有61科223属,约2600种, 主要分布在华南及西南地区,仅云南一省就有1000多种,所 以在中国有“蕨类王国”之称。
属:肾蕨属
肾蕨:附生或土生。叶簇生,暗褐色,略 有光泽,叶片线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一 回羽状,羽状多数,互生,常密集而呈覆 瓦状排列,披针形,叶缘有疏浅的钝锯齿。 原产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华南各地山 地林源有野生。常地生和附生于溪边林下 的石缝中和树干上。喜温暖潮润和半阴环 境,忌阳光直射。肾蕨是中国内外广泛应 用的观赏蕨类,除园林应用外,肾蕨还是 传统的中药材。
2、铁线蕨
科:铁线蕨科
属:铁线蕨属
铁线蕨:多年生草本,高0.1-0.6米。因其 茎细长且颜色似铁丝,故名铁线蕨。铁线 蕨也是钙质土的指示物。由于其畏干燥及 强烈光照,须放置到没有阳光直射的地方 养护。广布于台湾、福建、广东、广西、 湖南、湖北等地,常生于流水溪旁石灰岩 上或石灰岩洞底和滴水岩壁上,海拔1002800米。 铁线蕨喜疏松透水、肥沃的石灰质土砂壤 土,盆栽时培养土可用壤土、腐叶土和河 砂等量混合而成。 生长适宜温度白天21-25℃,夜间12-15℃。 温度在5℃以上叶片仍能保持鲜绿,但低 于5℃时叶片则会出现冻害。喜明亮的散 射光,怕太阳直晒。在室内应放在光线明 亮的地方,即使放置1年也能正常生长。
乌毛蕨喜温暖阴湿环境,抗逆性、耐热性 强。生长适温16~24℃,耐高温多雨,适 应性较广,在夏季高温条件下生长良好; 但不耐寒,冷时生长不良。生长于较阴湿 的水沟旁及坑穴边缘,也生长于山坡灌丛 中或疏林下,海拔300-800米。该种为中 国热带和亚热带的酸性土指示植物,其生 长地土壤的值为4.5-5.0。

南京中山植物园温室蕨类植物引种与景观配置

南京中山植物园温室蕨类植物引种与景观配置

( 上接 第 22页 ) 6
[ ] ror i oM.C i rsa dvr gt n P trso ee [ ] 5 Mactga i n hmea n ai ai : at n fdci J . e o e t
H r S in e 1 9 3 ( ) 7 3—7 4 ot c c , 9 7,2 5 :7 e 8.
有3 6种 。
蕨 类 植 物 素有 “ 无花 之 美 ” 的美 誉 , 们 或 有婀 娜 多 姿 的 它 体 态 , 拥 有 潇 洒飘 逸 的羽 片 , 色 彩 、 态 、 或 在 形 习性 等 方 面 独 树

帜 , 有 独 特 的 观 赏 价 值 具
。 由 于 热 带 蕨 类 植 物 多 数 有
g nu oae J .H r Sine20 ,0:4 1—16 . oim zn l【 j ot cec ,0 54 16 4 3
Pet nhsL’ R T ( a aee)[ ] ed sR pr r m. l r tu HE I. Lmi a ca e J .Fd e eet i ou
江苏农业科学
2 1 年第 3 01 9卷第 2期
刘彦 红 , 起 梦 , 兴 剑 , 孙 刘 等.南 京 中 山植 物 园 温 室蕨 类 植 物 引 种 与 景 观配 置 [ 江 苏 农业 科 学 ,0 13 ( ) 23— 6 J 2 1 ,9 2 :6 2 5
南 京 中山植 物 园温室 蕨 类 植 物 引种 与景 观 配 置
营 建下 层 地 被 植物 景 观 , 营造 热 带 雨 林 氛 围 。 在 引 种 的 蕨 类
收稿 日期 :0 0~0 2 2 1 6— 0
附生蕨类植物有 1 , 3种 除槲蕨表 现 良好 以外 , 其余种 类均表

南京地区水生植物资源及其应用

南京地区水生植物资源及其应用

南京地区水生植物资源及其应用摘要在介绍水生植物的概念、分类的基础上,对南京地区常见的水生植物的种类、特性等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水生植物在南京地区园林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水生植物;园林应用;注意事项;江苏南京水生植物是指生长在水体环境中的植物,包括许多沼生植物和湿生植物。

水生植物具有生长速度快、分布广、繁殖快、病害少、用途大等特点,对水分的要求和依赖程度很大。

南京市地处辽阔的长江下游平原,濒江近海,“黄金水道”穿城而过,地跨长江两岸,南北最大纵距超过140 km,东西最大横距超过80 km。

南京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降水1 200 mm,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5.4 °C,年极端气温最高39.7 °C,最低-13.1 °C,年平均降水量1 106 mm。

境内众多的河流水系,为水生植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1 水生植物的分类(1)浮叶植物。

其叶柄、茎、叶片发达的海绵组织中贮有大量的空气,可使叶片自然漂浮在水面上。

常见的浮叶植物有金银莲花、睡莲、萍蓬莲、满江红、菱等[1-2]。

(2)沉水植物。

其根扎于水下泥土之中,全株沉没于水面之下。

沉水植物在水下的分布深度受其生态学特性、光照强度和水的能见度影响,其中光照强度与水能见度呈正相关。

常见的有金鱼草、苦草、伊乐藻、大水芹、黑藻、金鱼草、石龙尾、水筛及水盾草等[1-3]。

(3)滨水植物。

其根系扎于湿润的土壤中,耐水湿,可忍受短期水淹。

常见的有垂柳、水杉、池杉、落雨杉、竹类、水松、木芙蓉等[4]。

(4)漂浮植物。

根系悬垂于水中漂浮不定,其茎叶或叶状体漂浮干水面,常见的有大漂、浮萍、凤眼莲等。

(5)挺水植物。

其根和地下茎埋在水下泥土里,茎叶伸出水面,常见的有黄花鸢尾、荷花、泽泻、雨久花、水葱、芦苇、香蒲、菖蒲、半枝莲、千屈菜、水蜡烛、水毛花、海寿花、再力花、芦竹、菰、香姑草、叶节节草等[1-4]。

2 南京地区水生植物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南京地区水系发达,水源充足,园林景观中水景众多,小到庭院水景,大到湖泊、湿地水景都有水生植物配置。

南京地区蕨类植物资源及其应用

南京地区蕨类植物资源及其应用

南京地区蕨类植物资源及其应用
舒应萍;丁绍刚;王晶慧
【期刊名称】《中国城市林业》
【年(卷),期】2009(7)4
【摘要】@@ 经整理和统计,南京地区蕨类植物共25科,36属,63种,按照生态类型可分为5类:陆生蕨类、附生蕨类、石生蕨类、水生蕨类和藤本蕨类,文章结合南京地区蕨类植物资源探讨了蕨类植物的园林用途,并指出蕨类植物在园林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页数】4页(P80-83)
【作者】舒应萍;丁绍刚;王晶慧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园林系,南京,210095;南京农业大学园林系,南
京,210095;南京农业大学园林系,南京,210095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恩施州新优园林蕨类植物资源及其应用 [J], 向素桃;高海山
2.厦门地区蕨类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 [J], 施建羽
3.河南宝天曼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蕨类植物资源调查及其应用 [J], 黄红慧
4.汀江源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评价及开发应用 [J], 管诗敏;玄锦;李祖婵;吴雅华;邓传远;黄柳菁
5.汀江源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评价及开发应用 [J], 管诗敏;玄锦;李祖婵;吴雅华;邓传远;黄柳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京城市森林蕨类植物组成及区系分析

南京城市森林蕨类植物组成及区系分析

南京城市森林蕨类植物组成及区系分析童丽丽;许玥童晖【摘要】经野外调查和资料分析整理,确定南京城市森林共有野生蕨类植物25科36属63种(含变种),主要科为鳞毛蕨科、金星蕨科、蹄盖蕨科、铁角蕨科,主要属为铁角蕨属、鳞毛蕨属、复叶耳蕨属、贯众属.分布区类型在科的等级上,以热带成分占一定主导地位,在属的等级上,热带成分较温带成分占优势,表明南京城市森林的蕨类植物具有较强的从热带向亚热带、温带过渡的特性.在种的水平上,有超过一半的物种是东亚分布成分,表明该区蕨类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属于东亚植物区系.特有成分相对匮乏,有一定的原始性.【期刊名称】《金陵科技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3)004【总页数】4页(P71-74)【关键词】南京城市森林;蕨类植物;区系;统计分析【作者】童丽丽;许玥童晖【作者单位】金陵科技学院园艺学院,江苏南京210037;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四川成都6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82.35蕨类植物是一类既古老又复杂的植物,是最原始的维管植物,又是最高等的孢子植物[1]。

其种类丰富,分布广泛。

中国是世界蕨类植物分布的中心,共有52科206属2 600种,而江苏省则是我国蕨类植物分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共有蕨类植物136种,分属32科64属[2]。

在城市森林的植被中,蕨类植物是地被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森林稳定的生态环境起到不可忽略的作用。

目前已有一些学者对南京的宁镇山脉各山头的蕨类植物进行了一定的研究[3-5],本次的研究是在多年实地调查及文献查阅的基础上,对已确定的南京城市森林中的蕨类植物的组成种类和区系特征进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地概况南京(N31°14′~32°37′,E118°22′~119°14′)位于江苏西南部,占地面积6 587 km2;位于亚热带北部季风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季较短,无霜期237 d;年平均气温16 ℃,年平均降水量1 106 mm;地形复杂,有低山岗地、平原及沿江洲地等多种地形;属宁镇山脉,最高峰为紫金山北高峰,海拔448.9 m;地带性土壤为黄棕壤[3],属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6]。

南京紫金山蕨类观赏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

南京紫金山蕨类观赏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

南京紫金山蕨类观赏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
孙起梦;董丽娜;刘兴剑
【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
【年(卷),期】2009(000)005
【摘要】对南京紫金山的蕨类观赏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经统计,紫金山具有观赏价值的蕨类植物共19科26个属55个种.对这类植物的形态学特征、生态习性及观赏价值进行了分析,并对园林应用价值和应用范围作出相应分析和建议.
【总页数】2页(P181-182)
【作者】孙起梦;董丽娜;刘兴剑
【作者单位】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江苏南京,210014;南京中山陵园管理局,江苏南京,210014;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江苏南京,210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82.350.24
【相关文献】
1.南京紫金山野生地被种子植物资源调查及园林应用分析 [J], 董丽娜;万志洲;刘曙雯;徐海兵;居峰;宋伙林;陈希
2.南京紫金山蕨类植物资源初步调查 [J], 孙起梦;刘兴剑;杨志民
3.南京紫金山野生木质藤本植物资源及园林应用分析 [J], 桑容兰;赵宸;吴毅;董丽娜;万志洲
4.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赏蕨类资源及其园林应用研究 [J], 刘丽杰; 金慧; 赵
莹; 尹航; 贾翔
5.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蕨类植物资源调查及区系分析 [J], 董丽娜;孙起梦;刘兴剑;徐海兵;刘曙雯;陈希;万志洲;居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珍稀药用蕨类植物研究和保护现状

珍稀药用蕨类植物研究和保护现状

珍稀药用蕨类植物研究和保护现状江秀娟【摘要】@@ 蕨类植物分布很广,除沙漠外,从高山至海底、从寒带到热带都有生长,在热带与亚热带地区种群极为丰富.全世界蕨类植物有12 000种,而我国约有2 600多种,约占世界总数的20%,是世界上蕨类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1(024)002【总页数】3页(P153-155)【关键词】蕨类植物;药用【作者】江秀娟【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省长沙市;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40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9.95;R931.2蕨类植物分布很广,除沙漠外,从高山至海底、从寒带到热带都有生长,在热带与亚热带地区种群极为丰富。

全世界蕨类植物有12 000种,而我国约有2 600多种,约占世界总数的20%,是世界上蕨类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我国的华南、西南地区的蕨类植物蕴藏量较大,仅云南省就有1 000余种,被誉为“蕨类植物王国”。

蕨类植物中的不少种类已被不同国家的居民广泛利用,特别是在医药、食品、观赏、绿化等方面,其经济利用价值日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已知我国2 600种蕨类植物中可供药用的约有396种。

本文就珍稀药用蕨类植物的研究和保护现状作一综述,以期进一步促进对其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药用蕨类植物常以全草、根状茎或孢子入药。

根据药用蕨类植物的主要功效,可将其分为以下几大类:(1)清热解毒类:如阴地蕨(moonwort)、半边旗(semi-pinnated brake herb)、井口边草(rough brake herb)、中华蹄盖蕨(athy rium sinense rup r.)等;(2)利水渗湿类:如江南卷柏(selaginella moellendorfiihieron)、石韦(fo lium py rrosiae)、蛇足石松(serrate clubmoss herb)等;(3)祛风除湿类:如槲蕨(d rynaria fortunei)、灯笼草(peruvian groundcherry herb)等;(4)理血类:如银粉背蕨(aleuritop teris argentea)、卷柏(selaginellae)、刺齿凤尾蕨等;(5)止咳化痰类:如团羽铁线蕨(adiantum capillus-junonis rupr)、银粉背蕨(aleuritopteris argentea)等;(6)驱虫杀虫类:如贯众(cyrtom ii rhizoma)、紫萁(osm unda)等。

南京市紫金山植物名录

南京市紫金山植物名录

附录1:南京紫金山地区维管植物名录Appendix 1:A systematic Checklist of the Vascular Plants in Mt.Zijin,Nanjing说明:标本存于中山陵园林管理处内;本名录中蕨类植物按秦仁昌系统,裸子植物按郑万钧系统,被子植物按恩格勒系统排列;种名有“*”为栽培种或者外来成分。

1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1石松科Lycopodiaceae蛇足石松Lycopodiuml seratum Thunb.草本。

紫金山东北区翻山至中马腰,生于林荫下湿地或沟谷石上生于岩石缝隙中。

偶见。

2卷柏科Selaginellaceae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Beauv.)Spring.草本。

紫金山东北区,生于岩石缝隙中。

偶见。

伏地卷柏S.nipponica Franch et Sav.草本。

紫金山东北区翻山至中马腰,生于溪边阴湿地。

偶见。

蔓出卷柏S.davidii Franch.草本。

紫金山,生于林下石灰岩上或者石缝中。

偶见。

3水韭科Isoetacea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 Palmer草本。

紫金山竹海白马水库附近,生于溪边。

偶见。

4木贼科Equisetaceae节节草Equisetum ramosissimum Desf.草本。

产紫金山紫霞湖、祭坛、中马腰,生于潮湿的砂地、岩石上。

偶见。

笔管草E.debile Roxb.草本。

紫金山,生于干山坡、固定沙丘、沙质地、山坡灌丛、林缘、路旁等处。

少见。

5阴地蕨科Botrychiaceae华东阴地蕨Botrychium japonicum(prantl)underw.草本。

紫金山北区经山上至东北区,生于山地阔叶林下阴湿地溪边。

偶见。

阴地蕨B.ternatum草本。

紫金山东北区,生于山区的草坡灌丛阴湿处。

偶见。

6紫萁科Osmundaceae紫萁Osmunda japonica Thunb.草本。

安徽药用蕨类植物资源及利用

安徽药用蕨类植物资源及利用

安徽药用蕨类植物资源及利用
王德群
【期刊名称】《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89(000)003
【摘要】安徽产有药用蕨类植物158种(包括变种),隶属于39科,本文介绍了它们的分类、分布概况、药用特点及民间药用的调查。

【总页数】1页(P66)
【作者】王德群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7.02
【相关文献】
1.尖峰岭药用蕨类植物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 [J], 陈能;钟琼芯
2.崂山药用蕨类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J], 刘英
3.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药用蕨类植物资源及利用 [J], 程海涛;杨洪升;田立娟;张海军;张守平;赵瑞艳;罗志文
4.沂山药用蕨类植物资源调查与利用 [J], 武法术
5.毕节市阳山森林公园药用蕨类植物资源及保护利用 [J], 余志鹏;李章取;陈开萍;骆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芳香植物资源、开发应用现状及其利用对策

我国芳香植物资源、开发应用现状及其利用对策

我国芳香植物资源、开发应用现状及其利用对策
江燕;章银柯;应求是
【期刊名称】《中国林副特产》
【年(卷),期】2007(000)005
【摘要】我国芳香植物资源是植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不仅能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而且能有效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平.从芳香植物的定义出发,分别探讨了芳香植物的分类、我国芳香植物资源状况以及开发利用现状,并提出了进一步实施芳香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对策.【总页数】4页(P64-67)
【作者】江燕;章银柯;应求是
【作者单位】杭州植物园,浙江,杭州,310013;杭州植物园,浙江,杭州,310013;杭州植物园,浙江,杭州,310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
【相关文献】
1.福建省芳香植物资源的分布及开发利用的对策 [J], 陈金秀
2.试论我国淡水渔业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Ⅱ淡水渔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策 [J], 龙华
3.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三) 我国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策的建议 [J], 孙建明;陈于恒
4.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二) 我国煤炭资源回收利用现状、存在问
题及原因分析 [J], 孙建明;陈于恒;艾建华;汪云甲;汪应宏;顾和和
5.我国芳香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前景分析 [J], 李飞;刘桂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整理和统计,南京地区蕨类植物共25科,36属,63种,按照生态类型可分为5类:陆生蕨类、附生蕨类、石生蕨类、水生蕨类和藤本蕨类,文章结合南京地区蕨类植物资源探讨了蕨类植物的园林用途,并指出蕨类植物在园林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蕨类植物又称羊齿植物,是孢子植物最高级的类型,介于苔藓植物和种子植物之间,是植物界一个重要的类群。

蕨类植物适应性强,管理粗放,在土质贫脊、荫蔽、不适宜栽培植物的地方可栽植,而且生长快、不易受病虫害侵扰,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植物。

南京位于北纬31º14′~32º37′,东经118º22′~119º14′,气候属于亚热带北缘,受东南季风影响,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地理区位属于宁镇丘陵地区,以低山缓岗为主,主要是地带性土壤和耕作土壤。

南京市野生蕨类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其中一半以上具有观赏价值,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 南京地区蕨类植物资源1.1 南京地区蕨类植物区系已知江苏共有蕨类植物35科67属140种(含变种和亚种,不含引种栽培种)[1]。

南京市已确认的蕨类植物有63种,隶属于25科36属[2],且仍有新的蕨类植物资源不断被发南京地区蕨类植物资源及其应用舒应萍 丁绍刚 王晶慧 南京农业大学园林系 南京 210095现。

南京市的蕨类植物多分布于海拔50m~200m山间,其中紫金山有蕨类植物60余种[3],幕府山7种[4],牛首山15种[5],老山地区6种[6]。

南京蕨类植物的科数占中国蕨类植物科总数的39.68%,含4种以上的科有鳞毛蕨科,蹄盖蕨科, 铁角蕨科和金星蕨科[7]。

较多的科在南京只有一种,如卷柏科、阴地蕨科、海金沙科等。

南京共有蕨类植物36属,占中国蕨类植物属总数17.65%。

南京比较常见的属有铁角蕨属,鳞毛蕨属、凤尾蕨属、短肠蕨属、毛蕨属等。

南京的蕨类植物科所占比例较大,属种所占比例较小,种数仅占中国蕨类植物种数的2.42%。

63种蕨类植物中,常见、较常见的只有海金沙、芒萁、蕨、井栏边草、中华短肠蕨、贯众、日本金星蕨7个种,其余50多个种如伏地卷柏、小果蕗蕨、蕨、槐叶苹、满江红等为少见或偶见。

1.2 南京地区蕨类分布区类型依据吴征镒系统[8],并参考其他作者对地区性蕨类植物区系地理的研究,南京蕨类植物科、属、种的地理成分可分别归纳如下:(1)科的分布区类型:南京蕨类植物中有13科为世界分布型,南京分布相对较多的世界性大科有:鳞毛蕨科、蹄盖蕨科、水龙骨科、铁角蕨科,满江红科等。

热带分布型共11科,包括泛热带分布型、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型,共占总科数(除去世界分布,下同)的91.67%。

其中,泛热带分布型最多,有海金沙科、碗蕨科、凤尾蕨科、中国蕨科、金星蕨科等9科,占总科数的75.00%。

从科的分布类型分析来看,南京蕨类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亚热带性质,少数温带分布科的出现,又反映出本区具有从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7]。

(2)属的分布区类型:南京蕨类植物中,属于世界分布型的属有7个。

热带分布类型共16属,占总属数(除去世界分布,下同)的55.7%。

温带分布属8个,占总属数的27.59%。

南京蕨类区系中热带分布占优势,如碗蕨属、凤尾蕨属、金星蕨属等,但这些热带分布中严格限于热带分布的极少,多数是由热带扩散到亚热带甚至温带分布的属。

(3)种的分布区类型:南京63种蕨类植物可归入10个类型。

世界分布的种有铁角蕨、铁线蕨、蕨3种。

热带分布类型共11种,占总种数(除去世界分布,下同)的18.33%。

属温带分布类型的种有9种, 占总种数的75%,包括北温带、东亚-北美间断、中亚、东亚4种分布类型,在温带分布类型中,东亚分布类型是本区最重要的成分,共有34种,占总种数的2 南京地区蕨类植物的生态类型南京市蕨类植物的分布范围很广,在林下、山地、溪沟和水中均有生长,根据生态习性可分为陆生、石生、附生、水生及藤本5种类型。

2.1 陆生蕨类植物南京的陆生蕨类在所有蕨类植物中占大多数,一般生于林下、林缘、空旷地、溪边等土壤上,亦称土生蕨类植物。

根据对光照的不同要求又可分为喜阳陆生蕨类植物和耐阴陆生蕨类植物。

(1) 喜阳陆生蕨类植物:喜阳类可分为丛生型阳性蕨类和散生型阳性蕨类(表1)。

丛生型阳性蕨类是光裸地、火烧地和水土流失地的阳性先锋植物,在植被的演替中起到重要作用。

散生型阳性蕨类如渐尖毛蕨、蕨等,一般是单株散生,具有短而直立的根状茎,叶子较厚。

(2)耐阴陆生蕨类植物:耐阴型陆生蕨占陆生蕨的大多数,通常生长在土壤肥沃、地表腐叶较多的密林中,喜偏酸性土壤,耐干旱、盐碱能力差。

耐阴型陆生蕨绝大多数种类是单生或散生的,极少丛生,它们的根状茎大多短而直立,叶片一般大而薄(表2)。

根据对土壤不同的适应性可将陆生蕨类植物分为碱性、酸性和中性蕨类。

贯众、铁线蕨、蕨等都是耐碱性很强的陆生蕨类植物;阔鳞鳞毛蕨、芒萁、海金沙等对酸性土壤具有指示作用,可应用于局部酸性环境中,在中性土壤中也能正常生长。

金星蕨、渐尖毛蕨、假蹄盖蕨等陆生蕨类适宜于中性土壤,一般绿地中均能生长。

2.2 附生及石生蕨类植物附生蕨类植物是指附生于树干或枝条上的蕨类植物,其根状茎攀附于树干表面,但并不伤害所附着的树木,其所需的养料主要来源于枯枝落叶及雨水冲刷带来的有机物[9]。

石生蕨类植物是指生长在岩石上或岩石缝隙中的蕨类植物,多数石生蕨类生长在密林下的岩石上,湿度大;一些种类则喜生于干旱的石灰岩上,是钙质土的指示植物(表3)。

2.3 水生蕨类植物水生蕨类是指生活在水域环境中的蕨类植物,可分为咸水型和淡水型两种,南京仅有3种淡水型蕨类植物:苹(Marsilea quadrifolia)、满江红(Azolla imbircata) 、槐叶苹(Salvinia natans)。

淡水型水生蕨类多生于静水浅水沟、池塘、稻田,能够适当用于水体一角,将为园林水景增色。

苹有横走的茎生水底泥中,可用于水体驳岸边缘;槐叶苹、满江红是漂浮水生植物,可用于较深的水域。

2.4 藤本蕨类植物藤本蕨类植物是指生活在土壤中,具有很长的根状茎,茎或叶轴攀附于树木上的蕨类植物。

主要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南京只发现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一种藤本蕨类植物,多见于山区路边或山坡疏林灌中、喜湿润半阴,生长于局部酸性的微环境中。

藤本蕨类植物在园林中可用于垂直绿化或攀生于岩石、假山。

3 观赏蕨类植物的园林应用3.1 室内装饰蕨类植物独特的耐荫习性和优美造型使其成为室内观赏的常用花卉,可用于布置宾馆大厅、会场、办公室和居室等各种场所。

室内装饰时,可选用盆栽蕨类,也可将中小型附生蕨类栽附在树干上或将大型附生蕨类如崖姜、鹿角蕨等悬挂于厅堂,姿态优美,高贵而吸引人,又具热带情调[10]。

藤本蕨类如海金沙,可搭架缠绕,别具特色。

3.2 室外园林绿化蕨类植物可以广泛应用于室56.67%。

从种的分布类型分析来看,南京蕨类区系中种的地理成分具有很强的温带属性。

表1 喜阳陆生蕨类特性A-园林绿化 B-山石盆景 C-盆栽观赏 D-切花配叶外园林绿化,如庭院、公园、山坡等;尤其在难以处理的狭窄空地或阴暗的角落,如窗台下、石隙间、水池旁、庭园小径、篱笆边、北墙脚或庭园一隅,都可种植柔美的蕨类植物进行绿化美化。

(1)地被植物:南京蕨类大多是陆生种类,喜阳的狗脊蕨、芒萁、渐尖毛蕨等可作为先锋树种大面积种植于荒坡[9];耐荫湿者如蕨、荚果蕨、针毛蕨、假蹄盖蕨等是风景林下层、北面山坡疏林地的理想地被植物。

不少陆生蕨类植物对土壤的酸碱性有特殊的适应性,如乌蕨、紫箕等对酸性土壤具有指示作用,可应用于局部酸性环境的绿化。

耐碱性很强的蕨类植物如蕨、贯众、井栏边草等,可用于废土、废渣环境的绿化。

(2)岩石绿化:石生蕨类可以和岩石搭配,形成独特景观,如华表2 耐阴陆生蕨类特性表3 附生和石生蕨类特性中铁角蕨、北京铁角蕨等可植于密林下的岩石上,或沟边岩石上,蕨类植物流畅的线条,碧绿的叶色柔化了岩石生硬的线条。

有柄石韦、瓦韦等株形小巧,叶形别致,孢子囊群鲜艳夺目,是山石、山水盆景极佳的配置植物和小型观叶植物。

(3)水边与水面绿化:在南京地区,苹、槐叶苹和满江红是仅有的三种水生原生蕨类植物。

槐叶苹、满江红是小型的水生漂浮蕨类,可植于风景区、公园等处较深的水域中,既可点缀景观,又可净化水体。

苹的小叶四片呈倒三角形,如似田字,是庭园水面装饰的好材料。

喜潮湿生境的蕨类植物如木贼属、荚果蕨、乌毛蕨等是水边绿化的良好材料。

如查特花园里的日本园,蕨类植物与其它沼生、苔藓植物配置于溪畔,使驳岸处理自然化。

3.3 专类园蕨类植物园是对野生蕨类植物的保护和展示,在规划中既要考虑植物园的科学内涵,又要满足参观游览的功能,可分为游憩观赏为主的生态区、科普教育为主的品种区及用于养护繁殖和引种试验的试验保养区。

在蕨类植物专类园中,附生型与地生型,高大型与低矮型蕨类可互相配置。

在高大乔木下,桫锣等树状蕨作为林下木;鹿角蕨、崖姜蕨、抱树蕨等攀附树干、铁线蕨、贯众、井栏边草、肾蕨等为地被植材,依起伏地形而栽植;更可用卷柏、姬书带蕨、过山蕨等覆盖岩石间隙、再间以其它的阴生花卉,形成一美丽的植物群落。

4 问题与建议2008年南京植物园建立孢子植物园,迁地保护和研究丰富的蕨类资源。

但蕨类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非常缺乏,据调查,中山陵景区中的梅花谷公园、流徽榭、以及通往藏经阁的路上移栽少量野生蕨类,其他公园几乎没有人工应用。

主要原因有:人们未充分认识到蕨类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蕨类植物的引种驯化和筛选工作较缺乏;我国未完全掌握观赏蕨类植物大规模繁殖和栽培方法;研究机构已掌握的繁殖和栽培技术未能及时转换为市场经济成果。

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园林设计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大胆选用优美的观赏蕨类,构建以草本植物、蕨类、苔藓为地被,乔灌木为上层的立体空间种植系统;要积极开展蕨类植物资源的引种驯化工作,筛选优美的观赏蕨类;研制蕨类植物大规模繁殖的方法,同时加强某些蕨类植物的推广和应用,如芒萁、蕨、贯众、海金沙等;通过研究机构及有关技术人员的支持和指导,形成蕨类植物规模化、产业化生产。

片植于林下的蕨类植物参考文献[1] 王金虎,郝日明,汤庚国.江苏蕨类植物区系[J].云南植物研究,2007,29(2): 138.[2] 童丽丽,孔跃,许晓岗,汤庚国.南京城市森林的植物区系组成及区系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5):15-33.[3] 常缨,胡金良.南京市紫金山药用蕨类植物资源的分布及其总黄酮含量的测定[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36(3):321.[4] 李林.南京幕府山植物区系及其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4.[5] 童丽丽.南京牛首山地区植物区系地 理及资源利用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4.[6] 邵燕,汤庚国.南京老山地区地被植物资源调查与应用[J].江苏林业科技,2007(4):30.[7] 黄超群.南京市几种蕨类植物孢子繁殖及抗旱性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6.[8] 吴征镒,周浙昆,李德铢,彭华,孙航.世界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系统[J].云南植物研究,2003,25(3): 247-248.[9] 王发国,陈红锋,邢福武.广东乡土野生观赏蕨类植物调查及其开发利用研究[J].中国园林,2007(7):58.[10] 匡丽红,秦华,杨慧.浅议蕨类植物的观赏特性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3(9):60.Pteridophyte Resources in NanjingRegion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LandscapesShu Yingping,Ding Shaogang,Wang Jinghui(College of Horticulture,NanjingAgriculture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Abstract: According to literature, thereare 63 species of pteridophytes in Nanjingregion, which belong to 36 genera of25 families. They are grouped intofive ecological types: terrestrial ferns,epiphytic ferns, rock ferns, aquatic ferns,and climbing ferns. Based on resources offerns in Nanjing region, their applicationsin landscapes and existing problems wereanalyzed. Strategies to address theseproblems were proposed.K e y w o r d s:N a n j i n g r e g i o n;Pteridophyte;Resources;LandscapeApplication;收稿日期:2009-05-06作者简介:舒应萍,南京农业大学园林系200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