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厂废水的二级生物处理

合集下载

污水处理一般来说包含以下三级处理

污水处理一般来说包含以下三级处理

污水处理一般来说包含以下三级处理标题:污水处理一般来说包含以下三级处理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指将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水经过一系列处理工艺,使之变为可以安全排放或回用的过程。

一般来说,污水处理包含以下三级处理,即初级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个处理阶段的具体内容。

一、初级处理1.1 水力学处理:通过物理方法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如砂石、泥沙等。

1.2 沉淀处理:利用重力作用使悬浮物质沉淀到底部,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

1.3 筛选处理:通过筛网或格栅去除废水中的较大颗粒物质,如纤维、布料等。

二、二级处理2.1 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质降解为无害物质,减少废水中的污染物浓度。

2.2 氧化处理:通过加入氧气或氧化剂,促进微生物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

2.3 活性污泥法: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降解和去除。

三、三级处理3.1 深度处理:对经过二级处理后的废水进行进一步处理,去除残留的有机物质和微生物。

3.2 滤料处理:通过滤料层去除废水中的微生物、胶体和胶体颗粒。

3.3 消毒处理:使用化学物质或物理方法对废水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排放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四、综合处理4.1 综合处理:将初级、二级和三级处理工艺结合起来,根据不同污水的特性进行综合处理。

4.2 能源回收:利用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有机物质进行能源回收,如生物气体发电等。

4.3 污泥处理:对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处理,如厌氧消化、焚烧等,减少废物排放。

五、环保效益5.1 减少水污染:通过三级处理,有效减少废水中的有害物质排放,保护水环境。

5.2 节约资源:利用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资源回收,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5.3 促进可持续发展:污水处理的三级处理过程有助于提高水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结论:污水处理一般包含初级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处理方法和目的。

通过综合处理和环保效益,污水处理可以有效减少水污染、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介绍及工艺图

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介绍及工艺图

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介绍及工艺图引言概述:二级处理是指在初级处理(如物理处理)之后进行的一种生化处理,主要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去降解有机物质,提高水质。

本文将介绍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的工艺流程及工艺图。

一、生化处理的原理1.1 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在生化处理过程中,通过添加适量的氧气和微生物,微生物会将有机物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1.2 提高水质:生化处理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氮、磷等营养物质,提高水质。

1.3 促进微生物生长:生化处理过程中,微生物会得到充分的营养和生长条件,从而提高处理效率。

二、生化处理的工艺流程2.1 曝气池:曝气池是生化处理的关键环节,通过加入氧气,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有机物质的降解。

2.2 沉淀池:沉淀池用于沉淀生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净化水质。

2.3 二沉池:二沉池是用来分离水中的污泥和水的设备,将污泥沉积在底部,将清水放出。

三、生化处理的工艺图3.1 曝气池:曝气池通常为圆形或长方形,顶部设有氧气喷头,底部设有排水口。

3.2 沉淀池:沉淀池为长方形,底部设有污泥排放口,上部设有出水口。

3.3 二沉池:二沉池为两层结构,上层为水池,下层为污泥池,通过管道连接。

四、生化处理的应用领域4.1 市政污水处理厂:市政污水处理厂大多采用二级处理工艺,通过生化处理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4.2 工业废水处理: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质,采用生化处理可以有效去除有机物质。

4.3 农村污水处理: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较少,采用生化处理可以简单高效地处理污水。

五、生化处理的优势5.1 降解效率高:生化处理可以有效地降解有机物质,提高水质。

5.2 操作简单:生化处理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5.3 适用范围广:生化处理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污水处理,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结论: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是一种有效的污水处理方法,通过生化处理可以提高水质,降低有机物质含量。

生化处理工艺图清晰展示了生化处理的工艺流程,有助于了解和应用生化处理技术。

污水处理工艺三个级别的处理

污水处理工艺三个级别的处理

污水处理工艺三个级别的处理1. 污水处理工艺概述污水处理是指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者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根据处理效果和技术难度的不同,污水处理工艺可以分为三个级别: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

每一个级别的处理都有不同的工艺和设备,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一个级别的处理工艺。

2. 一级处理工艺一级处理主要是通过物理方法去除废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和沉积物,以及一部份可溶性有机物。

常用的一级处理工艺有:- 筛网:利用网孔大小的差异,将大颗粒的固体悬浮物截留在筛网上,常用于预处理。

- 沉砂池:通过重力作用,使沉积物沉淀到池底,再利用搅拌装置将混合液排出,常用于去除沙子和砂石。

- 沉淀池:利用沉降原理,将悬浮物沉降到池底,再利用搅拌装置将清水排出,常用于去除悬浮物。

- 浮选池:利用气泡的附着作用,使悬浮物浮起到池面,再利用刮泥机将浮渣刮除,常用于去除浮游生物和浮油。

3. 二级处理工艺二级处理主要是通过生物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使废水得到进一步的净化。

常用的二级处理工艺有:- 活性污泥法:将废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通过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常用于处理有机物浓度较高的废水。

- 厌氧消化法:将废水在无氧条件下与厌氧菌接触,通过厌氧菌的降解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甲烷等可再利用的气体,常用于处理含有高浓度有机物的废水。

- 填料法:利用填料提供的大量附着面积,使废水中的微生物生长并降解有机物,常用于处理有机物浓度较低的废水。

4. 三级处理工艺三级处理主要是通过物理、化学或者高级生物方法去除废水中的微量有机物、重金属和难降解物质,使废水达到更高的净化要求。

常用的三级处理工艺有:- 活性炭吸附法:利用活性炭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常用于去除微量有机物和异味物质。

- 氧化法:通过添加氧化剂,使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转化为易降解的物质,常用于去除难降解有机物。

- 高级生物法:利用高级生物菌种对废水中的微量有机物进行降解,常用于去除微量有机物和难降解物质。

污水处理一般来说包含以下三级处理

污水处理一般来说包含以下三级处理

污水处理一般来说包含以下三级处理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指对废水进行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以去除其中的污染物,使其达到排放标准或可再利用的水质要求。

污水处理一般包含三级处理,分别是初级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

本文将详细阐述这三个处理阶段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一、初级处理:初级处理是污水处理的第一阶段,其主要目的是去除污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和大颗粒沉淀物。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小点:1.1 水力设备:初级处理中常用的水力设备有格栅和沉砂池。

格栅用于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如树叶、纸张等,以防堵塞后续处理设备。

沉砂池则用于沉淀污水中的砂、泥等颗粒物质。

1.2 沉淀:初级处理中,污水通过沉砂池后,会进入沉淀池。

在沉淀池中,污水的流速减慢,使得悬浮物得以沉淀到池底,形成污泥。

1.3 污泥处理:初级处理产生的污泥需要经过进一步处理。

常见的处理方式有浓缩、脱水和焚烧。

这些处理过程可以减少污泥的体积,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并可回收其中的有机物质。

二、二级处理:二级处理是在初级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小点:2.1 曝气池:曝气池是二级处理的核心设备之一,通过向污水中通入氧气,促进细菌的生长和代谢,使其降解有机物质。

常见的曝气方式有曝气底池和曝气槽。

2.2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二级处理中常用的处理工艺,通过将污水与活性污泥混合,在氧气的作用下,细菌利用有机物质进行生长和代谢,将其转化为无机物质。

活性污泥法具有去除有机物质效果好、处理效率高的特点。

2.3 深度处理:二级处理后的污水仍然含有一定量的营养物质,需要进行深度处理。

常用的深度处理方法有生物膜法、生物接触氧化法等,通过进一步降解有机物质和去除氮、磷等营养物质,使污水达到更高的水质要求。

三、三级处理:三级处理是在二级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水质,使其符合特定的要求,如可再利用或直接排放。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小点:3.1 深度过滤:三级处理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深度过滤。

污水厂尾水处置方案

污水厂尾水处置方案

污水厂尾水处置方案尾水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最终废水,通常含有一定浓度的有机物、悬浮物、溶解物和微生物。

如果不经过进一步的处理和处置,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会对水体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对污水厂尾水进行有效的处置是非常重要的。

一、尾水处理技术1. 传统工艺法传统的尾水处理工艺主要包括一级和二级处理。

一级处理是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去除尾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物。

常见的方法包括筛网、沉淀池和化学絮凝等。

二级处理则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将尾水中的有机物通过好氧、厌氧或好氧-厌氧结合的方式进行降解。

2. 先进工艺法随着科技的进步,出现了许多先进的尾水处理技术。

例如,利用生物膜处理工艺,即通过在膜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膜来吸附和分解尾水中的有机物。

此外,逆渗透膜、电化学氧化和紫外-臭氧技术也可以用于进一步去除尾水中的有害物质。

二、综合考虑传统工艺法和先进工艺法的优缺点,可以制定以下污水厂尾水处置方案:1. 一级处理首先,通过筛网和沉淀池等物理方法去除尾水中的悬浮物。

筛网可以有效地去除较大颗粒的固体物质,而沉淀池则能使较小颗粒的悬浮物沉淀下来。

2. 二级处理在一级处理后,利用生物处理技术进一步去除尾水中的有机物。

可以选择好氧生物滤池或好氧活性污泥法进行二级处理。

好氧生物滤池通过生物膜吸附和分解有机物,而好氧活性污泥法则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3. 先进工艺处理对于一些难以去除的有害物质,可以采用逆渗透膜、电化学氧化或紫外-臭氧技术进行处理。

逆渗透膜通过对尾水进行高压处理,将水中的溶解物质和微生物截留在膜上。

电化学氧化和紫外-臭氧技术则可以氧化分解尾水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

三、处置后的尾水利用经过上述处理后,尾水中的有害物质得到了有效去除,可以考虑将其进行再利用。

尾水可以用于农田灌溉、工业用水或者环境水体的补给。

在灌溉中可以遵循合理用水的原则,确保尾水的再利用过程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污水厂尾水的有效处置方案应综合考虑传统工艺法和先进工艺法。

一,二级生物接触池的作用

一,二级生物接触池的作用

一,二级生物接触池的作用
生物接触池是一种通过生物反应器将污染物降解为无害物质的
处理系统。

一,二级生物接触池是常见的两种类型,它们在处理污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级生物接触池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悬浮物质。

在一级生物接触池中,污水被喷淋到填料上,填料上的生物膜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有机物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同时,填料上的细菌和微生物能够吞噬和降解污水中的悬浮物质,使水质得到进一步改善。

二级生物接触池则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氨氮、硝酸盐等物质。

在二级生物接触池中,污水通过填料层流过,填料上的微生物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

这种转化过程被称为硝化作用。

同时,填料上的微生物还能通过另一种反应将硝酸盐转化为氮气,这种反应被称为反硝化作用。

总的来说,一,二级生物接触池是一种高效、经济、环保的废水处理技术。

通过这种处理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悬浮物质和氨氮、硝酸盐等物质,还能够减少化学药品的使用,降低污水处理成本,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 1 -。

污水的生物处理

污水的生物处理
1、生物处理的优点 ①效率高
普通活性污泥水处理厂,每天1m3曝气池能转换1~2kg干有机物,100倍于森林。 ②效果好
BOD去除率达90%~95%,COD去除率为60%~70%。 生 物 处 理 的 优 点
含酚废水:
萃取法:100mg/L 生物法:≤1mg/L

物 处
③适用范围广(与微生物特点相关)
解决办法
(1) 改进污水处理工艺 – 推流式一般不容易发生膨胀, – 完全混合法易发生膨胀,采用间歇式进水可抑制膨胀发生。 – 活性污泥饥饿可抑制丝状菌的增长:菌胶团形成菌贮存能力高,丝状菌贮存能力低。
解决办法
(2) 分析污泥膨胀原因,改变运行条件 – 废水中含硫化物较高引起硫发菌繁衍造成的,预曝气氧化除去硫化物,降低了硫发菌的含量, 可消除膨胀; – 提高溶氧浓度,溶氧>21mg/L以上; – 降低污泥负荷,控制BOD负荷为0.2~0.3kg/(kg.MLSSd)。

食料微生物比(污泥负荷)
• F/M比 • F/M比既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又影响活性污泥系统的效率。
➢ 通常以污泥负荷BOD/MLSS之比来表示
•污泥负荷和容积负荷
• 污泥负荷(sludge loading) – 每日每千克混合液中的悬浮固体所能承受的BOD千克数,其单位是kg BOD/(kgMLSSd)。


5)氧化沟式活性污泥法。



(五)活性污泥中的生物组分
1、细 菌 • 起主导作用,活性污泥中有多种细菌; • 主要的优势种有:产碱杆菌属、芽孢杆菌属、黄杆菌属、微球菌属、假单胞菌属和动胶菌属以及球衣菌属
等。
动胶菌属
球衣菌属
• 活性污泥中,细菌大多数以菌胶团的形式存在,呈游离状态的较少; • 生枝动胶菌是最早发现的菌胶团形成菌; • 现已知道埃希氏菌属、假单胞菌属、产碱杆菌属、芽孢杆菌属的一些菌株均可以产生菌胶团。

污水废水中一级、二级、三级处理的含义

污水废水中一级、二级、三级处理的含义

污水废水中一级、二级、三级处理的含义
一级处理是二级处理的预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漂浮物和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及影响二级生物处理正常运行的物质。

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5去除率一般只有30%左右,水质达不到排放标准。

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采用的方法主要是生物处理,BOD5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使得出水的有机污染物含量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

三级处理是在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之后,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及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氮磷等可溶性有机物等。

三级处理有时又称作为深度处理,但两者又不完全相同。

三级处理常用于二级处理之后,以进一步改善水质或防止受纳水体发生富营养化和受到难降解物质污染(达到国家有关排放标准)为目的,而深度处理则以污水的回收再利用为目的,在一级、二级甚至三级处理后增加的处理工艺。

污水处理工填空题

污水处理工填空题

污水处理工填空题1. 常规的水质净化过程中不能除去的是微生物。

2. 沉沙池的主要功能是去除无机颗粒,砂子在沉砂池的沉淀是属于自由沉淀,为了使沉砂池能正常进行,主要要求控制污水流速。

3. 在活性污泥系统中,二次沉淀池的作用是泥水分离。

4. 水体黑臭的原因是厌氧条件下,厌氧菌分解有机物产生H2S5. 污泥回流的目的主要是保持曝气池中的MLSS6. 为保证生化自净,污水中必须含有足够的DO7. 曝气池供氧的目的是提供给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需要。

8. 如果水泵流量不变,管道截面减小了,则流速增加。

9. A2/O工艺中厌氧段的主要作用是释磷。

10. 本污水厂消毒池采用的消毒方式是紫外线消毒。

11. 悬浮固体形成的色度称为原色。

12. 常用污泥脱水设备主要有板框压滤机、带式压滤机和离心脱水机。

13. 混凝、絮凝、凝聚三者关系为凝聚=混凝+絮凝。

14. 曝气过程中DO浓度以变化率与液膜厚度成反比。

15. 影响酶活力比较重要的两个因素是温度、出16. 在适宜的的环境里,细菌的生长繁殖一般每隔20〜30min分裂一次。

17. 在巡检二沉池时,应注意观察泥面的高低、上清液透明度、漂泥有无。

18. ^和的方法可处理任何酸性或碱性废水。

19. 活性污泥法有求水中营养盐的比例为C:N:P = 100:5:1。

20. 排水体制分为分流制和合流制两种类型。

21.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按原理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化学法。

22. 工业企业一般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

23. 沉降法主要去除对象是悬浮液中粒径在10um以上的可沉固体颗粒。

24. 污水厂初沉池中COD勺去除率一般在20%-40陆间。

25. 好氧微生物生长的适宜pH范围是6.5-8.5。

26. 污泥龄是指活性污泥在整个系统中的平均停留的时间。

27. 一般衡量污水可生化的程度为BOD/CO大于03。

28. 污水处理厂一般使用三相异步电动机。

29. 固体通量对浓缩池来说是主要的控制因素,根据固体通量可确定浓缩池的表 _ 面积、深度。

污水二级处理

污水二级处理

污水二级处理是污水经一级处理后,再经过具有活性污泥的曝气池及沉淀池的处理,使污水进一步净化的工艺过程。

常用生物法和絮凝法。

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主要除去一级处理后污水中的有机物;絮凝法是通过加絮凝剂破坏胶体的稳定性,使胶体粒子发生凝絮,产生絮凝物而发生吸附作用,主要是去除一级处理后污水中无机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物或低浓度的有机物。

经过二级处理后的污水一般可以达到农灌水的要求和废水排放标准。

但在一定条件下仍可能造成天然水体的污染。

城市污水处理的三个级别中的第二级。

污水经过一级处理后,进行二级处理,以除去污水中大量有机污染物,使污水得到进一步净化。

相当长时间以来,把生物处理作为污水二级处理的主体工艺,因此,在城市污水处理中,二级处理通常作为生物处理的同义语使用。

城市污水经过筛滤、沉砂、沉淀等一级处理(预处理),虽然已去除部分悬浮物和25〜40%的生化需氧量(BOD),但一般不能去除污水中呈溶解状态的和呈胶体状态的有机物和氧化物、硫化物等有毒物质,不能达到污水排放标准,需要进行二级处理。

二级处理的工艺按BOD 的去除率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完全的二级处理。

这种工艺可以去除BOD75 %左右(包括一级处理),出水的BOD 可在60ppm 以下,主要采用高负荷生物滤池等设施。

另一类是完全的二级处理。

这种工艺可以去除BOD85〜95 % (包括一级处理),出水的BOD 可在20ppm 以下,主要采用活性污泥法。

采用活性污泥法工艺处理,效果较好时,出水的BOD 可在10ppm 以下,悬浮物可在15ppm 以下,能够达到排放标准。

近年来,有的国家在研究和采用化学或物理化学处理法作为二级处理主体工艺,预期这些方法将随化学药剂品种的不断增加,处理设备和工艺的不断改进而得到推广。

污水二级处理对保护环境起到了一定作用。

随着污水量的不断增加,水资源的日益紧张,需要获取更高质量的处理水,以供重复使用或补充水源。

为此,有时要在二级处理基础上,再进行污水三级处理。

水污染课程设计--城市污水二级生化处理工艺设计

水污染课程设计--城市污水二级生化处理工艺设计

《水污染控制工程(下)》课程设计题目:城市污水二级生化处理工艺设计班级:环境09班学号:33090046姓名:李婷时间:2011.6目录第1章课程设计任务书 ...........................................................................- 1 -1.1设计题目 (1)1.2原始资料 (1)1.3出水要求水质 (1)1.4污水厂规模 (1)1.5设计内容 (1)1.6设计成果 (2)2.1城市污水概论 (1)2.2废水特性与水质分析 (1)2.2.1 废水特性........................................................................................................ - 1 -2.2.2 水质分析........................................................................................................ - 1 -2.3工艺流程比选.. (2)2.3.1工艺流程选取原则 ......................................................................................... - 2 -2.3.2工艺方案分析 ................................................................................................. - 3 -2.4工艺流程. (4)2.5工艺说明 (4)2.5.1粗格栅............................................................................................................. - 5 -2.5.2污水提升泵房 ................................................................................................. - 5 -2.5.3细格栅............................................................................................................. - 5 -2.5.4曝气沉砂池 ..................................................................................................... - 5 -2.5.5小型鼓风机房 ................................................................................................. - 5 -2.5.6配水井............................................................................................................. - 5 -2.5.7氧化沟............................................................................................................. - 5 -2.5.8接触池............................................................................................................. - 5 -2.5.9污泥泵房......................................................................................................... - 5 -2.5.10污泥浓缩池 ................................................................................................... - 5 -2.5.11浓缩脱水机房 ............................................................................................... - 6 -2.6处理效果预测.. (6)第1章课程设计任务书1.1 设计题目城市污水二级生化处理工艺设计1.2 原始资料1.日平均污水量Q=20800m3/d2.水质情况:BOD5=200mg/L;COD cr=250mg/L;SS=180mg/L;pH=7.5;NH3-N=49mg/L;TP=4.9mg/L大肠杆菌数超标;污水水温21摄氏度,pH=7.51.3 出水要求水质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指标为:BOD5:≤ 20 mg/L;CODcr:≤ 60 mg/;SS:≤ 20 mg/L;PH:≤ 6.0~9.0。

污水处理工艺三个级别的处理

污水处理工艺三个级别的处理

污水处理工艺三个级别的处理一、引言污水处理是指将含有各种有害物质的废水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工艺,使其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根据处理的深度和效果,污水处理工艺可以分为三个级别: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三个级别的处理工艺。

二、一级处理一级处理是指对污水进行最基本的物理处理,主要目的是去除大颗粒的悬浮物和沉淀物。

常用的一级处理工艺包括:格栅除污、沉砂池和沉淀池。

1. 格栅除污:通过设置格栅,将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如树叶、纸张等拦截下来,防止它们进入后续处理单元,同时减少对设备的磨损。

2. 沉砂池:将污水引入沉砂池,利用重力作用使沉淀物下沉,从而去除污水中的沙子、砾石等颗粒物质。

3. 沉淀池:将经过格栅除污和沉砂池处理后的污水引入沉淀池,通过停留时间的延长,使悬浮物沉淀到池底,从而实现对悬浮物的去除。

三、二级处理二级处理是在一级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及微生物和病原体。

常用的二级处理工艺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

1. 好氧生物处理:将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引入好氧生物反应器,通过好氧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去除污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2. 厌氧生物处理:将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引入厌氧生物反应器,通过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甲烷等可再生能源,并去除污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四、三级处理三级处理是在二级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使其达到更严格的排放标准。

常用的三级处理工艺包括:生物膜处理和活性炭吸附。

1. 生物膜处理:将经过二级处理的污水引入生物膜反应器,通过微生物膜的作用,进一步降解有机物质和去除微生物和病原体,从而达到更高的水质要求。

2. 活性炭吸附:将经过二级处理的污水引入活性炭吸附柱,通过活性炭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微生物和病原体的吸附作用,进一步提高水质,使其符合更为严格的排放标准。

污水处理A2O工艺 二级生物处理

污水处理A2O工艺 二级生物处理
在好氧池中,有机物被微生物生化氧化,而继续下降;有机物被氨化 继而被硝化,使NH3-N浓度显著下降,但随着硝化过程使NO3-N浓度 增加,而磷随着聚磷菌的过量摄取,也以较快的速度下降。 沉淀池-污泥与水分离。
2 A O工艺特性曲线
A2O脱氮除磷工艺设计参数
停留 MLSS/(mg· L-1)
工 艺 名 称
污 泥 泥 龄
悬 浮 固 体 浓 度
污 泥 负 荷 ︵ ︶
时间/h
厌 氧 区
缺 氧 区 2.2h
好 氧 区 5.2h
污 泥 回 流 比
混 合 液 回 流 比
F/M
16.7
SRO
0.15 1.1h KgB OD5/ (Kg MLS S· d)
50%~ 100%
200%
进水
厌氧池 缺氧池 回流污泥 好氧池 沉淀池
出水
剩余污泥
在首段厌氧池主要进行磷的释放,使污水中磷的浓度升高,溶解性的 有机物被细胞吸收而使污水中的BOD的浓度下降;另外部分NH3-N因 细胞的合成得以去除,使污水中的NH3-N浓度下降。
在缺氧池中,反硝化菌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作碳源,将回流混合液中 带入的大量NO3-N和NO2-N还原为氮气释放至空气,因BOD浓度继续 下降,NO3-N浓度大幅度下降,而氮的变化很小。
生物除磷基本原理
聚磷菌厌氧释磷过程
多聚磷酸盐 分解 ATP 分解
聚磷菌细胞
胞内碳源 PHB ADP+磷酸盐+能量 发酵 简单有 合成 机底物
+
聚磷菌细胞
大分子有机物
聚磷菌细胞
聚磷菌好氧吸磷过程
CO2+H2O + O2 胞内碳源PHB TCA循环 +

污水二级处理

污水二级处理

污水二级处理污水二级处理:为环保建设贡献一份力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制造出了大量的污水。

如何处理这些污水成为了当今社会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

而达到污水治理的目的,二级处理方法被认为是一种有效且经济合理的途径。

污水二级处理是指在污水经过初级处理后,再进行一系列工艺和技术的处理,以达到更高的水质标准。

它可以更彻底地去除其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降低水体对环境的影响。

下面将从污水资源化利用、绿色工艺技术和环保产业发展等方面,探讨污水二级处理的价值和重要性。

首先,污水二级处理可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

随着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加剧,通过二级处理将污水净化后再利用,可以有效节约淡水资源。

例如,将处理后的污水用于农田灌溉、园林绿化和工业生产等领域,不仅可以满足这些用水需求,还能实现废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轻对自然水源的压力。

其次,污水二级处理需要采用绿色工艺技术。

绿色工艺技术是一种以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的技术体系。

在二级处理中,利用先进的膜分离、生物膜和工业生物技术等技术,不仅可以高效地去除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还可以降低能耗、减少废渣产量,并且对环境的二次污染风险较小。

绿色工艺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和水质标准,还降低了处理成本,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另外,污水二级处理的发展也促进了环保产业的蓬勃发展。

随着市场需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投身于污水处理设备和技术的研发与生产。

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提升了环保产业的竞争力。

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环保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社会做出重要贡献。

总结起来,污水二级处理在环保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不仅可以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而且需要应用绿色工艺技术,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此外,污水二级处理的发展也推动了环保产业的蓬勃发展,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污水处理工艺的“三级”处理介绍

污水处理工艺的“三级”处理介绍

污水处理工艺的“三级”处理介绍一般污水处理工艺分以下三级:一级处理:通过机械处理,如格栅、沉淀或气浮,去除污水中所含的石块、砂石和脂肪、油脂等。

二级处理:生物处理,污水中的污染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降解和转化为污泥。

三级处理:污水的深度处理,它包括营养物的去除和通过加氯、紫外辐射或臭氧技术对污水进行消毒。

可能根据处理的目标和水质的不同,有的污水处理过程并不是包含上述所有过程。

一、一级处理(机械处理)机械(一级)处理工段包括格栅、沉砂池、初沉池等构筑物,以去除粗大颗粒和悬浮物为目的,处理的原理在于通过物理法实现固液分离,将污染物从污水中分离,这是普遍采用的污水处理方式。

图为竖流式沉砂池设计图机械(一级)处理是所有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必备工程(尽管有时有些工艺流程省去初沉池),城市污水一级处理BOD5和SS的典型去除率分别为25%和50%。

在生物除磷脱氮型污水处理厂,一般不推荐曝气沉砂池,以避免快速降解有机物的去除;在原污水水质特性不利于除磷脱氮的情况下,初沉的设置与否以及设置方式需要根据水质特性的后续工艺加以仔细分析和考虑,以保证和改善除磷除脱氮等后续工艺的进水水质。

二、二级处理(生化处理)污水生化处理属于二级处理,以去除不可沉悬浮物和溶解性可生物降解有机物为主要目的,其工艺构成多种多样,可分成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AB法、A/O法、A2/O法、SBR法、氧化沟法)稳定塘法、土地处理法等多种处理方法。

图为典型的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目前大多数城市污水处理厂都采用活性污泥法,小城市一般采用的是CRI法(人工快渗系统),另外在工业废水方面还有一些其它的方法。

生物处理的原理是通过生物作用,尤其是微生物的作用,完成有机物的分解和生物体的合成,将有机污染物转变成无害的气体产物(CO2)、液体产物(水)以及富含有机物的固体产物(微生物群体或称生物污泥);多余的生物污泥在沉淀池中经沉淀池固液分离,从净化后的污水中除去。

1、影响微生物活性的因素在污水生化处理过程中,影响微生物活性的因素可分为基质类和环境类两大类。

二级处理系统

二级处理系统

二级处理系统二级处理又称生化处理,一般是由生物处理构筑物或设备与二次沉淀池组成,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

生物处理通常为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

二级处理中使用的设备也是整个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心脏设备,主要是鼓风机、曝气机和曝气器。

二级处理(活性污泥法)的处理效率为SS去除率70%〜90%, BOD5去除率65%〜95%。

经二级处理后出水SS和BOD5均可降至20〜30mg/L , —般可达到排放水体和灌溉农田的水质标准。

其典型的工艺(普通活性污泥法)见图4- I。

以这种典型的工艺流程为基础,根据进出水水质、水量,二级处理活性污泥法可采用不同的工艺。

K 4-1城市厉术址理慕统组成示意普通活性污泥法是最普遍采用和最成熟的处理工艺,它有传统活性污泥法、阶段曝气、吸附再生、延时曝气、完全混合等几种形式。

目前一般的普通活性污泥法应设计成能按上述前三种方式都能分别运行的工艺。

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和回流污泥均由曝气池池首流入,处理效果好,对BOD5和SS的总处理效率均为90%〜95%,但曝气池前段供氧不足,后段供氧过剩,同时耐冲击负荷能力弱,曝气时间较长,一般为6〜8h,适于大中型城市污水厂,其曝气方法有推流式和完全混合式。

阶段曝气的特点为污水沿池长多点进入,使BOD 负荷沿池长得到了均衡,增强了耐冲击负荷的能力,污肌的处理并克服了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上述缺点,其曝气方式一般为推流式。

吸附再生法是污水从沿曝气池长方向的某一点进入,而回流污泥则进入池首,在再生段进行曝气再生,而再生后的活性污泥在吸附段迅速吸附污水中的有机物。

该工艺具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的能力,且曝气时间较短,一般为3〜5h,故曝气池容较小。

对处理污水中悬浮性有机物浓度较高的污水,其处理效果较好,而对处理溶解性有机物较多的污水,则处理效果低于传统活性污泥法,一般B0D5和SS的总处理效率均为80%〜90%。

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常用的池型是将二沉池和曝气池合建的曝气沉淀池,采用表曝机曝气,污泥回流比为100%〜500%,污水在池内的水力停留时间为3~5h,该工艺优点是无需鼓风机房和管道、耐冲击负荷能力强。

生活污水处理二级处理微生物知识

生活污水处理二级处理微生物知识
可生物降解有机物量:可通过生物的降解转化的量。 可生物降解底物量:包括有机的和无机的可生物利用物质。
分解代谢 (异化作用)
新陈代谢
合成代谢 (同化作用)
复杂物质分解为简单物质
释放能量 吸收能量
能量代谢
物质代谢
简单物质合成为复杂物质
能量循环:三磷酸腺苷ATP(adenosine triphosphate) AMP+~P→ADP+ ~P →ATP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微生物不断从外界环境中摄取营养物 质,通过生物酶催化发生复杂的生化反应,在体内不 断进行物质转化和交换的过程。
分解代谢:分解复杂营养物质,降解高能化合物, 获得能量。
合成代谢:通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将营养物质 转化为复杂的细胞成分,机体制造自身。
底物降解:污水中可被微生物通过酶的催化作用而进行生物 化学变化的物质称为底物或基质。
有机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污泥 的好氧消化等属于这种类型的呼吸。
2.自养型微生物 自养型微生物以无机物为底物(电子供体),其终点产物也 是无机物,同时放出能量。
光能自养微生物:需要阳光或灯光作能源,依靠体内的光合 作用色素合成有机物。

CO2+H2O 叶绿素
[CH2O]+O2
在反硝化作用中,受氢体为NO3-,可用下式所示:
C6H12O6 6H 2O 6CO 2 24[H]
24[H] 4NO3 2N2 12H2O
总反应式:
C6H12O6 4NO3 6CO2 6H2O 2N2 1755.6kJ
在无氧呼吸过程中,供氢体和受氢体之间也需要细胞色素等 中间电子传递体,并伴随有磷酸化作用,底物可被彻底氧化,能 量得以分级释放,故无氧呼吸也产生较多的能量用于生命活动。 但由于有些能量随着电子转移至最终受氢体中,故释放的能量不 如好氧呼吸的多。

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介绍及工艺图

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介绍及工艺图

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介绍及工艺图介绍:二级处理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主要通过生化处理来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以达到排放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二级处理的生化处理过程,并附上相应的工艺图。

一、生化处理原理生化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并去除其中的营养物质的过程。

在二级处理中,常用的生化处理方法有活性污泥法、固定膜法和生物膜法等。

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见的生化处理方法,它利用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将有机物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其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去除。

该方法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等优点。

2. 固定膜法固定膜法是一种将微生物附着在固定膜上进行生化处理的方法。

固定膜可以是填料、滤料等,通过固定膜上的微生物将有机物质降解为无机物质,并去除其中的营养物质。

该方法适合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

3. 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一种将微生物生长在固定膜上形成生物膜,并通过生物膜对污水进行生化处理的方法。

生物膜可以是滤料、填料等,通过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将有机物质降解为无机物质,并去除其中的营养物质。

该方法适合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

二、二级处理工艺图下图为一种常见的二级处理工艺图示例,具体工艺流程如下:1. 进水与初沉池污水首先经过进水管道进入初沉池,初沉池中的固体颗粒物会沉淀到底部形成污泥,而上层的液体则进入下一步的处理。

2. 活性污泥处理经过初沉池的污水进入活性污泥处理单元,该单元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它们会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降解,并将其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去除。

3. 沉淀池经过活性污泥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沉淀池,沉淀池中的污泥会与污水分离,沉淀到底部形成污泥层,上层的清水则继续流向下一步的处理。

4. 管道输送经过沉淀池的清水通过管道输送至下一步的处理单元。

5. 滤料处理清水经过管道输送至滤料处理单元,在滤料层中微生物会进一步降解有机物质,并去除其中的营养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水厂废水的二级生物处理第四章废水的二级生物处理1.什么是废水的二级处理?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使出水的有机污染物含量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

主要使用的方法是微生物处理法,具体方式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因此,二级处理又称二级生物处理或生物处理。

污水经过一级处理后,已经去除了漂浮物和部分悬浮物,BOD5的去除率约25%~30%,经过二级生物处理后,BOD5去除率可达90%以上,二沉池出水能达标排放。

2.什么是废水的生物处理?在自然水体中,存在着大量依靠有机物生活的微生物。

它们不但能分解氧化一般的有机物并将其转化为稳定的化合物,而且还能转化有毒物质。

生物处理就是利用微生物分解氧化有机物的这一功能,并采取一定的人工措施,创造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的环境,使微生物大量增殖,以提高其分解氧化有机物效率的一种废水处理方法。

所有的微生物处理过程都是一种生物转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易于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可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进行两种转化:一是从液相中溢出的气体,二是变成剩余生物污泥。

在生物反应中,微生物代谢有机污染物并利用代谢过程中所获得的能量来供细胞繁殖和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

好氧条件下,微生物将有机污染物中的一部分碳元素转化为CO2,厌氧条件下则将其转化为CH4和CO2。

然后,这些气体从液相分离出来。

同时微生物得到增殖,增殖的絮凝状细菌细胞成为剩余污泥。

生物处理法分为好氧、缺氧和厌氧等三类。

按照微生物的生长方式可分为悬浮生长、固着生长、混合生长等三类。

3.如何选择废水的二级生物处理流程?污水经一级处理后,用生物处理法继续去除其中胶体状和溶解性有机物及植物性营养物,将污水中各种复杂有机物氧化分解为简单物质的过程,称为二级处理。

二级生物处理的主要机理是利用微生物代谢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同时自身获得能量和增殖。

二级生物处理可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和各种工业废水的处理。

生物处理法除了主要去除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BOD5)外,还可以收到脱氮和除磷的效果,使出水水质稳定改善,最终达到国家有关排放标准规定的浓度。

当含有有机物的工业废水拟选用生物法处理时,可按照图4--1所描述的程序开展工作。

图4--1 选择生物法处理污水的程序示意图4.废水生物处理的影响因素有哪些?⑴负荷:提高负荷值(包括污泥负荷Ns、容积负荷Nv和水力负荷),可加快污泥的增长和有机质的降解,但过高负荷值的情况下,出水水质往往难以达到排放标准;反之,负荷过低,又会形成反应器的能力过剩。

因此,生物处理反应器的负荷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同时还要注意,处理目标不同,系统运行的负荷也是不相同的,比如去除有机物、去除N、P和达到污泥稳定化等不同要求所采用的负荷差别很大。

⑵温度:微生物的生理活动与周围环境的温度关系密切,好氧微生物在15~30o C之间活动旺盛,当温度高于35o C或低于10o C时,对有机物的代谢功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当温度高于40o C或低于5o C时,甚至会完全停止。

厌氧微生物的最佳温度是35o C左右和55o C左右,偏离这两个温度,反应效率会显著下降。

⑶pH:好氧微生物生长活动的最佳pH 值在6.5~8.5之间,范围相对较宽,而厌氧微生物的活动要求的最佳pH 值在6.8~7.2之间,即只有在7左右相当窄的范围内有效。

为了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必须将进水的pH值和反应器内的pH值控制在上述范围内。

⑷氧含量:好氧菌、兼性菌和厌氧菌对其各自的活动环境的氧含量的要求是有很大差异的。

空气曝气池出口混合液中溶解氧浓度应保持在2mg/L(纯氧曝气法要保持在4 mg/L)左右,A/O工艺的A段容解氧浓度要保持在0.5mg/L以下,而厌氧微生物必须在含氧量极低、甚至绝对无氧的环境下才能生存。

⑸营养平衡:无论好氧微生物还是厌氧微生物细胞,其主要组成物质都是碳、氢、氧、氮等几种元素,约占90%~97%,其余的3%~10%为无机元素,其中磷的含量最多,约占这部分物质总量的50%。

细菌体内各种元素的比例的通式为C5H7NO2,碳可占菌体干重的比例超过50%。

但微生物为了进行各种生命活动,还必须不断从其生存环境中摄取除了碳以外的其他各种营养物质。

如果废水中的各种营养物质不平衡,就会影响微生物的活性,进而影响处理效果。

⑹有毒物质:有些化学物质对微生物的生理功能有毒害作用,如:重金属及其盐类均可使蛋白质变性或与酶的-SH基结合而使酶失去活性,醇、醛、酚等有机物能使蛋白质变性或脱水而使微生物死亡。

还有一些微生物生理上所需要的元素,当其浓度超过一定值时,反而会对产生毒害作用。

如果废水中的有毒物质含量超过限度,就会影响微生物的活性,进而影响处理效果。

5.细菌活动与溶解氧的关系是怎样的?不同种类的细菌对氧有不同的反应。

⑴好氧细菌以分子氧作为生物氧化过程的电子受体,因此只有在有氧情况下才能生长和繁殖。

好氧性细菌根据被其氧化的底物不同,又可分为好氧性异养菌和好氧性自养菌。

好氧性自养菌在呼吸过程中以还原态的无机物氨氮、硫化氢等为底物;好氧性异养菌则以有机物为底物,在好氧生物处理过程中正是利用这类细菌来氧化分解废水中的污染物。

好氧呼吸过程中,底物被氧化得比较彻底充分,获得的能量也较多。

⑵厌氧性细菌的生长不需要分子氧,在有氧的情况下会产生超氧化物游离基和过氧化物等有害物质,由于厌氧菌缺少分解这些物质的酶,无法消除这些毒物的作用,所以他们暴露在空气中,生长会受到抑制,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厌氧处理系统中的产甲烷细菌是这类细菌的代表,可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转化为分子量最小的有机物—甲烷。

⑶兼性细菌是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生长的细菌,他们在有氧时以氧为电子受体进行好氧呼吸作用,无氧时则以代谢中间产物为受氢体进行发酵作用。

A/O系统起脱氮作用的A段大量存在的反硝化细菌就是这类细菌的代表,它们在好氧条件下,能同其他好氧性细菌一样利用分子氧进行有氧呼吸,同时将有机物氧化分解成无机物。

当在缺氧条件下(溶解氧小于0.2mg/L,NO3--N大于0.2mg/L),它们能利用有机物和NO3-进行无氧呼吸,结果是有机物被NO3-中的氧所氧化,NO3-本身被还原为分子氮,达到同时去碳和脱氮的效果。

6.细菌活动与氧化还原电位的关系是怎样的?水的氧化还原电位表明水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氧化环境具有正电位,还原环境具有负电位。

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方法通常是用一个铂电极与一个标准参考电极同时插入待测水中,通过一个敏感的伏特计上显示出来的两个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即是其氧化还原电位。

水中的各种微生物对氧化还原电位的要求不同。

专性好氧微生物要求的氧化还原电位环境为+300~+400mV;一般的专性厌氧微生物要求的氧化还原电位环境为-200mV~-250mV,专性厌氧产甲烷菌要求的氧化还原电位为-300mV~-400mV,最适宜的氧化还原电位为-330mV;兼性微生物氧化还原电位在+100mV以上时,进行好氧呼吸,而在+100mV以下时进行无氧呼吸。

因此,好氧活性污泥法曝气池中的正常氧化还原电位为+200mV~+600mV,而二沉池出水的氧化还原电位有时会降到0以下。

氧化还原电位除了受水中溶解氧浓度和pH值等因素影响外,向水中投加抗坏血酸(Vc)、硫二乙醇钠、二硫苏糖醇、谷胱甘肽、硫化氢及金属铁还原剂,可以使水中的氧化还原电位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

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硫化氢,可以将氧化还原电位降到-300mV,而铁可以将氧化还原电位维持在-400mV。

7.使用生物处理法时为什么要保持进水中N、P及一些无机盐的含量适中?无论好氧微生物还是厌氧微生物细胞,其主要组成物质都是C、H、O、N、P等元素,另外还有S、K、Mn、Mg、Ca、Fe、Co、Zn、Cu等无机元素。

其中N是构成微生物体的重要元素,可占菌体干重的10%,菌体蛋白质、核酸等分子中都有N元素。

氨态氮比较容易被细菌利用,因此在用生物法处理缺氮废水时,可以向水中投加尿素、硫酸铵农用化肥。

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和酶中还含有少量S、P。

P和S是核酸的重要组分,可占菌体干重的1%~2%,S还是污泥中自养性硫细菌的能源,K、Mn、Fe、Co、Zn、Cu等无机元素也是某些细菌生理活动所必须,已有许多报道称:厌氧生物处理系统通过适当投加这些微量元素的一种或几种,有时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无论工业废水还是城市污水的生物处理过程中,C、H、O三种元素都不缺乏,大多微量元素因微生物需要量很少,一般也不缺乏。

但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工业废水中,往往会出现N、P、S及某些微量元素比例过低或缺少而影响生物处理效果的现象,只有设法保持进水中N、P及一些无机盐的含量适中,才能保证微生物的活性,进而确保生物处理效果。

8.常用鉴定和评价废水可生化性的方法有哪些?不论选用那种生物处理法,废水的可生化降解性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判断指标。

如果废水的可生化降解性较低,则必须在采取一定措施、设法提高可生化性后,才能使用生物处理法。

鉴定和评价废水可生化性可通过鉴定和评定污水中主要有机污染物来判断,具体方法见表4--1。

表4--1 污水可生化性的评定方法分类方法方法要点方法评价根据氧化所需氧量水质指标法采用BOD5/COD Cr作为评价指标:﹥0.45好,0.3~0.45较好,0.2~0.3较差,﹤0.2不宜比较简单,可粗略反映废水的可降解性能,但精度较差。

瓦呼仪法根据废水生化呼吸线与内源呼吸线的比较来判断废水的生化降解性能。

测试时,用活性污泥作为接种物,接种量SS为1~3g/l。

能较好地反映微生物氧化分解特性,但因为试验水量较少,结果存在一定偏差。

根据有机物去除效果静置烧杯筛选试验以10mL沉淀后的生活污水上清液为接种物,90mL含有5mg酵母膏和5mg受试物的BOD5标准稀释水作为反应液,两者混合在室温下培养一周后,测试受试物浓度,并以该培养液作为下周培养的接种物,如此连续四周。

操作简单,但耗时较长,且在静态条件下混合及充氧效果不好。

振荡培养试验法在烧杯中加入接种物、营养液及受试物等,在一定温度下振荡培养,在不同反应时间测定反应液内受试物含量,依此评价受试物的生化降解性能。

生物作用条件好,但吸附对测定有影响。

半连续活性污泥法采用试验组与及对照组两套反应器间歇运行,测定反应器内COD Cr的变化,通过比较两套反应器的结果来评价。

试验结果较为可靠,但仍不能完全模拟处理场运行条件活性污泥模拟试验法模拟连续流活性污泥法生物敞开工艺,通过对比和分析试验组与对照组两套反应器的结果来评价。

结果最切近实际,但方法也是最为复杂。

根据CO2 CH4量斯特姆测试法采用半连续活性污泥上清液为接种液,反应时间28天、温度25o C,以CO2的实际产量占理论产量的百分率来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