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章跨文化沟通的本质
跨文化交际的问题与解决研究

跨文化交际的问题与解决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交往的不断加深,跨文化交际问题已然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往往会面临各种挑战和问题,比如语言障碍、文化差异、沟通方式不同等等。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深入研究跨文化交际的本质和特点,并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法。
一、跨文化交际的本质和特点跨文化交际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活动,涉及到的人群、语言、文化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跨文化交际的本质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语言、视觉、肢体语言等方式进行沟通,同时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特点,以达到和谐共处和合作。
跨文化交际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多样性: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着各种语言、文化和传统,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需要面对多元的差异性和复杂性。
2. 动态性:跨文化交际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历史和经济等因素的变化,跨文化交际需要不断地适应和调整。
3. 矛盾性: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跨文化交际需要协调和解决各种矛盾问题。
二、跨文化交际中常见的问题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问题:1. 语言障碍: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着各种语言,语言障碍是跨文化交际中最基本的问题。
2. 文化差异: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种种不同,如礼仪、宗教、道德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会导致误解或矛盾。
3. 沟通方式不同: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方式和表达方式也存在差异,如在中国,说话时一般比较委婉、含蓄,而在美国,人们则更注重直接表达和说话技巧。
4. 价值观不同:不同文化之间的价值观存在着差异,如在西方国家,人们更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而在亚洲国家,人们则更重视集体意识和家庭观念。
三、跨文化交际的解决方法如何在跨文化交际中解决上述问题,使得交流和合作更加顺利呢?以下几点可以作为参考:1. 学习对方的语言和文化:学习对方的语言和文化是解决跨文化交际问题的基本方法,能够更好地理解对方的观念和行为方式。
什么是跨文化交流?

什么是跨文化交流?跨文化交流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与交流,涉及到不同文化间的认知、态度、价值观、行为以及沟通方式等。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涉足跨文化交流领域,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下面,我们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什么是跨文化交流。
一、文化认知跨文化交流需要充分认识不同文化的差异。
在跨文化交流中,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影响人们的语言、行为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
因此,了解对方的文化、价值观念、信仰习惯等方面,对于有效的跨文化交流非常重要。
例如,在西方国家以及东亚国家,谈论工作、家庭、婚姻等话题是比较普遍的,而在印度、中东等国家,这些话题会被认为是私人生活的一部分,不适合在公共场合讨论。
如果不了解这些文化差异,很容易引起误解和冲突。
二、互相尊重跨文化交流必须基于互相尊重的前提下进行。
尊重他人文化背景和信仰宗教等方面,是跨文化交流最基本的原则。
只有以平等、互相尊重的态度交流,才能建立起良好的跨文化关系。
例如,穆斯林在节日期间通常不喝酒,如果送礼的人赠送酒类礼物,就可能引起失望和困惑。
如果对方能够了解穆斯林的信仰习惯,送一些非酒类礼物,就不会引起误解和不愉快的情况。
三、有效沟通跨文化交流必须进行有效沟通,才能让双方相互了解和理解。
在跨文化交流中,由于语言、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很容易引起误解和沟通障碍。
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跨文化沟通成为了非常关键的问题。
例如,在跨文化交流中,使用不同的语言是一个普遍的挑战。
为了便于双方的沟通,可以使用双语对话或借助翻译工具进行交流。
此外,在语言表达上要尽量避免使用口头语言或难以理解的术语,以免造成双方的误解和不适。
四、文化融合跨文化交流的本质是促进文化融合。
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中,双方都可以学习、借鉴对方文化中的优秀元素,以丰富自己的视野和认知。
通过文化融合,不同文化间的距离会逐渐缩小,人们能够更加和谐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例如,中国的中医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在古代曾被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
3.第一章跨文化沟通的本质

《1980年联合国报告》:妇 女占世界一半人口,全世界 工作时数的2/3是由女性完 成的,而女性的收入只占全 球收入的1/10,女性拥有的 资产只占全体的1%。
经济学家史清琪
LOGO
第1章跨文化沟通的本质
亚文化是与宏观文化不相符的
群体。与主流文化存在沟通方
面的问题。
1.全球化、全球本土化及增长全球化; 2.文化;
社会和商业 全球和本土相互渗透 规范本地人处理的
传播途径 一致性和差异性
强制行为的方式
三维度:语言--物理--心理。 我的是最好的!
3.社会文化适应; 4.文化适应; 5.民族中心主义;
学习适应自己所在 社会背景的文化
四个维度:
自身的文化背景是最正确的
LOGO
第1章:跨文化沟通的本质
本章学习目标:
1.理解一些特定名词;
2.意识到沟通障碍如何影响跨文化沟通;
3.理解规范、规章、角色和人际关系网络之间的区别
4.区别亚文化和亚群体;
5.理解商务全球化、全球本土化和增长全球化的概念
6.区分民族中心主义、多中心主义、区域中心主义以及
使各地方的分公司有足够的自由运营来满足工人的文化需要。
LOGO
第一章 跨文化沟通的本质
第十二节:跨国公司管理方向
博斯罗克提出了走向国际的十诫:P15
1.准备好;2.提问题,细心倾听;3.不断努力:尝试而发生 错误要好于不尝试。4.当问题出现,假设主要原因是误传。
2.多中心主义管理:跨国公司既要强调东道国差异性的理念, 也要考虑公司所在国家的文化。管理人员考虑公司所在地工作 人员的文化要求。
3.区域中心主义管理:更注重公司所在的区域而不是国家,国 家会有并且经常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区域理论认为美国所有 的区域是不同的。
《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学习大纲课程名称: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英文

《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学习大纲课程名称: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英文《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学习大纲课程名称: 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英文名称:课程编码: 401022060 学时/学分: 32学时 3学分适用对象: 商务英语专业编写人: 张宁一、课程介绍《跨文化商务交际》为我国高等英语专业商务类核心课程之一。
同英语国家的人们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流是应用英语类专业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
然而有效的交流不仅仅是一个语言技巧问题,还涉及到许多文化因素。
本课程的主旨是帮助学生解决在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种种问题。
二、课程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认识语言、文化和交际三者之间的关系;对各类交际形式有所认识;对对象国文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更有效地进行交流;预料和避免由于不同的文化期望而产生的误解;解释手势和其他形式的体态语;讨论有关文化适应和相容的问题。
学习目标一览表1. 掌握本课程的基础性内容,包括跨文化交际学的需求,发展简史及内涵等基本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
知识2. 对跨文化交际理论有较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目标3. 能够结合本专业特点理论联系实际,透过现象把握其基本规律。
1. 通晓跨文化交流的本质、基本理论和技巧。
2. 了解文化差异产生的过程。
能力目标 3. 掌握基本的沟通方法和策略。
4. 提高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1. 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执着探索、创新改革的科学精神。
文化素质2. 培养自身的国际视野、创新意识、跨文化交际和人际交往意识。
目标三、课程教学内容《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为八个模块,每个模块由基础性内容、提高性内容、拓展性内容三部分构成,基础性内容是必须掌握的内容,提高性内容是在基础性内容的基础上对基本问题的探讨和梳理,拓展性内容是对所学知识的延伸性学习,是课程内容的前瞻性分析和理论延展。
第1至4章以跨文化交际学的基本理论为框架,阐述阐述交际、文化、跨文化交际等基本概念、交际与文化的关系;介绍文化差异在言语和非言语交际方面的表现;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的理论划分,以及在文化层面上分析了人们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存在的众多价值观念差异。
管理沟通之跨文化沟通

第4节影响跨文化沟通的因素
感知 偏见和成见 种族中心主义 语言 翻译 非语言 价值观 思维方式 文化休克(指在跨文化沟通中,人们失去了自己 熟悉交流方式,对于对方的方式不熟悉而产生的 焦虑感。)
第5节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世界观的不同(西方受基督教,东方受佛教) 宇宙观的不同((西方是天人分离,东方是天 人合一) 思维方式的不同(西方以逻辑和分析思维,东 方是辩证和整体思维) 学习目的的不同(西方是改变世界,东方是超 越现实) 时间观的不同(西方是固定节奏,东方是自然 节奏) 沟通方式的不同(西方低语境,东方高语境)
• • • • • • • • • •
李女士:这就是我们公司创建者的部分远见。 霍特先生:我知道了,贵公司有一段悠久有趣的历史。如果你不介意的话, 我们或许该谈谈我们该怎样合作。 李女士:你没有要补充的吗? 霍特先生:关于我们?没有了。你是知道的,我们是个年轻的公司,和贵公 司不一样。 李女士:好,那么我们可以谈谈业务上的事情了。有了你的承诺,我们从描 绘我们公司的组织结构开始吧,然后再说说这样的组织结构是怎样影响到我 们公司的行事原则的。然后,你也说说你们的公司。 霍特先生:我知道了,然后我们谈谈具体条款? 李女士:条款? 霍特先生:你知道的,就是一些基本事项。 李女士:我们不是正在谈基本事项吗? 显然,李女士与霍特先生对所谓“基本事项”的理解很不相同:一个认为公 司的基本背景才是基本事宜,而另一个认为具体的生意条目才是基本事宜。 误解由此产生。
案例:几个跨文化沟通的例子
例子1:直接与婉转
• 美国人说话直截了当,开门见山;而中国 人则喜欢拐弯抹角,犹抱琵琶半遮面。在 谈生意的时候也常常见到这样的风格差别。 中国人谈具体的生意之前总要把自己公司 的背景、公司的组织结构和人员组成等情 况详细介绍清楚,一两个小时后也许才谈 及真正要谈的生意;而美国人很可能一上 来就直奔主题,所以常常会产生误解。
备课教案第一章跨文化交际

备课教案第一章跨文化交际一、引言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下的个体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
在全球化的下,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在教育领域,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本教案的第一章将介绍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原则和意义,并提供一些教学方法和策略。
二、跨文化交际的概念跨文化交际是指在不同文化下,个体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的过程。
跨文化交际涉及到语言、文化、社会习俗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中,个体需要理解和尊重对方的文化差异,同时要注意自己在交际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态度。
三、跨文化交际的原则1.尊重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应该尊重对方的文化差异,包括语言、礼仪、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不应该对对方的文化进行歧视或偏见。
2.适应变化:在跨文化交际中,个体需要适应不同的文化环境和情境。
需要灵活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以便更好地与对方进行交流。
3.建立共同语言:虽然语言可能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障碍,但个体可以通过学习对方的语言,或者使用一种中性的语言来建立共同的语言,从而更好地进行交流。
4.接纳多样性:在跨文化交际中,个体需要接纳不同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
要意识到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特点,不应该将自己的文化观念强加于他人。
四、跨文化交际的意义跨文化交际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有助于消除文化冲突和误解。
在教育领域,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的社会,并且能够为未来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提供基础。
五、跨文化交际的教学方法和策略1.多元文化教育:在教学中注重引入多元文化的内容和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和特点。
2.语言对比学习:通过对比不同文化下的语言差异,帮助学生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3.资源共享: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文化和经验,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了解和交流。
4.情景模拟:通过模拟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应对文化差异和问题。
语言学与跨文化交流

语言学与跨文化交流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涉及语言的结构、使用和认知等方面。
跨文化交流则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
两者密切相关,语言学研究为跨文化交流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工具。
一、语言学的重要性语言是人类最基本的交流工具,通过语言的使用,人们能够表达思想、分享知识和情感。
语言学的研究使我们能够深入了解语言的本质和运作机制,进而帮助人们更有效地使用语言进行交流。
语言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自己所使用的语言,还能帮助我们学习其他语言。
通过对语言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和共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方式。
二、语言学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应用1. 语言教学跨文化交流中,语言是桥梁和媒介。
语言学的研究为语言教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方法。
通过对语言的结构、语法规则和语义等方面的研究,语言学家们能够更好地指导语言教学实践,帮助学习者理解和掌握目标语言。
2. 跨文化沟通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常常会因为语言差异而产生误解和冲突。
语言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和隐含规则,从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例如,一些语言中的委婉用语在另一些语言中可能并不存在,直译的话可能造成误解,而通过语言学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差异。
3. 语言技术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机器翻译和自然语言处理等语言技术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语言学的研究为这些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支持。
通过语言学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结构和规律,从而提高机器翻译和自然语言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跨文化交流对语言学的挑战随着全球化的加深,跨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和多样化,这对语言学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首先,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方式存在差异。
语言学的研究需要关注不同语言之间的异同,并探索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的交流。
其次,新兴的交流方式和媒体也对语言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例如,在社交媒体上的交流往往带有更多的缩略语和表情符号,这对语言学家而言也是一个新的领域。
《沟通的方法》脱不花 框架梳理

《沟通的方法》脱不花框架梳理《沟通的方法》是一本关于人际沟通的经典之作,作者脱不花通过深入剖析沟通的底层逻辑,提供了一套实用的沟通方法。
下面是对该书的一个框架梳理:一、沟通的本质1.沟通是一种感知和理解:强调沟通不仅是语言的交流,更是一种感知和理解对方的过程。
2.沟通是一种影响:指出沟通的目的在于影响对方的行为或态度。
3.沟通是一种协作:强调沟通的本质在于协作,而非对抗。
二、沟通的基础1.建立信任:通过诚实、透明和一致的行为建立信任关系。
2.倾听和理解: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和需求,理解对方的立场和情感。
3.表达清晰: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避免模棱两可和含糊不清。
三、沟通的技巧1.提问技巧:通过提出开放式问题、引导性问题和反问等方式,引导对话的深入。
2.反馈技巧:给予积极、具体和建设性的反馈,帮助对方了解自己的表现并作出改进。
3.情绪管理:学会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失控影响沟通效果。
4.解决冲突:通过寻求共同利益、妥协和寻求第三方协助等方式解决冲突。
四、沟通的场合1.面对面沟通:注重身体语言和声音的运用,以及面对面的交流方式。
2.书面沟通:学会运用电子邮件、报告和备忘录等书面方式进行有效沟通。
3.会议沟通:了解会议的目的和议程,积极参与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4.跨文化沟通: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方式和价值观,尊重差异并寻求共同点。
五、沟通的进阶技能1.影响力:通过建立良好的关系、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等方式提升影响力。
2.说服力:运用逻辑、情感和证据等方法进行有效说服,使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或建议。
3.领导力:学会领导团队、制定目标和激励成员等领导力技能,提升团队协作和执行力。
4.情绪智商:提高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认知和管理能力,以促进更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六、总结与实践1.持续学习与实践: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升沟通技能和效果。
2.自我反思与改进:定期回顾自己的沟通方式和效果,寻求改进和提升的空间。
跨文化交际概论各章节内容要点

跨文化交际概论各章节内容要点第一章跨文化语言交际概述第一节文化、语言和交际一、关于文化的概念(一)文化的内涵和特性1、关于文化的内涵概括地讲,文化即是人们所思、所言(言语和非言语)、所为、所觉的总和。
在不同的生态或自然环境下,不同的民族创造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塑造。
交际即文化,文化即交际,如果没有交际,文化是难以形成的。
科学的提法是:“文化是冻结了的人际交流,而交际是流动着的文化。
”2、关于文化的特性(1)文化由人们的内稳和外显的行为组成。
(2)文化是通过符号被人们习得和传授的知识。
(3)文化是群体行为规则的集合。
(4)文化与社会是潜在现实中两种类型或两个层面上的概念。
(5)文化是历史所衍生及选择的传统观念。
(6)文化和交际具有同一性。
(7)文化是动态多变的。
(8)文化具有选择性。
(9)文化是群体或民族中心主义的意识产物。
(10)文化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二)文化定势、群体文化、亚文化1、文化定势和群体文化世界上大多数社会中都可能存在着若干群体或社团,这些群体或社团对地域、历史、生活方式、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共享,使其成员形成并发展和强化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与其相关的交际文化。
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范畴:一是全民族的文化,即整体的文化形象,二是具体的个性文化,即是按个人的社会情况或个人所属文化群体为基础的文化,有的学者把这种文化称之为群体文化或副文化。
2、亚文化与亚群体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对文化分类的一种较为传统的做法是把文化分成主流文化和亚文化。
亚文化是指存在于某一主流文化之中的一种非主流文化,某一少数群体的文化,这一文化中的行为模式区别于主流文化的行为模式。
二、关于语言的概念(一)语言是交际工具1、交际媒介言语交际是人类社会中必需的另一种交换活动,交换的是信息、思想、情感。
语言就是一个符号系统,一个人脑子里贮存了符号和符号的组合规则,他就可以和别人交际,传情达意,沟通信息。
智慧树知到《中外比较文学研究专题》2021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外比较文学研究专题》2021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单元测试1、跨文化研究应该既要注意它的文化之间的差异,但是更多的要注意差异下面之间能够沟通不同文化之间一些()的方面。
A:本土性B:政治性C:共同性D:社会性正确答案:共同性2、要使一个文学经典成为世界上流通的文学经典,要采用()的语言。
A:世界范围内流通的B:使用人数最多的C:历史最为悠久的D:书写最为简便的正确答案:世界范围内流通的3、比较文学从19世纪到20世纪,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在当前都还是一个以西方为中心的一个学科,而()是当代的学者非常重要的一个认识。
A:超越西方中心主义B:超越东方中心主义C:继续西方中心主义D:形成东方中心主义正确答案:超越西方中心主义4、17、18世纪以及近代所有西方人都认为自己的文化非常发达,他们是文明的代表,非西方则是落后的。
A:对B:错正确答案:错5、世界文学是一个固定的概念。
B:错正确答案:错6、哈佛大学的大卫·丹穆若什在他的《什么是世界文学》一书中认为,超出本国的语言和文化传统,在世界上更广泛的范围内流通的作品,才是世界文学的作品。
A:对B:错正确答案:对7、做一个好的比较文学学者,既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
A:对B:错正确答案:对8、差异是使一个文化具备其独特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没有文化差异就没有独特的文化。
A:对正确答案:对9、哈佛大学的大卫·丹穆若什在《什么是世界文学》中认为世界文学是()。
A:世界各国文学的总和B:世界范围内流通的文学C:西方经典文学D:非西方经典文学正确答案:世界范围内流通的文学10、()是使文学作品能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通的一个最重要的手段。
A:翻译B:文学批评C:学术著作D:原著出版正确答案:翻译第二章单元测试1、爱默生所引领的(),是一场思想与文化的解放运动,被誉为美国的文艺复兴。
A:浪漫主义运动B:超验主义运动C:垮掉派运动D:反文化运动正确答案:超验主义运动2、()被美国林肯总统称为“美国精神的先知”、“美国的孔子”。
国际商务沟通与礼仪教学大纲

五、课程考核本课程的考核方法:全程式教学考核。
考试成绩计核方法:本课程的考核采取平时成绩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平时成绩为课程实践教学成绩,占考核总成绩的30%(课堂表现10%,期中考试20%)+出勤10%+10%电子作业;期末考核占考核总成绩的50%。
期末考试的卷面分数为100分。
六、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莉莲.钱尼(Lillian H.Chaney)珍妮特.马丁(Jeanette S.Martin)著;张莉等译《跨文化商务沟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11月第五次印刷主要参考书:1.张强等《商务谈判》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8年8月2.张振刚等《管理沟通》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14年11月3.刘民英《商务礼仪》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4.金正昆《涉外礼仪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5. 周晨萌《商务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8月1日七、教学内容《跨文化商务沟通》第一章跨文化沟通的本质1.1 全球化、全球本土化以及增长全球化1.2 社会文化适应1.3 民族中心主义1.4 规范、规章、角色和人际关系1.6 文化智障和沟通障碍1.7 跨文化概念和全球思维方式1.8 跨国公司管理方向第二章通用制度2.1 经济制度2.2 政治制度2.3 教育制度2.4 婚姻和家庭制度2.5 社会等级以及互动第三章对比文化价值观3.1 价值观3.2 语义差异3.3 归属和认知3.4 对待女性的态度3.5 工作态度和道德态度3.6 宗教影响和个人主义以及集体主义第四章文化冲击4.1 文化冲击的阶段4.2 缓解文化冲击4.3 文化冲击的要素4.4 人际关系和家庭因素4.5 公我与私我第五章语言5.1 高语境和低语境的语言5.2 非正式与可选择的语言5.3 数字语言和语言互动的形式5.4 谈话禁忌和翻译问题5.5语言和文化相互影响第六章口头沟通和非语言沟通模式6.1 副语言和时间观念6.2 近体学6.3 眼神、瞑觉和触觉6.4 举止神态6.5 姿势和姿态6.6 物件、标志和符号第七章书面沟通模式7.1 写作语气与写作风格7.2 信件格式7.3 传真7.4 电子邮件7.5 简历和求职信息第八章国际礼仪8.1 介绍、问候与握手8.2 交换商务名片8.3 职位和身份8.4 电子通信礼仪8.5 用餐习俗和小费8.6 送礼物和旅游礼仪第九章商务和社会习俗9.1 语言表达9.2 男女关系和工作环境的平等9.3 迷信与禁忌9.4 衣着与外表及风度和行为习惯9.5 办公室习俗9.6 贿赂第十章跨文化谈判过程10.1 谈判的过程10.2 谈判过程中常犯的错误10.3 跨文化谈判模式10.4 谈判战略10.5 贸易协定10.6 谈判风格第十一章跨文化谈判的组成11.1 影响跨文化谈判的成见11.2 谈判风格的比较11.3 有效谈判者的特征11.4 群体导向与个体导向11.5 面对面策略11.6 个人建构第十二章影响国际商务和旅行的法律12.1 本国法和东道国法12.2 国际法12.3 道德和法律12.4 国际旅行和法律八、实训方式实训通过中外大部头电影来完成。
跨文化交际——精选推荐

跨⽂化交际第⼀章跨⽂化交际⼀、什么是跨⽂化交际——具有不同⽂化背景的⼈从事交际的过程跨⽂化交际之所以在今天⽇益引起⼈们的注意,主要原因是由于交通⼯具的进步与通讯⼿段的发展,使得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能够频繁地接触和交往。
L.S.Harms认为,在世界范围内的交际经历了五个阶段:语⾔的产⽣;⽂字的使⽤;印刷技术的发明;近百年交通⼯具的进步和通讯⼿段的迅速发展;跨⽂化交际。
近⼆⼗年来的交际是以跨⽂化为特征的。
⼆、对跨⽂化交际的不同理解有的⼈认为每个⼈在⽂化上都是独特的,所以任何两个⼈之间的交际都是跨⽂化交际。
有的⼈认为,不同国籍⼈们之间的⽂化差异与不同职业的⼈们之间的⽂化差异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只是程度上的差异。
有的⼈认为,跨⽂化交际研究应该把重点放在亚⽂化系统的语篇系统⽅⾯。
有的⼈认为,作⼤范围的国与国之间的对⽐对于改进跨⽂化交际益处不⼤,应该把眼光放在更具体的⽂化差异上。
跨⽂化交际研究的范围应该也包括地区、职业、年龄、性别等⽅⾯的⽂化差异的探讨。
⽂化通常不是指个⼈的⾏为,⽽是指⼀个群体的⽣活⽅式和习惯。
作者认为作跨国、跨种族、跨民族研究不仅应该是跨⽂化交际研究包括的内容,⽽且应该是放在⾸位的。
⾄于地区、阶级、阶层、职业、性别、年龄等不同层次的差异也应该给予关注。
⾄于个⼈之间的差异的研究只是在我们把他们当做群体的代表时才有意义。
在研究⼀个国家的⽂化特点时,我们的眼光⾸先应集中在它的主流⽂化上,其次才注意它的亚⽂化和地区⽂化的特点。
第⼆章跨⽂化交际学⼀、跨⽂化交际学在美国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与⼈类学、⼼理学、传播学关系密切1.⾸先在美国兴起。
美国有来⾃各个国家的移民,有各⾃的⽂化系统和风俗习惯,逐渐在美国社会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美国与各国交往频繁。
2.Edwar Hall 《⽆声的语⾔》跨⽂化交际学的奠基之作。
认为不同⽂化背景的⼈们在使⽤时间、空间表达意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第一章 文化与沟通

跨文化沟通的模式解析
• 从某种程度上说,跨文化沟通可以说是人 际交往的延伸和扩展,人际交流中的很多 环节也可以被用来解释跨文化交流。 • 跨文化沟通模式图
• 用跨文化沟通模化意识的重要性
• 阅读焦点个案,分析原因。 • 文化的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 • 什么是外在文化?什么是内在文化? • 交互性文化 • 什么是互动性文化? •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交往中会出现什么情况?(阿 拉伯人和英国人交往的例证、墨西哥商人和日本商人的初 次见面) • 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文化方式采取行动。 • 交互性文化出现的条件。
2、理解文化
• • • • 文化的特点: (1)文化是连贯一致的 文化是一种完整的宇宙观。泰勒曾经说过: 文化是某个特定群体在面对诸如宇宙的起源、自然环境的 不可预知的严酷现实,社会的本质以及人类在万物之只需 中的位置等一些核心问题时所产生的统一的、一贯的愿景 的外在表现。 • 南美洲的亡灵节 • 文化的完整性在意味着,群体成员如果只从自己的狭隘的 宇宙观出发,就可能看不到在自己“统一的、一致的文化 视野”中所缺少的东西。
第一章 文化与沟通
文法学院
1、文化与沟通的关系
• 文化影响沟通的过程,沟通推动文化的发展。
• 任何沟通活动都是文化的承载者,也就是由个人 或团体来完成的,所以沟通过程中,一个人的思 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都会对沟通过程产 生巨大影响。 • 文化演进的动力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文化自身产 生的发明创造和精神产品,另一种则是通过沟通 吸收异文化产品。
3、对其它文化的理解
• 国内的文化多样性; • 主要表现。 • 生存的法则就是不必按照同样的方式思考、 感觉和行动,以便在实际问题上达成一致, 实现合作。
• 国外的文化多样性 • 具体表现。
跨文化交际_第一章_第一节_绪论

影响交际的因素
文化背景
价值观、文 化取向、社 会结构、心 理因素和环 境因素等
交际情景
交际双方地位、 角色关系、交 际发生的场合、 时间、话题等
代码系统
“文化”过滤机制
编码的本质是一种约定。即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 是约定的,它取决与使用者(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 收者)之间的一种协定。
东西方人的表情符号差异,你看懂了没?
传送者 编码
渠道
信息
渠道
接收者 解码
回馈 接收者 传送者 噪音 编码 ﹋ ﹋ ﹋ ﹋
解码
(三)语言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和思维工具。 1、语言是交际工具 (1)交际媒介与语言符号 • “符号”: 用某种能感知的形式来代表某种事物或现象的 结合体。 形式 意义
• 媒介——声音
• 语言符号的特征——约定俗成
人们所思、所觉、所言(言语和语言)、所为 的总和。在不同的生态或自然环境下,不同的民族 创造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塑造。 狭义:(精神方面)指社会的意识形态、风俗 习惯、语用规范以及相应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组织。
广义:(精神和物质方面)指人类在历史发展 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语种 无意义形式 日语 英语 汉语 68.3 37.9 47.2 惯用表达式 17.0 34.2 31.1 重复式 承上启下式 合作完成式 2.2 1.3 5.8 12.5 10.4 14.5 0 15.6 8.9
跨文化交际!

第一章.跨文化交际: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
文化的定义(一)《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文化”的解释: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
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3.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二)关于文化定义的学术性探讨1、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原意是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的意思。
在中国古代典籍里面,它是文和化的复合。
2、1952年,Kroeber(克罗伯)和Clyde Kluckhohn(克鲁克洪)发表了一本专门研究文化定义的著作《文化概念与定义评述》3、从文化人类学的观点看:文化包括大小写字母的“C”文化。
文化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是一个整体,我们所能观察到的只是形成文化系统的具体要素,就是一个个具体的文化现象。
文化即是人们所思、所言(言语和非言语)、所为、所觉的总和文化的特征1.文化是人类所独有的,是区别人类和动物的主要标志。
是由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
2.文化不是先天所有,而是通过后天习得的。
3.文化是一个体系。
4.文化在一个群体中具有共享性。
5.文化是丰富多样的。
6.文化是发展变化的;7.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特定的阶级性;8.文化常有本民族文化优越感的倾向;9.文化是建立在象征符号之上的,是可以传递的。
交际是符号活动,它是一个动态多变的编译码过程,当交际者把意义赋予言语或非言语符号时,就产生了交际。
交际受制于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交际不一定以主观意志为转移,可能是无意识和无意向的活动。
【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可定义为:信息发送者与信息接受者共享信息的过程】。
人们的交际行为主要是以语言为媒介进行信息交换的动态过程。
【交际的特点】1. 交际是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的相互活动;2. 交际的双方是动态的;3.交际过程一旦完成,所发出的信息是不能收回的;4.交际具有社会性。
对话世界:跨文化交际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青岛工学院

对话世界:跨文化交际青岛工学院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第一章测试1.以下不属于跨文化交际的是()。
A:与外国人交流 B:郑和下西洋 C:与家人交流 D:佛教传播答案:C2.以下不属于跨文化交际的特点的是()。
A:冲突性 B:差异性 C:隐蔽性 D:挑战性答案:C3.以下会造成跨文化交际困难的是()。
A:非语言行为 B:思维模式 C:语言 D:交际风格答案:ABCD4.跨文化交际既是指一种人类的社会活动,也是指一门研究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学科。
()A:错 B:对答案:B5.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A:对 B:错答案:A6.跨文化交际中并不会涉及很多差异性。
()A:对 B:错答案:B7.差异性是导致跨文化交际出现冲突的主要原因。
()A:错 B:对答案:B8.跨文化交际是一种挑战,但更是一种收获。
()A:对 B:错答案:A9.接受批评时直视老师的眼睛被西方学生看作礼貌的行为,但是这种行为在中国文化中却是一种不尊重老师的表现。
跨文化交际中的大多数误解和冲突都属于这种“善意的冲突",而不是人们有意地伤害别人。
()A:对 B:错答案:A10.在新的环境中常常会由于语言和文化的不同而产生心理上的不适或者交际上的障碍,感受到“文化休克”。
()A:对 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以下属于非言语文化的是()。
A:手势 B:表情 C:作为排列 D:身体接触答案:ABCD2.有人把文化比喻成一个"洋葱",包含了以下四个层次。
第一层是()。
A:价值观 B:礼仪 C:英雄人物 D:象征符号答案:D3.以下属于文化的要素的是()。
A:艺术 B:服饰 C:法律 D:文学答案:ABCD4.社会组织包括()A:学校 B:政府 C:部落等社会机制 D:家庭答案:ABCD5.所谓文化和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如何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

如何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跨文化沟通是现代社会交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进行交流和合作。
然而,由于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性,跨文化沟通也经常带来挑战和难点。
本文将从跨文化沟通的特点和挑战、跨文化沟通的有效方法和实践中进行探讨。
一、跨文化沟通的特点和挑战跨文化沟通的本质是不同文化间信息的交流,而不同文化则根据其所处的历史、地域、宗教、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习惯、观念、信仰、价值和社会行为规范等。
这就决定了跨文化沟通的特点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语言障碍: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同的语言和语言习惯会导致信息的失真和误解。
2.文化信仰的差异: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信念、宗教和价值观念,这些信仰差异会对行为和态度产生深远的影响,也会产生认知和沟通的差异。
3.社会行为规范的差异:不同文化对社会行为和社会规范的理解也存在差异,例如许多亚洲国家重视集体主义思想,而西方社会则比较注重个人主义思想。
4.时间观念的差异:不同文化对时间的看法也不同,一些文化认为时间是可压缩、可轻松、可调节的,而另一些文化则认为时间是不可压缩、不可轻松、不可调节的。
二、跨文化沟通的有效方法为了有效地进行跨文化沟通,人们需要了解文化差异,并学习一些跨文化沟通技巧和方法,以提高沟通的有效性和成功率。
以下是几种有效的跨文化沟通方法:1.建立信任关系:在跨文化沟通中建立信任关系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了解对方的背景和利益,尊重对方,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想法,从而建立起互信互利的关系。
2. 了解文化背景:了解文化背景是有效跨文化沟通的关键因素之一。
应该了解不同文化的信仰、价值观、礼仪、语言、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差异,以便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态度和行为。
3.积极倾听和理解:积极听取和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想法,尤其是关于文化和价值观的观点,这有助于建立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关系。
4.积极表达和沟通:在跨文化沟通中,尽可能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有助于避免误解和意见分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的 人为的
知识 信仰 编码 系统 解码
文化的维度
思维
描述文化使用六个维度的文化隐喻
1.人是善的、恶的还是混合的;
举例电子完成
2.与自然和谐共处还是征服自然;
3.做决策时,保持个人主义还是群体或集体主义;
4.接受现状、享受现状、随波逐流或设立特定目标 改变现状;
5.在一个给定的社会中空间是如何定义的?
相互渗透会在不同地理区域导
致独特的结果;随着世界向多
元化发展全球本土化着眼于世
界各地之间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社会选择适应的程度代表正在
发生的全球本土化的程度。
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萨尔瓦多·达利
LOGO
第1章 跨文化沟通的本质
第二节:文化
1.文化的维度: 产生影响的文化 因素主要有三维 度,语言--物 理--心理。
LOGO
第1章 跨文化沟通的本质
2.思维方式:通过自己的 文化意识来观察、感知以
美国的思维方式包括: “美国的方式是最好的”。
及推理的方式。思维方式 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学 习到的。
每一种文化有都各自的思维方式,
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又有所不同。
用于形容粗 鲁的,以自 我为中心的 人。他们对 与已不同的 人缺乏敏感 度。
第1章 跨文化沟通的本质
第六节:规范、规章、角色和人际关系
第1章 跨文化沟通的本质
第五节:民族中心主义
1.民族中心主义:认为自
身的文化背景是最正确的 信仰。包括分析问题的方 式、价值观、信仰、语言 以及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方 式。
我的文化是核心文化,其他 文化都是不正确有缺陷的, 或是古怪的。
截止2016年4月,全球有127个 国家和地区,开办了476所孔子 学院和851个中小学孔子课堂。 目前仍有70多个国家200多所大 学正在积极申办孔子学院。
地心主义管理导向。
12项内容 1.全球化、全球本土化及增长全球化;2.文化;3.社会文化适应;4.文化适
应;5.民族中心主义;6.规范、规章、角色和人际关系; 7.亚文化和亚群体;8.文化智力;9.沟通障碍;10.跨文化概念;11.全球化思维方式;12.跨国 公司管理方向。
LOGO 第1章 跨文化沟通的本质
LOGO
第1章 跨文化沟通的本质
第四节:文化适应
3.文化适应有四个维度:整合、分离、同化和边
缘化。少数人进入一种主流文化中,会有意无意
1.文化适应:是调整和适应 选择其中一种模式。
一种新的不同文化的过程。 整合:发生在人们成为新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又
保留了自己文化完整性的时候。
分离:发生在人们保留原文化而对新文化保持独
立性的时候。
2.文化协同:两种文化融合 边缘化:发生在人们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并且不接
受新文化的时候,这将
形成一种更强大的具有压倒
导致困惑和焦虑。
性的文化。企业文化就是多
文化适应模型的选择取
元文化协同的例子。
决于个人的看法和想要
的生活方式。
LOGO
过去鄙视链的来源是三个:在时间上,经典的看不起新近的;在格调上, 清高的看不起商业的;在阶层上,高雅的看不起通俗的。
LOGO
第1章 跨文化沟通的本质
第三节:社会文化适应 社会文化适应是人们的一种社 会化过程以学习适应自己所在
前台文化:你想要和圈外人分享的 文化信息称为前台文化。 后台文化:想向圈外的人掩藏的文 化称为后台文化。
LOGO 我们的企业管理文化--在开展管理工作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以目标为中心--首先确立正确目标; 3.要随机应变—各种管理思想融会贯通;
与时俱进、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应变是一种能力….
2.以人为本--研究人的需求;
4.注重经济性—以比较经济法达成目标。
LOGO
荷兰国际文化合作 研究所所长霍夫斯 塔德1980年提出的 概念。西方文化的 四个文化维度,即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 义、权力距离、不 确定性规避、刚柔 性。
沟通是一个过程,文化就是阐 述和解释沟通的结构的。沟通 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关。
语言维度
代码模式
语为
内容 过程
LOGO
第1章:跨文化沟通的本质
本章学习目标:
1.理解一些特定名词;
2.意识到沟通障碍如何影响跨文化沟通;
3.理解规范、规章、角色和人际关系网络之间的区别
4.区别亚文化和亚群体;
5.理解商务全球化、全球本土化和增长全球化的概念
6.区分民族中心主义、多中心主义、区域中心主义以及
社会背景的文化。当你在一种
文化背景长大,你就学习了一
种分类、编码、排列优先级以
及评判事实的方式。
人有两种欲望,一种是跟别人一样,另一种是跟别人 不一样。跟别人一样,我在集体中,就可以获取安全 感;跟别人不一样,就能炫耀自己获取竞争力。这两 个需求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形成了时尚。
前台文化和后台 文化随着文化以及 处于这种文化中的 人而变化,因为有 些人天生就比其他 人更开放。
6.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过去、现在、将来?
LOGO
第1章 跨文化沟通的本质
刻板印象是对于特定群体或者
第二节:文化 民族的认知,存在于美国人以
及其他文化背景的人中。
2.美国文化的刻板印象:
奥尔森和本纳特在《美国方式》一书中描绘的典型美国商人是什么样子的。 1.建立非正式关系(美国兴起巴比Q后花园);2.商务服装很正式; 3.工作狂; 4.做体力劳动觉得尴尬;5.过份注重时间、金钱以及职位; 6.根据确凿的客观事实做出决定,而不是个人情感、社会 关系或政治优势;7.非常看重合同和写出来的文字内容; 8.组织内的地位差异明显,但不表现出优越感或自我感; 9.易变动,很少在一家公司工作一辈子; 10.美国人有一种天生优越感,觉得美国是上等国家。
第一节:全球化、全球本土化以及增长全球化
1.全球化:商 务全球化就是 通过社会和商 业两种途径传 播生活方式。
2.全球本土化:全球和本土的
3.增长全球化:通用的规 范和惯例,从一个地方向 另一个地方的扩展。它是 给一个群体强加上一种新 文化。本地人处理这种强 制行为的方式就是强制行 为的全球本土化,包括接 受、适应或者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