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最新)

合集下载

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实际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和发展实际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 二、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四、全面深化改革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
1. 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邓小平指出: “ ‘ 文化大革命 ’ 十年浩劫, 中国吃了苦头。中国吃苦头不止这十年,这以前, 从一九五七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就犯了 ‘ 左 ’ 的错误。总的来说,就是对外封闭,对内以阶级 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制定的政策超越了 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
第一讲 当代中国基本国情
六是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 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 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七是社会活力增强,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 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但社会建设与社 会管理跟不上发展的需要。
八是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但面临着发达国家 在经济科技占优势的长期压力,全球化趋势 下可以预见的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加大,内外 统筹要求更高。
国情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 社会发展阶段,是历史文化传统、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 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总和。
第一讲 当代中国基本国情
“三个没有变”: ●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
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
1.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 1.1.当代中国的改革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前行, 处于迎接世界挑战、实现更大发展的重要时期。
1.2.当前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

第一章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第一章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第1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4. 地区间协调发展取得一定成绩,同时发展不平行局面没有从根 本上改变。
5. 民主政治建设得到一定的发展,同时距离民主法治国家还相当 遥远。
6. 文化产业有所发展,人的主体性增强,同时道德建设任务任重 而道远。
7. 社会活力增强,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 变化,同时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跟不上发展的需要。
(一)准确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
8个方面;每个方面“同时”前后说的意思不同(成绩;问题或困难)
1.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 强,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式增长尚未根本改变。
2. 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依然存在,改 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3. 百姓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没没有根本 性扭转。
8. 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同时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占优势 的长期压力,全球化趋势下可以预见的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加大,内外 统筹要求更高。
0.71
9.85
2009年
65.19
29.25
24.53
39.27
增长率
28.30
72.58
214.64
55.56
第1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人均GDP:仍处于世界后列
年中国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世界人均GDP为10671,发 达国家人均GDP达为38417,发展中国家人均GDP为4810.56。
1. 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的重要性 ——关系到革命、建设和改革能否顺利发展 ——中国共产 正确认识和把握了近代中国、当代中国最基 本的国情。
2. 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简要概括 “三个没有变”、“三个世所罕见”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新)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新)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
• 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历史方位,是指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 处的位置。) • 当代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 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时期。
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 战略机遇期
• 第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
• •
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 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 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第三、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 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统筹兼顾个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第四、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 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 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 二、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
• 当代中国的基国还将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 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 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 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改革 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 性世所罕见,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 和复杂性世所罕见,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 罕见。 (三个没有变,三个世所罕见)
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 战略机遇期
• 战略机遇期,主要是指有利于战略实施的历史阶段及其背
• • • •
景、环境和条件,具有时间的长期性、空间的开阔性、影 响的全局性等特点。 21世纪头20年作为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的重要依据是: 1、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中国发 展。 2、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更加成熟。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一、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这四句话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的集中概括四项基本原则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主要起着三个方面的政治保证作用:一是保证有一个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保证有一个团结稳定的环境三是保证有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社会形态的分析奴隶社会,是一部分人以武力强迫,压榨奴隶劳动成果而简单获利的模式。

封建社会,是一部分人以土地属权,压榨农民劳动成果而简单获利的模式。

资本社会,是一部分人以资本为根本,榨取劳动成果而简单获利的模式。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种以群体利益为目标,按劳分配为根本的非个人获利模式。

共产社会,是一种生产力高度发展,利益已经变的没有意义,人们追求精神文明的社会模式。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种以群体利益为目标,按劳动分配为根本的非个人获利模式,以是否对社会发展有利,作为衡量标准的社会“ 什么是社会主义” ,核心是要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生产力;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消灭剥削制度;最终达到全民共同富裕。

这既包括了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核心是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

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集中体现在“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路线上。

它统一于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反映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指明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济制度: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的总和,规定社会的性质,是生产关系的内容。

(是指一定历史阶段占主要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又称社会经济结构。

)经济体制:是一定社会形态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生产关系的形式。

具体包括社会组织、管理经济的制度、形式、方法及经济运行机制。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脚与鞋的关系》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选择取决于一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具体的社会条件。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演示文稿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演示文稿




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 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 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 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 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 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 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 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 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1、 国情: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 期内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 段,是历史文化传统、自然地理环境、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关系等各个 方面的总和。

2Hale Waihona Puke 正确认识国情的重要性
毛泽东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 认清革命总问题的基本依据”。 能否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关系到社会 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能否顺利发展。



第四,中国人民生活仅在总体上达到小康。 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三个区别: (1)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 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 小康水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总体小 康只能说是刚刚跨过小康的门槛。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宽裕。 2000年底,我国人均 GDP只有800多美元, 属于中下收入国家的水平。而到2020年,我国 人均 GDP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 水平。

第六,从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看,中 国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1)目前中国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2010年03 月01日 05:33深圳商报(记者 陈玉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黄群慧28 日表示,根据相关研究,我国整体上已 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

1当代中国基本国情

1当代中国基本国情

第一讲 当代中国基本国情 第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带来大国之间协调与 对话增强,给中国提供了一个更长时间发展的和 平环境。 第三、经济全球化带来各国间尤其是大国间的交流 日益密切,彼此的共同利益增多扩大,中国可在 全球化中趋利避害,乘势而上。
第四、世界科技革命发展迅猛,带来的产业革命和 对国家综合国力的重新整合,为中国实现技术的 跨越式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提供机遇。
增长率
28.30
72.58
214.64
55.56
第一讲 当代中国基本国情
——人均GDP:仍处于世界后列
国家 时间 1978年 2000年 中国人均 占发达 GDP($) 国家均 GDP($) 155 1.68 949 4.12 占发展中 国家人均 GDP($) 9.61 23.4 占世界 人均 GDP($) 4.44 12.11
文盲和半文盲占15岁以上人口的比例达10%以上,达 到1.8亿。
第一讲 当代中国基本国情
高等教育比较 国家 发达国家 平均水平 % 20.19 65.19 中等收入国 世界平 家平均水平 中国% 均水平 % % 6.34 29.25 0.71 24.53 9.85 39.27
时间
1978年 2009年
第一讲
当代中国基本国情
国内形势:
第一、2001年在中国经济总量上到世界第六位, 开始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第二、中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进入社会矛 盾凸显期和黄金发展期。
第一讲 当代中国基本国情
第三、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WTO成员,进入全面 开放时期,与国际经济的正式接轨。 第四、20多年的改革,中国不仅积累了一定的物 质基础,更积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经验,具备了经济起飞的条件。

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中国革命的前途 毛泽东明确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
区别: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过程 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
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前途)
• 中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之 所以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曲折和 失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对基本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 重性的阶级,在具有革命性的同时,还 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因此中国的民族 资产阶级也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 命任务。
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 1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主要对象
(2)官僚资本主义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无产阶级、农民、小
最主要的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求得民族独立 和人民解放 反对 帝国 主义 反对 封建 主义 实现国家繁荣富强 和人民共同富裕
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和时代特征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农民阶级两次登上历史舞台: 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要紧密联系中国正处于并 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联系当代中国历史方位的深刻变化,联系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加深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和把握。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 二、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三、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
马 恩 对发 共展 产阶 主段 义的 划 分
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一)准确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
2.从经济体制看 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初步建立,同 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 制障碍依然存在,改 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 盾和问题
垄断企业改革
(一)准确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
3.从人民生活看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 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 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 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 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 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从相对差距来看,改革开 放后城乡收入差距曾一度 有所缩小,1983年城乡居 民人均收入比为1.82:1, 但后来有逐步拉大,2010 年扩大到3.23:1
(2)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看,中国仍处在世界后列
我国经济增长远快于世界 平均增长。2010年上半年 中国GDP已超过日本,居世 界第二。
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看,中国处在世界后 列。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虽然超过6000美 元,但仍排在世界第84位,即使与中等以上 收入国家的水平相比仍有差距。
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于9月10-12日在天津举办。清华大学 教授李稻葵在“全球经济最新动态”分论坛上表示,中国的人均 GDP现在只有美国人均GDP的19%,中国经济仍然有巨大的潜力 进一步增长。 李稻葵称,中国经济正处于艰难的富有挑战性的转型当中, 这样的转型是双重的。一方面,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增长的引擎, 要让新的引擎去替代过去的引擎,而另一方面,也必须要进行机 构改革,根本意义的机构改革。
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 的人)为54656573人,同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 比,文盲人口减少30413094人。 2013年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 为34.5%。世界平均高等教育 入学率为39.27%,发达国家平 均水平为65.19%,中等收入国 家平均水平为29.25%。

第一讲_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概要

第一讲_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概要

13
大学生占20-24岁人口比重 12.5% 成人识字率 80%以上 人口净增长率为1%0以下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50%以上 每名医生负担人口800人以下 平均预期寿命70岁以上 每天每3人以下有一张报纸
4% 83% 1.1%0 36.09% 1060人 71岁 23人
联合国粮农组织恩格尔系数标准
60以上贫困; 撒哈拉大沙漠60%。 50-59为温饱; 部分发展中国家;
40-49为小康, 部分发展中国家;
30-39相对富裕,东欧国家;
20-29富裕状态;欧洲、日本、加拿大;
20以下极其富裕。美国,达到16%;
15
贫富鸿沟挑战中国
中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
城镇 农村
1978年
80年代初
57.5
59
第一讲 当代中国基本国情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1)从社会性质看:
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具备了社会主义的基本 特征,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2
2)从发展程度看: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
在初级阶段,生产力落后、生产关系和上 层建筑还不完善、不成熟,我们必须从这 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3
3)从历史地位看: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
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 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不是泛指 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 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13大) 主要是第一 和第九个特征 第二到第八点是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过程。
1)基本特征的总概括——是逐步摆脱不发 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 史阶段。 2)产业结构——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 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 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括现代化农 业和现代化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 阶段。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本讲最初设计思路:科学发展观,突出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标题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强调“科学发展是主题、以人为本是核心、改革开放是动力”。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主要讲解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要求学生认清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国情,认清当前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重要战略机遇期,把握走科学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和基本内容。

一、如何把握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国情是指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总和,也指一个国家某个时期的基本情况。

具体包括国土面积、地形、气候、经济实力、经济体制、生产力、对外关系、政党、政治体制、人口、家庭、价值取向、宗教信仰、国际环境和国际关系等。

一个国家的国情,最主要的是指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

•为什么现在要突出地强调这一问题,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是该结束了?我们都知道,我们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新中国成立到21世纪中叶的一百年,邓小平有一个判断,就是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将基本实现现代化,届时中国将达到中国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GNP 将达到4000美元。

而2011年,中国的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是已经可以结束了?其二,从现阶段中国的实际情况看,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初步实现了发达国家上百年才能取得的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上了新台阶,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2010年第二季度,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跻身于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国外被迫承认中国的崛起这一事实。

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国已经不是发展中国家,而已经成为经济强国。

(1)从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看,中国是人口大国,但并非人才强国。

•中国目前人口总数已超过13亿,每年还在以年均700万左右的速度增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1、为什么说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2、如何认识当前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3、为什么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坚持和发展?2、为什么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中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3、为什么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4、为什么说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5、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看,实现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什么必须进一步提高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第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1、结合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理解。

2、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谈谈你对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意义的认识。

3、如何认识和理解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第四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1、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2、为什么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引领社会思潮?3、如何提高国家的文化整体实力与竞争力?4、请你谈谈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认识。

第五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1、怎样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2、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如何在全面推进社会建设中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4、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着力点是什么?第六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1、为什么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2、为什么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制度?3、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会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你认为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怎样认识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挑战?第七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力量1、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在成立90多年、执政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2、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何在?3、谈谈你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认识和理解?第八讲当代中国与世界1、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其影响将极为深远。

第一章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PPT精选文档

第一章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PPT精选文档

二、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准确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 特征
七是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 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 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八是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 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 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 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 放要求更高。
(一)准确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 特征
一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 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 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 尚未根本改变。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同பைடு நூலகம்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二、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 本国情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
(一).当代中国国情概述
1、国情的含义 国情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 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是 历史文化传统、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 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总和。
(一).当代中国国情概述
2.我国的基本国情
第一,从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看,中国是人口大 国,但并非人才强国。中国目前人口总数已超过 13亿,每年还在以年均700万左右的速度增长。中 国文盲和半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的10% 以上。 第二,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看,中国与世界平 均的差距不断缩小,但总体看来仍处在世界后列。 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虽已然超过7000美元,但 仍排在世界70位以后,即使与世界中等以上收入 国家的水平相比仍有差距。(人均7589$,世界排名 80位,来自IMF2019年公布数字。)
1.12大明确提出把“小康”作为阶段目标 2.13大提出“三步走”战略, 3.16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18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认识的步步深化

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国情:
指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自然地
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国际关系等
各个方面的总和,也指一个国家某个时期 的基本情况。
国情具体包括:

国土面积、地形、气候、经济实力、经济
体制、生产力、外交战略、政党、政治体
制、人口、家庭、价值取向、宗教信仰、
国际环境、国际关系等。

最主要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社会
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

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
二、理解当前中国发展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1.战略机遇期: 主要是指有利于战略实施的历史阶段及其背景、 环境和条件。 具有时间的长期性、空间的开阔性、影响的全局 性等特点。 战略机遇期可以反映十年、五十年,也可以反映 上百年。世界各个大国都有其对战略机遇期的估计。
三、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

始终坚持科学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

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坚持发展依靠人民、
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统筹兼顾

文献阅读

胡锦涛: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课后思考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极大提升
, 2010 年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但 我国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还十分艰巨。请谈
“三个没有变”

总之,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
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这一社会主要
矛盾没有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 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变。
“三个世所罕见”

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最新】

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最新】

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最新】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国情。

2.把握当前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3.认识走科学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和基本内容。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中国的基本国情、历史方位等方面。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紧密联系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联系当代中国历史方位的深刻变化,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加深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和把握。

1.当代中国国情概述国情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是历史文化传统、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总和。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能否顺利发展,都是同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密切相关的。

中国共产党正是全面深刻地认识和把握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基本国情,才正确地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性质、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引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中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之所以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曲折和失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也是由于对基本国情的认识和把握出现了错误,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中国社会主义阶段的实际。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之所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正确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重新认识和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作出了中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提出和坚持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但尚处于不发达阶段,是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从现阶段中国的实际情况看,虽然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经济实力、综合国力迈上了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但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中特研究目录及思考题

中特研究目录及思考题

导论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1.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成就2.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1.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2.学习本课程的方法思考题1.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丽史诗。

请你谈谈对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的认识和理解。

2.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请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谈谈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3.面对中国的发展,国际社会开始关注和认可中国的制度优势。

美国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认为,在经济困难时期,中国的指挥和控制体系实际上比其他市场经济体系更有效。

法国《欧洲时报》认为,包括制度优势在内的中国特色已成为中国信心的有力支撑。

试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优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一、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1.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概述2.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二、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重要战略机遇期1.准确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2.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三、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1.始终坚持科学发展2.坚持以人为本3.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4.坚持统筹兼顾思考题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极大提升,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但我国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还十分艰巨。

请谈谈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与认识。

第一讲 当代中国基本国情

第一讲 当代中国基本国情
政法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庄文学
一、如何认识新时期的最鲜明的特点
二、如何把握当前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重 要战略机遇期
三、如何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
一、如何认识新时期的最鲜明的特点
1.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的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 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主旋律,是推动各项事 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3.坚持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 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收入分配体系。 要坚持“惠普”原则,让改革的成果惠及全 体人民,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的成果。 从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 题入手,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也是一 场新的伟大革命。 开放也是改革,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变化、变 革、变动,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 交锋、人们价值观的多元、多样、多变,向 我们提出了新挑战。
把握新变化,做出新判断,提出新思 想,以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权。 必须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冷静观察,沉 着应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好 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 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2.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1)国内面临改革的深化,既是“发展机遇 期”,又是“矛盾凸显期”;既是“黄金发展 期”,又是“风险高发期”。 (2)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确立,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但经济体制改 革处于攻坚阶段,改革难度加大,转变经济增长 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
(3)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取得新的进展,以法 治国的理念深入人心,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意识和 要求不断增强,因此,要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反 腐倡廉,扩大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但多样化的思想文 化价值观念并存,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仍然是摆在我们 面前的重大课题。

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介绍

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介绍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
5、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
目前中国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农业人口还占总人口 的40%以上,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仍远远高于 工业化国家,也高于一些发展中国家。
在中国城市化高歌猛进之时,已经出现大城市过度拥挤、乡村凋敝、 工业地带的“半城市化”这“三极困境”。 大城市“爆棚”。当前,北京、上海等一线大城市呈“爆棚”之势, 人口聚集度越来越高,城区向四周不断蔓延。在大城市“爆棚”的同时, 中国的许多农村则是一派相反的景象: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使乡 村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空心村、空壳村越来越多,乡村社会面临巨大 危机。工业地带的“半城市化”。在大城市与农村之间,产生了大量各种 类型的工业地带。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
中国共产党在正确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后 ,认识和准确把握了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作出了中国还处于并将长期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提出和坚持了“一个中心、两个基 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但尚处于不发达 阶段,是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从现阶段看,虽然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人 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但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的 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
最新预测我国 60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2000年 2010年 2020年 2030年 2040年 2050年
10.3%
12.5%
16.6%
23.3%
26.5%
28.7%
据联合国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1.7亿,而 中国就占1/4,那时,世界平均每7个人当中就有1个老年人,而中国每 5 个人当中就有1个老年人。可以想象,到下世纪初,白发苍苍的老人 将随处可见,我们将面对秋天夕阳下一片银色的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段话当年被写进了党 的十六大报告
(二)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3.作出这一重大判断的依据 (1)2002年作出这一重大判断的依据
从国际形势看:其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这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其二,世界多 极化的趋势为我们赢得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其三,经济全球化带 来良好机遇;其四,世界新科技革命浪潮继续迅猛发展,作为 “构成21世纪最强大力量之一”,为后发展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 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 (2)从国内看:其一,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这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三步走战略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其二, 中国进入矛盾凸现期,也进入黄金发展时期 。其三,中国进入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 。其四,中国进入从全 面开放的关键时期 。其五,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们已经具备 了实现经济起飞的诸多有利条件。
(二)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2.战略机遇期的 提出
2002年5月31日,江泽 民同志在中央党校发表 重要讲话中指出:“纵 观全局,21世纪头一、 二十年,对我国来说, 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 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 机遇期。”
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 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 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 议》提出:我国发展仍处 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 略机遇期。
(二)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4.正确认识机遇期的内涵 (1)我们所面对的机遇期,不仅仅是 哪个地区、哪个部门的,也不仅仅是 哪个领域的,它是我们整个国家、整 个中华民族的,具有全局性、长远性 和决定性的意义。
(二)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2)重提“战略机遇期”的依据
第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 中国发展 第二,世界新技术、新产业革命为利用好重要战略机 遇期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氛围。 第三,“后危机时代”发达世界自顾不暇。 第四,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 点上。 第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 等各个领域形成了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 体系 ,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 第六,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软实力增强, 国际话语权提升。
中国又是世界上文盲数量最 多的国家,抽样显示,2013 年末,中国文盲人口占15岁 及以上人口比例的4.08%, 约5608万人。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2)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看,中国仍处在世界后列
我国经济增长远快于世界平均增 长。2014年中国GDP首次历史性 地突破10万亿美元,与美国并 成全球仅有的两个超越10万亿 美元规模级别的经济体。 2014年在世界排名第76位, 仍居50位以后。
立 立 足 足 当 当 前 前 , , 着 着 眼 眼 长 长 远 远
全 面 推 进 , 重 点 突 破
兼 顾 各 方 , 综 合 平 衡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2.把握国情的重要性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事业 能否顺利发展,都是同能否正确认识 和把握基本国情密切相关的。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1、中国共产党正是全面深刻地认识和把握中国处于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这一基本国情,才正确的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对象、任务、性质、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引导 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 制度。 2、中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之所以在取得重 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曲折和失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也 是由于对基本国情的认识和把握出现了错误。 3、改革开放以来,之所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正是重新认识和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还处于 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 周年大会上讲话
(二)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
1.历史方位的含义
历史方位,是指一个国家、一 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处的 位置。
(二)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
2. 辨明历史方位的重要意义
一个国家的进步,只有从历史发展的坐标上 去认识,才能更加准确;一个社会的变革, 只有从时代变化的对比中把握,才能更加清 晰。因此辨明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对于深 刻认识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统筹安排和处理 好消费与投资、 供给与需求,发 展的速度与结构、 质量、效益,科 技进步与人力资 源优势的充分发 挥,市场机制与 宏观调控等经济 发展的重大问题。
整体推进社会主 义经济建设、政 治建设、文化建 设、社会建设和 生态文明建设
(三)怎样实现科学发展
3.统筹兼顾
总 总 揽 揽 全 全 局 局 , 规 , 划 统 筹 规 划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3)从人民生活水平看,中国人民生活仅在总体上 达到小康
按国家最新贫困标准(人均纯收入2300元) 计算,2015年底全国贫困人口数量为5575万 人,但参照世界银行标准,直到现在,我国 仍有2亿多贫困人口。(世界银行按照购买 力平价计算,将国际贫困线标准从此前的一 人一天1.25美元上调至1.9美元。 2015年10月4日)
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准确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
7.从社会建设和管理看 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
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
课题
(一)准确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
8.从对外开放看
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3.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
怎样判断一个国 家的基本国情? 我国还处在社 会主义初级阶 段吗?
怎样判断我国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 是否结束?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1)从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看,中国是人口大国,但 并非人才强国
2014年末,我国总人口为 13746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 率4.97‰,即以每年约700万 左右的速度增长。
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
(三)怎样实现科学发展
1.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 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 人民共享
(三)怎样实现科学发展
2.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正确处理经 济与社会发展, 城市与农村发展, 东中西部发展, 人与自然发展, 国内发展和对外 开放的关系
(一)准确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
4.从发展的协调性看
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
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一)准确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
5.从民主政治建设看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
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
(二)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
最鲜明的特点 是改革开放 与世界的关系发 生了历史性变化
历史 方位
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城 镇化、信息化、农业现 代化深入发展时期
(二)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
3.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
(1)当代中国正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风貌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2)当代中国正处于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城 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时期
(三)怎样实现科学发展
三、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
十八大报告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 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 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十八大的一个历史性 决策和历史性贡献,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 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三、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
2003年10月14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 若I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 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
(二)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3)“我国发展仍 处于可以大有作为 的重要战略机遇 期”,这是一个总 判断。
但还有另一个判断,即我们“既面临难得 的历史机遇,也面对 诸多可以预见的和难 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 意识
三、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
(一)什么是科学发展 (二)为什么要坚持科学发展
(3)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发展和繁荣前所未有地 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准确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
(二)仅仅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准确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
1.从经济发展看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 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 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一)为什么要坚持科学发展
1.从基本国情看,中国发展面临的任务 仍然十分繁重
2.从发展条件看,中国人均资源拥有量 少,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承载能力较低 3.从发展理念看,发展不同于增长,绝 不能只看速度快慢、规模大小、一时得 失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
第一要务 发展
核心
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 全面协调 可持续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6)从工业化程度看,中国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世界平均第三产占比 为58.17%
发展中国家第三产占比 为56.25%
发达国家第三产占比为 70.32%
中国第三产占比为 50.5%(2015年)
结论:“三个没有变”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 国情没有变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 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 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 盾没有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 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
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
放要求更高。
(二)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