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及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模式、措施、技术(详细)

本区包括川、黔、滇、渝、鄂、湘、赣、甘、陕、豫的大部分地区,总面积170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55万平方公里。该区域山多山高平坝少,生态环境复杂多样,水资源充沛,但保水保土能力差,土地分布零星,人均耕地较少,且旱地坡耕地多。长期以来,上游地区由于受不合理的利用,耕作草地过度放牧和森林大量采伐等影响,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土层日趋瘠薄;滇、黔等石质山区降雨量和降雨强度大,滑坡、泥石流灾害频繁,不少地区因土地“石化”而贫困,甚至丧失基本生存条件。中游地区因毁林毁草开垦种地,水土流失严重,造成江河湖库泥沙淤积,加上不合理的围湖造田,加剧洪涝灾害的发生。

根据长江上中游的地形地貌、气候类型、森林植被和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特点,将长江上游地区分为长江上游源头区、高山峡谷区、干热干旱河谷区、岩溶山区、低中山区、丘陵农区、坡耕地治理区、江岸区,分区总结出了28个林业生态建设与治理模式,供生产实践参考。

一、长江上游源头区

长江上游源头区包括青藏高原东北部、川西北高原和通天河及其支流地区,总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境内海拔4000-5000米,以山原地貌为主。区内气候寒冷,大部分地区全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多数地区年均降水量在300毫米以下。本区植被类型主要为灌丛草甸,乔木林呈“块状”分布于通天河流域东南部及川西高山森林与草原过渡地带。

本区人口稀少,人口密度为0.8-3人/平方公里。森林少且分散,仅占1.8%。植被以疏林、灌丛为主。由于超载放牧、过度采伐及采金矿业发展对森林植被和草场的破坏,导致沙化日趋严重,水土流失面积逐渐增加。(一)高原丘陵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及植被恢复治理模式根据本区的自然、气候、土壤等条件,在保护好现有林草植被的基础上,采用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相结合的办法,恢复林草植被。

1.主要技术措施

(1)封禁对这一地区的所有森林都要实行封禁,尤其是对高原丘陵区阳坡、半阳坡的森林,草地中的孤立林木,土层浅薄、岩石裸露、更新困难的森林,湖泊周围至山脊的森林,民俗中的神山、宝顶、寺院照山和部落的森林,科研教学实验林、母树林、种子园、环境保护林、名胜古迹风景区、自然保护区森林以及用于科研的草场等一些特殊地带的森林更要严加保护,实行全面封山。

(2)封育对这一地区具有天然下种能力且分布均匀的乔灌幼苗、幼树每亩在40-60株以上的荒山,具有萌蘖能力植株每亩在50-60个以上的荒山,尤其是分布有高原丘陵区珍贵、稀有树种,并且有培养前途的荒山,实行封山育林育草,加快植被恢复。封育期间,禁止采伐、砍柴、放牧、割

草和其它一切不利于植物生长繁育的人为活动。

(3)人工造林植被恢复在河谷阶地、河漫滩和采伐迹地,以及居民点周围和严重侵蚀的河岸、沟口等进行人工更新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

树种选择与混交方式:由于高寒林区气候恶劣,应选择抗逆性强、根系发达、深根性、耐沙压、耐风蚀、耐干旱、发芽迅速的乡土灌木和乔木树种,以及多年生、枝叶茂密、耐啃食、耐践踏的草种。主要有川西云杉、糙皮桦、紫果云杉、鳞皮冷杉、白桦、红桦、柳、青杨、山杨、大果圆柏、沙棘、红杉等。采用块状、带状、行间和株间混交形成针叶混交、针阔混交、乔灌或乔灌草结合的林分。乔木株行距为1.5米×2米,灌木株行距为1米×1米。

林地清理和整地:采用窄带清林,清林带一般为1.5米左右,保留造林地中幼树、幼苗和有利于人工栽植苗荫蔽的灌木;在土壤瘠薄、乱石窑、急坡和裸露面大的造林地,采用散铺法清林。横山穴状整地。整地规格为20厘米×20厘米×15厘米。

造林:土壤解冻深度达15厘米以上,雨季来临前便可开始栽苗,苗木顶芽膨大时为最后期限。在人工植苗更新困难的采伐迹地和宜林荒山荒地,可撒播灌木树种(如沙棘)或草种,为植苗更新造林做好准备。

幼林抚育:采用穴状刀抚进行弱度抚育,连续3-5年。

2.模式成效评价

由于本模式所处的区域自然气候条件相当恶劣,而且人口稀少,因此采用封山育林是较为经济实用的办法,在个别立地条件比较好的地区采取人工造林则可加快植被的恢复。

3.模式典型区及适宜推广区

宜在长江源头地区推广。

4.治理所需要的树种和草种

川西云杉、糙皮桦、紫果云杉、鳞皮冷杉、白桦、红桦、柳、青杨、山杨、大果圆柏、沙棘、红杉

二、高山峡谷区

高山峡谷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包括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氓江等流域的上游地区,总面积约29.9万平方公里。本区山高坡陡、冬寒夏凉,森林类型及组成多样,森林类型以云杉属、冷杉属种类组成的亚高山暗针叶林为主。

由于本区地处长江及其主要支流的上游,农区山高坡陡,水土流失面积大,在保护好现有森林植被的前提下,采取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相结合,人工造林主要营造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以及进行相应的配套工程措施。

(二)高山峡谷水源涵养林体系建设模式

本区地形复杂,地势起伏较大,一般相对高差达2000-3000米,河床狭窄,山坡陡峭,自然条件垂直差异明显,使得本区造林十分困难。在该区对于阴坡,重点是合理布局和严格保护天然林资源;对于大阳坡和高山灌丛草甸,实行全面封育;对于采伐迹地和阴坡的宜林荒山,实行人工造林,建立水源涵养林体系。

1.主要技术措施

(1)封禁这一地区的现有森林植被实行严格保护,尤其对坡度在40°以下的土层浅薄、岩石裸露、更新困难的森林,阳坡森林或35°以上阳坡高山栎林,主干流江河两侧的森林,科研教学实验林、母树林、种子园、环境保护林、名胜古迹及风景林及其缓冲带、自然保护区森林及其缓冲带或动物迁徙区和走廊通道的森林采取特殊保护措施,全面封禁,以尽快形成以“江河两岸、山脊、沟尾成片成网”为骨架的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体系。

(2)封育对这一地区的大阳坡和高山灌丛草甸区,具有天然下种能力或根株萌蘖能力每亩在40株以上的荒山;人工造林困难的高山、陡坡、岩石裸露地,但经封育可望成林或增加林草盖度的地块,实行封山育林育草,加快植被恢复速度。一般远山地区、江河上游、水库集水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及恢复植被较困难的宜封地区,实行全封;考虑到这一地区实际,对于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和燃料有实际困难的近山地区,可采取半封或轮封。

(3)更新造林技术

①树种选择与配置方式:选择生长快、根系发达、深根性及根蘖性强、树冠浓密、耐干旱瘠薄,有一定经济价值的乔木、灌木和草类。以针叶混交、阔叶混交、针阔混交以及乔灌或乔灌草相结合。主要树种为川西云杉、粗枝云杉、岷江冷杉、槭树、高山松、青冈栎、云南铁杉、铁杉、紫果云杉、白桦、红桦、青杨、沙棘、高山柳、红杉等。

②更新方式:伐后郁闭度大于0.3、林缘50米左右、目的树种天然更新能力强及种源丰富的采伐迹地,采用天然更新恢复森林;天然更新不足的采伐迹地采用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封山育林。

③造林技术:采用水平阶穴状整地,规格为50厘米×50厘米×50厘米。更新造林时间以春季为主。在气候干燥地区,栽苗后应选用苔藓、死地被物、树枝树叶、木片等作穴面覆盖。

④幼林抚育管理:阳坡和半阳坡的林地进行穴状刀抚,半阴和阴坡的林地采用带状行抚。云杉、冷杉等慢生树种和硬阔叶树一般连续抚育5-7年,每年l一2次;落叶松等速生针叶树种和软阔叶树连续抚育3-5年,每年1-2次。

2.模式典型区及适宜推广区

适宜在青藏高原东缘、东南缘的高山峡谷地区推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