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方法

合集下载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策略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策略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策略数学作为一门理科学科,要求比较高的逻辑性和思维能力。

在中考前的一轮复习阶段,如何高效地覆盖复习内容,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是每个学生关心的问题。

下面我将给出一套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策略。

第一步:制定计划在开始复习之前,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每天的复习时间表。

要注意合理分配各个知识点的复习时间,不断调整、补充和完善计划。

合理的复习计划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更好地掌握各个知识点。

第二步:系统复习基础知识在复习的开始阶段,要确保自己对基础知识有一个扎实的掌握。

这包括数的四则运算、分数、百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化、平均数、比例、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基础知识。

可以通过查看教材、做题和辅导书来复习这些基础知识点,并将重要的公式和定理记牢。

第三步:刷题巩固知识点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对知识点的巩固。

刷题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可以按照教材和习题集的顺序,选择一定数量的题目进行练习。

要注意选择一些能够涵盖不同难度和类型的题目,从而全面巩固知识点,并对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进行熟练掌握。

同时,要注重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总结和归纳,培养自己的解题思维。

第四步:总结和归纳在刷题的过程中,要及时总结和归纳解题方法和思路。

可以在复习笔记中记录每种类型题目的解题思路、常用公式和定理,并将其进行分类整理。

可以结合同学和老师的讨论,修正自己的解题方法,为中考做好准备。

第五步:模拟考试在复习的最后阶段,要进行模拟考试,以检验自己所学的内容是否牢固。

可以选择一些近几年的中考试题进行模拟考试,模拟真实考试的时间和环境,全面检测自己的知识运用能力和解题能力。

在考试结束后,要认真分析和总结自己的考试成绩和解题过程,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补充和提高。

第六步: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在数学一轮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每天的复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学习压力过大。

可以采用番茄钟法或者学习四十五分钟休息十五分钟的方法,保持全神贯注地学习状态。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备考方案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备考方案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备考方案初中数学中考复习备考方案1数学中考复习,将围绕数学考纲要求,大致分三轮进行:第一轮复习:系统复习。

时间:3月至4月中旬。

复习内容:按代数、几何、统计与概率三个版块进行。

巩固基础知识,理顺知识点、考点,强化选择填空题的准确率。

系统复习期间,交叉进行系统测试,培养学生知识的系统性,构建初中数学的知识体系。

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

时间4月中旬至5月底。

复习内容:根据黄石中考考点,按有理数计算、化简求值、解方程组、概率计算、圆的证明与计算、解直角三角形、函数应用题、直线型综合、二次函数综合九个专题进行,巩固提高学生解答题得分率。

专题复习期间,交叉进行系统知识测试,检测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准确率。

第三轮复习;中考模拟训练。

时间:6月前三周。

复习内容:模拟测试为主,对学生掌握的知识查缺补漏。

训练学生考试的适应能力。

主要复习资料:1、系统复习教辅资料2、往年全国各地中考试卷3、自编专题练习、测试试卷初中数学中考复习备考方案2一、复习措施1.认真钻研教材、课标要求、吃透考试大纲,确定复习重点。

确定复习重点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⑴根据教材的教学要求提出四层次的基本要求:了解、理解、掌握和熟练掌握。

这是确定复习重点的依据和标准。

⑴熟识每一个知识点在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地位、作用;⑴熟悉近年来试题型类型,以及考试改革的情况。

2.正确分析学生的知识状况、和近期的思想状况。

(1)是对平时教学中掌握的情况进行定性分析;(2)每天对学生的作业及时批改,复习过程侧重评讲(3)是对每周所复习的知识进行测试,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4),将学生很好的分类,牢牢的抓在手中。

(5)备课组成员每人出好两套模拟试题,优化及共享资源。

3.根据知识重点、学生的知识状况及总复习时间制定比较具体详细可行的复习计划。

二、切实抓好“双基”的训练。

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学生进行数学运算、数学推理的基本材料,是形成数学能力的基石。

2023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几何初步与尺规作图

2023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几何初步与尺规作图

2023年中考复习讲义几何初步与尺规作图第一部分:知识点精准记忆一、直线、射线、线段1.直线的性质:1)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2)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即两点确定一条直线;3)直线的基本事实: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线段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两点间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3.线段的中点性质:若C是线段AB中点,则AC=BC=12AB;AB=2AC=2BC.4.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只有两种位置关系:平行和相交.5.垂线的性质:1)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2)①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②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6.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向已知直线作垂线,这一点和垂足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二、角1.角: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2.角平分线(1)定义:在角的内部,以角的顶点为端点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的射线(2)性质:若OC是∠AOB的平分线,则∠AOC=∠BOC =12∠AOB,∠AOB=2∠AOC =2∠BOC.3.度、分、秒的运算方法:1°=60′,1′=60″,1°=3600″.1周角=2平角=4直角=360°.4.余角和补角1)余角:∠1+∠2=90°⇔∠1与∠2互为余角;2)补角:∠1+∠2=180°⇔∠1与∠2互为补角.3)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5.方向角和方位角:在描述方位角时,一般应先说北或南,再说偏西或偏东多少度,而不说成东偏北(南)多少度或西偏北(南)多少度.当方向角在45°方向上时,又常常说成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方向.三、相交线1.三线八角1)直线a,b被直线l所截,构成八个角(如图).∠1和∠5,∠4和∠8,∠2和∠6,∠3和∠7是同位角;∠2和∠8,∠3和∠5是内错角;∠5和∠2,∠3和∠8是同旁内角.2)除了基本模型外,我们还经常会遇到稍难一些的平行线加折线模型,主要是下面两类:做这类题型时,一般在折点处作平行线,进而把线的关系转换成角的关系,如上图:2.垂直1)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是直角时叫两条直线互相垂直.2)性质: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垂线段最短.3.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4.邻补角1)定义: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2)邻补角是补角的一种特殊情况:邻补角既包含位置关系,又包含数量关系,数量上两角的和是180°,位置上有一条公共边.3)邻补角是成对出现的,单独的一个角不能称为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形成四对邻补角.5.对顶角1)定义:两个角有一个公共的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2)性质:对顶角相等.但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四、平行线1.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2.平行线的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4)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5)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 3.平行线的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4.平行线间的距离1)定义:同时垂直于两条平行线,并且夹在这两条平行线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2)性质: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夹在两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五、五种基本作图: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初三数学复习一轮策略分析总结7篇

初三数学复习一轮策略分析总结7篇

初三数学复习一轮策略分析总结7篇初三数学复习一轮策略分析总结7篇较早地复习,不要等到考前才开始,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巩固和强化。

多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不同观点和理论,拓宽视野。

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带来初三数学复习一轮策略分析总结,希望大家喜欢!初三数学复习一轮策略分析总结篇1随着五月的邻近,夏热逼近,在不知不觉中初三的第一轮复习接近尾声了。

历年教师的第一轮复习经验,大多数就是以知识点归纳,再引出题目来巩固这些知识点!数学最终要回到解题中来,通过借鉴别人的观点之后,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首先,我觉得以知识点来带动题目这种复习方法确实是教师最容易接受的一种,也是学生信心的保证,因为这样学生感觉踏实点,但是这种方法最好的效果就每个定理或是概念又或者是公式,最好是讲出它们的来历或是推理过程,然后马上要以简单的例子给以巩固,然后再加一道中等难度的题目来加强! 其次,现在成效比较好的一种方法就以题目来带动知识点,而这种方法可以起到让学生对知识点更加深刻的目的,特别是在以同步题目作为背景的应用下,学生也更加地感兴趣,更加有动力!但是注意有些细微的知识点的复习。

在第一轮复习中很难说哪种更好,要将两种结合起来比较好,看什么样的章节,什么要的内容了,还有第一轮复习中要学生真正的自觉自主起来,所以一定要鼓动,鼓励学生,一定要煽动他们的那股冲劲,时时刻刻不能放松,每天要练习题目,教师讲固然重要,可学生练习更重要,只有加强练习他们才知道什么地方不会,掌握得怎么样。

初三数学复习一轮策略分析总结篇2不知不觉,又进入了初三的总复习阶段了。

初三数学的总复习是搞好毕业升学考试必须进行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在总复习时面临着时间少,内容多,要求高等突出问题,如何选择一种科学又高效的复习方法是我的重大任务。

每到下学期进行总复习时,就一个字:累。

不论老师还是学生总希望能在上一届的复习方法上有所突破,找到一种更高效的复习方法,可每年都几乎是同一模式:教师对照考标上出示的知识点,一条条列举分析,学生边写笔记边思考,然后进行反复练习,逐条过关。

初三数学备考复习策略总结

初三数学备考复习策略总结

初三数学备考复习策略总结初三离中考越来越近,数学的备考已渐渐进入轨道,数学的复习策略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数学。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提供关于初三数学备考复习策略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初三数学备考的复习策略①夯实基础。

"做好基本题,捞足基本分(80%)"是中考成功的秘诀;"基础题零失分,爬坡题夺高分",是获得高分的关键。

少失分就是多得分.值得注意的是,在中考中真正拉开考生档次的不是难题,而是中低档题;难题得分少是共同的,容易题丢分多造成了差距,这是一个规律。

②自学归纳。

归纳的内容一般包括:1、本单元学过哪些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等;2、找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列出知识网络,写成提纲或画出图表;3、本单元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注意点、考点和热点;4、本单元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或掌握得不牢。

③查漏补缺。

复习时,在自己归纳的基础上,再和老师全面系统的总结进行对照。

查出漏缺,分析原因,从而完善自己的归纳,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弄懂还没有搞清楚的问题,透彻理解和掌握好全部基础知识。

通过自学归纳和查漏补缺,主要是把以前所学的分散的、个别的、孤立的知识联系起来,变成系统的知识,从而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产生质的飞跃。

④揣摩例题。

课本上和老师讲解的例题,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要认真研究,深刻理解,要透过样板,学会通过逻辑思维,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特别是要学习分析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总结出解题的规律。

这样,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初三数学备考常出现的问题①思想不重视。

考生对数学的中考第一轮复习无计划,复习效率偏低,因为很多内容是学习过的,存在上课"不想听"、"只看不写"、"只想不做"等不良复习习惯,从而忽略了基础知识的再一次学习。

②答题缺乏规范。

(1)书写潦草、字体有大有小不统一;(2)解答过程书写排版不合理;(3)答题只求结果,不重过程,过程太简单。

2025年九年级中考数学一轮复习考点突破课件:第2讲代数式与整式

2025年九年级中考数学一轮复习考点突破课件:第2讲代数式与整式

变式1 (2024广安)下列对代数式-3x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A.-3与x的和
B.-3与x的差
C.-3与x的积
D.-3与x的商
C )
变式2 甲、乙两个商贩去同一批发商场购买了两次白糖,两次白糖的价
格有变化,甲每次购买200 kg的白糖,乙每次购买1 000元钱的白糖,若两
次购买的白糖的价格分别为m元/kg和n元/kg(m,n均为正整数,且m≠n),
(2)同类项的判定与系数无关,与字母的排列顺序无关.
2 m-1

n 3
变式 3 若单项式 2x y 与- x y 是同类项,则 m+n 的值是

命题点3
6
.
幂的运算(易错点)
例4 (2024德阳)下列计算正确的是(Βιβλιοθήκη B )A.a2·a3=a6
B.-(a-b)=-a+b
C.a(a+1)=a2+1
D.(a+b)2=a2+b2
上解方程求m,n的值可得到结论.
5 3y-4
4x+1 2
例 3 如果单项式 3a b 与- a b 可以合并为一项,那么 x 与 y 的值应分

别为 1和2
.
思路点拨 由单项式可以合并得两个单项式为同类项,根据同类项的定
义可知相同字母的指数相等,从而列出方程组求解.
归律总结
(1)同类项中,相同字母的指数相等;
球数为m,下列代数式表示正方体棱上小球总数,则表达错误的是( A )
A.12(m-1)
B.4m+8(m-2)
C.12(m-2)+8
D.12m-16
思路点拨 正方体有12条棱,每条棱上的小球数为m,则有12m个小球,而

2024年初三数学复习计划及安排例文(三篇)

2024年初三数学复习计划及安排例文(三篇)

2024年初三数学复习计划及安排例文第一轮复习【____月初至____月中旬】1、第一轮复习的方式为:“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以理解为主,辅以习题练习。

(1)目标:攻克三重难关①记忆关必须确保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牢记所有基本概念(定义)、公式、定理,以及推论(性质、法则)等。

②基本方法关需以基本题型为核心,理解并掌握中学数学中的基本解题方法,如配方法、因式分解法、整体法、待定系数法、构造法、反证法等。

③基本技能关应能清晰识别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并能选择恰当的解题方法应对典型题、基本题或综合题。

(2)宗旨:实现知识系统化此阶段的教学目标是将书本内容归纳整理,形成结构化知识体系。

①数与代数划分为____个主要单元: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

②空间与图形划分为____个主要单元:几何基本概念(线与角)、三角形、四边形、圆与视图、相似与解直角三角形、图形的变换。

③统计与概率划分为____个主要单元:统计与概率。

(3)配套练习以《中考精英》为主,每个单元复习完毕后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查漏补缺工作。

2、第一轮复习需注意的事项(1)必须坚实地巩固基础中考试题难度分布为难:中:易=1:2:7,基础分值占总分的____%,因此必须对基础数学知识做到“准确理解”和“熟练掌握”,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够熟练、正确和迅速。

(2)必须深入研究教材,不可脱离课本。

(3)掌握基础知识,必须从理解的角度出发。

数学知识的学习必须建立逻辑思维能力,只有深刻理解基础知识,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相对而言,“题海战术”在此阶段并不适用。

(5)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

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将问题融入后续教学过程中,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

第二轮复习【____月中旬至____月初】1、第二轮复习的方式第一阶段为基础复习,侧重于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第二阶段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升,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第二轮复习时间相对集中,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提升,适当增加难度;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重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初三第一轮数学复习教案

初三第一轮数学复习教案

初三第一轮数学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1. 实数与数轴2. 代数式的简化与运算3. 方程与不等式4. 函数及其图像5. 三角形与四边形6. 圆二、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图形等基本概念及其性质。

2. 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实数与数轴、代数式的简化与运算、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及其图像、三角形与四边形、圆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

难点: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像、不等式的解法、几何图形的综合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练习本、草稿纸、直尺、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实数、方程、函数等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复习实数与数轴:讲解实数的分类、数轴上的点与实数的对应关系,举例说明实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复习代数式的简化与运算:讲解代数式的性质、运算法则,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代数式的简化与运算。

4. 复习方程与不等式:讲解方程、不等式的解法,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5. 复习函数及其图像:讲解函数的定义、性质,通过绘制图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函数的变化规律。

6. 复习三角形与四边形:讲解三角形、四边形的性质,结合实例,让学生掌握几何图形的应用。

7. 复习圆:讲解圆的性质、圆与直线的关系,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8.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实数与数轴2. 代数式的简化与运算3. 方程与不等式4. 函数及其图像5. 三角形与四边形6. 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2^3 5 × (4 ÷ 2) + 7(2)解方程:2x 5 = 3(x + 1)(3)解不等式:3(x 1) > 2(x + 2)(4)绘制函数y = 2x + 1的图像(5)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

中考数学备考第一轮复习策略

中考数学备考第一轮复习策略

中考数学备考第一轮复习策略中考数学备考第一轮复习策略一:第一轮复习: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形成知识网络。

做到如下四点。

n 重视课本,系统复习。

(按知识块组织复习 )以课本为主,绝不能脱离课本,应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使之形成体系;搞清课本上的每一个概念、公式、法则、性质、公理、定理;抓住基本题型,记住常用公式,理解来龙去脉对经常使用的数学公式,要进一步了解其推理过程,并对推导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能变化进行探究.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公式,胜过做大量习题,而且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n 夯实基础,学会思考。

数学中考试题中,基础分值占的最多。

因此,初三数学复习教学中,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让学生学会思考是从根本上提高成绩,解决问题的良方,这里讲的不是“教会学生思考”,而是“让学生学会思考”。

会思考是要学生自己“悟”出来,自己“学”出来的,教师能教的,是思考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然后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和策略,在解决具有新情境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出如何进行正确的思考。

n 强调通法,淡化技巧,数学基本方法过关中考数学命题除了注重基础知识外,还非常重视对数学方法的考查,如待定系数法、求交点法、匹配法、换元法等可操作的数学方法。

复习的时候要熟悉每一种方法,它适合的题型,包括解题的步骤。

n 重视对数学思想理解及运用的渗透要对数学思想有目的,有机会的渗透,不可能全到第二轮复习中才讲。

如告诉了自变量与因变量,要求写出函数解析式,或者用函数解析式去求交点等问题,都需用到函数的思想,教师要让学生加深对这一思想的深刻理解,多做一些相关内容的题目。

再如方程思想,它是利用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联系和制约的关系,通过建立方程把未知量转化为已知量;再如数形结合的思想。

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9篇

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9篇

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9篇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9篇数学教案对于老师是很重要的。

教案是老师在进行教学的重要参考材料,对教学进度和节奏的把控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篇1)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教学任务非常艰巨。

因此,要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紧扣教学大纲,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努力把本学期的任务圆满完成。

九年级毕业班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下面特制定以下教学复习计划。

一、学情分析经过前面五个学期的数学教学,本班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态度已经明晰可见。

通过上个学期多次摸底测试及期末检测发现,本班的特点是两极分化现象极为严重。

虽然涌现了一批学习刻苦,成绩优异的优秀学生,但后进学生因数学成绩十分低下,厌学情绪非常严重,基本放弃对数学的学习了。

其次是部分中等学生对前面所学的一些基础知识记忆不清,掌握不牢。

二、指导思想坚持贯彻党的__大教育方针,继续深入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

立足中考,把握新课程改革下的中考命题方向,以课堂教学为中心,针对近年来中考命题的变化和趋势进行研究,积极探索高效的复习途径,夯实学生数学基础,提高学生做题解题的能力,和解答的准确性,以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数学成绩。

并通过本学期的课堂教学,完成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任务及整个初中阶段的数学复习教学。

三、教学内容分析本学期,除了要完成规定的所学内容,就将开始进入初中数学总复习,将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本教学内容分成代数、几何两大部分,其中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六大版块即:“实数与统计”、“方程与函数”、“解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四边形”、“圆”是学业考试考中的重点内容。

在《课标》要求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课堂教学的目标。

在近几年的中考试卷中逐渐出现了一些新颖的题目,如探索开放性问题,阅读理解问题,以及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应用问题。

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实数、整式、分式、根式)

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实数、整式、分式、根式)

中考总习1 实数1、平方根定义1: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a ,那么这个正数x 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

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读作“根号a ”,a 叫做被开方数。

即a x =。

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

定义2: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

即如果x 2=a ,那么x 叫做a 的平方根。

即a x ±=。

定义3:求一个数a 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因为一个非零实数的平分肯定是正数,所以,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例如:4的平分根为±2,是互为相反数的;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2、立方根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

即如果x 3=a ,那么x 叫做a 的立方根,记作3a 。

即3a x =。

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

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是0。

3、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又叫做无理数。

初中常见的无理数有:带有根号开不出来的式子,例如:、、等等;带有的式子,例如: ,等等;无限不循环小数,例如:1.325…,-0.2587…等等4、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

即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备注:最小的正整数是1,最大的负整数是-1,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

有理数关于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同样适合于实数。

例如:3-的相反数为3,倒数为3331-=-,3-的绝对值为。

5、实数的分类分法一:负有理数 0 无理数 实数有理数正有理数负无理数 正无理数 有限小数或 无限循环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知识要点分法二:实数 0由上可知,一个数要是分数,前提必须是有理数,所以,不是所有的a/b 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例如:不是分数,是无理数。

6、实数的比较大小有理数的比较大小的法则在实数范围内同样适用。

备注:遇到有理数和带根号的无理数比较大小时,让“数全部回到根号下”,再比较大小。

初三数学第一轮复习计划

初三数学第一轮复习计划

初三数学第一轮复习计划(一)、明确复习目的:第一轮复习是整个中考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也是为备战四月调考的复习。

这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方法,提高基本技能,从而全面、扎实、系统的形成知识网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为了能够在短短的几周内做好第一轮数学复习,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改变目前初三数学学科比较薄弱的现状,本备课组各位教师经过认真研究和探讨,统一了认识和思想,将按照统一的进度、统一的方法进行复习,做到群策群力、分工协作,借助集体智慧,为整个学科取得不断的进步而共同努力。

(二)、把握复习重点:复习时合理使用教材,分块进行。

按初中数学知识结构,可将复习内容分为七大块:(1)。

数与式;(2)方程与不等式;(3)函数;(4)基本图形;(5)图形与变换;(6)统计与概率;(7)综合探究。

(三)、落实主要措施:加强集体备课:借团队的整体力量来提高个人的备课效率与针对性,准确把握教学进度与合理的标高。

坚持以中考要求为导向,低重心、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精选例题习题,尤其重视课本上典型例题习题的使用与改编。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复习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螺旋上升”的教学方法。

要抓点带线,多做学法指导,精讲精练,举一反三、一题多变。

教学中例题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并注意分析例题解答的思路和方法。

课堂训练时间要保证、目标要明确,使学生能够熟练应用基础知识,还要注意审题、解题书写的规范和严谨、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

盯紧临界生,对临界生尽量做到多提问、多面辅、多关爱,从知识到精神上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也要注重对数学尖子的培养,在他们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发散思维,注重逻辑关系,培养解题技巧,提高灵活度,力求解题完整、完美。

5、注重思想教育与情感投入,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创造条件,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不断激发、强化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五)、复习时间及内容安排:,共70课时。

初三第一轮数学复习教案

初三第一轮数学复习教案
(2)重点解析
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其应用是教学的重点。定义是所有数学概念的基础,理解定义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函数的本质。应用则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试金石,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可以加深学生对函数价值的认识。
二、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
例题讲解应注重深度和广度。深度上,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问题,理清解题思路,强调关键步骤,讲解解题方法。广度上,应涵盖不同类型的题目,如基础计算题、综合应用题等,让学生见识到锐角三角函数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
五、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详尽性
(1)针对性解析
作业设计应针对课堂所学内容,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例如,可以设计一些涉及到性质应用的题目,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
(2)答案详尽性解析
作业答案应详尽、清晰,不仅给出最终答案,还要展示解题过程,注明关键步骤。这样,学生可以对照答案,检查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发现并改正错误。
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难点:锐角三角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像变换。
2.教学重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具:三角板、多媒体课件、黑板。
2.学具:直尺、圆规、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
1.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利用三角板展示实际生活中与锐角三角函数相关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问题。
七、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
1)计算题:给定一个锐角,求其正弦、余弦、正切值。
2)应用题: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答案:见课后附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课后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手段及学生的掌握程度,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计划

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计划

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计划中考数学是一门重要的科目,对于学生来说,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是非常关键的。

下面是一个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计划,帮助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提高复习效果。

1.制定时间表:-将复习时间分为一周为一个周期,共计6个周期。

-每天安排固定的复习时间,比如每天晚上7点到9点。

-每周末可以适当增加复习时间,以弥补平时的不足。

2.审视学习内容:-根据中考数学的考纲和教材,将考试内容分为几个模块,比如代数、几何、概率与统计等。

-在每个周期内,集中复习一个具体的模块。

3.制定每个周期的复习计划:-在每个周期的开始,仔细查看要复习的模块内容。

-根据模块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掌握情况,分配每天需要复习的知识点和习题数量。

-复习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4.复习方法与技巧:-阅读教材和课堂讲义,熟悉每个知识点的概念和公式。

-大量做题,包括课后习题和模拟试题。

可以将习题按照难易程度分组,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

同时要注意做一些综合性的试题,提高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复习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遇到不会的题目不要放弃,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多思考、多交流。

5.其他注意事项:-注意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准时起床、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持正确的坐姿等。

-注意饮食和心理的调节,保持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

-复习过程中可以制定奖惩机制,给自己制定小目标,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定期检测自己的复习效果,可以通过模拟考试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总结起来,中考数学的第一轮复习计划应该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重点复习每个模块的知识点,注重练习,保持积极心态,同时注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身心的调节。

希望以上复习计划对中考数学的复习有所帮助。

初三数学复习计划

初三数学复习计划

初三数学复习计划一、熟悉大纲。

1.不超纲,注意紧扣课本。

2.全面复习。

复习目的不全是为升学,更重要是为今后学习和工作奠基。

由于考查面广,若基础不扎实,不灵活,是难以准确完成。

因此必须系统复习,不能遗漏。

3.狠抓双基。

重视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复习。

对一些重要概念、知识点作专题讲授,反复运用,以加深理解。

4.提高能力。

复习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发散性、独立性和批评性,逐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探究能力和综合多项知识或技能的解题能力。

5.分类指导。

学生存在智力发展和解题能力上差异。

对优秀生,指导阅读、放手钻研、总结提高的方法去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中等生则要求跟上复习进度,在训练中提高能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建立知识档案,实行逐个辅导,查漏补缺。

具体做法。

二、重视基础。

在备战中考的第二阶段(4、5月份),应突出重难点,强化一个“精”字,兼顾一个“深”字。

做综合题,要养成解题后反思的好习惯。

同时总结出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并把思想方法相近的题目编成一组,不断提炼、不断深化。

对于几何题,可以多观察图形、多联想、多变式,形成一题多变。

3.加强模拟训练,注意解题规范、提高解题速度在备战中考的第三阶段(6月份),应多做些模拟训练,立足一个“透”字,注重一个“准”字。

强化对知识的掌握和答题速度、节奏、经验等方面的积累训练,训练考试能力。

在此特别指出的是,解答题过程分比最后的答案重要得多。

在平日的作业、练习、考试都要进行规范书写,到了考试才能减少无谓丢分。

4.用好“错题本”,攻克薄弱点编制“错题本”深入纠错,是非常有效的复习方法。

把历次考试中不会做的题、做错了的题进行认真的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并且经常地拿出来看看、想想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怎么改正。

在中考前发现的问题越多,纠正越及时,提高也就越快,信心就越足。

5.立足课堂,紧跟老师复习课基本以练习为主,同学们在复习课上要做好信息处理和分析,把握好课堂复习和自我复习的关系。

初三第一轮数学复习教案

初三第一轮数学复习教案

初三第一轮数学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复习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十五章《图形的相似》,具体内容包括:相似图形的定义、性质、判定方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相似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能够运用判定方法识别相似图形。

2. 学会运用相似图形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相似图形的定义、性质、判定方法。

难点:相似图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直尺、圆规、量角器、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相似图形,引导学生发现相似图形的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组相似图形(如建筑、家具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之间的相似关系。

例题讲解:讲解一组相似图形的例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相似图形的关键特征。

3. 判定方法学习:讲解相似图形的判定方法,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判定方法识别相似图形。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一组相似图形的判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实际应用:展示相似图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题讲解:讲解相似图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图形放大与缩小等。

六、板书设计1. 相似图形的定义与性质2. 相似图形的判定方法3. 相似图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 例题与解答5. 课后作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已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边长比是3:5,求它们的面积比。

(2)一个正方形与一个矩形相似,正方形的边长是8cm,矩形的边长分别是12cm和18cm,求矩形的面积。

2. 答案:(1)面积比为9:25。

(2)矩形的面积为216cm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相似图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第一轮复习方法【复习要达成的目标】1.通过全面地复习梳理,理解与掌握知识要点,形成基本的知识体系;2.能进行正确的运算、简单地识图与推理,形成基本的数学技能;3.正确掌握概念、定理、公式、法则及一些实用的数学规律与结论;4.基本具备几种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思想;掌握几种数学方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列举法等.【复习内容比重与时间安排】1.数与代数:中考所占比重大概在45﹪,分值大约58分左右.复习课时安排21课时左右.2.空间与图形:中考所占比重大概在40﹪,分值大约在52分左右.复习课时安排在26课时左右.3.概率与统计:中考所占比重大概在15﹪,分值大约在20分左右.复习课时安排在7课时左右.4.第一轮复习基本要控制在四月底完成,各地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的调整.【复习方法指导】一、第一轮复习的基本原则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渗透数学的基本思想,做到全面、扎实、系统.1.依纲扣本,系统复习“纲”指的是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和《苏州中考补充说明》,它们是中考命题的依据,对我们进行的第一轮复习工作具有导向的作用;这里的“本”是指课本和《苏州市中考复习指导》,课本反映着教学大纲的要求,而《数学学习能力自测》则体现了中考命题的基本思路.(1)以课本为主,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使之形成体系;搞清课本上的每一个概念、公式、法则、性质、公理、定理;抓住基本题型,记住常用公式,理解来龙去脉.对经常使用的数学公式要进一步了解其推理过程,并对推导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能变化进行探究.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公式,胜过做大量习题,而且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例1 初二几何《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中有这样一个问题:求证:有一条直角边及斜边上的高线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这个问题学生不难证明,但教师不能到此为止,应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探索:探索1:能否将斜边上的高线改为斜边上的中线和对应角的角平分线?命题1.有一条直角边及斜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命题2.有一条直角边及对应角的角平分线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探索2:能否把直角三角形改为一般三角形?命题3.有两边及第三边上的高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让学生思考得出命题错误,因为三角形的形状不同,高线的位置不同.那么在什么条件下命题成立?学生自然提出下面三个命题:命题4.如果两个锐角三角形的两条边和第三边的高线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命题5.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和第三边的高线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命题6.如果两个钝角三角形的两条边和第三边的高线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大多数学生认为这样分类以后,三个命题肯定正确,对命题6教师引导学生画图探究,可以发现如图13-1中的ΔABC 和ΔADC 符合条件但结论不成立.探索3:把命题3的高线变为中线或角平分线呢?命题7.有两边及第三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命题8.有两边及这两边夹角的平分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说明】该题源于课本,是在原有例习题基础上的“再发现”和“再创造”.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一定要立足课本,回归基础,加强变式教学与训练,对课本中的典型例习题多引申、多研究,引导学生理清知识体系,帮助他们建立起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的网络,避免题海战术,切实打好扎实基础,真正做到落实“三基”.例2 初二几何有这样一道例题:求证:顺次连接四边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说明】这道题的复习价值很高,教师可以把条件中的四边形分别换成矩形、菱形、正方形或等腰梯形,引导学生探索相对应的中点四边形的形状,还可以探索:满足什么条件的四边形,它所得的中点四边形形状分别是矩形、菱形、正方形?仅仅一道题目,便覆盖了《四边形》一章几乎全部的定义、定理.(2)对一些很容易被学生忽略的内容,如实习作业、探究性活动、定理的推导、“想一想”、“做一做”、“读一读”等等,教师在备课、编题时都应当予以重视,不可忽略.例3 初三数学《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节中,在讲授切线与切线长定理之后,引导学生思考:(1)过圆外一点如何画圆的一条切线(不能估计)、两条切线?并说明理由;(2)如何用尺规作图的方法作出上述两条切线,并说明理由.【解】AD C H 图13-1(1)如图13-3-1,将直角三角形板置于圆上,使一条直角边过圆心,另一条过点P ,直角顶点在圆周上,则直角顶点即为切点;过此切点画OP 的垂线,与⊙O 的交点即为另一个切点.(2)如图13-3-2,连结OP ,以OP 为直径作辅助圆,与⊙O 的两个交点即为切点. (说理略)【说明】本题以课本知识为背景,以画图与作图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发现和证明等过程,考查了学生的说理能力与创新精神,在一个小题中涉及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节中许多关键的知识点,具有较好的复习指导价值.2.夯实基础,学会思考数学中考试题中,基础题占的分值最多.因此,初三数学复习教学中,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让学生学会思考是从根本上提高成绩,解决问题的良方,我们要“教会学生思考”,并且要“让学生学会思考”.会思考是要学生自己“悟”出来,自己“学”出来,教师教给学生的是思考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然后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和策略,在解决具有新情境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出如何进行正确的思考.例4 如图13-3,已知二次函数y =x 2-2x -1的图象的顶点为A ,二次函数y =ax 2+bx 的图象与x 轴交于原点O 及另一点C ,它的顶点B 在函数y =x 2-2x -1的图象的对称轴上.⑴求点A 与点C 的坐标;⑵当四边形AOBC 为菱形时,求函数y =ax 2+bx的关系式.【说明】这是一道代数和几何的综合题,把这道题分解后可以发现,它其实由以下六个主要知识点组合变化而成:①求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坐标; ②已知抛物线的一般式,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③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④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⑤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O P O P图13-3-1 图13-3-2图13-3对于那些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图形不会找,分析问题能力不强的学生,都是不能完整地解答出这道题的.另一方面,我们也注意到,中考压轴题的分值设定十分细致、比较合理,基础知识复习扎实的同学,只要你动笔,就能很容易拿到分数.这样的命题及评分导向,有利于提高学生复习基础知识的积极性,促使老师和学生在第一轮复习中高度重视“三基”的复习,避免为了中考最后一两道压轴题而随意拔高第一轮复习的要求.3.强调通法,淡化技巧,数学基本方法过关中考数学命题除了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外,还十分重视对数学方法的考查,如待定系数法,配方法,换元法等数学方法.在复习时应对每一种方法的内涵,所适应的题型,包括解题步骤等都应熟练掌握.例5 对比下列两个试题:(1)已知x-1x=3,求多项式:x3-x2-7x+5的值;(2)已知x-1x =3,求代数式:(x-1x)2-x+1x的值.【说明】第(1)题是带有技巧的特殊方法,不属于通性通法,而第(2)题考查了整体代换的数学思想.逐渐淡化带有某种技巧的特殊方法,逐步重视通性通法的考查,应该成为中考考查的方向.因此老师们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要重视通性通法的教学,不要把精力荒废到钻研疑难怪题上.4.重视对数学思想理解及运用的渗透要对数学思想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不可能全到第二轮复习中才讲.如告诉了自变量与因变量,要求写出函数解析式,或者用函数解析式去求交点等问题,都需用到函数的思想,教师要让学生加深对这一思想的理解,多做一些相关内容的题目;方程思想,它是利用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联系和制约的关系,通过建立方程把未知量转化为已知量;数形结合的思想,它是沟通代数与几何的桥梁;分类讨论思想,它是中考的热点和难点.例6如图13-4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2,-1),点T(t,0)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1)求点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的坐标;(2)当t取何值时,△P' TO是等腰三角形?【说明】此题涉及等腰三角形的分类讨论,△P' TO按顶点的不同可分为:①以O为顶点,则T1(-5,0),T2(5,0);②以P'为顶点,则T3(4,0);③以T为顶点,则T4( 54,0).二、第一轮复习常用的几点操作方法1.以《数学学习能力自测》为蓝本,梳理整个初中数学知识点,复习大致程序是:⑴要求学生课前必须完成当天所要复习内容的基本知识并完成《中考复习指导》基础演练习题;⑵上课前老师必须调查学生的自习与练习情况,摸清学生学习现状,在此基础之上,评讲学生的练习,提出学生在该知识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⑶选取典型例题评讲.例题范围:《数学学习能力自测》中的例题探究和适当的补充例题,选取的问题必须侧重基础,题型全面,适当提高;⑷学生课后按时完成《数学学习能力自测》中强化训练习题,并做好及时批阅和辅导,特别关注学生答题规范和无谓的失误.2.第一轮复习要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复习教学要做到“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⑴低起点.由于第一轮复习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学困生,因此教学的起点必须低,以数、式的运算为起点,将教材原有的内容降低到学生可接受的程度上进行教学.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例子作为起点,通过新旧知识的异同点类比进行复习教学.如“解不等式”可以与“解方程”进行类比,“分式”可以通过“分数”、“相似形”可通过“全等形”进行类比教学等;⑵多归纳.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要给予学生多归纳、总结,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条理性和规律性.归纳主要是两个层面,第一是对课本知识的归纳,做到书越读越薄,第二是对例题与习题教学后的归纳,强调解题规律的剖析,注重解题过程的分析,形成特定的解题策略和方法.只有不断的总结,才能真正做到举一反三.⑶快反馈.在第一轮复习中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办法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及时反馈,可以提高补缺的效果,使学生及时获得帮助;受到激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非智力因素的教学作用.3.对于第一轮复习的课堂教学,仍需有例题的讲解,并通过例题进行思维训练以及方法提炼.对于例题的处理,除了让学生先练后讲、讲在关键处之外,还要注意例题的价值分析,即对例题的解题方法的提练,否则就失去例题的作用,就等于是一道常规的训练题而已,要强调方法的重要性.4.在第一轮复习时,除了快步走,还要多回头,多注意循环训练,每周应有一定的时间来进行巩固训练.回头训练时应该注意不是炒冷饭,而是注意收集前期复习中学生出现的一些错例,一些存在不足的知识点,进行针对性强的知识弥补训练.5.注重对尖子生的培养.在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新,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完整、完美,以提高中考的正确率和优秀率.同时,对于尖子生在强化双基教学的同时,可以引导他们研究近年来各地中考大题,并以思想方法为主线对大题进行分类,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思维的启迪.三、第一轮复习时应注意的几个误区及相应的对策1.复习无计划,效率低,体现在重点不准,详略不当,对大纲和教材的上下限把握不准.【对策】教师必须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对中考“考什么”、“怎样考”应了如指掌,总复习能否取得较佳的效果,是要看教师对《课标》、《考试说明》等理解是否透彻,研究是否深入,把握是否到位,对于删去的内容就不要再花时间复习了,对于调整的内容按调整后的要求进行复习.2.复习不扎实,漏洞多,体现在:⑴高档题难度太大,扔掉了大块的基础知识;⑵复习速度过快,学生心中无底;⑶要求过松,对学生有要求无落实,大量的复习资料,只布置不批改.【对策】不能让学生过早地做综合练习题及中考模拟题,而应以课本(或《数学学习能力自测》)的编排体系为主线进行系统复习.选题要难度适宜,举一反三,重在基础的灵活运用和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提倡增大课堂复习容量,但不是追求面面俱到,而是重点内容多用时间,非重点内容敢于舍弃,集中精力解决学生困惑的问题,增大思维容量,少做无用功,重点突出,让大部分学生学有新意,学有收获,学有发展.3.解题不少,能力不高,表现在:⑴以题论题,满足于解题后对一下答案,忽视解题规律的总结;⑵题目无序,没有循序渐进;⑶题目重复过多,造成时间、精力浪费.【对策】要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作用,教会学生掌握复习策略(如做题,看书,独立思考,反思的好习惯),让学生参与解题活动,参与教学过程.重视复习课中典型例题的讲解.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要求做到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例题教学中多用“变式训练”,如变条件、变结论、变图形、变式子、变表达方式等.习题也最好来源于课本和《中考复习指导》,对其中的题目进行演变,如适当改变题目的条件,改变题目的问法等等.【命题趋势与方向预测】1.重视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的考查,并注重了考查方式的创新. 例7.写出一个无理数,使它与2的积是有理数,这个数是 .2.在试卷中充分体现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操作题、探究题和开放题等都将成为考试的热点和重点.例8.用一条宽相等的足够长的纸条打一个结,如图13-5-1所示,然后轻轻拉紧、压平就可以得到如图13-5-2所示的正五边形ABCDE ,则∠BAC = .3.继续体现《标准》的一些新要求.选材时注意趣味性、现实性、开放性,注意学科之间的整合,规律探索类题和运动类题继续是中考的亮点.【返回目录】图13-5-1 C D E B A 图13-5-2初三数学第二轮复习方法【复习要达成的目标】如果说第一轮复习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轮复习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绝不是第一轮复习的压缩,而是一个知识点巩固、完善、综合、提高的过程.即巩固第一轮学习成果,强化知识系统的记忆;完善是通过专题复习,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强化知识体系;综合,是减少单一知识的训练,增强知识的连接点,增强题目的综合性和灵活性;提高是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概括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内容比重与时间安排】1.复习内容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第二轮复习重点突出,特别是在热点、难点内容上.在这一轮复习中,要以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学生的综合训练为主体,减少重复,突出重点.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进行以专题复习和专题模拟训练相结合的形式.专题通常分为“运动型问题”、“探究性问题”、“应用性问题”、“实验、操作型问题”、“阅读理解型问题”、“代数、几何综合型问题”等等.2.时间安排【复习方法指导】下面以“阅读理解型问题”为例谈谈复习的一些具体做法,以资共勉.阅读题是近几年中考中的热点新题型,这种题型特点鲜明、内容丰富、超越常规,不仅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综合考查数学意识和数学综合应用能力,尤其侧重于考查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其基本的解题策略是:首先认真阅读题目中介绍的新知识,包括定义、公式、表示方法、背景及如何计算等,并且正确理解引进的新知识,读懂示例的过程及应用;其次能根据对呈现的新知识、新方法等进行灵活运用,提炼题目的数学本质与内涵,抽象概括出数学思想与方法,注重知识的迁移与创新等.一、方法模拟迁移型阅读:此类问题,常常是事先给出问题背景,但在问题背景中却蕴含某种数学思想或方法,然后要求解答者通过阅读与理解,不仅要看懂背景问题所提供的思想或方法,还要能将所学到的思想或方法去解答后面所提出的新问题.例1 在日常生活中如取款、上网等都需要密码.有一种用“因式分解”法产生的密码,方便记忆.原理是:如对于多项式x 4-y 4,因式分解的结果是(x -y)(x +y ) (x 2+y 2),若取x =9,y =9时,则各个因式的值是:(x -y )=0,(x +y )=18,(x 2+y 2)=162,于是就可以把“018162”作为一个六位数的密码.对于多项式4x 3-xy 2,取x =10,y =10时,用上述方法产生的密码是: 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分析】通过阅读,要求学生理解密码产生的原理,实质是考查因式分解,同时渗透了如何求代数式的值.例2 定义[p ,q ]为一次函数y =px +q 的特征数.(1)若特征数为[2,k -2]的一次函数为正比例函数,求k 的值;(2)设点A ,B 分别为抛物线y =(x +m )(x -2)与x ,y 轴的交点,其中m >0,且△OAB 的面积为4,O 为原点.求图象过A ,B 两点的一次函数的特征数.【分析】本题是定义类阅读理解题,要求学生根据呈现的新知识进行灵活运用.本质上重点考查学生对一次函数及二次函数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本题难点在于第(2)小题,根据题中已知条件,在m >0的情况下,抛物线y =(x +m )(x -2)与x 轴的交点(-m ,0)、(2,0)分布在x 轴的两侧,而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0,-2m )在y 轴的负方向上,由此想到满足条件的一次函数解析式应该有两个.从而根据△OAB 的面积为4可得到m =2,题目得解.【解】 (1)∵特征数为[2,k -2]一次函数为y =2x +k -2,∴k -2=0,∴k =2.(2) ∵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A 1(-m ,0),A 2(2,0),与y 轴的交点为B (0,-2m ). ∴ 若41=∆OBA S ,则4221=⋅m m ,m =2. 若42=∆OBA S ,则42221=⋅⋅m ,m =2. ∴ 当m =2时,满足条件.此时抛物线为y =(x +2)(x -2), 它与x 轴的交点为(-2,0),(2,0),与y 轴的交点为(0,-4),∴一次函数为y =-2x -4或y =2x -4,∴特征数为[-2,-4]或[2,-4].二、判断纠错型阅读:此类问题,常常是事先给出详细的解答过程,但在解答的过程中却设下错误的陷阱,而这些错误也往往是学生在学习、应用这个知识的过程中常犯的错.这就要求老师指导好学生认真读题,对给出的解答过程的每一步都仔细判断,确定解答或变形的依据,然后仔细判断题中给出的这个解答过程是否符合这个依据.在“细”字上下功夫,可谓细节决定成功.例3阅读下列题目的解题过程:已知a、b、c为△ABC的三边,且满足a2c2-b2c2=a4-b4,试判断△ABC的形状.【解】∵a2c2-b2c2=a4-b4(A)∴c2(a2-b2)=(a2+b2)(a2-b2) (B)∴c2=a2+b2(C)∴△ABC是直角三角形.问:(1)上述解题过程,从哪一步开始出现错误?请写出该步的代号:;(2)错误的原因为:;(3)本题正确的结论为:.【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在等式两边同除以同一个数或式子时,必须保证这个数或式的值是非零的才行.而在实际考试或学生在做练习时,常常忽视这一点,因而造成解题的失误而丢分.【解】(1)上述解题过程,从C步开始出现错误;(2)错误的原因为:没有考虑a2-b2=0,就在等式的两边同除以了这个式子;(3)当a2-b2=0时,得a=b,此时△ABC是等腰三角形.当a2-b2≠0时△ABC是直角三角形.所以本题正确的结论为:△ABC是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例4下面是数学课堂的一个学习片断.阅读后,请回答下面的问题: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有关内容后,张老师请同学们交流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已知等腰三角形ABC的角A等于30°,请你求出其余两角”.同学们经片刻的思考与交流后,李明同学举手讲:“其余两角是30°和120°”;王华同学说:“其余两角是75°和75°”.还有一些同学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1)假如你也在课堂中,你的意见如何?为什么?(2)通过上面数学问题的讨论,你有什么感受?(用一句话表示.)【分析】本题以等腰三角形为背景提出一个学生很容易出现错误的问题.通过问题的正确解答,培养学生树立用分类的思想去正确求解等腰三角形的相关问题.而在实际考试或学生在做练习时,学生常常忽视这一点,因而造成解题的失误而丢分.【解】(1)答:上述两同学回答的均不全面,应该是:其余两角的大小是75°和75°或30°和120°.理由如下:当∠A是顶角时,设底角是 .则30︒+α+α=180︒,∴α=75︒.∴其余两角是75°和75°.当∠A是底角时,设顶角是β,∴30︒+30︒+β=180︒,β=120︒.∴其余两角分别是0°和120°.(2)感受答有“分类讨论”,“考虑问题要全面”等能体现分类讨论思想的语句就可以.【说明】本题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思想.全面考虑问题的各种可能情形是数学严谨性的体现.三、归纳、猜想型阅读此类问题,常常是事先给出问题背景,但在问题背景中却蕴含某种变化规律或不变性的结论.她要求读者通过阅读与理解,不仅要归纳、猜想出背景问题所蕴含的规律或结论,还要应用所蕴含的规律或结论去解答后面所提出的新问题.例5 阅读下面材料并完成填空.你能比较两个数20012002和20022001的大小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先把问题一般化,即比较n n+1和(n+1)n的大小(n≥1的整数).然后,从分析n=1,n=2,n=3,……,这些简单情形入手,从中发现规律,经过归纳,猜想出结论.(1)通过计算,比较下列①~③各组两个数的大小(在横线上填“>”“<”或“=”)①12_____21;②23______32;③34______43;④45>54;⑤56>65;⑥67>76;⑦78>87;…(2)从第(1)小题的结果经过归纳,可以猜想出n n+1和(n+1)n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3)根据上面归纳猜想得到的一般结论,可以得到20012002______20022001(填“>”“<”或“=”).【分析】本题从几个特殊的范例启发学生,不难发现其中的规律.【解】(1) ①12<21;②23<32;③34>43;(2) 当n≤2时n n+1<(n+1)n;当n>2时,n n+1>(n+1)n(3) 20012002>20022001【说明】本题是考查学生归纳、探索规律能力的概括探究型阅读题,渗透了不完全归纳法的思想.四、补充完善型阅读此类问题,常常是事先给出问题背景,但在问题背景中有着不完善的解答过程或蕴含某种结论.它要求读者通过阅读与理解,不仅要完善解答过程,还要解答后面所提出的新问题.例6 我们知道,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它们会全等?(1)阅读与证明: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直角三角形,显然它们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